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ZL-01040甘草提取物内控质量标准

ZL-01040甘草提取物内控质量标准

ZL-01040甘草提取物内控质量标准
ZL-01040甘草提取物内控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甘草提取物质量标准,为甘草提取物原料提供检验依据。

范围:甘草提取物

责任:物料部采购员、仓库保管员、质量管理部经理、检验员

内容: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

物料名称: 甘草提取物

【性状】本品为棕色粉末;有微弱的特殊臭气和持久的特殊甜味。

【鉴别】(1)取本品粉末2~4mg,置白瓷板上,加硫酸溶液(4→5)数滴,即显黄色,渐变为橙黄色至橙红色。

(2)取本品2g,加水40ml,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必要时离心),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页)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1.0g,精密称定,置已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中105℃干燥5小时减失重不得超过8.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36页)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峰计算

应不低于2000。

甘草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45ml,超声处理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0.2mg,折合甘草酸为0.1959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0.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约45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取续滤液10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4.0%。

【贮藏】遮光,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028-甘草原料质量标准

文件名称甘草原料质量标准文件编码STP-ZL-YL-028-01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复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复制份数 颁发部门质量部分发部门质量部、生产设备部、物料部、普通饮片车间 编订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目的:制定甘草原料质量标准,规定检验项目及限度要求。 范围:适用于甘草原料。 职责:质量部、生产设备部、物料部、普通饮片车间。 内容: 1、品名:甘草原料 2、代码:Y01-011 3、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 4、质量指标: 4.1、性状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根和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4.2、鉴别 4.2.1显微鉴别照《显微鉴别法标准操作规程》(S0P-ZL-TY-003-01)测定。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60μm,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

甘草质量标准

甘草 质量标准 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甘草

Gan cao RADIX GLYCYRRHIZAE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植豆科物甘草甘草本品为Glycyrrhiza inflataGlycyrrhiza glabra L. 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Bat. 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鉴别](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 3 ?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60卩m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 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直径8?14卩m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见。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加甲醇30ml, 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蒸干,残渣加甲醇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1g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 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31 页)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ul ,分别点于同一用1% 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僦酸乙醇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57页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2.0%. 总灰分不得过7.0%(附录59 页)。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 2.0%(附录59 页)。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附录50 页)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照农药残留量测定法(附录66页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 测定,六六六(总HBC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DDT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千万分之一。 [含量测定]甘草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34页)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性试验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mol/L 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 33: 1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单铵盐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

甘草提取物(英文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Version 1.0 Revision Date 12/18/2014 Print Date 12/18/2014 1.Ident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preparation and of the company ●Product name: Licorice Root Extract ●Recommended use: Flavorings ●Manufacturer: ●Company address: ●Emergency telephone no.: ●Fax no.: https://www.doczj.com/doc/302368777.html,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Chemical identity: Licorice Root Extract ●Molecular formula: N/a ●CAS No.: 97676-23-8 ●BRN No.: N/a ●EC-Index-No.: N/a 3.Hazards Information On Substance ●Health hazards: No data available yet ●Fire and explosion hazards: Not combustible, flammable or explosive ●Environmental hazards: No environmental hazards as far as to our knowledge 4.First-Aid Measures ●After inhalation: Remove to well-ventilated area. Seek medical attention. ●After skin contact: Take off all contaminated clothing, wash with plenty of water. ●After eye contact:Rinse thorough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绿茶内控质量标准

题目:绿茶内控质量标准 页码:第 1 页 共2页 【目 的】建立绿茶的内控质量标准,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范 围】本公司保健品生产所用的绿茶。 【职 责】QC 检验人员负责实施本规程。 【内 容】 【名称】 绿 茶 【代号】 MM01301 【依据】 《 GB/T 14456.1-2008绿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所交易和交收绿茶的品质、运输与储存、包装与标志等方面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T 8304 茶 水分的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13-200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二)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大叶种绿茶 用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摊青、揉捻、干燥、整形等加工工艺制成,具有大叶茶 文件题目 绿茶内控质量标准 制 定 人 制定日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TW-TS-QS-MM-001-00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起草部门 质管部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颁发部门 质管部 文件类型 技术标准 颁发日期 年 月 日 执行部门 质管部、供应部、仓 库、生产部 版 本 号 00版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分发部门 质管部、供应部、仓 库、生产部 变更描述 无

文件编号 TW-TS-QS-MM-001-00 版次 00版 树品种品质风格的绿茶。 炒青初制茶 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用锅炒或滚筒高温杀青,经揉捻、初烘、滚炒干燥制成的初制茶。 4. 要求 4.1 感官要求 4.1.1 炒青初制茶各级感官品质要求如下: 4.1.2 品质正常,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 4.1.3 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 4.2 理化指标 级别 要求 外形 内质 条索 整碎 净度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紧细结实、显锋苗 匀整 稍有嫩茎 灰绿鲜润 清高持久 浓鲜爽 黄绿明亮 肥嫩柔软、黄绿明亮 一级 紧结、有锋苗 匀整 有嫩茎 灰绿润 清高 浓爽 黄绿明亮 嫩匀、黄绿明亮 二级 尚紧结 尚匀整 稍有梗片 黄绿 纯正 浓尚醇 黄绿明亮 尚嫩匀、黄绿 三级 粗松 欠匀整 有梗朴片 绿黄稍桔 平正 浓稍粗 黄稍暗 稍粗、黄稍暗

甘草提取物

甘草提取物 甘草提取物,是从甘草中提取的有药用价值的成份。甘草提取物一般包含: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甙、甘草类黄酮等。甘草提取物的美白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和多巴色素互变酶(TRP-2)的活性、阻碍5,6—二羟基吲哚(DHl)的聚合,以此来阻止黑色素的形成,从而达到美白皮肤的效果。 产品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甘草提取物 【拉丁名称】:Radix Glycyrrhizae 【英文名称】:Licorice Roots Northwest Origin 【提取来源】:甘草属植物甘草的根茎 【产品性状】:黄色至类白色粉末 【产品规格】:甘草酸7%-98%/甘草酸二钾98%/光甘草定40% HPLC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3厘米,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 具甜味。茎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鳞片状腺点、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叶长5-20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小叶5-17枚,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长1.5-5厘米,宽0.8-3厘米,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两面均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顶端钝,具短尖,基部圆,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多少反卷。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花,总花梗短于叶,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和短柔毛;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4毫米,褐色,膜质,外面被黄色腺点和短柔毛;花萼钟状,长7-14毫米,密被黄色腺点及短柔毛,基部偏斜并膨大呈囊状,萼齿5,与萼筒近等长,上部2齿大部分连合;花冠紫色、白色或黄色,长10-24毫米,旗瓣长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短于翼瓣;子房密被刺毛状腺体。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或呈环状,密集成球,密生瘤状突起和刺毛状腺体。种子3-11,暗绿色,圆形或肾形,长约3毫米。花期6-8月,果期7-10月。 【原产地】:甘草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家种甘草主产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的河西走廊,陇西的周边,宁夏部分地区。 在亚洲、欧洲、澳洲、美洲等地都有分布(并大都有传统的药用和其他用途)。 【化学成分】: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 【产品功效】:在化妆品界的应用 甘草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草药之一,在印度草药医学中它可以辅助治疗眼疾、喉咙感染、胃溃疡、关节炎和肝病。原因在于它可以化痰、润肤、抗炎、抗滤过性病原体,抗肝毒素和抗菌。 甘草中含有甘草酸、皂角苷、天门冬素、糖、树脂、苦味素、一些挥发油和其他化合物。甘草里主要成分是:三萜皂苷甘草酸,以及甘草酸钙盐和钾盐的混合物。其他成分包括:三萜皂苷(光甘草定、美草醇、光甘草内酯、异甘草内酯、光甘草酚),异黄酮(7羟基-4甲氧异黄酮,新甘草苷、光甘草酮、欧甘草素),三萜固醇(芒柄花醇、β-香树脂素和豆甾醇),香豆素(伞花内酯甲醚和伞形酮)。甘草中疏水成分是光甘草定,也是用于化妆品中的

ISO9001标准:企业内控规范制约质量管理

ISO9001标准:企业内控规范制约质量管理 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内控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明明企业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还要加强对管理的控制? 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内控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明明企业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还要加强对管理的控制? 在我们推广企业信息化内控方案的时候,发现不少企业在考虑采用信息技术来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困惑,“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备的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也是可以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它与企业内控体系是什么关系?”显然,这是一个需要澄清并予以回答的问题。 诚然,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也是可以起到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但是它所关注的是质量领域,是从质量的视角来进行管控,而企业内控体系对于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是从资产安全、信息真实的视角来进行管控,两者之间既有着相同的理念和原则,也有着很大的操作不同之处,笔者对其异同做一简要分析,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应用目的方面 内控规范与ISO标准都是建立外部信任的目的,都有着体系运行需要提供证据证实过程被有效执行的要求,都有着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行为,两者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ISO标准所实现的是质量相关证实,是从维护客户的利益出发来思考问题,防范质量信息欺诈现象的发生;而企业内控体系所在意的是资金流以及物流直接相关的过程,是从维护股东即投资人的利益出发来实施管控,尤其是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防范财务信息欺诈的发生。

质量反映着过程与手段,财务反映着结果与目的,质量上出了问题,结果必然会反映到财务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内控规范与ISO要求都是企业需要的,而不可偏废。 管控方法的方面 两者均是采用确定关键控制点的方式来实现,都遵循如下原则 识别管控要点与要求 过程人员职责需到位 过程需要被有效执行 过程需要具备有效性 内控规范明确规定了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而ISO标准中则没有涉及到财务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在管控要点上,各自根据各自的目的也是差异非常大,内控规范所关注的是资金流直接相关的资金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成本费用等等;ISO9000标准的要求则不涉及这些直接财务过程,仅有部分业务内容与内控规范涉及业务的销售、采购、存货、合同、第三方的资产等过程要求相重叠,毕竟产品损坏既是资产问题,也是质量问题,但关注重点也不一样。 从表面上看,虽然内控规范不涉及产品质量过程以及质量控制设备等,但是,所有的生产活动的展开都会跟钱拉上关系,都会在经营活动中预算管理、成本费用上得到体现,并进而传递到资金管理上,从而也是存在着相关性,并非是完全无关。 人力资源的方面

ZL-01040甘草提取物内控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甘草提取物质量标准,为甘草提取物原料提供检验依据。 范围:甘草提取物 责任:物料部采购员、仓库保管员、质量管理部经理、检验员 内容: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 物料名称: 甘草提取物 【性状】本品为棕色粉末;有微弱的特殊臭气和持久的特殊甜味。 【鉴别】(1)取本品粉末2~4mg,置白瓷板上,加硫酸溶液(4→5)数滴,即显黄色,渐变为橙黄色至橙红色。 (2)取本品2g,加水40ml,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必要时离心),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页)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1.0g,精密称定,置已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中105℃干燥5小时减失重不得超过8.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36页)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峰计算

应不低于2000。 甘草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45ml,超声处理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0.2mg,折合甘草酸为0.1959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0.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约45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取续滤液10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4.0%。 【贮藏】遮光,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5 原材料、配套件的采购质量内控标准

原材料、配套件的采购质量内控标准 一、采购质量要求 采购合同中应明确材料和配套件质量要求,材料和配套件到货时应有供方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二、主要材料及配套件 目前我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所需材料及主要配套件见下表: 三、原材料应提供下列质量证明文件 1、该批货物的“出厂检验报告”或“型式检验报告”或“材质报告”; 2、产品“合格证”; 3、其它有效质量保证文件。 四、配套件应提供下列证明文件 1、属于《安标》管理的配套件,需提供《安全标志证书》,并保证在https://www.doczj.com/doc/302368777.html,网站上确认有效; 2、该批号或该产品生产许可证或防爆合格证书; 3、出厂检验报告; 4、合格证书; 5、其它质量证明文件。 五、交付及验证 入库前连同采购计划、送货单、产品发票以及相关技术文件和有效证明材料一同递交技检部进行验证;经验收合格的方可办理入库和报销手续,不合格的由技检部提出处理意见。 六、判定采购产品合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规格、型号、数量与《采购计划》一致;

2、质量保证文件与产品批号统一; 3、需出具“生产许可证”或“安标”证书复印件的应在有效期内; 4、“检验报告”有开具部门质量专用章、检验员印章、产品等级。 七、不合格处理 采购零部件验收不合格时,由采购员负责与制造厂家办理退换。 八、合格入库 经验证合格的产品,由质检主管签字,送仓库保管员;仓库以签发的资料为凭办理入库手续,在入库单上注明签发的文件号、合格证号、质保书号,合格证、质保书、企业复验资料由质检科存档。 九、其他要求 1、综合部负责原料的采购时,如涉及到技术、图纸、标准、质量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时,由相关技术人员协助采购。 2、对需要试验或理化分析的物资材料,由质检员按检测规范取样,并对样品做好标识,组织检验。 十、入库管理 仓库保管员根据《采购产品验证单》进行验收,根据物资型号、数量、确认存放地点。仓库保管员检查入库单是否齐全,型号、数量及相关人员签字或印章是否清楚,物资核对无误后,签字或盖章,并按照原辅材料、半成品、产品分类登记建帐

原料质量内控标准

原料质量验收标准 1、大宗原料 名称感官要求验收指标检测频次拒收指标备注 东北玉米 红黄色或 黄白色,晒 干或烘干、 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回味甜,色 泽一致,无 虫、无发酵、 无霉变及异 味 水分≤14.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霉变 水分≥16.0% 杂质≥2.0% 不完善粒≥ 6.0% 容重≤700克/ 升 用于猪料、烘干 玉米容重≥720克/升 杂质≤1.0% 感官检查不合格时 需抽检 霉变粒≤2.0% 不完善粒≤5.0% 霉菌总数≤4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黄曲霉毒素B1≤30μg/k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粗蛋白 呕吐毒素≤1ppm 黄曲霉毒素≤30μ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每月抽检一次 本地玉米 红黄色或 黄白色,晒 干或烘干、 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回味甜,色 泽一致,无 虫、无发酵、 无霉变及异 味 水分≤14.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霉变 水分≥18.0% 杂质≥3.0% 不完善粒≥ 10.0% 容重≤660克/ 升 用于禽料,晒干 或烘干。对于水 分、容重、叶黄 素来说,时期没 有明显界限,要 根据气温,市场 情况,玉米收成 情况等作适当调 整。 容重≥680克/升 杂质≤1.2% 感官检查不合格时 需抽检 霉变粒≤2.0% 不完善粒≤8.0% 霉菌总数≤40×103个/g 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黄曲霉毒素B1≤50μg/k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粗蛋白 黄曲霉毒素≤50μg/㎏ 每月抽检一次 注:1、不完善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2、伤及胚部玉米才算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玉米熟粉黄色粉末, 具有烘烤玉 米的香味, 新鲜、无发 酵、霉变、 腐烂、结块 及异味异臭 水分≤12.0% 来货每批必检水分≥13.0% 粗蛋白质≤ 7.0% 粗脂肪≤4.5% 玉米加工玉米 珍,玉米面副产 物,主要为少量 玉米皮、玉米皮 下粉质,少量胚 芽,熟化温度100 度以上粗脂肪≥6% 粗灰分≤5% 粗蛋白≥9% 黄曲霉毒素B1≤50μg/k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小麦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黄白色或深 红色或红褐 色,回味甜。 无虫、无发 水份≤13.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 水分≥15.0% 杂质≥3.0% 容重≤730克/ 升 不完善粒≥ 猪料鸡料同一标 准 容重≥750g /L 粗蛋白质≥12.0%

甘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 1、性状 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根和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2、鉴别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

2.1.1 试液配制 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 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2.4横切面制备: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60μm;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 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直径8~14μm,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见。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2薄层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弃去醚液,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加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

原料内控质量标准

1 阿莫西林内控质量标准 (2) 2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内控质量标准 (4) 3 维生素C内控质量标准 (6) 4 乙醇内控质量标准 (8) 5 甲砜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0) 6 氟苯尼考内控质量标准 (13) 7 甲氧苄啶内控质量标准 (15) 8 烟酰胺内控质量标准………………………………………………………………… 9 盐酸左旋咪唑内控质量标准………………………………………………………… 10 酒石酸泰乐菌素内控质量标准……………………………………………………… 11 氨苄西林内控质量标准……………………………………………………………… 12 单硫酸卡那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3 盐酸多西环素内控质量标准………………………………………………………… 14 硫氰酸红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5 硫酸黏菌素内控质量标准…………………………………………………………… 16 硫酸庆大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7 替米考星内控质量标准……………………………………………………………… 18 盐酸大观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9 盐酸林可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0 硫酸安普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1 泛酸钙内控质量标准………………………………………………………………… 22 硫酸新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3 磺胺氯吡嗪钠内控质量标准………………………………………………………… 24 维生素C钠内控质量标准…………………………………………………………… 25 碘内控质量标准……………………………………………………………………… 26 碘化钾内控质量标准………………………………………………………………… 27 酒石酸吉他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8 恩诺沙星内控质量标准……………………………………………………………… 39 维生素B1内控质量标准…………………………………………………………… 30 维生素B2内控质量标准…………………………………………………………… 31 维生素B6内控质量标准…………………………………………………………… 32 聚维酮碘内控质量标准……………………………………………………………… 33 戊二醛内控质量标准………………………………………………………………… 34 盐酸甜菜碱内控质量标准…………………………………………………………… 35 阿苯达唑内控质量标准……………………………………………………………… 36 地美硝唑内控质量标准……………………………………………………………… 37 氯化钠内控质量标准………………………………………………………………… 38 氯化钾内控质量标准…………………………………………………………………

企业内控标准 涂漆件验收标准

企业内控标准 涂漆件验收技术标准 xxxxx发布 xxxx实施 xxxxxxxx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3) 1范围 (4) 2引用标准 (4) 3技术要求 (4) 3.1对油漆的要求 (4) 3.2 对零部件涂漆前处理的要求 (4) 3.3 喷漆件表面质量的要求 (4) 3.4 外观和等级划分 (4) 3.5 漆膜主要性能技术要求 (5) 3.6 油箱的气密性应符合GB19482-2004的标准 (6) 4试验方法 (6) 5检验规则 (6) 6分类 (7)

前言 本标准是为xxxx有限公司的涂漆件验收而制定的。为了指导和规范企业生产,促进涂漆件的产品质量,指导涂漆件的检验,特制定本标准。 本企业产品标准只适用于xxxxxxxx有限公司涂漆件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不得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 xxxxxxxx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有限公司涂漆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通机、机组及农机涂漆件的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GB484 车用汽油 GB1729 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方法 GB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方法 GB1734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方法 GB1743 漆膜光泽度测定法 GB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771-19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6739-1996 漆膜铅笔硬度测定法 GB/T9286-1998 漆膜附着力划格测定法 GB19482-200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3 技术要求 3.1 对油漆的要求 各型通机、机组及农机上的各种零部件在使用油漆及塑粉涂装时,对各种油漆生产厂家所供的油漆或塑粉,必须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单及质保证书。油漆和塑粉的外观和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方能投入使用。 3.2 对零部件涂漆前处理的要求 3.2.1 黑色金属件的磷化处理,磷化后的产品磷化膜应完整,膜厚为3-6μm,膜层应厚薄均匀、连续,色泽成浅灰色至深灰色;结晶紧密细腻,无挂灰,无粗糙,无锈蚀,耐腐蚀性好;在焊接部位允许有轻微的变化和差异。 3.2.2 黑色金属件的喷丸处理,喷丸处理后必须清理干净,才能涂装环氧酯防锈底漆。 3.2.3 铝合金有色金属件,经过化学氧化处理或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氧化处理的氧化膜应均匀完整,连续不断,色泽基本一致,结晶细密,耐腐蚀性好。 3.3 喷漆件表面质量的要求 无论是金属件或是塑料件,坯件表面质量必须光滑平整,无凹凸不平,无碰伤、划伤痕迹和变形等缺陷。 3.4 漆膜外观要求及等级标准 3.4.1 漆膜颜色应符合双方认可的标准色板或实物封样。 3.4.2 外观和等级划分 3.4.2.1 漆膜外观表面应光滑平整,厚薄均匀,色泽一致。根据整机状态下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级。 3.4.2.2 检验等级的划分 a. AA级——在整机状态下,能观察到的特殊表面,用表示。 b. A级——在整机状态下,能够直接看到的表面、容易发生摩擦破损的表面,用表示。 c. B级——在整机状态下,通过一定角度的可视面,用表示。 d. C级——在整机状态下,不能看到的表面,用表示。 3.4.3 漆膜外观等级标准质量要求 漆膜外观等级标准质量要求见表1的规定。

甘草质量标准

甘草 质量标准 制疋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________ 甘草 Gancao

RADIX GLYCYRRHIZAE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 有的分枝, 外皮粗糙, 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60 口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 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直径8?14卩m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见。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蒸干,残渣加甲醇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 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31页)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u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 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 (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僦酸乙醇溶液,在105C

内控标准与标准管理规程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内控标准与标准管理规程 为确保中药材GAP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运行,确保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必须制定中药材各项控制标准,来规范中药材GAP生产的实施。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为完善管理,为保持标准的有效性、适宜性、先进性,这些标准必须持续改进、不断修订,有序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2.引用标准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9137~1988 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GB3838~2002 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65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国家外经部《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SFDA《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0年6月试行)。 3.术语和定义 3.1 技术标准(TS)指中药材生产技术活动中,国家、地方、行政及企业颁布和制定的技术性、规范、准则、规定、办法、规格、标准,规程 和程序等书面要求。 3.2 标准管理规程(SMP),是指企业为了实施生产计、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每一项独立管理过程所制定的书面标准及程序。 3.3 标准操作规程(SOP),指企业内部对每项独立的生产作业,所制定的书面 标准操作程序企业内控标准。包括:①技术标准的。②质量管理规程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4.程序内容 4.1 企业内控标准的编制 4.1.1 计划与编制。按中药材GAP规定,质管部提出标准的编制计划、确定数量、内容、格式要求,并确定编制人员,明确进度。 4.1.2 起草按质管部规定由主管部门负责起草,各类标准的初稿,后由部门负责人初审。4.1.3 会审与修改,由质量管理员伙同编制起草说明与使用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会审,提出改进意见进行修改。参与会审部门负责人应在“会审单”上写明意见并签名,于第一审核人栏。质管部经理与质管副总的审核、审定,并应在会审单上第二审核人栏签名。在会审及审定修改后的“内控标准”由企业总经理签发颁布。 4.2 企业内控标准的归口管理与发放使用 4.2.1 归口管理企业质量内控标准一般由质管部统一管理,其管理职责包括编制计划、审核、修订、换版、解释、培训、指导、检查及分发记录与管理。 4.2.2 发放使用由质管部规定发放范围,制定清单、编号、记录、管理修改、作废文件收回处理。 4.3 企业内控标准的控制内容 4.3.1 质管部负责确保“标准”于发布前得到批准。 4.3.2 必要时对标准进行再评审和修订及再批准。 4.3.3 更改和现行状态应得到识别。 4.3.4 在使用部门可获得所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4.3.5 确保标准保存完整、清晰易于识别。 4.3.6 确保外来标准易于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4.3.7 防止作废标准的再使用。 4.4 质量管理标准性的检查考核 4.4.1 检查考核的一般方式。 4.4.1.1 岗位自行检查考核。岗位应定期对其执行情况自查,或岗位(班组)间交叉检查,或领导常规检查,和抽查等多方式进行。通过自查发现问题逐项整改,督促执行,并将

甘草质量标准

甘草 质量标准 制定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甘草 Gancao

RADIX GLYCYRRHIZAE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植豆科物甘草甘草本品为Glycyrrhiza inflataGlycyrrhiza glabra L.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 Bat.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60μm;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 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直径8~14μm,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见。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蒸干,残渣加甲醇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1g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 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31页)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u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57页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2.0%. 总灰分不得过7.0%(附录59页)。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59页)。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附录50页)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照农药残留量测定法(附录66页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测定,六六六(总HBC)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DDT)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千万分之一。 [含量测定] 甘草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34页)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性试验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单铵盐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甘草提取物说明书

中文名称:甘草水提取物 规格:含甘草酸不低于12%(HPLC法测定)。 产品形状:本品为棕褐色粉末。易溶于热水;乙醇,味极甜。 产品用途: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甘草甜素是甘草甜味的有效成分,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纯天然甜味剂,它具有甜度高(甜度大约为蔗糖80-300倍)、低热能、安全无毒和较强的医疗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使用的最理想甜味剂,它可以弥补蔗糖精等甜味剂诱发上述疾病的弊端。 MDL号:MFCD00065194(3%26beta;,20%26beta;)-20-羧基-11-氧代-30-正齐墩果-12-烯-3-基 -2-O-%26beta;-D-吡喃葡糖基-%26alpha;-D-吡喃葡糖醛酸 用途说明 本品具有特殊的甜味,其甜度约砂糖的280倍左右,从甘草中提取出来的甘草酸钠盐,即使稀释4000倍的水溶液也有甜味。但直接作为食品的甜味剂,对某些食品不合适,一般可与砂糖,葡萄糖;糖稀等天然糖类并用或与糖精;甘氨酸;丙二醇等适当配合,方可获得较为可口的甜味。 在食品方面主要用途是: 1.酱油除了可改善咸味以提高酱油固有味道外,可消除糖精的苦味,对化学调味剂有增效作用。 2.咸菜类与糖精并用腌制咸菜的卤法中,可消除糖精的苦味。在腌制过程中,可克服少加糖而出现的发酵败;变色;硬化等缺点。 3.调味本品可添加腌渍调味液,调味粉或饮食时的临时调味,可增加甜味,得到敌视芭的咸味,季低其他化学调味剂的怪味。 4.豆酱腌制小酱鲱鱼采用本品可起到增加甜味;使味道均匀的作用。在甘草提取的过程中,得到甘草酸铵溶解在含有讲学算量碳酸钠的水溶液中,减压浓缩即得甘草酸二钠(C42H60Na3O16);甘草酸三钠(C42H59Na3O16)。也用作食品添加剂,作为豆酱;酱油的甜味剂。二钠盐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44克/公斤,三钠盐对小鼠皮下注射LD50为1.54克/公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