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小学数学三年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

本次说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材例1编排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说教法:

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练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他们能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渗透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改错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五、说教法:

1、使学生学会比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通过板演、讨论、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自查和笔算,使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六、说教学程序:

以目标教学为基本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一)、前提测评:

1、笔算下面各题

24×3 78×8 57×7 63×5

提问: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怎样笔算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三)出示目标让学生齐读一遍

(四)导学达标:

1、出示主题图和例1(课件出示)

(1)分析:让学生观察图和例题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板书:24×12

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求12个2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说明:24乘2我们已会算,24乘12我们还没有学过,这是两位数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以12转化成我们这过的知识呢?4人为一小组讨论。

(2)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分成10本和2本,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板书:口算

口算: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另一种笔算

2 4 24 48

×2 ×10 + 240

48 240 288

教师:刚才我们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竖式给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3)讲解24乘12竖式

24

×12

刚才笔算时,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笔算时,把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24得48,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数上的1去乘24得24,第二步积的末位4要和十位对齐,因为1个十乘4得4个十,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板书:

24

×12

48 ………24×2 的积

240 ………24×10的积

288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到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请一位同学复述计算的过程。

(4)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那种方法好。

②笔算中乘了几步,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样?(乘了两步,因为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2和24乘完后,1和24还要乘,把两步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③十位上的1和2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因为十位上的1和4相乘乘得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而且不需要进位的,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出一个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出一个数,第二步要积的末位要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个位数上的0省略不写,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五)、达标测评:

⒈笔算下列各题

21×13 12×14 24×12 41×21

⒉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多少钱?(齐读题后,指名说出条件和问题,并上黑板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出出单位名称和答。)

3、课本63页“做一做”

(六)布置作业:练习十五第1题

七、说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例1

24×12=288(元)

第一种算法(口算)

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第二种算法(笔算)

24 24 48

×2 ×10 +240

48 240 288

简便算法

24

×12

48

240

288

答:一共要付288元。

八、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堂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三年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二)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又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和乘法估算”的继续学习。教材在编排时注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从而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学情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二、说教学目标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用竖式计算比口算更方便,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算理。

四、说学法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同时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通过估算和计算,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只有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逐步的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轻松地获得新知识。

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流程预设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3分钟)

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17×5

这是上册我们学习的一位数乘多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板书:笔算乘法)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二、以标导学解读探究(15分钟)

1、自学例1。

自学提示:

(1)自学例1后说一说图中展示的内容是什么?怎么列式?

(2)观察乘法竖式:

①先用谁乘谁,怎么乘?说出计算顺序。

②再用谁乘谁,怎么乘?说出计算顺序,怎么照位?

2、自学反馈:指名让学生说老师边板书。

24

×12

————————

48__24×2

24__24×10

________

288

24×12中的12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求出这两部分的得数?

得出这样便于口算的道理,也为帮助学生探索“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埋下了伏笔。与此同时也允许学生把12用他们认为更便于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另一种是直接用竖式计算。竖式的摆法学生肯定没问题,对于第一步如何计算也难不倒学生,关键是第二步、第三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算法,让学生弄清第二步、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的汇报,强调书写格式并板书,用个位上的2去乘24,乘得的积是表示48个一,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1去乘24,乘得的积表示24个十,乘得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小学数学三年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三)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材例1编排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说教法:

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练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他们能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渗透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改错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五、说教法:

1、使学生学会比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通过板演、讨论、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自查和笔算,使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六、说教学程序:

以目标教学为基本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一)、前提测评:

1、笔算下面各题

24×3 78×8 57×7 63×5

提问: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怎样笔算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三)出示目标让学生齐读一遍

(四)导学达标:

1、出示主题图和例1(课件出示)

(1)分析:让学生观察图和例题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板书:24×12

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求12个2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说明:24乘2我们已会算,24乘12我们还没有学过,这是两位数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以12转化成我们这过的知识呢?4人为一小组讨论。

(2)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分成10本和2本,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板书:口算

口算: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另一种笔算

2 4 24 48

×2 ×10 + 240

48 240 288

教师:刚才我们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竖式给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3)讲解24乘12竖式

24

×12

刚才笔算时,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笔算时,把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24得48,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数上的1去乘24得24,第二步积的末位4要和十位对齐,因为1个十乘4得4个十,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板书:

24

×12

48 ……….24×2 的积

240 ………24×10的积

288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到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请一位同学复述计算的过程。

(4)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那种方法好。

②笔算中乘了几步,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样?(乘了两步,因为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2和24乘完后,1和24还要乘,把两步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③十位上的1和2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因为十位上的1和4相乘乘得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而且不需要进位的,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出一个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出一个数,第二步要积的末位要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个位数上的0省略不写,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五)、达标测评:

⒈笔算下列各题

21×13 12×14 24×12 41×21

⒉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多少钱?(齐读题后,指名说出条件和问题,并上黑板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出出单位名称和答。)

3、课本63页“做一做”

(六)布置作业:练习十五第1题

七、说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例1

24×12=288(元)

第一种算法(口算)

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第二种算法(笔算)

24 24 48

×2 ×10 +240

48 240 288

简便算法

24

×12

48

240

288

答:一共要付288元。

数学三年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说课稿及反思(三)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只是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了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重点要解决的是乘的顺序问题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为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打基础。因此,本课是是本单元的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及善于探索、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贴近生活的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

且想学数学。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结合我校“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在本节课中,我创设了买图书的生活情境,主要采用自学的教学方法,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在倡导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教师应该把目光转移到学生身上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是我校“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所主张的,先让学生自学,发现不懂的问题后,同伴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研讨,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心理学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

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出示的妈妈领着女儿去书店买书,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很容易列出:24×12的数学式子,那么接着让学生自学,如何计算出得数。教材中,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口算,一种是笔算,可以让学生对比每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选择你喜欢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与此同时,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笔算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依据“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种题型,口算训练和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作为新知的铺垫,这样,由复习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新知识,为讲授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做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准备。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

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先自学教科书46页例1。那么,在备这一环节的时候,我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第二部分的积书写位置有争议的现象。因此,在自学指导的设计上,我就注意了在这方面的指导,我的自学指导是这样的: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第二部分的积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同时,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我再次进行精讲强调。

那么,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学生如果喜欢用口算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先算24×10=240,再算24×2=48,240+48=288,学生可能会说用笔算不容易错,教师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再次强调笔算时要注意积的书写问题。

第三环节:自主练习

有效的练习是巩固新知最有效的途径。

在这一环节,我分为两个层次。

(1)尝试训练。

放手让学生尝试做书上46页的做一做,一共是4道题,题型和例1是一样的,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如果个别学生出现书写问题的话,我会及时进行精讲强调。

(2)自主练习。

通过刚才的尝试训练之后,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笔算也稍微熟练了一些,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练习,再次得到巩固提高的作用。然后也可以和学生探讨,用竖式计算是不是比较简便。

第四环节:当堂检测

这是我校“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学生在学完新知之后,他对所学新知到底掌握如何,这是一个检验测试环节,给每一个学生发一张当堂检测卷,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期间,不允许交流,不允许讨论,就跟考试一样。

第五环节:总结评价

当堂检测之后,教师针对最先完成的学生的当堂检测卷,教师可以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由小组长代批或自批,统计正确率。然后,小组汇报完成情况,针对每一个小组反应的情况,教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精讲,起到一个强调的左右,最后学生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是知识

层面上的,也可以是情感层面上的,比如,我比以前勇敢了,我今天的语言表达有进步了,当然也可以发现同学的,如,我发现谁敢要举手回答问题了等等,同时,也评价一下自己在这一节课的总体表现。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合部分。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

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简洁而且美观,而且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八、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有两个突出的两点:

第一,教学设计围绕买图书这一生活情境,从而引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在计算时注重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也体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第二,采用“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重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与人交流合作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可谓一举多得。所以,我预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氛围浓烈,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而且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本周我作为一名执教者,积极主动参与了文风小学中段“磨课”教研活动。 上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期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 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掌握乘的顺序;②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第一个乘数的十位对齐。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在教学准备和自主探索算法中,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课始部分,我借助主题图王老师买书的情景内容:第一,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9套。一共买了多少本?);第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0套。一共买了多少本?)。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为学生探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条件。有效的复习,将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的结果吗?中学教材,请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方法。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 3.全班集体分享,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分别说出思路。 方法一:14×2=28, 14×10=140

28+140=168 方法二:1 4 ×1 2 ———— 28 1 4 ——---— 1 6 8 对于14×12的得数是多少,交给学生尝试完成,然后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强调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的关键 (1)当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让他们说说是怎样算的时,问:用十位上的“1”去乘因数的个位“4”得到的“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初步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2)当教师根据板书将方法一和方法二联系起来后,着重强调用十位上的“1”去乘因数的个位“4”,得“4”,是4个“十”所以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乘数的十位,“一一得一”,是“1个百”,写在百位上。(3)请学生互相说一说用十位上的数去乘,要注意什么,再次提醒学生注意。(4)注重让学生回顾反思,验算结果的正确性,实际上又做了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加强了孩子们的计算能力。(5)应用题要加单位和答案,从小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6)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这一环节,我利用板书,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的写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和加法很好地联系起来,在学生叙述的过程和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部分内容对于计算能力的提高、架构知识间的联系以及四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有着重要意义。 我认为两位数乘两位数,它在整个的乘法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之前学习的笔算乘法是两位数或者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三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只不过是第一个乘数从原来的两位变成了三位,但它整个的运算的程序,运算的思路,它是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整个的竖式的这个样子和结构也基本是相似。从第二个乘数是一位数到乘数是两位数这样的一个转变,不光是数量的增加,而是数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它引发了整个本质的改变。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就是是当第二个乘数变成两位数的时候,它从整个竖式的样子上能看出这里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步乘法运算的算理和算法在本课就至关重要。通过学习要让实现笔算乘法的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掌握了今天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就可以很自然而然的利用今天的相关的算理算法类比迁移,实现对多位数乘以多位数的笔算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2.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方法的多样化,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建立旧知和新知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森林动物会入场开始,回顾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通过回顾旧知为后面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小学数学三年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 本次说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材例1编排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说教法: 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练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他们能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渗透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改错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五、说教法: 1、使学生学会比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通过板演、讨论、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自查和笔算,使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六、说教学程序: 以目标教学为基本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一)、前提测评: 1、笔算下面各题 24×3 78×8 57×7 63×5 提问: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怎样笔算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三)出示目标让学生齐读一遍 (四)导学达标: 1、出示主题图和例1(课件出示) (1)分析:让学生观察图和例题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板书:24×12 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求12个2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说明:24乘2我们已会算,24乘12我们还没有学过,这是两位数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以12转化成我们这过的知识呢?4人为一小组讨论。 (2)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分成10本和2本,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板书:口算 口算: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另一种笔算 2 4 24 48 ×2 ×10 + 240 48 240 288 教师:刚才我们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竖式给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3)讲解24乘12竖式 24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在这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不进位笔算,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认识。 2.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笔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 1.复习导入 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些热身练习。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都是怎样计算的呢?学生们回答后,老师再展示一些相关例题,例如: •13×2= •13×10= •24×3=

•24×20= 通过这样的热身练习,学生们可以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教学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首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例题,尝试自己计算14×12的结果。学生们在练习本上计算后,请他们总结自己的计算过程。老师再引导学生了解课本上的规范算法: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再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一”,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即可得到最终结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算法,老师可以再展示一些例题,例如: •23×14= •35×46= •48×59= 通过反复练习和老师的讲解,学生们逐渐掌握了不进位笔算方法。 3.巩固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练习环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和计算,例如: •34×28= •45×67= •59×41= 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和计算,进一步加深了对不进位笔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4.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环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老师可以问学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我的说课流程如下。 一、说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笔算乘法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2022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落实主体要求如下,本节课核心素养表现在:数感、运算能力、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内容要求: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学业要求: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提示: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感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形成推理意识。 本节课是在已经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 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多位数乘多位数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提供方法支撑。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全册内容的重点。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乘法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先出示问题情境,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算式,再利用点子图这一几何直观,化抽象为具体,化形象为直观。将点子

图拆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新知转化成旧知,也就是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通过乘法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探究过程中拆分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在多种算法里,引导学生优化算法,渗透优化意识,紧接着,引出用竖式记录计算过程,理解每步积的实际含义,通算理,明算法,最后的做一做四道巩固练习,让学生强化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并正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对乘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基础,但由于抽象思维能力弱,比较辨析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在算理的理解中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认识,结合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认识特点,并从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出发,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数学眼光 通过直观图示和乘法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_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时,所得的积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有没有植过树啊?同学们知道植树节是那一天吗?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保护水土,所以有很多很多的园林工人一直艰辛从事植树工作,小名的爸爸就是期中的一员,同学们请看。 2.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 3.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4.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 5. 师:下面我和同学一起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板书),首先来看一下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

观察上图,你读懂了什么?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 为什么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求12个14的和是多少。) 2.算法探究 14×12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可借助点子图。 预设: ①14×10 +14×2=168 ②14×2×6=168 ③14×3×4=168 ④14×4×3=168 ⑤用竖式来计算 (二)探究竖式写法 1、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呢?PPT演示 2、探究14×12的竖式写法 ①请结合点子图,自己独立写一些,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②找学生上台板演 ③依据点子图,师生共同探究竖式中每一步是怎样计算的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④结合点子图再说说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三)观察比较 今天学习的笔算乘法和以前学些的笔算乘法有什么联系呢? (四)算法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人教版数学三下第46页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通过创设购书的情境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每套14本,12套多少本? 学情分析: 思考一:学生的真实起点到底在哪里? 通过前期调查,发现:学生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又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因此学生借助点子图能计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结果,甚至部分学生已通过课外的学习知道了竖式计算的算法,但不知道这样算的背后道理在哪里。因此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理解是本节课需要重点关注的。 思考二:如何把握好本节课的“度”? 教材在例1突出算理。但本节课将例2中的法则提前到例1进行总结,有利于例2突破难点。点子图方法很多,但不能局限于点子图的理解,点子图仅仅是帮助理解算理而已,所以要通过点子图把主要精力放在算理的理解和竖式的迁移上,重点教学乘的顺序和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思考三:如何沟通算理? 本节课一个开放的问题“14×12”你会计算吗?把你的方法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我们为学生提供点子图,学生借助点子图这个直观模型探索14×12的结果。重点借助点子图让学生理解将14×12转化成14×(10+2)的算理,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再借助点子图将笔算乘法和口算的方法进行沟通,理解算理。 思考四:如何利用点子图? 如何有效利用点子图,让它为学生所乐用?点子图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应体现在释义、明理、求联三个方面:释义——从在点子图中表示乘法导入,应加深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明理—在探究部分,利用点子图充分展示学生的算法,结合点子图理解每一种算法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求联—通过在点子图中表示竖式计算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竖式和横式之间的对应生关系,发掘出算法之间的联系与共同之处,发现所有算法都在“分”,“分”的目的是为了转化,转化的目的是通过旧知联系新知,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模型----“点子图”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笔算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养成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发展数感。 3.在具体情境中合理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利用情境、操作工具、图片、图表、符号等,理解运算的意义,探索算理和计算的规律”。这其中提到的“具体有趣的事物”、“操作工具”“图片”、“符号”等操作的材料应该是“计算模型”的一些具体形式。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读中,我发现虽然多数学生能够计算出结果,但是他们并不理解算法背后的真正算理,针对算法易学,算理难懂的情况,引发了我一个思考:能否有便于学生实际操作,并给予学生更大数学活动空间的直观模型呢?能否让学生享受到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呢?在进一步研究中,我发现利用点子图的直观模型可以解决算法易学,算理难懂的情况,因此制定了借助模型支持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主线。 一、借助模型获得多种算法。 二、借助模型理解算理。 三、借助模型沟通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 四、借助模型渗透神学文化。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呈现出多种方法,同时在不断交流与探索中,逐步对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法与算理深入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勇敢地退下来,让学生充分展示,又能够适时的进,促进学生思考问题不断深化。在借助模型支持两位数乘法的过程中,我感悟到当学生运用模型将新问题通过转化的数学思想变为已知问题时,学生不仅获得了一个计算结果,而且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久而久之,学生运用模型的意识会不断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会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6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7“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明白“部分积与某一乘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从而灵活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

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6例1。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生: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

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 生: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二)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三)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师:刚才大家通过画一画、算一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大家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相互展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出,同学们都乘了两次,谁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评课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评课反思 今天在三五班上了一节《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研课,上的很糟糕,但评课收获颇多,感谢各位听课老师的聆听和不吝赐教。 在备课时,考虑到算理的理解,教学设计中利用点子图,结合口算方法,数形结合地理解笔算算理,再进一步学习竖式的书写和各部分的意义。 在课堂上,点子图没有很好地发挥直观作用,导致算理没有很好地理解,临时改变教学,通过讲述法理解算理,使得课堂枯燥乏味。 通过各位老师的综合评课,整理后在二班再上了一次: 1、点子图学生不理解,教学可以修改为: ①列出算式,鼓励学生列出写出口算过程,板书三到两种。并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这是我在口算教学中忽略的内容,适当分析在这个题目中,哪种口算方法很适合。 ②认识点子图,一排14个点,表示14本书,也就是一套书,有12排,也就是12套书。 ③示范14×6=84,6个14指的点子图中的哪部分,圈出来。 ④学生把方法的各算式,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方法:14×10=140(10个14) 14×2=28(2个14) 140+28=168 2、竖式书写和了解各部分的意义,教学时,带着学生说,放手让学生说。 3、练习中,四个竖式计算,应该多让学生说算理。有计算出错的学 生,教师不应该直接判断对错,可以让那位学生说说自己怎么做的,发现自己的出错地方,使得印象深刻,下次会注意。 4、板书不完整:未写课题,练习中算理没写全。 受到的表扬是竖式练习讲解,采用让学生打分,并说扣分理由。随堂本,课堂作业,大部分格式规范,书面整洁。养成教育来源于教

学中点点滴滴,日日强调,学生才会重视,牢记。 教学之路上,还有很多教学技巧可学,自身还有很多地方要改进。小学教学,真的需要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恒心。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例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全册教材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例1是教学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是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本单元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例如在教学笔算14×12时,学生可以很快的利用刚学习的口算14×10=140,,14×2= 28,140+28=168进行计算,这样有利于贯穿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材中小精灵提出问题,让学生应用已有的计算知识尝试解

决14×12,并要求学生在点子图上表示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教材给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即把12分成了3个4套,把12分成10套和2套,并给出与算式相对应的点子图,第二种方法把12分成10套和2套及点子图与竖式计算的算理相对应,为后面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做好铺垫,同时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接着通过“想一想”引出竖式的计算方法,强调每一步计算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我在教学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例1时,我在环节一、二、五中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环节一闯关复习中,把平时的口算复习添加了希沃白板中的动画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环节二探究新知中,我把学生预习点子图的分析图片和视频制成PPT,上课时直接让学生上台讲解和观看视频,再找一位同学上台动画演示并讲解,这样学生既达到了独立尝试又节省了时间。经过点子图的学习铺垫,我又让学生尝试探究竖式的计算方法,学生进行独立尝试,自主“创造”竖式,然后全班交流,在对比中感悟最优化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结合动态点子图理解竖式的每一步意义,进一步理解算理。环节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中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第1题是基础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算法;第2题“数学诊所”让学生在改错过程中内化算法,提升反思意识;第3题猜一猜不仅强化了本节所学知识,还要进行合理逆推,锻炼了学生的问题分析与推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第一课时是不进位的,课堂上我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当时的例题是没套书有14本,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当时这道题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14×2=28(本),然后140+28=168(本),学生对口算方法都能明白,所以这道题改成竖式时,学生对于算理都能明白,没有疑问,只是有个别学生习惯写上竖式中140的那个0,这个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辅助学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课上再通过纯竖式计算,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且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写清楚你每一步是谁和谁相乘得来的,学生能写清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依据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章第二节笔算乘法第一课时设计的。 二、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教师侧面引导为辅,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真知,探求数学计算之奥妙。 设计理念:复习旧知,设问导入,例题范演,解释算理,习题演练,纠正错误,掌握新知。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已学过的乘法认识与乘法口诀,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以及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小 1. 2. 齐。 3. 4. 1. 2. 内容。 1. (1)口算: (2)估算: (3)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2.新知学习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现在思考:如果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知道的请讲述计算方法并给予肯定)。今天呢,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出示标题)。 (1)教学问题提出 出示课本例2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小丽和妈妈去书店买书,小丽买一套12本的书,每本24元,她在想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帮助小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算式),请同学们帮助小丽估算一下妈妈要付多少钱()?如果妈妈给营业员阿姨200元,营业员阿姨同意不?说清判断理由。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做具体计算:可分成三步进行计算,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从而得到(或者,,)。 教师对于正确做出答案的同学给予表扬,在计算的过程中,部分同学提前很好的预习了本节内容,运用了书上的列竖式进行笔算,却对书上的列竖式笔算过程不是很理解,教师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引起大家的思考,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表扬。 (3)教师演示笔算方法 24×12=2882424 24×10=240×12(因数12中的1代表一个十)×12 24× 288 3. (1 前4 (2 ×14 88 4. 5.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24×12=2882424 24×10=240×12(因数12中的1代表一个十)×12 24×2=4848(48是24×2的积)48 240+48=288+240(240是24×10的积)+24 288(个位上的0可不写,如右式)288 教学反思 1.学生在列竖式进行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对计算原理的理解有困难,要多给予解释说明和思考时间。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准确地实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擅长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本节课在教学时力求表达以下几点: 1、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动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准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准确的方法。本节课中,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首先让学生看教材自主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笔算时乘的顺序和第二局部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每做一道题,都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优秀生教后进生;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的展示笔算的过程;设计层次性强、生活化的练习,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数学。 课堂教学中,因本人水平有限,有些环节处理不够妥当。如: 一、假如说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那么口算主要是学会口算的方法。口算水平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在今天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学习14×12的两种口算方法,因为学生对于教材上的点子图和口算算式的转化不太理解,所以教师说的较多。 二、本节课虽然表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课堂中当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不完整,或者用语言表达思路有困难时,总是害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害怕别的孩子听不懂,所以我经常性的把本应该学生说的抢着说了出来,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非常不利。 在今后的计算教学中,我要坚持把枯燥的计算插上生活的翅膀,注入生活的灵性,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能说、能做的,教师坚决不代替、不包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 思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体验上要达到以下几点: 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

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教学理念: 新课程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计算的教学,首先要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于是我根据学生特点,在导入部分主要借鉴了孙老师的做法:我在课堂开始就从学校购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 一、实际应用 二、课堂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课后反思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以及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和掌握笔算的算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下一课时进位乘的基础,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中。教学中把情境图、口算算式和竖式计算三者结合起来,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掌握算法。先让学生分析情境图,根据情境图运用已有的知识口算,并且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突出算法的多样化。在多种算法中教师作归纳,提出根据图片可以把12箱分为2箱和10箱,和同学们共同列算式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用竖式计算,同学也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在交流用分析错误的书写方法,掌握正确的书写。将竖式计算和口算作比较,将口算和竖式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但是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新课结束后安排了多种题型的练习,基础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巩固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同时明白验算的重要性,自觉养成验算的习惯。同时改错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笔算时容易犯的错误,知道笔算的时的注意点,争取能做到不犯这些错误。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_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合作、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 2.通过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在算法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算理,体会竖式计算的必要性。 3. 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1.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用十位去乘”时得数的写法及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读书吗? 师:老师也很喜欢读书,而且过几天区里的读书交流会马上在我们学校举行,你们想参加吗?我们快点先去书店选购一些书吧! 师:售货员阿姨怎么说的?(每套书有14本) 师:(课件)也就是像这样的14本。为了方便研究,把14本书用14

个点表示,就形成了这样的点子图,点子图和小棒一样也是帮助我们学习的。 1.想买2套,也就是有几个1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列式? 14×2=28 2.买四套,有几个14?(课件)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4套书一共有多少本书?14×4=56 3.买10套呢?有几个14?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0套书一共有多少本书? 14×10=140 师:同学们算得又快又准,还真是难不倒你。仔细观察,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用到的知识,有两位数乘一位数,还有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这些都是旧知识(板贴),看来大家掌握的非常牢固!表现这么棒,我要多买几套!(课件) 4.师:买12套书。有几个14?现在够吗,还差几个14?你想问什 么问题?怎样列式? 预设:1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书? 14×12= 师:14×12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观察的真仔细!两位数乘两位数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1. 口算 ⑴尝试计算 师:还能口算出来吗?能不能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知识解决?为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课反省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量以及笔算两、三位 数乘一位数的基础长进行教课的。本节课教课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突出乘的次序及部分积的书写地点,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和掌握笔算的算 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下一课时进位乘的基础,所以拥有相 当重要的地位。 我依据知识的前后联系,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 乘法的导入开始,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让 学生试试把旧知迁徙到新知中。教课中把情境图、口算算式和竖式计算三者联合 起来,让学生由详细到抽象,逐渐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掌握算 法。先让学生剖析情境图,依据情境图运用已有的知识口算,而且让学生自由沟 通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突出算法的多样化。在多种算 法中教师作概括,提出依据图片能够把 12 盒分为 2 盒和 10 盒,和同学们共同列算式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用竖式计算,同学也让学生自己试试计算, 在沟通用剖析错误的书写方法,掌握正确的书写。将竖式计算和口算作比较, 将口算和竖式联系在一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可是过高预计了学生对两位数 乘两位数笔算过程的掌握,结果致使部分学生在书写乘积时,数位乘错次序。 正确的的笔算次序是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再 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犯错的同学大多是用 第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再用第一个两位数的十 位去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有时看他的最后结果是正确的,可是里面 的过程倒是错误的。 新课结束后安排了多种题型的练习,基础的计算题帮助学生稳固对两位数乘 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提升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同时理解验算的重要性,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与反思

2笔算乘法 第1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材第46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题目) 1.口算。 52×10=43×30=12×40= 31×20=17×20=21×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师: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数字较大时,用口算计算出结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46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例1) (1)师: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2)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12。 (3)探究14×12的算法。 ①师:这和我们前面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②师:你会计算吗?能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试着用点子图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画点子图。 ③学生汇报算法。 (根据汇报适时课件出示方法,并演示点子图) 方法一:将12写成3和4的积。 14×4=56 56×3=168 方法二:将12分成10和2。 14×10=140 14×2=28 140+28=168 ④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想一想”)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讲解竖式计算方法:把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与14相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同个位上的2对齐;再用十位上的1与14相乘,乘得的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