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doc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doc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doc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doc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总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1、白鹭(一)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

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初步理清散文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

一、情境导入:

1 、揭示课题后播放PPT:夕阳西下,美

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

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一头栽

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个黄

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作者从哪几方面白鹭的美呢?让我们

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出生字词,为生字注

音,难读的读音,多读几遍,难写的生字,多书

空几遍。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词语的意思。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

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

2、合作探究学习引导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

顺的地方。

提示读音:“ 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

“嗜”

是翘舌音,声母是“ Sh”;“喙”读“hui ”。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

美?

(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

3、选择自己的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要读

出喜爱的意韵来,其他同学评。

四、指导书写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然后指

名板演。

2、教师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1、按课后要求 3,练读课文,达到背诵;

2、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总课时 2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1、白鹭(二)

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

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

程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

对大自然的热爱。

3、背诵课文。

能凭借语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能凭借语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多媒体课件新课标第一网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

(一)、导入。

上节课,郭沫若先生带着我们一起走近了白鹭,你能

说说白鹭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

媒体映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二)、品味。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的出现让我们的

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欣赏白鹭这

首精巧的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画卷。

1、仔细听老师朗读 6~ 8 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

几幅优美的画面?(通过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能身临

其境,脑海里呈现出美好的画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画

面前面起名,该用什么名字好呢?(学生积极的开动脑

筋,想起了“独钓寒江雪” 、“欲穷千里目” 、“落霞与

白鹭齐飞”等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

板书:钓鱼瞭望低飞

2、让我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来学习,选择其中的一幅

画细细欣赏,欣赏的时候,你可以把你认为值得品味的

词语、句子划出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

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3、学习 6~ 8 自然段(讨论交流,三幅画面可交叉

出现)。

(1)清水田里,静静钓鱼(“钓鱼”“图画”——静)

A 、赏析“钓鱼” :清水田里,白鹭伫立,正静悄

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他成了一位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

了。(媒体映示:清水田里静静钓鱼)你能读一读吗?

(指导学生细细品味“钓”这个字,感悟作者用字的绝

妙。)

幅画的背景是什么?画中的主人公是?相信

你一句,一定能把它好。

B、我一起来欣清水田中的白吧!第六自然

段。

( 2)小,悠悠瞭望(“悠然”“瞭望”——

悠)

A 、析“瞭望” :白孤独地站立在小的最高,就是小的。儿吹来,小,看来像是不大安,可白却很悠然,

你能把它好?

“人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如

果不是在瞭望,它可能在——;如果他真的是在瞭望,

它站立在小的,或它望了——或它望了

——??

文最后然是号,你的候,如果把它想象

成什么点,味道就出来了?

B 、男孩上眼睛,听着女孩的朗,展开想象,晴天的早晨,小,白悠悠瞭望之吧!看到了

?(男女生交朗)(孩子努力展示自己最高的

朗水平,用心与白交流。)

( 3)黄昏空中,低低翔(“低”“ 事”——

色美,美)

析“低” :在落霞天的黄昏,白正低低地

来回旋着,是那么悠,那么自在。分明是一幅舒

展、逸的白巢,悠的你到悠的白,定

会其无。你能把种趣出来?:当你看到情景,有什么感受?(孩子各抒己,出自己

的心里感受。)

(4)欣了三幅白后,你内心有什么的感?(宁

静、美)想白什么?

(板:韵味无)我再来的回味一番吧!(出示三幅美的

画面,精美的文字。)学生个人。(学生次朗,能得更投入,更有韵味。)

:就是白,它是的悠,了望的悠

然,行的翩然,人得它是那的——韵味无

!,可是,仍有人得它美中不足!自第9 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会些什么?(出示但是白的本身

不就是一首美的歌?)

生:白美在它的外貌。

生:白能我来。

??

:白的外形是那么漂亮,活那么高雅,然

它不会出婉的声音,但它能我来美的享受,

来,它就是一首无声的歌。

(5)看,老儿有一首写白的,来

一?

媒体映示:

就了不常的美

像画一悠然

如歌一美

似一精巧

从遥的光里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翩翩而来

你感受到了什么?(白很美,似精灵??)

其,白的韵味不止些,欣白来的美画卷!(媒体映示白各种形的画)(学生深深地被美景所陶醉,浮想翩。)

愿意拿起笔,也写一两句来美白?

例学生写的:白(周建)

美中之妙而巧,韵味无而美。

白衣天使是,翩翩而来而。

白(薛成斗)

天使般的美,画卷般的奇妙。

梅花般的高,唯有白也。

学生写,交流,老点。

(三)、。

1.白,素雅而和,在碧水,在梢,在

天,宁静、悠然(媒体映示画面,播放音)此,在

你内心深,你想由衷地白:“白在是—

—一首,一首韵味无的。”

2.我一起再来一首韵味无的。

媒体映示:

白是一首精巧的

素雅和

清水田里静静

小悠悠瞭望

黄昏空中低低翔

??

白在是一首韵味无的

(四)、作业。

老师想请你设计一道有关白鹭的作业题,你会设计什么?请设计一题,祝你成功!

2、白鹭

钓鱼瞭望低飞

韵味无穷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总课时 3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2 、落花生(一)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学习目标2、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重点1、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准备挂图、小黑板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

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

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

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

导学过程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

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 19.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

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 pì和 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 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

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

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

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

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

“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

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

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

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 2 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

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 3 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

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 1 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

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 2 自然段到最

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

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

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年级设计时间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

授课

教师

总课时 4

授课

时间

2 、落花生(二)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

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

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

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

导学过程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板书)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

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

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

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

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用“居然”一口造句,教指学生注意句

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地造出“他居然??” 型的句子。

(三)学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一部分写得很略,也容易理解,教可用的

言一而。

花生居然收了,一家人准一个收。

(四)学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板:母1.默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花生的好的?的建)

2 分角色朗文,回答思考。

(姐姐味美,哥哥可以榨油,“我” 便宜,大家都(板:

喜吃,父花生最可的是它的果理在地里。)花生花3.兄妹所的花生的好是而易的,父指生)

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的一个特点。父花生作了几

次?几次有什么不同?(板:兄(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第妹花

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而明做人的道理。)生父( 1)父的第一次。思考:父是怎通比花生)

明花生最可之的?)

(父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果的

子、果出的位的比明花生最可之的)(板:花教帮助学中抓住关“埋在地里”“ 嫩”“高高生桃子石地挂在枝上”“矮矮地在地上”等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榴苹果)默默无,朴无。

( PPT:果( 2)思考:花生的果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理在地将果挂在枝,是个是花生故意土里不人知道,桃里嫩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什么?的果(是它各自的生特点)矮矮地( 3)桃子、石榴、苹果嫩,惹人喜,而花生却在地上高

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 4)练习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两个义项。一是泛指生物由发育到完备阶段;一是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教师据此指导学生造句。高地挂在枝上)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

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

人)(不求虚

(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

的东西。”

(板书: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

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

名,默默奉而献,朴实无

华)

关的句子。

(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

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

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

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

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

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

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

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

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

用意和父参加一活的目的。的尾深化了主

。)

5.背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五)根据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合“我”的一段,概括文的中心思想。

(文通收上一家人花生好的,明要

做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体面而人没有好的

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了多少,在文中占了多

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花生、从花生到人生了多少

,在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什么安排?

(板:略写写)

(六)有感情地文,体会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

特点。

(七):篇文借写花生,告我一个深刻的

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体面,而人没有好

的人。种写法就叫“借物理”。在我的周也有多事物能我以

启迪,我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

西,了同学得知,

不惜牲自己;蜡,照亮了人而了自己??我在写作可以学本

“借物理”的写法。

(八)作。

1.用“居然”“成熟”造句。

板书设计

“种花生——收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突出“议花生”这

部分内容。我在教时侧重于引导学生对父亲与我的对话内容进行探讨,交流,感悟,收到较为导学反思满意的效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总课时 5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3、桂花雨(一)

学习目标1、认识 2 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

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

来的。

学习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小黑板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自学感悟:

1、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出示自学

要求:

①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词的意思。

②围绕着“桂花”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尝

试用小标题概括。

学③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标出问题。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选一个代表来说说。

设问导读: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说说课文围绕“桂花”主要写了

哪几件事?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5、快速读课文,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6、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什么?

7、交流反馈

巩固练习:

导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尤( yóu yōu)

学其笨笨拙

过拙(zhuózhuō)

程拣( li ǎn ji ǎn)

花雨缤(b 去

īn b īnɡ)纷

2、比一比再组词

拣()尤()吩()宾()

捡()扰()纷()缤()

冻()拢()扮()滨()

拓展延伸:

画一幅表现童年生活的画

3 、桂花雨

板书设计桂花香

摇花乐

乡情浓

导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总课时 6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3、桂花雨(二)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学习目标

2、咀嚼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

3、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从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乡,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学习难点

所表达的感情。

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

一、温故互查

1、桂花雨指的是什么?

2、文章主要描写了()的情景,作者还多次

写到了桂花的()。

二、自学感悟:

(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

学音,读通句子。)

1、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找出相关的

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简单地批注下来。

2、交流句子。

A、情境对话,体会到“我”当时的迫不及待。

B、走进桂花雨,练习说话。

C、体验情感:课件出示:我()地

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程板

3、听古,感受歌的意境。

4、交流感受

理解什么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

气里?品“全年”“整个村子”??

巩固:

桂花不像梅花那么(),(

)。不开花,只是();开花季,也得()。桂花不与繁花(),可是()。、“外地的桂花再香,是比不得家旧宅院里的

金桂。”从句中我看出母()。

拓展延伸:

1、推荐:琦君的《桂花雨》迅的《朝

花夕拾》

2、小练笔:《童年趣事》

3 、桂花雨

桂花香

花思念

导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

设计时间总课时7 学习内容4、珍珠鸟(一)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二度备课

自学感悟: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预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这些问题:

设问导读:

( 一) 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

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

课文中有一个多音字“蔓”在文中它

读,还有一个读音是

2、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展示交流:

1、小组内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选择一段最拿手的读给其他同程

学听听)。

(二)合作探究———读课文,理

清课文结构: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

分?怎么分?

2、文中直接描写珍珠鸟的样子的句子有哪

些?在课文中划出来。

板书设计导学反思

3、读完课文后,你能说出课文的主

要内容吗?给课文分段,试编写段落提

纲。

(三)合作探究

1、第 1 自然段开头用“真好!”反

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给珍珠

鸟安排的?这反映 " 我 " 对珍珠鸟什么的

感情?

巩固练习:

1、课后第 2 题(描红)

2、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拓展延伸: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

是什么?(引导:课文内容,学习方法

等)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4、珍珠鸟

愈发索性信赖幽深细腻竟然

神气十足不由自主

年级时间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程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备课教

五学科语文

总课时8

4、珍珠鸟(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

睦、信赖的境界,能有爱鸟护鸟的意识。

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

能做到爱鸟护鸟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温故互查: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我”对珍珠鸟的喜

爱?

自学感悟:

仔细读课文 3 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描

写了雏鸟鸣叫声的特点?哪些语句描写了雏鸟

的外形特点?画出这些语句,仔细品读,在这

些文字旁边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

设问导读:

合作探究——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①找出这一段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分别

是、和。

②并能按这样的顺序有条理地说一说小珍

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1窃读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林海音(1918—2001),台湾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后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并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2001年因患突发心肌梗塞、脑中风被送医急救,最终在2001年12月1日去世。 预习任务: 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 4、在文中划出写“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的句子并抄写。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 预习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qièdǔcháo cai wūyán ( ) ( ) ( ) ( ) 2、窃:1、偷2、偷偷地 3、谦指自己。《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 自主、合作、探究: 一、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7个生字、14个生词, 并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在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 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 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年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2018--2019学年度(下)语文学科导学案上课教师:夏少东授课日期: 4.1 课题: 4.中国美食课型:(新授课—预习课、展示课、 预习+展示课;练习课;复习课。) 新授课课时分配: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9教学重难点归纳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教法与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学会归纳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并能说出常见的菜名。教、学具 准备 1. 2.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学导展练评)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及问题预设) 同科教师 补充 学生活动 (分组活动-预习探究-展示交流-师生互评) 同科教师 补充 设计意图同科 补充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说说对美食的了解,引入课题。 2.出示美食图片,指导学生说说菜名。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1. 2.学生齐读课题。 视觉的效果直接让学生对 本课的学习充满乐趣。

二、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学、导、展) 三、当堂检测 拓展延伸(练)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鼓励学生自主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认读要求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 词学习方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 (3 4. 5.知道学生利用字典查出与 “水”“土”“木”“金属”及“说 话”等相关的字。 1.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 并组词。 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 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归纳汉字构字的规律。如与 “水”有关的字“海、河、淋、浇、洒、湖、波、浪” 等,它们都以“氵”为偏旁。 学生给加点字注音,并规范书写生字。 学生讨论交流选择自己喜 欢的识字方法。 检查课堂达标知识,强调易 错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表

一、教材简况: 五年级下册教材秉承了前九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 五年级下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礼物、真诚、劳动、心愿、火与光、角度、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这些单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一、文化含量比较大。 例如第一单元龙,选择了《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乐山龙舟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古代神话、民族发展、古代寓言、民俗等多方面内容;教材还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书法,组织搜集有关龙的工艺品、特产和地名的活动。虽然教材中这一单元不过九页纸,但是通过学习,学生在寻找民族之根、领略中华文化方面,应该有较大的收获。 第二、教学要求比较高。 例如:第五单元金钥匙中,丁丁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首李白写的诗,我又通过查找资料知道李白是唐朝伟大的诗人,回想学过的李白的作品,对他的印象更深了。丁丁的话提示了三个学习要点: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其人其事。2.回忆并整理学过的李白的作品,收到常学常新的效果。3.对李白在历史上的地位有进一步的认识。右边冬冬说: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文学家,我们也学过他们的不少作品,还自读过一些,我想回头整理一下。冬冬的话是学习更广的延伸: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两位我国的文学家,从纵向上理解作家作品。显然,这个金钥匙综合性很强。 五年级下册教材延续了上册的体例。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 1.语文天地中不再安排日积月累,改为每篇课文后面有一栏日积月累,而且内容较少,象征性地提示学生要注意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句。 2.教材不再单独列写字表,认写合一。 3.语文天地里不再编写自读课文,阅读量应通过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得以保证。各单元主体课文(共25篇)后面有一两篇拓展性阅读课文(共16篇)。拓展性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必读,字词句的学习可以放给学生自己做,教材不提要求。这些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帮助学生把握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答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新闻两则》 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基本要求:让事实说话 (4)新闻的三个特点 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 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 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A、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新闻的标题可以是单行标题.也可以用双行或多行标题。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也叫主标),通常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意,要求明确、简练、突出。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 B、导语,就是新闻开头的第1段或第一两句话,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也就是把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告诉读者。 C、主体,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要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背景,就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另外,用电讯发出的新闻通常还有个“电头”。用来交代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 新闻的结构:“倒金字塔”式。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异同 两文的相同点: ①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②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③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④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⑤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两文的不同点: ①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②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③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④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识字3 温馨寄语:学而不思则以,思而不学则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自读对子歌,并圈出生字。 2、收集对联。 课前积累: 冬对夏,杨柳岸, 暮对晨,杏花树, 走兽对飞禽,白雪对红云, 鱼唇对鹿角,鸟归沙有迹, 虎爪对龙鳞。帆过水无痕。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20分钟) 一、读一读 我会借助文中注音认真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不破句。 二、画一画 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三、做一做 1、把生字所连的词读一读,写一写。 2、对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决。 3、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给下列生字组词 朝()蜂()杨()夕()蝶()李()(2)我会给下面的字归类 【1】有雨字头的:雾、霜、霞。 【2】有虫字旁的:蝶、蜂。 四、想一想 (1)课文分为几个部分?用双竖线在文中标出。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在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可以与哪些词语

相对? 五、问一问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是相对的?比如,山清对水秀。 交流分享 一、对学(5分钟) 1、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2、互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交流预习导学3的问题。 4、互相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二、组内群学(2分钟) 组内交流解决对子间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班级展示解疑(7分钟) 1、大组长总结汇报学习情况。 2、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在班上再次研讨。 3、还不能解决的教师讲解。 学后小结(1分钟) 当堂检测(5分钟) 1.读一读,填一填。 对字歌里提到的植物有:柳树 _________________ 对字歌里提到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对字歌里提到的天气现象有:风 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朝霞:__________ 夕阳:___________ 碧野:_____________ 3、找朋友:学生各选一个词语写在一张纸上,把这张纸放在胸前,然后找到能与自己相对的词语,比比谁的朋友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写好6个生字 课前引桥: 1.读课文,试着对读。2.认识13个生字及课后“我会读”的生词。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22分钟) 1.自学指导:观察田字格中的“和、秀、香”范字并练写。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3)说一说“和”字应注意什么。 (4)观察练写写“语、千、李”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1、窃读记(第一课时) 班级五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 1、林海音(1918—2001),台湾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后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并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2001年因患突发心肌梗塞、脑中风被送医急救,最终在2001年12月1日去世。 预习任务: 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 4、在文中划出写“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的句子并抄写。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 预习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qièdǔcháocaìwūyán ( ) ( ) ( ) ( ) 2、窃:1、偷2、偷偷地 3、谦指自己 《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 自主、合作、探究: 一、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7个生字、14个生词, 并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再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 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 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来闯关: 1、听写词语。(10个) 2、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离()体 语( ) 戏()相()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语文上第三单元导学案

“心中的秋天”单元主题学习第一板块:课内课外,自主预习(一)通读本单元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或句子,了解作者王维、叶绍翁、贾平凹。 (二)梳理预习,基础达标 我会读: 9课:倍.思亲 10课:磨坊憧憬 选字填空。 异忆导 回()教()()口同声 2.按要求填空。 ①“爽”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第十笔是_____。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明朗,清亮;②(性格)率直;③舒服,畅快;④ 违背,差失。写出下面词语中“爽”的意思。(填序号) 秋高气爽.()毫厘不爽.()精神爽.朗()性格豪爽.() ②“插”一共有_____笔,第八笔是_____,组词_____。 (三)初读感知 1.《古诗两首》初读古诗,了解这两首古诗是描写什么的诗? 2.《风筝》一课围绕风筝写了那几件事? 3.《秋天的雨》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4.《听听,秋的声音》读诗歌,了解诗中讲了那些事物的声音? 第二板块:主题探究,品析写法《古诗两首》

(一)精读感悟 反复吟诵两首古诗,理解诗意,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二)巩固练习 1.背诵两首古诗。 2.实践运用。 今年中秋节的时候,爸爸给远在 老家的奶奶打电话:“都说‘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实呀,妈妈,我很想你……”(填 古诗中的名句) (三)推荐同步阅读《古诗两首》《风筝》 (一)精读感悟 细读课文思考:体会作者是怎 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 具体的?画出相关的词句,可以在 旁边做上批注。 (二)巩固练习 1.我要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垂头丧气、大惊失色、兴高采烈这些都是描写心情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或者两个词语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推荐同步阅读《草原上的风》《秋天的雨》 (一)精读感悟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秋天的雨每个特点写具体生动的?在相关的词句后面写上自己的想法。 (二)巩固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5、翠鸟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清脆、饲养”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3、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法点拨: 1.归纳主题的方法之一:抓抒情句法。有的作者时常把主题放在抒情部分来表达,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重视这些抒情的句段,这样才能领会文章的主题。 2.本文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介绍翠鸟时,就紧紧抓住了它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将翠鸟的美丽、敏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自主合作探究: ( 1、給加点字注音。 苇.秆.褐.色锐.利绣.花叼.起蹬.开橄. 榄. 2、读拼音,写词语。 cuìniǎo wěi gǎn fùbùchèn shān dǎxiāo niàn tou ()()()()() dǒu qiào yòu jiān yòu cháng qīng cuìjífēi yīzhǎ yǎn

()()()() () táo tuōsìyǎng yúwēng shíbìguǎng fàn tòu liàng ()()()()()()] 3、多音字: 悄{爪{ 待{朝{ 4.近义词: 灵活——()鲜艳——()锐利—— () 希望——()逃脱——()注视—— () 5.反义词: 摇晃:陡峭:灵活:清脆: 6、比一比,填一填 观察考察 (1)我要乘宇宙飞船到太空去()。 (2)我认真地()蚂蚁的活动规律。 希望失望愿望 (3)爸爸没给我带回游戏机,我很()。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1 小蝌蚪找妈妈 导学案设计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让学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再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这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而且能使学生智力互补,实现共同提高,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并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者、服务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教”。(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难点)。 3.了解青蛙的生长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的道理(难点)。增加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了解小蝌蚪的演变过程;搜集有关其他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的资料。(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小动物的图片、头饰;查找介绍青蛙及其他小动物成长的资料。(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识字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导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 蚪,他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 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她在哪 儿。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找, 好吗?(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 题。重读“找”,“妈妈”要 读得亲切一些。 1.学生对比观察图片,认识蝌蚪和青 蛙。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读准字 音。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 切一些。 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出示蝌 蚪和青蛙的图片,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 音、注意停顿。 2.引导学生在读中识记、理解 生字。 (1)边读课文边在文中圈出生 字,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同桌交流识字。 (4)同桌互考,检查识字情况。 (5)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学生同桌之间开展自学。自由朗读 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 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 正确、读通顺,在自学的基础上同桌 之间开展相互交流。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 况。 (1)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步骤认读生字和 词语,师生相机正音:“捕”读bǔ, 不读pǔ;“迎、顶”是后鼻韵母,不 要读成yín、dǐn。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4.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把课 文读正确、读通顺。 识记生字环节,教师要注意 利用课件和游戏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也可制作汉字部 件,进行拼字游戏、扩展词 汇。 三、图文结合,感悟快1.指导学生看图说话。 1.学生看图,按要求说图意。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游来游去。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 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1.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 3.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才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2)是否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3)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4)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完整叙述事情时,特别要注意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它像沟通两岸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贯通全文的作用。 所谓“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即前边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4.写出真情实感。 (1)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 我们作文普遍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行空谈,空话、假话、套话多;二是目光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这就意味着这些作文势必华而不实,虚情假意。只有大胆写“我”,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才能做到有“真情实感”。 (2)要选好文章的“动情点”。 生活是琐碎的,写真情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要找准能够打动读者或者阅卷老师的动情点,也就是要选择能抓住人心的事情。 在选材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①真实原则。文章的选材要贴近生活,强调真实。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又何谈抒写真情,使人感动呢?尤其是写记叙文,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即“文学来自生活并高于生活”。 ②细微原则。这里的“细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 步骤二活学活用实战演练 一、文题展示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导学案

1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摄.(shè)影薄.(bó)冰韶.(sháo)光鬼鬼祟祟 ..(suì) B.纨.(wán)绔(kù) 琐屑.(xiè) 踱.(duó)步少不更.(ɡēnɡ) 事 C.懵.(měnɡ)懂敕.(chì)令嫡.(dí)系曲.(qū)高和寡 D.脸颊.(jiá) 名媛.(yuàn) 盥.(huàn) 洗是非曲.(qū)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惊悸笑咪咪沁人心脾垂涎三尺 B.雾霭掉脚楼姣花照水三番五次 C.和蔼陪笑脸白浪滔天长篇累牍 D.洞箫风萧萧买椟还珠穷兵黩武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 ②在灿烂的灯光中,由24名聋哑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精妙绝伦,人心。 ③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了4年。 A.制定振奋推迟 B.制定震撼推迟 C.制订振奋延迟 D.制订震撼延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 D.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资源。 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一)课内语段鉴赏 1.阅读鉴赏——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鲁迅的《祝福》第一段的环境描写: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这样的环境描写?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6、北京的春节 导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导学重点:引领学生随着坐着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导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导前准备 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古今文人苗雪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导学课时: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二、我知道:课文是按__________顺序写的,从_______写到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________________. 三、我的疑惑 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讨论。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出示探究内容: (1)默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内容,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2)默读课文,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完成下表: 时间风俗习惯 2.学生自由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根据所给题目自读自悟,画出相关语句,并完成上表。。 3.小组内交流:学生分小组边读课文边根据所给题目进行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朗读品评,了解北京春节的特点,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语句进行感情朗读。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二、深入探究: 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教师点拨,并和全班同学深入探究 三、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1) 第一课邓稼先(第一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邓稼.先( ) 元勋.( ) 无垠.( ) 选聘.( ) 至死不懈.( ) 筹. 划( ) 宰.割( ) 彷.徨( ) 仰.慕( ) 鲜.为人知( ) 开拓.( ) 难堪.( ) 鞠躬尽瘁.( ) 风悲日曛.( ) 兽铤.亡群( ) 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4.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用“我们看到了一 个的邓稼先”的句式说话。 二、人物探究 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组内讨论交 流完成。】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找出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3.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三、质疑探究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2) 第一课邓稼先(第二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 一、前情回顾 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邓稼先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爱国情怀。 三、精读探究 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2.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段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哪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3.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四、写作手法探究 五、精段研读 阅读第五部分,思考如下问题: 1.本部分主要写什么? 2.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3.文章写1982年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xiān)开拓.者(tuò)元勋.(xūn) B.鞠躬尽瘁.(cuì)难堪.(kān)选聘.(pìn) C.热泪盈眶.(kuàng)说.服(shuì)无垠.(yín) D.彷徨.(huáng)挚.友(chì)殷.红(yān)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租借宰割悲惨鲜为人知 B.奠基拔尖难堪妇儒皆知 C.忠厚选聘震荡真诚坦白 D.摄制彷徨挚友层出不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佩服他、仰慕 ..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仰慕:敬仰思慕。) B.“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元勋:最高领导人。)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导学案

西安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二语文选修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主备: 审批: 班级:姓名: 时间:2010年3月18日 一、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 1、掌握意象、意境两个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2、通过联想和想象,赏析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3、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境中景、理、情。 教学重、难点:诗境中景、理、情。 学法指津:1、从意象入手,品味意境2、借助联想和想象3、炼字传神,一字而境界全出 二、课前预习: ◆阅读“赏析指导”弄懂“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含义。 1、置身诗境 古典诗歌,富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欣赏时,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意象再现。 审美想象的过程有三种方法 (1)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什么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 (2)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未经历过的境界,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3)对于某些想象奇特的作品,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描绘的奇幻的世界。 2、缘景明情 (1)篇幅短小,意象常见的诗歌,欣赏时只需将意象连缀起来,就可以在一个简约、明净的画面中,体会的作者的诗思。 (2)意象跳跃性大,要根据诗中的关键点,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3)某些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全靠结尾出的以景言情之句,方显出其言有尽而意无穷,应揣摩,感悟其中蕴含的诗情。 3、方法指导 1、为什么要从意象入手?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导学案

第一组 【单元导读】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 ◆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 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3.要边读边做批注。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

(完整版)最新部编版2017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含答案)(优质文档)

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提纲 第一单元 一、单元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学习多角度、多手法描写景物和人物的方法。 3.揣摩、品味文中精彩的段落和关键词句,领悟作品内涵。 德育目标:了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发现并感受生活中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和民俗风情。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社戏》是一篇小说,课文通过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回延安》是诗人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一首现代诗,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安塞腰鼓》是一篇颂扬激荡生命和磅礴力量的抒情散文。《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习这个单元,应该学会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的词语句子,要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还要加强朗读的训练,进而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是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的语言。学习时还应注意利用当地文化生活,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学习更加鲜活,更加有趣。四、学情分析: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语文基础又有了提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学生对于此类主题的文章接触较少,要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时要要求学生体会作者是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的语言。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两课时 第二课两课时 第三课一课时 第四课一课时 六、写作:《学习仿写》 (一)学习目标 1、可以模范范文的篇章结构。 2、还要注意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 3、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 (二)内容:选择学过的一篇文章进行仿写。 (三)形式:写作修改并在班内展览。 七、口语交际:应对 (一)活动过程 1、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 2、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 (二)内容:口语实践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NO.9) 1.社戏(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学习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 2.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德育目标:

七下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汇编 9 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整体把握阿长这人物的品格风貌及作者对她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作者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刻画人物的手法,并学习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体会作者对阿长深厚的怀念之情,感受文中所表现的质朴的爱。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1.请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áng()急②粗拙( ) ③烦suǒ() ④惧惮()⑤疮()疤⑥憎恶() ⑦孤孀()⑧惊骇()⑨渴()慕 ⑩针灸()⑾疏懒()⑿震sǒng() ⒀诘()问⒁pī雳()⒂掳()掠 2.请给下面多音字注音组词: 恶: 薄: 帖: 空: 3.初读课文,全方位感知人物,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 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善良、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 阿长…… 4.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 5.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是:由此看出,本文是以为线索,采用了的写作手法。 6.从中你看出长妈妈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体会先抑后扬的手法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叙述了长妈妈的一些琐事后,用相当多的篇幅推出了买《山海经》一节,朗读19~29段。思考: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请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5)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3.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

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课题:1童年的泥巴课时: 2 学生姓名: 主备人:审核人:执教人:预设使用时间:家长签字: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标注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给汉字注音。 脚丫舒适童谣灵巧 杰作均匀食盐翅膀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清澈——()尽兴——() 近义词:奇异——()舒适——() 4、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撒()() 扎()() 5、默读课文,我知道了作者通过描写的场景,表达了。二.学习研讨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2.讨论。 (1)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三.巩固训练 1、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多少回走进故乡,走进()的孩提时代,那条()的小河,还是往西的模样吗,那群()的乡下孩子,还在玩着()、唱着()吗…… (1)、梦回故乡,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省略号里省略了那些回忆?请你想象一下补充一、两个内容。 (3)结合课文说说,童年的泥巴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快乐?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吧。

导学过程: 一、检测评估。 1、看拼音写汉字。 zuòmèng dàniáng jiǎo yāpàng zhū ()()()() yán shuǐkǎo huǒláng gǒu fùchū ()()()() 2 、区别字组词 禁()踩()胖() 梦()睬()伴() 限()狼()烤() 很()娘()考() 3、照样子写词语 例:无忧无虑 无()无()无()无()无()无()4、练一练 灵巧的小河 清澈的双手 奇异的香气 脆生生的童谣 活灵活现的泥人 5、找个合适的词语替换加点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1)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是往昔的模样吗?() 二.拓展延伸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3.课后阅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4.摘录文中优美语句。 自我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