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卷命题意图

试卷命题意图

试卷命题意图
试卷命题意图

试卷命题意图

出卷人:王芯洁

牛津小学英语5B期末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听力部分(30分)

一、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内容。(10分)

()1. A. what B. water C. want

()2. A. quick B. quiet C. quickly

()3. A. left B. right C. white

()4. A. same B. some C. soon

()5. A. quarter B. quiet C. quick

()6. A. insect B. interesting C. Internet (). carefully B. beautifully C. quietly

()8. A. arm B. art C. are

(). butterfly B. dragonfly C. firefly

()10. A. American B. Australian C. Australia

二、听问句,选择正确的应答。(10分)

()1. A. We like English. B. I have Maths and Chinese. C. I don’t like Art ()2. A. Yes, I do. B. Yes, I can. C. No. I’m not.()3. A. She plays the piano. B. She is skating. C. I play football ()4. A. Yes, he is. B. Yes , he do C. Yes, he does.()5. A. I often play chess. B. I am from China. C. He often plays chess.

三.听录音,完成下列句子。(10 分)

Hello, I’m David. I’m from_________. Now, My parents and I ______ in Yangzhou. And I _____________at Yu Cai Primary School. I have _________ lessons ___________day. So I’m very __________ from ______________ to __________ . At the weekends I_____________ do my homework. .Sometimes I _________ cartoons.

笔试部分(70 分)

一、判断划线部分读音是否相同,相同写“S”,不同写“T”。(10分)shoulder ( ) arm ( ) today ( ) from ( ) 5. jump run ( )

二、英汉词语互译。(10分)

1. 忙碌的一天________

2. surf the Internet _________

3. 集邮______________

4. watch cartoon___________

5. 左手__________

6. wrong number ____________

7. 在周四下午_________

8. grow beautiful flowers________

9. 在周末____________ 10. talk to her____________

三、在II栏中找I栏各句的答语,填序号(10分)

I II

( ) day is it today A. Five past seven

( ) are you doing there B. Yes, I do. I like taking photos.

( )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this morning C. I still feel ill.

( ) time is it now D. She’s from t he UK.

( ) do you feel now E. I have four.

( ) you speak Japanese F. Yes, he can.

( ) is Nancy from G. No, I speak French.

( ) he jump high H. I often go to the park. ( ) 9.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I. We’re playing chess. ( )10.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J. It’s Monday.

四、选择填空(10分)

() 1. Where are they from They’re from________ .

A. the USA

B. American

C. English

() 2. He________ swimming every Saturday.

A. go

B. goes

C. going

( ) 3. Show ________ your stamps, please.

A. me

B. we

C. his

( ) 4..There are many __________in the park.

A. butterfly

B. butterflies

() 5. I’m Australian. I speak__________ .

A. French

B. English

C. Japanese

( ) 6. —Do you have _________ hobbies

—Yes, I do.

A. some

B. any

C. /

() 7. He learns Chinese from _________ and I learn English from__________

A. I/he

B. I/him

C. me/him

( ) 8. She likes________ and _________ flowers.

A. cook, grow

B. cooking, grow

C. cooking, growing

( ) look nice today.

---__________.

A . No, it isn't good. B. Thank you. C. Not at all.

( ) 10. _________ Mike swimming now

A. Is B Does C. Do

五、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1. We want to _______ (fly ) kiets . Do you want to join _____ (we )

2. Put your ______ (foot) together, and _______ (not) touch your hair.

’s wrong with _______ (he ) He’s ______ (get ) a fever .

girl is _______ (learn) to dance now. So she can’t dance _______. (beautiful)

5. Sometimes WangBing ________ (go ) ___________ ( swim).

六、A 阅读理解,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10分)

Mary is very busy everyday. She gets up at six fifteen in the morning and eats her breakfast at a quarter to seven. She hurries to school and has four classes in the morning. She has a rest half past twelve. She has two classes in the afternoon. She sometimes helps good friend with English after school. Then she comes home at six o’clock. She has no time for TV. She does her homework at seven thirty and goes to bed at half past nine.

( ) 1、What time does Mary get up

A、A quarter past six.

B、A quarter to six.

C、A quarter past seven.

D、A quarter to seven.

( ) 2、What does Mary do at twelve thirty

A、She hurries to school.

B、She has classes.

C、She comes home.

D、She has a rest.

( ) 3、Does Mary have classes in the afternoon

A、No, she doesn’t.

B、Yes, she does.

C、Yes, she has one.

D、Yes, she is.

( ) 4、What does she do after school

A、She helps her friend with her Chinese.

B、She comes home.

C、She watches TV at home.

D、She helps her friend with her English. ( ) 5、What time does Mary go to bed

A、Nine o’clock.

B、Nine fifteen.

C、A quarter past nine.

D、Nine thirty.

B 阅读短文判断正误。(10分)

It’s Friday afternoon. School is over. The children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weekends. Wang Hai likes surfing the Internet and doing sport at weekends. For sport , he usually goes swimming or plays basketball. Li Qiang likes going climbing and listening to music. Fang Fang watches TV at home most weekends. Sometimes she helps to do some housework.. Yang Li likes to go out at the weekends. She likes going to the park and playing on the swings. Chen Hong watches TV at weekends, too. She likes watching cartoons.

() 1. Fang Fang and Chen Hong all like watching TV at home.

() 2. Fang Fang doesn’t do housework.

() 3. Wang Hai usually goes to the park and plays on the swings.

() 4. It’s Friday morning.

( ) 5. Yang Li likes going to the park and playing on the swings.

参考答案:

听力部分(30分)

一、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内容。

1. water

2. quickly 5quarter 9. firefly

二、听问句,选择正确的应答。

1. A

2. C

3. A

4. B

5. C

三.听录音,完成下列句子

England live study seven every busy Monday Friday often watch

笔试部分(70 分)

一、判断划线部分读音是否相同,相同写“S”,不同写“T”。(10分)

1. F 4F

二、英汉词语互译。

1. a busy day

2. 上网

stamps 4.看卡通

5. the left hand

6.错误的号码

7.On Thursday afternoon 8. 种美丽的花

9. at the weekends 10.和她谈话

三、在II栏中找I栏各句的答语,填序号

1. J

2. I

3. E

4. A 10. B

四、选择填空

1. A 5B

五、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fly us don’t 3him got beautifully 5 goes swimming

六、阅读理解

A. 1. A 2. D 3. B 4. D 5. D

B. 2. F 3. F

数学中考试卷命题的过程

数学中考试卷命题的过程

数学中考试卷命题的过程、要求、思路及理解简说 一、介绍中考命题的过程 主要过程是学习——命题——付印——总结阶段 1.学习阶段(约四天) 命题工作一般自5月23日至6月20日止约28天,它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其它工作,是一项严肃的、保密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特殊工作。涉及的单位有:教育系统、保密局、考试中心、武警等部门。按市教育局冯局长的说法,它是一项具有高度机密性的政治任务,必须分级负责。要求参加命题的每一位老师,在汇集个人智慧的基础上,站在全市的大局上,遵守保密条例,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科学规范、万无一失地完成任务。比如要求两套试题的难度系数换算后控制在0.65—0.68之间。 我们和大家一样,也是第一次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数学中考命题,一切都得认真学习、推敲。我们尤其担心出现以下常见的问题:(1)缺乏对试题与全市考生的能力的客观、准确的分析,难题过多;(2)试题的容量、阅读量过大,或文字表述不清,占用考生的时间,导致无法完成答卷;(3)试题与教学改革的步调不协调,不能反映我市课改的真实面貌。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数学试卷的编制技术:(1)确保每一道试题的科学性。(2)注意文字表述、图形及符号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试题的取材、背景应具有与现实生活及数学学科内容的一致性。应用题的编拟,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符合客观实际,杜绝那些非数学本质的题目、似是而非的题目以及将知识进行人为拼凑的题目。 进一步提高数学试卷的命题技术:试题载体的公平性与真实性,终结性定位变为发展性定位,学科价值与人发展的价值,注意区分度的信度,强调关节点的区分,淡化水平内区分,开发和使用新的题型,旧标准的命题中融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对新老课程精神进行了广泛的对比、再学习、再讨论、再探索,对课程标准在各地的落实情况、经验、不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而后统一认识和标准,达成一致性共识,并严格按照这个一致性共识去命题。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的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大家对新课程标准及其精神实质有了更高更清晰的认识,对存在的一些误解也得到了澄清,对科学、规范地进行命题也有了系统的认识。 例如:8.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内含试卷每个题的设计意图,测试目的,以及试卷的总体命题特并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崮云湖街道大溜小学王燕 一、我能填!(20分) 【命题意图:第1题检验学生对小数点的理解;第2题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第3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第4题商不变的性质;第5题字母表示数;第6、7题图形面积计算;第8题估计能力;第9题中位数和平均数;第10图观察物体。】 1、0.328×1.256的积有( )位小数, 37.6÷0.25的商保留一位小数是()。 2、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循环小数0.72727…,是()。 3、比x的5倍多8的数是(); 6除以x的商减去8的差是()。 4、把3.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5、当a=3,b=1.5时,5.2a-3b=()。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腰是a厘米,高是b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3.6平方厘米,它的底边是8.4厘米。它的高()厘米。 8、这张数学试卷的面积约有()。 9、下表中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172 146 140 142 140 139 138 143 10、观察图形: 二、我能判!(10) 【命题意图:对方程、等式的理解,对可能性的判断,还有些常用概念的判定】1、等式是就是方程。()

2、两个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3、x=1.5是方程2x+6=9的解。()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面积大。() 5、盒中有4个黄球、3个红球(黄球与红球的大小、形状一样),从中任意摸一 个球,摸出黄的可能性是比较大。() 三、我能选!(10) 【命题意图:进一步理解小数的余数,商与积的判断,周长与面积的理解。】 1、0.3÷0.4的商为0.7时,余数是( ) A. 20 B. 2 C. 0.02 D. 0.2 2、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8.6÷1.5 B.8.6×0.2 C.8.6×0 D.8.6×1 3、根据26×73=1898,下列算式的正确的是()。 A. 2.6×7.3=1.898 B. 2.6×7.3=18.98 C. 2.6×7.3=189.8 D. 26×7.3=189.8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比,() A、平行四边形大 B、长方形大 C、相等 5、对甲、乙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的描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B.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C. 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D.不能确定 四、我能算!(30) 【命题意图:检验学生的口算、竖式计算、解方程、递 等式计算和简便计算的能力。】 1、口算:(6分) 7.5+9.2= 9-2.7= 16-0.9= 2.6×0.3= 4.5÷0.9=8.5×10= 5.2÷0.2= 1.2×6= 7.9÷0.1=7.6×4= 4.5÷3=0.65÷0.1= 2、列竖式计算:(6分)2.08×7.5 0.98÷0.28 49÷2.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事业单位考试常考题型之直言命题

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事业单位考试常考题型之直言命题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判断推理之事业单位考试常考题型之直言命题。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事业单位考试当中,判断推理的部分,比较简单的一个考点便是直言命题,大家都会认为直言命题简单,只要记清楚相应的对当关系就能轻松做对题目,那么对于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你真的了解清楚了吗?我们今天来进一步巩固一下。 直言命题含义 表示判断的一句话 例如今年的冬天好冷、今年的冬天好冷啊、今年的冬天难道不冷吗。这三句话都表示出判断而且都是一句话,所以这三句话都是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六种分类 1、所有是例如班级里所有同学是党员 2、所有非例如班级里所有同学不是党员 3、有些是例如班级里有些同学是党员 4、有些非例如班级里有些同学不是党员 5、某个是例如班级里某个同学是党员 6、某个非例如班级里某个同学不是党员 直言命题矛盾关系 1、什么是矛盾 将一个事物仅分为A和B两部分,且A和B不交叉,我们就成A和B是矛盾即 例如生和死,男人和女人等,但是黑色和白色并不是矛盾,因为颜色不仅仅分为黑色和白色两部分,还有蓝色、粉色等其他颜色。 2、如何找矛盾 在原命题之前加减否定词,即并非、不 例如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这个直言命题的矛盾就是并非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句广告词。 3、矛盾的意义 (1)矛盾的双方永远一真一假,用于之后矛盾的考试题目当中 (2)矛盾的矛盾是其本身,用于之后做题当中的化简句式 4、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以上述特仑苏的广告词为例,所有牛奶的矛盾都叫特仑苏的矛盾是并非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即所有是的矛盾是并非所有是。那么并非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表达意思是有一种牛奶不叫特仑苏,或是有些牛奶不叫特仑苏,或是所有的牛奶都不叫特仑苏,某一个、部分、全部用一个学过的关键词表示就是有些,也就是有些牛奶不叫特仑苏,即有些非。所以所有是的矛盾是有些非,而且并非所有是与有些非是等价的。 同理所有非的矛盾是有些是。

直言命题解题思路详解

中公金融人银行招聘网为您整理招聘信息,并为您提供免费银行备考技巧、备考资料、备考视频、试题真题等资料,中公金融人银行招聘网预祝众考生应聘成功! 2016年银行春季招聘交流群:74234136 2016年银行春季校园招聘公告汇总 一直以来银行都是非常热门的工作选择,对于广大考生而言,银行的工作稳定性,薪资福利水平等都是非常符合考生要求的。但是银行考试仍然需要经过笔试行测部分的考察。那么在行测中文科也占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简单来看看文科其中一部分直言命题的解题方法。 直言命题是必然性推理之中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一个章节,但是他是后面复言命题的基础所以直言命题十分重要。 一、直言命题的基本概念 含义 直言命题的含义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直言:一句话,单句 命题: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 所以直言命题的含义就是表示判断关系的单句。 直言命题的结构 所有苹果是水果 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逻辑之中我们并不研究推理内容主要研究推理形式,因此主项谓项是研究重点 主项除了所有之外还有有些、某个 联项有是和非

两项有三个联项有两个,因此直言命题有六种基本句式。 直言命题六种基本句式 所有A是B 所有A非B 有些A是B 有些A非B 某个A是B(具体某一个) 某个A非B(具体某一个) 二、矛盾关系 什么是矛盾 矛盾:表示同一个事物的描述只分为AB两种情况且AB不相交,AB就是一对矛盾 换言之矛盾双方要满足如下两点要求: AB包含所有情况 AB没有交集 怎么找矛盾 举例:思考黑人的矛盾是什么男人的矛盾是什么结果黑人的矛盾是除了黑人之外所有的人,即非黑人男人的矛盾是除了男人之外所有的人,即非男人 所以找矛盾的方法: 在命题前面加、减非或者并非 例题 并非所有同学喜欢有些老师。求这句话的矛盾所有同学喜欢有些老师 (三)矛盾的意义 矛盾双方有两点要求 矛盾命题必定永远一真一假

小学数学命题分析

小学数学命题分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命题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命题分析从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一是关于数学试卷的命题原则;二是关于数学试卷的命题方法;三是关于命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数学试卷的命题原则。 ①关注情感、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 《课标》提出: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试卷传递给学生的应该是:试卷是一份期盼的人文关怀,消除学生紧张和恐慌的心理的答卷,使孩子们感到题目既有趣,又轻松,缩短学生与试卷之间的距离,把测试变成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设计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因此编制试卷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消除他们对测试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比如把试卷命名为数学游乐园,将呆板枯燥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解决问题的名称改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动脑筋填一填,比比谁最棒动动脑筋,考虑好了再选择考考你的计算能力,你可要细心了仔细观察,再动手做一做解决下面问题,相信自己会解决的很出色等。结尾用提醒、激励的的语言写上:请你认真检查,争取获得理想成绩。加油!!让学生们做好自我的评价,这样,既拉近了

学生与试卷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测试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使学生感到测试并不是严肃的被查过关,而是愉快的自我检测和练习,勃发起答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现了测试的人文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使整个测试过程变成学生一次愉快的经历。 ②关注差异、满足不同需求的原则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试卷命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在命题时既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关注优等生,满足差异发展,对于不同层次、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让其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从而使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展示,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试卷在注重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另设有梯度的试题,给有能力的同学施展才能的空间,鼓励他们向知识的更深、更广处发展,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设计一些题型新、方法活、一题多解以及学生有创造性解答的题目,这样来激励优等生,为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例如:(1年级期末试题中的比一比) ③灵活开放,注重开放性原则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所隐含的条件往往是客观随意的,所呈现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这种开放性的数

2017数学月考试卷命题说明.doc

数学月考试卷命题说明 命题思路:按照五校联考阶段性考试的要求,重点考查本阶段所学知识,兼顾考查前一阶段内容。中考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倡导在义务教育阶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仍将是2009年我省中考数学命题的方向。 从近三年中考试卷和考纲要求可看出: (1)在中考中明确提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要求,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实际背景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中考中基本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以学科的主体内容为载体,将数学“三基”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 (2)数学是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产物,它来源与现实生活,又可用于指导实践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认识世界,并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将成为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在中考中,强调了从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与能力。 (3)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最具活力的课题,中考数学在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引领落实“三基”,强调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同学们数学思想探究的过程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范围:本次联考内容主要涉及“第26章圆”和“第27章投影与视图”,顺带考查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旋转等相关知识。 分值分配:本次试卷的分值大致能按照联考要求分配,因一些题比较综合,难以区分具体是哪一章内容,恕不能给出具体分数。 难度比例:约为6:3:1 命题过程:在本次联考试卷的命题中,我体会到出试卷者的难处,保证试卷的质量是更难,在杨主任的帮助下,虽然我尽力出一张高质量的试卷,但本人力量有限,多数试题是一些中考题或其他题目修改而成。不足之处望兄弟学校的老师多多指教。 本次联考试卷,我认为能基本落实“三基”,强调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同学们数学思想探究的过程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心爱心专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试卷命题意图、参考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试卷命题意图、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作者:————————————————————————————————日期: 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 1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核分人 得分 一、知识之窗我会填(共24分,其中9、12两题正确填写一个完整的分数得1分) 1.某市人口数达329600人,土地面积为134600000平方米,生产总值达7315000000元,绿化面积为64000000平方米。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面填空: ●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总人口是( )万人; ● 土地面积为( )平方千米;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生产总值是( )亿元。 ● 绿化面积比土地面积少( )平方米。 2.50比80少( )%,80比50多( )%。 3.1.2米:60厘米的比值是( ),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4. 把一个圆形铁片沿着半径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图),它的宽是 ( )分米. 5.用10克的糖和40克的水调制成糖水,糖水的浓度为( )% 6. =2÷5=( ):15=( )%=( )成 7.( )与互为倒数,( )的倒数与它本身的和为2。 8用72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 的体积是( )cm 3。 9.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裁成5段,每段长度是4米的 . 10.一副图纸上用6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零件的长度0.3毫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11.一段体积是42.9立方分米的圆柱形木料,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2. 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骰子,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 )( )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 ) ,得到质数的可能性是( )( ) 二、考考你的判断力(对的打“√”,错的打“×”)(共8分) 1.因为 ,所以米=80米%( ) 2.生产的一批产品中100件合格,1件次品,那么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100%。( ) 3.在2:3中,如果前项加上2,后项加上3,比值不变。 4.一个半圆木板的半径是a ,那么它的周长是 ×a+2a 。( ) 5.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两个“0”,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6.圆的周长始终是它直径的3倍。( ) 7.甲数的 65和乙数的7 3 同样多,则甲数大于乙数。( )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高与底成反比例。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9分) 1.(3分)当a >0时,下面各式结果最大的是( ) A. a ÷ B.a × C . a ×1 2.下面各图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3.六(2)班共有48名同学,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 A .4:6 B .5:7 C .8:9 4、一堆煤用去 5 2 ,还剩51吨,用去的和剩下的比较( ) A.用去的多 B.剩下的多 C.一样多 5、用三根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 )的面积最大,( )的面积最小。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6、a 一定时,表示b 与x 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 a x = b B.b+x=a C.b a =x 7.钟面上时针转动与分针转动的比是( ) 同学们,转眼就要小学毕业了,希望你认真 完成这份试卷,以优异的成绩走入中学! 学校 姓名 班级 班级

2018军队文职笔试备考技巧直言命题的解题技巧

2018军队文职笔试备考技巧:直言命题的解题技巧 在军队文职笔试备考必然性推理过程中,直言命题就是我们接触的第一个知识点,那么可想而知把它的重要性。直言命题是考生复习好整个必然性推理的基础,更是考生建立逻辑思维的基础,因此,把此节知识学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直言命题其实并不是很难,难就难在考生第一次接触这门逻辑课程,容易被陌生的知识吓到,那么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考生走进直言命题的世界,了解它的秘密和它背后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直言命题的六种标准形式。对于初接触直言命题,首要做的就是把直言命题的标准形式学会,这样才能做到拿到题目转换成标准形式再进一步进行推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例题,来尝试转换成标准形式。 【例题】把下面几个命题转换成直言命题标准形式。 (1)没有金属不导电。 (2)所有不搞阴谋诡计的人不是野心家。 (3)女性不都爱化妆 (4)男性都不爱化妆 【解析】(1)可以转换成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2)可以转换成所有野心家都是搞阴谋诡计的;(3)有些女性不爱化妆;(4)所有男性都不爱化妆。在这几个例子中,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不……”可以转换为“所有……都……”;“……不都……可以转换成“有些……非”。 第二个故事是直言命题的矛盾命题。矛盾命题是此部分的常见考点,常见的是真假话问题。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讲解下解题思路。 【例题】一件盗窃刑事案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 甲:是乙作的案。 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 丙:丁是案犯。 丁:不是我作的案。 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 如果以上判定为真,则以下()项是真的。

高考阅读理解命题分析及解题技巧

高考阅读理解命题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高考阅读理解命题特点。 2. 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并熟练运用于解题中。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阅读理解这种题型命题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 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 Task One 了解高考阅读理解测试要求 要求考生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考生应能: (1)理解语篇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 (4)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Task Two 知道高考阅读理解题型及其解题技巧 (一)主旨大意题 命题特点:主要考查的范围是:基本论点、文章标题、主题或段落大意等。它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较好地运用概括、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对文章进行高度概括或总结。常见题干形式: 1). What does the writer mainly tell us? 2). Which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4). Choos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5). The best title for the article is ______. 有些文章或段落无明显的主题句,但字里行间无不体现文章的主题。这就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根据文中所叙述的事实来概括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二)细节理解题 1. 数字、日期、时间等; 2. 同位语、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等;(起解释,说明作用) 3. 表示附加说明的词,如:by the way, besides, what’s more, in addition including, as well as等。 4. 倒装句及加强语气的词,如above all, mainly, mostly, certainly, indeed (三)词意猜测题

最新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为命题依据. 命题范围: 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内容.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

佛山市中考数学试卷命题意图

2013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数学学科分析总结报告 数学学科命题组孙治中赵士春彭永立 一、命题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3.佛山市教育局的《佛山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说明(数学科)》、现行北师大版教材和佛山市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实际. 二、命题原则 1. 基础性 考查内容依据《标准》,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体现基础性. 试题关注《标准》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技能. 所有试题求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以《标准》为依据,没有扩展范围与提高要求. 2.公平性 试题素材、求解方式等体现公平性,避免了需要特殊背景知识才能够理解的试题素材. 制订评分标准以开放和严谨的态度对待合理的解答形式,即充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法和表述方式,又不失严谨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3.现实性 试题背景应来源于学生所能理解的或所具有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和其它学科现实.如第6题、10题、23题. 4.有效性 试卷尝试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并特别注意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各个方面的考查,反映《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 如17题、20题、21题、22题、25题. 5.合理性 试卷的结构合理,题量适中,让学生有必要的思考时间,不出“偏”、“怪”、“繁琐”、脱离实际和死记硬背的试题. 6.导向性 (1) 命题以《标准》和现行教材为依据,力争给初中数学教学正确的导向. 试题结合我市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兼顾初中升学考试的选拔性,其部分试题的水平要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2) 重视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获取数学信息、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关注在学习数学的活动过程中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基本方法的能力. (4) 反对知识的扩大化,扩大化的知识第一类是原来初中应学而新课程不学的知识,第二类是高中、大学下放的知识,第三类是课本、资料或教师自己设计的一些问题及其结论. 这三类知识的拓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已是普遍现象,考试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制止而推波助澜,这对初中义务教育的伤害将是致命的!!!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doc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我为大家提供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多多学习答题技巧,巧妙地快速答题!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 行测直言命题中我们运用的对当关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可能事大家熟知的矛盾,解决真假话问题可以达到快准狠的效果,但是有一类对当关系却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反对关系。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可以用好题干中的反对关系。 1、反对关系分类 反对关系分为两类,即上反对和下反对。(1)上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假,可以同时为假。直言命题上反对的关系有三组:“所有是”和“所有非”,“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比如说:“所有人都喜欢吃水果”和“所有人都不喜欢吃水果”这中就两个命题就属于上反对关系,他们之中就必定有一句话是假话,当然也可能同时为假话。(2)下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真,可以同时为真。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也有三组:“有些是”和“有些非”,“有些是”和“某个非”,“有些非”和“某个是”。例如,“有些人完成了作业”和“有些人没有完成作业”两个命题即为下反对关系,他们两者必定有一句是真话,当然也可能都属于真话。 2、反对关系的应用 反对关系的主要应用是在于真假话问题,往往题干中给出几个命题,其中有真话有假话,如果两个命题存在反对关系,那么这类型问题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题目呈现: 例1.某单位一共有43个人,单位员工在讨论关于员工的来自的省份,得到了如下几个结论: (1)单位上有些员工来自湖南省;

(2)单位上有些员工不是来自湖南省; (3)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 经过具体了解发现,上述结论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结论必定为真: A,人事部老张是来自湖南省 B,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来自湖南省 C,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都不是来自湖南省 D,该单位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湖南省 【解析】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题干中的前两个断定的逻辑结构属于“有些是”和“有些非”的结构,属于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下反对关系,则两个结论中必定有一个为真,由于题干中为真的结论只有一个,所以第三个结论“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这一结论一定错误,所以老张一定不是来自湖南省,进而可以得到反对关系中的“有些非”必定为真,则“有些是”必定为假,则可以得到该单位所有的员工都不是来自湖南省,答案C为正确答案。 总的来说,反对关系在考试中较为常见,如果涉及到真假题中出现有这一关系,我们就可以利用反对关系的特性快速解题,快速选出答案。 行测可能性推理复习资料:力度比较 一直以来,可能性推理都是行测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必考题目,很多同学在学可能性推理的时候有这样一种感觉,理论学起来简单易懂,但是一旦做题,总是一错一大片。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众多削弱、加强的选项中总是成功避开了那个最能削弱、或最能加强的正确选项。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可能性推理的“选项力度比较”。 角度一:必然性>或然性 主要从语言的表述上进行区分。“必然性”即表述比较绝对的选项,例如含有“一定、肯定、必须”这样表述绝对化字眼的选项,这样的选项

逻辑推理类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逻辑推理类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总结 此种题型是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请你根据这段陈述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结论。 逻辑判断主要考察的是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从作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逻辑判断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逻辑判断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下面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题来分析一下如何做这种题目。 解题技巧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逻辑推理类解题规律总结 A判断:全称判断,所有s都是p例如“一切鲸都是水栖哺乳动物”。 E判断:全称否定,所有s都不是p例如“所有被子植物不是裸子植物”。 I判断:特称肯定,有些s是p例如“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 O判断:特称否定,有些s不是p例如“有的鸟不是会飞的”。 1.A命题(所有S是P)与E命题(所有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决不能同真,即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但二者可以同假,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逻辑上叫做“反对关系”。 2.I命题(有的S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不能同假,即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但二者可以同真,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 逻辑上叫做“下反对关系”。 3ASPOSPSPISP .命题(所有是)与命题(有的不是),正命题(所有不是)与命题(有的是)之间的关系,例如: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附出题说明,双向细目表,出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计算(共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0=20分) 26+63= 72÷8= 29-20= 26-18= 63÷9= 61-29= 48÷6= 5÷5= 20÷4= 35÷7= 400+280= 12÷4= 8×3= 24÷3= 64÷8= 1800-100= 300+200= 810-800= 10÷2×9= 42÷7+35= (2)计算下面各题(2×6=12分) 260-70= 400+25= 640+270= 700-530= 310-180= 350+250= 二、填空(2×10=20分)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红的身高是132(),体重34()。 一个西瓜重5(),一个桃重150()。 (2)6个百和8个千合起来的数是(),3020是由3个()和()个十组成的。(3)在9999前面一个数是()后面的数()。 (4)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00克690克○960克 3×4+18○3×4+20 8×3○4×6 (5)右图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 锐角和()个钝角。 (6)妈妈买来一袋大米重9980克约是()千克,292+119的得数大约是()。(7)在□里填数,在○填上“>”或“<”。 3□6<376 506○605 (8)找规律,接着画或填数 ☆□△○□△○☆____ 620 520 _________ (9)1千克-200克=()克340克+660克=()千克 (10)一支钢笔8元,50元最多能买()支这样的钢笔,还剩()元钱。 三、选择。(在正确答案下面的□画“√”。1×6=6分) 四、操作及应用。(42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监测卷(附:试卷命题意图、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密 封 线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监测卷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我的书写规范整洁。(4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1000-500 = 600+70 = 40× 3 = 13 × 4 = 300+400 = 580-80 = 4 × 90 = 3 × 24 = 11 × 9 = 2 × 44 = 660-600 = 6 × 50 = 2、用竖式计算,前面有★的算式要验算(4×2+3×5=23分) ★54+459= ★867-497= 256+309+215= 9 × 36= 79 × 6= 56÷6= 70÷9= 1. 2、用6、5、9组成4个不同的三位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 ) 3. 估计下面各题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1)692-308的差大约是( )。(2)504+389的和大约是( )。 (3)68 × 9的积大约是( )。 4. 上面的线段长( )厘米,如果用“毫米”作单位是( )毫米。 这条线段比1分米短( )厘米。 5. 下面是动物园示意图。 1、猩猩馆在老虎馆的( )面, 孔雀馆在老虎馆的 ( )面, 海豹馆在老虎馆的( )面, 老虎馆的东南面是( )馆。 6. 庆祝“六一”儿童节的会场上有三种颜色的花。 黄花比红花少( )朵. 黄花有( )朵。 蓝花的朵数是红花( )倍,蓝花( )朵。 7、在○里填上“>”、“<”或“=”。 3厘米○2分米 6厘米○50毫米 1、 ☆÷( )= ○……7,( )里可以填几? 6 □ 7 □ 8 □ 2、8个百、3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数是( ) A 、863□ B 、 863□ C 、638□ 3.一块三角尺上有三个角,最大的那个角是什么角? 钝角□ 直角□ 锐角□ 4. 小明的画片比小强少一些,小强的画片比小林多一些,三个人中,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拥有了许多知识财富! 这儿为你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二、“神机妙算”我最棒(29分) 三、“动脑填空”我会填。(每空1分共22分) 四、 “择优录取”我会选(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5 □○□=□( )……□ ( ) □○□=□( )……□ ( ) 北

直言命题与模态命题

[考研知识点] 一、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也叫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直言命题从质分,有肯定和否定两种;从量分,有全称、特称和单称三种。见下表: 逻辑形式符号简称例 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SAP“A”判断所有的学生是党员 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SEP“E”判断所有的学生不是党员 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SIP“I”判断有的学生是党员 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SOP“O”判断有的学生不是党员 单称肯定命题某一S是PSaP“a”判断张三是党员 单称否定命题某一S不是PSeP“e”判断王五不是党员 (二)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上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判断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即A与E的关系。当A真时,E一定假;当A假时,E 真假不定。 下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判断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即I与O之间的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判断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关系。即A与O、E与I的关系 从属关系:是指A与I、E与O之间的关系。当全称判断真时特称判断必真,全称判断假时特称判断真假不定;当特称判断真时全称判断真假不定,特称判断假时全称判断必假。 (三)三段论 (1)三段论的定义 三段论又称直言三段论,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两个性质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推理形式。 例如: 所有的律师都有律师资格证书;某甲是律师;所以,某甲有律师资格证书。 (2)三段论的结构:大项+中项+小项即P+M+S 1.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并且只能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 小项:结论中的主项。用“S”表示。 中项:在两个前提判断中出现,但在结论中不出现的概念,起媒介作用。用“M”表示。 大项:结论中的谓项。用“P”表示。 2.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是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的。 大前提:包含着大项“P”和中项“M”的前提判断。 小前提:包含着小项“S”和中项“M”的前提判断。 结论:包含着大项“P”和小项“S”,由两个前提推出的新判断。 (3)三段论的规则 符合三段论规则的三段论是正确的三段论;违反三段论规则的三段论是错误的三段论。 1.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5.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否定;前提都肯定,则结论必肯定。 6.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7.前提中有一特称,结论必须也是特称。 [解题技巧] (一)解直言命题推理题,关键是从题干给出的内容出发,从中抽象出同属于对当关系的逻辑形式,根据对当关系来分析判断。 1、要把题目的日常语言转化为逻辑语言 2、看清楚题目所问是什么 3、依据题干的真假结合对当关系表判断选项的真假。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自1989年材料解析题作为历史高考的新题型出现以来,以其题目新颖、考察功能多样、内容丰富且角度宽广,受到广泛好评。随着高考由知识立意命题,向水平立意命题的转变,材料解析题所体现的作用日益凸现,不但表现在近几年高考历史题目中材料解析题的分数比重持续增大,而且还出现了材料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使材料题在历史高考试卷中成为一大“主角”。明确高考材料题的水平要求,研究材料解析题的命题特点、解题思路与方法等,对学生备考有重要意义。 在水平要求上,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中对材料处理方面的叙述,有以下3项要求:1、阅读理解历史材料。2、对材料实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实行说明论证。纵观近年的高考,无论材料题怎样千变万化,命题者的目的始终围绕一个宗旨,就是着重考察学生上述三方面的水平。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水平。 材料解析题对于考察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结合材料,使用所学知识实行分析、回答问题的综合水平,是一种极好的检验方式。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技术的日臻完善,材料解析题的命题也逐步走向成熟,它以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在命题原则上,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要求从材料提供的史事作立论基础,以鲜明的观点作立论导向,从而得出准确的观点和结论。如1998年历史高考试卷第45题关于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的外交努力予以评价一题,在答题上就要求学生充分使用材料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突破教材观点的制约,确实体现论从史出的原则。 (二)在命题选材上,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察。试题可能通过引用大量课本以外的史料或其他社会生活素材,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怎样,知识的落脚点都离不开《考试说明》的复习范围,不会脱离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能够说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归于课本。 (三)在水平考察上,更多讲求知识迁移。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从陌生的材料中准确寻找到与所学知识的最佳切合点,并按题目要求用文字表述出来。在使用知识、处理信息以解决问题方面,它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样的水平只有靠扎实的历史基础功底加上灵敏的思维触角反应才能达到。 (四)在命题形式上,趋于向问答题靠拢,常见于归纳型和评论型材料题的出现。有时要求学生归纳材料要点,如2000年全国高考40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一题,要求结合材料归纳原因。有时要求学生先归纳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实行客观评价,如2003年广东高考题26题要求指出明后期的风气与观点,再指出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类题在近年高考出现频率很高,设问不多,分值较高,重在考察分析水平和归纳水平。 (五)在命题观点上,重视开放式思维模式,答案与评分标准灵活,突出表现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如1995年高考题要求从继昌隆缫丝厂情况得出结论,按不同的角度分析,答案按两类给分,只要答对一类就可给分,不作硬性规定,在观点上也鼓励创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六)在涉及领域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一直是主角,也包括文化等其他方面。另外,中外热点问题和时事也是材料题注重的方面。如2002年全国高考33题相关欧洲一体化,2003年广东高考27题相关少数民族自治问题等,都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鉴于材料题的这些特点,在解题上应该有相对应的对策。我们能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最新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本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此套试卷考察的主要内容及考察的目的 本次试题覆盖四年级数学第一至第九单元的知识点,共六大题.分为概念理解、计算能力、画图操作、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合理性.总体来说,试题难易适中,设计合理,适合中上学生解答. 三、每部分知识(每个大题)考察的主要内容及检测的目的 1.填空部分:共有20空需学生填写,其中第5小题、第7小题、第9小题难度大,失分率较高.其他小题学生容易掌握,得分率较高. 2.判断部分:第1.3小题可能会有些孩子因为读题不认真而失分. 3.选择部分:第1小题和第5 小题可能会失分,乘法运算律孩子掌握得可能不够好.

4.计算部分:在对于简便计算这,可能有些孩子对于运算律掌握不太好,会有些失方. 5.画图操作题部分:题都不太难,应该问题不大. 6.解决问题部分:基本都是书中重点题型,但是对于最后一道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些孩子失分.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注重练习的质量,不要盲目追求练习的数量. 2、课堂效果有待提高.有些题目,在复习时已经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处理,证明课堂效果不佳,学生的注意力不够.当然也证明强化训练不够. 3、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问题关键.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态度严肃,教风严谨,要求严格. 4、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学中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不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5、继续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6、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