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局法制宣传工作要点

司法局法制宣传工作要点

司法局法制宣传工作要点

xx年全市法制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以弘扬法治精神为核心,以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为主线,以创新工作机制为动力,以繁荣法治文化为着重点,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六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和主要任务;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2.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精髓以及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3.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推进活动,扩大主题活动的影响,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更好地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各项法律法规

4.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的主要原则、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各项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的形成。

5.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深入学习宣传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今年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

组织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6.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各项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组织开展好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推动各项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扎实开展。

三、深入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推动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7.结合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不同重点对象的特点和各级各部门实际,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中之重,创新方式方法,推动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取得实效。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优秀案例媒体展示活动。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结合各类重点对象实际,组织开展适合不同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活动。

8.认真贯彻落实各类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健全不同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考核考评指标体系,加强监督检查,推进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9.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切实抓好本级、本部门确定的普法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组织开展好专项活动。认真总结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经验,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加强经验交流,不断提高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四、深化“法律六进”活动,进一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10.结合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单位特点,精心设计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载体,认真制定主题活动方案,加强对日常工作的指导,推进“法律六进”活动深入开展。

11.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强化公益普法,广泛发动和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普法讲师团成员、普法志愿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活动,把法律送到群众手中。

12.大力推进法制宣传进公共场所、区域,充分利用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和公交、地铁、旅客列车、民航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移动电视开展法制宣传,推动在车站、机场、医院、银行、邮政、电讯等公共区域建立固定法制宣传设施,加大在行政服务中心、金融保险服务窗口等公共服务场所的普法力度,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社会覆盖面和渗透力,实现普法对公共场所的有效覆盖。

13.研究制定全市“法律六进”考核指导标准,进一步规范内容、途径和方式,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法律六进”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14.探索建立全市“法律六进”活动示范点,以多种方式组织开展交流,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带动和促进“法律六进”活动深入开展。

五、积极创新载体和形式,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

发展

15.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加大媒体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移动通讯等大众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16.加大应用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加强各级各类普法微博、微信、qq群等平台建设,推动形成新媒体普法平台的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扩大新媒体普法的覆盖面。组织召开运用新媒体普法研讨会,引导和鼓励应用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7.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完善城乡公共场所法制宣传教育设施,加大法制公园、法制广场、法制长廊等普法窗口场所建设力度,依托城市、乡村公共文化场所,广泛建立各种普法阵地,大力推进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积极探索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在普法中的作用,培育品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18.召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讨会,研究制定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全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推荐活动,在全市推荐建立一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六、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

19.进一步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各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群团组织和行业组织的普法教育协调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大众传媒履行公益法制宣传的社会责任制度,形成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合力。

20.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保障建设,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落实普法经费的财政保障制度,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普法的积极性。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基础设施建设。

2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各级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法制新闻工作者的作用,加强业务培训,引导他们利用各自优势,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交流,进一步健全信息报送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利用福州普法网络集群、福州电视台、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福州新闻网、福州政法网等媒体,加强对普法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切实加强对外法制宣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