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统计学重点和习题

医学统计学重点和习题

医学统计学重点和习题
医学统计学重点和习题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

上海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

医学统计学绪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同质和变异

2.总体和样本

3.抽样误差和误差

4.概率和频率

5.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二、最佳选择题

1.统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是:

A.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校对资料

E.分析资料

2.统计工作四个基本步骤是:

A.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收集日常生活资料,报告卡片,分析资料,总结

C.收集统计报表,日常医疗工作资料,分析资料,描述资料

D.收集专门内容报告卡片,进行整理,分析资料,核对资料

E.收集病历,日常医疗工作资料,分析资料,归组

3.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随意从总体中抽取出的部分个体

B.依照研究者要求从总体中抽取出有意义的部分个体

C.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依照研究者要求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E.按分布的顺序抽取部分个体

4.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地区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来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5.总体的要求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随机的

D.固定的

E.对称的

6.对观察单位按某项指标等级顺序分组,再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资料称作: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配对资料

D.相关资料

E.等级资料

7.对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量某项指标所得的资料是: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配对资料

D.相关资料

E.等级资料

8.样本指标值与总体指标值之差主要是指:

A.随机测量误差

B.过失误差

C.容许误差

D.抽样误差

E.系统误差

9.由于各种偶然的因素影响,造成同一对象的测定结果不完全一致,往往是有的稍高,有的稍低,这种差异是:

A.系统误差

B.随机测量误差

C.抽样误差

D.偏倚误差

E.标准误差

10.统计学上说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三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有:

A.三种误差都不可避免

B.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C.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D.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E.三种误差都可避免

11.抽样误差是指: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D.样本统计量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E.总体参数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

12.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意味着:

A.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

B.某事件可能发生

C.某事件可能不发生

D.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E.某事件必然发生

13.除哪项外,是随机抽样方法: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随意抽样

14.随机事件概率P值应是:

A.1

B.0

C.0~1

D.0.5

E.1~10

15.一时性资料主要来源:

A.日常工作记录

B.专用报告卡

C.统计报表

D.专题调查

E.病例档案

16.抽样调查是指:

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调查

B.从总体中任意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

C.从总体中选择典型进行调查

D.选择某一地区进行调查

E.调查总体所包含的每一个个体

17.医疗卫生工作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

A.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B.字迹清楚

C.填写工整

D.避免重复

E.没有遗漏

18.同性三胞胎的身长、体重均有不同,认为是_____。

A.变异

B.同质

C.系统误差

D.抽样误差

E.随机测量误差

19.某医生对100名高血压病人采用某新疗法进行治疗,该研究的总体是_____。

A.全院收治的高血压病人

B.这100名高血压病人

C.该医生收治的所有病人

D.接受该新疗法的所有高血压病人

E.所有高血压病人。

20.某研究这在社区进行了1000名退休人员的冠心病患病率的抽样调查,计算的患病率为_____。

A.社区冠心病患病率参数

B.这1000名退休人员的冠心病患病率参数

C.所有退休人员的冠心病患病率参数

D.所有退休人员的冠心病患病率统计量

E.这1000名退休人员的冠心病患病率统计量

三、思考题

1.某地一批人的血红蛋白值资料,比色法测得的具体值(如135g/L),为何类资料?根据测得值进行分类(如“贫血”),为何类资料?

2.某疫苗皮下注射免疫结果

观察对象抗体滴度目测判断抗体水平免疫效果观察

1 1:40 ++ 无效

2 1:60 ++++ 有效

…………

为何类资料?为何类资料?为何类资料?

3.数据类型的相互转换:如年龄(岁),为何类资料?转换为“未成年、成人”,是何类资料?再转换为“婴幼儿、青年、中年、老年”则又是何类资料?如治疗效果分类“无效、好转、显效、痊愈”为何类资料?分别给予编码0,1,2,3后又为何类资料?。

4.某医科大学抽查了100名健康女大学生的血清总蛋白含量(g/L),检查结果如下:

74.3 78.8 68.8 78.0 70.4 80.5 80.5 69.7 79.5 75.6 75.0 78.8 72.0 72.0 72.0 74.3

75.0 73.5 78.8 74.3 75.8 65.0 74.3 71.2 73.5 75.0 72.0 64.3 75.8 80.3 69.7 74.3 75.8 75.8 68.8 76.5 70.4 71.2 81.2 75.0 74.0 72.0 76.5 74.3 76.5 77.6 67.3 72.0 73.5 79.5 73.5 74.7 65.0 76.5 81.6 75.4 75.8 73.5 75.0 72.7 70.4 77.2 68.8 67.3 75.8 73.5 75.0 72.7 73.5 72.7 81.6 73.5 75.0 72.7 70.4 76.5 72.7 77.2 84.3 75.0 71.2 71.2 69.7 73.5 70.4 75.0 72.7 67.3 70.3 76.5 73.5 78.0 68.0 73.5 68.0 73.5 68.0 74.3 72.7 73.7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这是总体还是样本资料?

2.上述资料的观察单位是什么?是数值变量还是分类变量?

3.怎样对这样一个资料(分布规律)进行简单描述?

参考答案

二、最佳选择题

1、A

2、A

3、C

4、B

5、B

6、E

7、A

8、D

9、B 10、D 11、C 12、E 13、E 14、C 15、D 16、A 17、A 18、A 19、D 20、E

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最佳选择题

1、欲比较两地20年来冠心病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速度,最好选用()。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条图

D.直方图

E.圆图

2、调查某地6至16岁学生近视情况,需描述近视学生的年龄分布可用()。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条图

D.直方图

E.圆图

3、比较某地在两个年份几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可用()。

A.构成比条图

B.复式条图

C.线图

D.直方图

E.圆图

4、图示7岁男孩体重与胸围的关系,宜绘制()。

A.条图

B.百分条图

C.散点图

D.线图

E.直方图

5、表示某地区某年死因的构成比,可绘制()。

A.条图

B.圆图

C.直方图

D.统计地图

E.线图

6、关于统计表的制作,不正确的叙述是()。

A.统计表不用竖线和斜线分隔表、标目和数据

B.统计表的标题放在表的上方

C.统计表包含的内容越多越好

D.统计表中的数字按小数点位次对齐

E.统计表一般用纵标目和横标目说明数字的意义和单位

7、关于统计图的制作()。

A.统计图的标题放在图的上方

B.线图中的线条越多越好

C.直条图的纵轴必须从零开始

D.直方图的组距不必相等

E、以上都不对

8、比较1955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

A.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条图E.百分条图

9、下列哪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

A.半对数线图B.散点图C.条图D.线图E.百分条图

10、比较1949-1957年间某市儿童结核病和白喉的死亡率(l/10万)(两种疾病死亡率数量相差很大),宜采用()。

A.条图B.直方图C.线图D.半对数线图E.散点图

11、要反映某一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A.条图B.直方图C.线图D.散点图E.百分条图

12、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

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

C.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

D.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E.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13、下列哪些统计图适用于计数资料()。

A.条图、直方图B.线图、半对数线图C.条图、百分条图

D.散点图、线图E.百分条图、直方图

14、半对数线图()。

A.以对数的1/2值作纵横轴尺度B.必须以纵轴为对数尺度,横轴为算术尺度C.必须以横轴为对数尺度,纵轴为算术尺度D.纵横轴之一为对数尺度,另一为算术尺度E.纵横轴都必须为对数尺度

15、分析胎儿娩出时的不同体重(g)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宜绘制()。

A.散点图B.条图C.线图D.半对数线图E.直方图

16、关于半对数线图,哪项是错误的()。

A.纵轴为对数尺度,横轴为算术尺度B.纵坐标没有零点

C.通过绝对差值而不是相对比来反映事物发展速度

D.纵坐标各单元等距,但同一单元内不等距

E.当事物数量相差悬殊时,比普通线图更适宜比较事物的发展速度

17、编制统计表的基本原则

A.简单明了,层次清楚B.表式多样,标题合理C.主谓分明,系统全面D.排列规则,数字工整E.表格整齐美观

18、对于绘制统计图的说法,较正确的是

A.纵坐标的起点一律为0

B.直条图是以各直线的面积大小来表示各指标的数值

C.是以各直线的面积大小来表示各指标的数值标题应简明扼要,一般放在图的上方

D.图例可放在图内任何地方,不宜太大

E.在绘制线图和直条图时,纵横坐标的长度的比例以5:7为宜

19、应用统计图必须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正确选择适宜的图形是:

A.连续性分组资料宜选用直条图

B.比较两种和两种以上事物变化速度,宜选用普通线图

C.表示某现象数量随另一现象而变动的幅度和趋势宜选用半对数线图

D.无连续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分组资料宜选用方图

E.要表示构成比与分布,可选构成图

20、列频数表时,分的组段数一般为:

A.5~10个B.10~15个C.10~30个D.15~20个E.>20个

二、简答题

1、在统计描述中,统计表和统计图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2、统计表的制作原则和要求有哪些?

3、统计图的制作原则和要求有哪些?

4、常用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类型资料?

5、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联系和区别?

三、计算分析题

1

2、评价下表是否符合统计表的制作原则,并请改进。

某地EB病毒抗体阳性人群药物干预治疗后EB病毒抗体阳性例数

3、某地两年三种死因别死亡率资料如下表,请绘制适合的统计图描述该资料。

某地两年的三种死因别死亡率(1/10万)

死因1952年1992年

肺结核163.2 24.7

心脏病72.5 83.4

恶性肿瘤57.2 156.3

4、某医生统计某市机械工业生产性外伤例数见下表,请用适当的统计图描述。

1992年某市机械工业生产性外伤分类

外伤类型病例数百分比(%)

创伤381 40.57

挫伤305 32.48

眼外伤118 12.57

烧伤92 9.80

其他43 4.58

合计939 100.00

5、某医生在冠心病药物的动物实验中得到以下结果,试用适当的统计图描述。

家兔服药后血清总胆固醇的变化

组别服药前

服药后

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

实验组53.6 815.8 898.7 1298.9 1232.5 1179.4 1096.8

对照组50.8 818.1 1081.1 1464.5 1645.5 1620.1 1411.0

6、某医生统计1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年龄,结果如下表,请绘制合适的统计图。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0~ 10~ 20~ 30~ 40~ 50~ ≥60 合计

例数 1 13 51 61 35 6 1 168

练习题解答

一、最佳选择题解答

1、B

2、D

3、B

4、C

5、B

6、C

7、C

8、C

9、D 10、D

11、C 12、B 13、C 14、D 15、A 16、C 17、A 18、E 19、E 20、B

三、计算分析题解答

1、答:该题没有标题,行的层次多,不应该有竖线,修改如下。

表1 某年某地不同职业居民高血压发病率

职业

男女合计

例数发病数发病率(%)例数发病数发病率(%)例数发病数发病率(%)

工人102 3 2.9 80 20 25.0 182 23 12.6 农民77 7 9.1 86 2 2.3 163 9 5.5 职员107 18 16.8 91 10 11.0 198 28 14.1

2、答:该表的层次太多,描述资料不清楚,不方便比较。表的外框和竖线应该去掉。修改如下。

表2 某地EB病毒抗体阳性人群药物干预治疗后EB病毒抗体阳性例数

随访时间

第一疗程第二疗程

检查人数VCA EA DNAse 检查人数VCA EA DNAse

1月328 252 84 52 283 192 56 22 2月315 237 78 46 272 168 44 20 3月306 229 62 28 266 144 38 18

3、该资料是比较两个年度三种死因的变化,适宜用直条图,绘制如下。

4、答:该资料是描述生产性外伤的构成比,适宜用圆图或构成比直条图,绘制圆图如下。

5、答:该资料是比较两组家兔的血清总胆固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适宜用线图。绘制如下。

6、答:该资料是描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年龄分布,适宜用直方图,绘制如下。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名词解释

1.中位数

2.四分位数间距

3.标准差

4.变异系数

5.正态分布

二、是非题

1.不论数据呈什么分布,都可以用算术均数和中位数表示其平均水平。()

2.少数几个数据比大多数数据大几百倍,一般不宜用算术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

3.只要单位相同,用s和用CV来表示两组资料的离散程度,结论是完全一样的。()

4.四分位数间距也是描述连续分布数据离散度的指标。()

5.理论上,对于正态分布资料,总体百分位数的P5~P95和μ±1.96σ范围内都包含95%的变量值。()

三、最佳选择题

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间距

E.方差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对数正态分布

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都不对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间距

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间距

E.方差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变异系数

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

B.正偏态

C.负偏态

D.偏态

E.正态

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间距

E.几何均数

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11、中位数是表示变量值_______的指标。

A.平均水平

B.变化范围

C.频数分布

D.相互间差别大小

E.以上都不对

12、某项指标仅以过高为异常,且资料呈偏态分布,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

A.≤P95

B.≤P97.5

C.≥P5

D.P2.5~P97.5

E. ≥P2.5

13、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样,样本含量n越大,则理论上_______越小。

A.样本标准差s

B.中位数

C.标准误

D.第95百分位数

E. .变异系数

14、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A.算术均数

B.全距

C.离均差积和

D.中位数

E.变异系数

15、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与σ,_____曲线的形状越扁平。

A. μ越大

B. μ越小

C. σ越大

D. σ越小

E. μ与σ越接近0

16、在医学和卫生学研究中,下面_____不是近似正态分布:

A.正常成人的血铅含量

B.正常成人的身高

C.正常成人的红细胞数

D.正常成人的血清总蛋白含量

E.正常成人的脉搏数

17、在抽样研究中“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

A.一般是不知道的

B.不知道但可以由样本推论

C.总是知道的

D.是给定的两个已知量E二者相等

18、对120名大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每个测量值减去均数所得的差值再除以标准差,所得数值的分布是______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E.偏态分布

x 的变量值占______

19、若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中大于 2.58s

A.99.5%

B.99%

C.1%

D.0.5%

E.5%

四、简答题

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资料,除样本含量n外,还可以计算X,S和X土1.96S,问各说明什么?

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联系和区别。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并思考频数表的组段数是否越多越好?

4、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5、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涵义是什么?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五、计算分析题

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脂(mmol/L )测量结果如下表,请据此资料: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表1 甘油三脂(mmol/L )测量结果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脂的95%参考值范围。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脂在0.8mmol/L

以下者及1.5mmol/L 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2、某地微丝蚴血症者42例治疗后7年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得抗体滴度如下。求平均抗体滴度。 抗体滴度的倒数 10 20 40 80 160 例数 5

12

13

7

5

3、测得某地300名正常人尿汞值,其频数表如下。 试(1)请计算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中位数。

(2)以双侧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估计95%变量值所在范围。 (3)以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估计95%变量值在什么数值以下。 (4)如果要制定正常值范围,你建议用哪一种方法?什么理由。

300例正常人尿汞值(μg / L )频数表

尿汞值 例数 尿汞值 例数 尿汞值 例数 0~ 49 24~ 16 48~ 3 4~ 27 28~ 9 52~ 0 8~ 58 32~ 9 56~ 2 12~ 50 36~ 4 60~ 0 16~ 45 40~ 5 64~ 0 20~

22

44~

68~

1

4、100名健康成年女子血清总蛋白含量(g/L )如下表,试对资料进行描述。

组段 频数 0.6~ 1 0.7~ 3 0.8~ 9 0.9~ 13 1.0~ 19 1.1~ 25 1.2~ 18 1.3~ 13 1.4~ 9 1.5~ 5 1.6~1.7 1 合计

116

100名成年健康女子血清总蛋白含量

73.5 74.3 78.8 78.0 70.4 80.5 84.3 68.8 69.7 71.2

72.0 79.5 75.6 78.8 72.0 72.0 72.7 75.0 74.3 71.2

68.0 75.0 75.0 74.3 75.8 65.0 67.3 78.8 71.2 69.7

73.5 73.5 75.8 64.3 75.8 80.3 81.6 72.0 74.3 73.5

68.0 75.8 72.0 76.5 70.4 71.2 67.3 68.8 75.0 70.4

74.3 70.4 79.5 74.3 76.5 77.6 81.2 76.5 72.0 75.0

72.7 73.5 76.5 74.7 65.0 76.5 69.7 73.5 75.4 72.7

72.7 67.2 73.5 70.4 77.2 68.8 74.3 72.7 67.3 67.3

74.3 75.8 79.5 72.7 73.5 73.5 72.0 75.0 81.6 74.3

70.4 73.5 73.5 76.5 72.7 77.2 80.5 70.4 75.0 76.5

练习题解答

三、最佳选择题

1、D

2、C

3、B

4、A

5、C

6、E

7、E

8、D

9、C 10、C

11、A 12、A 13、C 14、D 15、C 16、A 17、B18、B19、A 20、D

五、计算分析题

1、解(1)X=1.16 (mmol/L) (2)S=0.20 (mmol/L)

(3)X土1.96S=(0.77,1.55)(mmol/L) (4) u1= - 1.80 u2= 1.70

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脂在0.8mmol/L以下者占总人数的3.59%,1.5mmol/L以下者各占总人数的95.54%。

2、解:G=36.8 故42例微丝蚴血症者治疗后7年平均抗体滴度为1:36.8。

3、解:X=15.08 (μg / L)

M = 13.28 (μg / L)

P95 = 36.0(μg / L)

自己联系SPSS统计软件

4、解: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频数表,并SPSS作图如下:

(2)根据频数表初步判断上述资料为分布。

(3)计算均数、标准差、CV、极差、P25、P75及95%可信区间。

自己联系SPSS统计软件

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一、名词解释

1.抽样误差

2.标准误

3.置信区间

4.第一类错误

5.第二类错误

二、是非题

1.即使变量偏离正态分布,只要样本含量相当大,样本均数也近似正态分布。()

2.同一批计量资料的标准差不会比标准误大。()

3.两次t检验都是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做统计检验,一次P<0.01,另一次0.01

4.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做统计检验,两组数据具有方差齐性,但与正态分布相比略有偏离,样本含量都较大,因此仍可做t检验。()

5.t检验可用于同一批对象的身高与体重均数差别的统计检验。()

三、最佳选择题

1、()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D、R

E、四分位间距

A、CV

B、S

C、

x

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3、甲乙两人分别随机数字表抽得30个(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X1和S12,X2和S22,则理论上()。

A、X1=X 2

B、S12= S22

C、作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必然得出无差别的结论

D、作两方差齐性的F检验,必然方差齐

E、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求出的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0

4、在参数未知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X-μ∣≥()的概率为5%。

A、1.96σ

B、1.96

C、2.58

D、t0.05,v S

E、t0.05,v

s

x

5、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准差为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

A、74±4×4

B、74±1.96×4

C、74±2.58×4

D、74±2.58×4÷10

E、74±1.96×4÷10

6、关于以0为中心的t 分布,错误的是( )。

A 、t 分布是一簇曲线

B 、t 分布是单峰分布

C 、当ν ∝时,t u

D 、t 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E 、相同ν时,∣t ∣越大,P 越大 7、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中,无效假设是( )

A 、两样本均数不等

B 、两样本均数相等

C 、两总体均数不等

D 、两总体均数相等

E 、两样本均数等于总体均数

8、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 )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小。

A 、α= 0.01

B 、α= 0.05

C 、α= 0.10

D 、α= 0.20

E 、α= 0.30 9、正态性检验,按α= 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 )。 A 、大于0.10 B 、小于0.10 C 、等于0.10 D 、等于β,而β未知 E 、等于1-β,而β未知

10、关于假设检验,下面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 、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

B 、若P>α,则接受H 0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C 、采用配对t 检验还是两样本t 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所决定的

D 、检验水准α只能取0.05 11、第1类错误的概念是( )

A. H 0是对的,统计检验结果未拒绝H 0 B. H 0是对的,统计检验结果拒绝H 0 C. H 0是不对的,统计检验结果未拒绝H 0 D . H 0是不对的, 统计检验结果拒绝H 0 E. 以上都不对

13、在研究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效果的配对t 检验中,要求( )

A.两组样本的方差相等

B.数据呈双变量正态分布

C.差数d 服从正态分布

D.差数d 的方差为0

E.n 比较小

14、由两样本均数的判别来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都有显著性

D.其中有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

E.两样本均数和一个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 15、统计推断的内容是( )

A.计算样本率

B.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计算样本均值

D.计算标准化率

E.估计参考值范围 16、在同一总体随机抽样,其他条件不变,样本含量越大,则______。

A.样本标准差s 越大

B.样本标准差s 越小

C.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越窄

D.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越宽

E. 样本标准差s 越小,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越窄 17、在同一总体随机抽样,样本含量n 固定时,α越小,总体均数可信区间x x u ασ±_______。 A.越宽 B.越窄 C.宽窄不变 D.宽窄还与β有关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8、在随机抽样中,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样本含量能平均起来使_______”是错误的。 A . u α变小 B.x s 变小 C.可信区间变窄 D.

x σ变小 E.都是错误的

19、在同一总体随机抽样,样本含量n 固定时,α越小,用区间x x u ασ±估计总体均属μ,估计_____ A 、错的概率越大 B 、错的概率越小 C 、错的概率不变 D 、其精度越差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20、在参数未知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X μ-≥______的概率为5%。 A.1.96σ B.1.96 C.2.58 D.t 0.05S E. 0.05X t S

四、简答题

1、试举例说明均数的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2、标准正态分布(u 分布)与t 分布有何不同?

3、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有何不同?

4、假设检验时,一般当P<0。05时,则拒绝H 0,理论根据是什么?

5、假设检验中α和P 的区别何在?

6、怎样正确选用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

7、t 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8、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有何区别与联系?了解这两类错误有何实际意义? 9、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有何联系? 10、为什么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绝对化?

五、计算分析题

1、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结果如下表:请就下表资料: (1)说明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2)计算男性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试估计该地健康成年女性红细胞数的均数。 (4)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是否不同?

(5)该地男性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

某年某地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指标 性别 例数 均数 标准差 标准值 红细胞(1012

/L )

男 360 4.66 0.58 4.84 女 255 4.18 0.29 4.33 血红蛋白(g/L )

男 360 134.5 7.1 140.2 女

255

117.6

10.2

124.7

*《实用内科学》(1976年)所载均数(转为法定单位)

2、一药厂为了了解其生产的某药物(同一批次)之有效成份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随机抽取了该药10片,得其样本均数为103.0mg ,标准差为2.22mg 。试估计该批药剂有效成份的平均含量。

3、通过以往大量资料得知某地20岁男子平均身高为1.68米,今随机测量当地16名20岁男子,

得其平均身高为1.72米,标准差为0.14米。问当地现在20岁男子是否比以往高?

4、为了解某一新降血压药物的效果,将28名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新降压药,对照组则用标准药物治疗,测得治疗前后的舒张压(mmHg)如下表。问:(1)新药是否有效?

(2)要比较新药和标准药的疗效是否不同,请用下述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检验:Ⅰ仅考虑治疗后的舒张压;Ⅱ考虑治疗前后舒张压之差。您认为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何种方法更好?

两种药物治疗前后的舒张压(mmHg)

新药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治疗前102 100 92 98 118 100 102 116 109 116 92 108 102 100 治疗后90 90 85 90 114 95 86 84 98 103 88 100 88 86

标准药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治疗前98 103 110 110 110 94 104 92 108 110 112 92 104 90 治疗后100 94 100 105 110 96 94 100 104 109 100 95 100 85

5、将钩端螺旋体病人的血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标准株和水生株作凝溶试验,测得稀释倍数如下表,问两组的平均效价是否不同?

钩端螺旋体患者血清作凝溶试验测得的稀释倍数

标准株(11人)100 200 400 400 400 400 800 1600 1600 1600 3200 水生株(9人)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400 400

6、某医师观察某新药治疗肺炎的疗效,将肺炎病人随机分为新药组和旧药组,得两组的退热天数如下表。

(1)计算两药平均退热天数之差的95%CI。

(2)对两药平均退热天数是否不同进行假设检验。

(3)上述两种方法有何联系?

新旧两药的退热天数

分组例数平均退热天数退热天数的标准差

新药35 3.8 0.8

旧药37 5.2 0.9

7、为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aO2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过程中的作用是否不同,某医生在治疗30名患儿后48小时得到如下表资料,问治疗后48小时,两组的PaO2是否不同?

两组患儿PaO2(kPa)比较

分组例数均数标准差

治疗组15 12.55 0.33

对照组15 9.72 2.03 8、随机抽查上海地区男孩出生体重,得到如下数据:

出生体重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人数 1 2 5 10 12 24 23 22 17 7 3 2 1

请分析计算:

(1)理论上99%男孩的出生体重在什么范围?

(2)估计全市男孩出生体重均数在什么范围?

(3)某男孩出生体重均数为4.51kg,怎么评价?

(4)郊区随机抽查男孩100人,得出出生体重均数为3.23 kg,标准差为0.47 kg,问市区和郊区男孩出生体重均数是否相同?

(5)以前上海市区男孩出生体重均数为3.0 kg,问现在男孩出生体重均数是否更大了?

练习题答案

二、最佳选择题

1、C

2、C

3、E

4、E

5、B

6、E

7、D

8、E

9、D 10、C

11、B 13、C 14、A 15、B 16、C 17、A 18、AE 19、BD 20、E

五、计算分析题解答

1、解:

(1)女性两项指标的CV:

CV RBC = 6.94%

CV Hb = 8.67%

(2) 男性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红细胞数:

x

s=0.031 (1012/L)

血红蛋白:

x

s=0.374 (g/L)

(3) (4.14,4.22) (1012/L)

(4) u =22.83

(5) 红细胞数u = - 5.888

血红蛋白u = - 15.232

2、解:

x

s= 0.702

(101.41,104.59 )mg

3、解:t = 1.143

4、解:(1)t = 5.941

(2)要比较新药和标准药的疗效是否不同,若仅考虑治疗后的舒张压是否不同,不考虑治疗前两组舒张压的基线水平是否不同,这明显不妥当。尽管在设计时考虑到随机将高血压病人分配到新药组和标准药组,但对新药组和标准药组来说,由于不是配对设计,加之样本含量较小,最终结果完全可能是其治疗前的舒张压基线水平在两组间不同。而采用治疗前后的差值d则可消除治疗前舒张压基线水平不同对结果的影响,无论治疗前舒张压水平是否相同均可进行检验,该d值也正好反映的是药物的降压效果,故第二种方法较好。现给出第二种方法的结果(以新药组治疗前后舒张压之差为d1,标准药组治疗前后舒张压之差为d2),先对两差值做Levene方差齐性检验。

Levene检验F= 0.000,P=1.000(计算机结果)

按α=0.10水准,不拒绝H0,无统计学意义,还不能认为两总体方差不等。可进行总体方差齐性情形下的t检验。t = 3.281

SPSS主要输出结果如下:

(1)

(2)I:Group Statistics

II:

5、解:血清抗体滴度或稀释倍数资料常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故可将原始数据取自然对数后再作两样本t检验。

先作Levene方差齐性检验。若以算术均数算得,可认为两总体方差不等;而以中位数算得,还不能认为两总体方差不等。

下面分别给出总体方差不等和相等情形下的t检验计算机结果。

t′= 15.6 0.02

t = 3.149 0.005

SPSS主要输出结果如下: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A.样本? ??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 ?????D. 个体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 ?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 ??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 ?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 ?? ?? ?? ???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 B.差 C.极差? ?? ?? ?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 ?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中位数? ??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 ???D.中位数 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 B.左偏态 C.右偏态? ?? ??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医学统计学习题答案1

习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答案 1.某医生收治200名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人。一组用A药,另一组用B药。经过2个月的治疗,A药组治愈了90人,B组治愈了85名患者,请根据现有结果评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a)A药组的疗效高于B药组。(对,但不提倡这样说,原因是容易被误解) b)A药的疗效高于B药。(不对,这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2.某校同一年级的A班和B班用同一试卷进行一次数学测验。经过盲态改卷后,公布成绩:A班的平均成绩为80分,B班的平均成绩为81分,请评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a)可以称A班的这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低于B班,不存在抽样误差。(对) b)通过这次考试的平均成绩,说明B班的数学平均水平高于A班。(不对,一次考试只是一 次抽样的结果) c)对于评价两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水平而言,这次考试成绩只是一次抽样观察结果,所以存 在抽样误差,不能仅凭这次考试的平均分差异推断两个班级的平均水平的高低。(对) d)对于研究两个班级的这次考试成绩而言,A班所有学生的这次考试成绩构成了一个总体 A,B班所有学生的这次考试成绩构成了一个总体B。(对) 3. 请根据变量和资料分类的定义,评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a)如果变量取值中含有小数点,则该变量为连续型变量。(不对,离散型变量取值也可以定义为取值含有小数点) b)如果资料为离散型变量的取值,则该资料一定为分类资料。(不对,如白细胞计数,这是离散型的资料,但不具有分类性质) c)某研究者观察某个患者的24小时的心电图,发现该患者在这24小时中共有90个早博, 并记为90个早博/24小时,故该资料也有量纲。根据定义,应认为该资料为计量资料。 (本质上这是个体计数资料,但因为不具有分类意义,所以通常按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得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得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 C 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与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得身高就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就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得身高得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得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得95%或99%得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得根本原因就是( A ) A、个体差异B、群体差异C、样本均数不同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就是女性得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 构成比(C)定基比 (D)率 7、统计推断得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得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得“检验假设”C、A与B均不就是D、A与B均就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得就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就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就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就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就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得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与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得t检验时,自由度就是( D ) (A) n1+ n2 (B) n1+ n2–1(C) n1+ n2 +1 (D)n1+ n2-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得大小 B总体参数得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得高低 D 数据得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就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得(C) A垂直距离得平方与最小 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得平方与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得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得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得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t b C t r= t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 13、设配对资料得变量值为x1与x2,则配对资料得秩与检验(D ) A分别按x1与x2从小到大编秩 B把x1与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把x1与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把x1与x2得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得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 D )

医学统计学题库

1 医学统计学题库 一、最佳选择题 1. 比较相同人群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的统计指标是__ __。 A. 全距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变异系数 2. 反映一组偏态分布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宜用_ __。 A.变异系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均数 3. 下述_ ___种资料为计数资料。 A. 血红蛋白( g/L ) B. 红细胞计数( 31012 /L ) C. 抗体滴度 D. 血型 4. 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相对数是___ ____。 A. 相对比 B. 率 C. 构成比 D. 率的标准误 5. 说明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___ _____。 A. 变异系数 B. 标准差 C. 标准误 D. 全距 6. 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面积为99% 的变量值范围为___ _____。 A. μσ±196 . B. μσ±258. C. μσ±1 D. μσ±125. 7. 8名新生儿的身长(cm )依次为:50, 53, 58, 54, 55, 52, 54, 52。 中位数M 为__ __。 A. 53.5 B. 54.5 C. 54 D. 53 8.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的统计指标是_ _。 A. 变异系数 B. 相关系数 C. 均数 D. 回归系数 9. 某市1955年和2015年的三种死因别死亡率,若用统计图表示宜 选用____ _______。 A. 直条图 B. 直方图 C. 百分直条图 D. 统计地图 10. 下述___ ____为第一类错误的定义。 A.拒绝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 0 B.接受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 0 C.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H 0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_9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E. 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E. 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D. 病情程度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1.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B. 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D. 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E. 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E. 标准差 3. 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D. 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B.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的含量(mg/dl) 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使用 E.四分位数间距 1.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E.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D. 个体差异 3. 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 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 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C. 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D. 检验总体参数是 1 / 7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 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 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 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 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 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 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 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 A.4 B.4.5 C.3 D.2 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

医学统计学习题

《医学统计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B )。 A.脉搏 B.血型 C.肺活量 D.红细胞计数 E.血压 2.某人记录了50名病人体重的测定结果:小于50kg的13人,介于50kg和70kg间的20人,大于70kg的17人,此种资料本属于( A )。 A.定量资料 B.分类资料 C.有序资料 D.二分类资料 E.名义 变量资料 %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欲比较身高(cm)和体重(kg)哪个指标变异程度大,应采用(D )。 A.标准差 B.极差 C.四分位数间距 D.变异系数 2.已知某疾病患者10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13,5,9,12,10,8,11,8,>20,其潜伏期的平均水平约为( B )天。 . 3.调查测定某地107名正常人尿铅含量(mg/L)如下: 0~ 4~ 8~ 12~ 16~ 20~ |24~ 28~ 合计尿铅 含量 例数14 22 29 18 —15 6 1 2 107 (1)描述该资料的集中趋势,宜用(B )。 A.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极差 (2)描述该资料的离散趋势,宜用(C )。 . A.极差 B.变异系数 C.四分位间距 D.标准差 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则( B )。

%是强度指标 B. 5%是频率指标 C. 5%是相对比指标 D. 5%是绝对数 — 2.某病患者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分别占95%与5%,则结论 为( D )。 A.该病男性易得 B.该病女性易得 C.该病男性、女性易患 程度相等 D.尚不能得出结论 3.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可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最有可能 发生的情况是( A )。 A.该病的患病率增加 B.该病的患病率减少 C.该病的发病率增加 D.该病的发病率减少 - 4.某市有30万人口,2002年共发现2500名肺结核患者,全年总死亡人数为3000,其中肺结核死亡98人,要说明肺结核死亡的严重程度,最好应用()。 A. 肺结核的病死率 B.肺结核死亡人数 C.肺结核死亡率 D.肺结核死亡构成 第四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根据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 ()。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条图 $ 2.表达某地两年几种疾病的患病率可用()。 A.直方图 B.单式条图 C.复式条图 D.线图 E.百分直条图 3.欲比较两家医疗机构近15年来床位数的增加速度,应当使用的统计图 为()。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

医学统计学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P表示 B. 大小在0%与100%之间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 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在单次研究或观察中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参考答案]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2.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 学历 B. 民族 C. 血型 D. 职业 E. 身高 [参考答案] A. 学历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 性别 B. 民族 C. 职业 D. 血型 E. 身高 [参考答案] E. 身高 4.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个体间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必备条件 B.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 C. 总体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 D. 一般而言,参数难以测定,仅能根据样本估计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参考答案]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5.在有关2007年成都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中,总体是 A. 所有糖尿病患者 B. 所有成都市居民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D.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者 E.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非糖尿病患者[参考答案]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6.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答: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习惯上认为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7.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答: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8.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答: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D.病情程度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 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D.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E.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E. 标准差 3.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B .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 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 标应使用 E .四分位数间距 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E.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D.个体差异 3.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C.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D.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109/L ~×109/L ,其含义是 E.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05.0 P 说明 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E.增加样本含量 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和u 检验的主要差别是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doc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抽样的目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4.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7.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差 C. 极差 D.标准差 8. 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标准差 9. 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 算术均数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四分位数间距 10. 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 0 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 标准差 C. 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 对称 B. 左偏态 C. 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 正态 B. 近似正态 C. 左偏态 D.右偏态 13. 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均数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4.( c)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 B. 标准差 C. 标准误 D. 极差 15. 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c )。 A. 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均数 D. 平均数

医学统计学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研究得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A、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B、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C、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得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B、或C、 D、E、 3~8 A、计数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量资料 D、名义资料 E、角度资料 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 A)。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得培养基(A与B)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得活菌数如下,A:48、84、90、123、171;B:90、116、124、22 5、84。该资料得类型就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型1823、A型1598、B型2032、AB型641。该资料得类型就是(D )。 8、100名18岁男生得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得概念、 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大同小异得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得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得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得办法就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得个体,称为样本。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得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得一定量得个体则组成了研究得样本。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得概念 答:同质与变异就是两个相对得概念。对于总体来说,同质就是指该总体得共同特征,即该总体区别于其她总体得特征;变异就是指该总体内部得差异,即个体得特异性。例如,某地同性别同年龄得小学生具有同质性,其身高、体重等存在变异。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得关系 答: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就是科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分割得重要方面。一般得,统计设计在前,然而一定得统计设计必

医学统计学习题参数估计基础

实习六参数估计基础 [实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均数及频率标准误的计算;掌握总体均数95%和99%置信区间的计算及适用条件; 掌握总体概率的95%和99%置信区间的计算及适用条件 2、熟悉t分布的特征。 (一)最佳选择题 1. 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________。 A. 标准差 B. 方差 C. 均数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E. 样本标准误 S表示________。 2. x A. 总体均数 B.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C. 总体均数离散程度 D. 变量x的离散程度 E. 变量x的可靠程度 3. 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频率_________。 A. 系统误差大 B. 可靠程度越大 C. 抽样误差越大 D. 可比性越差 E. 代表性越差 4. 要减小抽样误差,通常的做法是_________。 A. 适当增加样本例数 B. 将个体变异控制在一个范围内 C. 严格挑选观察对象 D. 增加抽样次数 E. 减小系统误差 5. 关于t分布的图形,下述那项是错误的______。 A. 当ν趋于∞时,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 B. 当ν逐渐增大,t分布逐渐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C. ν越小,则t分布的尾部越高 D. t分布是一条以ν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曲线 E. t分布是一簇曲线,故临界值因自由度的不同而不同 6. 已知某地25岁正常成年男性的平均收缩压为,从该地随机抽取20名25岁正常成年男性,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与不同,原因是_________。 A. 样本例数太少 B. 抽样误差 C. 总体均数不同 D. 系统误差 E. 个体差异太大 7. 从上题的同一地区中再随机抽取20名8岁男孩,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标准差为。与不同,原因是________。 A. 样本例数太少 B. 抽样误差 C. 总体均数不同 D. 系统误差 E. 样本均数不可比 8. 用上题的样本,估计该地8岁正常男孩的平均收缩压的95%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 A. ±19,2/05.0t? B. ±? C. ±19,2/05.0t?20 D.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 个体 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其答案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P=0,则表示 B 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236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 D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 C 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B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 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 V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 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 A5B5.5C6D10E1 2

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习题集

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习题集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总体: 2、样本: 3、变量: 4、概率: 5、数值变量资料: 6、分类变量资料: 7、等级资料: 8、统计推断: 二、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 6.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有: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E、整理分析、计算均数、标准误、标准差 7.概率P=0,则表示: 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 8.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 9.下列的变量中是分类变量的是: A.身高 B.体重 C.年龄 D.血型 E.血压 10.下列变量中是数值变量的是: A.性别 B.年龄 C. 血型 D.职业 E.疗效 11.随机事件的概率是: A. P=0 B. P=1 C. P=-0.5 D.-0.5﹤P<0.5 E.0﹤P<1 12.用样本作推断,样本应是: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 总体中任一部分 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 总体中按比例分配的一部分 E. 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13.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236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 A. 数值变量资料 B.计量资料 C. 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1、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医学统计资料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统计分析的原始资料,一般应满足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要求。 4、统计分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 四、简答题 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 2.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 3.什么是两个样本之间的可比性? 第二章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一、选择题 1.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P百分位数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均数 D. 95 E. 频数分布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C.抽样误差较大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E.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 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A. 数值离散度较小 B. 数值离散度较大

医学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个

医学统计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选择题(每个2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D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A相对比 B 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A n1+ n2 B n1+ n2–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χ20.05,ν可认为(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 检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