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理安全隐患,制定防范对策,评估护理效果。方法:根据当前的精神科工作状况,对其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制定对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来达到降低精神科护理风险的目的。结果:通过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除,落实各项护理制度与内容,有效地降低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风险。结论: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且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提高对患者的安全保障,改善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重视。

【关键词】精神科;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24-02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在加上多种环境因素的干扰,精神科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1]。这就使得精神科所面临的工作压力相

对增加。另外,当前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的质量要求相对提高,在疾病了解程度上却存在一定的缺失,这就很容易造成患者家属对护理与治疗工作的盲目干预,既妨碍了治疗效果,也影响着护患的和谐[2]。尤其是,在当前多数精神科治疗中,都采取的封闭式治疗,其需要患者自入院到出院保持独立,尽可能避免家属的陪同,患者在精神不稳定的状态下,很容易发生自残行为[3]。同时,护理人员作为在此阶段最亲近的人,很容易因患者疾病所导致的精神异常,而受到损伤。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安全性。对此,必须要加强对该科室的护理工作研究,以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排除隐患。现报道如下。

1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解析

11患者因素

111药物干预通常来说,在精神科患者接受治疗时,其所使用的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而患者自身对于药物的敏感程度会存在个体差异,这就使得其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可能因药物的使用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预估的伤害。临床常见的有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摔倒、意外摔伤等[4]。

121症状影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从而导致一系列冲动行为产生。例如易怒、打人、自残、自杀等。且这类患者对自身缺乏明确的了解,在家属

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强制治疗时,会出现绝食或者吞食异物等行为来进行抗拒。

122心理状况疾病的存在会使得患者的某些功能丧失,精神疾病相对于生理疾病而言,可预估性较差,人们会下意识的抗拒该种疾病的患者。这就会使得患者意识到自身与其他人的差异,从而使得其在治疗的过程中,负面情绪较为严重,担心自己难以与社会融合,从而出现一系列消极行为[5]。

12护理因素

121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缺失由于当前很多护理人员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医院,其缺乏一定的过渡期。在面对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且担心自身会受到损伤,从而对护理工作存在排斥,导致各种事故发生。

122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过大在我国当前多数的精神科之中,护理人员相对较少,而患者数量较多,自然其所面临的压力较大。在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下,护理人员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增加。

13家属因素在临床上,多数家属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不全,或是盲目排斥和恐惧,或是轻视,从而过多的干预护理与治疗,使得某些方面存在空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14医院管理因素精神科收治的患者相对特殊,必须要以封闭式的管理方可最大程度地保证其他科室的治疗工作,这就使得必须要优化其医疗环境,而在我国当前来说,该种封

闭的程度以及内部环境相对较差,在设备上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多数医院都没有重视精神科工作的风险性,缺乏这部分的约束制度。

2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措施

21加强医院的制度建设医院必须要正视精神科工作的

风险性,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其制度进行完善。其主要内容包含:(1)制定规范的护理工作流程。精神科护理工作包含对基础护理、对患者人数的清点、对患者入院的接诊与交班、24小时值班等内容。针对精神专科护理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流程,确保护理的有效性,降低事故发生率。(2)监督护理工作的落实。精神科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多数不会听从护理人员的指示。且部分护理人员可能会因为多种因素,而缺乏落实,对此医院需要创建监督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落实。(3)合理优化资源,改善工作环境。对于精神科的设施必须要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从而保证工作环境的良好性。

2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作为精神科专业的护理人员,其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护理知识,掌握护理操作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精神科专业知识。根据精神科工作的特性,培养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与观察能力、应变能力,使之在遵循对应的准则情况下,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护理质量。定期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新,确保护理人员所掌握的护理技能与知识符合

社会的进度与患者的需求。

23注重患者家属的引导在当前,多数患者家属对于精神科疾病缺乏良好地认知。在整个护理与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干扰行为。对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充分了解患者的状况,并且就治疗行为进行阐述,尽可能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

3讨论

精神科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风险性更强。患者与护理人员具有同等的风险,在以往发生事故率较高。对此,必须要就其科室的具体状况,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且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提高对患者的安全保障,改善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屈福平.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8):185+191

[2]陈薇,索绪枭.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27):60-62

[3]盛彩华.精神科护理安全论析[J].当代医学,2012,18(13):124-125

[4]孔燕.精神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635-1636

[5]刘秀珍.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03):619-620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12-6-21 8:56:00 来源: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 李雪娟471100河南孟津县人民医院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为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现结合工作体会就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法制观念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士不了解“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忽视医疗护理活动这一特殊的职业特征,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书写护理文件不规范。护理记录单上的记录,在查对时发现未记,但确实做了,护理管理上就视为“记录不全”。护理记录单上的任何文字记录都是重要的法律证据,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记录不全”,在法庭上就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有理难辩。另外护理记录单上常见问题还有护理记录与医疗病程记录不符,护理记录没有用药起止时间记录、无法显示护理人员给患者用药速度快慢,药与药之间的间隔时间,特别是不能同时用药的间隔时间等,一旦发生纠纷,护理记录单将不能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护理人员将十分被动。 护士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简化程序,如不按规定洗手,加药不戴口罩,加药不彻底、安瓿中残留药液,单独值班时不严格遵守医院各项核心制度,如不进行床头交接班,不按等级护理制度巡视病房,上班时思想不集中,在办公室聊天、打电话、吃东西、带孩子等导致治疗不及时,影响护理效果。 护士素质低,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抢救患者时吸氧、吸痰慢、小儿头皮穿刺不上,洗胃机不会用),对新技术的应用及新设备的使用掌握不熟练,单独上班时不能完成复杂的操作,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患者。有的护士虽然按制度做到了巡视病房,但不清楚患者的重点观察项目是什么,以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征兆,从而延误抢救与处理,导致纠纷。 护患沟通不够:护士每天与患者频繁接触,可以及时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若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避而不答装没听见,或态度冷淡、解释不到位,特别是在用药、咨询、住院帐目查询时,如

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

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 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导致患者或工作人员不同程度伤害的可能性。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如何识别、规避护理风险,减少护患争议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等问题,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发生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患者因素精神病患者大多数无自知力,受精神症状的支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自杀、自伤、冲动、外走等不良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史,通过交流沟通(注意患者语言和情感等方面信息)及行为观察等方面判断患者护理级别,同时对潜在和现存的护理风险信息进行统计,然后对危险患者密切监护,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把患者精神症状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告知家属,避免医疗纠纷。 1.2护士因素护士缺乏专业知识,特别是新分配来的护士。因为精神病护理学在学校不作为重点学科,护士对精神病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因此在工作中对病情演变、精神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缺乏预见性和判断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患者自杀、自伤、冲动、外走等先兆,增加了病房安全隐患。少数护理人员存在工作不细心,护理操作不够规范,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制度。对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力认识不够,导致护理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客观真实。 1.3环境因素地面湿滑容易引起患者跌倒摔伤;走廊、卫生间是否有扶手;居住环境是否安静、温馨,因为嘈杂的环境容易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引发其暴力、冲动行为;另外,患者病房的门窗不牢固和桌椅未固定以及重要的地方如办公室治疗室工作人员未及时落锁与忘记落锁或将钥匙遗留在锁眼上均易引起危险事件。 1.4护患沟通因素上班人员紧缺,护士只忙于应付日常事务,观察病情不仔细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新护士缺乏专业知识,加上不安心工作,不愿与患者深入接触交流,患者得不到同情理解,对护士不信任,从而护士得不到第一手资料,缺乏对患者病情的了解。 1.5药物治疗中的危险因素由于个体差异,患者可出现跌伤、晕厥、休克、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长住患者因年老体弱生理机能衰退,牙齿脱落;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潜藏着噎食的危险。其他副作用如:尿潴留、麻痹性肠梗阻,在患者进食少、体质差、伴躯体疾病时更易发生。 1.6服药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临床给药错误,精神科不少见。同时精神科患者不承认有病,再加上精神症状的影响,藏药、拒服药现象较普遍。严重的是囤积药物一次顿服而达到自杀的目的。还有的患者抢服药物,这些危险因素为精神科所特有。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19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防范措施: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水。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2、吞咽困难 防范措施: ⑴喂食速度宜慢且量少,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二、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 1、气压伤 防范措施: 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2、氧中毒 防范措施: 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3、管道脱落 防范措施: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三、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注射部位不当 防范措施: ⑴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 ⑵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精神科护理风险与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01805084.html, 精神科护理风险与措施 作者:马富晓 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26期 【摘要】目的:为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质量,采取确实可行的办法实现精神科的高效护理,提高精神科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精神科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六十二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后发现其中存在精神病患者跌倒、走失、伤人伤己的风险事件,导致风险事件的原因有患者自身病情引发;也有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熟练和护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造成的。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从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和工作模式开始,完善加强护士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做好精神科风险防范措施,减少精神科风险事件发生数量,加快精神科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的进程。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风险;对策 前言 护理风险简单说就是,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由于自身病情或护理措施不当,直接、间接给患者、护理人员或患者亲属造成身体损伤、死亡或者因医疗纠纷而投诉等事件的可能性。 在医院精神科从事护理工作,面对的是意识混乱的精神病患者,随时存在患者行动不受控制的风险,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较高。而且风险事件的主要特征是突发性,来不及反应,就会形成对患者本人、护理人员及探视者的人身伤害威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视,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入手,采取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敬业态度培训,完善优化风险事件的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精神科的医疗环境建设等多方面措施,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尽量避免风险事件发生,减少人员伤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患者和其家属提供满意的治疗、护理服务。 1 精神科护理风险原因 1.1 患者自身的因素。精神科的患者大都是在意识模糊或者是无意识的状态下入住,部分患者在清醒时发现自己固定安排在病房被限制自由,或者是听到其他患者发病时吵闹声时,患者脆弱的神经很容易会受到刺激[2],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出现恐惧、焦躁等心理波动,一 旦这种心理波动不断加强,有的会出现一些幻觉,由于其自身行动不受控制就会发展成跌倒损伤、外出走失、自杀等严重冲动伤害风险事件。 1.2 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精神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尤其是病情不稳定时期经常会出现神情狂躁,躁动不安等精神问题,再加上对周围环境的陌生、心理的不安全感,因此无意识跌倒、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 林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二00九年十二月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 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防范措施: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食。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2、吞咽困难 防范措施: ⑴喂食速度宜慢且少量,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 3、气压伤 防范措施: 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4、氧中毒 防范措施: 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5、管道脱落 防范措施: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6、同病室的人交叉发药错发 防范措施: ⑴严格三查七对,发药时叫病人至答应为止。 ⑵不得一次拿两个以上药杯进病房给病人,须将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 ⑶每个药杯上面须有贴着醒目床号的药盖,不得遗漏。 ⑷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 7、药物剂量有误 防范措施: ⑴正确抄写口服卡。 ⑵核对药物时要认真,避免边核对边说笑,禁忌单人核对。 ⑶避免思维定势,个别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比常规剂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规量发放。(如开博通每片12.5mg,有些患者服6.25mg,不能按常规给予一片。) ⑷有些药物剂量发生改变时,外勤护士应及时通知大家,提起注意。 ⑸有的一种药物两种剂量,要核对清楚,心中有数。 8、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

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 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如何识别、规避护理风险,减少护患争议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等问题,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 发生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患者因素精神病患者大多数无自知力,受精神症状的支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自杀、自伤、冲动、外走等不良行为;恢复期病人遮盖内心所想使护士放松警惕;长住病人因年老体弱生理机能衰退,牙齿脱落;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潜藏着噎食和摔伤的危机等。对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史(有无幻觉、妄想、自伤,冲动毁物史及出走史),通过交流沟通(注意患者语言和情感等方面信息)及行为观察等方面判断患者护理级别,同时对潜在和现存的护理风险信息进行统计,然后对危险患者密切监护,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把患者精神症状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告知家属,避免医疗纠纷。 1.2护士因素护士缺乏专业知识,特别是新分配来的护士。因为精神病护理学在学校不作为重点学科,护士对精神病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因此在工作中对病情演变、精神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缺乏预见性和判断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患者自杀、自伤、冲动、外走等先兆,增加了病房安全隐患。由于精神病患者大多不承认自己有病,再加上其症状的影响,藏药,拒服、抢服等现象极为常见,甚至有的患者储存药物进行自杀。因此,在患者出现兴奋躁动、自杀等行为时,

常采用保护性约束措施,但患者及其家属不易接受或存在误解,加上患者的不配合,常导致患者皮肤擦伤等,这样就容易产生医疗纠纷。 1.3管理因素部分精神病人是被动接受治疗的。少数护理人员存在工作不细心,护理操作不够规范,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制度。对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力认识不够,导致护理记录不及时,特别是有病情变化时有补记、重抄现象,护理记录内容不客观真实。 1.4病区设施因素地面湿滑容易引起患者跌倒摔伤;走廊、卫生间是否有扶手;居住环境是否安静、温馨,因为嘈杂的环境容易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引发其暴力、冲动行为;另外,患者病房的门窗不牢固和桌椅未固定以及重要的地方如办公室治疗室工作人员未及时落锁与忘记落锁或将钥匙遗留在锁眼上均易引起危险事件。 1.5危险物品的因素危险物品是指精神病患者可用以自杀、伤人、毁物及外跑的工具,包括药品、器械、绳子、胶带等。针对以上风险,护理上首先应严格进行危险物品的检查工作。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在走廊和卫生间增设警示标记,每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门窗、桌椅及家具进行检查;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安静的环境,减少冲动因素。 1.6护患沟通因素上班人员紧缺,护士只忙于应付日常事务,新护士缺乏专业知识,加上不安心工作,不愿与病人深入接触交流,病人得不到同情理解,对护士不信任,从而护士得不到第一手资料,缺乏对病人病情的了解,观察病情不仔细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2 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各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诊疗技术、心理、环境、药物等因素,如何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护理人员面前的问题。安全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提高护理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标准。 1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1.1 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重视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1.2 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导致技术操作熟练度低,经验不足,都可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与发展,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可能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从而影响护理安全知识不断的更新。 1.3 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许多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病人参与,所有的谈话和操作不可能都叫病人签字或知情,护理操作有许多环节是在治疗室内进行,病人和家属对期间的操作可以质疑,护士夜间巡视病房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 1.4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尤其是病人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 1.5 患者行为因素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亲密配合与支持,若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防措施 一、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防措施: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水。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2、吞咽困难 防措施: ⑴喂食速度宜慢且量少,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二、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 1、气压伤 防措施: 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2、氧中毒 防措施: 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3、管道脱落 防措施: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三、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注射部位不当 防措施: ⑴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 ⑵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⑶对于体型消瘦的病人进针不宜过深。 ⑷小儿应选择臀小肌注射。 2、注射部位出血 防措施: ⑴注射时应避开大血管。 ⑵推注药液前抽吸有无回血。 ⑶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时间不可过短。 ⑷凝血功能差者按压时间应延长。 3、注射部位硬结 防措施: ⑴注射时要避开原有硬结。 ⑵如需长期注射时要多部位交替注射。 ⑶特殊药物要深部注射,如氯丙嗪、油剂、铁剂、硫酸镁等。 ⑷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⑸每日热敷注射部位。 4、注射部位感染 防措施: ⑴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不易吸收的药物应深部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 ⑶每日热敷过程中需保持清洁。 四、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 1、液体配错 临床上易混淆的药物及液体,如糖盐易混,氯化钾与碳酸氢钠易混,硫酸镁与浓氯化钠易混,氯化钾与氯化钠易混。 防措施: ⑴坚持三班查对制度,即治疗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核对。 ⑵配液要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 ⑶输液及换液前再仔细进行核对。 2、漏输 防措施: ⑴认真做好三查七对。 ⑵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输液反应 防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 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防范措施: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食。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臵胃管。 2、吞咽困难 防范措施: ⑴喂食速度宜慢且少量,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 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 3、气压伤 防范措施: 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4、氧中毒 防范措施: 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5、管道脱落

防范措施: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6、同病室的人交叉发药错发 防范措施: ⑴严格三查七对,发药时叫病人至答应为止。 ⑵须将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 ⑶每个药袋、药盒上面须注明患者床号、姓名,不得遗漏。 ⑷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 7、药物剂量有误 防范措施: ⑴正确执行医嘱,做好核对把关工作,发现医嘱有不妥时及时质疑。 ⑵核对药物时要认真,避免边核对边说笑,禁忌单人核对。抄写在药盒上的用法字迹要清楚工整易辨认。 ⑶药物用法及剂量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避免思维定势,个别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比常规剂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规量发放。 ⑷有些药物剂量发生改变时,主班护士应及时通知大家,提起注意。 ⑸有的一种药物两种剂量,要核对清楚,心中有数。 ⑹看清药物剂量单位,是“片”还是“毫克”,严防把30mg误以为30片。 8、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防范措施: ⑴准备一个卡片,病人未在时床号、姓名要登记。 ⑵对班二人互相提醒,病人回房时及时发放。 ⑶如本班未发放则严格向下一班交班。 9、重发(多为定点药物)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会议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制观念和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我们知道,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消除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一、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药物方面 (1)给药不足护士配药时粉剂溶解不全,抽药不彻底,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浪费。 (2)用药途径不对;漏给、错给病人药物;药物配伍不当。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检查药物质量。 (3)未顾病人病情,擅自加快或放慢液体滴速;抗菌素未按医嘱准时给药,未认真落实现配现用。 (4)病人漏服药物没有严格执行药疗制度,发药时间随意性大。 (5)对新药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了解。 2、护理记录方面 (1)体温单体重、血压缺项、大小便漏写、出入量漏记、错记、生命体征描绘不齐。

(2)医嘱单医嘱处理不及时,签名潦草、漏签名、随意签名。 (3)护理记录单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涂改、修改过多,字迹不清楚;重症病人病情描述简单,不能反映专科特点,使用非医学术语,记录缺乏连续性;患者发热,没有通知医师或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护士对患者的知情告知,没有在护理记录单中体现;医护记录不吻合;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多做少记。 3、护士技术因素 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复杂程度与技术要求都在提高。特别是新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操作欠规范,护理经验不足,穿刺成功率低,在抢救病人时工作忙而无序,延误病人治疗,对新设备不了解,使用不当。 4、护士责任心 护士对病人病人存在的危险性,如:跌倒、压疮、坠床、管道脱落的预防认识不足,宣教不到位。护士单独值班时,工作辛苦,没有及时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缺乏慎独精神,病人外出未做任何记录,大小便未问就随意记录,脉搏、呼吸测量时间不足等。 5、护士语言、行为 护士对病人解释不耐心,主动服务意识薄弱、态度生冷、淡漠、甚至厌烦。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损害病人的自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理安全隐患,制定防范对策,评估护理效果。方法:根据当前的精神科工作状况,对其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制定对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来达到降低精神科护理风险的目的。结果:通过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除,落实各项护理制度与内容,有效地降低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风险。结论: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且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提高对患者的安全保障,改善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重视。 【关键词】精神科;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24-02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在加上多种环境因素的干扰,精神科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1]。这就使得精神科所面临的工作压力相

对增加。另外,当前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的质量要求相对提高,在疾病了解程度上却存在一定的缺失,这就很容易造成患者家属对护理与治疗工作的盲目干预,既妨碍了治疗效果,也影响着护患的和谐[2]。尤其是,在当前多数精神科治疗中,都采取的封闭式治疗,其需要患者自入院到出院保持独立,尽可能避免家属的陪同,患者在精神不稳定的状态下,很容易发生自残行为[3]。同时,护理人员作为在此阶段最亲近的人,很容易因患者疾病所导致的精神异常,而受到损伤。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安全性。对此,必须要加强对该科室的护理工作研究,以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排除隐患。现报道如下。 1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解析 11患者因素 111药物干预通常来说,在精神科患者接受治疗时,其所使用的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而患者自身对于药物的敏感程度会存在个体差异,这就使得其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可能因药物的使用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预估的伤害。临床常见的有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摔倒、意外摔伤等[4]。 121症状影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从而导致一系列冲动行为产生。例如易怒、打人、自残、自杀等。且这类患者对自身缺乏明确的了解,在家属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防范措施

Nursing Science 护理学, 2015, 4(4), 76-79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301805084.html,/journal/ns https://www.doczj.com/doc/301805084.html,/10.12677/ns.2015.44015 Hidden Danger and Risk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Yanxian L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Baise, Baise Guangxi Email: bsgxlyx@https://www.doczj.com/doc/301805084.html, Received: Oct. 9th, 2015; accepted: Oct. 25th, 2015; published: Oct. 28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301805084.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illness of the hospitalized 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som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hospital environment and the side effects of antipsychotics, psychiatric nurses of-ten encounter hidden danger and risks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hid-den danger and risks in psychiatric nurs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risk protection of the nursing staffs in their work, as well as to eliminate the insecurity factor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nursing, thereby preventing society, hospital, medical staffs, patients and others from unnecessary harms. Keywords Psychiatric Nursing, Hidden Danger, Risk, Preventive Measures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防范措施 黎艳鲜 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百色 Email: bsgxlyx@https://www.doczj.com/doc/301805084.html, 收稿日期:2015年10月9日;录用日期:2015年10月25日;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8日 摘要 住院精神病人病情的特殊性以及受住院环境、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精神科的临床

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管理对策

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有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安全监控,强化安全管理,筑牢安全底线,才能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如何规范护理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以人为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缺陷,确保病人的安全,这是时代赋予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和探索的课题。 1 影响病区护理安全因素 1.1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1.1.1 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护士,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当护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时,就可能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患,表现为责任心不强,违反制度或操作规程,上班不坚守岗位、脱岗、睡觉、玩忽职守。 1.1.2 忽视病人的需求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对病人不能做细致的解释工作,对病情复杂或危重病人的病情交代不清,对所反映的病情不予重视,甚至无理训斥。忽视了病人心理需求,致使医患角色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 1.1.3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由于护士自身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专业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或合作能力不高,会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大量引进和开发,护理工作复杂程度提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1.4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医疗效率指标的提高,使护理技术和基础护理工作量成倍增长[3]。临床护理员长期缺编,达不到卫生部有关规定要求的床护比例,临床护士经常处于高度紧张、超负荷劳动的疲惫状态[4]。 1.1.5 护理人才流失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护理人才大量流失,培养一名有较好业务素质的护士需要3年,新护士边培训边上岗,培养的速度跟不上护理人才流失的速度。护理队伍成分的快速更新,使护士业务能力下降,增加了护理安全的隐患。 1.1.6 缺乏法制观念忽视护理记录中的法律问题在护理工作中常可发生因说话不严谨而引发病人及家属的不满。对临床工作原始记录不重视,病情变化观察记录不及时,甚至伪造生命体征记录,对工作中的失误可能引发护理纠纷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护理记录存在隐患。 1.1.7 未经医嘱执行治疗超越护士职业权限[5]医嘱是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的法律依据。护理人员没有权力更改、拖延或拒绝执行医嘱,更没有权利擅自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临床护理工作中,常有护士凭经验、靠感觉,不自觉地超出职业权限的现象。如在非抢救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 1.2 基础设施不完善水管电线老化,插座不牢,地面潮湿,损坏的摇床、轮椅,没有及时修理,也没有醒目的标志。 1.3 护理管理因素 1.3.1 护理管理人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中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及时、措施不当。 1.3.2 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意识不强;对各种职责、制度、常规的落实情况监控力度不够。 1.3.3 管理不规范,质量监控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力物品、药品放置混乱,位置不固定。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不明,无菌物品和污染物品混放,消毒不严密所致院内感染[8]。 1.4 住院患者因素住院患者应当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配合医务人员的管理,但有的住院患者对医院规章制度不遵守、不配合,如私自离院外出,或者请假不能按时返回,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 一、护理人员素质隐患 1、疏忽大意与渎职:不执行查对制度,违反操作常规,不认真履 行职责,病人跌倒。 2、工作责任心差,观察不细致、粗忽,包括药品管理及护理文书 记录不准确。 3、工作计划性不强,工作不及时或遗漏,表现在呼叫不及时应、 没有及时执行医嘱、没有提供足够的监护。 4、对病人的护理不周到,服务态度差、语言冲撞。 5、弄虚作假、不懂装懂。 6、发生错误不报告,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7、依赖陪人、护工、实习同学。 8、情感受挫,情绪波动或失控,疾病、疲劳、注意力分散,错误 用药或错误执行医嘱。 二、护理管理隐患 1、管理意识薄弱,教育不落实。 2、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监督不力、监控不严。 3、不重视业务培训,业务技术水平低。 4、护理管理人员对病人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未采取 措施或措施不力。 5、护理人员严重不足,配置不合理,超负荷工作或分工协作不当。

三、技术隐患 1、新药品品种多更新快,护士对药物的用途及副作用不明。 2、对新的医疗产品认识不够,使用错误或考虑不周。 3、对病情观察不细致、不周到、不及时、记录不详细。(对病人 存在的阳性体征、阳性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存在的心理问题不了解) 4、对急救设备不会使用,使抢救不得力。 5、药品质量差、失效、变质。 四、环境隐患 1、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置及放置存在安全因素。 2、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的管理等。 3、病区的治安存在问题。 4、环境污染导致的隐形不安全因素。 5、社会环境:患者的经济情况、家庭及社会对病人的关心度、对 患者的情绪构成影响。 广宁县妇幼保健院

医院科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科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进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一个较为专门的职能部门,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然而,手术室护理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一、存在问题 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治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幸免护理差错事故。 2、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专门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进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阻碍护理安全。 3 、环境方面手术室内噪声源,如:吸引器、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不仅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而且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4、操作方面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伤。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衬垫不当阻碍病人循环、呼

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预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电凝器不能直接与病人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点,以免造成电灼伤。 5、接错病人特不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冷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6、清点物品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查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 7、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病人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二、防范措施 1 、制度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治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 、加强业务学习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 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配合。 3、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安静、严谨手术环境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如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手机不能带入手术间等,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您是第 11591 位读者发布时间: 2010-5-26 14:23:55 关键词: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来源:CHKD期刊全文库《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本文作者:鹰潭市人民医院骨科洪晓牌)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制观念和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消除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1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1药物方面 (1)给药不足。护士配药时粉剂溶解不全,抽药不彻底,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浪费。 (2)用药途径不对,漏给错给病人药物,药物配伍不当。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检查药物质量。 (3)未顾病人病情,擅自加快或放慢液体滴速;抗菌素未按医嘱准时给药,未认真落实现配现用。 (4)病人漏服药物。没有严格执行药疗制度,发药时间随意性大。 (5)对新药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了解。 1·2护理记录方面 1·2·1体温单 体重、血压缺项、大小便漏写、出入量漏记、错记、生命体征描绘不齐。 1·2·2医嘱单 医嘱处理不及时,签名潦草、漏签名、随意签名。 1·2·3护理记录单 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涂改、修改过多,字迹不清楚,病情描述简单,不能反映专科特点,使用非医学术语,记录缺乏连续性。患者发热,没有通知医师或通知医师是否进行处理,是否恢复正常,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没有体现因需施护。病人的内心体验及对疾病的认识,护士对患者的知情告知,没有在护理记录单中体现,医护记录不吻合,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多做少记。

精神科风险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风险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常见的精神科护理风险有: 1.有自伤、自杀的危险。 2.有冲动、伤人、损物的危险。 3.有出走的危险。 4.有噎食的危险。 5.有窒息的危险。 6.有营养失调的危险。 7.有受伤的危险。 8.有危险物品进入病房的危险。 9.有跌倒的危险。 1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1.有异物进入体内的危险。 12.有触电的危险。 13.有工作人员在保护患者时受伤的危险。 14.有烫伤的危险。 15.有中暑的危险。 16.有感染的危险。 17.有护患纠纷的危险。 18.有护士心理压力过重的危险。 二、精神科护理风险的危险因素及征兆评估: 1.自伤、自杀的危险因素:患者因抑郁、妄想、幻觉、睡眠障碍或因被家属嫌弃、亲人去世、失业、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因素发生自伤、自杀。征兆评估:①有自杀史②情绪低落、无望③失眠,体重减轻,害怕夜晚来临④将自己与他人隔离⑤命令性幻听,命令患者自杀⑥负罪感⑦存在被迫害、被折磨、被惩罚的想法⑧抑郁患者突然变的开心⑨冲动、易激惹⑩询问护士“多长时间巡视一次”、“这种药吃多少才会死”等问题⑾谈论死亡,有想死意念⑿分发自己的财产、物品⒀收集危险品。 2.冲动、伤人、损物的危险因素: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或病友之间言语不当、碰撞 1

等原因吵架;封闭的住院环境、简单粗暴的管理使患者难以适应角色;护理人员态度或言语不当激惹患者。征兆评估:①先兆行为(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②言语(威胁妄想性言语、大声喧哗、强迫他人注意);③情感(愤怒、敌意、焦虑、异常欣快)④意识水平(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 3.出走的危险因素: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自知力缺乏;不适应住院环境、思念亲人、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满;患者偷走工作人员钥匙、患者会客时外逃。 4.噎食的危险因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因锥体外系反应所致吞咽困难;老年人或有脑器质性疾病如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吞咽反射迟钝、抢食或进食过急;癫痫患者在进食时抽搐发作。 5.窒息的危险因素:患者木僵状态口水潴留;肺部感染严重、痰液多、浓稠,不易咳出;给拒药患者强行灌药等。 6.营养失调的危险因素:患者因有幻觉、妄想或极度兴奋、躁动、情绪抑郁等不思饮食;处于木僵、退缩状态而拒食;厌食症患者因怕发胖而拒食等。木僵、谵妄、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自理能力下降;贪食症不可控制的暴食。 7.受伤的危险因素:癫痫患者发作咬伤;木僵患者无自卫能力受其他患者攻击;患者跌倒/坠床受伤、冲动患者致他人受伤;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或责任心不强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如服错药、打错针;被约束患者皮肤擦伤、骨折等。 8.危险物品进入病房的危险因素:工作人员未按工作流程进行安全检查,致新入院、外出检查、会客患者把打火机、水果刀、绳子等带入病房。 9.跌倒的危险因素:因地面有积水滑倒;年老体弱、血压不稳、衣裤不合适、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原因致患者步态不稳摔伤;患者突然冲动摔伤。 10.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素:患者呈木僵状态、躁动、长期卧床、尿床引起;约束带使用不当致局部皮肤破损;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如未及时为患者翻身等所致。 11.异物进入体内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可由思维障碍吞食异物,也可能是冲动或自杀行为;抑郁症、人格障碍患者采用吞食异物作为一种自杀手段。 12.触电的危险因素:患者用铁丝或钉子插电线插座。 13.工作人员在保护患者时受伤的危险因素:主要因患者突发冲动时工作人员少,保护患者时护患双方力量悬殊较大等,尤其在早、中、晚上保护患者时,患者受精神症状的 2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会议

精选文档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制观念和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我们知道,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消除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一、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药物方面 (1)给药不足护士配药时粉剂溶解不全,抽药不彻底,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浪费。 (2)用药途径不对;漏给、错给病人药物;药物配伍不当。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检查药物质量。 (3)未顾病人病情,擅自加快或放慢液体滴速;抗菌素未按医嘱准时给药,未认真落实现配现用。 (4)病人漏服药物没有严格执行药疗制度,发药时间随意性大。 (5)对新药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了解。 2、护理记录方面 (1)体温单体重、血压缺项、大小便漏写、出入量漏记、

错记、生命体征描绘不齐。 9 / 1 精选文档 (2)医嘱单医嘱处理不及时,签名潦草、漏签名、随意签名。 (3)护理记录单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涂改、修改过多,字迹不清楚;重症病人病情描述简单,不能反映专科特点,使用非医学术语,记录缺乏连续性;患者发热,没有通知医师或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护士对患者的知情告知,没有在护理记录单中体现;医护记录不吻合;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多做少记。 3、护士技术因素 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复杂程度与技术要求都在提高。特别是新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操作欠规范,护理经验不足,穿刺成功率低,在抢救病人时工作忙而无序,延误病人治疗,对新设备不了解,使用不当。 4、护士责任心 护士对病人病人存在的危险性,如:跌倒、压疮、坠床、管道脱落的预防认识不足,宣教不到位。护士单独值班时,工作辛苦,没有及时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缺乏慎独精神,病人外出未做任何记录,大小便未问就随意记录,脉搏、呼吸测量时间不足等。 5、护士语言、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