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学重点2016修改版

宪法学重点2016修改版

宪法学重点2016修改版
宪法学重点2016修改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宪法学复习资料

授课教师:徐国利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 (1)

二、试论述如何控制国家权力。 (2)

三、如何保障人权: (2)

四、什么是法治? (3)

五、宪治是法治的核心: (4)

六、如何建设法治: (5)

七、民主和宪政的关系 (5)

八、违宪审查的基本模式中国违宪审查制度改革 (8)

九、政治权利的功能例如:选举权的功能 (10)

十、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 (11)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

1、基本人权原则:基本人权是人作为人应当有的基本权利,是宪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人权理论萌芽于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理论,到霍布斯、洛克、卢梭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权理论。

宪法的人权理论不断丰富,随之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也不断扩大,出现所谓三代人权:第一代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第二代人权——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第三代权利——集体权利。

2、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指人民拥有主权,所谓主权指一国的对外独立、对内统治的最高权力。洛克用自然状态说、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契约论来论证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并最终为人民所有,构成主权在民的理论基础。

主权在民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一是在宪法中明示;二是通过选举制度安排体现原则。

3、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力的原则。权力制约的原理是权力制约的原理对人性的悲观主义看法和权力的特性。权力制约之所以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决定于宪法的逻辑起点和宪法的基本内容。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三权分立和制衡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

洛克是近代分权学说的倡导者,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孟德斯鸠是近代分权学说的完成者,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由三个不同的机关来行使,

而且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麦迪逊、汉密尔顿等进一步发展了分权制衡思想。

4、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其核心内容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二、试论述如何控制国家权力。

答:控制国家权力需要依靠权力的制约机制和权力的监督机制。制约是一种内在机制,即一种内部结构模式,一种秩序运行状态。同时,制约是权力与权力(权利)之间的制约,既包括以权力制约权力,也包括以权利制约权力。而监督既表现为权力监督,也表现为非权力监督,即权利监督,如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党派监督等。监督与被监督对象之间的力量和地位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相等的。制约多在事前、事中进行,监督是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1、权力的制约机制

制约机制包括“以权利制约权力”和“以权力制约权力”。

人民主权是“以权利制约权力”的逻辑起点,也是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民是权力的来源和所有者,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并有权要求国家保护这些权利。为了保护权利,民众赋予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权力,同时又要保留对所赋权力的所有权。为了使国家权力不脱离人民意志,从而有效保护权利,就必须以权利制约权力。为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广泛分配权利、集体行使权利、优化权利结构、强化权利救济、提高全民权利意识、掌握权利制衡的度”。

分权学说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理论基础。孟德斯鸠指出:“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权力制衡的关键是“为权力制定界限,是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制衡”,使每一个国家机关违法行使权力时,都可以立即招致其他国家机关的强烈反应,从而达到权力运行的有序和均衡。

2、权力的监督机制

权力监督是指一定的组织、机关或个人对行使权力的组织、机关或个人的权力行为所进行的监视、检查、督促和调整。政府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同时应成为受人民监督的权力。人民赋予的只是国家权力的行使权,而人民始终保留着国家权力的所有权。人民可以而且应当关注国家权力的行使状况,并利用各种有效手段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为此,权力制度与权力规范的设计要具体化,要易于监督。此外,为防止权力腐败,必须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把权力置于相关国家机关、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经常性的有效监督之下,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三、如何保障人权:

1、宪法中应确立基本人权原则及其具体内容。

基本人权是作为人应当有的基本权利,是宪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宪法的本质就是公民权

利的保障书。只有在宪法中对基本人权原则加以规定,并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三大方面的权利和自由,才能真正实现立宪的目的,即保障人权。

2、规定人民主权原则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

人民主权指人民拥有主权,即一国的对外独立、对内统治的最高权力。依照卢梭的理论,自然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正是由于公民权利的让渡才形成了国家权力。因此宪法是授权性的,人民主权原则要求宪法对公民提供基本权利之保障,对公权力施加义务从而更好发挥宪法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人民主权原则强调主权在民,政治权力及其机构是为保障和发展公民的自由人权而存在的,人民有权要求政府为保障人权服务;另一方面,作为主权者的人民有权利选择和监督政府,对政府的权力形成制约,从而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

3、通过权力制约原则来对权力进行具体限制。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力的原则。权力制约的原理是权力制约的原理对人性的悲观主义看法和权力的特性。

宪法是一部公法,是保障每个人权利的“社会契约”。一切权力都会趋向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因此为了保障国家权力所有者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确保权力的有效实现,必须对权力进行限制。从古希腊、古罗马的混合政体学说到洛克的分权、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再到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人对分权制衡思想进一步发展,在美国实践了三权分立学说。以英国式的司法权高于行政权、美国式的三权分立为代表的分权制衡和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通过代表大会监督权力运行。总的来说权力制约原则主要通过用权利制约权力和用权力制约权力来实现,西方通过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民主集中制进行权力制约。他们都通过权力制约将权力限制在制度化的轨道内,防范其腐败,防范其侵犯公民权利

4、法治原则也是作为控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

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其核心内容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法治原则在宪法中应该体现在①宪法至上,法治的核心是“宪治”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正当程序,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④职权法定。国家权力由法律设定,法无明文不可为⑤司法独立。

对于限制政治权力来说,法治原则要求,任何政治机构和权力者都必须依法律和制度程序行事,其行为受到法律的监督和制裁,通过法律来规范和限制政治权力;对于保障公民权利来说,法治原则强调公民的权利是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侵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即使是受到侵犯,也可以依据法律来进行救济。

通过上述原则才能真正使宪法成为规范并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基本人权的法。

四、什么是法治?

A概念:法治在英文中为rule of law,即法律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其核心内容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B准确地把握法治,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法治不是法律虚无主义。法治是规则之治,而这种规则以法律为形式,德治、礼治也是一种规则之治,但缺乏刚性约束作用,因此,法治必须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前提。

2、法治不是法制,不是法律工具主义(rule by law)。法律工具主义表现为法律只治民而不治官。这种法治只会使法律成为暴政的工具。卢梭:“不管一个国家的政体如何,如果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有一个人不遵守法律,其他所有的人就必然会受到这个人的任意支配。”

3、法治是法律至上主义意义上的。在目的上,法治是为了捍卫自由和权利。从近代法治理论起源上说,法治理论是自由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是捍卫自由的一种学说。在治理方式上,它要求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一律接受法律的统治。亚里斯多德曾经提出法治的两个标准:法律得到普遍遵守;得到普遍遵守的法律是制定良好的法律(即守法+良法)。鉴于权力对权利的潜在危害性,法治侧重于治官、治权,并以“宪治”为核心。一国是否存在良法,应以法律能否约束公共权力,保障自由为标准。

C法治原则的基本含义

1959年国际法学家会议通过著名的《德里宣言》所提出的法治三个原则,明确了法治的宗旨和内容。三个原则即:

1、立法机关的职能在于创设和维护使每一个人保持“人类尊严的各种条件;

2、不仅要为制止行政权的滥用提供法律保障,而且要使政府能够有效地维护法律秩序;

3、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是法治必不可少的条件

D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

1、宪法至上。法治的核心是“宪治”。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正当程序。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

4、职权法定。国家权力由法律设定,法无明文不可为。

5、司法独立。

五、宪治是法治的核心:

1、从宪法与法律体系的关系来讲,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其内容重大广泛,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立宪、修宪程序严格。法治需要有法可依,法治强调法律至上,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为整个法律体系提供给了原则上的规范和引导,故而宪治也是法治的核心;

2、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治的实现为宪政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从而保障了法治的有效实施。宪治作为静态宪法规范与动态政治实践的统一,在法治状态下的最高表现就是宪法至上。换言之,如果没有宪法至上,就没有所谓的宪政,也就不可能存在法治。

3、宪治为法治提供给了核心的价值。宪法本身的功能预期就是实现约束国家权力从而保障和发展公民权利,宪治亦是以此为价值追求的,这样的价值追求也是考察法治水平的根本的依据。法治不同于人治,强调法律权威高于人的权威。权力的非人格化是法治的基本内容,宪法通过规范和控制权力的产生,使法律成为权力的基础。

4、从政治运行的角度来说,宪法是政府的政治圣经。它规定了政府权力的运行方式、程序和方法,进而形成整套具体政治模式。宪法是权力运行过程的基本规则,为权力服从法律提供了保障。因此说,宪法至上是法治之路的灵魂,宪治是法治的核心。

六、如何建设法治:

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其核心内容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建设法治就是要树立的权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懂法、守法、用法的和谐风气,形成社会成员对于法律的信仰。

建设法治国家,要求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它包含一个国家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和法律制度由静态到动态的运行过程。法治在功能上表现为专制权力的决然否定和民主政治的完善和维护,在价值取向上意味着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人人平等自由权利的保护。法治的实现不仅依赖法律本身,还需要一系列中性的条件,例如司法独立、秉公执法以及遵纪守法的社会文化。

一国法律体系是法治实现的必要基础。法治不是法律虚无主义。法治是规则之治,而这种规则以法律为形式。法治强调国家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政府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宪法和法律指示的轨道有效地运行。因此宪法必须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即运用宪法的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来治理国家。因而在立法时应注意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留意法律本身的公意性、本土性、可操作性、稳定性。从长远看,中国若想推进法治建设,需要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强化人大的代议性和实际权力,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法律解释有助于协调法律稳定性与一致性的关系。

行政执法是建设法治的关键环节。权力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法治的基本标志,反之,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则是人治的表征。法治要求秉公执法,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行政权力利用法律而非个人意志对社会进行治理;国家机构依法行政,遵循固定的程序规则,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不仅要为制止行政权的滥用提供法律保障,而且要使政府能够有效地维护法律秩序。

司法独立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现代法治国家要求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社会关系均纳入法治轨道,接受法律的治理。但是只有法律必然不够的,人们不可能对法律完全自愿地遵守。这就需要司法以强制力作为后盾。司法方面要努力做到三点:司法公正,要求司法独立并提升法官个人素质;提升司法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对司法的干预会使司法权行使造成偏差,影响法治国家建立。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公众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民主法制意识,从而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民主意识,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并由此推动社会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

七、民主和宪政的关系

民主与宪政均可视为捍卫自由、维护个人尊严的手段。我国长期一直流行的观点是“宪政即民主”。而我认为民主与宪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在渊源、价值取向、内涵、人性预设等方面存在若干不同。在某些方面,民主与宪政存在紧张关系,二者存在着分离的可能性,但更多是一种相互补缺、矫正和强化支持的关系。

(一)、民主与宪政的区别

1、概念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作为一种人权捍卫手段,民主注重做国家权力的“主人翁”,它不太在意权力的边界和运行方式,比较关注“谁掌权”的问题。因此,民主与君主政治、寡头政治、独裁政治不相容,但与极权主义、绝对主义并非不相容。民主可以有极权主义民主的形态。

宪政一词出现于何时存在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出现于19世纪。关于宪政的定义,大陆一般认为就是民主政治。西方一般将其界定为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另一种则是将宪政解释为“有宪法的政治”。但后一种解释无助于了解宪政的精髓。考虑到宪政是一种舶来品,个人以为宪政应当被界定为“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作为一种人权捍卫手段,宪政比较关注国家权力的边界和运行方式,而不太在意国家权力由谁掌握的问题。宪政可以与君主政治、寡头政治、独裁政治相容,但无法与绝对主义、极权主义相容。

2、理论渊源

近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理论形成于17、18世纪,出自于众多的思想家之手,包括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潘恩、卢梭都对民主理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其中卢梭对近代民主思潮的兴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卢梭被称为现代民主之父。

关于宪政的渊源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将宪政的渊源与混合政体及学说联系起来,另一种是从自然法理论中寻找宪政的渊源。以上两种理论宪政有着一些联系,但不代表宪政本身理论的产生。洛克代表着自由主义宪政传统的发端,他提出了构成宪政理论主要框架的人权保障思想、有限政府思想、分权思想和法治思想。洛克之后,孟德斯鸠将分权学说演变为完整的三权分立理论。后来经美国的麦迪逊、汉密尔顿进一步发展并付诸实践。因此宪政理论几乎为洛克、孟德斯鸠和美国的麦迪逊、汉密尔顿所独创。

民主理论后来有许多流派,但宪政理论较少流派。

3、价值和权利取向

民主理论蕴含着对平等价值的追求,其注重平等甚于注重自由。强烈的平等意识极易导向分享主权的冲动,民主也涉及自由问题,但它更强调的是政治参与方面的自由权,在民主理论那里,自由是服从于民主的,是作为民主运转的一个环节二存在。因而民主较重视平等权和积极权利与自由,包括选举权、结束权等各种政治权利。

宪政比较重视消极权利和自由。此处的消极权利是伯林意义上的,指不受外力强制的自由和权利。消极权利包括狭义上的公民权,如人身自由、生命权、财产权、通信自由、住宅权、信仰自由等等。自由是宪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宪政则是迈向自由的路径和技术。与民主理论相比,宪政理论所倡导的自由更加广泛,并将财产权视为宪政的基础。

4、内容侧重点

在内容安排上,宪政主要诉诸有限政府、分权制衡和法治。有限政府一方面指政府受到宪法法律一类的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指国家权力的边界是有限的。分权论认为要保障有限政府落到实处,必须肢解国家权力,将其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并且相互制衡。为了避免权力运行的无序状态,权力的运行还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度。

民主更多地强调政治参与,侧重于公共集会、选举、政党、全民公决等参与制度的安排。5、人性预设

民主以乐观的人性预设为理论基础。民主理论相信甚至迷信普通民众的德性和能力,认为众人的智慧甚于一人的智慧。它认为只要统治权力掌握在人民手里就已经代表了正义,人民的权力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如果限制人民的权力,就是怀疑人民权力本身的正当性。

宪政以悲观的人性预设为理论基础。它不相信人有足够的美德和理性,而认为人存在自私和贪婪的本性,这使得以人作为其能动行使着的权力隐含着极大风险。孟德斯鸠断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因此约束权力的宪政观念实质是对人性弱点的防范。

(二)、民主与宪政的互补

民主与宪政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相互补充和支持的关系,两者以其各自的长处弥补着对方的短处,并在某些方面强化对方,从而实现着现代人所珍视的人民主权、平等、自由和法治等理想。

1、民主之短与宪政之长

a民主的多数规则的正当性常常遭受质疑。(密尔:“假定全体人当中,除一人之外,都持有相同意见,仅有一个执有相反的意见,那么人类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要人类沉默可称为正当。”)多数规则使民主按人头说话,以数量取胜,从而使个体自由得不到必然保障,有时甚至产生“多数暴政”。因此民主与它的价值取向——个体自由之间存在冲突。

b民主在空间上受到限制,以至于实际的民主形态只能是代议民主。而代议民主依赖于选民素质,并存在着代议链条断裂的危险——选举不真实;代议士不兑现竞选承诺,台上台下不一样。

由此,民主存在两种危险,一是真正实现多数统治所具有的多数暴政危险,二是根本得不到理想状态的危险。

c民主的另一缺陷是民主化进程通常伴随着政治不稳定。近代中国和非洲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了证明。非洲的民主化进程几乎导致“天下大乱”。

相对于民主,宪政对个体的消极自由有着较为可靠的保障。西方社会较长时间的自由尤其是财产自由不是受益于民主,而是受益于宪政。宪政有助于防止民主误入歧途:宪政框架下民主不容易发生多数暴政;有限政府减少了民主政府重大决策失误的可能;分权制衡有助于防止民主政府草率决策;宪政化改革也较少政治震荡。

2、宪政之短与民主之长

宪政主张有限政府,但“夜警政府”的破产表明政府边界其实不容易确定;在纯粹的宪政框架下,个人的消极自由度存在较大差异,宪政不能有效地解决平等问题,社会分化在所难免,因此宪政理论有贵族化倾向;宪政在统治权的主体构成上标准不明确;分权制衡也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

民主有助于解决宪政难以解决的平等问题;民主体现了对平头百姓的关怀,是一种平民理论,有助于实际改善芸芸众生的命运;民主促进了教育和民智的增长;民主解决了统治权的合法产生问题。

民主与宪政的互补关系表明人类构建政治文明时,应当建立宪政民主(信春鹰:理想的政制=宪政+民主),只有这样,政治文明建设才能修得正果。由于民主和宪政各有其优点和局限,很多国家同时采纳了民主理论和宪政主义,建立了宪政民主制。一方面给人民提供了广泛的政治参与,公平的政治交流和结合、定期的自由选举等权利和机会;另一方面又对政府设置了规则化、制度化的限制,如把国家权力分解为相对独立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使三权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国会、内阁、法院)行使;设立了不同形式的两院制,使决策过程更为慎重和受到制约;实行司法审查,由法官宣布违宪的法律和政令无效。有些国家还采用联邦进一步分散权力。

八、违宪审查的基本模式中国违宪审查制度改革

(一)违宪审查的主要模式

1、司法审查模式-由法院审查

司法审查模式指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中,对该案件所适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宪性进行审查、裁决的一种模式。

作为一种普遍的模式,司法审查具有经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优点,(有利于平衡国家权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稳定国家政权结构、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和一国法制的统一等。)但具有被动性——不告不理,裁决的不确定性——取决于法官的裁量和裁决效力的有限性——只适用于个案等等缺陷。

2、立法审查模式-由立法机关审查

立法机关模式是由立法机关审查裁决违宪案件的模式

该模式具有权威性和权力行使的统一性的优点,但存在以下弊端:第一,经常性和有效性不足。立法机关工作量大,加上违宪审查的专业性强,立法机关往往没有足够的精力对所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第二,法律由立法机关制定,与其自身不存在利害关系,因而难以发现违宪问题。第三,自我监督公正性不足。

3、专门机关模式-由专门机关承担

称凯尔森模式,奥地利模式,欧洲模式。指由宪法所规定的专门机关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的合宪性进行审查裁决的一种模式。

该模式具有超脱性——地位中立、超越于三权之上,终局性——一锤定音,权限的广泛性——审查立法、司法、行政、政党行为的合宪问题以及不同国家机关的权限争议问题。

4、复合审查模式

复合模式指一国的违宪审查权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机关共同行使的模式。具体有议会、政府、法院共同审查的瑞士模式、宪法委员会和行政法院共同审查的法国模式以及议会和普通法院共同审查的英国模式。

该模式具有程序的灵活性——可事先、事后审查。(其特点在于审查主体的双重性或多重性,且各审查主体相互分工,密切配合,使违宪案件能得到有效审查。不过,该模式也有违宪审查权分散、不统一的缺陷。)

(二)学术界关于完善我国违宪审查机制的设想

1、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

2、专门设立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

3、设立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平行的宪法委员会行使违宪审查权。

4、将目前的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行使违宪审查权。

5、在全国人大下设立具有专门委员会性质的宪法委员会。请对以上设想作出评价。

宪法审查制度不仅对宪法效力来说是必要的,而且也符合中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应当客观地总结和借鉴世界各国实施违宪审查的经验。从世界各国目前情况来看,由普通法院和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国家占绝大多数,建立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是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完善违宪审查体制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不能背离现行的政治体制。民主集中制要求国家的一切权利都属于最高权力机关,从根

本上讲属于全体人民。在这种政治理念下,专门的宪法机构也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必须是在集中之下的民主才有意义。

因此那种主张建立一个专门的宪法法院或是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平行的宪法委员会来行使违宪审查权的观点是过于理想化的,它与现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相冲突,无法超越人大的主权,而且谁来监督这个机构也是个理论难题。让最高人民法院承担违宪审查的任务也不合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法院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由人大产生,在地位上从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由一个执行法律的机关来审查立法机关的法律的合宪性,显然是不适宜的。此外,目前的司法体制和司法公信力都不高,且法院只是在发生具体的诉讼后才进行审查,不能主动进行审查。

囿于我国现行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体制,为了保持现行宪政秩序的稳定,我认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立宪法委员会是最优选择。有以下原因:

1、符合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可行性高

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这在很长一段时间是难以改变的。而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宪法委员会,符合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基本原则,且不影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属于现有制度框架下的一个改进,并且几乎不涉及宪法的修改,有利于宪法的稳定,符合渐进式改革的历史,操作性强,可行性较高。

2、机构专门化有利于更好发挥其违宪审查功能

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宪法委员会,专司违宪审查工作,审查效力受到全国人大承认和保障,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宪法争议案件,从而能较好地避免司法模式下裁决效力的有限性和立法审查模式下因工作量过大而导致的经常性和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并且宪法委员会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超脱性,一定程度上不受利害关系的影响,能较好地协调违宪审查的政治性与司法性的关系。

同时,专门机构的组成人员也是根据处理宪法问题的需要来选任的,能够较好满足违宪审查对于专业性的高要求。

3、在审查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司法审查模式的被动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审查方式上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事后审查的方式,以发生具体的诉讼为前提,也因此受之约束。而全国人大下的宪法委员会,其审查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法国的宪法委员会主要实行事后审查和抽象性审查,哈萨克斯坦的宪法委员会采取事先和事后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应当承认,宪法委员会在审查方式上更为全面,也更具合理性,能较好地适应我国政治和文化背景下对违宪审查的要求。

4、有利于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

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有权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活动,但人大也不能超越宪法赋予的职权范围,在自我监督制约公正性不足的情形下,需要一种制度化的、积极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因此在全国人大下设立宪法委员会,在人大中地位较中立,能起到良好的监督功能,容易发现违宪问题,尤其是在人大本身违宪的情况下,能够较直接地加以纠正。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行的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下,全国人大是最高的权力机关,一府两院由人大派生,对人大负责。全国人大享有广泛的监督权,并且违宪审查权也明确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因而如要将违宪审查权从立法中分立出来,由独立于全国人大的违宪审查机构行使,改革力度会很大,所受阻力而回很大。因此我认为在全国人大下建立宪法委员会更符合我国国情,更有利于现在政治格局和宪政秩序的稳定。

九、政治权利的功能例如:选举权的功能

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基本的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这类权利和自由的目的是国家保障公民有直接参与政治的可能。它是公民的经济要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享有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和其他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主要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享有被选举为代议机关代表和其他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主要公职人员的权利。

功能:

1 合法性功能:

在民主宪政的体制下,任何政治权力都可能面临合法性的问题。而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为代议机关和政府公职人员的权力合法性创造了基础。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的权力具有权威性。而民众对选举参与的广泛程度,代表了民众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所以是权力合法的基础。

人民主权理论论证了权力的来源,它以近代以来的天赋人权思想、自然权利观和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前提,提出人民是最高的主权者,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主张。但是人民作为一个整体和一种抽象,不可能直接产生和行使权力,人民主权理论在现实中找到了一种变通的方式——代议民主制。在代议民主制下,人民权力的具体代表就是立法机关,它是由人民以选举的方式将权利让渡由政府行使。因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具有合法性的功能。

2、选择和监督功能

只要具备了必要的国籍和年龄的限制,公民便可以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权利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大大扩展了选择的范围,有利于选出有效的政府。并且公民在行使选举权的同时,将根据受权者具体表现,对其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进行评判,并对其违反选民的意愿行为追究责任,决定是否继续委托、变更委托或收回权力。因而选举权有监督的功能,对于被选举人和选举程序的实施进行监督。

3、稳定社会的功能

政治权力的斗争一直都是政治生活的重心,而政治斗争的白热化给和平稳定的宪政造成了极大威胁。而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确定则很好地解决了政治斗争无序的状态,它把政治权力斗争有效地纳入法律程序,按照一整套明示的、客观的政治程序进行选举。

4、纠错和矫正功能

在选举制度下,选民平等行使选举权,候选人自由竞争,加上定期的选举构成了一个开放的权力机构,有效地防止了少数集团长期垄断的权力。定期的选举制使社会具有一种定期纠错和矫正功能,错误不易积累到极端,掌权者只能在自己任期里组建政府,而不能长期占有权力形成权力集中和腐败。

5、培育公民意识功能

通过行使政治权利,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通过了解政策并行使自己的选举权,从而体会到选举是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一种机会、过程,意识到选举投票是显示自己尊严与价值的重要行为,从而增强国家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此外,选举对社会有着普遍教育功能,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通过选举,整个社会的民主法制意识得以提高,有利于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民主意识,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十、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

政治自由:P256

表达自由是民主的另一种形式,是对选举的补充,是民意反馈的渠道,这种反馈一方面可以表达民众的利益诉求,另一方方面是对当局政策过程的的一种监督和制约。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监督权就是监督,防止腐败,防止政治精英与大众的过分离异。一切权力都会趋向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因此为了保障国家权力所有者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确保权力的有效实现,监督权可以保障人们对于国家权力行使的有效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十一、民主和宪政的关系

概念: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以宪法为前提,民主政治为核心,法治为基石,人权保障为目的。

侧重点:

理论来源:民主从古希腊开始被人们探讨,经过长达两千多年的辩论、支持、攻击、忽视、建立、实践、毁灭与重建,形成了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民主理论体系。

价值:

当我们看到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的法院有声有色地实施这司法审查,而这些国家的人均GDP并不比中国高,“经济发展水平低”之类的论点或许不应该再成为拒绝司法审查的理由。

宪法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书,宪法学以人权为逻辑起点,而人权产生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为了保障人权,宪法学出现了两大理论:民主理论从人权的肯定形态“公民权利”方面保障人权,宪政理论则从人权的否定形态“国家权力”方面保障人权。民主与宪政理论的结合形成人权保障的理性屏障。

实现人权这一伟大而神圣的目标,各国宪法毫无例外地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直接从正面明确规定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而是间接从发面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的各项权力。任何权力都表现出两种形态:一种是权利主体选择自己作出某种行为;另一种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为自己作出某种行为。

民主让公民积极通过行使各种政治权利,进而保护所有其它权利,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性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从而体现和保障人权。但是现代国家实行直接民主制的条件不具备,只能采取间接的代议民主,这就可能产生多数人的专制、极端民主及代表侵犯选民权利的情形、使少数人的权利受到威胁,被转让的人权反过来侵犯人权,就必须控制权力,即宪政。

国家权力本质上是人权,“是人民权力让渡的产物,来自于人民的授权,是人民权力的派生形态。”一方面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保障与增进人权,另一方面又因内在的扩张性所月之,阻碍社会进步,妨碍甚至否定人权的特性。

宪政民主制克服了单独的民主和单独的宪政所具有的缺陷,更能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民主试图通过保护和促进公民对政治程序的广泛参与来减少个人自由和尊严所承担的风险。而宪政则试图通过限制、规范和保障国家权力来减少和防范这种风险。两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存,可以高度兼容,两者在保障人权的道路上共同发挥,充分展示宪法人权保障的巨大潜能。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2016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处于一般环境大截面钢筋混凝土凝土柱,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15 B.C20 C.C25 D.C30 【B】;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构件,P5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P6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5。2013年出过类似的。 2.既有建筑装修时,如需改变原建筑使用功能,应取得()许可。 A.原设计单位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单位 【A】装修时不能自行改变原来的建筑使用功能。如需改变时,应该取得原设计单位的许可。 3.下列建筑结构体系中,侧向刚度最大的是()。 A.桁架结构体系 B.筒体体结构体系 C.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D.混合结构体系 【B】筒体结构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 4.下列水泥品种中,配制C60高强混凝土宜优先选用()。 A.矿渣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火山水泥 D.复合水泥 【B】高强(大于C50级)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5下列混凝土掺台料中,属于非括性矿物掺和料的是()。 A.石灰石粉 B.硅灰 C.沸石粉 D.粒化高炉矿渣粉 【A】混凝土掺合料分为活性矿物掺台料和非活性矿物掺合料。非活性矿物掺合料基本不与水泥组分起反应,如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硬矿渣等材料。活性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等本身不硬化或硬化速度很慢,但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起反应,生成具有胶凝能力的水化产物。 6.关于花岗石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强度高 B.密度大 C.耐磨性能好 D.属碱性石材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 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自考00159《高级财务会计》(2016版)主要知识点和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会计信息披露

自考试00159《高级财务会计》(2016版) 主要知识点和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会计信息披露 重点应用知识点: ⑴分部报告的相关判断 (2)关联方关系的认定;关联方交易的认定及类型。 知识点: (1)招股说明书与上市公告书的联系与区别。教材P299 见教材P30简答题答案在P33 (2)分部报告的判断标准,教材P305-306 1.原则、 2.三个10%、 3.低于10%情况 4.75% 5.垂直一体化 6.可比性要求 (3)中期报告: 1.确认和计量的要求P312 2.编制要求P313 3.中期财务报告与年度财务报告的联系和区别。 企业的财务报表按编报时间不同,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中期报告是指年度财务报告之外的其他按一定期间(如月、季、半年等)编报的财务报告。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中期财务报告,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 编制中期报告可以及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较为完整的会计信息,帮助他们较为全面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年度终了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作为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年末财务状况、全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在沟通企业单位管理层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4)关联方披露 1.关联方关系认定:P319(1-10) 2. 关联方交易的认定及类型:P322. 课后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A.2.B 3.A 二、多选题 1.DE 2.BD 3. ABCDE 三、分析题 1.分部收入大部分是对外收入,超过50%,只有E分部。但占所有企业收入份额没超过10%。 2.盈利分部绝对数合计是880+260+120=1260 亏损分部绝对数合计是110+105=215 两者较大者为1260 盈利或者亏损绝对值超过126(1260*10%)的企业为A分部;B分部。 3.资产合计数为16400万元,其10%为1640万元,超过此数的是A.B.C.D.分部。 综上所述,可作为报告分部的是:A\B\C\D分部。

2016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真题答案

2016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试真题答案(名师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贿 1 个最符合题意 ) 1.【答案】C 【解析】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的构件,棍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 C25。 2.【答案】A 【解析】装修时不能自行改变原来的建筑使用功能。如若必要改变时,应该取得原设计单位的许可。 3.【答案】B 【解析】简体结构便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水泥的选用,注意和水泥的特性结合起来学习。高强(大于 C50 级)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5.【答案】A 【解析】棍凝土掺台料分为括性矿物掺台料和非括性矿物掺台料。非括性矿物掺台料基本不与水泥组分起反应,如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硬矿渣等材料。括性矿物掺台料如粉煤灰、粒 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等本身不硬化或硬化速度很慢,但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 起反应,生成具有膝凝能力的水化产物。 6.【答案】D 【解析】花自石构造致密强度高、密度大、吸水率极低、质地坚、硬耐磨,属酸性硬石材。

7.【答案】B 【解析】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 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8.【答案】 D 【解析】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填土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自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应根据夯实机械确定。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9.【答案】D 【解析】防火涂料按使用厚度可分为 CB、B 和 H 三类: 1)CB 类: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小于或等于 3m, 2)B 类: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 3m 且小于或等于 7m, 3)H 类: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大于 7m 且小于或等于 45nm。 10 .【答案】C 【解析】硬聚氯乙烯(PC-U)管应用:用于给水管道(非饮用水)、排水管道、雨水管道。 11 .【答案】C 【解析】暗龙骨吊顶施工施工流程:放线→划龙骨分档线→安装水电管线→安装主龙骨→安装副龙骨→安装罩面板→安装压条。 12 【答案】D 【解析】园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现象: 1)在纵墙的两端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2020年8月整理).pdf

201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 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5、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6、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7、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 减金额、余额等。 8、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70)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70) 第一单元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以前年度亏损的弥补★ 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解释1】“亏损”,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经主管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金额(即税法口径的亏损额)。 【解释2】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期限计算;先亏先补,后亏后补。 【解释3】亏损弥补期限是自亏损年度报告的下一个年度起连续5年不间断地计算。 【案例】

年,尚有20万元亏损未能在税前弥补完,这20万元不得再结转以后年度在税前弥补。 企业取得境外所得计税时的抵免★ 1.5年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法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1)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2.抵免限额应当“分国不分项”计算;计算公式(简化): 抵免限额=境外某国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我国税率 【案例】甲企业2016年度境内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甲企业分别在A国和B国设有分支机构(我国与A、B两国已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A国分支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万元,A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在B国分支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万元,B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

综上,甲企业当年在我国境内应纳税额=100×25%+2.5=27.5(万元)。 源泉扣缴★ 1.扣缴义务人 (1)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就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讲解

什么是会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典定义: 1、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2、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专业定义: 会计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工作。 会计基本职能的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1、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 2、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阶段,会计核算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核算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3.会计核算和监督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作用 从正面看主要有四点:一是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二是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三是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善;四是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会计分类 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可分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两部分。 财务会计:编制财务报表,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是提供广泛的用户。其重点在于报告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 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信息,作为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决策的依据。没有标准的模式、不受会计准则的控制。 按行业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会计、金融证券会计、保险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房地产业会计、邮电通讯会计、农业企业会计、旅游餐饮会计、医疗卫生会计、交通运输会计、文化教育会计、物业管理会计、行政事业会计、上市公司会计、物流企业会计、连锁经营会计、出版印刷会计、私营企业会计、小企业会计(制造业) 会计、小企业会计(商业) 会计、电力企业会计、煤炭企业会计、钢铁企业会计、石油化工会计、汽车行业会计、烟草企业会计、酒类企业会计、食品企业会计、药品企业会计、加工制造会计、轻工纺织会计、外经外贸会计、信息咨询服务业会计、广告服务会计、房屋中介服务会计、市场(农贸、五金、批发、建材、服装等)会计、个人独资企业会计、高新技术企业会计、软件及集成电路会计。 按工作内容分为:总帐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等。 按工作范围分为:公共会计、私用会计、政府会计。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知识点总结归纳(一)

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 导语:笔者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的主要知识点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小伙伴起到一点作用。由于知识点较多,所以分成了多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系列文章。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 税务行政主体、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税务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注意以下政策: 1.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2.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3.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①夫妻关系;②直系血亲关系;③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④近姻亲关系;⑤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益关系。 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 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提示】保密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2014年、2017年都考过此知识点)1.税收法定原则 也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 (1)税收要件法定原则——立法角度 ①国家对其开征的任何税种都必须由法律对其进行专门确定才能实施; ②国家对任何税种征税要素的变动都应当按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 ③征税的各个要素不仅应当由法律作出专门的规定,这种规定还应当尽量明确。

2016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名师解析版

2016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 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施工放样的资料中,属于放样数据计算依据的是()。 A.放样数据手册 B.控制点成果 C.放样手簿 D.测量数据 2.下列围堰类型中,可以与永久建筑物相结合并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是()。 A.土石围堰 B.草土围堰 C.木笼围堰 D.竹笼围堰 3.如图所示,弯曲河段修建进水闸,闸址宜选择在()处。 A.1 B.2 C.3

4.某疏浚工程施工的排泥方式是经过排泥管输运泥浆至排泥区,相应的挖泥船类型为()。 A.绞吸式挖泥船 B.链斗式挖泥船 C.铲扬式挖泥船 D.耙吸式挖泥船 5.重要建筑物附近的基坑岩石采用爆破开挖时,应先进行()。 A.浅孔爆破 B.深孔爆破 C.预裂爆破 D.光面爆破 6.下列材料用量对比关系中,不属于混凝土配合比的是()。 A.砂率 B.水胶比 C.浆骨比 D.水砂比 7.下列水泵类型中,不属于叶片泵的是()。 A.离心泵 B.轴流泵 C.混流泵 D.容积泵 8.下列抢护原则中,不适用于堤防防汛抢险施工的是()。 A.前导后堵 B.强身固脚 C.减载平压 D.缓流消浪 9.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填筑堤防横断面的地面坡度较陡,施工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 A.1:3

C.1:5 D.1:6 10.根据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水规计[2010]51号),项目后评价一般按()个层次组织实施。 A.二 B.三 C.四 D.五 1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在承包人索赔处理程序中,承包人接受索赔处理结果,发包人最迟应在做出索赔处理结果答复后()天内完成赔付。 A.14 B.28 C.42 D.56 12.根据《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试行)》(水利部令第31号),下列建设工程项目,需办理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的是()。 A.涉河桥梁 B.码头 C.穿堤输油管道 D.拦河水闸 13.已经通过审批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重新招标时投标人仍少于3个的,经()批准后可不再进行招标。 A.地方人民政府 B.项目法人 C.政府监督部门 D.项目审查部门 14.根据《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国办发[2016]49号),工程质量保证金的预留比例上限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

2018初级会计考试《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得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注意】本质与特征是一回事,无需特别区分。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概念: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分类标准: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类别: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注意】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意2】请大家重点掌握“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并看清题目问法。 【注意3】法律行为的反向问法,例: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仲裁裁决 1.仲裁管辖权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 2.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由3名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1)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第3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3名仲裁员为首席仲裁员。 (2)当事人约定由1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公平合理原则) 3.回避制度(公平合理原则)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4.仲裁应开庭但不公开(自愿原则)

自考管理会计重点知识讲解考点归类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第一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二.管理会计及其演进 1.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另一分支,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职能的实施,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并参与管理活动. 2.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分类、加工整理、分析报告和信息传递等。(多选) 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一.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1.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服务。 2.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决策与规划会计和执行与控制会计。(背诵) 3.决策分析可区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分析。 ◆短期决策分析: (1)成本与产量问题; (2)成本与收入问题; (3)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 ◆长期投资决策是建立在货币时间价值的基础上的。 二.管理会计的特点(重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背诵)管理会计的基本特点: (1)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2)方法灵活多样性; (3)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 (4)会计信息不受会计准则约束; (5)重视人的行为问题。 第三节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质量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信息; (2)制定计划编制预算; (3)实施经营计划,评价业绩实施控制; (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 三.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准确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及时性; (5)成本和效益原则。 习题: 1.[201104单选]4.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可以表达为执行与控制会计和() A.决策与规划会计 B.成本与产量会计 C.成本与收入会计 D.企业内部资源合理分配会计 [答案]A 2.[201604单选]10.从工作侧重点的角度而言,管理会计被称之为() A.算账的经营型会计 B.外部会计 C.算账的报账型会计 D.内部会计 [答案]D 3.[201207多选]20.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 A.收集 B.分类 C.加工整理 D.分析报告 E.传递 [答案]ABCDE 4.[201304单选]8.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决策与规划会计和执行与控制会计的是() A.决策会计 B.成本会计 C.责任会计 D.管理会计 [答案]D 5.201307简答]21.简述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职能作用。 答: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另一分支,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职能的实施,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并参与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信息;(2)制定计划编制预算;(3)实施经营计划,评价业绩实施控制;(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 6.[201404单选]1.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 A.投资者 B.债权人 C.企业内部管理者 D.政府部门 [答案]C 7.[201510单选]1.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 A.历史信息 B.现时信息 C.现时和未来的信息 D.未来信息 [答案]C 8. [201610单选]1.下列不属于管理会计特征的是() A.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B.方法灵活多样 C.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 D.会计信息受会计准则约束 [答案]D 9.[201007简答]22.简述管理会计的基本特点。

2016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真题与答案word

2016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真题与答案(可编辑word) (请别叫我科比,拿走不谢) 一、单项选择题(共2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 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处于一般环境大截面钢筋混凝土凝土柱,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15 B.C20 C.C25 D.C30 【B】;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构件,P5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P6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5。2013年出过类似的。 2.既有建筑装修时,如需改变原建筑使用功能,应取得()许可。 A.原设计单位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单位 【A】装修时不能自行改变原来的建筑使用功能。如需改变时,应该取得原设计单位的许可。 3.下列建筑结构体系中,侧向刚度最大的是()。 A.桁架结构体系 B.筒体体结构体系 C.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D.混合结构体系 【B】筒体结构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 4.下列水泥品种中,配制C60高强混凝土宜优先选用()。 A.矿渣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火山水泥 D.复合水泥 【B】高强(大于C50级)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5下列混凝土掺台料中,属于非括性矿物掺和料的是()。 A.石灰石粉 B.硅灰 C.沸石粉 D.粒化高炉矿渣粉 【A】混凝土掺合料分为活性矿物掺台料和非活性矿物掺合料。非活性矿物掺合料基本不与水泥组分起反应,如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硬矿渣等材料。活性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等本身不硬化或硬化速度很慢,但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起反应,生成具有胶凝能力的水化产物。 6.关于花岗石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强度高 B.密度大 C.耐磨性能好 D.属碱性石材 【D】花岗石构造致密强度高、密度大、吸水率极低、质地坚硬、耐磨,属酸性硬石材。 7.框架结构的主梁,次梁与板交叉处,其上部钢筋从上往下的顺序是()。A.板、主粱、次粱 B.板、次粱、主粱 C.次粱、板、主粱 D.主粱、次粱、板 【B】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 作,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4.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老师与学生) 5. 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6. 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 7.企业的资金在任一时点上均表现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8.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9.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 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0.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11.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2. 【要点提示】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3.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 的收入、费用。 14.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 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 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6.会计要素 两个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定性)、会计要素的计量(定量) 17.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8.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2016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6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可作为二级公路路床填料的是()。 A.重粉质粘土 B.红粘土 C.弱膨胀土 D.湿粘土 【参考答案】C 2.填实路堤压实质量标准的控制指标宜采用()。 A.压实度 B.沉降差 C.密度 D.孔隙率 【参考答案】D 3.关于加筋土挡土墙施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筋应呈水平铺设 B.严禁平行于拉筋方向碾压 C.墙后填土宜采用羊足碾压 D.安装直立式强面板应按不同填料和拉筋预设仰斜坡 【参考答案】C 4.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摊铺完成后,紧跟摊铺机及时碾压的设备宜选用()。 A.轮胎压路机 B.重型振动压路机 C.三轮压路机 D.轻型两轮压路机 【参考答案】D 5.公路面层水泥沪宁图可惜爱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交通等级是()。 A.中交通荷载等级 B.极重交通荷载等级 C.特重交通荷载等级 D.重交通荷载等级 【参考答案】A 6.路面基层排水层的透水材料,透水性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 B.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 C.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 D.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水泥处治的碎石集料>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 【参考答案】B 7.连续梁桥可以实现较大跨径是由于其利用负弯矩来减少()弯矩跨内的内力分配更合理。A.跨中 B.固定端 C.自由端

D.铰接点 【参考答案】A 8.桥梁桩基础正循环回转钻孔施工中,护壁泥浆循环路径包括:1、桩;2中心;3钻头口;4泥浆泵笼头;5泥浆沉淀池。则泥浆循环的正确()。 A.5-1-3-2-4 B.1-2-3-4-5 C.4-2-3-1-5 D.2-3-4-1-5 【参考答案】C 9.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中,计算后张法预应力XX下料长度应考虑的XX()。 A.预应力孔道曲线长度、预应力筋外露工作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 B.梁的跨径、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盖梁宽度 C.梁的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预应力筋外露工作长度 D.盖梁宽度、梁的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 【参考答案】A 10、岩石隧道的爆破应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或(),以有效控制隧道开挖*** A.深孔爆破技术 B.钻孔爆破技术 C.***X爆破技术 D.预裂爆破技术 【参考答案】D 11.关于隧道水害防治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 B.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江水迅速地排到洞外 C.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 D.隔断排水通道 【参考答案】D 12.下列设施中,不属于交通标志的是()。 A.作业区指示牌 B.里程标 C.隔离栅 D.公路界碑 【参考答案】C 13.下列流水施工参数中,属于空间参数的是()。 A.流水强度 B.工作面 C.施工过程数 D.组织间歇 【参考答案】B 14.挖孔桩孔内有岩层需要爆破时,应采用()爆破 A.猫洞炮 B.深孔炮 C.浅眼炮 D.药壶炮 【参考答案】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