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报道负面影响

新闻报道负面影响

新闻报道负面影响
新闻报道负面影响

浅谈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

【摘要】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是指新闻媒体采用正面报道或批评报道形式,报道新闻事实后受众普遍感知到的与新闻报道初衷相悖的某种看法。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对我们开展新闻传播工作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成为开展新闻传播工作的“绊脚石”。对此,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警惕。希望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问题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让我国的新闻产业更顺利的拓展和创新。

【关键词】新闻报道负面影响危害

新闻媒体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有力的宣传、贯彻作用;对群众极大的动员、鼓舞作用;对先进的东西积极的倡导弘扬作用;对错误及时的制止、纠正作用;对科学知识广泛的传播、普及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肯定新闻工作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看到在新闻报道中也存在报道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1]。

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是指新闻媒体采用正面报道或批评报道形式报道新闻事实后受众普遍感知到的与新闻报道初衷相悖的某

种看法。而非指受众个体因生活经历、文化素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不同对新闻报道的理解的差异而产生的某种看法。“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2]。”

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对我们开展新闻传播工作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成为开展新闻传播工作的“绊脚石”。对此,我们应该给予足

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包括

1、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包括: (1)求新性。记者所要采访的事实是新近发生、发展、变化的新鲜事实,为获取新闻而采访。 (2)突击性。记者的采访讲求时效,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采访的报道任务。在广播采访中,时效性的要求尤其严格,记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突击采访的能力,把握时机和主动权,以最新信息赢得受众。 (3)灵活性。记者采访比较灵活,通常只集中于一点,致力于发掘精彩素材,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采访对象和内容。 (4)广泛性。记者的采访活动涉及面大,接触范围广,各行各业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成就很新经验、新问题,都在记者广阔的采访 视线之内。需要记者进范围广泛的采访,采集人们欲知而未知的新鲜事实,使传播 的内容尽可能适应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受众的需要。 (5)持续性。记者的采访往往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接采访,不断提供新的新闻信息。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了新闻采访的持续 性。所以要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不断采访和连续报 道,为人们提供有关的新闻信息。 2、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用事实说话”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用事实说话”是指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用事实说话” 的方法具体包括: (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典型事实必须是受众所未知的鲜活事实,必须是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有的方失也是选择典型事实 的一个标准。 (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新闻中的人和事,一般都是有形可感、有无可托的。它们通过采录或摄录逼真地再现,使新闻报道做到有神、有形,使受众仿佛亲历奇 境、亲眼所见,这种方法自然恰当,会加强可信性和说服力。 (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新闻报道中的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对它所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一、新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把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从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所著《德国新闻事业》算起,迄今不过一百多年。若以美国新闻教育和研究事业的兴起为标志,也仅为一个世纪左右。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迟于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行。由于该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的研究对象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在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著作的提法或者分类并不统一,但它们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我国的新闻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新闻学理论,但又有所不同。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很多定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西方,对新闻的严肃定义有:“新闻就是变迁的记录”——英国《泰晤时报》,“新闻就是新鲜报道”——英国《牛津字典》等等,在国外对新闻的幽默定义也有许多,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博加特等。 我国学者对新闻也有一些定义,比如:“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很重要事实”——范长江;“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我们一般指的新闻,可以理解为: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做到新、快、短、活。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新闻边缘体裁。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上段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直接、最简练、最迅速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方式。 (三)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How——怎么样,何果),也称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 (四)新闻语言 在写新闻时,有的作者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实,它们之间的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新闻和新闻事业 一、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辨析题: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要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防止主观主义、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 二、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公认的、具有权威地位的定义。) 新闻定义的内涵(必须依据事实;内容上具有新意;公开报道和传播;时间上讲求时效) 三、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与本质要求 具体: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引用的材料准确可靠;背景材料完全真实、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本质:1、全面、完整、深刻,力求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反映事物内在规律;2、注意代表和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本质,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评论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就必须客观、公正、有立场 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让防止新闻失实? 1、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基本要求、本质要求; 2、新闻失实的表现:一)子虚乌有二)合理想象三)以偏概全四)猎奇传讹五)导演摆布六)添枝加叶七)商业炒作 3、怎样防止新闻失实:A、接近“起点源”法,尽量接近“起点消息源”,坚持不做实地采访、不到事发现场不写新闻,是保证新闻真实的最可靠的方法。 B、全面采访法,采访一定要深入、全面,这是实践检验了的、新闻采访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实、新鲜、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一般读新闻报道的习惯是:通篇浏览标题,优中选优,不留死角,仔细阅读。1、自主性。新闻界自主选择报道或者揭露目标,自主进行调查活动。不是依赖当局发表的材料写报道,而是记者亲自进行调查,逼近真相。也不是像独家新闻那样只依靠单个的材料,而是通过彻底的调查采访,揭示事件的整体的情况。2、新闻性。目标的选择是当前读者最关心的问题。3、科学性。它的威力与魅力建立在扎扎实实、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上。4、费时、费力、篇幅长、分量重的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新闻报道的含义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讲究用事实说话,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 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被报道出来的新闻是在报道者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反映之后形成的观念性的信息,是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 新闻报道的特点用事实说话。 新闻报道的分类 1.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分,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2.按照新闻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 3.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4.按照新闻的题材来分,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 5.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新闻报道的基本方法 1.概括事实 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对客观事实的概括,这不仅因为要用语言传达客观事件的总体情况和来龙去脉,还因为新闻一般要求精炼、简明。对新闻事实的概括要立足全局,抓住特征,正确反映整体。 2.精选事例 在报道中,结合对事实的概括报道,选择一定的具体事例,既能提示新闻报道的主体,又能使报道生动感人,这些事例不应随便选,而应具有典型性、具有鲜明个性、能够说明问题、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再现场景 再现场景就是将新闻事实的现场情况逼真地描写出来,产生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从而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对比衬托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对比性材料能够更明确地表达记者要说的话,比如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突出新闻事实的变动程序等。 新闻报道要具有真实性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017291071.html,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作者:谢彬 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7期 【摘要】灾难性新闻采访报道时,新闻工作者应注意遵守新闻的操守、职业道德,要尽可能的给予遇难者及家庭宽广的人文关怀,真实客观公正地将灾情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告诉给广大的受众。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采访 目前,灾难性新闻越来越频繁地见诸于各家媒体,随着环境的逐步宽松,类似的报道可能会越来越多。作为媒体,特别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各级党报党刊理应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然而,由于灾难性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性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形,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的表象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形的公开展示,有可能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因此,媒体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面对“报道,还是不报道”、“先报道,还是先救人”、“以人为本,还是以新闻为本”等选择时,该如何把握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灾难新闻采访和报道中违背职业准则现象 也许大家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上海《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打死的一民工家属时,该民工的家人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因获悉儿子去世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记者采访。记者退出后,村委会负责人陪同当地领导和一群记者浩浩荡荡来到该家,硬是冲进家门。领导在老太太的极度悲痛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的记者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痛苦镜头和画面。①在这场“采访,还是不采访”的选择中,李宁源失去了一次新闻报道的机会,却坚守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与其相比,硬冲入罹难者家中的记者无异于一群野蛮的掠夺者,在“深挖”到了自己想要的素材后扬长而去,留给罹难者家属是永远的痛楚。 此外,无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为了追求最佳效果,人为地摆拍和导演,诱导当事人回忆伤心往事、陈述痛心的遇难经过等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曾经在采访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初级中学3名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到河边洗手,一名学生不幸滑入河中,另外两人施救也被带入河里,结果3人先后遇难。事情发生后,学校和当地党委、政府立即组织救援。新闻单位事后获悉这条新闻,纷纷前往该学校采访,为了表现当时的抢救场面和另外两名学生的救人义举,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受害者亲属的问题。于是,这里可能就要涉及到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伦理学、新闻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又都归属于“人文主义关怀”的大旗之下。因此,本文着重就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一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灾难新闻与人文主义关怀 在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史上,由于传统的灾难报道观念的束缚,我国新闻传媒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往往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倾向,即多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多报道领导,少报道群众;多关注群体,少关注个体。这种倾向在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印证。新闻中虽然也看到了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但这种关怀是一种政治关怀和物质关怀,缺少的却是人文主义关怀。 什么是人文主义关怀呢?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随着时代、地域而不断发展,但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因此,在西方大众传媒大量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尤其是灾难新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解读主要围绕这两层含义进行。①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充满感情地关注着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 灾难性事件(感性世界)带给人的情感情绪反映 心理世界的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拷贝世界)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不安得到平静,恐慌得到理智,从而产生积极的和良性的言与行。②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实际上就是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的灾难新闻。因为“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因此,作为灾难性事件载体的灾难新闻,其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人文主义关怀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表现 人文主义关怀被人们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因此,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无私与智慧等人性的光辉。考察近十年来国内外灾难新闻的报道实践,笔者发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一直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并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闻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新闻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魏俊宝 新闻结构,指的是一条新闻报道的外部架构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形式。 新闻外部架构的组成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六个部分。 组织形式指的是新闻报道的外部架构组络,就是把导语、主体、背景等基本零件有机的结合。新闻内容的内部结构形式一般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电视新闻还有总分式) 一标题:标题是新闻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标题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三大作用①揭示主题②表明观点③吸引观众 如:臧天朔:成也朋友,败也朋友(央视),升井!升井!生命奇迹(智利矿难、央视) 突破!李娜闯入决赛创造历史 娜样怒放!李娜荣夺得法网冠军 李娜成亚洲球员大满贯第一人 标题写作要点: 标题要鲜明、准确、简洁,以实题为主,讲究文字的排列美; 尽可能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写入标题; 标题中尽可能多地纳入新闻五要素; 电视专题标题一般不超过七个汉字。 二导语:是新闻整文的第一个自然段,要求用一句话或简短的一个自然段。将新闻的最新鲜、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进行概括地交待。 一般导语里至少要具备三个以上要素。 导语形式一般有:①叙述式②小结式③描写式④设问式 导语的作用①反映新闻主题②概括新闻基本事实③吸引受众④表明媒体观点 三新闻主体:导语通常是对新闻主体的高度艺术概括,新闻主体承担着进一步具体表现和说明新闻主题的任务。 导语与主体的关系可以看着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略叙与详叙的关系。 新闻主体部分应注意的问题: 紧扣主题 选材要具体、充实 层次段落分明、起承转合自然 新闻主体写作务必注意层次。如果层次混乱,那么这条新闻就不知所云。什么叫层次呢?层次是新闻主要内容的表现次序。通常也叫意义段,逻辑段。我们在撰写新闻文稿时,是将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关系安排其先后次序,一层层有步骤地表现出来,前后连贯,组织成一条完整有机的文稿。所以,我们安排层次时,一定要做到清晰、连贯。 新闻层次的方式,我们一般采用记叙文的层次结构方式: 一、按照时间的先后安排层次; 二、按照空间的交换安排层次 三、按照材料的性质安排层次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会议报道中的会议内容、领导调研活动中的讲话。层次安排尤为不能混乱。 “认为”一般指“看法” “指出”一般指“问题”

新闻稿写作要求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以下有几种新闻的格式: 新闻的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 “一个H”:How(如何) 新闻的分类:消息、通讯、评论等 新闻的结构: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倒金字塔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新闻报道体裁有哪些

新闻报道体裁有哪些 【篇一:各类新闻体裁的主要特点】 各类新闻体裁的主要特点 消息消息的定义: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消息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或者狭义的新闻。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的具体特点不一,因此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我们这里所讲的消息,指的就是狭义新闻。 新华社的每天发稿中也绝大多数都是消息。 消息种类 常见分类 (一)动态消息:也称,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报道。 (三)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四)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其他分类 4.特写消息(也称目击式消息或情景消息)。即对事情的发生或人物活 动的现场,给予准确、清晰、生动地描写,力求再现活生生的事实。这类消息用电影艺术的特写手法进行写作,可 以单独报道某一重大事件或作为重要人物报道的一种补充。这类消 息要写好的关键是,新闻采访和写作人员既要深人事件发生或人物 活动的现场,又要善于观察。用眼睛摄取富有新闻价值的一情景或 一物,才能把特写消息写得有声有色。 5.人物消息。以人物的活动或遭遇为内容的报道。如各行各业先进 人物的示范工作或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新成就等等,都可以写 成这类消息。有些人物消息,又突出反映人物的思想或精神风貌。 人物消息的写作,要求文字较简短,选材切忌贪大求全,最好是抓 住人物的特点或典型事来写。写好人物消息既要抓动作,写出人物 的精神;又要抓表情,写出人物的心情;还要抓语言,写出人物的 个性。 6.述评消息。不仅报道事实,而且对事实进行评价。它也称为“新闻 述评”或“记者述评”。这种消息不但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还帮助 读者分析、解释、评价来认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其写作 都以报道的事实为主,以评议事实为目的。从表达来说,往往是述 多于评。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区别于评论。此类消息在叙述事实中 进行评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妙。 7.图片新闻。即用新闻照片配上文字说明的一种消息报道形式。这 种报道形式,主要是抓典型的事件,或表扬或批评,做到图文结合,使读者一看便知新发生或新发现了什么事实,又能产生如临其境之感。近年来,这种图片消息受到报纸的重视,也受到读者的欢迎。 8.其他。此外,还有成就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即以生产、经营、 工作、学习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做法为内容的报道。事件消息:即迅速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故又称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新闻学一班张浩田411051摘要: 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探析东西方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的借鉴。 关键词: 灾难性报道新闻比较差异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 所谓自然性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 自然性灾难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前者如地震、塌方、雪崩、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后者如淫雨、干旱、冷冻、等。 两者的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 例如2003年伊朗发生的大地震,两万多人死亡,全世界的媒体都迅速地给以报道。 社会性灾难。

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者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如汽车相撞、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游轮翻沉、房屋倒塌、火灾、工矿伤亡等,都无谓地造成生灵涂炭,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特别是那些重大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得核电站事故、俄罗斯核潜艇沉没、“ 9。 11”恐怖事件,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都震惊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导向原则,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大体有两类称呼: 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 此外,鉴于黑色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也有人把灾难新闻形象性地称为“黑色新闻”。 然而,在西方新闻学的术语中,没有相对应的“DisasterNews”一词。 这恐怕跟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因为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是新闻。 因此,也就没有单独的“灾难新闻”的概念。 但是,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灾难新闻报道问题和案例

1、不尊重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及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 表现:许多媒体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事故,出于种种考虑,选择了沉默或者回避,比如政府干预,没有对灾难事故予以或者迅速作出反应,媒体的这种“失语”现象是不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表现。媒体的“失语”现象在SARS事件中尤为典型。 案例:2003年,在SARS传播的初期,我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无一例外的集体性“失语”。2003年2月初的广州,尽管从2002年的11月起,非典就开始在广州周边的城市流行,抢购板蓝根、食醋报道在广东、内地流传,但主流媒体一直没有给予正面报道。当广州市内大规模传言四起的时候,主流媒体依旧保持了不应有的沉默。3月间,广东一家报纸有关“非典”的报道被认为不合时宜。直到广州市召开了相关的新闻发布会后,媒介才‘开始较为系统、正面地回应大规模的传言,并对SARS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报道。3月26日,新华社称北京输入性非典型肺炎得到有效控制—这是首次有关北京“非典”的官方报道,而北京当地媒体依然保持沉默。4月3日,举行的首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打破了传媒集体失语的状态,专题、专版纷纷上马。’2008年的南方雪灾的报道前期,媒体对信息披露滞后,轻描淡写的报道导致灾情未得到充分反映,影响救灾工作的进行。 .2、灾难新闻报道缺乏科学性 表现:陕西宝鸡出现的神婆“作法”、“避邪”防“非典”:香港庙宇因SARS来袭,香火格外兴盛;在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传言一位过世多年的高僧托梦:黑糯米煮水饮下可抗SARS,一时坊间所存黑糯米被抢购一空,狮城米贵,诸如此类屡屡发生。而某些媒体对谣言、错误的防制措施不加批判反津津乐道. 3、灾难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体现人文关怀,要求媒体关注灾难中的人以及人的生存状况,在直面悲剧的同时,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以及灾难中的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 (1)掠夺式采访

2019年对新闻稿件的要求

2019年对新闻稿件的要求 对新闻稿件的要求有哪些要注意的呢?下面是分享的关于对新 闻稿件的要求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对新闻稿件的要求【1】 1.“新”闻重点:既然是“新”闻稿,讲的就不能是“旧”闻,就算是“旧”闻,你也要想办法旧瓶装新酒、老树出新枝。新闻界常常流传一个笑话:这个新闻可以吃很多天!事实上除了第一天就真的“新”之外,第二天开始就只是找不同的切点切入新闻,因此只有切口是新的,其他的都不新。 2.强调主题,其他以辅助资料整理:一则新闻稿一定只强调一个主题,次要的可以放在后面,更次要的或是补充说明的,直接提供附件或是辅助资料即可,否则太多的主题反而会模糊了焦点,变成没有主题。例如儿童奶粉卖点是在有益身体的菌种,最好从头到尾都绕着这个主题转,不要一下子又强调奶粉的维他命B群含量有多高。 3.倒三角形,每段均可独立:除了特殊的特稿、新闻分析或是专题报导之外,一般新闻写作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倒三角形的“倒宝塔式”。也就是愈重要的愈放在前面,因此最重点的内容当然要放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同时导语也不宜过长,视情形而定,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个字。新闻写作发展出这种相当特别的写作风格,当然是为了适应新闻快速、直接的特性,直接告诉读者到底要说些什么。尤其是一份报纸厚厚的好几十版,每天见报的新闻上百则,读者不可一一看完,

因此必须以最简短的方式让读者立即明了最重要的内容,如果读者有兴趣就继续阅读,否则即可就此打住。 4.同样地,倒宝塔式新闻写作的段落依重要性递减,且各段独立,对于有排版时间压力的编辑而言,只要看前几段就可以掌握重点,如果版面有限,更可以直接后面整段整段地大笔删除,而不会影响全文。因为在讲究又新、又快的新闻作业环境,包括读者和老编是都没有耐心的。因此千万记住不要讲究所谓的启承转合,直接开门见山就可以了。 5.能引起记者注意的标题:新闻标题必须将此次新闻主题简单扼要地说明出来,才能吸引记者的注意,不至于成为垃圾桶内的废纸。 新闻的写作技巧(一)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他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好的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本文将依次做如下论述: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同是记者、通讯员,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

经济新闻的特点

经济新闻的特点 财经报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transaction of information)。及时了解、准确掌握英文财经报道的信息内容,除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对这类报道的语言运用规律和特征有所认识。总体而言,英文财经报道从个别字词的选用到全篇内容的陈述都体现了新闻报道贯有的及时、客观、新颖的特点,另外,由于专业上的需求,财经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又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征。下面我们分别从篇章结构、句法形式和遣词造句几个方面介绍英文财经报道的特点及语言运用技巧。 英文财经报道属于一种专业性的新闻报道,因此,其语言运用的特征就是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多,而且许多常用词被赋予特殊的含义,例如:long(多头)、 short(空头)、rally(价格回稳)、call(看涨)、 put(看跌)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词在专业上的含义,就可能无法真正彻底读懂有关的报道和消息。 另一方面英文财经报道为了体现新颖、通俗,也经常用一些外来语、俗俚语、口语表达形式以及比较生动、灵活的小词,例如:

“President Clinton said he is ‘confident’ Congr ess will approve …even as the plan continue to draw heavy fire from Republicans and Democrats on Capitol Hill.”(这里的” to draw heavy fire”是俗语,意为“招致猛烈抨击”。) “At the same time, Ortiz threw cold water on the idea advanced by several U.S. lawmakers…”(”throw co ld water”意为“泼冷水”,也是通俗的表达方式。)“The weak dollar … has hammered the earnings of the big exporters at the heart of Japan’s economy.”(“hammer”原本指“用锤子钉…”,是一个很形象的小词,这里转意为“严重影响”。) “Clinton has vowed to veto the bill on grounds that it is unfair to America’s ha ve-nots.” (”have-nots”是poor “贫困”的一种婉转表达方式,常用于口语。)“The impasse has forced a partial government shutdown and the furlough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federal workers.”(”impasse”(僵局)和“furlough”(休假)都为法语词汇。) 财经报道用词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形容经济数据及市 场变动的词通俗、形象,例如,读者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市场收市情况描述:…“end high高价收盘 /low低价收盘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摘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 引言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文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新闻宣传稿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

新闻宣传稿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 新闻宣传稿作为宣传性质的文章,有着自身独特的写作规范与要求。新闻消息的写作,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如果缺失任何一个结构,该稿件可以说是不够完整的。按各行各业新闻报道的共性来分,有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报道、调查报告、新闻述评等。新闻宣传稿的基本落脚点在于宣传,根本目的在于宣传,因此如何把握宣传力度和在宣传方面如何下工夫,是新闻宣传稿写作的基本问题所在。以下简单阐述一下新闻宣传稿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大家共勉。 一、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规范 新闻宣传稿的写作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特殊的要求。 1.新闻宣传稿要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 新闻宣传稿的根本目的在于宣传,因此在写作新闻的同时需要尤其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同时需要明确一点的是,新闻宣传稿是新闻而并非纯粹宣传稿件,也就是说,新闻专业性的书面语言是新闻宣传稿必备的一个基本性内容。因此,如何把握新闻和宣传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如何在新闻基础上体现宣传的基本作用,是写好新闻宣传稿的一个基本前提。新闻宣传稿具有宣传的多种功能,因此重视宣传的本身意义和作用,是新闻宣传稿写作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2.新闻要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突出报道事件的重点 新闻报道离不开事件本身,事件构成新闻报道的主体,即常说的新闻素材。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突出报道事件的重点,其意义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只说明一点潜在的作用构成。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事件,不是要否定事件发生的主体行为人,因为新闻五要素的基本理论常识规定了新闻事件主体行为人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的地位,本身对于主动性极强的活动主体就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定位,不必在乎上述这种否定所可能发生的几率性;相反,突出事件本身,往往起到意外的遮眼障目的作用,即在突出行为人地位和作用的同时,能够遮掩新闻报道本身从属于行为人、完全为行为人宣传服务的“奴性面目”,即使新闻报道本身丢却了从属与主观的嫌疑,更加突出新闻宣传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注重在规范形式上的创新,尽量避免新闻宣传稿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现象 新闻宣传稿最大的弊端恐怕在于规范形式上千篇一律的呆板和新闻报道方面千人一面的尴尬。这种弊端的形成既与新闻写作理论本身内在的规律性和机械性有关,同时又是宣传稿所必然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麻烦和窘区。从理论本身来说,新闻宣传稿需要有这样呆板的规律,则必然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因此,如何在实际运作中充分调动新闻宣传稿写作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在规范形式上有大的创新,是避免新闻写作出现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举措。 4.注意新闻语言的专业性和书面化,做到字斟句酌,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新闻宣传稿本来形式是新闻,运用专业性强、书面化的新闻语言,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规范。做到字斟句酌,主要是体现写作人的新闻素养和职业要求。常识性错误出现是新闻写作人的大忌,是时时刻刻需要注意、需要完全避免的。常识性错误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几类:错别字类;语法错误类;组织表达错误类等等,这些错误是写好新闻宣传稿的致命硬伤,因此是绝对要避免出现的。为避免出现宣传对象的表达错误,可以将新闻宣传稿交由组织内部相关人士确定,或通过掌握组织详尽材料等途径解决,而作为内部宣传的写作人,则对于此类问题应有更高的敏感性和严谨性,杜绝此类错误在任何时间的任何宣传稿件上发生。 二、新闻写作坚持的基本标准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灾难是人类生存所要面临的一种常态,一般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类。灾难报道以灾难性事件为主要内容,具有突发生、震撼性、负面性、社会性等特正,故而一直是各个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社会舆论的中心。 众所周知,记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环节,通过他们的眼和笔(或者镜头),人们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次成功的新闻报道,除了记者必须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记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整个采访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在灾难报道中情况复杂,这就要求记者要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素养,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尤为重要。 关键词:灾难报道;记者;素质 第一章灾难新闻概念及其新闻价值 1.1灾难报道 西方国家并没有“灾难新闻”这个概念,灾难其自身就是种新闻。美国学者杰克海敦认为“地震、灾害、战争、飞机失事……这些都是新闻,事故火灾可说是最基本的新闻。”灾难的英文是“Disaster”,相当于中文“灾难报道”的含义 我国新闻界对于“灾难新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张学军在《黑色新闻:悲剧意识的一个交汇点》一文中指出,凡是和天灾人祸有关的不幸事件都被称为“黑色新闻”。刘海贵先生《当代新闻采访》中,将灾害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文灾害报道,另一种是灾害新闻报道1。在他看来,灾祸新闻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但从整体上可以将它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因此,在我国灾难报道是逐渐生成的一个概念。邓利平《“黑色新闻”——悲剧报道的美学魅力》中提到,战乱、灾祸、饥饿以及疾病都可以归结为“黑色新闻”。田炳信在《“白新闻”报道的禁戒线何时能突破》一文中,将“河道决堤、仓库爆炸以及森林大火”等报道定义为“白(色)新闻”。本文所研究的灾难报道,属于对灾难新闻事件全方位的报道,即对自然灾难和人为灾祸等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 1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254 页.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是指新闻这种文体的“结合构造”的样式。 新闻有无结构,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任何一种文体都是有结构的。这里要讨论和研究的是:新闻这种文体的结构有没有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新闻在广义上说,分新闻(指消息,下同)、通讯和特写三大类。这三大类中,通讯和特写的结构,我们以为至今还没有什么特点,它们与一般写实记事文体的结构大体相同。如果一定要套用“凤头、猪肚、豹尾”等说法,也只能衍化出“生动的开始,曲折的过程,巧妙的结束”等一类大同小异的模式来。因此,可以这样说,通讯和特写作为一个总体,它们的结构还说不上有什么特点或特色。 新闻则不一样了。它在漫长岁月的演变中,特别由于它的功能——快速传播信息的功能的突出发展,它已经在结构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或特色。换句话所,新闻作为一个总体,它和通讯、特写不一样,它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结构样式了。 “倒金字塔”式结构 这是来源于国外(美国)的一种有关新闻结构的说法,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 所谓“倒金字塔”式结构,是指新闻的结构样式,如同倒过来的金字塔,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紧接着的是次要事实,然后是

再次重要的事实……,以此递减到结束。例如—— 尼克松耳后切除一块癌肿块 美联社纽约8月8日电纽约市康奈尔医疗中心的医生上周为前总统尼克松做了四小时的手术,从他左耳后面切除了一个一平方英寸(六点五平方厘米)的癌肿块。 上星期四用一种当地的麻醉剂为尼克松做手术的普赖奥洛医生说,“肿块已全部切除”。 普赖奥洛昨天说,尼克松患的是一种基础细胞癌,类似于从里根总统结肠内切除的皮癌。这是一种“非常轻微类型的癌,实际上永远不会向别处扩散”。 普赖奥洛说,“这是一个大肿瘤。”并说他从尼克松左肩取下一块皮肤移植到伤口上。 尼克松在切除肿瘤的当天便出了院,并到他的新居休养。 这种结构样式的新闻,有助于最迅速地传播新闻消息,并方便编辑编发稿件、读者阅读新闻,因此至今仍为大多数新闻工作者所接受。 “倒金字塔”式结构的说法也有缺点: 第一,它容易使人机械地理解,新闻结构非要这样严格地按照“第一重要内容”、“第二重要内容”、“第三重要内容”……这样的排行来安排不可,而客观事实的重要性,时常是很难像用天平那样秤得准足的。 第二,新闻工作实际中的情况也非完全如此,有时候最重要的内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一、新闻体裁的总特点 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新闻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洁准确。 1、广义新闻和狭义新闻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2、新闻体裁大体分三类: 1、新闻报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 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 详细说明如下: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所有这些与新闻有关的体裁,都是网络新闻资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它们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共同建构了网络新闻资源的组织形式。体裁属于新闻资源内部形式的基础层次。各类新闻资源都有适应自身定位和表现内容需要的常用体裁,要从资源性质和体裁的固有联系出发,在把握体裁特点和及其表现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挥多种体裁相互配合的互补效应,恰当调动、巧妙运用各种新闻体裁。 通讯和消息相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内容上来说,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形式上说,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写作技巧上说,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风格上说,消息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