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光学仪器》检测题

《常见的光学仪器》检测题

《常见的光学仪器》检测题
《常见的光学仪器》检测题

2015_2016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检测题

八年级物理(一)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多选题漏选得2分

1.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2.(2015·南宁)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

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2015·南京)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5.夏天的早晨,在野外经常看到如图所示树叶上有晶莹剔透的露珠,透过露珠可以看到清晰的叶脉,则叶片上的露珠所起的作用与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

6.(2015·娄底)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7.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和下列哪一种工具的工作原理相同

A.照相机 B.摄像机

C.放大镜 D.投影仪

8.(2015·泉州)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用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

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9.(多选题)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放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越靠近地图看到的地图的像越大

D.只要是放大镜,什么时候都能成放大的像

10.(多选题)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探究后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

的是

A.蜡烛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

B.蜡烛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

C.蜡烛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像小于物体位于b

点所成的像

D.蜡烛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

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

A.屏上的像消失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

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 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

12.如图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13.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

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

___________(选填“汇聚”或“发散”)作用,是________透镜。

15.小明找到一块透镜,用它来正对太阳光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他手中拿的是___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图中那个最亮最小的光斑位于透镜的_________处。

12题图 13题图

16.英国微距摄影大师布莱恩·瓦伦丁用微距镜头拍摄出美丽的水珠艺术品,如图是一幅草尖上朝露折射出的一朵花的影像。我们看到水珠后面的花是缩小、倒立的,则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填“虚”或“实”)。

17.(2015·曲靖)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刚好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

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若将此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被放大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__________cm 。

18.观察图,小红手拿透镜对着窗外的大树,在白纸上看到了大树的像,她拿的是_______透镜。这一成像规律的应用是___________。

15题图

16

题图

19

.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 和物距u 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当物距为15cm 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0.(2015·佛山)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这成像原理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填“凹”或“凸”)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读数”越________。 21.一凸透镜的焦距是50cm ,则用该透镜制作的眼镜的度数是_________度,这副眼镜适合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人佩戴。

22.(2015·河北)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 )前18cm 处,光屏上得到了蜡烛焰倒立、_________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

光线有_______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蜡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____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3、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

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__透镜,所成的是______(填“放大”、

13

“缩小”或“等大”)的___ __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 ___ ___cm。

24.显微镜的物镜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它的目镜也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放大的_________像。(选填“虚”、“实”)

三.作图题(共12分)

25.如图,有两束光线射向凸透镜,请完成光路。 34

25题图 26题图

26.(2015·广东)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27.在下图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28.请你在图中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29.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将凸透镜画出来。

四.简答题(5分)

30.烈日炎炎下,不要给室外的花草浇水,否则会造成花瓣及叶片灼伤。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这是为什么?

五.实验、探究题(共18分)

31.(9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王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乙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图甲图乙

32.(9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_____上。

(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_________焦距。(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象(如图)。

(4)小明得出探究结论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个实验。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放在15cm刻线上,如图6-16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结合所画图象,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

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 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导学单 年级:高二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XX12 题过小孤山大孤山学习目标1、 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2、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学习重点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方法指导学生自学、合作交流交流与教师讲读相结合 流程笔记栏一、自主学习陆游(112-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 、给易读错的字注音 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3、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4、找出活用词并解释、找出特殊文言句式并解释二、自我检测1、

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 ) A、有俊鹘抟水禽(tuán) B、沙洲葭苇(iā)、潦缩(li á)D、岸如赪(hēng) 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 )A、信造化之尤物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尤物:美好的事物,这里指漂亮的女子。 B、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贩货的行商。 D、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3、与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项( ) 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三、合作探究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A、然(1)杰然特起 (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3)实不然也(4)碧峰巉然孤起 B、以(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

复以小艇游庙中 (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1)信造化之尤物 (2)自数十里外望之(3)徙倚久之而归 (4)何功之有哉?()之二虫又何知 D、而(1)突兀而已(2)徙倚久之而归 (3)岸土赤而壁立(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母立于兹 、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晚泊沙夹(2)岸土赤而壁立 (3)掠江东南去(4)上干云霄四、堂达标 6、翻译下列句子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3)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6)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7)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五、拓展提升(作业)翻译全文六、收获和疑惑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重点实词 1、列置 2、亦与它石迥 3、又深秋潦 4、碧峰巉然孤起 5、上干 6、信 7、庙在山之西麓山脚8、尝加营葺、9、倒影水中,胜景 10有俊鹘抟11、不与江水乱 二、重点虚词 1、自数十里外望之 2、信造化之 3、徙倚久之 4、复以 5、碧峰巉然孤起 三、古今异义 1、与江山相发挥 四、词类活用1、极2、皆以杏仁澄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1、此山当是其2、信造化之尤物也 3、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4、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5、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二)省略句 1、倒影(于) 2、方立(于)3遂行泛(于)澎蠡口 《庖丁解牛》 一、重点实词1、庖丁解2、足之所履踩3、肩之所踦(yǐ) 4砉(huā)然向响 5、“奏刀騞(huō)然 6、 7、过。 8、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 9、批郤:空隙。 10、 11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2、技经肯綮经脉。肯:紧附在骨 qìng:筋肉聚结处。 13、而况大軱 14、 割肉 15、断指用用刀折骨 16、硎:磨刀石 17、间隙。 18、散落在地上 19、心满意足 20、善 二、通假字 1、砉然向然通“响” 2、技盖至此乎 3、善刀而藏之 三、古今异义 1、古—没有不是今— 2、不外乎以神遇—会合、接触今—碰见、遇见 3、视为止,行为迟—行;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4、古——虽然这样、但是今—— 特殊句式 1、省略句技盍至此乎此乎 2、判断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3、状语后置新发于硎于硎新发 4、宾语前置 5、视为止,行为迟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陈情表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所忧愁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二、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教育最新K12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二课《山川秀美》练习题2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练习卷B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1. 横纵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列有关山脉的分析,错误的是()A.雪峰山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祁连山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大兴安岭以东是东北平原,以西是内蒙古高原 D.昆仑山以北是准噶尔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 读下图中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及山脉分布图(图中粗实线表示山脉)回答2-3题 2.图中四省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黄河流经A省区,简称晋,太行山是本省与河北省的界山 B.B省区是贵州省,行政中心是贵阳,与渝、鄂两省相邻 C.雅鲁藏布江是C省区重要河流,青稞、小麦是本区主要农作物。本省区人口密度小D.长江流经D省区,人民政府驻地是武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是本省主要气候特征 3.有关图中山脉、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①山脉是高原和盆地的分界线 B.②山脉是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此山脉以北是准噶尔盆地 C.D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山脉③以东是华北平原 D.图中四省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的有A、B、C三省区,D省区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4. 地处干旱地区的河西走廊成为甘肃省重要的“粮仓”,主要得益于()A.祁连山冰雪融水B.黄河水 C.天山冰雪融 水 D. 长江水 5.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B.伊朗高原 C.东非高 原 D.青藏高原 6. 我国最大的沙漠位于() A.准格尔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 7.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 C. 昆仑 山 D. 天山 8. 读图,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能经过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生活与哲学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命题人:李正 试卷说明: 1.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本试题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 第I卷(选择题) 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分。 1.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 )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属于世界观范畴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 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两者 ( )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 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 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 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 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说明(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4.“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 A.内涵 B.起源 C.任务 D.性质 5.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七单元语文试卷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A、而以奴骖乘( ) B、即以头击楹( ) C、杀而鬻( )之 D 、恶吏苛刻( ) E、死不得葬大茔中( ) F、家无jī( )侍 G、主上宵gàn( ) H、必cù( )额曰 J、hàn( )山易 K、衣zī( )衣而返 二、默写(12分) 1、根据课文写出上下句: (1),脉脉不得语。(2)白头搔更短,。 (3)散入珠帘湿罗幕,(4),清风半夜鸣蝉 2、理解性填空 (1)《渡荆门送别》写平野的辽阔和大江的雄姿,突出起雄伟壮丽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句子是:,。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句子是 ,。 (3)《春望》的颔联是,。 三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关于 ..传说的话,我们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B、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推敲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如意的照片。 C、初中三年,光阴荏苒 ....,许多往事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里。 D、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救死扶伤 ....,她柔肠百转。她是中原大地的女英雄——任长霞。 四、遇到下列情况,你认为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甲乙两班同学为争得一面“精神文明奖”流动红旗发生争执,你想劝劝他们,于是说:“通过争吵来获得精神文明奖本身就不文明。” B、你的同桌向你请教时,你说:“好吧,让我给你指点指点迷津。” C、你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同学都向你祝贺,你说:“谢谢大家的肯定,希望大家的普通话说得像我的一样好。” D、夜已深,你的邻居还在喧嚷,你过去劝阻说:“请不要大叫大嚷!”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 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六、学校文学社正在进行“我所知道的名著人物”调查,按要求填写下来。(8分) 人物故事(各写两个)性格特点(每个人物答两点即可) 孙悟空⑴

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点总结

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词多义: 之 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 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 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 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 然 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 古今异义词: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古义: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 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古义:不能通行。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接近死亡;表示程度极深。重点词组: 列置烽燧陈列、设置 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 又深秋潦缩积水 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 上干云霄冲,直入 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 庙在山之西麓山脚 尝加营葺营建,修缮 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 有俊鹘抟水禽持,抓 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 词类活用: 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 二、指出词类活用用法及意义 1、宝.装屏风:宝石,实为用宝石,名词作状语 2、皆名.天下:扬名,名词作动词 3、上.干云霄:向上,名词作状语 4、南.望彭泽、都昌诸山:向南,名词作状语 5、掠江东南 ..去:向东南,名词作状语 6、岸土赤而壁.立: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 7、晚.泊沙夹:在晚上,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 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判断句

省略句: 倒影(于)水中 方立(于)庙门 遂行泛(于)澎蠡口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介宾结构后置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被动句 《庖丁解牛》文言知识整理 重点实词: 庖丁解.牛:剖开、分割 足之所履.:踩 肩之所踦.(yǐ ):支撑,接触 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向,通“响”。 奏.刀騞(huō)然:奏,进; 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进.乎技矣:超过。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 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 因.其固然 ..: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技经肯綮 ....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 而况大軱.乎:大骨 良庖岁更 ..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新发.于硎.:发,出;硎,磨刀石 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 如泥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 踌躇满志 ....: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 二、通假字 砉然向.然通“响” 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善.刀而藏之通“缮”,修缮 3,古今异义 所见无非牛者:古—没有不是今—只,不外乎 以神遇:古—会合,接触今—碰见、遇见 视为止,行为迟:古—行,动作;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虽然,每至于族:古——虽然这样,但是今——连词,表转折 特殊句式 技盍至此乎省略句,技盍至(于)此乎 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Unit7单元检测题 -.单项选择(15分) 1.---Can I help you? ----_____. A. Thank you B. Yes, please. I want a pen. C. I’m sorry D. You’re welcome 2.---Can I use your dictionary? ----Sure._____. A. Here you are B. Give you C .Here it is D. Here are you 3.---What color ____the pants? ----______blue. A. is, is B. is, It’s C. are, They’re D. are, They 4. We have socks ____black. A. for B. at C. of D. in 5---____are those two girls? ----They are Monna and Gina. A. How B. How much C .Who D. What 6. Please have a ____Guangming Clothing Store. A. look at B. look C. see D. watch 7. Each of the students_____ a Chinese book. A. is B. are C. have D. has 8 .Let’s sell these watches _____them. A. at B. from C. in D. to 9. How much _____do you want? A .bananas B. milk C. apples D. oranges 10. We can buy some nice clothes _____ a very good _____. A. at, price B. in, price C. at, cost D. at, selling 11. We have some good things _____ a good price. A. in B. for C. at D. with 12. The socks are too cheap. I’ll _____them. A. bring B .want C. take D. do 13. We can _____ clothes _____ this shop. A. buy, to B. buy, from C. sell, from D. buy, for 14. How much _____ these pants? A. is B. am C. are D. do 15. Come down to the shop and see for_____. A. you B .yourself C. your D. yours 二. 完形填空(15分) Hi, boys and girls. Have 1 look 2 Sister Ma Clothes Shop. We have black and blue hats 3 ($15) 4 . The blue sweater is ($33) 5 and the yellow sweater is ($30) 6 . The yellow shorts are 7 ($30) and the green shorts are 8 sale for ($25). You ask how 9 the shoes are ? 10 are the shoes? Oh, I’m sorry. These are my shoes. 1. A ./ B. a C. an D. the 2. A. at B ./ C. to D. in 3. A. on B. to C. for D. with 4. A. five B. fifteen C. fiveteen D. fifty 5. A .three three B. thirteen three C. thirty three D. thirty—three

《过大孤山小孤山》导学案教师版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 编制人:审核:领导签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课文,将课下注释搬到课文中,标记勾画重点实、虚词以及疑难句子,再研读本学案。(牢记:先读完课文,再做本预习案。) 2.认真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A层牢固掌握实虚词,总结规律方法,并自主进行拓展;B层完成规定任务,总结规律方法,做好基础落实;C层完成规定任务,落实好基础知识)。 3. 需重点掌握的知识有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运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诵读、摘抄积累等。 【学习目标】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3、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预习案 第一步:通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正音,将课下注释整理到课文中,疏通文意。 第二步:结合【自主学习指导】自学,完成【预习案】。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一、走进作者 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 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二、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自主学习·疏理基础】【自主学习指导】 1.知人论世,有利于解 读课文 一、给下列字注音 烽火矶.(jī)烽燧.(suì)窦.(d?u)潦.缩(lǎo)巉.然(chán) 上干.(gān)云霄楼观亭榭.(xiè)抟.(tuán)赪.(chēng) 汲.(jí)葭.苇(jiā)栖鹘 ..(qīhú)以杏仁澄.之(dèng) 二、解释下列实词 1、突兀 ..而已:高耸 2、及抛江 ..过其下:抛锚停船于江中 3、嵌岩窦穴 ....: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 4、杰然特起 ....:高俊雄伟的拔地而起 5、秋深潦缩 ..:水位下降 6、碧峰巉然孤起 ....:高高耸立着 7、已非它山可拟.:相比 8、信.造化之尤物也:诚然 9、鸥鹭灭没 ..:时隐时现 10、徙倚 ..久之而归:徘徊不忍离去 11、晚泊.沙夹:停泊 12、大孤则四际渺弥 ..皆大江: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三、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凡.江中独山:所有 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但是 3、实不然.也:这样 4、杰然.特起:……的样子 5、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 6、信.造化之尤物也:诚然 7、盖.以此得名:大概 8、俄复 ..开霁:不一会 9、始.见庐山及大孤:才 10、盖.江西路也:大概 11、皆以.杏仁澄之:用 12、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用 1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用 14、信造化之.尤物:的 15、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 16、徙倚久之.而归:音节助词 17、突兀而.已:与“已”连用,“罢了” 2.认真阅读课文,参考 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 典》完成基础知识落实 3.扎实落实课文中的文 言知识,特别注意课下 注释中的重点字词解 释。结合课下注释及自 己文言知识储备,细读 课文,梳理各段中的重 点、难点。 装订线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练习讲课教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一、给加点字注音 烽火矶.()烽燧.()窦.()潦.缩()巉.然()上干.()云霄 楼观亭榭.()抟.()翠蔓.()汲.()葭.苇()栖鹘 ..()以杏仁澄.之() 二、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解释其含义。) 1.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皆名.天下 ( ) 2. (1)如宝.装屏风 ( ) (2)掠江东南 ..去 ( ) (3)岸土赤而壁.立() (4)上.干云霄() (5)晚.泊沙夹() 三、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 1.此山当是其一也。() 2.信造化之尤物也。() 3.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4.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5.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6.及抛江过其下。() 7.复以小艇游庙中。() 8.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四、古今异义 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 ..② ..①相发挥 ①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②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2.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接近死亡;表示程度极深 3.信造化 ..也。 ..之尤物 古义: 今义:造化,福气,运气;尤物,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4.南唐为奉化军节度。 古义: 今义:多指节制,约束。

五、一词多义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 1.起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 ) 信造化之尤物 ( ) 3.信言必信,行必果() 低眉信手续续弹 ( ) 复以小艇游庙中 ( ) 4.复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今年欢笑复明年 ( ) 红罗复斗帐 ( )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 5.临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未尝不临文皆悼() 皆以杏仁澄之()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以吾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作《师说》以贻之() 木欣欣以向荣() 此山当是其一() 7.是是日风静,舟行颇迟()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 六、语句翻译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答案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高二()班第()组姓名: 《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 主备人:高继刚审核:高二语文组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本,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鉴赏小结本文描写山川景物形象的手法。 3、3、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结合其经历,学习其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重点掌握“然”、“以”这两个虚词 2、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手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且在文中加注重点实、虚词以及疑难句子的理解,标记勾画,做好文本批注,再研读本学案。(牢记:先理解课文,再做本学案。) 2.深入文本,合作探究,学习鉴赏写作手法。 3.在理解的基础上大声诵读,体悟作者情感,提高文言文的感知能力。 4.认真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预习案】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一、走进作者(知人论世,有利于解读课文。) 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 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 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二、课文背景 (见教材P68注释①) 【自主学习·疏理基础】 认真阅读课文,参考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完成基础知识落实。 一、给下列字注音 烽火矶.(jī)烽燧.(suì)窦.()潦.缩(lǎo)巉.然(chán)以杏仁澄.之(dèng)赪.(chēng) 楼观亭榭.(xiè)抟.(tuán)汲.(jí)葭.苇(jiā)栖鹘 ..(qīhú)上干.(gān)云霄 二、解释下列实词 自舟中望山:从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特异之物上干云霄:直冲 凡江中独山:所有方立庙门:正盖以此得名也:大概俄复开霁:一会儿雨过天晴始见庐山及大孤:才大孤状类西梁:像每汲用:取水过夕乃可饮:一晚 三、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A、然(1)杰然特起( ......的样子)(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但是) (3)实不然也(这样)(4)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判断题 1.2小时25分等于225分. 2.半小时就是50分。( ) 3.判断:0.6时等于6分。( ) 二、单选题 4.单位换算: (1)2350千克=________吨( ) A. B. 1 C. 1 D. 2 (2)85分=________时( ) A. B. 1 C. 1 D. 2 5.1分钟之内,小华不可能完成下面哪件事?( ) A. 跳绳40次 B. 步行500米 C. 做口算题10道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重 B. 小学一节课一般是40分钟 C. 10000比9990多1 三、填空题 7.填上合适的数. (1)3.5t=________kg (2)150分=________时; 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明跑100米用了18________;一节课的时间是40________;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是6________;做一次深呼吸用8________。

9.公顷=________平方米小时=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 4平方米=________平方厘米84升=________毫升 10.填上合适的单位。 妈妈工作时间是8________ 李红跑50米的时间是12________ 一根棒球棒长5________ 一篮子水果重2________ 教室黑板长42________ 汽车每小时行驶80________ 树的身高是156________ 鸡蛋重是 50________。 四、解答题 11.2016年4月10日早上7:30,首届武汉马拉松鸣枪起跑,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名选手同场竞技。最终,肯尼亚选手Maiy0以2小时11分17秒夺得男子冠军,埃塞俄比亚的Regasa以2小时26分10秒夺得女子冠军。请你计算出跑完全程Maiyo比Regasa快多少时间。 12.在横线上写出钟面的时间,小兔子可能在哪个时间拔萝卜。 五、综合题 13.连一连。 (1)

高一语文《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梳理高一语文《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梳理 1、准确认读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其意义: ①列置烽燧②秋深潦缩③俊鹘抟水禽 ④沙洲葭苇⑤江岸如赪⑥尝加营葺 【讲解】①燧suì:本义是古代取火的工具,本文指报警的烽火台。②潦lǎo:雨水大或路上的流水,积水,本文指江水。③鹘gǔ:鹰隼一类的猛禽;抟tuán:本义是把东西捏聚成团,本文引申为追逐。④葭jiā:芦苇。 ⑤赪chēng:红色。⑥葺qì:修理房屋。 2、根据文意推断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及抛江过其下②是日风静,舟行颇迟 ③巉然孤起,上干云霄④信造化之尤物也 ⑤与江山相发挥⑥舟中估客莫漫狂 【讲解】①抛:抛锚、把船停下;②迟:速度慢;③干:触及;④信:确实;⑤发挥:互相映衬;⑥估:通“贾”,商贾,即贩货商客。 3、下列加点词均为名词活用为状语,请说明其意义: ①如宝装屏风②上干云霄③晚泊沙夹 ④南望彭泽、都昌⑤岸上赤而壁立 【讲解】①宝:用珍宝;②上:向上;③晚:到晚上; ④南:向南;⑤壁:像墙壁一样。

4、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①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②落星之类,皆名天下。 ③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 【讲解】①突兀:高耸峭拔,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高耸的山峰;②名:名气,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名气、闻名;③澄:使动用法,使……澄清。 5、简要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②神曰“安济夫人” ③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讲解】①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若以楼观亭榭稍饰”;②省略句,“神”,指的是(庙里祭祀的)神像,定语省略;③判断句。 6、重要句子翻译: ①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②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③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 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④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⑤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用两种方法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1.画一画,填一填。 二、连一连。 2.连一连。 3.连一连。 三、小动物们说得对吗?

4.我会看时间. 四、我会正确选择。 5.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构成一个()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平角 6.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是,这时的时间是()。 A. 2时 B. 3时或9时 C. 6时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在整点重合时,显示的时刻是()。 A. 3时 B. 6时 C. 12时 8.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正对着北。数字3正对着()。 A. 东 B. 西 C. 北 五、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连一连。 9.连一连。 六、想一想,填一填。 10.在正确的钟面下面画“√””。 七、我会画漏掉的时针或分针。

11.过1小时是几时? ()()()() 八、根据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 12.你能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吗? 九、解决问题。 13.小宁在每个时间可能在干什么?请你连连线。 14.下图中,时针指向________,分针指向________、接近________时,所以是快到________时了,还可以说成大约________时。

参考答案一、用两种方法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1. 二、连一连。 2. 3. 三、小动物们说得对吗? 4. 四、我会正确选择。

5. C 6. B 7. C 8. A 五、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连一连。 9. 上1—下2,上2—下1,上3—下3,上4—下4 六、想一想,填一填。 10. 七、我会画漏掉的时针或分针。 11.解:第一个是12时;第二个是9时半;第三个是3时;第四个是2时半。 八、根据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 12.解:如图: 九、解决问题。 13. 14. 10;11;12;10;10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一、重点实词 1、列置烽燧陈列、设置 2、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 3、又深秋潦缩积水 4、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 5、上干云霄冲、直入 6、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 7、庙在山之西麓山脚 8、尝加营葺营建、修缮 9、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 10有俊鹘抟水禽持、抓 11、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 二、重点虚词 1、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 2、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 3、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 4、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 5、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 三、古今异义 1、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四、词类活用 1、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2、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山当是其一也 2、信造化之尤物也 3、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4、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5、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二)省略句 1、倒影(于)水中 2、方立(于)庙门3遂行泛(于)澎蠡口 《庖丁解牛》 一、重点实词 1、庖丁解牛剖开、分割 2、足之所履踩 3、肩之所踦(yǐ)支撑接触 4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向通响 5、“奏刀騞(huō)然奏进 6、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7、进乎技矣超过。 8、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 9、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10、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 11、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2、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 13、而况大軱乎大骨 14、良庖岁更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 15、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16、新发于硎硎:磨刀石 17、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 18、如土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 19、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20、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 二、通假字 1、砉然向然通“响” 2、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3、善刀而藏之通“缮”修缮 三、古今异义 1、所见无非牛者古—没有不是今—只 2、不外乎以神遇古—会合、接触今—碰见、遇见 3、视为止,行为迟古—行动作;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4、虽然每至于族古——虽然这样、但是今——连词表转折 特殊句式 1、省略句技盍至此乎技盍至(于)此乎 2、判断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3、状语后置新发于硎于硎新发 4、宾语前置技经肯綮之未尝未尝技经肯綮 5、省略句视为止,行为迟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陈情表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所忧愁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二、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浙江省宁波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素材人教版

山川秀美 第一框复杂多样的地形 我国地形特征? ①地形复杂多样。②山区面积广大。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山区是对那些地形的统称?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多少? 山地、丘陵、较崎岖高原 2/3 3、我国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沟横纵壑,支离破碎 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高原(世界屋脊)重要作物—青稞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 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林广布 四大盆地准格尔盆地:天山以北,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第二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我国最大盆地, 最干旱,内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盆地(位于第一阶梯),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最富饶,多紫色土,其中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平原)黑土地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最大) 4、人口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平原、丘陵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较密集 高原、山地交通不便,人口较稀少 我国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 6、三个阶梯的地形单元 第一阶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高原、盆地 第三阶梯:平原、丘陵 7、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8、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9、地势特点的影响? (对河流的影响):使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在各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候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第二框季风的影响

我国气候的两大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及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旱、雨两季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寒冷,气压低,缺氧 什么是夏季风? 来自海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偏南风,温暖湿润。 什么是冬季风? 来自内陆(西伯利亚和蒙古)上的偏北风,寒冷干燥。 什么是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夏季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最大的缺点? 雨热同期不稳定性形成旱涝灾难。 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海陆热力差异大 冬季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高低不同 10、南北方降水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 11、造成中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海陆位置不同(离海洋远近不同) 12、造成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很多地方终年冰雪覆盖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地势)高。 第三框母亲河 我国的第一长河?第二长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把长方形涂成红色,正方形涂成绿色. 二、填空. 1.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厘米,长是40厘米,宽是()厘米. 4.用四根都是4厘米的小棒,围成一个正方形,周长是()厘米. 5.长方形的周长是16米,是宽的4倍,宽是()米,长是()米. 6.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7米,宽5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长()米,如果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长方形、正方形对折后,两边都能完全重合. ()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3.每个图形都有周长. () 4. 这是一个四边形. ()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 6.小冬冬家到学校最近的路是第③条.() 7.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用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的周长最短. 2.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了3厘米,宽减少了3厘米,它的周长(). A.增加了 B.减少了 C.没有变

3. 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长是25厘米,宽是10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一个长方形长18厘米,宽8厘米,从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26 B.32 C.36 5.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一根围成正方形,它们的周长() . A.一样长 B.长方形周长长 C.正方形周长长 五、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以厘米为单位) ()()() 六、把表格补充完整. 七、计算下列各图形的周长. 八、解决问题. 1.小芳用一根长48厘米的彩带正好沿着一个正方形礼盒围一圈,这个礼盒一个面的边长是多少 图形长宽周长 长方形 6cm 4cm 2dm 10cm 边长周长 图形 28cm 12d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