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切换参数总结版(重点必看)

W切换参数总结版(重点必看)

W切换参数总结版(重点必看)
W切换参数总结版(重点必看)

参数筛选汇总

一、切换参数

1、BISC Verification功能开关:将此功能开关打开后,UE进行3G向2G切换时,首先较检查目的小区的BSIC是否正确,BSIC正确后才开始切换过程。

2、GsmHandoverNrtPS功能开关:PS业务切换开关,0表示不支持非实时业务PS切换,1为打开。

3、AdjgRxLevMinHO:此值表述GSM小区接入的最低门限,只用当GSM小区RSSI >= AdjgRxLevMinHO时才能进行3G向2G的切换。此值越大,在进行3G到2G切换时对GSM小区的电平质量要求越高

异系统切换失败原因

1、Relocation Preparaqtion Failure(CS切换失败消息)

(1)失败原因是no-resource-available(无有效资源),最后确认是核心网MSC Server数

据配置的问题。

(2)失败原因是Unknown-target-rnc(找不到目标RNC)

(3)Unspecified-failure(未知原因),是在跨RNC切换时失败

2、Cell Change Order From UTRAN Failure(PS切换失败消息)

(1)失败原因是Physical Channel Failure(物理信道失败)

对于3G 2G系统间切换掉话的常见原因大概如下:1. 邻区漏配置,可以通过配置邻区解决;2. 信号变化太快导致掉话;3. 手机问题,比如UE回切换失败或者UE没有上报异系统测量报告导致掉话等;4. 物理信道重配置时发生最优小区发生变更导致掉话,需要产品算法进行优化;5. 异系统小区配置过多导致掉话,可以通过优化邻区数目解决;6. LAC区配置错误导致的掉话,可以通过数据配置检查解决。

1、同频切换管理参数

1.1同频测量滤波系数FilterCoef

层3滤波应尽量滤除随机冲击的能力,使得滤波后的测量值反映实际测量的基本变化趋势,由于输入层3滤波器的测量值已经经过层1滤波,基本消除了快衰落的影响,因此层3应对阴影衰落和少量快衰落毛刺进行平滑滤波,以为事件判决提供更优的测量数据。

提高同频滤波系数,抗快衰能力增强,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变弱,避免乒乓切换;降低同频滤波系数,抗快衰能力变弱,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增强,避免切换不及时。

参数FilterCoef配置方法如下:

a 若切换区信号变化较慢同频滤波系数可设为7

b 若切换去信号变化速度中等同频滤波系数设为6

c 若切换区信号变化较快同频滤波系数设为3

该参数越大,对信号平滑作用越强,抗快衰落能力越强,但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越弱,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该值设置过小,会增加不必要的软切换以及乒乓切换,需要强调的是,本参数的调整对切换整体性能影响很大,因此调整时要慎重。

1.2软切换相对门限

该参数定义了某小区质量,目前用PCPICH 的Ec/No来评价,相对于活动集综合质量,若w=0 ,则为最好小区质量的差值。

参数设置决定了软切换区域的大小和软切换用户比例,在CDMA系统中要求处于软切换的UE比例一般为30%~40%,方能保证平滑切换。根据仿真结果,当相对门限取为5dB时,处于软切换状态活动集小区数的UE比例为35%左右,建议在开局初期该值可以取稍大些5~7dB,用户数增多后为节省系统资源可逐渐减少,但必须大于3dB,否则容易乒乓切换。

另外在特殊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对1A事件和1B事件设置不同的相对门限从而达到减少乒乓和改变软切换比例的效果,比如当通过调整1A和1B迟滞仍不能很好的控制乒乓效应时,可以设置比1A事件更大的1B事件相对门限来减小乒乓,但通常应该保持1A事件和1B事件相对门限的一致性,利用延迟触发时间、层三滤波系数和迟滞来减小乒乓效应。

对网络性能影响:参数设置决定了软切换区域的大小和软切换用户比例,若门限较大,则目标小区加入活动集容易,不容易掉话,处于软切换状态的UE比

例增大,但前向资源占用严重;若门限较小,则目标小区加入活动集困难,通信质量得不到保证,平滑切换会受影响。

1.3软切换相关的迟滞

参数设置:

1A和1E事件迟滞设为6(3dB) 其余设为8(4dB) 。

1A事件和1E事件随UE移动速度变化的建议设置如下表:

1F事件和1B事件随UE移动速度变化的建议设置如下表:

1C事件和1D事件随UE移动速度变化的建议设置如下表:

对网络性能影响:迟滞的增大,对于进入软切换区域的UE而言,相当于减小了软切换范围,对于离开软切换区域的UE而言,相当于增加了软切换的范围。如果进出用户数目相同的话,对软切换的实际比例不会有影响。迟滞设置越大,抵抗信号波动的能力越强,乒乓效应会得到抑制,但同时也减弱切换算法对信号变化的响应速度,所以该参数的取值即需要考虑无线环境、慢衰落特点、

也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的切换距离和用户的移动速度。为保证及时切换,1A事件的迟滞可比1B、1F、1C、1D事件迟滞设置小一些,但不应相差太大,否则会影响软切换比例,另外迟滞的调整通常需要和滤波系数、延迟触发一起考虑。

1.4软切换相关的延迟触发时间

延迟触发机制主要用于以下几个目的:可以减少突发信号引起的错误事件报告;一定程度上抑制乒乓切换;降低阴影衰落对事件判别的影响。

对网络性能影响:迟滞值越大,平均切换次数越小,但迟滞值的增大会增加掉话的风险。

1.5小区偏置CellIndividalOffset

该值与实际测量值相加所得的数值用于UE的事件评估过程,UE将该小区原始测量值加上这个偏置后作为测量结果用于UE的同频切换判决,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该参数在配置邻区时如果希望切换容易发生,可以配成正值,否则配成负值,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设置越大,则软切换越容易,处于软切换状态的UE 越多,但占用前向资源;设置越小,软切换越困难,有可能影响接收质量。

1.6检测集统计开关DetectStatSwitch

用于控制UE的测量报告中是否包含检测集中小区信息,以便为以后的网络优化提供统计数据。

对网络性能影响:本开关在进行同频切换的邻区配置优化时可以打开,用于网优人员观察相邻小区信号实际质量,用以优化邻区设置,在正常情况下应关闭该开关。

2、异频切换管理参数

3.2.1异频切换相关的迟滞

异频测量迟滞主要用于克服2D(当前使用频率的估计质量低于门限)和2F (当前使用频率的估计质量高于门限)事件的乒乓发生。伴随异频切换策略的转变,会对活动集小区有相应的删减动作,因此对于Hystfor2D 的配置可以根

据异频切换的乒乓统计情况在建议值的基础上适当增大,Hystfor2F的配置也可以适当增大,以减小压缩模式的频繁启停和不必要的活动集更新。

该组参数的取值需要考虑无线环境、慢衰落特点,也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的切换距离和用户的移动速度,该参数的设置范围可以在2~5dB之间调整,另外迟滞的调整通常需要和滤波系数、延迟触发一起考虑对网络性能影响。迟滞设置越大抵抗信号波动的能力越强,乒乓效应会得到抑制,但同时也减弱切换算法对信号变化的响应速度。

3、异系统切换管理参数

3.1异系统测量滤波系数FilterCoef

层3异系统测量报告滤波时采用的测量平滑系数。

参数取值范围:Enum(D0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1 D13 D15 D17 D19);物理表示范围:Enum(0 1 2 3 4 5 6 7 8 9 11 13 15 17 19) 缺省值为D4 。

参数的调整建议:对于低速小区,阴影衰落方差较大,建议该值取值为4 ,根据情况也可以适当增加;对于中速小区,阴影衰落方差要小一些,可以适当减小该值,建议中速时取值3;对于高速小区,由于阴影衰落方差较小,建议调整为2。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越大,对信号平滑作用越强,抗快衰落能力越强,但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越弱,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该值设置过小,会增加不必要的系统切换。

3.2迟滞HystThd

该参数用于防止系统间切换判决中由于信号的突发性抖动而造成误判,它与异系统质量门限一起决定是否触发一系统间切换判决。

参数取值范围:0~15 ;物理表示范围:0~7.5dB,步长为0.5d 。缺省值为4 。

对网络性能影响:迟滞的设置可以减少阴影衰落带来信号抖动导致的误判,但同时不能影响整体的切换策略,如果迟滞值设置太大,则对异系统质量要求高较难触发系统间切换判决条件,会使掉话率增大。

3.3RSCP表示的异系统测量启停门限

该参数对应于使用RSCP 进行测量时的异系统测量事件绝对门限。

参数取值范围:-115~ -25;物理表示范围:-115~-25dBm,步长为1dBm。

对网络性能影响:2D 和2F 事件是压缩模式的启停开关,由于不同业务类型所需要的信号质量和需要采用的异系统切换策略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这里将异系统测量启停门限按CS 、PS和信令加以区分。当该小区位于载频覆盖边缘时将会使用RSCP测量值作为2D和2F事件的判决标准,如果希望尽早启动压缩模式,可以设大2D事件门限,否则设小;如果希望减小压缩模式启动停止的乒乓,可以适当增大2D和2F两个门限之间的差。

3.4Ec/No表示的异系统测量启停门限

该参数对应于使用Ec/No 进行测量时的异系统测量事件绝对门限。

参数取值范围:-24~0 ;物理表示范围:-24~0dB,步长为1dB。

对网络性能影响:2D 和2F事件是压缩模式的启停开关,由于不同业务类型所需要的信号质量和需要采用的异系统切换策略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这里将异系统测量启停门限按CS 、PS和信令加以区分。当该小区位于载频覆盖中心时将会使用Ec/No测量值作为2D和2F事件的判决标准,因此,如果希望尽早启动压缩模式,可以设大2D事件门限,否则设小,如果希望减小压缩模式启动停止的乒乓可以适当增大2D和2F两个门限之间的差。

3.5小区独立偏移量

该参数用于系统间切换判决过程,根据GSM小区的地形特征设置,UE将该小区原始测量值加上这个偏置后作为测量结果用于UE的切换判决,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参数值越大,则该GSM小区的切换优先级越高,一般情况下配置为0 。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设置越大,则切换到GSM越容易,设置越小,切换越困难。

3.6异系统小区最低接入电平Qrxlevmin(重选参数)

异系统GSM的小区最低接入电平门限,只有UE测得的信号强度大于该门限,UE才有可能驻留到该小区。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设置的越大,UE选择该小区驻留越困难,设置越小则越容易,但是有可能造成UE不能正确接收该小区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等。

二、重选参数

1、3G重选到2G

1.1最低质量标准Qqualmin

PCPICH Ec/N0的最低接入门限只有UE测得的CPICH Ec/N0大于该门限UE才有可能驻留到该小区。

参数取值范围:-24~0 ;物理表示范围:-24~0dB,步长为1dB。缺省值为-18 。

对于FDD,小区选择S准则的定义如下:

Srxlev>0且Squal>0

其中Squal=Qqualmeas-Qqualmin

Srxlev=Qrxlevmeas-Qrxlevmin-Pcompensation

Qqualmeas即为小区质量的测量值CPICH的Ec/N0

Qrxlevmeas为CPICH的RSCP

Qrxlevmin为当前小区所需最低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Pcompensation= max(UE_TXPWR_MAX_RACH – P_MAX, 0)

UE_TXPWR_MAX_RACH 为UE 在接入小区时允许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设置的越大,UE选择该小区驻留越困难;设置越小,则越容易,但是有可能造成UE驻留该小区之后,不能正确接收PCCPCH 承载的系统消息。

1.2最低接入电平Qrxlevmin

PCPICH RSCP的最低接入电平门限,只有UE测得的CPICH RSCP大于该门限,UE才有可能驻留到该小区。

参数设置:缺省值为-58,即-115dBm。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设置的越大,UE选择该小区驻留越困难;设置越小,则越容易,但是有可能造成UE驻留该小区之后,不能正确接收PCCPCH 承载的系统消息。

1.3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intrasearch Sintersearch Ssearchrat

包括同频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intrasearch)、异频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intersearch)、异系统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searchrat)

参数取值范围:-16~10 ;物理表示范围:-32~20,步长为2dB 。Sintrasearch 缺省值为5,即10dB;Sintersearch缺省值为4,即8dB;Ssearchrat缺省值为2,即4dB。

启动小区重选的门限,协议25.304中的定义如下:

1. 如果Sx <= Sintrasearch UE执行同频测量,开始同频小区重选;

2. 如果Sx <= Sintersearch UE执行异频测量,开始异频小区重选;

3. 如果Sx <= SsearchRAT UE执行异系统测量,开始异系统小区重选;

其中Sx =UE测量值–Qqualmin

同频小区重选优于异频/异系统的小区重选,设置这三个参数时应使得同频小区重选启动门限大于异频/异系统小区重选启动门限。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设置过小,有可能使得小区重选频繁启动,消耗UE 电池;设置过大,则有可能使得小区重选启动困难,不能及时更新驻留到质量好的小区,影响UTRAN和UE之间可能通信的质量。

1.4重选迟滞时间Treselections

如果其它小区信号质量(UE测量的CPICH Ec/No)在该参数指定的时间内始终优于当前驻留小区的质量,则UE重选该小区作为驻留小区。

参数取值范围:0 ~31 ;物理表示范围:0 ~31s 。

该参数的设置原则为:

a 应保证UE在穿越小区的非软切换区域时能重选该小区,以保证UE在必要时及时进行位置更新,小区更新或URA更新。

b 当UE处于软切换区域时尽量不重选该小区避免不必要的位置更新小区更新或URA更新。

c 该参数应与小区的覆盖区域有关,比如高速公路覆盖小区和密集城市覆盖小等。

调整方法:在繁华地区,可适当增大;在高速运动情况下,可适当减小。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设置过小,有可能造成UE 乒乓重选;设置过大则有可能使得小区重选时延过大,影响小区重选的正常进行。

2、2G重选到3G

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知识点归纳

专题九: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设点),(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 ?>?='>?='). 0(,y y 0), (x,x :μμλλ?的作用 下,点),(y x P 对应到点),(y x P ''',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 变换。 2、极坐标系的概念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点M 的极坐标: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 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θρ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为),(θρM . 注: 极坐标),(θρ与)Z )(2,(∈+k k πθρ表示同一个点。极点O 的坐标为)R )(,0(∈θθ. 若0<ρ,则0>-ρ,规定点),(θρ-与点),(θρ关于极点对称,即),(θρ-与 ),(θπρ+表示同一点。 如果规定0,02ρθ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θρ表示(即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极坐标),(θρ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都是一对有序实数确定平面上一个点,在极坐标系下,一对有序实数ρ、θ对应惟一点P (ρ,θ),但平面内任一个点P 的极坐标不惟一.一个点可以有无数个坐标,这些坐标又有规律可循的,P (ρ,θ)(极点除外)的全部坐标为(ρ,θ+πk 2)或(ρ-,θ+π)12(+k ),(∈k Z ).极点的极径为0,而极角任意取.若对ρ、θ的取值范围加以限制.则除极点外,平面上点的极坐标就惟一了,如限定ρ>0,0≤θ<π2或ρ<0,π-<θ≤π等.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不同是,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坐标是一一对应的,而极坐标系中,点与坐标是一多对应的.即一个点的极坐标是不惟一的. 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设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x y ,极坐标是(,)ρθ,从图中可以得出: ) 0(ta ≠= x x y θ? ?? 图1

高中数学参数方程知识点大全

高考复习之参数方程 一、考纲要求 1.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了解某些常用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掌握参数方 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方法.会根据所给出的参数,依据条件建立参数方程. 2.理解极坐标的概念.会正确进行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会正确将极坐标方程化为 直角坐标方程,会根据所给条件建立直线、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不要求利用曲线的参数 方程或极坐标方程求两条曲线的交点. 二、知识结构 1.直线的参数方程 (1)标准式 过点Po(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如图)的参数方程是 ? ? ?+=+=a t y y a t x x sin cos 00 (t 为参数) (2)一般式 过定点P 0(x 0,y 0)斜率k=tg α= a b 的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 ?+=+=bt y y at x x 00(t 不参数) ② 在一般式②中,参数t 不具备标准式中t 的几何意义,若a 2 +b 2 =1,②即为标准式,此 时, | t |表示直线上动点P 到定点P 0的距离;若a 2+b 2 ≠1,则动点P 到定点P 0的距离是 22b a +|t |. 直线参数方程的应用 设过点P 0(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 ? ?+=+=a t y y a t x x sin cos 00 (t 为参数) 若P 1、P 2是l 上的两点,它们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则 (1)P 1、P 2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x 0+t 1cos α,y 0+t 1sin α) (x 0+t 2cos α,y 0+t 2sin α); (2)|P 1P 2|=|t 1-t 2|; (3)线段P 1P 2的中点P 所对应的参数为t ,则 t= 2 2 1t t + 中点P 到定点P 0的距离|PP 0|=|t |=|2 2 1t t +| (4)若P 0为线段P 1P 2的中点,则 t 1+t 2=0. 2.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1)圆 圆心在(a,b),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是?? ?+=+=? ? sin cos r b y r a x (φ是

药理总结

阿司匹林哮喘、瑞夷综合症 简述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简述吲哚美辛的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试述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 试述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钙拮抗药 钙拮抗药分为几类,各举一代表药。 简要回答钙拮抗药的临床用途。 氨氯地平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钙拮抗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戒断症状 简述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试述吗啡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抗精神病药、抗躁狂症药、抗抑郁症药 简述应用氯丙嗪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类型及其机制。 试述氯丙嗪的中枢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开关反应 简述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治疗帕金森症的机理。 试分析说明左旋多巴为何不能用于治疗抗神疾病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 试从病因和临床应用两方面,比较左旋多巴与抗胆碱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不同点。 简述苯妥英钠抗癫痫病的主要机制。 简述硫酸镁抗惊厥的作用机制与给药途径。 试述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简述:苯二氮卓类的药理机制、药理作用、抗焦虑的作用机制、引起的不良反应、用于哪些惊厥?常用药物有哪些?为什么地西泮可用于麻前给药? 竞争性a受体阻断药、非竞争性a受体阻断药 简述内在拟交感活性? 简述噻吗洛尔治疗青光眼的机制及其优点。 简述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

试述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 快速耐受性、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在抗休克的治疗中常用多巴胺的原因是什么? 试述肾上腺素解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药理学基础。 试述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试述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调节麻痹 简述东莨菪碱的作用和应用。 简述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药理学基础。 试述阿托品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学基础。 试述阿托品的主要不良反应、过量中毒症状及其解救。 试述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 调节痉挛、胆碱能危象 胆碱受体激动药分几类?并各具一代表药。 试述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简述M样作用。 简述N样作用。 胆碱受体的分类及分布。 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的基本作用方式及分类。 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吸收、首关效应、肝肠循环、生物利用度、药物的消除、消除速率常数、半衰期、表现分布容积、稳态血药浓度、一级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负荷剂量 试述溶液pH对酸性药物被动转运的影响。 不良反应、兴奋、抑制、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量效关系、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受体、激动药。

机房配电系统技术要求

机房配电系统技术要求 机房供配电系统提供电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网络前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GB501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对电压变化、频率变化、波形失真率分级如下表: 本前端机房按A级供电标准进行设计,机房内主要用电设备有:数字电视前端设备、光传输设备、计算机设备(含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和外围设备(含空调、照明、新排风机等)。UPS配电系统供电范围包括:数字电视前端设备、光传输设备、计算机设备、消防设备和应急照明等。市电配电系统供电范围包括:空调设备、新排风设备、普通照明、维修插座、一般动力等。 1.电源负载情况 本次设计市电总负载如下: 24台设备机柜 50KW 6台专用空调 30KW 新风换气机1台 1KW 照明、维修插座系统 4KW 合计:85KW 两台120KVA UPS主机分A、B两路互为备份,负载机房、设备机柜、监控系统、门禁、消防、应急照明等。 2.配电系统 本工程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采用电缆线槽上、下走线方式。UPS输出配电柜所输出的两路交流电源按以下方式向各种机房设备供电:经双电源供电列头柜分别向带双电源输入端的网络设备供电,经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和单电源列头柜所组成的供配电系统向带单电源输入端的网络设备供电。采用双总线输出供电系统的目的是,消除可能出现的从UPS输出端到最终的信息网络设备输入端之间的各种供配电线路系统中的单点瓶颈故障隐患,提高供电系统的可维护性、现场增容性。

改造明细如下: 由于已配备量2台120KVA UPS,本次机房工程不采购UPS,利用原有的2台UPS为机柜供电,组成双母线供电,为每个机柜提供A、B两路电源,实现高可靠性供电方式。 (1)机房市电负荷为空调、新风机、照明和市电插座等;其余UPS负荷为网络前端设备,同时还为应急照明灯具供电; (2)机房的设备供电、空调供电与照明供电互为独立,其中插座等小容量设备采用树干式供电,大容量设备则专线供电。设备供电按设备总用量的1.5倍预留; (3)在二楼配电室新增一个挂墙式市电配电箱(内装1个塑壳160A/3P开关),从配电室原有的配电柜引1条市电主干电缆(ZC-YJV-4x35+1x16)至挂墙式市电配电箱;经过挂墙式配电箱后,引至机房配电列头柜市电负载开关; (4)从一楼UPS房UPS输出柜(A、B电源)引2条主干电缆(ZC-YJV-4x35+1x16)引至一期数据机房配电列头柜,每个机柜分别引2条电源线至配电列头柜,分别接A、B UPS,组成双母线供电方式。 (5)机柜内有单电源设备的,安装STS静态切换开关,为单电源设备供电,保证单电源设备也由A、B 电源供电,从而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 (6)机房采用三级防雷设计,在市电总配电柜设置B级防雷器、在UPS总配电柜每台UPS输出设置C级防雷器,机柜PDU采用防浪涌设计; (7)从机房配电列头柜敷设六组三相市电(ZR-VV-4*10MM2+1*6MM2)负载机房空调; (8)从机房配电列头柜敷设两组电缆(ZR-BVV3*4MM2)到1至24号设备机柜,两组电缆分别为UPS1、UPS2输出。 (9)数字前端机房按照附图要求分别安装8个10A的市电插座; (10)从电源列头柜或配电箱到设备采用阻燃铜芯的电线,阻燃电线走镀锌线槽保护。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尽可能地远离信号线,避免并排敷设; (11)墙柱面安装疏散指示灯的位置安装二三孔市电插座; (12)留有扩充预留备用部分,用清晰的标志区别开来,方便今后使用; (13)铺设联通数据机房、模拟机房和数字电视机房的弱电线槽。 3.照明系统 机房主要照明灯具采用原有600*600MM格栅灯盘,选用优质灯管。 1)前端机房按300L x/M2布置灯具,其他功能间照明照度也按300L x/M2布置灯具。 2)工作应急照明灯具按照明灯具数量15%布置,与正常照明灯具使用同一组灯具,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第一部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考纲知识梳理】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 () () ? ? ? > ? =' > ? =' , , : μ μ λ λ ? y y x x 的作 用下,点()y x P,对应到点()y x P' ',,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2. (1) 如图(1) 单位,. 注:; (2) 设M OM , ()(∈ θ θ,0 ρ0,0≤ > 标()θ ρ, 3. (1) (2) 在一般情况下,由

, ??????? ?θρ=. 二、参数方程 1.参数方程的概念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y x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t g y t f x ①,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①所确定的点()y x M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①就叫做这条

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y x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 2.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1)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一般地可以通过消去参数而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 (2)如果知道变数()y x ,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例如()t f x =,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 参数的关系()t g y =,那么()() ???==t g y t f x 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 y x ,注:3设M (y x ,θ的 2, 4? ? ?==b y a x 2 2 22+b x a y ?的范围为[)π?2,0∈。 注:椭圆的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为椭圆上任一点的离心角,要把它和这一点的旋转角α区分开来,除了在四个顶点处,离心角和旋转角数值可相等外(即在0到π2的范围内),在其他任何一点,两个角的数值都不相等。但当2 0π α≤≤时,相应地也有2 0π ?≤ ≤,在其他象限内类似。 5.双曲线的参数方程

(完整版)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题型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y ' = ? y,(> 0). 0 ?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题型总结 一、伸缩变换:点 P (x , y )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 : ?x ' = ? x,(> 0), 的作用下,点 P (x , y ) 对应到点 P '(x ', y ') ,称伸缩变换 ? 一、 1、极坐标定义:M 是平面上一点, 表示 OM 的长度,是∠MOx ,则有序实数实 数对(,) , 叫极径,叫极角;一般地,∈[0, 2) , ≥ 0 。,点 P 的直角坐标、 极坐标分别为(x ,y )和(ρ,θ) ?x = cos ? ?2 = x 2 + y 2 ? 2、直角坐标? 极坐标 y = sin 2、极坐标? 直角坐标?tan = y (x ≠ 0) ? ?? x 3、求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方法一、先求出直角坐标方程,再把它化为极坐标方程方法二、(1)若直线过点 M (ρ0,θ0),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则它的方程为: ρsin(θ-α)=ρ0sin(θ0-α)(2)若圆心为 M (ρ0,θ0),半径为 r 的圆方 程为ρ2-2ρ0ρcos(θ-θ0)+ρ 2-r 2=0 二、参数方程:(一).参数方程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 ?x = f (t ), 坐标 x ,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 y = g (t ),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所确 定的点 M (x , y )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 , y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 程叫做普通方程。 (二).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如下: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 x = x 0 + t cos 1、过定点(x 0,y 0),倾角为α的直线: (t 为参数) y = y 0 + t sin (1) 其中参数 t 的几何意义:点 P (x 0,y 0),点 M 对应的参数为t ,则 PM =|t| (2)直线上 P 1 , P 2 对应的参数是t 1, t 2 。|P 1P 2|=|t 1-t 2|= t 1+t 2 2-4t 1t 2.

数学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数学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参数方程和函数很相似,它们都是由一些在指定的集的数,称为参数或自变量,以决定因变量的结果。下面数学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是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数学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参数方程定义 一般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x=f(t)、y=g(t) 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值,由上述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上述方程则为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y的变数t叫做变参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注意:参数是联系变数x,y的桥梁,可以是一个有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的变数,也可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变数。 参数方程 圆的参数方程 x=a+rcosθy=b+rsinθ(a,b)为圆心坐标r为圆半径θ为参数 椭圆的参数方程x=acosθy=bsinθa为

长半轴长b为短半轴长θ为参数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x=asecθ(正 割)y=btanθa为实半轴长b为虚半轴长θ为 参数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x=2pt2y=2ptp表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t为参数 直线的参数方程 x=x+tcosa y=y+tsina,x,y和a表 示直线经过(x,y),且倾斜角为a,t为参数 参数方程的应用 一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 坐标x, 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x=f(t),y=g(t),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的取值,由方程组确定的点(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就叫做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 y的变数t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圆的参数方程 x=a+r cosθ y=b+r sinθ (a,b)为圆心坐标 r为圆半径 θ为参数 椭圆的参数方程 x=a cosθ y=b sinθ a 为长半轴长 b为短半轴长 θ为参数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 x=a secθ (正割) y=b tanθ a为实半轴长 b为虚半轴长 θ为参数抛物线的参数方程 x=2pt^2 y=2pt p表示焦点到准 线的距离 t为参数

《药理学》总结(表格版)

药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绝大多数药物是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可利用的膜面积大小有关。膜表面大的器官,如肺、小肠,药物通过其细胞膜脂层的速度远比膜表面小的器官(如胃)快。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统称为ADME系统。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一)口服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的。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二)吸入(三)局部用药(四)舌下给药(五)注射给药 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均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它与未结合的游离型药物同时存在于血液中,并以一定百分数的结合率而达到平衡。 代谢:体内各种组织对药物的消除,肝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 排泄: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药物消除半衰期( 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半衰期恒定;一次给药5个半衰期消除完毕;多次给药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变态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这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故不需预先敏化过程。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情况。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几个特定位点: 最小有效量或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最大效应(E 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 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药物的最大效应与效价强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 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质反应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其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从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特定位点: 半数有效量(ED50):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但以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因为有效剂量与其致死剂量之间有重叠。为此,有人用1%致死量(LD1)与99%有效量(ED99)的比值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50)之间的距离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效应的不同,习惯上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3类。 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依其内在活性大小又可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前者具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强内在活性(a=1);后者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a<1),与激动药并用还可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a=0)的药物。根据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而将其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亲和力与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降低其最大效能。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产生不可逆结合的药物也能产生类似效应。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_题型总结学生版 -文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题型一三类方程之间的互相转化 例1(15年陕西)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的极坐标方程为. (I )写出的直角坐标方程; (II )为直线上一动点,当到圆心的距离最小时,求的直角坐标. 例2(15年福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C 的参数方程为.在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直线l 的方程为 sin 4q m π? ?-= ?? ? (Ⅰ)求圆C 的普通方程及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求m 的值. 例3(2014新课标I)(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 :22 149x y +=,直线l :222x t y t =+??=-?(t 为参数). (Ⅰ)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C 上任一点P 作与l 夹角为o 30的直线,交l 于点A ,求||P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例4(2014新课标II)(本小题满分10)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cos ρθ=,0,2πθ??∈???? . (Ⅰ)求C 的参数方程; (Ⅱ)设点D 在C 上,C 在D 处的切线与直线:2l y =+垂直,根据(Ⅰ)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D 的坐标. 练习1(2013年高考新课标1)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为参 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把C 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知识点典型例题及其详解(供参考)

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知识点+典型例题及其详解 知识点回顾 (一)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定义: 在取定的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即 ???==) ()(t f y t f x 并且对于t 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 、y 之间关系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二)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如下: 1.过定点(x 0,y 0),倾角为α的直线: αα sin cos 00t y y t x x +=+= (t 为参数) 其中参数t 是以定点P (x 0,y 0)为起点,对应于t 点M (x ,y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PM 的数量,又称为点P 与点M 间的有向距离. 根据t 的几何意义,有以下结论. ○ 1.设A 、B 是直线上任意两点,它们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A 和t B ,则AB =A B t t -=B A A B t t t t ?--4)(2. ○ 2.线段AB 的中点所对应的参数值等于2 B A t t +. 2.中心在(x 0,y 0),半径等于r 的圆: θθ sin cos 00r y y r x x +=+= (θ为参数) 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椭圆: θθsin cos b y a x == (θ为参数) (或 θ θsin cos a y b x ==) 中心在点(x0,y0)焦点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椭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ααα(. sin ,cos 00???+=+=b y y a x x 4.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双曲线:

药理学重点总结22804

一、名词解释: 二、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三、半衰期: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四、毒性反应:指药物在用要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五、半数致死量(LD50):反应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数据。 六、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七、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八、交叉耐药性: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种药物也的敏感性也降低。 九、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阀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十、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黏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 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十一、疫苗;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属于抗微生物药物的范畴。 抗微生物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化学治疗: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 抗菌谱:是指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 广谱: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抗生素后效应十分明显。PAE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获得耐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 1、*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原理及解救措施原则。 中毒的原理: 有机磷酸酯类+AChE——磷酰化AChE ---中毒时间过长——酶老化——递质Ach被AChE水解的量减少——突触间隙ACh堆积——中毒症状。 解救措施原则:

参数方程题型归纳

高考数学解答题分类-----参数方程 1.(2014全国新课标1)已知曲线C :22 149x y +=,直线l :222x t y t =+??=-?(t 为参数). (Ⅰ)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C 上任一点P 作与l 夹角为o 30的直线,交l 于点A ,求||PA 的最大值与 最小值. 2.(十模)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0y 内,点P (x,y )在曲线C:? ??=+=θθsin cos 1y x (θ为参数)上运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 0)4 cos(=+πθρ. (1) 写出曲线C 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 (2)若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A,B 两点,点M 在曲线C 上运动,求ABM ?面积的最大值。 3.(冲刺卷二)已知曲线C:???==θ θsin 2cos 3y x (θ为参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将曲线C 上的点按坐标变换??? ????='='y y x x 2131得到曲线C ' (1) 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

(2)若点A 在曲线C '上,点B(3,0),当点A 在曲线C '上运动时,求AB 中点P 的轨迹方程。 4.(2014全国新课标二)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ρθ=,0,2πθ??∈???? . (Ⅰ)求C 的参数方程; (Ⅱ)设点D 在C 上,C 在D 处的切线与直线:2l y =+垂直,根据(Ⅰ)中你得到 的参数方程,确定D 的坐标. 5.(白卷)已知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θθρsin 4cos 2+=,曲线C 2的参数方程为:

药理学各种药的归纳总结

药理学各种药的归纳总 结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药理 糖皮质激素小结(记忆方法,八个 四): 1.构效关系有四:基本结构为甾核 1)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 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2)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3)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 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4)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 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 弱。 2.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 脂、保钠。 3.分四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 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 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 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四多一少: 1)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治急性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红细胞、血红蛋白,治再障。 3)血小板,治血小板减少症。 4)中性粒细胞,治粒细胞减少症。 6.不良反应: (一)四个一:一进,一退,一缓, 一反。 1)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 2)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 能减退。 3)一缓:伤口愈合迟缓。 4)一反:停药反跳现象。 (二)四诱发: 1)诱发或加重感染。 2)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或加重精神病。 7.四用法: 1)小量替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 2)大量突击:严重感染或休克。 3)正量久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 4)两日总量一次晨用。 胰岛素小结: 1.分三类:短,中,长效(纯胰岛素:单峰与单组分抗原性小)。 2.药动学三特点: 1)口服无效,加蛋白制剂禁注射; 2)加蛋白或锌为中,长效; 3)肝肾功能差影响灭活。 3.四大作用:降糖、合蛋、合脂、促钾; 4.三大用途:各型糖尿病,纠正细胞内缺钾或高血钾症,治疗精神分裂症。 5.三大不良反应:低血糖,过敏,耐受性。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关系图:甲状腺激素——替代补充—→1.呆小病或克汀病(小儿) ↓ 2.粘液性水肿(成人)补充 ↓ 单纯性甲状腺肿 ---小剂量治疗---碘中毒 1.急:血管神经性水肿;↓ ↓ 2.慢:口眼刺激症; 甲状腺激素过量诱发↓ 3.过量诱发甲亢; ↓ ↓ ↓ 1.大剂量碘; 1.甲亢术前准备 甲亢——内科治疗——2.普萘洛尔共有二作用: 2.甲危辅助治疗; 3.硫脲类(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过敏反应) 强心甙小结 1.强心甙组成:甙元强心;糖延长其作用。 2.体内过程: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题型总结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题型总结 一、伸缩变换:点),(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 ???>?='>?='). 0(,y y 0),(x,x :μμλλ?的作用下,点),(y x P 对应到点),(y x P ''',称伸缩变换 一、 1、极坐标定义:M 是平面上一点,ρ表示OM 的长度,θ是M Ox ∠,则有序实数实 数对(,)ρθ,ρ叫极径,θ叫极角;一般地,[0,2)θπ∈,0ρ≥。,点P 的直角坐标、极坐标分别为(x ,y )和(ρ,θ) 2、直角坐标?极坐标 cos sin x y ρθρθ=??=?2、极坐标?直角坐标222 tan (0)x y y x x ρθ?=+??=≠?? 3、求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方法一、先求出直角坐标方程,再把它化为极坐标方程 方法二、(1)若直线过点M (ρ0,θ0),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则它的方程为: ρsin(θ-α)=ρ0sin(θ0-α)(2)若圆心为M (ρ0,θ0),半径为r 的圆方程为ρ2-2ρ0ρcos(θ-θ0)+ρ02-r 2=0 二、参数方程:(一).参数方程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y x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 (),(t g y t f x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所确 定的点),(y x M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y x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 (二).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如下: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 1、过定点(x 0,y 0),倾角为α的直线: αα sin cos 00t y y t x x +=+=(t 为参数) (1)其中参数t 的几何意义:点P (x 0,y 0),点M 对应的参数为t ,则PM =|t| (2)直线上12,P P 对应的参数是12,t t 。|P 1P 2|=|t 1-t 2|= t 1+t 2 2 -4t 1t 2.

药理总结

第一章序言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及规律的学科。 2、药理学研究内容: 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1、ADME: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 1、跨膜转运方式: ①被动转运:简单扩散(脂溶扩散、水溶扩散)、易化扩散; ②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③膜动转运:胞饮、胞吐。 2、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①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 ②给药途径:除静脉给药外,其它给药途径都有吸收过程,不同给药途径吸收速率的一般规律为:气雾吸入>腹腔注射>舌下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给药>皮肤给药。(口服给药,吸收部位为胃肠道,会有首过效应,用舌下给药的方式适合经胃肠吸收时易被破坏或首过效应明显的药物) 首过效应or首过消除: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③制剂因素: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缓释剂、控释剂。 4、分布: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血浆蛋白结合率(只有非结合型的游离药物才能透过生物膜转运到各组织器官发挥作) ②细胞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 ③体液的pH和药物的解离度:酸遇酸、碱遇碱,难解离,脂溶性高,易转移; 酸遇碱,碱遇酸,易解离,脂溶性低,难转移。 ④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 ⑤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5、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代谢部位主要为肝脏。 6、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CYP)存在于肝细胞内置网上,可促进数百种药物的代谢。 7、酶的诱导:某些化学物质能提高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代谢的速率; 酶的诱导作用可产生两种临床后果:使治疗效果减弱or增强。 酶的抑制:某些化学物质能抑制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从而减慢代谢的速率; 酶的抑制作用可产生两种临床后果:使治疗效果减弱or增强。 8、消除: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消除器官被排除体外的过程,消除主要器官为肾脏。 9、肾消除:肾小球滤过(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分泌(分泌主要在近端肾小管细胞进行,重吸收在远端肾小管进行);肾小管重吸收(主动重吸收在近曲小管,被动重吸收在远曲小管)

参数方程应用总结

参数方程应用专题 1、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 圆222()()x a y b R -+-=的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a R y b R θ θ =+??=+? ( 为参数 ) 一、求最值 ()y x P ,为圆上一点 (1)求22Cy Bxy Ax ++的最值(2)求By Ax +的最值 (3)A,B 为定点,求2 2 PB PA +的最值。 例1 已知点P (x ,y )在圆221x y +=上, (1)求2223x xy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求y x +2的最值 (3)()()()()2 2 2 2 0,24,10,121PD PC PB PA D C B A +++-求及和和, 点的最值。 练习1、已知实数y x ,满足()()25212 2 =-+-y x ,求y x y x ++2,22的最值。 2、在△ABC 中,∠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 c=10,34 cos cos = =a b B A ,P 为△ABC 的内切圆的动点,求点P 到顶点A 、B 、C 的 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求轨迹 例2 在圆224x y +=上有定点A (2,0),及两个动点B 、C ,且A 、B 、C 按逆时针方向排列,∠BAC=3 π ,求△ABC 的重心G (x ,y )的轨迹方程。 三、求范围 例3 已知点P (x ,y )是圆22(1)1x y +-=上任意一点,欲使不等式x+y+c ≥0恒成立,求c 的取值范围。 四、求斜率 例4 求函数sin 1 ()cos 2 f θθθ-=-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 C x y O A B 图 1 O x y (2,1) 图2

高中数学参数方程知识点大全

高考复习之参数方程 一、考纲要求 1.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了解某些常用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掌握参数方 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方法.会根据所给出的参数,依据条件建立参数方程. 2.理解极坐标的概念.会正确进行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会正确将极坐标方程化为 直角坐标方程,会根据所给条件建立直线、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不要求利用曲线的参数 方程或极坐标方程求两条曲线的交点. 二、知识结构 1.直线的参数方程 (1)标准式 过点Po(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如图)的参数方程是 ? ? ?+=+=a t y y a t x x sin cos 00 (t 为参数) (2)一般式 过定点P 0(x 0,y 0)斜率k=tg α= a b 的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 ?+=+=bt y y at x x 00(t 不参数) ② 在一般式②中,参数t 不具备标准式中t 的几何意义,若a 2 +b 2 =1,②即为标准式,此 时, | t |表示直线上动点P 到定点P 0的距离;若a 2+b 2 ≠1,则动点P 到定点P 0的距离是 22b a +|t |. 直线参数方程的应用 设过点P 0(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 ??+=+=a t y y a t x x sin cos 00 (t 为参数) 若P 1、P 2是l 上的两点,它们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则 (1)P 1、P 2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x 0+t 1cos α,y 0+t 1sin α) (x 0+t 2cos α,y 0+t 2sin α); (2)|P 1P 2|=|t 1-t 2|; (3)线段P 1P 2的中点P 所对应的参数为t ,则 t= 2 2 1t t + 中点P 到定点P 0的距离|PP 0|=|t |=|2 2 1t t +| (4)若P 0为线段P 1P 2的中点,则 t 1+t 2=0.

药理总结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 一绪论 附加题:试述你对未来研究工作的设想(设计)或建议(或对药理学的见解)93 比较用离体标本和整体动物研究药物的优缺点95 一个新药的研制,从初筛到上市,需经过哪些研究步骤00 试列举评价药物毒性的参07 药物在组织内浓集对其发挥药理作用和产生毒性作用均有影响,请各举一例说明这两方面的影响07 试述毒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参数有哪些07 什么是GLP?GLP的目的及实验范围?10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何谓生物利用度,试述其实用意义95 列举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产生的后果95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99 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消除速常数(Ke)为1.0h-1,求出该药的t1/2.99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产生的后果00 何谓半衰期?其临床意义是什么01 对口服给药,静脉滴注,采取何法使血药浓度循序达到稳态浓度01 何谓半衰期,有何临床意义03 半衰期是不是一个固定数值04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意义06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 在从事新药的药效学研究中,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94 何谓“首过效应”,如何避免它95 请解释:高敏性,耐受性和变态反应95 激动剂的量-效关系有三种作图方式,试作图和解说97 Sigma受体激动时的药理作用97 何谓受体数目的上调(up-regulation)和下调(down-regulation)00 何为不良反应?举例说明其分类07 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其特征07 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何谓血脑屏障,哪些药物不易通过它?举例说明新生儿血脑屏障的差别95 试举例说明躯体依赖性与psychological dependence与药物依赖性之间的关系97 何为身体依赖性?简述其产生机制。如何评价之07 什么是药物的身体依赖性,简述其评价方法和原理07 第二篇化学治疗药 五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有一位确诊的厌氧菌感染者,请为其提供可选的药物(不少于4种)01 请列出可供选择的抗厌氧菌药物03 举例说明广谱和窄谱抗菌药,并比较两类药物的优缺点05 细菌耐药机制有那些06 六 B内酰胺类抗生素 用何药可减慢青霉素从肾小管的分泌93 试述青霉素的抗菌谱、作用原理,并以作用原理解释其作用特点9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