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复习提问

(l)什么是世界观?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第一课起,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都在不断地关注和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外部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还是神或者是人创造的呢?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课。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

介绍本课地位和逻辑结构:

本课是全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基点。第一,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所有哲学遇到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本课则首先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人手,阐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以后又讲了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第二,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大基本派别,必须划清其界限,而这正是本课在理论上要划清的根本界限。第三,从对世界的本质、状态、规律的认识顺序说,首要问题是认识世界的本质,才能谈论世界的状态和发展规律问题,所以作为教材第一课,理当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根基。而状态、规律是二、三、四课的内容。第四,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的活动来说,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问题是要明确人们活动的立足点、出发点问题,即想问颧、办事情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人们的主观愿望出发。

总之,本课的基本内容就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手,讲述世界的本质,明确办事情的出发点,从实际出发,所以学好本课对全书学习起着打好根基的作用。

本课共三节。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两节讲的是世界观的道理。第三节主要讲的是方法论――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因此教材的逻辑

起点,即第一节首先讲“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个最基本的观点,世界是由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三部分有机构成,因此第一节的一、二框就分别讲“自然界的存

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第一节的中心

观点: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那么意识是什么呢?从而引出第二节的内容: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第一框题“意识是客

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既说明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又进一步完善了第一节的内容“世

界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第二框题“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正确回答

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为了较完整表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教材第三框题阐述了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因此,第三节前两个框题讲的就是方法论。第一框题“主观必须

符合客观”是最一般的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对青年学生来说,坚

持“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这就是第二框题,它是第一框题的深化和具体要求。第三框题则带有总结的性质,从世界观上概括出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和观点。

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人们在处理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关注自

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而且把天、地、万物和人的起源问题,作为自己智慧追索的对象。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问题?再阅读课文第6页第2自然段。 (学生阅读回答后,教师概括。)

反映了人们很早就开始关注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本原问题。关于天、地、万物和人的

起源问题,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在其所处的条件下,就世界的本原问题提出过许多合理

想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不断地被证明是正确的。马克

思主义哲学在自然观上明白地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

提问:为什么说自然界是客观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6页第4自然段,教师讲解、理顺线索。)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出示天体起源与变化的图片:

天体形成有其固有规律

(l)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

天体运动有其固有规律

科学材料说明:每一天体都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规律而形成的,有着自己的起源与变化过程;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已经证明宇宙间不存在“天国”,也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天地的活动,各个天体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的天体产生是如此,那么生命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多媒体显示: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展示图

从无机物中可以生成有机物

(学生阅读第7页第3、4段和看《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展示图》,教师引导得出。)

(2)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我们对生命的起源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人类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由学生阅读第7页第6自然段和第7页第1、2自然段得出。)

(3)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议一议”(课文第7页)请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出一名代表发言,要求结合所学观点分析材料。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这则材料说明:神学与科学的对立,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观点不断得到证明,神学逐步失去了它的领地,在生物进化论面前,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人的产生过程是进化的结果。但由于神学是以世界是上帝或神创造的为理论依据,因而总想干方百计地为自己的理论寻找借口。生物进化论已指出入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有了人和人脑这个客观的物质条件,才有人的精神或意识。而罗马教皇的言论是违背科学的,荒唐的。也充分反映了神学的理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总之,大量的科学材料表明,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有自己产生的客观过程,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出现的。自然界既不是什么神的意志的产物,也不可能是人的意识的产物。自然界本来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已经懂得了在人和人的意识产生之前,自然界就客观存在。那么,自从有了人和人的意识以后,有了人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以后,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能否说明自然界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类想怎样就怎样呢?

(同学们阅读课文第8页第3、4自然段后,归纳回答。)

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人类经过长期的有目的有意识的

生产劳动,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

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仍然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仍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是论述自然界的物质性、

客观性的重点。其中第二部分“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识为

转移”更为重要,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提问:为什么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仍然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呢?

(学生看书回答后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

(l)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

一种自然物能不能被人利用,怎样被人利用,同人的实践活动水平、人的需要、人的

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但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则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

的属性和规律。例如:铁矿石能炼铁、煤能燃烧、水能种养农作物、养鱼、行船、放木排、发电等。

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去有意

识地利用自然物。

人们不仅能够利用自然物,而且能够改造自然物。

(2)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

克隆羊“阳阳”

2001年2月27日,陕西的克隆羊“阳阳”成了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上的明星。“阳阳”的外表和普通山羊没有任何不同,它是由一只成年母山羊的体细胞克隆诞生的,

体细胞就采自这只山羊的耳朵。“

1997年以来,人类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英国科学家采用体细胞核移植这种无性繁殖技术,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我国的克隆技术也颇有成就,80年代末,我国克隆出一只兔,1991年西北农业大学发育研究所与江苏农学院克隆羊成功,1993年

中科院发育生物研究所与扬州大学农学院共同克隆出一批山羊,1995年华南师大和广西农大合作克隆出牛,接着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于1996年克隆牛获得成功。1998年,我国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具有生物医药产业价值的转基因羊,可望实现构建“动物药厂”的梦想。而美国的克隆猴取得成功,日本科学家也声称他们繁殖出200多头“克隆牛”。以上所述

的克隆动物,都是用胚胎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而获得成功的。目前,克隆技

术在英国又有了新的进展,他们把这一技术应用于人类造血事业。克隆技术的前景不可估

量。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这是否意味着新的物种的出现是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而不依赖于物质呢?

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如果没有业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的基因,

没有掌握基因的变化规律,或者人类不把这些客观因素作为基础,只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克隆羊”“转基因羊”等新物种是不可能创造出来的。

因此,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意识地制造出许多自然

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但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

发展的规律,而这些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然所取得

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在自然面前人是不能随心所

欲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界应

该是和谐的朋友关系。

“想一想”(第9页,请同学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具体分析事例回答,教师归纳。)

首要的问题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因为这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述:第一,自

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第二,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

的意识。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本来没有雨的地方,人们可能通过人工催雨产生降雨;在本来有雨的地方,人们

可以通过人工消雨使天空不再降雨。这说明,人类产生后()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的影响

B.人类意识决定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受人的意识支配

D.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2..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能有意识地在阳光下沐浴,还能有意识地制造太

能热水器,建立太阳能电站,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但是,太阳的存在与变化

并不会因此而依赖于意识。上述事实说明()

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人能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3.人类面对大自然,从不单纯地适应自然等自然恩赐,更不愿意消极地听凭自然的摆布。这是因为()

A.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关系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C.人类需要生存和发展

D.人类尊重自然,服从自然,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4.西部大开发是我们党高瞻远瞩,通观全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的党和政府、专家学者都始终在强调,西部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

前提。这是因为()

A.自然界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

B.绝对服从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

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和自然的基本前提

D.人和自然之间总是和谐一致的

二.简答题

5.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l)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①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

②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③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①从人们利用自然

物来看,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则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

②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

变化发展的规律,而这些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不比谁弱谁强,不求利多名扬,寻一知心挈友,戏青山绿水,观鸟语花香,说人生真谛,换快乐良方,潇洒度时光。

论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论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摘要:宇宙演化是通过大爆炸形成各种天体,与宇宙随后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收缩,引发新宇宙再生的脉动循环方式进行。同时,要研究恒星的起源,就必须首先解决星系起源问题,因为恒星是在星系演化过程形成的。不首先解决星系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恒星起源模式就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根本不能认为具真正可信的基础。 关键词:大爆炸宇宙星系恒星 引言:学习了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概论,我深深的了解到了宇宙的奥妙,宇宙中的星系更是我们我们无法预料的。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男生来说,能够真真切切的了解星系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事情。人类正在逐渐的探索其中的秘密,我相信这将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与期待。 一、宇宙起源与演化的真正正确模式 (一)宇宙的起源 关于宇宙的起源,虽已提出了不少不同理论模式,并且有的模式还被十分人们推崇,但这些被推崇的模式,其实许多都是具有不合理性的。例如爱因斯坦宇宙模式,认定万有引力只在很小距离有效,一旦天体间距离大于一定数值后,引力就变斥力,就完全是一种根本不合理的假定。因为有谁能为这种随距离增加。就会引力消失与斥力产生,真正提出一种可信机制?又有谁至少可从纯理论上说明,万有引力为何就只在近距离内才有效?所以这种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建立在非常严谨数学模式上,但模式本身其实根本没有任何 科学性可言。大爆炸理论认定宇宙是由一奇点大爆炸产生。但这一奇点又怎么产生?不首先解决这一问题,就认定宇宙是这一奇点大爆炸后的演化产物,同样也很难让人觉得真正可信。另外在一般大爆炸理论中,也同样存在忽视万有引力存在的问题。而一旦认定有万有引力存在时,大爆炸后产生的宇宙,就决不会是一直进行膨胀了……。其它的一些宇宙演化模式,在此不一一进行评论,但这些宇宙演化模式,同样也都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万有引力,是以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引力作用粒子作基础的,并且这种引力作用粒子,是一种即可吸收到与之接近天体物质内,对天体产生引力,又可随原子对同样具物质粒子性的光电辐射的发射与吸收,而进出物质原子,因而是一种的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物质粒子。并且这种物质性引力作用粒子,也同样可由于光电等辐射粒子,在空间内的运动,而散布到无限远的宇宙空间。所以万有引力即使对无限远的天体,也同样是存在作用的,绝不会因空间距离变远,引力就变为斥力,而要建立真正正确的宇宙及星系的起源与演化模式,就绝对不可忽略万有引力的作用问题。其实要建立正确的宇宙起源与演化模式,就必须以客观存在的宇宙空间内已知天体特征作为基础,任何不以客观存在天体特征作为基础,而去假定一些根本不具客观合理性的条件,作为建立宇宙起源与演化模式的基础条件,全都不可能建立真正正确合理的模式。那么根据现有宇宙内的各种天体特征,要建立正确的宇宙起源与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 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实例入手,分析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及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两个主要内容。主要采用了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客观性”,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 能力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听取教师讲解和议论等途径,学习哲学理论对示例分析的方法,从而体会怎样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的思维。 情感目标 旗帜鲜明地进行无神论教育 教学重点 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特别是“以改造自然物”来看。 教学难点: 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然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物的形态、属性,这和自然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否矛盾。 教学媒体 板书或投影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问 (1)什么是世界观?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第一课起,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都在不断地关注和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外部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呢?还是神或者是人创造的呢?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课。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板书) 同学们先粗读一下第一课的引语、节标题、框标题。从总体上大致了解这一课要学习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先 学习第一节中第一框的内容。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 论文题目: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学院理学院 专业物理

学号 姓名+++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摘要:自然观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的哲学概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自然观的变化不断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自然观的形成。本文从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科技发展史出发,比较两者的异同,说明两个文件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自然观和科学技术间的关系,论证人类认识对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文章最后指明认识到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辩证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字自然观科学技术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辩证关系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的自然观也不同。其中,科技对自然观的演变起着重要的导向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共经历了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下面通过分析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及科技发展史来探讨其辩证关系。 一、中国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史 1、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蒙昧之初,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都是从很直观的自然现象出发,在中国人看来,天地万物是由五行组成的,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五行学说解

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阴阳学家认为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世间万物。这种观点带有浓郁的思辨性质,讨论的是世界的本源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辨解说,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注重的是辨证统一。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由起初的认为天定胜人,对自然界的恐惧和绝对服从,到后来尊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产生的儒家、道家等学派,与其说是结果还不如说是原因。然而这种思维也潜移默化中限定了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长于整体性思维、重直觉和顿悟, 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类比, 然后用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进行归纳、总结, 说理往往带有玄虚、混沌色彩, 缺少严密推理的逻辑过程, 有时甚至带有几分神秘色彩, 对事物发展的深层原因追究甚少。因此,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一体、万物有情的自然观, 不但化解了人与自然的争斗, 也阻碍了传统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使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科学技术一直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化、系统化科学。 2、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整体上有三个阶段:初期为春秋战国到南北朝;全盛时期从隋唐到两宋;到元明清时开始衰落。其中,天文学从商代就开始有记载,数学中计算工具的发明,医学体现在大量的医药著作,四大发明,水利水系,都代表了各个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正如李约瑟所言: 在公元3 世纪和13 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公元前700 年到公元前200 年前后的五个世纪。周王朝的衰落,导致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的崩溃。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改革内政,有力地推动了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军事家、纵横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思想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春秋时期的各大学术流派大都拒绝拜倒在宗教迷信的鬼神之下,因此这段时间的中国始终是政教分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享有思想和职业上的自由与平等对待。随着魏晋时期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却很快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时间进入大约13世纪时,中国出现了一股对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影响最为严重的哲学思潮——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不仅抛弃了古典哲学中对自然界和理想社会的追求,而且阉割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的人文精神。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一种思想禁锢保守、等级制度森严的专制社会。在社会上也形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从事自然科学和技艺的人成了只是会一点“雕虫小技”的小人。天文学、数学和医学家们在社会地位、生活待遇上和“科举出身、八股取仕”的进士们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3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3.1 地球的起源和圈层分异 地球起源问题自18世纪中叶以来同样存在多种学说。目前较流行的看法是,大约在46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开始分化出原始地球,温度较低,轻重元素浑然一体,并无分层结构。原始地球一旦形成,有利于继续吸积太阳星云物质使体积和质量不断增大,同时因重力分异和放射性元素蜕变而增加温度。当原始地球内部物质增温达到熔融状态时,比重大的亲铁元素加速向地心下沉,成为铁镍地核,比重小的亲石元素上浮组成地幔和地壳,更轻的液态和气态成分,通过火山喷发溢出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气圈。从此,行星地球开始了不同圈层之间相互作用,以及频繁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演化历史。 正是由于地球形成以来经历过复杂的改造和变动,原始地球刚形成时的物质记录已经破坏殆尽。我们是怎样推测它已经有46亿年寿命的?这需要从地球自身的最老物质记录、太阳系内原始物质年龄和相邻月球演化史几方面来探讨。 3.2 地球的年龄 地球上已知最老的岩石(石英岩,一种由石英颗粒组成的沉积岩,后来遭受过温度、压力条件变化)出露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根据其中所含矿物(锆石)的形成年龄测定,证明已有41~42亿年历史。根据地质学研究,这种岩石和矿物只能来自地壳的硅铝质部分(见第四章1),而且必须经过地表水流的搬运、筛选和沉积。所以我们可以据此作出推论,地球的圈层分异在距今42亿年前已经完成。 地质学领域较精确的测定年龄方法,主要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蜕)变原理:放射性元素的原子不稳定,必然衰变为它种原子(如238U衰变为206Pb等),而且衰变速率不受外界温压条件变化影响(如238U经过45亿年后其一半原子数衰变为206Pb,故称为半衰期)。我们只需在岩石中测出蜕变前后元素的含量,就可以获得母体岩石形成的年龄。 不同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长短有很大差异,其测年的精度也存在重要区别(表2-2)。因此,要根据研究对象实际情况选择测试物质,采用合适的方法。例如,时代很新的湖南长沙马王堆考古发掘中,西汉初期(约200BC)的棺木保存完好,可以用14C法测得木材的绝对年龄数值与古墓内的文史资料相当符合。至于地球漫长演化史中保存的物质记录(岩石和矿物),只能采用238U-206Pb、87Rb-87Sr等方法,精度误差允许达到几个百万年。实际操作中包含复杂的技术因素,如测试手段的误差,测年方法使用条件的偏离,野外采样不当(标本已受风化影响,不够新鲜),地质关系观察错误等。这种方法已发展为地质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同位素年代学。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理解: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能力方面: ⑴分析能力:教材分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一命题的思路也是从教材分析其他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哲学命题的思路,通过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分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一命题培养学生分析哲学命题的能力。⑵辩证思维能力:在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时,既要承认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又要承认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辩证思维中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以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和迷信思想。面对自然界我们既不能凭其摆布,又要承认其客观性,和谐地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教学难点 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教学方法 采用提问与讲述相结合的方法。在叙述方法上,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运用逻辑推理的力量增强说服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复习提问 (l)什么是世界观?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第一课起,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都在不断地关注和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外部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还是神或者是人创造的呢?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课。 讲授新课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创造论与进化论2唐崇荣

创造论与进化论(2)----唐崇荣 我们上个礼拜在这里思想到进化论基本的思想是根据变的可能性。在希腊的哲学里面对宇宙的解释,就有两个很重要的派系。一个派系就是一切的变都是现象,不变才是实质;另外一个派系告诉我们一切的不变是现象,变才是实质。这个辩论呢是变动跟不变动的对抗。这个 在苏格拉底以前跟以后都继续不断地存在着。 Heraclitus就是代表变动哲学的鼻祖;Zeno,Pamenider就是代表静止哲学的鼻祖。在历史中间两派就继续不断的影响了各自不同哲学的体系。当然当基督教向世界进军的时候,我们相信神是不变的,被造的世界是改变的。所以在变动的世界中间,我们抓住了永远不改变的上帝。那这样我们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今天我们知道真理的本身是不可改变的,真理的不变性就是他超时间超空间的本质。真理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历万代而长新。所以这样在时间的变动过程中间,真理是不受影响的,在地区的转移的界限里面,真理是不变动的。 基督教所信的真理,跟非基督徒所信的真理,最大的本质的不同,就是基督徒所信的真理是一个有位格,生命源头的上帝本体就是真理。而非基督教的真理乃是人想象中间那一些比较抽象的一些客观存在的真理。所以非基督徒的真理跟生命跟位格之间的关系是不存在的。基督教所信真理的本身是位格本身又是生命的源头,所以真理本身就不是我们讨论的一个题目。真理更不是我们理性的一个产品。真理乃是创造生命,有是产生理性的源头。所以我把我自己的哲学归纳起来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结论。真理不是客观存在的。真理是主体性存在的。我们相信真理是存在的。真理的存在和我对真理认识的存在之间的关系,他是主体,我是客体。当我说真理不是客观存在的,我不是否定真理是存在的,我只是认为真理不是一个客观的一个存在体。真理的本身是一切的主体,一切都是真理的客体。这样我们提到真理的意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超越普遍对真理的看法,甚至超越了祁克果的主观性真理的讲论。 真理是主体。其他的都是客体。这个是观念中间的很大的革命。正好象从前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是绕地球的。我们转过来,地球是绕太阳,太阳是不动的本体。当你这个观念转过来之后,那你整个对宇宙的概念,对真理的思想,对整个所有哲学的派系之间的分裂,你就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复习提问 (l)什么是世界观?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第一课起,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都在不断地关注和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外部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还是神或者是人创造的呢?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课。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 介绍本课地位和逻辑结构: 本课是全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基点。第一,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所有哲学遇到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本课则首先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人手,阐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以后又讲了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第二,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大基本派别,必须划清其界限,而这正是本课在理论上要划清的根本界限。第三,从对世界的本质、状态、规律的认识顺序说,首要问题是认识世界的本质,才能谈论世界的状态和发展规律问题,所以作为教材第一课,理当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根基。而状态、规律是二、三、四课的内容。第四,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的活动来说,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问题是要明确人们活动的立足点、出发点问题,即想问颧、办事情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人们的主观愿望出发。 总之,本课的基本内容就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手,讲述世界的本质,明确办事情的出发点,从实际出发,所以学好本课对全书学习起着打好根基的作用。 本课共三节。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两节讲的是世界观的道理。第三节主要讲的是方法论――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译文:不确定性、演化与经济理论

译文|不确定性、演化与经济理论 伟大的价格理论大师阿尔钦于2013年2月19日驾鹤仙逝。作为他的fans,我一直想做点什么,以资纪念。思来想去,觉的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传播他的经济思想,所以我就把《不确定性、演化与经济理论》译成中文,与经济理论爱好者分享。这是一篇开创性的论文,此文一问世,就奠定了作者顶尖经济学家的地位,激起了持续10余年的有关经济学方法论的激烈争论。 如果你以前没有读过,也没有从其他途径了解到此文的思想,那么此文将具备极强的震撼力。此外,文章在写作方法上也堪称典范,值得再三揣摸、仿效。 在此文中,我将对经济分析的基本公理做一个修正,以便纳入了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的预见。这种分析方法摒弃了“利润最大化”假设,不再依赖于可预测的个人行为——标准教科书通常把它作为对真实情况的一级近似(a first approximation)。尽管做了这些变动,但是保留了用于分析这种(可预测)行为的概念,因为这些概念不依赖于动机或预见。这篇文章所提倡的分析方法体现了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原理,即通过将经济系统视作一种“选择采纳机制”,在那些在寻求“成功”或“利润”过程中发生的探究行动中进行选择。由此产生的分析既适用于那些常被当作偏离了规范经济行为的行动,也能用于传统经济理论能够解释的行为。理论的广泛适用性以及剔除了“精确预期”和“固态知识”这两个不切实际的假定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动力。 本文的阐述安排如下:首先,明确简述“利润最大化”被普遍忽略的一个方面,即当预见是不确定的时候,“利润最大化”作为某一

具体行动的指导就毫无意义。其次,从介绍环境选择的因素开始构建分析方法。经济系统按照“实现正利润”的原则选择后验的最合适的行为。这一点将放在一个没有丝毫个体理性、预见或者动机的极端随机行为模型中阐述。它表明,即使在这个极端模型中,经济学家也能够使用传统分析工具来预测和解释事件,只不过使用方式有所修正。 再次,将环境选择这一现象和个体有动机的行为结合在一起。这种有动机的行为基于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适应、模仿和试错用于追求“正利润”不是追求“最大化利润”。最后一个部分讨论几点结论和推测。 一、“利润最大化”不是行动指南 对经济行为的现行经济分析严重依赖于理性人所做的决策,通常假定理性个体总是寻求完全最优状况。有两项准则众所周知: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根据这两项准则,合适的行为类型由边际或邻域不等式表征,如果等号成立,则实现了最优。但是,通常会加上的标准限定条件是通常没有人真的能根据这些图表或概念最优化其自身的境况,因为个体所处位置不确定,有时甚至供给需求函数的斜率也不确定。尽管如此,经济学家仍然基于这些图表和概念解释和推断个体决策,因为经济学家们断言,个体即便不是明确地,也会潜意识使用这些概念。 对这种研究方法的批判非常广泛,但是只有G.Tintner的批判是真正致命的。他认为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利润最大化毫无意义。不确定性的产生至少有两个来源:(1)不完美的预见;(2)面对包含多变量的复杂问题时,即便最优选择是明确的,人类也无能为力。G.Tintner 的论证很简单。根据定义,在不确定的条件下,每个可能被选择的行动是潜在结果的概率分布,而不是唯一的结果。不确定性意味着这些潜在结果的概率分布是重叠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可能的行动都

第三册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第三册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复 习提问(l)什么是世界观?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第一课起,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都在不断地关注和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外部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还是神或者是人创造的呢?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介绍本课地位和逻辑结构: 本课是全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基点。第一,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所有哲学遇到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本课则首先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人手,阐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以后又讲了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第二,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大基本派别,必须划清其界限,而这正是本课在理论上要划清的根本界限。第三,从对世界的本质、状态、规律的认识顺序说,首要问题是认识世界的本质,才能谈论世界的状态和发展规律问题,所以作为教材第一课,理当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根基。而状态、规律是二、三、四课的内容。第四,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的活动来说,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问题是要明确人们活动的立足点、出发点问题,即想问颧、办事情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人们的主观愿望出发。总之,本课的 基本内容就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手,讲述世界的本质,明确办事情的出发点,从实际出发,所以学好本课对全书学习起着打好根基的作用。本课共三节。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两节讲的是世界观的道理。第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尤其是到了近代,人类开始直观地认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不是依赖自然的给予,而是依赖自己对自然的改造。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人们不惜把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看得轻而易举,并加以夸大和绝对化。随着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也不得不面对人口剧增、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当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力求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目标,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对我们推进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要达到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生产力发展与自然和谐“双赢”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生态环境双重保障,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而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特别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碳酸钙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碳酸钙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碳酸钙遍布于自然界,矿物以方解石、冰洲石、钟乳石、大理石、石灰石、珊瑚、贝壳、白垩等形式存在。 一、方解石 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其化学成分为CaCO3,因此,方解石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它是生产重质碳酸钙的主要原料。特性:有完全的菱面体解理,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条痕白色,,硬度3.0,比重2.71,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形状: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等。色泽:因其中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如含铁锰时为浅黄、浅红、褐黑等等。但一般多为白色或无色,也有少量的灰色、红色、棕色、绿色和黑色。

方解石 二、冰洲石 无色透明的方解石也叫冰洲石,这样的方解石有一个奇妙的特点,就是透过它可以看到物体呈双重影像。因此,冰洲石是重要的光学材料。 产状:在泉水中可沉积出、在火成岩内亦常为次生矿物、在玄武岩的孔穴中、沉积岩的裂缝内常有方解石填充而成细脉或坑窝状。

冰洲石 三、钟乳石 石灰岩中可以形成溶洞,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等其实就是方解石构成的。自然界中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大的碳酸轻钙,溶有碳酸轻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轻钙就会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石柱。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CaCO3+CO2+H2O= Ca(HCO3)2 Ca(HCO3)2=CaCO3↓+CO2↑+ H2O

我对自然界演化的认识

我对自然界演化的认识 自然界由暗能量与物质构成,暗能量包裹所有微观物质。暗物质是介于暗能量与物质之间的过渡形态,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原子里的电子能级跳变),他会转化成基本粒子,原子,产生各种辐射,生物体(原子能是高浓度暗能量,产生于物质早期形成时期,是所有力的源泉)。而这些生成物(能量的物质表现形态)是非稳定物质,最终都会还原成暗能量。 由此展开,自然界里的电场、磁场、热能、光、各种辐射等等都是原子形态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外部能量子(基本粒子)撞击原子是触发此变化的条件。结果就是原子里的暗能量释放出来转化成物质能量(基本粒子)或者增加原子运动动量(这类原子不能释放暗能量,一般是生物内生原子)。 生物体是由原子堆积而成,他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这些生物体最终都会沉寂还原成暗能量。 生物能量是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子(各种基本粒子),除撞击维持原子动量外,还由电离子传导到生物体各个角落,继续撞击原子(基因和生物酶原子)释放更多能量子,作为记忆比特(动物)和生成新原子的基础材料。 阳光的光子(能量子的一种)撞击生物体,提高生物表层原子动量,并在电离子传导下渗入体内。 能量子(各种基本粒子)是物质能量的本质。比如,一台电热器,使用相当长时间后,热转换效率会变小,为什么?因为电流电子不断

撞击电热丝的原子,原子变形释放出暗能量(瞬间变成能量子发出辐射),温度升高。时间长了,原子暗能量不断减少,热转换效率也就变小了。电热丝绕成螺旋形状就是为了增加撞击次数,提高发热量。 由此可见,自然界演化遵循暗能量→物质(基本粒子,原子)→暗能量的基本循环规律,如果无此规律,太阳辐射能量早就使地球的生物热死了。 **生物酶的作用可能就是受电离子撞击后发生连锁撞击,释放出大量能量子生成新原子。

【精品】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关键字】精品 3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3.1 地球的起源和圈层分异 地球起源问题自18世纪中叶以来同样存在多种学说。目前较流行的看法是,大约在46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开始分化出原始地球,温度较 低,轻重元素浑然一体,并无分层结构。原始地球一旦形成,有利于继续吸积太阳星云物质使体积和质量不断增大,同时因重力分异和放射性元素蜕变而增加温度。当原始地球内部物质增温达到熔融状态时,比重大的亲铁元素加速向地心下沉,成为铁镍地核,比重小的亲石元素上浮组成地幔和地壳,更轻的液态和气态成分,通过火山喷发溢出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气圈。从此,行星地球开始了不同圈层之间相互作用,以及频繁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演化历史。 正是由于地球形成以来经历过复杂的改造和变动,原始地球刚形成时的物质记录已经破坏殆尽。我们是怎样推测它已经有46亿年寿命的?这 需要从地球自身的最老物质记录、太阳系内原始物质年龄和相邻月球演化史几方面来探讨。 3.2 地球的年龄 地球上已知最老的岩石(石英岩,一种由石英颗粒组成的沉积岩,后来遭受过温度、压力条件变化)出露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根据其中所含矿物(锆石)的形成年龄测定,证明已有41~42亿年历史。根据地质学研 究,这种岩石和矿物只能来自地壳的硅铝质部分(见第四章1),而且必须经过地表水流的搬运、筛选和沉积。所以我们可以据此作出推论,地球的圈层分异在距今42亿年前已经完成。 地质学领域较精确的测定年龄方法,主要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蜕)变原理:放射性元素的原子不稳定,必然衰变为它种原子(如238U衰变 为206Pb等),而且衰变速率不受外界温压条件变化影响(如238U经过 45亿年后其一半原子数衰变为206Pb,故称为半衰期)。我们只需在岩石中测出蜕变前后元素的含量,就可以获得母体岩石形成的年龄。 不同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长短有很大差异,其测年的精度也存在重要区别(表2-2)。因此,要根据研究对象实际情况选择测试物质,采用合适的方法。例如,时代很新的湖南长沙马王堆考古发掘中,西汉初期(约200BC)的棺木保存完好,可以用14C法测得木材的绝对年龄数值与古墓 内的文史资料相当符合。至于地球漫长演化史中保存的物质记录(岩石和矿物),只能采用238U-206Pb、87Rb-87Sr等方法,精度误差允许达到几个百万年。实际操作中包含复杂的技术因素,如测试手段的误差,测年方法使用条件的偏离,野外采样不当(标本已受风化影响,不够新鲜),

自然辩证法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

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 学院: 学号: 姓名: 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人类产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一个人们必须时刻面对、而又难获其解的难题。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趋紧张。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当代全球化问题,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身专业,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相处之道。 关键词:人;自然;和谐 一、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从远古发展至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做过深入的研究。马克思说过:“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也说过:“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

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而人的智力是比例于人学会改变自然界的状况而发展的。” 1、古代朴素自然观? 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在劳动中逐渐积累起关于自然界的知识。“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随着每一新的进步又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的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3]这些在劳动中产生并以经验形式存在于技术之中的自然知识,构成了自然科学萌芽的最早形式。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科学开始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哲学的形式出现。伴随着中古时代自然哲学家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古代朴素自然观。这种自然观从总体上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和发展变化,从总体上勾画了自然界的图景和本来面目,初步显露了人类认识自然的灿烂光辉。但是,这种自然观也暴露了它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粗糙性的历史局限性。这种自然观在古代没有得到发展,而被神秘主义自然观压倒了。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4-15世纪初,欧洲在逐渐发展的手工业和农业中,越来越多地应用机械技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以后,日益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钟表业,更促进机械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的母腹中脱胎出来,迅速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生产中所应用的近代科学革命和发现、发明有三个明显特点:工具多是机械装置,生产中所解决的大量问题是力学问题,机械力学分门别类地分析和实验研究十十分突出,其他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开放分类:哲学、社会科学、世界观 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因此,自然观既不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象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是: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0世纪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总结概括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原始人类出于对自然的敬畏,把自然设想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力量,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拟人化的、万物有灵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虽然包含很多谬误的东西,但与后来的神学自然观不同,它是原始人试图解释自然的一种努力。 一、古代自然科学与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古希腊还没有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它的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是人类历史上自然观的最初形态。古希腊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它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且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这种自然观包含在当时关于自然的研究与探索的自然哲学中,尚未建立在科学的实验与分析的基础上,因而这种自然观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它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二、17、18世纪自然科学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6、17世纪,开始了以实验与理性方法相结合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牛顿在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

十六 遗传与进化重难点与课后复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遗传与进化 本章要求 1.了解物种进化方式; 2.掌握物种的概念及其形成方式; 3.了解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和原理; 第一节遗传多态性 一个群体中各种变异类型的比数可以长期保持不变,呈现所谓平衡型(或稳定)多态现象;也可以是一种类型在取代另一种类型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多态现象,这里各种变异类型的比数逐渐发生变化,因此称为过渡型(不稳定)多态现象。 一、研究遗传多态性的途径 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有亲缘关系的亲本进行交配,可使原本是杂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纯合性,从而提高基因的稳定性,但往往伴同出现后代减少、后代弱小或后代不育的现象。 等位基因酶(allozyme):如果某个座位的两个等位基因只使蛋白质的凝胶电泳特性发生轻微变化,且仍能执行相同功能,我们就把这两个等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等位基因酶。 染色体物质的排列往往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倒位,以为等表现出多态性: 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染色体上两个断裂点间的断片,倒转180o后又重新连接。倒位降低了群体中遗传变异的频率,此外,倒位还降低了杂合体适合度,因为倒位杂合体产生的一部分不具活力的交换配子。 异位: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片段断裂后错误;以为也降低群体中遗传变异的频率,因为异位杂合体是半不育的,产生的配子中有50%无生活力。 二、群体保持遗传多态性的方式 等位基因酶的分析表明,在一个异交得动物或植物群体中存在高比例等位基因杂合性。群体可能通过3种基本途径产生并保持这种多态性,既过度多态性(transient polymorphism),平衡多态性(balanced polymorphism)和中性突变随机漂变(neutral mutation random drift)。 这里主要阐述中性突变—遗传漂变:这一理论,基于两种假设既①规定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能够产生所谓选择中性突变(selectively neutral mutation);②中性基因在基因库中随机漂变。这一理论追早由S.Wright 提出,后来又得到日本群体遗传学家M.Kimura的发展。 三、适应规(adaptive norm) 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对齐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而这类均有适应性的表型都是由各种个

高二教案1.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高二教案(1.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 客观的) 1。1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理解: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能力方面: ⑴分析能力:教材分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一命题的思路也是从教材分析其他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哲学命题的思路,通过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分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一命题培养学生分析哲学命题的能力。 ⑵辩证思维能力:在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时,既要承认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又要承认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辩证思维中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以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和迷信思想。面对自然界我们既不能凭其摆布,又要承认其客观性,和谐地处理人与自然

界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教学难点 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教学方法 采用提问与讲述相结合的方法。在叙述方法上,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运用逻辑推理的力量增强说服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复习提问 (l)什么是世界观?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

九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5节遗传与进化第1课时遗传与变异练习新版浙教版.doc

第5节遗传与进化 第1课时遗传与变异(见A本71页) 聚焦教材)? 1.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1)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生物的子代只是与亲代相似,绝不会与亲代完全相同,这种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与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变异。 2.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1)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染色体由DNA与蛋白质共同组成。DNA 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其分子由两条螺旋状的长链组成,是一种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有效片段,它决定着生物体的各种性状。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一个基因由多个脱氧核昔酸组成。脫氧核昔酸由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 (2)生物个体能通过精子或卵子将自身的部分基因传递给子代,子代具备了父母双亲的基因,所以表现出与双亲相似的性状。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基因的变异往往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 分层训练 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1.在生活中,常有人说“小红简直就是她母亲的翻版”,此话揭示的现象属于(C ) A.变异 B.进化 C.遗传 D.遗传和变异 2.“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D ) 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 C.进化现象 D.变异现象 3.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的一项是(B ) A.个体生长太快 B.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个体发育太好 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4.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它排列在染色体上 B.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部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 C.生物个体能通过精子和卵子将自身的全部基因传递给子代 D.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共有46条 5.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 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DNA ④基因 第5题图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量都为23对 B.②染色体是由③DNA和④基因组成的 C.③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