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主要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

二、本周学习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积累空间和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三、考点分析: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其展开图,能够知道各个面在展开图中的位置;能够根据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典型例题

例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分析与解:

例2

(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②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③正方体不仅相对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④长方体除了相对面的面积相等,不可能有两个相邻面的面积相等。

分析与解: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可以判断①、②、③是对的,④中说“不可能有两个相邻面的面积相等”是不对的,因为如果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除这两个面外的相邻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2)、指出右图中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厘米

20厘米

40厘米

分析与解:

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从一点发出的三条棱长分别是长、宽、高。而这道题的长、宽、高都不相等,所以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只要将对应的长和宽写正确就可以了。

答:右图中的长、宽、高分别是40厘米、20厘米、10厘米。

上、下面长是40厘米、宽是20厘米;

前、后面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

左、右面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

例3、下列三个图形中,不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①②③

分析与解:

可以把其中一个正方形作为底面,想象一下,其它的正方形围绕这个正方形应如何去拼。

点评: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同的图,用剪刀剪开去拼一拼,看能不能拼成正方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如果出现4个连排的正方形,那么还有两个正方形就应该放在四个的正方形的左右两侧。

例4、一个饼干盒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做这样一个饼干盒要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

求这个饼干盒要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这个长方体饼干盒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长、宽、高都已经知道,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

(20×15+20×30+15×30)×2

=(300+600+450)×2

= 1350×2

= 2700(平方厘米)

答:做这样一个饼干盒要用2700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点评: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由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先求出前面、后面和下面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就可以求出表面积了。

例5、做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是2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分析与解:

求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就是求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根据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20×20×6 = 240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2400平方厘米的纸板。

点评: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所以计算时只要算出其中的一个面,再乘6就可以了。

例6、一个抽屉,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做一个这样的抽屉,至少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

一个抽屉有5个面,分别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底面。所以做这样一个抽屉所需要的木板,只要算出这5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2+长×高×2+宽×高×2

50×30+50×10×2+30×10×2

=1500+1000+600

=310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木板3100平方厘米。

点评:在解决一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想清楚要算几个面。在解答时,可以把这几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再相加,也可以先算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不需要的那个(些)面。

例7、做一节长120厘米,宽和高都是10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

错误解法:120×10+10×10×2+10×10×2

=1200+200+200

=1600(平方厘米)

通风管顾名思义是通风用的,没有底面。所以只要算四个侧面就可以了。

正确解答:120×10×4 = 480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铁皮4800平方厘米。

点评:这也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同时,这也是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由于它的四个侧面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可以先算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4。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联系一下生活中的几件物体,看看它们具有几个面?

(1)具有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油箱、罐头盒、纸箱子等;

(2)具有五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水池、鱼缸等;

(3)具有四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水管、烟囱等。

熟悉了这些生活中的实物的形体特征,我们在解答有关形体的表面积应用问题时,就应先认真分析面的情况,再计算,切不可马虎。

【模拟试题】

一、基础巩固题

1、长方体有()个面,有()条棱,有()个顶点。

2、在一个长方体中,()的面完全相同,(

3、右图是()体,长是(),宽是(),高是(),5厘米

这个形体的底面积是();它的右侧面是()形,长是(),

宽是(),面积是();它的前面是()形,长是(),厘米宽是(),面积是(),它的棱长总和是()。6厘米

4、右图是一个(),它有()个面,()条棱,

它的棱长是()分米,所有棱的长度的和是()分米。4分米

它的六个面是完全相同()形,边长是()分米,分米

每个面的面积都是( )平方分米。 4分米

5、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冷库,长12米,宽8米,高4米。这个冷库的地面面积是( )平方米,最小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米。

6、把一根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木料锯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共增加了( )平方米。 二、思维拓展题

7、填一填。

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与面相对的是( )面,与面相对的是( ), ( )面与( )面是相对的面。

8、用铁皮做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铁盒,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9、礼堂内有四根长方形状的柱子,底面是正方形,边长6分米,高5米。要油漆这四根柱子,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0、实验中学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25米,深2米。请你算一算。 (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在游泳池底面和内壁抹一层水泥,抹水泥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沿游泳池的内壁1.5米高处用白漆画一条水位线,水位线全长多少米? 三、自主探索题

1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3厘米、7厘米,这个长方体最大面的面积比最小面的面积多多少平方厘米?

12、把两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有没有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试题答案】

一、基础巩固题

1、长方体有(6 )个面,有(12 )条棱,有( 8)个顶点。

2、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平行)的棱的长度相等。

3、右图是(长方)体,长是(6),宽是(4),高是(5),

5厘米 这个形体的底面积是(24);它的右侧面是(长方)形,

长是(4),宽是(5),面积是(20);它的前面是(长方厘米 长是(6),宽是(5),面积是(30),它的棱长总和是(60)。 6厘米 4、右图是一个(正方体),它有(6)个面,(12)条棱,

(8)个顶点。它的棱长是(4)分米,所有棱的长度的和 4分米 是(48)分米。它的六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分米 边长是(4)分米,每个面的面积都是(16)平方分米。 4分米

5、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冷库,长12米,宽8米,高4米。这个冷库的地面面积是

(96)平方米,最小的一个面的面积是(32)平方米。

6、把一根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木料锯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共增加了(128)平方米。 二、思维拓展题

7、填一填。

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与a面相对的是(c)面,与e面相对的是(f ),

(b)面与(d)面是相对的面。

8、用铁皮做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铁盒,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6×6×6 = 216(平方分米)

9、礼堂内有四根长方形状的柱子,底面是正方形,边长6分米,高5米。要油漆这四根柱子,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分米= 0.6米0.6×5×4×4 = 48(平方米)

10、实验中学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25米,深2米。请你算一算。

(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0×25 = 1500(平方米)

(2)在游泳池底面和内壁抹一层水泥,抹水泥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0×25 + (60×2 + 25×2)×2 = 1840(平方米)

(3)沿游泳池的内壁1.5米高处用白漆画一条水位线,水位线全长多少米?

(60 + 25)×2 = 170(米)

三、自主探索题

1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3厘米、7厘米,这个长方体最大面的面积比最小面的面积多多少平方厘米?

7×5 - 5×3 = 20(平方厘米)

12、把两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有没有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长方体表面积:6×3×4 + 3×3×2 = 90(平方厘米)

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3×3×6×2 = 108(平方厘米)

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比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大。

数学趣味园

信不信由你

▲在晴朗、无月的夜间,人站在山顶上能看到50英里以外划着的一根火柴。

▲人们笑的时候牵动着17块肌肉,而皱眉时则要牵动43块肌肉。一个人活到72岁,心脏要跳动三十亿次左右。

▲在一盘国际象棋中至少有1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种方法来走开局的十步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 一、片段实录: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 体的一些基本形状特征。2、通过游戏活动,正确感知正方体 的六个面,知道正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3、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活动准备:正方体子一个,彩色正方形六个,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七彩蛇送礼物1、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课件1)(七彩蛇) 七彩蛇身上有几种颜色呀?(七种)那是哪些颜色呢?(粉色、橙色、蓝色、金黄色、绿色、紫色、白色)2、今天七彩蛇给 我们大家带来了一个彩色的礼物,想不想看呀?我们一起说:“一、二、三”。3、是什么呀?(彩色的子)(二)游戏: 玩子1、你们看,子上有哪些数字呀?(1―6)2、现在我们 来玩“抛子”的游戏。(1)幼儿边拍手边出声数数;(2)幼儿拍手时要求不出声,增加难度。(三)认识正方体1、彩色 子真好玩!我们来看一看,数字1住在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家里呀?出示“图片”2、依次观察数字2―6,依次出示其余 “图片”。3、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①数一数:有几 个图形呀?(六个)②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复习一下正方形的基本特征。③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④呀!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加上数字,就变成了这个好玩的子。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正方体”。叫什么呀?⑤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教师边说边演示六个面)⑥幼儿讲述正方体以上特征。(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四)游戏:找找正方体1、你们看,(课件2)现在七彩蛇要来考考你们,请你们找一找,这张图 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2、彩色子是正方体,小朋友,

长方体正方体经典题型汇总

长方体和正方体典型习题 棱长和问题: 1.一个长方体长是10分米,宽是8分米,高是6分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分米? 2.用一根长80分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体框架,高是多少分米? 3. 是15厘米、11厘米、4厘米,如右图那样捆扎一道并留下18厘米长为手提环, 这样一共需要多少厘米长的塑料带? 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与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5.一个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15分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分米? 6.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8CM,宽5CM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高是多少厘米? 7.把一根长84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棱长是多少分米? 8.一个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分别是10厘米,5分米,6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分米? 9.有一个长方体木块正好可以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方块,已知长方体木块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求切成的每个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总和。 表面积问题: 1.一个长方体的无盖铁皮水桶,长和宽都是3分米,深5分米。做一对这样的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 2.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如果商标纸的接头处是4厘米,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有一块正方形铁皮,从四个顶点分别剪下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后,所剩部分正好焊接 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铁皮盒。原来正方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72厘米,它的长是9厘米,宽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

活动内容: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小组探索活动,积极发现正方体的奥秘。 2、能运用对比,制作等方法发现正方形与正方体的不同。 3、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特征。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正方形,知道正方形的特征 2、物质材料准备: ppt、正方体展开图、表格、篓子、透明胶、标记(彩笔、粘贴、即时贴)幼儿园拼图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谜语:图形王国的成员,四四方方围成圈,四条边儿一样长,四个角儿尖又尖。 小结:正方形有1个面,四条一样长的边,四个一样大的角。 二、认一认 (一)认识正方体有6个面 1、正方形去哪了?这是什么?里面有些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都是一样大的吗?用什么方法比对一下? 2、验证:幼儿操作特殊图形和一个正方形,进行比较,验证6个正方形是否一样大。 3、变一变,特殊图形可以拼成什么? 这样一个特殊图形是由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我们可以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4、要求:老师给你们准备了透明胶,4个小朋友一组拼,可以两个小朋友扶着,

两个小朋友贴,要检查牢不牢固,拼好以后看看像什么! 5、幼儿操作。 6、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 (二)数一数,正方体的棱。 1、正方形有4条边,那正方体呢? 2、认识正方体的棱:两个面相连接的线叫做棱。 3、幼儿自由探索。 4、发现问题,添加标记符号再次探索。 5、分享成果,表格填完整。 三、找一找 1、请幼儿说说正方体藏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2、播放ppt生活中的正方体。 四、玩一玩 1、其实我们幼儿园也有正方体,总在和我们做游戏(正方体拼图)。 2、把幼儿分成两组,开始拼图比赛。 3、再次寻找更多的正方体。

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典型例题

教学目标:在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其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1.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高底面积积长方体(正方体)的体(可看作高)棱长(底面积)棱长棱长正方体的体积高(底面积)宽长长方体的体积?=??? ??????=??=体积和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 意义不同; ② 计算时测量方法不同,体积要从物体的外面测量,容积要从物体的里面测量; ③ 有容积的物体一定有体积,但有体积的物体不一定有容积。 联系:① 容积大小可以通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显示出来; ② 计算方法相同。 注意:只有容器才能有体积,如果是实心的木块等,是不会有容积的。 2.单位换算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dm,长是0. 7dm,例题1 如图所示的一种长方体的钢坯,横截面的面积是82 10个这样的钢坯的体积是多少 练习1 1. 一个长方体的横截面是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长是5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2. 一个正方体水箱的底面积是64平方分米,水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3. 有沙16立方米,要垫在长8米、宽2. 5米的沙坑里,可以垫的厚度是()米。 4. 填出下表中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相关数据。

子重1400千克。这个沙坑里共装沙子多少吨 例题2 一块正方体的方钢,棱长是20cm,把它锻造成一个高80cm的长方体模具,这个长方体模具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练习2 1.一个棱长是12厘米的正方体鱼缸,里面装满水,把水倒入一个长18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体鱼缸里,水有多深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教学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Big class mathematics activity: understanding the cub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 活动目标: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平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相机。 活动预设: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结合幼儿的照片讲解,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请幼儿制作骰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的特

征。 引导语:正方体能变成什么呢?(请几名幼儿说说)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就来变正方体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时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标记来做骰子,一边做标记一边数正方体的骰子有几面。 2.幼儿动手做骰子,师提醒幼儿边画边数,一定要数清楚骰子有几个面。 3.师幼交流分享:你用什么来做标记?你的正方体骰子有几个面?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玩“掷骰子”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引导语:小朋友们真棒,都做好了正方体的骰子,我们来玩“掷骰子”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全体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若扔出的骰子数字相同,就换一人重新掷一次。 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问题2.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问题3. 从图中找出是正方体的物体。 问题4.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请每桌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

长方体和正方体经典题目

正方体与长方体得表面积练习题 一、填空 1、正方体就是由( )个完全相同得( )围成得立体图形,正方体有( )条棱,它们得长度都( ),正方体有( )个顶点。 2、因为正方体就是长、宽、高都( )得长方体,所以正方体就是( )得长方体、 3、一个正方体得棱长为A,棱长之与就是(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得棱长总与就是( )厘米。 4、相交于一个顶点得( )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得( )、( )、( )、 5、一根长96厘米得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得棱长就是( )厘米。6、一个长方体得棱长总与就是80厘米,长10厘米,宽就是7厘米。高就是( )厘米、 7、至少需要( )厘米长得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就是18厘米,高3厘米得长方体框架。 8、一个长方体得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得表面积就扩大( )倍。 9、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面就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 )条棱长度相等。 10、一个长方体得长就是25厘米,宽就是20厘米,高就是18厘米,最大得面得长就是( )厘米,宽就是( )厘米,一个这样得面得面积就是( )平方厘米;最小得面长就是( )厘米,宽就是( )厘米,一个这样得面得面积就是 11、3个棱长都就是4厘米得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 )平方厘米、? 积减少了( )平方厘米,它得体积就是( )立方厘米。?12、正方体得底面积就是25平方分米,它得表面积就是( )平方分米,它得体积就是( )立方分米。 13、一个长124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得长方体锯成最大得正方体,最多可以锯成( )个、 14、3个棱长4分米得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得表面积比3个正方体得表面积少( )平方分米。 15、长8cm,宽6cm,高4cm得长方体木块可锯成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得小正方体( )块、 16、长方体得体积就是96立方分米,底面积就是16立方分米,它得高就是()分米. 17、一个长方体得棱长总与就是48cm,宽就是2cm,长就是宽得2倍,它得表面积就是( )。 18、长方体方木,长2m,宽与厚都就是30cm,把它得长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 )、 19、长方体中最多可以有( )条棱得长度相等,最少有( )条棱得长度相等。 20、完全相同得长方体,长10cm,宽7cm,高4cm,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得长方体后,表面积就是( ),比原来减少了( );如果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得长方体,表面积就是( ),比原来减少了( )。 21、正方体得棱长总与就是48厘米,它得表面积就是( )。 二、解决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1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习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习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长方体和正方体专项练习题

1、长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有()个面。 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和()。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6厘米和5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做这样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需要()平方厘米材料。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0020立方厘米=()升 4.07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2立方米=()立方分米 9.08立方分米=( )升( )毫升 4、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 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一段方钢长4分米,横截面是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方钢的体积是()。 6、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米的长方体菜窖,要使菜窖的容积是50立方米,应该挖( )米深。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瓶牛奶大约150()一个教室大约占地80() 油箱容积16()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50( )。 8、一块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厚8厘米的砖,所占的空间是( )立方厘米,占地 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 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10、一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正方体(右图),正方体的棱长是4米, 则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是(),体积是(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7分) 1、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2、长方体的相邻两个面不可能都是正方形。……………………………() 3、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相等。……………………() 4、把一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后,虽然它的形状变了,但是它所占有的空 间大小不变。……………………………………………………………………( ) 5、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进行计算。……………() 6、至少要用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7、长方体是特殊的立方体。()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2篇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2篇 Teaching design of large class mathematics ac tivity "understanding cuboid"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 2、篇章2: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 篇章1: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与长方形的比较,了解形与体的异同 2.探索与发现长方体有六个面,8个角,12条边,知道正方体是最特殊的长方体。 3.学习有效点数的多种方法。 二、活动准备 1.记录单,不同长方体盒子三个,各种长方体小盒子每个幼儿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已有经验导入,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师:(出示长方形)这是什么形状?它有什么特征? 2.根据幼儿的回答记录 师: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面? (二)初步感知长方体 3.出示长方体,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异同 师:带来一个新朋友,它和长方形有什么不一样?(厚薄)他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有面,有边,有角) (三)仔细观察,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4.提出启发性问题,幼儿自由猜测 师:它有几个面呢? 5.幼儿使用长方体盒子自由探索 师: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小盒子,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它有几个面呢?请你们数一数。(提醒幼儿数的过程中既不重复数,又不漏数) 6.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讨论,找出有效的数面的方法,数出面的个数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看?有没有人用不一样的方法数的?数一数。(记录) 7.探索面的形状,发现特殊的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制作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制作正方体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三维形体与二维平面图形的关系。 2、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泡沫垫若干、骰子、餐巾纸盒、杯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辨认正方体 出示实物,请幼儿从中找出正方体的物品。 二、通过个别制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1、出示泡沫垫,请幼儿每人做一个正方体。 2、分享:用了几块垫子。 3、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无论从哪一个面看都是正方形。 三、制作大正方体,过程中深入了解正方体的属性特征 1、请幼儿两人合作拼正方体,要求:把正方体变得更大一点。 2、根据幼儿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教师可出示完整的小正方体,边提问边演示:

---正方体有几个面?六个面大小怎样?都是什么形状? 小结:正方体是有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组成的。 ---观察幼儿的正方体,说说为什么不像?六个面的大小、形状一样吗?怎么办? ---请幼儿继续将正方体完成。 第二种情况,教师出示完整的正方体,提问: ----和原先的正方体比较,是否变大了?怎么把它变大的?用几块垫子拼成一个正方形? ----每一面都一样大吗?看不见的下面用了几块垫子? 活动延伸: 1、如果给你更多的垫子,能不能做一个更大的正方体?你会怎么做? 2、一个面,可能需要用几块垫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形体的认识不是仅仅依靠感知过程而实现的,而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的联合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来实现的。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能促进儿童建构起关于形体更准确的认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也提供了幼儿熟悉的材料在进行活动,那么,老师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参考一下抛问一起来交流哦! 抛问: 1、你是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组织幼儿开展几何形体学习的?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 楚雄市中山镇中心幼儿园罗朝慧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二、活动重难点: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三、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平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 四、活动流程: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摸一摸,数一数,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用记号笔将每一个面标上序号。

(1)先尝试独立数数,教师巡视指导,。 (2)再由老师范数,指导:怎样数更好?注意数的顺序的指导,最好是上下、前后、左右的指导。避免重复。 (3)标出数的各个面的序号。 (3)做后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教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 1、出示多媒体图片: (1)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2)问题2.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小结:说说正方形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2、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在用课件演 活动请每桌小朋友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出和课本中一样的图形。再数一数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

最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方体和正方体的认长 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一、本周主要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 二、本周学习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积累空间和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三、考点分析: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其展开图,能够知道各个面在展开图中的位置;能够根据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典型例题 例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分析与解:

例2 (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②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③正方体不仅相对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④长方体除了相对面的面积相等,不可能有两个相邻面的面积相等. 分析与解: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可以判断①、②、③是对的,④中说“不可能有两个相邻面的面积相等”是不对的,因为如果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除这两个面外的相邻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2)、指出右图中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厘米 厘米 40厘米 分析与解: 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从一点发出的三条棱长分别是长、宽、高.而这道题的长、宽、高都不相等,所以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只要将对应的长和宽写正确就可以了. 答:右图中的长、宽、高分别是40厘米、20厘米、10厘米. 上、下面长是40厘米、宽是20厘米; 前、后面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 左、右面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 例3、下列三个图形中,不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①②③ 分析与解: 可以把其中一个正方形作为底面,想象一下,其它的正方形围绕这个正方形应如何去拼. 点评: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同的图,用剪刀剪开去拼一拼,看能不能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

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它们的特征。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形体。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及玩具。(积木四散放在幼儿座位后面。请配班老师在幼儿搭好房子回座位后将玩具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前几天森林里刮大风,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助小兔搭房子) 二、引导幼儿观察搭房子的材料——积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一)认识搭房子的材料 1、师:我们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么呀?这些积木都一样吗? 2、请每个幼儿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积木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先让幼儿自由讲讲,再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手里的积木一共有几个图形组成。 1、师: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正方形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你能告诉我,你的积木上一共有几个图形吗?(幼儿数,老师观察) 2、请用不同方法数的幼儿倒前面来示范数。 3、全体幼儿用与刚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数数。 (三)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面的形状。

1、师: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数出了积木上由六个图形,谁来告诉我,你的积木上是六个什么图形? 2、小结:由六个长方形或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长方体,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正方体。 三、帮小兔子搭房子。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来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坚固又漂亮。(幼儿建构房子) 2、参观房子,说一说搭房子的积木是什么形体的? 四、迁移经验,运用自己感知的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判断自己的礼物是什么形体。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感谢你们,所以给你们每人送了一份礼物,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你的礼物是什么形体的? 2、分别请拿正方体礼物的幼儿和拿长方体礼物的幼儿到前面来,其它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课后在幼儿园、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然后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认识正方体 幼儿园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诸暨市实验幼儿园金志燕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 2.正方体、长方体物品若干; 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 1.观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这个纸盒老师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小朋友们先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数一数它总共有几件衣服,再帮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样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请你把这对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颜色,涂好后再将这些衣服穿回到纸盒的身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分析幼儿操作结果 (1)将每组幼儿的长方体展示在上面,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观察。 (2)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过了,你们说它有几件衣服呀?(6件)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6件。教师逐一将衣服“脱”下展示在黑板上。那你们说这个纸盒有几个面啊? (3)你们看看这6个面谁和谁是好朋友?也就是它俩的大小是一样的?(教师将6个面是一对的两两放在一起) (4)现在我将它们都穿回去,这个面在这里,这个面……

(5)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是一样大的,前后两个是一样大的。 5.教师小结:像纸巾盒、牛奶盒这样的盒子,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的形体我们叫长方体(出示字体: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教师出示正方体)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是长方体吗?是的请举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正方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像这样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这6个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样,这样的形体我们叫正方体(出示正方体字体),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三、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在后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物体,请你到后面去挑选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看哪个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2.提问个别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体? 3.请幼儿将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放入两筐子。 四、寻找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 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2.观看放映幻灯片。 五、延伸活动 (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它这两个面是正方形,请小朋友回去后可以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会发现一个秘密。

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经典例题讲解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经典例题讲解 知识点一考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题型一:1、右图是()体,它的上面是()形,长是(),宽是(),面积是(),它的后面是()形,长是(),宽是(),面积是()。 它的棱长和是( ),表面积是()。 2、长方体的表面积 = ;正方体的表面积= ; 长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 ; 3、一瓶农夫矿泉水的容积是250( );一块橡皮擦的体积是8( )(填适合单位)知识点二考查:单位的换算 体积单位及容积单位有:、、、、 9立方分米=()升8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980立方分米=()立方米 9.4立方米=()立方分米 0.5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毫升 知识点三考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举例:表面积即为长、正方体展开图总面积。 例题1、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题2、一只无盖的长方体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3分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基础练习: 1、一个长1米、宽8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长度都是50厘米的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2.4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如果瓷砖的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 能力提升:1、一个零件形状大小如下图:算一算,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 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5厘米、宽1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被切去一块后(如图),剩 下部分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认识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认识正方体》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 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 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 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 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 方体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2.正方体、长方体物品若干;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1.观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这个纸盒老师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小朋友们先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数一数它总共有几件衣服,再帮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样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请你把这对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颜色,涂好后再将这些衣服穿回到纸盒的身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分析幼儿操作结果(1)将每组幼儿的长方体展示在上面,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观察。

(2)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过了,你们说它有几件衣服呀?(6件)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6件。教师逐一将衣服脱下展示在黑板上。那你们说这 个纸盒有几个面啊? (3)你们看看这6个面谁和谁是好朋友?也就是它俩的大小是一样的?(教师将6个面是一对的两两放在一起)(4)现在我将它们都穿回去,这个面在这里,这个面(5)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是一样大的,前后两个是一样大的。 5.教师小结:像纸巾盒、牛奶盒这样的盒子,有6 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的形 体我们叫长方体(出示字体:长方体)二、认识正方体1.(教师出示正方体)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是长方体吗?是的请举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正方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像这样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这6个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样,这样的形体我们 叫正方体(出示正方体字体),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三、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 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在后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 很多的物体,请你到后面去挑选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典型题和答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典型题 一、填空 1.把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横截面是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坯,锻造成的钢坯长(24)分米。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9)倍,体积扩大(27)倍。 3.用3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比3个正方体少(4)个面,表面积减少(16 )平方分米。 4、人民剧场大门前有10级台阶,每级台阶长5米,宽0.4米,高0.2米,这10级台阶一共占地( 20 )平方米,如果用地砖铺这10级台阶,至少需要( 30 )平方米的地砖。 5、一根长0.5米的长方体木料横截面是正方形,把它平均锯成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了30平方厘米。原来这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 750 )立方厘米。 6、右图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右图中物体表面积是(40 )平方厘米,体 积是( 13 )立方厘米。 7. 5平方米=( 500)平方分米 360立方厘米=(0.36)立方分米=(360)毫升 2060立方分米=( 2.06 )立方米 0.298平方分米=(298)平方厘米 5升80毫升=(5)立方分米(80)立方厘米=( 5.08)立方分米 8.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本书的封面大小为2.8(平方分米),一瓶墨水的容积大约是60(毫升); 一台电脑的体积是42(立方分米),一个冰箱的体积是0.3(立方米)。 9.把一根长6分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后,还剩(8 )厘米。 10. 小明用一张长方形纸正好可以画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无盖的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这张长方形纸的面积最小是(72)平方厘米。 11.用6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减少(56 )平方分米。 12. 商店营业员用一根塑料带为顾客捆扎两个食品盒,每个食品盒的长、宽、高分别是17 厘米、11厘米、4厘米,如右图那样捆扎一道并留下18厘米长为手提环,这样一共需要 (180)厘米长的塑料带。 13.用3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36平方厘米,拼成的表面积是( 126)平方厘米。 14.将一个表面涂有红色的长方体分割成若干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其中一点红色都没有的小正方体只有3块,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45 )立方厘米。 15.把一个长方体木块的表面全部涂成红色,然后锯成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若干个(没有剩余),锯开后发现, 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4个,那么两个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有(24)个或(20)个。 16.用27个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16平方厘米),体积是(27立方厘米)。 1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当把它重新折叠成一个正方体时,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doc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 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能找到共同属性。 2.学习运用非平面的内的计数方法。 3.感受到体积的存在,萌发探索的兴趣。 准备:自带一个小纸盒、记号笔每人两只、油泥每桌一份,米、两个杯子 过程:1.介绍自己的纸盒,引出课题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纸盒和桌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用好听的话说说你的纸盒是什么样的? 2.认识长方体的面 (1)用一支笔数一数它的脸(面),用数字写在中间,要有顺序的数。 (2)汇报自己数的情况,让幼儿介绍数的方法(怎样数不会漏掉?) (3)每个盒子都有6个面,6个面它们都一样吗? (4)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小结。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除了这些面以外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给顶点用一点点油泥做一顶小帽子,一边戴帽子,一边数一数有几个顶点(幼儿不知道是顶点时不要直接说顶点)?

(3)幼儿汇报,以及说说数的方法,教师记录顶点8个。 3.认识长方体的棱 (1)除了这些面和顶点以外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用记号笔画棱,一边画一边数棱有几条(幼儿不知道是棱时不要直接说棱)? (3)幼儿汇报,以及说说数的方法,教师记录。 (4)教师小结这种有6个面,8个顶点,条棱的叫立体的。 4.了解长方体的体积 (1)摘掉帽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什么? (2)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明显的盒子问,如果里面装满东西,哪个盒子装的多? (3)我们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教师用米进行演示) 5.延伸 我们用牙签把盒子打开,看看有什么变化?(面、顶点、棱还在吗?)2017-07-31 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能找到共同属性。 2.学习运用非平面的内的计数方法。 3.感受到体积的存在,萌发探索的兴趣。 准备:自带一个小纸盒、记号笔每人两只、油泥每桌一份,米、两个杯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平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相机。 活动预设: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结合幼儿的照片讲解,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请幼儿制作骰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语:正方体能变成什么呢?(请几名幼儿说说)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就来变正方体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时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标记来做骰子,一边做标记一边数正方体的骰子有几面。 2.幼儿动手做骰子,师提醒幼儿边画边数,一定要数清楚骰子有几个面。

3.师幼交流分享:你用什么来做标记?你的正方体骰子有几个面?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玩“掷骰子”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引导语:小朋友们真棒,都做好了正方体的骰子,我们来玩“掷 骰子”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全体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若扔出的骰子数字相同,就换一人重新掷一次。 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问题2.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问题3. 从图中找出是正方体的物体。 问题4.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 小的正方体拼成的?请每桌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出一个和照片中一样 的大的正方体,并数一数用了几块小正方体。比比哪桌最快。 问题 5.请每人在规定时间内,用各种样子的积木拼一个大正方体。(师将幼儿拼成功的正方体拍照,集体分享) 五、延伸活动: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游戏就先玩到这里,请小朋友到区 域活动探索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它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 和不同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