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斌 打造“低碳交通”、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介绍-压缩

罗斌 打造“低碳交通”、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介绍-压缩

罗斌 打造“低碳交通”、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介绍-压缩
罗斌 打造“低碳交通”、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介绍-压缩

杭州生活品质之城

生活品质表示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包括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等“五大品质”。 “五大品质”多样和谐、互为支撑,形成先进的生活观念、丰富的生活内涵、健康的生活方式、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健全的生活保障。 杭州为什么要提高生活品质? 生活品质体现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它从人们日常的、又是根本的需求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使城市与市民紧紧地贴在一起,使经济社会发展 与市民日常活动紧紧地贴在一起。 此外,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有个很明显特点:生活方式的创新和生活内涵的变化引导经济运作模式、经营机制和文艺创作内涵的变化,并决定产业 和产品的创新方向。 抓住了生活品质的创新方向,也就抓住了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牛鼻子。另外,生活作为一种条件和环境,又是吸引高素质人才创业的核心要素。正 因为此,生活品质是城市价值的核心。 在杭州的人文历史发展中,出现过三个高峰:一是良渚文化,其代表是玉文化,凸现出生活品质中“精致、和谐”的特征;二是吴越国,实行“保境安民”,体现了生活品质中“以民生为出发点”的理念;三是南宋,出 现了世俗化、市井化特色明显的“市民社会”,体现了生活品质中以“以 民为先”的思想。 因此,杭州提出生活品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生活品质也反映了杭州城市现实特点和综合优势。 近年来,杭州在努力实施“五大战略”,破解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七大问题”,打造“平安杭州”,建设“文化名城”,其根本目标,也就是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杭州提高生活品质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杭州人文精神为支撑,以“和谐创业”为根本途径,在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互为支撑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品 位和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杭州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生活品质? 经济建设:坚持贴近生活、创新生活,形成丰富多样和文化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特色,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城市品牌解读

2012年第3期 /■杭州/王勇 城市需要打造品牌 21世纪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不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利润之源,也是城市乃至国家的一种竞争战略资源。创建品牌,既是城市竞争的战略需要,更是顺应时代的理性选择。 品牌就是生产力、文化力、软实力,更是一种竞争力。品牌是城市发展的金字招牌。维也纳———“音乐之都”,巴黎——“时尚之都”,斯德哥尔摩—— —“梦幻之都”,香港———“动感之都”……响亮的品牌显示了这些城市独特的超凡的魅力。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靠规模赢得竞争优势,到90年代靠的是综合实力,而今城市之间的竞争,只能靠品牌。正如波特指出的: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资源可以获得,地区或城市靠资源禀赋来获得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淡出竞争的舞台。 那么靠什么?靠能力,靠经营和调度资源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积淀就会形成品牌。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品牌,就是不断放大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因为它的作用非凡。 利用城市品牌可以集聚资源、凝聚民心。有人认为,城市品牌就是排他性地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因为有了品牌,就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等,就会“择良木而栖”;因为有了品牌,就会有品牌的核心价值,而有了核心价值,就像灯塔,人人会心向往之,众望所归,众志成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使得世博会盛况空前。因为城市有了品牌,市民就会对自己居住的城市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出“公民意识” ,激发出主人翁责任感,为城市更美好而“给力”。 “生活品质之城” 如何成为杭州的品牌? 杭州拥有“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的美誉,马可·波罗也曾对杭州大加赞誉。杭州先后赢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一个独特的定位无疑是城市最佳的“名片”,而打造“天堂硅谷”、“休闲之都”是杭州未来发展的主攻 方向,因为:第一,是提升杭州城市竞争力的需要;第二,是杭州构建国际大都市的需要;第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2006年10月,杭州开展了“杭州城市品牌征集活动” ,共收到近2000人的应征稿,城市品牌推荐数达4620个,涉及20多个省市。在活 动期间,又有1.24万多人次参与投票。市委、市政府根据群众投票和专家评审意见,于2007年1月在“杭州城市品牌发布表彰会”上,宣布了“生活品质之城”为杭州城市品牌。拥有2228年历史的杭州,从此拥有了自己的城市品牌。 2007年1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杭州城市品牌发布表彰会” ,宣布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正式诞生,同时出台了《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研究推广和管 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2007行动计划〉的通知》,把开展“生活品质”点评活动和举办“生活品质”论坛列为其中两项重要工作。 “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解读 “人间天堂”是杭州的一笔宝贵财富,是经千年洗礼后留给人们心中的印记,是人们对杭州的由衷赞誉。如今, 要融入现代城市的元素,需要对“人间天堂”进行阐述。“生活品质之城”是“人间天堂”美誉的继往开来,是对城市意境的开拓和创新,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和新特点。杭州的城市性质是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的经济、 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这分别显示了杭州在浙江、 中国、世界三个层次上的地位,这“四句话”是从国家的角度对杭州城市的定位,而“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是对这“四句话”的浓缩和概括,是“住在杭 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 “生活品质之城” ———杭州城市品牌解读 新视野XIN S H IYE 32

浅析杭州城市品牌——生活品质之城

浅析杭州城市品牌 朱小慧 1.杭州城市品牌的诞生 杭州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杭州还是一座被国内外权威机构青睐的荣誉之城,先后赢得“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2007年1月,历经接近半年的研讨和征集,杭州最终确定了城市总体品牌—生活品质之城。2008年3月28日,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印象西湖》演出场地召开杭州城市标志发布表彰会,上公布了城标设计征集的最终结果。历经10个多月的全球征集、市民投票和专家评议,杭州城市标志最终得以确定,自此杭州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城市识别符号,品牌形象。这一切表明,杭州开始了打造新的总体城市品牌—“生活品质之城” 2.杭州城市品牌传播的内容构建 (1)城市品牌的理念识别(MI) 对于“生活品质之城”这一城市品牌表述的内涵,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给出如下解释“:生活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也是一种生气和活力,更是一种生命力和创造力。 生活品质则表示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包括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五大品质”。“五大品质”多样和谐、互为支撑,形成先进的生活观念、丰富的生活内涵、健康的生活方式、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健全的生活保障。 (2)城市品牌的行为识别(BI) 杭州市在建设城市品牌过程中,重点加强了对市民素质的培养和公德建设,积极推进行风建设,推动各行各业完善和践行本行业的行为准则,打造符合“生活品质之城” 城市品牌要求的规范的行为体系。 (3)城市品牌的视觉识别(VI) 杭州在传播“生活品质之城”这一城市总体品牌的过程中,视觉识别方面的工作突出表现为城市标识的推广、城市自然景观的改造、市政形象建设等方面。 首先,杭州对外公布并开始积极推广城市品牌标识。杭州城市品牌标识将城市名称与视觉形式合二为一,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和经典性。标志的设计元素在内涵上全面、准确体现“生活品质”城市发展核心理念,是比较成功的城市标识。其次,杭州加强了对城市自然景观的改造。在整治过程中,恢复西湖的自然和历史原貌,使西湖的总体环境趋于和谐和融洽,这与“生活品质之城”所倡导的“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完全相符。再次,城市加强了市政设施的形象建设。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是近年来杭州市政形象建设的代表工程之一,同时杭州市政府启动了以“感受生活细节” 为主题的市政设施形象建设,组织专家对各类指示牌体系等进行艺术化设计、人性化

城市建筑环境与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

城市建筑环境与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摘要:近年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凭借其环保、健康、经济的 优点,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本文介绍了城市建筑环境与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关系,探讨了促进我国发展步行、自行车交通的策略,以期为步行、自行车交通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步行、自行车、建筑环境、城市规划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alking and bicycle transport with its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by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to the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and city walk, bike traffic relationship, discusses the promoting china’s development, bicycle transport strategy on foot, in order to walk, bike traffic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walk, bike, building environment,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资助: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城市交通问题”专项招标重点项目(2011sczx02)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y201120806)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全文(可编辑)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3 年 12 月 目录 前言 II 1 总则. 1 2 术语和定义. 2 3 基本规定 5 4 步行网络规划8 5 步行空间设计. 14 6 步行环境设计. 22 7 自行车网络规划27 8 自行车空间与环境设计31 9 自行车停车设施设计. 35 10 公共自行车系统38 11 步行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结合 42 12 步行和自行车与机动车交通的协调. 46 13 其他要求51 附录1: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编制大纲 54 附录2:建筑控制线和贴线率的计算规则64

附录3:本导则用词说明. 66I前言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灵活、准时性高, 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是解 决中短距离出行和与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理想交通方式, 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 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 〔2013〕36 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 “切实转变 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 133 号) 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要求设市城 市政府“组织编制完成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 “合理规划步行、自行 车道及停车设施,并提出近期建设方案”。 为科学、规范地编制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 车交通系统建设, 切实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保障出行安全, 推动绿色出行, 住房

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 (以下简称 《导则》 )的编制工作。导则参照既有标准和规范,借鉴国外最新发展经验和国 内示范项目实践, 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 提出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 原则、系统控制指标、各要素技术指引和规划编制大纲, 对编制各层次城市规划 及专项规划, 具有指导意义, 对既有道路改善、道路工程设计、城市绿道建设等 涉及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相关内容,也具有参考价值。 《导则》主要内容包括 : 总则、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步行网络规划、步 行空间设计、步行环境设计、自行车网络规划、自行车空间与环境设计、自行车 停车设施设计、公共自行车系统、步行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结合、步行和自行 车与机动车交通的协调、其他要求等章节。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除应 符合导则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参加编写工作的主要单位是: 中国城

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开通启用 9月22日“世界无车日”,适逢中秋佳节,“蛇口公共自行车系统”启动仪式在花园城中心举行。蛇口将试点实行租赁公共自行车,目前在蛇口设立了16个点,投放350辆自行车,市民可以用象征性的价格租一台自行车代步。 办理方式 9月22日以后,居住在蛇口的居民将优先享受到这一便捷的设施,有需要者只需携带户口本或身份证,前往位于花园城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的上海永久公共自行车客户服务中心,深圳户籍居民需要交纳100元押金,外地户籍居民须交纳300元押金,即可以实名制形式办理一张租借卡。凭借该卡,可以到任何一个租赁点取得自行车,第一个小时免费,第二个小时收费1元,第三个小时收费2元,由此类推。超过24小时则收费50元。市民可以到任何一个点归还自行车,自行车如果被盗,市民将赔偿车价750元。 相关信息 据上海永久公司余雄伟介绍,永久牌自行车是国产自行车的“老字号”,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东莞等地施行了“公共自行车系统”。永久自行车为该系统开发的自行车拥有独有配件,被盗去后不好维修。这批自行车的轮胎都是实心轮胎,不需要打气,因此在租赁过程中不会出现爆胎等现象,特别合适用作公共自行车。收取一定的租赁费用,可以补贴运营成本,也可以督促自行车使用者尽快还车。据深圳市交委公交处副处长朱各英介绍,目前深圳只在蛇口开展试点,如果成功,将考虑推广到全市。租借卡在技术上也可以跟“深圳通”互通,将来如果实现,将更方便市民。深圳市交委主任黄敏向记者表示,如果运营成熟,可以考虑用这种方式来接驳公交和地铁,市民可以从居民小区骑自行车到公交站或者地铁站,然后换乘公交或地铁出行,从而实现慢速交通和快速交通的结合。自行车是最好的短途交通工具,具有方便、健康、低碳环保等诸多优点。蛇口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在著名环保人士敖建南、廉海生的倡议下,建立在全国多个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成功运行和上海永久自行车领先的公共自行车技术支持之上,以推进“再造新蛇口”工程、建设“低碳蛇口”为目标展开的。该系统首期在蛇口覆盖16个网点,提供350辆自行车,通过自行车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的接驳,尝试解决城市“最后1-3公里”的交通问题,建立公交微循环系统,借此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道路交通拥堵,为广大市民休闲健身和旅游观光提供便利,同时降低居民的出行成本,倡导提升市民诚信素质,并为深圳市建设“低碳城市”,南山区建设“自主创新先锋城区”先行先试。 网点分布 海月花园、雍华府、爱榕园、花园城中心、桃花园、四海公园、蛇口体育中心、火炬创业园、科技大厦二期、招商大厦、半山社区中心、南海意库、金融中心、泰格公寓、新时代广场和鲸山别墅。

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任务书

湄潭县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 规划设计任务书 甲方:项目名称: 规划范围:联系人:电话: 设计单位:联系人:电话: 委托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项目基本特征 一、规划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切实转变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133 号)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要求设市城市政府“组织编制完成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合理规划步行、自行车道及停车设施,并提出近期建设方案”。湄潭县委县政府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湄潭县休闲示范型城市的定位,组织编制湄潭县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管理有序的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相对独立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 二、规划依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 2.《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133 号) 3.《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建城〔2013〕》 4.经过国家或上级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有关的全县性的上位专业规划; 5.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对外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等; 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镇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各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 三、规划任务 1. 完善自行车交通基础设施,实现机非交通运行及停放空间的有效分离; 2.充分发挥自行车交通在中短距离出行中的优势,使得自行车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一种有益的补充; 3.与城市绿色景观相结合,引导城市居民的自行车运动休闲文化建设。

广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试行办法

广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试行 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公共自行车管理,实现与轨道交通站场、快速公交系统、普通公交系统、轮渡的交通换乘服务,给市民提供健康、环保、便捷的多途径公共交通配套出行方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需使用道路(含市政路、公路,下同),并作为公共交通配套出行方式的公共自行车服务运营活动,适用本办法。 封闭园区、旅游景区、江边休闲带等不使用道路的特定区域,侧重于休闲旅游功能的自行车服务,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便民服务、绿色出行、智能管理、规范运作”的原则。 第四条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运营行业管理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监督和实施,并协调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及城乡建设、城管、规划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申请提供公共自行车服务的企业,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模式和价格、服务网点的设置原则和设置要求以及相关服务管理规范运营,并配套使用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智能化管理系统,投入车辆可实现异地通租通还。具备上述条件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确定公共自行车服务运营者,并与之依法签订服务合同,明确双方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

已经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负责试点或已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取得运营权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合同约定的期限及内容进行运营。 第六条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服务人员主要通过招聘的方式解决,并由公共自行车服务运营者对服务人员开展相应培训,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管理、规范服务、文明待客,提升服务品质。 第七条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设置原则: (一)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规划,应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资源,方便乘坐地铁、公交车、客运车辆、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及游客使用公共自行车进行短途接驳。 (二)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应当以主要公共交通要道、枢纽站、地铁出口及商业街、居住区、机关、学校、医院等人流集中的区域为依托,以点带线,以线联面,逐步辐射形成网络。 第八条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设置要求: (一)利用市政设施场地或人行道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应以不妨碍交通为前提,并依照本市有关规定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设置。 (二)运营者应当根据第七条的设置原则,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并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标识,方便市民租赁和停放使用。 (三)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设施包括标识牌、自行车、智能化锁定装置及社会自行车卡位、查询系统、卡票服务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等其他配套管理服务设施。

长春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

长春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 上传时间: 2015-11-13 被浏览 4692 次 绿色交通,打造宜居城市 绿色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主流方向,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具有提高短程出行效率、节能环保等优势。所以,我们有必要打造“安全、便捷、舒适、优美”的步行与自行车出行环境。而如何打造最后一公里的步行空间?如何让步行和自行车空间更加市民化?则是我们在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项规划的研究范围是《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确定的长吉都市区范围,重点研究区域为中心城区部分。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及近期建设规划,综合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近期2013-2017年,规划远期2018-2020年,规划远景为2025年以后。

区域级界限 层级明确,系统清晰的规划体系 长春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包括: “三个层级”:区域级廊道——活化城市功能;城市级廊道——蔓延城市文化;社区级廊道——关怀街道民生。 “两套系统”:步行系统和自行车系统。 区域级廊道——活化城市功能 这一层级的廊道规划,我们本着综合开发,强化运营管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大众需求,合理设置配套设施。将各区域要素进行串联组合,使之能够承载一些大型国际事件。

区域级要素 1、生态资源:在选线的时候,优先考虑市域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等,打造生态资源内部的通道,在内部无法通达时次要选择生态资源的边缘道路。 2、人文节点:它既是我们的资源也是整个线路规划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对于历史文化名镇(村)、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选线时应在尽量连通人文节点的基础上注意不要破坏其本身的历史文化氛围。 3、公路、高速公路:依据长春市的现状,现有国道和绕城高速绿化带环境良好,尺寸适宜,故将长吉公路、绕城高速绿化带加以改造利用,形成区域绿道。 4、活力空间城乡居民点:城乡宜居社区、乡镇、村庄。选线时应该考虑田间小路、废弃的铁路、农田的田埂、鱼塘的塘基等。

江苏省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导则关键技术与创新

《江苏省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导则》关键技术与创新 孙晓莉 钱林波 於昊 曹玮 【摘要】江苏省在城市化和小汽车快速发展大形势下,为避免以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建设思想,重建“以人为本”的健康交通体系,《江苏省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导则》适时出台,针对当前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在系统和完整构建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关键技术和控制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创新性。作为地方性规划指导文件,《导则》紧扣江苏省城市与交通发展特征,体现了鲜明的地方性和时代性,对提高江苏省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质量,促进“绿色交通”、“和谐社会”、“低碳都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步行交通规划;自行车交通规划;自行车换乘停车;步行和自行车过街 1研究背景 步行和自行车是最基本、最主要、最环保的出行方式,是近距出行和换乘出行的首选。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非常适宜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同时,江苏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在老城区,众多细密曲折、依山傍水的小街坊格局,构成了城市的特有风貌,也是城市活力集中的区域。这些都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提供了良好的本底。目前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仍基本保持60%以上。 江苏省经济发达,城市化平均处于全国前列。2012年江苏省城市化率达6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43个百分点;苏南城市已接近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江苏省城市发展呈现连绵化特征,城市边界逐步融合,许多中小城市开始“晋升”为大城市。同时,小汽车发展迅猛,出行比例逐年增加。如南京2012年小客车保有量达102.6万辆,增幅20.2%【2】。过去一直重视小汽车为主导的城市道路建设,虽有力支撑了城市与交通发展,但普遍受到城市病问题困扰——交通矛盾、用地紧张、能源匮乏、环境恶化等,甚至有向中小城市蔓延的趋势。而另一方面,使步行和自行车面临路径被打断、空间被侵占、安全受影响的困境,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有下降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江苏省逐步回归“以人为本”、“低碳都市”、“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转向重视质量的精细化发展,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作为一项城市战略。《江苏省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导则》【3】(以下简称《导则》)关键技术的研究,对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发展绿色、可持续的交通发展模式,提高城市整体品质与魅力等具有极大意义。

辽宁省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 规划编制导则

辽宁省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 规划编制导则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16〕18号)精神,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绿道”,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辽宁省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编制导则》。在编制过程中,本导则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参考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报批稿,最后经审核定稿。 导则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工作阶段与要求;3.编制组织与审批;4.规划内容;5.技术要点;6.成果要求。 导则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和管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北四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 1.总则 (1) 1.1.目的 (1) 1.2.作用 (1) 1.3.适用范围 (1) 1.4.编制原则 (1) 1.5.规划范围与期限 (3) 2.工作阶段与要求 (4) 2.1.工作阶段 (4) 2.2.工作要求 (4) 3.编制组织与审批 (5) 3.1.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5) 3.2.编制组织与审批 (5) 3.3.规划编制修改 (5) 4.规划内容 (6) 4.1.步行网络规划 (6) 4.2.自行车网络规划 (7) 4.3.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 (9) 4.4.公共自行车系统 (10) 4.5.步行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协调 (11) 4.6.步行和自行车与机动车交通的协调 (12) 4.7.其他要求 (12) 4.8.近期规划 (13) 5.技术要点 (14) 5.1.现状调查与分析 (14) 5.2.发展战略 (14) 5.3.需求预测 (15) 5.4.方案制定 (15) 5.5.强制性内容 (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