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邮政储汇业务员技能操作考试大纲

邮政储汇业务员技能操作考试大纲

邮政储汇业务员技能操作考试大纲
邮政储汇业务员技能操作考试大纲

附件89

邮政储汇业务员操作技能考核大纲各等级项目分值表

(征求意见稿)

邮政储汇业务员操作技能考核大纲

等级:四级

邮政储汇业务员操作技能考核大纲

等级:三级

邮政储汇业务员操作技能考核大纲

等级:二级

邮政储汇业务员操作技能考核大纲

等级:一级

计算机操作员教学大纲(确定)

《计算机操作员专业》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FY201123JSJCZY 二、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员 三、课程管理教研室:方远电脑电脑学校教研部 四、大纲说明 1、适用人群 爱好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2、学时与学分数 本课程理论共88课时。 五、课程性质: 《现代电子政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内容新颖、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目前电子政务技术正在得到普及和推广。通过学习,学生应充分理解电子政务的含义、电子政务系统的模式与功能,初步掌握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学会利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和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了解电子政务系统维护的基本方法,为将来毕业后从事现代文秘、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及新闻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六、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 (一)全面系统地了解与掌握电子政务方面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政务系统的模式与功能,充分认识该课程所涉及的技术在将来文秘、行政管理、教育管理、人事管理及新闻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的系统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及其实现方法; (三)掌握常用的现代办公设备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 (四)在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之后,进一步学习Office应用软件,基本掌握Office2000的使用方法; (五)掌握计算机网络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保障与维护。 七、教学原则和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可能的教学实践活动,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多操作。 八、内容选取: (一)由于该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不断完善的学科,因此,在内容的选取上要有时代感,要根据学科的发展,不断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本大纲虽列出了教学用书,但这只是目前情况下的教学用书与参考书,要根据学科的发展和教材的出版情况随时调整、选取有新意的教学用书; (二)整个教学内容共需教学时间200学时,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拿出一定的教学时间用于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实验等教学实践活动。 九、注意事项: 执行该大纲应根据教学计划、学生的情况和所选教材,拟订比较详细的符合大纲要求的教学进度;学生应多注意上机的练习和实例操作。

计算机操作员(初级)培训计划及大纲

一、说明 本计划大纲是根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计算机操作员技能等级标准(试行)的《计算机操作员(五级)》规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编写的。 二、培训目标 初步具有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发布等应用能力,能运用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具有信息社会的安全意识与自律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掌握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具有信息收集、判断、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的能力。体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归纳信息;有主见地正确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的作品等。培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信息社会的安全与道德意识,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进行个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明确在信息社会中个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具备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的习惯和规范,具有为社会服务并贡献社会的强烈意识。 通过对计算机操作员(五级)的培训,使计算机操作员(五级)全面掌握本等级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计算机操作员(五级)岗位的职业要求,为参加本岗位的鉴定做好准备。其培训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微机操作的基本技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技能、掌握Word、Excel 、Powerpoint软件、因特网及其他相关操作。 三、培训要求 1.本课程以“任务驱动”,突破系统学习应用软件的理论和操作的框架,应用多项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员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的教学与考核体系。 2.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员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员的信息素养,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 教师必须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信息技术与各课程的整合的研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员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员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培养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⒊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表

计算机操作员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操作员必修课。通过学习,测试学员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它是学员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提高学员的综合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要求 1.正确理解和使用信息技术领域基本的名词术语,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对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2.正确理解微机及其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 3.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声音图像处理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4.熟练掌握在Internet上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1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1.常识 (1)计算机常用术语:位(bit)、字节(byte)、存储容量(KB,MB, GB,TB)、ASCll码 (2)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系统等 (3)微型计算机工作平台:视窗、网络、多媒体等 (4)计算机病毒的常识:定义、来源、特点、表现、预防与清除 (5)软件的知识产权常识:商品软件、共享软件(shareware,PD)、自由软件(freeware) 2.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功能框图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①主机: ·中央处理器(CPU) ·内存(ROM、RAM) ②外设: ·外存(软磁盘、硬磁盘、光盘)。 ·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 ·其他外部设备(声卡、网卡、调制解调器) ·软磁盘、硬磁盘、只读光盘的使用常识 键盘、鼠标器的使用常识 ·软件系统 机器指令与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 程序设计的常用术语:源程序、目标程序、运行程序、编辑、编译、解释 人机交互方式 第2章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 1.操作系统的应用基础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1、初步具有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发布等应用能力,能运用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具有信息社会的安全意识与自律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2、掌握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具有信息收集、判断、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的能力。体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归纳信息;有主见地正确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的作品等。培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信息社会的安全与道德意识,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进行个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明确在信息社会中个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具备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的习惯和规范,具有为社会服务并贡献社会的强烈意识。 3、通过对计算机操作员的培训,使计算机操作员全面掌握本等级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计算机操作员岗位的职业要求,为参加本岗位的鉴定做好准备。其培训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微机操作的基本技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技能、掌握Word、Excel 、PowerPoint软件、因特网及其他相关操作。

二、培训要求 1、本课程以“任务驱动”,突破系统学习应用软件的理论和操作的框架,应用多项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员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的教学与考核体系。 2、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员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员的信息素养,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 教师必须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信息技术与各课程的整合的研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员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员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培养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3、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表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龙门中小乔丽平 2014年10月26日、27日,县教育局组织了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在东关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按培训要求,每个教师要聆听专家培训,听优秀教师示范课,还要观摩东关小学仪器室。根据参会人数,分两组同时进行,专家评委现场点评,参会教师参与研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每个学区选出1人进行发言。这次培训,我认真倾听并记录了专家教师的讲课内容。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 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计算机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doc 8页)

计算机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doc 8页)

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操作员)考核大纲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计算机操作员 1.2职业定义:计算机操作员是使用计算机系统从事编辑排版、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图形图像、网 页制作、程序开发、网络应用等信息处理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基本文化程度:中技、中专、中职、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5培训期限要求:20学时 1.6申报条件:凭身份证报考 1.7鉴定方式: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四级)、计算机操作员高级(三级)均采用模块化鉴定方式。所有模块均实行百分制,成绩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在两年内通过相应等级任意两个模块的考核鉴定,可取得相应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否则已完成的考核模块成绩作废。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四级)的模块有: l模块一:Office综合应用 l模块二:图形图像处理(三选一:Photoshop、CorelDRAW、Fireworks) l模块三:Internet应用 l模块四:程序设计(VB) l模块五:网页制作(Dreamweaver) 计算机操作员高级(三级)的模块有: l模块一:Office综合应用 l模块二:图形图像处理(三选一:Photoshop、CorelDRAW、Fireworks) l模块三:程序设计(VB) l模块四:网页制作(Dreamweaver) l模块五:多媒体制作(三选一:会声会影、Flash、Premiere) 1.8鉴定时间: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四级)单一模块考核时间90分钟。 计算机操作员高级(三级)单一模块考核时间120分钟。 1.9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所有模块考核都采用单人单桌制,考评人员与考生比例为2:35。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要求、法律与法规相关知识 遵纪守法,尊重知识产权,杜绝做假,严格保密制度。 实事求是,工作认真,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2基础理论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基本组成、计算机病毒概念及防治。 2.3专业基础知识 Office办公软件基础知识、图形图像处理基础知识、网络概述、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网页基础知识、多媒体概述。 2.4专业知识 办公软件应用、图形图像处理、网络应用、程序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 2.5专业相关知识 2.6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方针、岗位质量要求、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2.7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现场文明生产要求、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环境保护知识

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培训 心得体会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培训心得 神木一小王雄义 为切实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加强推进科学实验教学,对有关的科学仪器加强管理,并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我有幸参加了榆林市来自各县40人为期6天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培训。经过6天的培训学习,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精彩论述,深刻的见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科学教学新的天地,我又被选为去省上参加比赛的参赛选手。现将本次培训的心得汇报如下: 榆林电教管领导组织,从省上聘来了两位专家老师为我们做讲座,这两位老师从一个全新而实用的角度,为我们进行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让我对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的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榆林高新区第一小学为我们提供了实验室和器材,为期四天的动手操作的训练,完成了40多个实验,则规范了我们科学实验的操作,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这一次除了与专家们面对面的探讨、学习之外,培训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让我们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最后两天的集体交流使我收获更大,加班加点重复40多个实验,试验老师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能做到细节甚至实验的姿势的规范、试剂的多少都经过讨论再试。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每一位科学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儿童在自然生活中有所进取,感到成功。学生面对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一定指导好、做好实验,不能偷懒。 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 四、各县应该组织兼职科学老师们都参加实验技能培训,因为许多科学老师是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转型为科学老师的,对科学课还是外行,更是应该让老师们先学好科学。 最后,教师要不断扩充知识。当今这个时代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是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的时代。小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也变得异常宽阔。为适应当前教育形势,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科学课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基本知识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技能比赛活动方案

西旸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强化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推进素质教育再上台阶。 二、参加对象 四、五、六年级学生 三、比赛内容 比赛分笔试和实验操作两个部分,参赛学生独立完成笔试内容,实验操作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内容以现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主。 四、具体安排 1、比赛时间:4月12日下午(初赛)、4月19日下午(复赛)。 2、比赛办法: (1)科学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分为初赛和复赛。 (2)四五六年级各班推选10名同学参加学校初赛(笔试)、在初赛基础上按笔试成绩(分男女组)、科学老师的综合评定累积分确定各年级前10名同学(5男5女)参加复赛(操作技能)。 (3)根据复赛综合评定分选拔各年级前4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区级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

(4)参赛选手分年级进行评比,每个年级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若干名。 (5)复赛时,以年级为单位,同时开始实验,同时结束。学生现场准备实验器材(实验器材由学校统一摆放在现场),4人共同完成一个实验,由其中一人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且能回答评委的提问。 五、活动领导小组 六、注意事项 1.各班参赛学生名单由科任教师于3月2以前上报教导处。 2.各科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 西旸小学教导处 2014.2.26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竞赛试题(五.上) 学校姓名分数 实验题目:制作一个潜望镜 实验器材:长方体牙膏盒﹑两片长方形镜片(大于盒子截面)﹑剪刀﹑刻刀﹑胶带等。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竞赛试题(六、上) 学校姓名分数 实验题目:研究杠杆尺秘密 实验器材:杠杆尺勾码铁架台

计算机操作员资料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 模块1:基础知识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培训,学员能熟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 成和基本维护方法及相关技巧、预防计算机病毒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第一章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培训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2.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特点。 3.熟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培训内容: 计算机的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4.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培训要求: 1.掌握主机的基本组成。 2.掌握外部设备基本使用。 3.掌握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特点及其区别。 培训内容: 1.主机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的外部设备。 3.系统软件 4.应用软件 第三章计算机日常维护 培训要求: 1.熟练掌握计算机日常维护方法。 培训内容: 1.计算机日常维护方法。 2.计算机日常维护要点。 第四章计算机病毒防治 培训要求: 1.了解病毒的基本种类。 2.掌握病毒的防治方法。 培训内容: 1.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机理。 2.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种类。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二、课时分配表

序课程设课 计算机的发展历 3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3计算机日常维护 24计算机病毒防治 8总课时 模块2:文字录入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培训,学员能熟练掌握中文和英文的两种输入方法和输入技巧,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第一章键盘指法 培训要求: 1.掌握打字的正确姿势。 2.掌握双手击键要领。 培训内容: 1.打字的正确姿势 2.基本键的使用方法 3.双手击键要领 第二章文字输入 培训要求: 熟练掌握一种文字输入方法(拼音输入法或五笔字型输入法)。 培训内容: 拼音输入法或五笔字型输入法 二、课时分配表

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培训心 得体会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培训心得 神木一小王雄义 为切实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加强推进科学实验教学,对有关的科学仪器加强管理,并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我有幸参加了榆林市来自各县40人为期6天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师培训。经过6天的培训学习,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精彩论述,深刻的见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科学教学新的天地,我又被选为去省上参加比赛的参赛选手。现将本次培训的心得汇报如下: 榆林电教管领导组织,从省上聘来了两位专家老师为我们做讲座,这两位老师从一个全新而实用的角度,为我们进行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让我对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的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榆林高新区第一小学为我们提供了实验室和器材,为期四天的动手操作的训练,完成了40多个实验,则规范了我们科学实验的操作,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这一次除了与专家们面对面的探讨、学习之外,培训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让我们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最后两天的集体交流使我收获更大,加班加点重复40多个实验,试验老师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能做到细节甚至实验的姿势的规范、试剂的多少都经过讨论再试。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每一位科学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儿童在自然生活中有所进取,感到成功。学生面对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一定指导好、做好实验,不能偷懒。 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 四、各县应该组织兼职科学老师们都参加实验技能培训,因为许多科学老师是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转型为科学老师的,对科学课还是外行,更是应该让老师们先学好科学。 最后,教师要不断扩充知识。当今这个时代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是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的时代。小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也变得异常宽阔。为适应当前教育形势,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科学课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基本知识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方案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 测试方案 一、实施要求: 时间:各班自定时间对四至六年级学生逐一进行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每个学生实验 1、操作时间为10分钟。 2、组织形式:学校自己组织;学生分组,每组8个学生。 3、仪器准备:准备8组实验仪器。 4、人员安排:选取2-3名学生配合教师,一名同学(一般是班长)负责组织学生;另两名同学配合教师负责给4位学生打分。 说明:各班可以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仪器数量调整分组学生数量。可以安排6人一组,4人一组。 二、测试过程及要求 1、教师组织学生先在准备室准备,第一组学生实验完毕后,第二组学生即刻到实验室做实验。 2、学生操作实验之前,要将自己的姓名,班级书写到实验报告单有关位置;然后认识仪器(目视仪器,一个一个拿起来观看,不需要说出来);随后,根据实验要求,组装仪器,按步骤完成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将实验现象、数据记录到实验报告单上;最后,整理仪器,清理桌面,回复原位,并完成实验报告单余下内容,上交实验报告单后离场。 三、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实验项目:各年级从实验目录中选择一组分组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单,学生实验中做好记录单的填写。 评分标准: 1、实验前,学生必须在实验报告单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年级。(1分) 2、实验前,根据实验提示(放在桌面上),目视桌面上的仪器材料,逐一用手拿起,观察,确定实验仪器种类、数量是否齐全、完好,有问题及时向监

考老师提出。(2分)(备注:学生有明显的观察,认识仪器及材料的动作和过程,得2分;动作不明显,得1分;缺少该环节,得零分。) 3、实验过程评分标准:(11分)(评分项目及分值看后面表格) 4、实验完毕,整理仪器及桌面。(2分)(备注:实验完毕,学生能够自觉的有步骤的拆卸仪器,放到原位,并用抹布将桌面擦干净,得2分;动作不明显,缺少步骤的得1分;没有该环节的得零分。) 5、完成实验报告单。(14分) 实验报告单,卷面整洁1分;实验时间填写正确1分。其它具体评分标准看实验报告单。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 课程内容:计算机基础、中文输入、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国际互联网、 打印机使用等。 总课时:280课时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共计:20课时) 要求 (一)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和应用; (二)重点掌握终端站点软、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三)掌握一般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四)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常用杀毒软件的用法; (五)终端站点日常维护。 内容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初步知识(4课时); 1.2 终端站点系统组成设备连接(8课时); 1.3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4课时); 1.4 计算机日常维护(4课时)。 第二部分汉字输入技术(共计:8课时) 要求: (一)了解汉字的编码与存储; (二)较熟悉地掌握(五笔或自码)汉字输入方法; 内容 2.1 汉字操作系统简介(2课时); 2.2 汉字输入方法(6课时)。 第三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共计:30课时) 要求: (一)了解W INDOWS的配置; (二)一般掌握WINDOWS的系统安装; (三)重点掌握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 (四)重点掌握WINDOWS系统的桌面和窗口的组成以及操作方法; (五)重点掌握长文件名、文件夹和快捷方式的概念; (六)熟悉掌握利用资源管理器来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七)掌握查找文件夹或文件的操作方法; (八)熟练掌握常用软件操作。 内容 3.1 WINDOWS简介(4课时); 3.2 资源管理器(包括查找文件夹、文件)(6课时); 3.3 控制面板(6课时); 3.4 WINDOWS附件使用(8课时); 3.5 压缩软件WINRAR操作(2课时); 3.6 Windows Medis Player操作(2课时); 3.7 即时通讯软件操作(2课时)。 第四部分 Word文档处理(共计:70课时) 要求: (一)了解Office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教学大纲 职业高中职业技能培训 计算机操作员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计算机基础、中文输入、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国际互联网、 打印机使用等。 总课时:280课时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共计:20课时) 要求 ,一,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和应用, ,二,重点掌握终端站点软、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三,掌握一般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四,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常用杀毒软件的 用法, ,五,终端站点日常维护。 内容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初步知识,4课时,, 1.2 终端站点系统组成设备连接,8课时,, 1.3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4课时,, 1.4 计算机日常维护,4课时,。 第二部分汉字输入技术(共计:8课时) 要求: ,一,了解汉字的编码与存储, ,二,较熟悉地掌握,五笔或自码,汉字输入方法, 内容

2.1 汉字操作系统简介,2课时,, 2.2 汉字输入方法,6课时,。 第三部分 Windows操作系统(共计:30课时) 要求: ,一,了解 WINDOWS的配置, ,二,一般掌握WINDOWS的系统安装, ,三,重点掌握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 ,四,重点掌握WINDOWS系统的桌面和窗口的组成以及操作方法, ,五,重点掌握长文件名、文件夹和快捷方式的概念, ,六,熟悉掌握利用资源管理器来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七,掌握查找文件夹或文件的操作方法, ,八,熟练掌握常用软件操作。 内容 3.1 WINDOWS简介,4课时,, 3.2 资源管理器,包括查找文件夹、文件,,6课时,, 3.3 控制面板,6课时,, 3.4 WINDOWS附件使用,8课时,, 3.5 压缩软件WINRAR操作,2课时,, 3.6 Windows Medis Player操作,2课时,, 3.7 即时通讯软件操作,2课时,。 第四部分 Word文档处理(共计:70课时) 要求: ,一,了解Office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 1 - 职业高中职业技能培训 ,二,一般掌握Office的安装方法, ,三,重点掌握Word中文版的启动和退出, ,四,重点掌握Word窗口的组成以及操作方法, ,五,重点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小学科学教师和实验教师培训资料文稿

小学科学教师及实验室实验员培训提纲 不做实验的科学教学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不做实验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 说明:本提纲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具体讲课顺序将根据需要做具体调整什么是科学? 达尔文说:“科学就是积累事实,以便从中发现规律。 狄德罗说:“我们(科学家)有三种方法一观察、思考和实验,通过观察搜集事实,通过思考把事实组合起来,通过实验把组合的结果进行验证。”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观察、实验和制作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位置:(请牢记框架图) 覆卷.实乐、制作 具体内容标准: ①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活动建议:对动物、植物、水、空气、岩石等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描述) ②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活动建议:对花的构造、细胞等进行观察,并能画图和用文字说明) ③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活动建议:测量物体长度、重量、温度等, 并用计量单位记录) ④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活动建议:杠杆平衡实验、斜面省力实验、种子萌芽条件对比实验等)

⑤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活动建议:探究小车运动速度与载重量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⑥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活动建议:制作岩石标本,昆虫模型,火山、地层模型等) ⑦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活动建议:起重机模型、生态瓶能量转换装置等) 课程标准中关于观察和实验的界定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是指不对观察对象施加任何影响的观 察,它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提出问题甚至发现一些规律,如观察蚂蚁的行为、月相的变化、叶脉的形状等。 观察时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并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观察,还应注意与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记录与测量工具的运用相结合。对观察的目的性和观察程序也应给予具体的指导。 实验实验的基本特征是有意识地改变某种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探寻变量 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如验证植物生长和阳光的关系)、模拟实验(如模拟火山喷发)和探究性实验(如探究音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了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第一部分实验教学概述 一、关于观察 (一)认识活动的特点 科学观察的概念是指: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自然界的事物,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对自然事物的感性认识。 以上表述,结合科学课的实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观察的主体必须动员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不是单指用眼睛看。 2.观察的客体是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 3.“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是观察方法有别于实验方法的重要特点。 4.“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是指观察有别一般的感知,观察是感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发射式的感觉。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性 认识活动才是观察。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计划及大纲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计划及大纲 《计算机操作员》(初级)培训计划 一、说明 本计划大纲是根据计算机操作员技能等级标准(试行)的《计算机操作员(初级)》规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编写的。 二、培训目标 初步具有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发布等应用能力,能运用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具有信息社会的安全意识与自律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掌握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具有信息收集、判断、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的能力。体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归纳信息;有主见地正确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的作品等。培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信息社会的安全与道德意识,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进行个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明确在信息社会中个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具备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的习惯和规范,具有为社会服务并贡献社会的强烈意识。 通过对计算机操作员(初级)的培训,使计算机操作员(初级)全面掌握本等级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计算机操作员(初级)岗位的职业要求,为参加本岗位的鉴定做好准备。其培训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微机操作的基本技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技能、掌握Word、Excel 、Powerpoint软件、因特网及其他相关操作。

三、培训要求 本课程以“任务驱动”,突破系统学习应用软件的理论和操作的框架,应用多项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员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的教学与考核体系。 ?推荐教材 《信息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及《信息技术基础》(复旦大学出版社)两套教材供选择。 ?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员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员的信息素养,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 教师必须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信息技术与各课程的整合的研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员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员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培养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培训建议课时 本职业等级的建议培训课时:210课时。 1 《计算机操作员》(初级)培训大纲模块1:基础知识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培训,学员能熟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维护方法及相关技巧、

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

芹池中心学校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 笔试试题(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66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3、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4、科学探究大致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 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 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5、生命世界的具体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 (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6、物质世界的具体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 量的表现形式) 7、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 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8、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逐步进行。 9、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0、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有(观察)与(实验)等。 11、写出下列药品的分子式。小打:(Na2HCO3) ,打:(Na2CO3),大打:(Na2S2O3·5H2O )。 12、“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就是用(茎)进行繁殖的一个最好的例子;甘薯是用(根)繁殖后代的。 13、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14、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相同磁极互相排斥)产生的磁力从而悬浮起来的。 15、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1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 17、地震和火山是地球(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火山活动与(地壳和地幔)的运动有关。 18、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

中小学实验教学教师及管理人员骨干培训班心得体会

中小学实验教学教师及管理人员骨干 培训班心得体会 近期,在省装备办统一组织下,对初级中学实验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专家关于实验装备,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和规范管理及实验教学的策略等知识讲座,觉得本次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获益匪浅,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实验教学获得了新感悟,许多教学中和实验室管理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在本次培训中,自己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是专家就初中化学疑难实验的现场操作和改进说明,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平时注重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化学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外,还应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培训不仅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搭建了平台,而且为实验有效性改进创设了极佳途径,我觉得这样的培训具有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符合化学教学实际。现将我的收获与思考汇报如下: 一、正确认识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化学实验应具有以下教学功能:它是化学科学认识之源泉,是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养成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在创建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上全面展开的今天,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独特的作用,构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充分发

挥主动性,展示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获取真知,收获乐趣。 二、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 三、充分利用化学趣味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可以是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人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 四、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在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索,得出结论。通过实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含标准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含标准答 案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目 一、选择题(44分) 1.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 B.酒精灯添加酒精 C.取液时挤入空气 D.加热液体 2.下列观察测量和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加固体 B.稀释浓硫酸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D.测量正方体的边长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液体的取用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用滴管滴加液体 D.过滤 5. 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A.26 7. 下列仪器:①烧杯;②坩埚;③量筒;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烧瓶;⑦燃 烧匙。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②⑤⑦ 8. 下列实验操作时,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相互接触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B.过滤时,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用试剂瓶向量筒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量筒口 D.用天平称量时,砝码与托盘 9. 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月相,与右图中的月相相符合的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

10.今天是农历三月二十四,上午9:00,月亮的位置大约在()。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11.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脍炙人口,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12.用图中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流入空桶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 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 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