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四大类污染物详解成因与控制措施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四大类污染物详解成因与控制措施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四大类污染物详解成因与控制措施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四大类污染物详解成因与控制措施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四大类污染物详解:成因与控制措施

环保面前,没有旁观者“在垃圾焚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同时,其潜在的二次污染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由此引发的“邻避运动”屡屡发生,垃圾焚烧项目陷入“一闹就停”的尴尬境地。

但是,在当前“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式下,建设垃圾焚烧厂几乎是不可避免。那么,垃圾焚烧过程中究竟会释放出哪些污染物?垃圾焚烧厂如何控制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所谓“世纪之毒”二噁英的排放是否可控?

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危害物质分析

城市生话垃圾焚烧处理的目的是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局限,多数焚烧厂只偏重于垃圾焚烧,未配套热能利用及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染净化设施,从而形成二次污染,这包括垃圾焚烧后排放的废气、燃烧后的灰渣、飞灰、工艺处理后的废水及恶臭、噪声污染等,尤其是烟气排放的污染。“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以气态或固态形式存在,一般分为四类:酸性气态污染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颗粒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以处理能力500t/d的大型垃圾焚烧炉为例,额定工况下正常运行,其配套的余热锅炉出口处烟气流量约(80000~100000)Nm3/h,温度约190~240℃,烟气中污染物典型成份及浓度如表1。表1

烟气污染物的浓度(单位:mg/Nm3)

1.1酸性气体焚烧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由

SOx、NOx、HCl、HF组成,均来源于相应垃圾组分的燃烧。SOx由含硫化合物焚烧时氧化所致,大部分为SO2。

NOx包括NO、NO2、N2O3等,主要由垃圾中含氮化合物

分解转换或由空气中的氮在燃烧过程中高温氧化生成。HF

由含氟塑料燃烧产生。

HCl来源于垃圾中的有机氯化物和无机氯化物:(1)含氯有机物如PVC塑料、橡胶、皮革等高温燃烧时分解生成HCl; (2)大量的无机氯化物NaCl、MgCl2等与其它物质反应也会产

生HCl,

如:H2O+2NaCl+SO2+0.5O2→-Na2SO4+2HCl,

这是垃圾焚烧炉烟气中HCl的主要来源。各类酸性气体中,以HCl的生成量最多,危害最大。常温下,HCl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而形成盐酸。HCl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能腐蚀皮肤和粘膜,致使声音嘶哑,鼻粘膜溃疡,眼角膜混浊,咳嗽直至咯血,严重者出现肺水肿以至死亡。对于植物,HCl会导致叶子褪绿,进而出现变黄、棕、红至黑色的坏死现象。焚烧产生的酸性气体除污染环境外,还会对焚烧炉膛及其配套的热能回收锅炉造成过热器高温腐蚀和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1.2微量有机化合物主要是垃圾中的氯、碳水化合物等在特殊温度场和特殊触媒作用下

反应生成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甲醛、二恶英(PCDD)及呋喃(PCDF)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世纪末公布的报告中指出,垃圾焚

烧是二噁英的来源之一。估计在全球范围内,由垃圾焚烧炉

排放出的二噁英约占总排放量的10%~40%。垃圾本身可能含

有微量成分的二噁英,但主要是焚烧过程中形成的。二噁英

形成途径可以归纳为:1)携带着过渡金属元素和有机氯化合物的垃圾在焚烧炉内高温分解后,能够产生分子氯和氯游离基

以及各种二噁英的前驱物,它们通过分子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或其它分子反应等过程形成二噁英; 2)由于燃烧不充分,

烟气中存在过多的未燃烬物质,如残碳,并与适量的触媒物质,主要是过渡金属,特别是铜,在300~500℃的温度环境下,使高温燃烧中已经分解的二噁英重新生成。二噁英、呋

喃等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并在

生物体内积累,不仅具有致癌性,还具有生殖毒性、内分泌

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

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毒的物质。我国于2014年7月1日起

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规定

二噁英的排放标准为0.1ng-TEQ/m3。1.3重金属垃圾焚烧烟

气中的金属化合物一般由垃圾中所含的金属氧化物和盐类组成。这些金属来源于垃圾中的油漆、电池、灯管、化学溶剂、废油、油墨等,

其中含有汞、镉、铅等微量有害元素。重金属在焚烧过程中不能被生成和破坏,它们将发生迁移和转化,最后几乎以相同的数量排入环境,最终通过大气、饮水、食物等渠道为人体所摄取而造成危害。

在焚烧过程中,挥发态的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随着烟气离开焚烧区域后将经历冷凝过程,形成直径很小的颗粒,这些富集了有毒金属的细小颗粒会被排放到大气中,亦会一直停留在灰烬及其它残余物内。垃圾焚烧排放粉尘中所含的重金属主要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这些粉尘可溶于水和酸中。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且能在生物体内富集,或形成其它毒性更强的化合物,对人体的组织器官产生致癌、致变作用。目前随着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的不断改良,除汞外焚烧炉烟气中的重金属含量已大为降低。然而,现代化焚烧炉所排放的重金属数量,仍有可能在环境和人体中累积起来。并且烟气中重金属的含量降低将意味着更多的重金属进入灰烬中,当灰烬随意被弃置时仍会造成环境污染。1.4烟尘主要是烟气中夹带的不可燃物质及燃烧产物。垃圾中可燃组分因燃烧不完全会形成黑烟,黑烟中含有大量的碳粒子,对人体危害大的重金属主要集中于小于3μm的颗粒物中。2 垃圾焚烧烟气污染控制

垃圾焚烧生成的污染物来源于垃圾组分,其存在形式及数

量与焚烧条件和净化系统密切相关。从污染物的产生及其

排放过程看,控制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1垃圾的收集与预处理按照《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的要求,危险废物不得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因此要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必须从源头上加以避免,所以应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通过分类收集或预分拣控制生活垃圾中氯和重金属含量高的有害物质进入垃圾焚烧厂。2.2控制烟气污染物的产生根据烟气污染物的形成机理,控制垃圾焚烧条件,使燃烧处于良好状态,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2.2.1运用合适的炉膛和炉排结构,使垃圾在焚烧炉得以充分燃烧。而衡量垃圾是否充分燃烧的指标之一是烟气中CO 的浓度,CO浓度越低说明燃烧越充分,比较理想的CO浓度指标是低于60mg/m3。2.2.2控制焚烧炉内烟气出口温度不低于850℃,烟气在炉膛及二次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不小于2s,O2的浓度不少于6%,并合理控制助燃空气的风量、温度和注入位置。2.2.3由于NOx在高温充分氧化的条件下更易生成,与减少二恶英的控制条件矛盾,一般在燃烧实际运行中保证在垃圾可燃组分充分燃烧的基础上,再兼顾NOx 的产生。现在普遍处理措施是在烟气处理系统中增加脱硝装置。

3.烟气净化处理烟气净化系统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的关键,烟气净化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应达到新国标的规定。目前国内烟气净化普遍采用半干法+干

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分为两步:

第一步脱酸,除去酸性气体;

第二步除尘,收集颗粒物、重金属和二噁英类有机物。3.1 除尘除尘器是烟气净化系统的末端设备。国标GB18485- 2014

中规定生活垃圾焚烧炉除尘装置必须采用袋式除尘器。袋式

除尘器不仅收捕一般颗粒物,而且能收除挥发性重金属或其氯化物、硫酸盐或氧化物凝结成直径≤0.5μm的气溶胶,还

能收除吸附在灰分或活性炭颗粒上的二恶英等有机类污染物。

袋式除尘系统中的布袋是由玻璃纤维制成滤布,对尾气进

行过滤,达到除尘及吸附二噁英的目的。烟尘颗粒在滤布

表面堆积形成致密的薄层,因此布袋式除尘器对粉尘去除

率一般都很高。受布袋玻璃纤维的耐热强度限制,尾气温

度一般须控制在250℃左右,低于二噁英的再合成温度。3.2二恶英类和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二噁英及重金属在飞灰

和炉渣中的比例差别很大。由于飞灰的比表面积很大,对

二噁英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导致飞灰中二噁英浓度很高,

通常占焚烧过程二恶英总排放量的70%左右。而大部分的重

金属(>70%)都仍留存于炉渣中,仅Hg和Cd在高温下挥发,进入飞灰中或小部分随焚烧烟气排放。

为提高烟气中二噁英类和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以采

取以下方法:(1)减少烟气在200~350℃温度域的停留时间,

有利于减少二噁英类污染物再次生成,控制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低于200℃,有利于有机类及重金属污染物的脱除,即

在设计和运行中采用“温度控制”;(2)在喷雾反应塔和除尘器

之间,通过混粉器在烟气中喷入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剂,可吸附二噁英类和重金属污染物,再用布袋除尘器捕集。3.3

酸性气体的去除酸性气体HCl、SOx、HF通常利用Ca(OH)2、NaOH等碱性物质采用湿法、干法或半干法中和吸收去除。其中,湿法技术效率高,可达97%以上,但有大量污水排出,造成再次污染。干法技术无污水排放,但脱除效率仅达60%~70%。半干法技术有较高的脱除效率(可达 90%左右),

药品用量少,且无污水排放,因此为烟气脱酸的主要适用技术。

半干法脱酸装置包括给料系统、混合系统和反应系统,一

般设置在除尘器之前。脱酸剂CaO在给料系统制成粉状

Ca(OH)2,再进入混合系统与烟气、少量的水充分混合,最

后以喷雾状进入反应系统。HCl、SOx、HF等酸性成分被吸收,生成中性、干燥的细小固体颗粒,随烟气进入下一步

净化系统。主要反应有:2HCl+Ca(OH)

2=CaCl2+2H2OSO2+Ca(OH)2=CaSO3+H2O半干法工艺要

充分考虑固体物质的干燥问题,防止固体物质在收集时发

生堵塞与粘附。3.4脱硝常采用氨接触还原法来控制NOx的

排放。起还原作用的氨水与烟气中的NOx反应,在充当催

化剂的活性炭的作用下,NOx被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NOx的排放量可减少90%以上,脱硝效果好。

化学反应如下:

4NO+4NH3+O2=4N2+6H2O6NO2+8NH3=7N2+12H2O3.5灰渣处理除尘设备收集的焚烧飞灰与垃圾焚烧炉渣应分别收集、贮存和运输。飞灰按危险废物处理,而炉渣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除尘器收集下来的飞灰,经过添加螯合剂固化后送至飞灰暂存间,经检测合格后用专用密闭车辆送出填埋。由于飞灰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及有机类污染物是危险废物,填埋前必须先进行固化处理或稳定化处理。炉渣中重金属浓度非常低,可以认为基本上没有什么毒性,被收集与冷却后,输送至炉坑,再由运输车送往填埋场作最终处理,或用作路基或建筑材料。来源:环卫科技网

等离子体火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案教学文案

等离子体火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案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大量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将污染土壤、地下水,传播疾病,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采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为设计宗旨。 妥善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废渣,避免二次污染。 焚烧装置概况: 近年来永研环保科技陆续推出等离子火炬工业固废焚烧、等离子火炬医疗废弃物焚烧、等离子火炬生活垃圾焚烧装置等一系列产品。 等离子火炬生活垃圾焚烧装置由等离子火炬、等离子火炬电源、进出料装置、焚烧炉、搅拌输送、烟气处理系统组合而成。 焚烧装置工作机理: 生活垃圾、固态、半固态、液态废弃物由料仓进入等离子火炬焚烧炉,等离子焚烧炉内置等离子火炬、搅拌、输送装置。 生活垃圾在搅拌输送装置作用下,翻滚前移,离子体火炬上千度穿透力极强的等离子焰,在短时间内将生活垃圾焚烧殆尽。 汞、锌、铅、锡、铜等重金属氧化并随烟气排出,经活性炭喷射装置,喷射活性炭富集后再行处理。 等离子火炬焚烧炉内烟气与生活垃圾逆向运动,助燃空气由等离子火炬焚烧炉布气机构输入炉体。 生活垃圾由干燥区进入焚烧区时含水率已经显著降低,高温烟气自焚烧区经干燥区与生活垃圾相向运动。 焚烧炉工作于微负压状态,设有泄爆装置保证设备安全。 烟气净化: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 焚烧装置技术参数: 等离子体火炬: 工作温度:800--1000℃用户设定,自动控制。 输出功率:100--400kW 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精确控制焚烧炉温度。 使用寿命:连续工作5000小时 焚烧炉: 等离子火炬焚烧炉(微负压)日处理50吨--200吨 送料装置:以处理量决定进料频度。 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数据。 泄压装置保证设备安全 控制器:DCS控制

30、欧盟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文版)

欧盟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DIRECTIVE_2000 欧盟议会和理事会考虑到欧盟成立条约,特别是第175(1)条,委员会的建议,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意见,当地委员会的意见,按照251条的规定条约和10月11日调解委员会批准的联合文本 鉴于: (1)第五个环境行动计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欧洲共同体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政策和行动,由2179/98/EC补充,设置的目标为某些污染物如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重金属和二噁英的浓度和临界负荷不应超过标准,同时空气质量的目标是所有人应得到有效保护,免受来自大气污染的健康风险。方案的进一步目标是到2005年确定的二噁英排放量相比于1985年减少90%,所有途径的镉(Cd),汞(Hg)和铅(Pb)的排放量至少减少70%。(2)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公约框架内的国家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协议,规定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如二噁英和呋喃的排放限值为0.1ng/m,每小时燃烧3t生活垃圾产生的二噁英类毒性当量排放限值为0.5 ng/m,每小时燃烧1t医疗垃圾产生的二噁英类毒性当量排放限值为0.2 ng/m。 (3)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公约框架内的国家签署的关于重金属污染物的协议,规定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如危险和医疗垃圾焚烧产生的颗粒排放限值为10mg/m3,危险垃圾焚烧产生的汞的排放限值为0.05 mg/m3,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汞的排放限值为0.08 mg/m3。 (4)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一些多环芳烃的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AHs)是致癌物质,因此,各成员国可设定多环芳烃的排放限值。 (5)为符合条约5的辅助性和对称性原则,共同体需要采取行动,预防原则为进一步的措施提供了基础,这些规章限定了焚烧和焚烧厂的最低要求。 (6)此外,第174条规定,关于环境的社会政策必须为保护人类健康作出贡献。(7)因此,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保护需要设置和保持严格的经营条件,

垃圾焚烧尾气处理方案

3、烟气净化及排烟系统 根据《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HJ/T176-2005)的要求及参考国内医废焚烧装置已成功运行的经验,确定烟气净化采用药液脱酸+石灰粉脱酸+喷活性炭粉+袋式除尘器+填料吸收塔的组合工艺。 包括半干式中和反应塔、石灰粉脱酸及喷活性炭粉、袋式除尘器、填料吸收塔、引风机及其附属设备。 3.1半干式中和反应塔 包括:脱酸碱溶液的制备及供给装置。 半干式中和反应塔主要用于去除烟气中的酸性气态污染物,是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的主要设备。入口烟气温度600℃,出口烟气温度<200℃。采用喷氢氧化钠溶液的方式,脱除烟气中的大部分酸性物质;吸收塔材质采用Q235-A钢+耐酸胶泥。 或NaOH碱液为净化吸收剂,烟气从下部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以10%左右的Ca(OH) 2 内,在喷嘴下方区域与雾化的吸收剂浆液充分混合。 雾化喷头靠压缩空气完成浆液雾化,其结构为双层夹套管,吸收剂浆液走内管,压缩空气走外管,浆液与压缩空气在喷嘴处强烈混合后从雾化器喷嘴喷出,使浆液雾化为细小的颗粒,与烟气进行充分接触吸收。 酸性气体的去除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烟气在塔内与石灰浆液雾滴混合,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与液态的石灰发生化学反应;第二阶段:烟气的热量使浆液雾滴中的水分蒸发,浆液中石灰和反应生成物成为固态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在塔的下部和后续的袋式除尘器内,再次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总的污染物净化反应效率提高。 本装置的烟气急冷时间为小于1S。为了保证喷入塔内的浆液完全蒸发、防止浆液粘壁及防止腐蚀,内部采用双层结构,与烟气接触面为防腐耐火砖材料,中间为隔热层。采用硅酸铝纤维板。 脱酸碱溶液的制备及供给装置包括脱酸碱溶液的中间贮槽及输送设备。外购件的熟石灰(纯度90%,粒度200目)由石灰贮槽经螺旋给料机送到石灰浆槽。在石灰浆槽内,加水搅拌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石灰浆。石灰浆经药液泵压送到吸收塔顶部的雾化器喷头,同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使石灰浆充分雾化。 吸收塔采用喷水直接冷却的方式,流经塔内的烟气直接与雾化后喷入的液体接触,传质速度和传热速度较快,喷入的液体迅速汽化带走大量的热量,烟气温度得以迅速降温,

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管理规范

ICS13.030.040 J 88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 xxx—xxxx 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管理规范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de for MSW incinera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总则 (2) 5 工艺运行 (2) 5.1 垃圾接收 (2) 5.2 垃圾焚烧 (3) 5.3 烟气净化 (3) 5.4 余热利用 (4) 5.5 炉渣处理 (4) 5.6 飞灰处置 (4) 5.7 污水处理 (4) 5.8 臭气控制 (5) 5.9 工艺调整 (5) 5.10 其它 (5) 6 设备车辆 (5) 6.1 运行 (5) 6.2 维护修理 (5) 7 计量信息 (5) 7.1 计量 (5) 7.2 信息 (6) 8 在线监管 (6) 9 环境保护 (6) 10 安全运行 (7) 10.1 生产安全 (7) 10.2 消防安全 (7) 10.3 交通安全 (7) 11 节能减排 (7) 12 对外开放(对公众开放) (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北京环卫集团环境研究发展有限公司、顺义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作忠、温冬、陈芳、王树方、林延超、王坦、王树国、吕志强、周凯音、董卫江、韩琳、刘旭、刘晓宇、张晓旭、杨子迎。

汽车研发的五大阶段及制造的四大工艺

汽车研发的五大阶段及制造的四大工艺 汽车研发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甚至需要上千人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款汽车从研发到投入市场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发的周期也在缩短,当然,我们说的是正向设计,事实上很多国内的厂家都是逆向设计,但即使是逆向设计同样也需要很多的时间。我们可以仿制别人的外观,但是我们无法仿制别人的工艺,我们依然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构分析、材料分析、力学分析等,依然需要去试制、测试、检测等等,这些研发的过程是无法省略的。 不同的汽车企业其汽车的研发流程略有不同,下面讲述的是正向开发的一般研发流程: 一.市场调研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如果不经过很细致的市场调研可能就会“打水漂”了;现在国内有专门的市场调研公司,汽车公司会委托他们对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喜好、习惯等做出调研,明确车型形式和市场目标,即价格策略,很多车型的失败都是因为市场调研没有做好。譬如:当年雪铁龙固执的在中国推广两厢车,而忽视了国人对“三厢”的情有独钟,致使两厢车进入中国市场太早,失去了占领市场的机会。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主要分三个阶段:总体布置、造型设计、制作油泥模型。 1.总体布置 总布设计是汽车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车厢及驾驶室的布置,发动机与离合器及变速器的布置、传动轴的布置、车架和承载式车身底板的布置、前后悬架的布置、制动系的布置、油箱、备胎和行李箱等的布置、空调装置的布置。 2.造型设计 在进行了总体布置草图设计以后,就可以在其确定的基本尺寸的上进行造型设计了。包括外形和内饰设计两部分。设计草图是设计师快速捕捉创意灵感的最好方法,最初的设计草图都比较简单,它也许只有几根线条,但是能够勾勒出设计造型的神韵,设计师通过大量的设计草图来尽可能多的提出新的创意。这个车到底是简洁、还是稳重、是复古、还是动感都是在此确定的。 当然,如果是逆向设计,则就不需要这个过程了,把别人的车型直接进行点阵扫描,然后在计算机中进行造型勾画就行了。 3. 制作油泥模型

工序质量控制点

中文词条名: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管理 英文词条名: 1.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 (1)重要的和关键性的施工环节和部位。 (2)质量不稳定、施工质量没有把握的施工工序和环节。 (3)施工技术难度大的、施工条件困难的部位或环节。 (4)质量标准或质量精度要求高的施工内容和项目。 (5)对后续施工或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施工工序或部位。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的部位或环节。 2.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 (1)质量控制措施的设计 选择了控制点,就要针对每个控制点进行控制措施设计。主要步骤和内容如下: ①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②设计控制点施工流程图; ③进行工序分析,找出主导因素; ④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表,对各影响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和控制要求; ⑤编制保证质量的作业指导书; ⑥编制计量网络图,明确标出各控制因素采用什么计量仪器、编号、精度等,以便进行精确计量; ⑦质量控制点审核。可由设计者的上一级领导进行审核。 (2)质量控制点的实施 ①交底。将控制点的“控制措施设计”向操作班组进行认真交底,必须使工人真正了解操作要点。

②质量控制人员在现场进行重点指导、检查、验收。 ③工人按作业指导书认真进行操作,保证每个环节的操作质量。 ④按规定做好检查并认真做好记录,取得第一手数据。 ⑤运用数据统计方法,不断进行分析与改进,直至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 ⑥质量控制点实施中应明确工人、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 3.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实例 (1)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一览表(表31-33) 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表31-33 (2)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内容、要求(表31-34~表31-36) (一)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内容要求(基-4)表31-34

生活垃圾焚烧的十个主要问题

1、垃圾焚烧技术的主要特点? 一是项目用地省。同样的垃圾处理量,垃圾焚烧厂需要的用地面积只是垃圾卫生填埋场的1/20-1/15; 二是处理速度快。垃圾在卫生填埋场中的分解时间通常需要7到30年,而焚烧处理只要垃圾的熔点低于850℃,2小时左右就能处理完毕; 三是减容效果好。同等量的垃圾,通过填埋约可减容30%,通过堆肥约可减容60%,而通过焚烧约可减容90%; 四是污染排放低。据德国权威环境研究机构研测,如采用同样严格的欧盟污染控制标准,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仅为垃圾卫生填埋的1/50左右; 五是能源利用高。每吨垃圾可焚烧发电300多度,大约每5个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发电可满足1个人的日常用电需求。 通常来说,对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的大中城市,应该优先选择垃圾焚烧方式。 2、垃圾分类是否垃圾焚烧的前提? 从焚烧技术原理分析,尽管垃圾分类有利于垃圾焚烧,但并不能认为垃圾分类是垃圾焚烧的必要条件。 实际上,焚烧技术是一种能够适应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并没有做到也没有必要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但垃圾分类是垃圾焚烧的充分条件,因为垃圾分类能助力焚烧处理做得更好,可起到减量(减少垃圾处理量)、减排(减少污染排放量)、提质(改善燃烧工况)、提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对于高标准垃圾焚烧厂来说,不但应该在合理的成本下安全和有效地处理垃圾,而且应该努力做到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排放,所以它理应同时满足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从这个角度考虑,可以认为垃圾分类是垃圾焚烧的前提。 3、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要求? 一是每条焚烧生产线的年运行时间应在8000小时以上,垃圾焚烧系统的设计服务期限不应低于25年。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2007-02-27 06:07 环卫科技网作者:未知发表/ 查看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85—2001 代替HJ/T18—1996,GWKB—3 2000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Standard for pollution control on the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2001- 11-12 发布2002-01-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造成的二次污染,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内容(包括实施时间)等同于2000年2月29 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GWKB3-2000。 GWKB3-2000),本标准的附录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原则、生活垃圾入厂要求、焚烧炉基本技术性能指标、焚烧厂污染物排放限值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设计、环 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l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8978-l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l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GB/?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 GB/T16l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汽车四大工艺

?工艺概念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地工艺规定(文件)。 ?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工艺参数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工艺装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物料清单(BOM),外协件明细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零部件转移卡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工艺管理内容包括: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从结构上看,轿车属于无骨架车身,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 ?冲压工艺(下一节课详细讲解) ?焊装工艺冲压好的车身板件局部加热或同时加热、加压而接合在一起形成车身总成。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的是点焊,焊接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车身的强度。 ?汽车车身是由薄板构成的结构件,冲压成形后的板料通过装配和焊接形成车身壳体(白车身),所以装焊是车身成形的关键。装焊工艺是车身制造工艺的主要部分。 ?汽车车身壳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件,它是由百余种、甚至数百种(例如轿车)薄板冲压件经焊接、铆接、机械联结及粘接等方法联结而成的。由于车身冲压件的材料大都是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低碳钢,所以焊接是现代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的联结方式。 焊装工艺点焊:通过导电,电阻加热,金属熔合。点焊的过程:预压-焊接-保压-休止。点焊相关工艺参数:电流/电压/电极压力/焊接时间/电极直径等。点焊设备:固定式点焊机,移动式点焊机,包括:供电系统(变压器和二次回路)、焊具部分(机臂、电极夹持器、电极)、加压机构(气压、液压等)、冷却系统、机体等。 ?CO2气体保护焊接:一种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法,利用焊丝与工件间产生的电弧来熔化金属,由CO2作为气体保护气,并采用光焊丝填充。 ?焊接工艺参数:电源极性/焊丝直径/电弧电压/焊接电流/气体流量/焊接速度/焊丝伸出长度/直流回路电感等。 ?车身主体车身主体主要由车前钣金、前围零件、地板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后围总成、行李舱搁板总成和顶盖总成等零部件焊装而成,如图所示。 ?汽车车身部件焊接系列夹具

锅炉生活垃圾焚烧等四项污染物排放新标准解读

锅炉、有色、生活垃圾焚烧、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四项污染物排放新标 准解读 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 B 13271 —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 —2014)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891— 2014) 等四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就此四项标准的相关内容,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关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问: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和背景是什么? 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发布实施以来,在控制烟尘、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烟气治理技术的 成熟,锅炉单台容量的快速增大,现有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显得较为宽松。同时,我国燃煤量持续增加,单台容量较小的锅炉数量比例高,宽松的排放标准不利于提高污染治理设施效率、提升设施的运行水平。在当前能源结构尚处于以燃煤为主的情况下,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直接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因此,为满足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目标而进行标准的修订显得尤为迫切。 问:新标准的制定思路是如何确定的? 答:鉴于我国锅炉炉型众多、量大面广,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严格标准可操作性不强,新标准综合考虑环境管理需求和环保标准体系建设,确定基于成熟的 最佳可行污染防治技术制订较为严格的国家排放标准。同时,还考虑各地对地方环境质量管理的需求,在标准中明确地方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各自情况可依法制定更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两级排放标准体系将共同构成我国锅炉行业的排放标准体系。 排放限值确定采用如下的原则:(1)严格控制燃煤锅炉新增量,加速淘汰燃煤小锅炉,降低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 2) 一 般地区向现行的地标排放限值看齐;重点地区实施特别排放限值,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措施满足达标排放。(3)重点解决颗粒物排放的问题,推广使用先进的布袋除尘和静电除尘技术;兼顾二氧化硫治理,采用高效的湿法脱硫技术;促进低氮燃烧技术发展;将汞污染物控制逐步纳入排放管理。 问:与2001年标准相比,新标准主要在哪些方面做了修改? 答:新标准增设了燃煤锅炉氮氧化物和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限值,规定了大 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取消了按功能区和锅炉容量执行不同排放限值的规定,取消了燃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处理工艺选择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处理工艺选择 发表时间:2018-12-17T14:19:33.6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作者:于士茗[导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多 于士茗 北京首创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100028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多。通常所采取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不仅已不能满足要求,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快速减量的末端处理方式,极大程度缓解了城市对垃圾处理的迫切性,既可解决垃圾填埋处理所带来的占地、二次污染等问题,又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及世界各国倡导和推广的节能环保技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处理工艺选择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处理工艺选择 1、前言 采取焚烧法处置生活垃圾最早始于19世纪中期,因符合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各地资金投入持续加大,垃圾收储运体系日趋完善,垃圾焚烧企业数量和处置能力快速增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显著提高。 2、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方法 2.1颗粒物控制 从降温塔来的烟气,经熟石灰与活性炭喷射系统进行中和反应后,再进入袋式除尘器,从隔仓项部排出,焚烧产生的烟尘、消石灰反应剂和生成物、凝结的重金属、喷入的活性炭等各种颗粒物均附着于滤袋表面,形成一层滤饼;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在此与过量的反应剂进一步起反应,使酸性气体的去除效果进一步提高;活性炭也在滤袋表面进一步起吸附作用。附着于滤袋表面的飞灰经压缩空气反吹排入除尘灰斗,飞灰经输灰系统排出[1]。 2.2重金属去除 垃圾焚烧烟气中所含重金属种类、数量和形态与垃圾成份、性质、焚烧炉工况等密切相关。重金属主要以气态或吸附态形式存在于烟气中,当烟气经过余热利用设施之后,温度逐渐降低,部分气化温度较低的重金属首先凝结,形成小颗粒;另一部分气化温度较低的重金属在飞灰表面的催化氧化作用下,转变为较易凝结的金属氧化物或氯化物;剩余的气态重金属将被喷入的活性炭粉末或飞灰颗粒表面吸附。上述三种形式的重金属颗粒(或吸附有重金属的颗粒)均可在除尘器中被分离出来。以Hg为例,烟气中大部分Hg为气态,主要为氧化形式HgCl2,少部分以单质形式存在,三种形态的Hg元素均可被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有效去除。 在烟气流通过程中喷入活性炭粉末,利用其多孔性及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吸附烟气中二噁英、部分无法直接经除尘收集的超细颗粒物和吸附在这些颗粒物上的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通常,绝大部分生活垃圾焚烧企业烟气处理系统均采用配合布袋除尘器的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该组合工艺对重金属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去除效率可达90%。 2.3二噁英控制 ①控制来源。为减少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产生量,应尽可能使垃圾中可燃成分充分燃烧。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加强资源回收,避免含PCDDs/PCDFs物质及含氯成分高的物质进入焚烧炉。②减少炉内生成。焚烧炉燃烧室中应保持足够高的燃烧温度(850℃以上);足够的气体停留时间(>2s);确保废气中具有适当的氧含量(6%~12%),还要保持较大的湍流程度。③避免炉外低温再合成。当具有一定温度(温度不应低于500℃)的焚烧烟气从余热锅炉中排出后,采用急冷技术使烟气在0.2s内急速冷却到200℃以下,从而跃过二噁英易形成的温度区。④优化锅炉设计,加强锅炉吹扫。⑤添加二噁英生成抑制剂。包括有机添加剂(尿素、氰胺以及乙二醇等)和无机添加剂(硫氧化物、碱性吸附剂、氨以及强氧化剂过氧化氢、臭氧等)[2]。 2.4酸性气体控制 酸性气体HCl、SOx、HF主要通过湿法、干法或半干法中Ca(OH)2、NaOH等碱性物质中和吸收来去除。其中,湿法技术效率高,可达97%以上,但有大量污水排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干法技术无污水排放,但脱除效率仅达60%~70%。半干法技术有较高的脱除效率(可90%左右),药品用量少,且无污水排放,因此为烟气脱酸的主要适用技术。半干法脱酸装置一般设置在除尘器之前,主要包括给料系统、混合系统和反应系统。脱酸剂CaO在给料系统生成粉状Ca(OH)2,再进入混合系统与烟气及少量的水充分混合,最后以喷雾状进入反应系统。HCl、SOx、HF等酸性成分被吸收,生成中性、干燥的细小固体颗粒,随烟气进入下一步净化系统。主要反应有: 2HCl+Ca(OH)2=CaCl2+2H2O (1) SO2+Ca(OH)2=CaSO3+H2O (2) 2.5恶臭控制 由于恶臭对垃圾焚烧厂周围的影响较为敏感,必须加以有效处理,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封闭式的垃圾运输车;②在垃圾卸料平台的进出口处设置风幕门;③垃圾存贮坑处于负压状态,在坑上方设抽气装置,防止恶臭外溢,坑内气体抽出后送入焚烧炉内助燃;④定期清理垃圾存贮坑中的陈垃圾;⑤设置自动卸料门,使垃圾存贮坑密闭化。恶臭污染的治理技术有物理法(密封法、掩蔽法、稀释法等)化学法(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吸收法等)和生物法(生物滤池法、生物洗涤塔法)。 3、烟气污染物净化工艺选择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有很多种不同的组合工艺,较为常见的典型工艺有下列五种: ( 1) 半干法除酸 + 活性炭喷射吸附二噁英 + 布袋除尘。 ( 2) SNCR脱硝 + 半干法除酸 + 活性炭喷射吸附二噁英 + 布袋除尘。 ( 3) 半干法除酸 + 活性炭喷射吸附二噁英 + 布袋除尘 + SCR脱硝。 ( 4) 半干法除酸 + 活性炭喷射吸附二噁英 + 布袋除尘 + 湿法除酸 + SCR 脱硝。 ( 5) 半干法除酸 + 活性炭喷射吸附二噁英 + 布袋除尘 + 湿法除酸 + 活性炭床除二噁英。

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的形成及其危害

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的形成及其危害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3011574209.html,2012-4-23 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以气态或固态形式存在,一般分为四类:酸性气态污染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颗粒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 1 酸性气体 焚烧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由SOX 、NOX 、HCl 、HF 组成,均来源于相应垃圾组分的燃烧。SOX 由含硫化合物焚烧时氧化所致,大部分为SO2 。NOX 包括NO、NO2 、N2O3等,主要由垃圾中含氮化合物分解转换或由空气中的氮在燃烧过程中高温氧化生成。HCl 来源于垃圾中的有机氯化物和无机氯化物: (1) 含氯有机物如PVC 塑料、橡胶、皮革等高温燃烧时分解生成HCl ; (2) 大量的无机氯化物NaCl、MgCl2 等与其它物质反应也会产生HCl ,如: H2O +2NaCl + SO2 + 0. 5O2 →Na2 SO4 + 2HCl ,这是垃圾焚烧炉烟气中HCl 的主要来源。HF 由含氟塑料燃烧产生。 各类酸性气体中,以HCl 的生成量最多,危害最大。常温下,HCl 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而形成盐酸。HCl 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能腐蚀皮肤和粘膜,致使声音嘶哑,鼻粘膜溃疡,眼角膜混浊,咳嗽直至咯血,严重者出现肺水肿以至死亡。对于植物,HCl 会导致叶子褪绿,进而出现变黄、棕、红至黑色的坏死现象。焚烧产生的酸性气体除污染环境外,还会对焚烧炉膛及其配套的热能回收锅炉造成过热器高温腐蚀和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如深圳市垃圾焚烧炉过热器曾经仅运行100 天就被HCl高温腐蚀损毁。 2 微量有机化合物 主要是垃圾中的氯、碳水化合物等在特殊温度场和特殊触媒作用下反应生成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PAHs) 、多氯联苯( PCBs) 、甲醛、二恶英( PCDD) 及呋喃(PCDF) 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 世纪末公布的报告《焚化炉与人类健康》中指出, 垃圾焚烧是二恶英的最大来源。估计在全球范围内,由垃圾焚烧炉排放出的二恶英约占总排放量的10 %~40 %。垃圾本身可能含有微量成分的二恶英,但主要是焚烧过程中形成的。二恶英形成途径可以归纳为: (1) 携带着过渡金属元素和有机氯化合物的垃圾在焚烧炉内高温分解后,能够产生分子氯和氯游离基以及各种二恶英的前驱物,它们通过分子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或其它分子反应等过程形成二恶英; (2) 由于燃烧不充分,烟气中存在过多的未燃烬物质,如残碳,并与适 量的触媒物质,主要是过渡金属,特别是铜,在300~500 ℃的温度环境下,使高温 燃烧中已经分解的二恶英重新生成。 二恶英、呋喃等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并在生物体内积累,不仅具有致癌性,还具有生殖毒性、内分泌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其中 2 , 3 ,7 ,8 -四氯二苯并二恶英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毒的物质,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 倍以上。我国于2003 年6 月1 日起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 - 2001) 规定二恶英的排放标准为1. 0ng - TEQPm3 。 3 重金属 垃圾焚烧烟气中的金属化合物一般由垃圾中所含的金属氧化物和盐类组成。这些金属来源于垃圾中的油漆、电池、灯管、化学溶剂、废油、油墨等,其中含有汞、镉、铅等微量有害元素。重金属在焚烧过程中不能被生成和破坏,它们将

(环境管理)欧盟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0年12月欧盟垃圾焚烧标准 欧盟议会和理事会考虑到欧盟成立条约,特别是第175(1)条,委员会的建议,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意见,当地委员会的意见,按照251条的规定条约和10月11日调解委员会批准的联合文本 鉴于: (1)第五个环境行动计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欧洲共同体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政策和行动,由2179/98/EC补充,设置的目标为某些污染物如氮氧化物(NOx), 二氧化硫(SO2),重金属和二噁英的浓度和临界负荷不应超过标准,同时空气质量的目标是所有人应得到有效保护,免受来自大气污染的健康风险。方案的进一步目标 是到2005年确定的二噁英排放量相比于1985年减少90%,所有途径的镉 (Cd),汞(Hg)和铅(Pb)的排放量至少减少70%。 (2)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公约框架内的国家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协议,规定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如二噁英和呋喃的排放限值为0.1ng/m,每小时燃烧3t生 活垃圾产生的二噁英类毒性当量排放限值为0.5 ng/m,每小时燃烧1t医疗垃圾产生的二噁英类毒性当量排放限值为0.2 ng/m。 (3)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公约框架内的国家签署的关于重金属污染物的协议,规定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如危险和医疗垃圾焚烧产生的颗粒排放限值为10mg/m3,危险垃圾焚烧产生的汞的排放限值为0.05 mg/m3,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汞的排放限值为 0.08 mg/m3。 (4)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一些多环芳烃的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AHs)是致癌物质,因此,各成员国可设定多环芳烃的排放限值。 (5)为符合条约5的辅助性和对称性原则,共同体需要采取行动,预防原则为进一步的措施提供了基础,这些规章限定了焚烧和焚烧厂的最低要求。 (6)此外,第174条规定,关于环境的社会政策必须为保护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7)因此,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保护需要设置和保持严格的经营条件,技术条件和焚烧厂的排放限值,该排放限值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限制对环境产生的的负 面影响和对人类健康产生的风险。 8) 委员会审查国家废物管理的战略,提出避免垃圾产生的首要任务,是回收和再利用,

汽车四大工艺

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地工艺规定(文件)。 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物料清单(BOM),外协件明细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零部件转移卡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从结构上看,轿车属于无骨架车身,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 焊装工艺: 冲压好的车身板件局部加热或同时加热、加压而接合在一起形成车身总成。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的是点焊,焊接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车身的强度。 汽车车身是由薄板构成的结构件,冲压成形后的板料通过装配和焊接形成车身壳体(白车身),所以装焊是车身成形的关键。装焊工艺是车身制造工艺的主要部分。 汽车车身壳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件,它是由百余种、甚至数百种(例如轿车)薄板冲压件经焊接、铆接、机械联结及粘接等方法联结而成的。由于车身冲压件的材料大都是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 低碳钢,所以焊接是现代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的联结方式。 焊装工艺

工序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日照市恒通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关于下发工序质量控制专家讲义的通知 全体员工: 公司将工序质量控制下发你们,望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对照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要求、知识检查个人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自己的生产、工作行为。决不能出现质量事故,决不能再发生私自改变包装的问题。各管理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管理,保证公司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工序是现场作业系统的细胞。构成工序的主体是操作者,客体是设备和原材料。为了使制造过程处于控制状态,也即能保证生产合格产品的状态,就必须把影响产品加工工序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规定的界限内。 第一部分工序质量控制概述 一、工序质量控制的含义 工序是产品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一般包括加工、检验、搬运、停留四个环节。工序质量是指工序过程的质量。工序的过程即为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五大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 工序质量控制就是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要求界限内所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 二、工序质量控制条件 为了搞好工序质量控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要制定控制所需要的各种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工序作业标准、设备保证标准、仪器仪表校正标准等。这些标准是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依据。 (2)要取得实际执行结果与标准之间差异的信息,因此,须建立一套灵活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把握工序的现状及可能的变化趋势。(3)要具有纠正偏差的具体措施。 三、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1、对生产条件的控制 即对人、机、料、法、环境五大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2、对关键工序的控制

对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应采取特殊措施,除控制其生产条 件外,还要随时掌握工序质量变化趋势,采取各种措施使其始终处于 受控状态。 3、对计量和测试条件的控制 计量测试条件关系到质量数据的准确性,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4、对不合格品的控制 对不合格品控制除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管理外,还应据此掌握质量改 进信息,以便进行预防性控制,组织质量改进。 四、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 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 (材料)、Method(方法)、Environment(环境)等,简称4M1E。对工序质 量的控制,事实上就是对这五大要素进行控制。 由于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工序条件也不一样,因而工序的主导因素 各不相同,采取的措施也有所区别。因此,因根据工序的不同情况,找出 各自的主导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达到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 1、操作者因素 任何机械加工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即使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也是需 要人去操作和控制。 (1)造成操作者失误的主要因素有: ①质量意识差。②操作时粗心大意。③责任心不强。 ④不遵守操作规则。⑤操作技术不熟练等。 (2)预防和控制措施。 ①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责任心,并建立质量责任制。 ②进行岗位技术培训,熟悉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③加强自检和首检工作。 ④采用先进的自动加工方法,减少对操作者的依赖。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四大类污染物详解成因与控制措施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四大类污染物详解:成因与控制措施 环保面前,没有旁观者“在垃圾焚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同时,其潜在的二次污染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由此引发的“邻避运动”屡屡发生,垃圾焚烧项目陷入“一闹就停”的尴尬境地。 但是,在当前“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式下,建设垃圾焚烧厂几乎是不可避免。那么,垃圾焚烧过程中究竟会释放出哪些污染物?垃圾焚烧厂如何控制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所谓“世纪之毒”二噁英的排放是否可控? 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危害物质分析 城市生话垃圾焚烧处理的目的是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局限,多数焚烧厂只偏重于垃圾焚烧,未配套热能利用及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染净化设施,从而形成二次污染,这包括垃圾焚烧后排放的废气、燃烧后的灰渣、飞灰、工艺处理后的废水及恶臭、噪声污染等,尤其是烟气排放的污染。“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以气态或固态形式存在,一般分为四类:酸性气态污染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颗粒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以处理能力500t/d的大型垃圾焚烧炉为例,额定工况下正常运行,其配套的余热锅炉出口处烟气流量约(80000~100000)Nm3/h,温度约190~240℃,烟气中污染物典型成份及浓度如表1。表1

烟气污染物的浓度(单位:mg/Nm3) 1.1酸性气体焚烧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由 SOx、NOx、HCl、HF组成,均来源于相应垃圾组分的燃烧。SOx由含硫化合物焚烧时氧化所致,大部分为SO2。 NOx包括NO、NO2、N2O3等,主要由垃圾中含氮化合物 分解转换或由空气中的氮在燃烧过程中高温氧化生成。HF 由含氟塑料燃烧产生。 HCl来源于垃圾中的有机氯化物和无机氯化物:(1)含氯有机物如PVC塑料、橡胶、皮革等高温燃烧时分解生成HCl; (2)大量的无机氯化物NaCl、MgCl2等与其它物质反应也会产 生HCl, 如:H2O+2NaCl+SO2+0.5O2→-Na2SO4+2HCl, 这是垃圾焚烧炉烟气中HCl的主要来源。各类酸性气体中,以HCl的生成量最多,危害最大。常温下,HCl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而形成盐酸。HCl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能腐蚀皮肤和粘膜,致使声音嘶哑,鼻粘膜溃疡,眼角膜混浊,咳嗽直至咯血,严重者出现肺水肿以至死亡。对于植物,HCl会导致叶子褪绿,进而出现变黄、棕、红至黑色的坏死现象。焚烧产生的酸性气体除污染环境外,还会对焚烧炉膛及其配套的热能回收锅炉造成过热器高温腐蚀和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1.2微量有机化合物主要是垃圾中的氯、碳水化合物等在特殊温度场和特殊触媒作用下

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

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 什么是工序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是指为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规定的界限内所进行的活动。工序质量控制是利用各种方法和统计工具判断和消除系统因素所造成的质量波动,以保证工序质量的波动限 制在要求的界限内. 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 由于工序种类繁多,工序因素复杂,工序质量控制所需要的工具和方法也多种多样,现场工 作人员应根据各工序特点,选定既经济又有效的控制方法,避免生搬硬套.企业在生产中常采用 以下三种方法:一是自控;二是工序质量控制点;三是工序诊断调节法. 自控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得到数据后,将数据与产品图纸和技术要求相对比,根据数据来判定合格程度,作出是否调整的判断.操作者的自控是调动工人搞好产品质量的积极性,进行工序质 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日常控制应是监视工序能力的波动,检测主导因素的变化,调整主导工序因素的水平.通过监视工序能力波动可得到主导工序因素变化的信息,然后检测各主导工序因素,对异常变化的主导因素及时进行调整,使工序处于持续稳定的加工状态. 按一定的间隔取样,通过样本观测值的分析和判断,尽快发现异常, 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使工序恢复正常的质量控制方法,称为工序诊断调节法.尽快地发现工序状态异常,就是所谓的工 序诊断;寻找原因,采取对策,使工序恢复正常,就是所谓的工序调节.工序诊断调节法,适用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的生产过程. 主要工序因素的质量控制 主要工序因素的质量控制,即关键工序、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就航空产品而言,对这类工序的控制要求十分严格。航空企业都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及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要求,在生产中要加强工序的关键件、重要件制造中的严审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和周密的工序质量控制,尤其是关键工序、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这类控制很适合于研制和批量生产的军民品的工序控制。其方法是: 1、工艺规程的编制。根据企业工艺管理特点,采用细化工艺堆积编制方法,把关键或重要图纸尺寸、技术要求写入工序名称栏内,工序图纸中的关键尺寸、重要尺寸或其它技术要求(如形状、位置公差标量),在该尺寸旁加盖“关键”或“重要”印记。同时要明确工、夹、量、模具的使用及产品检测要求,必要时增订“内控标准”,纳入工艺规程。 2、关键工序、重要工序工艺资料的更改与试机。要求更改慎重,其审批比一般工序规定提高一级;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其鉴定结论认为可行时方可纳入工艺规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