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央视新闻周刊观后感作文

央视新闻周刊观后感作文

央视新闻周刊观后感作文
央视新闻周刊观后感作文

央视新闻周刊观后感作文

导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央视新闻周刊观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周刊观后感作文【篇1】

新一轮财税改革改革“开头炮”打响,预算开支等重大经济使用情况放在阳光下,让财政公开,并采取了地方债务,地方偿还,国家无需偿等一系列新措施。

本周人物小雯的遇害,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用二十万元寻找女孩小雯,小雯本来是去奶奶家吃喜宴,可没想到吃过饭后,小雯被人拐跑了,等抓到凶手时小雯以被杀害。我想社会应该意识到发生在农村的刑事案件应嗯给予一些措施加以整治。

昆明的明通小学前段时间发生严重的踩踏事件,导致明通小学短暂的关闭。这几天明通小学复课,取消了午休,学生放学分时间段进行,避免再次发生踩踏事件。

云南这一年来,到目前为己经发生了几次地震,而且一次比一次强,都在六级以上。云南的景谷,在是十.一黄金周的最后一天晚上,也就是十月七日的晚上,发生了6.6级的地震。所幸的是人员伤亡并不大,只有一人死亡,324人受伤。各地人民都在对云南的地震频发而产生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地区的地震如此频繁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这绝对有人

为因素和一些自然因素导致而成的。可我们对如何减少地震的来袭却一点主意也没有。

地震对我们来说没有一点点的好处,它能使人家破人亡,让我们过不上平静、安稳的生活,整天的提心吊胆。所以我们要对房子的建筑用心,即使不能保证地震时它完全不倒,但也不要让它完全倒。

##新闻周刊观后感作文【篇2】

这是一个充满哀悼、充满坚强、充满骄傲、充满伟大的祖国,在我们心中永远不倒。当我们看到灾区的同胞们被废墟深深埋在地下时,我们的心碎了;当我们看到他们从废墟中救出来,坚定的脸庞挂着笑容时,我们肃然起敬---灾区人民你们太伟大了、救援人员你们太伟大了。

我们观看了汶川等地受灾的情景,了解到以前的汶川繁荣富强,是个旅游盛地,而现在的汶川已成为一片废墟。5月12日2点28分,汶川等地所有的楼房和学校都倒塌了,正在上课的同学们,被压在了废墟之中。有的幸免于难逃了出来。当他(她)们看到自己的学校倒塌了;当他(她)们失去了好朋友、好同学、好老师、好弟弟妹妹们;当他(她)们双膝跪地,跪在那片带有玻璃渣的地上,尽管手都被玻璃扎破,还是一直手使劲扒那废墟中所埋的遇难者;当他(她)们看到所有的房屋都倒塌了,家里的亲

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他们心中更是悲痛不已。他们漂亮的家、美丽的校园没有了,亲人一个又一个地失去了,这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

5月17日早晨,一名12岁的小学生将雨航,被成功解救出来。当时他正在睡午觉,突然,一场突如袭来的地震把房屋震塌了,他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被压在废墟中。将雨航非常有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被救出去的。在废墟之中他靠吃纸和泥坚持了5天5夜。有一位救灾人员走到这里,听到有喊叫声,他非常喜悦,“又有奇迹出现了,快来人又听到有人求救了”。经过二三个小时的奋战,小男孩被成功地救了出来,这时小男孩脸上带着微笑和悲伤。

我相信,救援的叔叔阿姨们在这次地震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他们救出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当救援队员们正在救一位妇女时,这位妇女双膝跪地,而保护一个不满三个月的婴儿。当婴儿救出时,衣服袋里有一个手机,手机还有一条未发出的短信,短信上写着“孩子,当你被救出时,我已离你远去了,希望你在今后好好学习,把家乡重建起来”。

看到这种情况,我想高声喊道“中国的同胞们,我们四川灾区的同胞被压在废墟之中,请让我们伸出爱的双手,哪怕为婴儿

买一个奶瓶,哪怕为孩子买一瓶矿泉水或一包方便面,让他们重建家园,让他们回到以前的快乐中吧!”我们祝福“祝四川灾区人民平安,祝祖国人民平安”。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评论

09级编导3贾澄澄《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新闻调查》注重研究真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点点滴滴的作用。 《新闻调查》旗帜鲜明地打出调查性报道的口号,在进行调查性报道实践的同时,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新闻调查》有四个特点: 第一,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是电视媒体自身进行的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借助司法或者是纪委的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属于调查节目,不是调查性报道,因为它不是独立调查。 第二,个性化的调查记者。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来说,出镜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是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也是《新闻调查》最具调查个性和最具优势的语汇。《新闻调查》记录和展示的,是出镜记者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入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认为,《新闻调查》更多的时候是在“拍摄自己” 第三,深入的独家发现。强调的是调查记者必须有新的独家发现,这种发现对揭示事实真相具有推动的作用,能够深化节目的主题。比如在《死亡名单》中记者曲长缨在太平间核实死亡人名单、发现被隐瞒的死难矿工,这些都属于新的独家发现。 第四,完整的调查过程。就是记者作为调查行为的主体,他的行为贯穿节目的始终。记者在调查当中,提出问题,求证问题,得出结论或者判断。得出结论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调查性报道的最高境界。比如《死亡名单》中,曲长缨通过自己的调查得出死难矿工人数被大量隐瞒这样一个结论,这是最高境界。

优秀电视新闻节目对比评析(绝对独家!!)

优秀电视新闻节目对比评析 【PK作品】 由东南卫视《海峡深呼吸》栏目播出的“打击‘酒驾’两岸如何互相借鉴”节目 由央视《新闻1+1》栏目播出的“醉驾,‘满月’入刑!”节目 【栏目概况】 《海峡深呼吸》是大陆第一档“两岸互看”、“两岸同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台湾电视媒体深度合作,主持人和特邀评论员将与北京、台北、香港等地演播室的嘉宾实时卫星连线,专访两岸高端人物,与网民进行实时视频互动,对新闻事件与社会文化现象深入点评,寓意“台海同呼吸,两岸共此时”,力图打造一档关于台海和两岸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评析】 一.从题材与主题上(或是从报道角度上) 由于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酒驾入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有关“酒驾入刑”的最新消息。2011年5月22日东南卫视《海峡深呼吸》栏目、2011年5月26日央视《新闻1+1》栏目分别进行了报道,对我国出台的这一新规定展开评论分析。 《海峡深呼吸》栏目播出的“打击‘酒驾’两岸如何互相借鉴”节目,邀请了大陆的刑法专家陈浩然、台湾知名政论名嘴张友骅,围绕两岸如何打击酒驾这一角度展开热烈讨论。由于大陆酒驾入刑时间较台湾相对晚一些,所以此次节目对于两岸今后如何更加合理的打击酒驾具有借鉴意义。节目不仅分别介绍了大陆、台湾对于“酒驾”的处理方式,还简略探讨了大陆和台湾之间对于判定“酒驾”标准的差异、两岸和国际之间对于“酒驾”处理方式的不同。 《新闻1+1》栏目播出的“醉驾,‘满月’入刑!”节目,通过列举了各地法院对“酒驾”案件处理方式的不同,主要围绕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对于“醉驾入刑”标准不同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建议公检法三家提前统一入刑标准,今后能更合理准确的执法。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一) 2007年06月02日OWMO全球传媒观察出处:https://www.doczj.com/doc/301157025.html,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深度报道节目,属于电视调查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在西方新闻文体中有特定含义,它是一种专门的揭露性报道,有时也称揭丑性报道,是一种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的新闻报道形式。中国式调查性报道是指,由媒体相对独立完成,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揭示不为人知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形式。 调查性报道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整个西方国家。目前,它已和解释性报道、客观报道一起,构成了西方国家新闻报道的主流。中国的调查性报道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一经出现,就以其穿透力和影响力征服了中国的新闻媒体。 (1)社会背景 普利策论及调查性报道意义时说:“如果人们想和世界上的罪行、邪恶、灾难作斗争,就要知道这些罪行,因为这些邪恶、罪行和灾难正是在秘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电视新闻报道的多种形式中,调查性报道因事件典型,社会意义重大,又往往涉及政府职能部门而引起深远影响。 在当代中国社会,调查性报道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社会的转型加速,伴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也被打破,各类社会问题有所增加,新的“罪行、邪恶、灾难”正在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内心不免产生困惑,甚至对社会不满,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从媒体了解事件尤其是负面事件的完整信息,而提供事件的完整信息,正是调查性报道的特长。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步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轨道,WTO组织的透明原则也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使得公众要求更广泛的知情权,调查性报道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中国民主建设进程正在加快,中国舆论监督的渐进过程也将调查性报道推向更重要的地位。 (2)媒体环境背景 当今社会,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种竞争主要有:电视媒体自身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电视节目内容日渐丰富,电视节目形态日渐多样,电视新闻节目日渐精致。三种传统媒体的竞争,在我国,新闻媒体在近二十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三大媒介在各自获得大发展的同时,竞争的烽烟也从来没有停息。媒介大战愈演愈烈。这种媒介之间的竞争情势还将一直延续下去。新媒体的竞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因特网已经逐渐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新媒体,并且已经有了第四媒体之称,这一新兴媒体一经出现,就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海量的信息、极强的时效性、方便的互动性,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它也因此自然地成为传统媒体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境外媒体的竞争,中国自从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至今已经过去了5年多时间,早已过了贸易保护期。

新闻专题报道分析

新闻专题报道分析 ——广州恒大夺取亚冠冠军 一场亚冠决赛的胜利,一个俱乐部赛事的夺魁,何以成为整个中国足球界的盛事,甚至刺激到了整个社会的兴奋点。如果仅仅用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大运动的说辞进行解释,恐怕是不够充分的。除却足球本身的魅力,足球与民族主义情绪的勾连非常值得注意。作为非战争时期的集体性对抗项目,22名队员和全场数万名球迷聚合在同一时空下,所碰撞和制造出的激情,折射的是一种民族共同体的想象。 北京时间11月9日,在亚冠决赛的次回合比赛中,广州恒大坐镇天河体育场1-1战平韩国球队首尔FC,虽然双方总比分战成3-3平,不过凭借客场进球优势恒大最终力压对手捧杯,这也是中国球队第一次问鼎亚冠冠军。 这一则新闻在近期也成为了各家媒体报道的重点,在广州恒大参加亚洲冠军联赛开始,就引来了媒体的强烈关注,24年后亚冠冠军又重新回到中国,全国人民在欢庆的同时,媒体也做出了不同的报道。 ·《新闻联播》 作为央视的头号栏目《新闻联播》对恒大亚冠之旅给予了特别关注,开创了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足球俱乐部的先河。 央视《新闻联播》重点关注了亚冠决赛次回合比赛,在《新闻联播》开播后的要闻介绍中,播音员王宁说道:“今晚8点,2013年亚洲足球联赛决赛次回合比赛将在广州打响,新闻联播将直播连线天河体育场的央视记者,届时本台多个频道将同时直播。”接着《新闻联播》以“广州恒大队今晚冲击亚冠冠军”为题进行了报道。随后李修平连线了现场记者刘建宏,李修平询问刘建宏现场的情况,但刘建宏表示电话断了,因此连线只能搁浅,李修平表示只能接下来进行报道。2分钟后央视再次连线刘建宏,刘建宏说:“首发阵容和第一回合相比有一个位置上的变化……”《新闻联播》介绍当晚的比赛以及连线刘建宏用时3分30秒。《新闻联播》用如此时长报道一场足球比赛无疑创造了报道历史。 新闻频道及时报道恒大夺冠不足为奇,但是《新闻联播》能在重播时插入现场比赛画面在人的预料之外,却是在情理之中。国人太需要这次胜利了,毕竟距离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评论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评论 09级编导 291501143 贾澄澄《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新闻调查》注重研究真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点点滴滴的作用。 《新闻调查》旗帜鲜明地打出调查性报道的口号,在进行调查性报道实践的同时,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新闻调查》有四个特点: 第一,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是电视媒体自身进行的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借助司法或者是纪委的 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属于调查节目,不是调查性报道,因 为它不是独立调查。 第二,个性化的调查记者。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来说,出镜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 目的结构元素,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 者,是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也是《新闻调查》最 具调查个性和最具优势的语汇。《新闻调查》记录和展示

的,是出镜记者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入事实本身一 步步获取真相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认为,《新闻调 查》更多的时候是在“拍摄自己” 第三,深入的独家发现。强调的是调查记者必须有新的独家发现,这种发现对揭示事实真相具有推动的作用,能够深化 节目的主题。比如在《死亡名单》中记者曲长缨在太平间 核实死亡人名单、发现被隐瞒的死难矿工,这些都属于新 的独家发现。 第四,完整的调查过程。就是记者作为调查行为的主体,他的行为贯穿节目的始终。记者在调查当中,提出问题,求证问 题,得出结论或者判断。得出结论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调查 性报道的最高境界。比如《死亡名单》中,曲长缨通过自 己的调查得出死难矿工人数被大量隐瞒这样一个结论,这 是最高境界。 为了追求节目的高品质和职业化,《新闻调查》设置了最专业化的细致分工,有制片人、记者、编导、摄像、录音、策划、秘书、制片、统筹、后期制作等工种。一个节目的完成,需要这些工种分工合作。制片人负责栏目的整体运作和日常管理,栏目实行制片人负责制。记者,专司采访,编导整体把握结构故事,摄像实现内容的影像化,录音负责声音的纪录和表达,等等,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专业特点都发挥到极致,以确保这个栏目的高品质。以前中央电视台除了拍一些大的纪录片,一般很少用专业录音,都是摄像兼职,而《新闻调查》

新闻调查 节目分析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新闻调查》注重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对此专家用三个走向进行了概括:走向娱乐、走向财经和走向调查。而“走向调查”的标志则是以1996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创办为标志的。如果说1993年5月,《东方时空》的问世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第一步,那么1994年4月1日推出《焦点访谈》,则是中央电视台进行新闻改革的第二步。而《新闻调查》的创办则是第三步。逐步走向深入的新闻节目改革,标志着中央电视台正向国际大台迈进。正是由于这个节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所以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就特别高。1996年年初,当时的评论部主任孙玉胜找到了时任《焦点访谈》一组制片人的张步兵和《东方时空·音乐电视》的制片人王坚平来担纲重任。很快,中国电视界最优秀的一批电视人逐渐汇聚在《新闻调查》的大旗之下。 《新闻调查》认为,一个选题能否算得上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第三,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只要符合这三个要素,就是调查性报道。而电视调查性报道是调查性报道中的一类,从实现的过程来看,电视调查性报道有四个特点: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 个性化的调查记者, 深入的独家发现, 完整的调查过程.. 为了追求节目的高品质和职业化,《新闻调查》设置了最专业化的细致分工,有制片人、记者、编导、摄像、录音、策划、秘书、制片、统筹、后期制作等工种。一个节目的完成,需要这些工种分工合作。制片人负责栏目的整体运作和日常管理,栏目实行制片人负责制。记者,专司采访,编导整体把握结构故事,摄像实现内容的影像化,录音负责声音的纪录和表达,等等,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专业特点都发挥到极致,以确保这个栏目的高品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