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赠答诗发展成熟的轨迹

论中国赠答诗发展成熟的轨迹

论中国赠答诗发展成熟的轨迹
论中国赠答诗发展成熟的轨迹

第13卷第4期2006年12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Vol 113No 14Dec 12006

论中国赠答诗发展成熟的轨迹

郭灿辉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 赠答诗是一种很重要的诗体。自它产生之日起,后世文人鲜有不作赠答诗者。赠答诗的发展由“赠言”

发轫,经过不关个人性情的赋诗阶段,后由无“赠答”之名到以“赠答”名篇,由礼尚往来的应酬对答到抒写个人性情,表现人际的真情往来,再到两汉文坛出现完整的赠答诗以及千古传唱的优秀作品,本文为赠答诗描述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赠答诗;赠言;赋诗;发展轨迹

[中图分类号] I 052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06)04-0099-03

On the M a ture D evelop i n g Pa th of the Presen t able Poem s

G UO San -hui

(Changsha SocialWork College,Changsha,Hunan,410004)

Abstract: The p resentable poe m is one kind of very i m portant poem styles 1Since it appears,fe w descendant writers haven ’t composed the poe m 1The devel opment of the p resentable poe m starts fr om “the words of advice ”,and passes thr ough the stage of composing a poe m that is concerned with individual pers onality,later it devel op s fr om the stage of not exchanging the na me t o exchanging na mes,fr om the s ocial intercourse of courtesy de manding reci p r ocity t o exp ressing individual pers onality 1The p resent 2able poe m dis p lays the inter pers onal true feelings intercourse,and als o shows us the integrated outstanding works of t w o Chinese literary arenas 1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clearer devel op ing path f or the p resentable poe m 1Key words: the p resentable poe m s;words of advice;composing a poe m;devel op ing path

[收稿日期] 2006-10-15 [作者简介] 郭灿辉(1971-),男,湖南益阳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

研究。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言志”的传统基本上代表了我国诗歌的主要功能。从诗作者自身来说,用诗歌表达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可以“娱己”;从诗作者与他人的关系来说,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又可以“娱人”。关于诗歌的起源,《诗经?毛诗序》有较为经典的论述。后代大学问家朱熹在《诗序》里也谈到了诗歌产生的原因: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为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也,则不能无思;既有思也,则不能无言;既有言也,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之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又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这段话说到了诗歌产生是因为要表现人类的情感,即要表现那种不得不说的“咨嗟咏叹”。这种“感物说”很有代表性。“感于物”而“有欲”,即包括有人们以诗歌来沟通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的欲望。很早以前,人们就有用诗歌的

形式寄赠与人的习惯,而且按中国人“来而不往非礼”的社会心理和交际规则,对方也会尽可能的用诗歌的形式作出相应的回应,从而在这种诗歌往还之中,达到沟通心志、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目的。这就是赠答诗。梁时萧统所编《文选》列诗类二十三,收梁以前各类诗歌,以数量计,赠答诗居第一。这正表现了人们对赠答诗的喜爱以及赠答诗所取得的高度的艺术成就。当然,这种诗歌相互赠答的方式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首先,赠答诗的发展过程应该经过了“赠言”的阶段。我国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体现在人际交往中,讲求情感的对等往还,所谓“礼尚往来”。这种“礼”又不仅仅限于实物交往,相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往还。表现在情感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上面,即“赠人以物,不如赠人以言”。关于此点,《艺文类聚》有记载,其人部十五“赠答”条曰:

《毛诗》曰:无言不詶。

《孙卿子》曰: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宝;劝人以言,美于

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②

同样《论语?为政》也有这样的记载: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③

子张要去学习求取功名利禄,孔子没有以钱物相赠,而是以谆谆的言语进行教诲,希望自己的学生在求取功名利禄时谨言慎行。这种赠言传统在《论语》里还有多处体现。例如其《乡党》篇: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④

虽然孔子领受了人家的礼物,但却不尝,原因虽说是“未达”,但实在是表示对它的轻视。又如《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尔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尔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⑤

孔子因鄙视阳货而不见他,阳货以“归孔子豚”逼孔子“往拜”,实在是万般无奈。但在阳货的一番有点盛气凌人的言语说教之后,孔子竟顺从地说出了“吾将仕也”的话(不管他是虚与委蛇还是心悦诚服)。这反映了我国人民重情重言而轻实物实礼的社会心理。另外,这种“赠言”形式多发生于相赠双方临别之际,所以就形成了一种“临别赠言”的传统。如《晏子春秋》就这样记载着: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⑥

又《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问礼于老子,当辞去之时,老子送之曰: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⑦

当然,在“赠言”阶段,所赠之言往往是带有说教训导的意味,所以其“答言”也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变得可有可无,但却不能否认“赠言”阶段对于诗歌赠答习俗形成的重要性。

赠言多为散体,是社会所有成员都可运用的一种人际关系的交流方式。对于文人雅士而言,由“赠言”发展到“赠诗”,藉由诗歌的形式来表现情感和交流思想,就是一个十分自然的过程。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说的就是从《诗经》中学习那种精练简洁的诗的语言,用以替代散体化的语言,使自己显得“文质彬彬”。于是很自然的,人际交流就由“赠言”阶段发展到“赋诗”阶段。《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云:

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际,必称诗以喻其志,盖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⑧

这种“称诗”以“言志”的方式是当时外交活动所必需的礼仪活动。当席间有人“赋诗”时,同席之人(别国的外交人员)出于礼仪规则或是政治目的,定当有所应答,且答赋之诗意,不但要与首赋之诗相连,还要合乎当时的场合、情景及双方的身份特征。虽然“称诗”可能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言辞,套用《诗经》成句,且其身份多是代言人,所以不大关乎个人性情。但这种赋诗风气,已经具备了一来一往的应对形式以及“称诗”以“见志”的内容特点(虽然其“志”多不涉个人性情),对后来赠答诗的形成无疑作了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准备。《艺文类聚》对这种“赋诗”风气也作了很多的归纳:又,周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鸮焉。又,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穆天子传》曰:穆王飨西王母于瑶池之上,上赋诗往来,辞义可观。⑨

以上我们探讨了赠答诗产生的两个重要阶段,即“赠言”与“赋诗”阶段。可以说“赠言”是赠答诗的远源,而“赋诗”是其近支,因为它已经具备了赠答诗形式和内容上的某些特点。当然,并不是说在“赋诗”阶段就没有后来意义上的赠答诗的出现。例如《诗经?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⑩

两章分别为相思男女之咏叹之辞,形成了赠答的形式,只不过没有以赠答名篇而已。又如《诗经?大雅?崧高》最后两章: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λ?

这里明确的指出了“吉甫作诵”、“以赠申伯”,可以说是开以“赠答”名篇之先河。在楚辞里,我们同样也能看到这种赠答的诗篇。例如《楚辞?九歌?湘君》与《湘夫人》这两篇,就是一赠一答的关系,不过其格调更接近于民歌形式,以至于我们不把它们与后来的文人赠答诗相提并论。

两汉时期,文坛上是赋体兴盛,诗体式微。文人之诗散落如晨星,但却出现了以“赠答”名篇的诗歌,虽数量有限,但其作品即承接了我国的赠答传统,而且又有了创造性,是完整意义上的赠答诗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桓帝时桓麟与客问答诗、蔡邕《答卜元嗣》二首、以及秦嘉与徐淑间的往返赠答等几首。这几首诗中,桓麟与客赠答诗、蔡邕诗都于社交应酬之时产生,颇类似于后代捷对游戏与唱和应景之作,“看不出任何个人内在心灵的性情摇荡,” λω《艺文类聚》收有桓麟和蔡邕的赠答诗:

《文士传》曰:桓驎伯父乌《太平御览》作焉,此讹。官至太尉,驎年十二,在座,焉告客曰:吾此弟子,知有异才,殊能作诗赋,各当作客。乃为诗曰:甘罗十二,杨乌九龄,昔有二子,今则桓生。驎即应声答曰:邈矣甘罗,超等绝伦,伊彼杨乌,命世称贤,嗟予弱,殊才伟年,仰惭二子,俯媿过言。

後汉蔡邕答对元式诗曰:伊余有行,爰戾兹邦,先进博学,同类率从,济济群彦,如云如龙,君子博文,贻我德音,辞之集矣,穆如清风。又答卜元嗣诗曰:斌斌硕人,贻我以文,

001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 

辱此休辞,非余所希,敢不酬答,赋诵以归。 λξ

这里的两首诗一为神童捷对,一为友朋赠答,虽不大关乎性情,却是我国比较早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赠答诗了。而东汉时秦嘉夫妇的赠答诗,却是真正透过“诗”来进行个人间性灵交感的赠答往返,是一组形式上完备内容上充实艺术上感人的优秀赠答诗代表作了。

秦嘉夫妇诗最早收在《玉台新咏》中,其《赠妇诗》三首之序文曰:

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为郡上掾。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而别。赠诗云尔。 λψ

夫妇情重却不获面别,自然倍感凄怅。所以两人遂将这一腔缠绵悱恻之情,化为催人泪下的哀怨之辞,成为千古传唱的作品。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六》收秦嘉《赠妇诗》五言三首,四言一首,收徐淑五言答诗一首。现录如下:

人去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赠妇诗》之一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轻毂。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

《赠妇诗》之二

肃肃仆夫征,锵锵扬私铃。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遣思致款诚。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答妇诗》之三 λζ

在形式上,这三首诗舍弃了当时士大夫于社交时惯用的“四言正体”,而出之以“清丽居宗”的“五言流调”(《文心雕龙?明诗》)。就诗歌的发展来看,本具有创变性。再就内容看,人生苦短、世道艰辛的慨叹,融汇着临别时的顾念踌躇、深情缱绻,尤能动人情愫。徐淑的答诗,则借凄迷婉转的楚骚体,表达出自己因病不能随行的憾恨以及瞻望远视、伫立徘徊的刻骨相思:

妾身兮不令,瘿疾兮来归。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待觐,情敬兮有违。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随。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 λ{

在这样的赠答往返之中,表现的不再是个人临场应对的捷悟能力,更迥异于社交应酬的礼尚往来,而是因“伤别”所触发的、人际之间至情至性的“情感激荡”。钟嵘《诗品》以“夫妇事既可伤,文亦凄怨”为评,目之以上品,可以看出此赠答诗确实是优秀的抒情之作。

综上所述,赠答诗的发展由“赠言”发轫,经过“称诗喻志”与“吉甫作诵,以赠申伯”的赋诗阶段,由无“赠答”之名到以“赠答”名篇,由礼尚往来的应酬对答到抒写个人性情,表现人际的真情往来,再到两汉文坛出现完整的赠答诗以及千古传唱的优秀作品,我们为赠答诗描绘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轨迹。

[注 释]

①汪龙麟1朱子箴言录1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12741

②[唐]欧阳询1艺文类聚1上海图书馆据绍兴本景印,19591

③④⑤杨伯峻1论语译注1中华书局,1980,11,97,1801

⑥吴则虞1晏子春秋集释?内篇卷五杂上1中华书局,

196213471

⑦[汉]司马迁1史记1中华书局,1959119051

⑧[汉]班固1汉书1[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117551

⑨[唐]欧阳询1艺文类聚1上海图书馆据绍兴本景印,19591⑩

λ?高亨1诗经今译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21,4501

λω梅家玲1汉魏六朝文学新论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091 λξ[唐]欧阳询1艺文类聚1上海图书馆据绍兴本景印,19591 λψ[陈]徐陵1玉台新咏1中华书局,19851201

λζ λ{逯钦立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中华书局,19821187,1881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1史记[M]1中华书局,19591

[2][汉]班固1汉书[M]1[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21

[3][梁]萧统1昭明文选[M]1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1

[4][陈]徐陵1玉台新咏[M]1中华书局,19851

[5][唐]欧阳询1艺文类聚[M]1上海图书馆据绍兴本景印,

19591

[6]高亨1诗经今译[M]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01

[7]吴则虞1晏子春秋集释?内篇卷五杂上[M]1中华书局,

19621

[8]杨伯峻1论语译注[M]1中华书局,1980,121

[9]逯钦立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1中华书局,1982,121

[10]汪龙麟1朱子箴言录[M]1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51

[11]梅家玲1汉魏六朝文学新论[M]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

(责任编辑:李向明)

101

 第4期 郭灿辉:论中国赠答诗发展成熟的轨迹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齐、、唐、王、、、桧、、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主“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对外主联齐抗。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无以自拔,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1919~1949) 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80年发展是相对薄弱的。小说毕竟还有鲁迅、沈从文、巴金和老舍;戏剧有曹禺、老舍和高行健;这些作家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而诗歌却缺少这样的人物。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而且是成绩斐然。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现代文学中的30年是新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A.第一个10年: 1.尝试中的新诗 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1920)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新诗的手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这样早期的白话诗也分为两类,一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客观写实倾向,一是托物寄兴的现代主义倾向。后者在传统诗歌里并不常见。 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湖畔派诗人”:汪敬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爱情诗合集《湖畔(1922)。 “小诗体”: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是形式上的半格律体,处处体现出艺术的节制,后来的闻一多与之相似。 3.新诗的规范化——新月派 如果说《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格律,新月派则应需而生,它以`北京《晨报副刊》为阵地,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主张“理性节制情感”,闻一多倡导新诗的格律化,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 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绘画美(中国诗画相通理论)、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红烛》、《死水》是他诗歌创作的集中体现。徐志摩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飞动飘逸的诗情与对形式美追求相结合,使徐志摩总是抓住每首诗特有的“诗感”、“原动的诗意”,寻找相应的诗律。《志摩的诗》是在不断的实验与创造中寻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4.早期象征派的诗歌 穆木天提出纯诗的概念,主张诗歌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的真实的象征”。其次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世界的东西。”李金发的《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是早期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之作。 B.第二个10年: 1.中国诗歌会 是左联领导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继承前一个十年蒋光慈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传统,殷夫为代表。特点:一是反映革命斗争和时代重大事件;二是强调诗歌的意识形态化,诗歌的主体并非诗人自己而是一个战斗集体;三是艺术表现上注重写实。这多少背离了诗歌的本质即个体生命情感的宣泄。 2.后期的新月派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 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 ◆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 ◆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 ◆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 ◆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 ◆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 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 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 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 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 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 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 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用诗——政治参考书,社交工具书,国学教科书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 概说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宝库中,诗歌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古代祭神、节庆的时候,要唱诗祈福、祝愿;朋友聚会或离别时,要作诗言欢、赠诗惜别;青年男女谈恋爱时,也常以诗歌相与赠答、互诉衷曲;外出旅行看到名胜古迹,人们往往要题诗赞美。唐宋以后,科举考试也要考做诗,诗做得好,还可以得到功名,获得做官的资格。而且,自先秦开始,就有“诗缘情”、“诗言志”的传统,历代诗人都喜欢用诗歌来述怀、抒情,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感受和看法。三千多年来,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先秦两汉诗歌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唱的歌谣。这些歌谣往往和先民的劳动生活、宗教祭祀密切相关,是配合着音乐舞蹈的。但是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面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七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称之为《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有“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雅”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的表现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但《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如《诗经》第一篇《关雎》,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歌,开了中国爱情诗的先河。《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渴望欢乐、追逐理想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处于痛苦和黑暗现实中的人,对欢乐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逐就更为强烈。让我们回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去感受诗人何其芳忧郁中的欢乐,去触摸“雨巷诗人”戴望舒那颗迷惘而又彷徨的心灵……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站在此岸,面对湍急的河流,焦桐辞别“老板”“以及这座曾经流连的城市”,携带“发黄的稿纸”“未读完的旧书”“半生的荣辱与悲喜”,向彼岸进发,一路欢歌…… 而“山民”却在此岸徘徊不前,虽然他已感到此岸的沉闷,虽然他对彼岸也是那样的渴望,但那漫长和遥远的路途,使他“疲倦”而怯于前行,只能留下无限的遗憾和怅惘…… 欣赏,未必要登临山巅。 流岚飞雾,峰峙崖端,山后叠山,海上升月,都让人心旷神怡。浩叹天宇广袤,神州万象。 欣赏,也未必要置身影院。飞瀑轰谷,烈马长啸,耕牛欢哞,鸟鸣啁啾,皆让人流连忘返。陶醉于鼓瑟吹笙,转轴拨弦。真正善于欣赏的人,无处不可以欣赏:上坡时的蹬足,逆流中的奋篙,盲人挪动的拐杖,乃至一块丑石、一截根木。真正善于欣赏的人,无时不可以欣赏:公鸡的雄唱,

【课内挖掘】 1.何其芳本人嗜书如命,据他自己的说法是“一生难改是书癖,百事无成徒赋诗”(《忆昔》),“喜看图书陈四壁,早知粪土古诸侯”(《偶成》),即使“大泽名山空入梦”,也要“薄衣菲食为收书”(《自嘲》)。当年的何其芳家住东单,离王府井不远,那时王府井的东安市场还没有改造,旧书店鳞次栉比,据说每到礼拜日,何其芳就去逛旧东安市场的书肆,天黑时才拉上满满一平板车的书回家。何其芳晚年“患了心脏病以后,还每每从书店里用拐杖背回一捆捆书”。 [运用方向] 书生本色知识概述爱好 2.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他的诗中,姑娘的形象往往寄寓着他的理想,而孤独的游子形象则往往是诗人自己。他的成名作《雨巷》里的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显然受到了命运的打击,但她没有乞求或颓唐,她是冷漠和高傲的,她仍然是那样妩媚动人,诗意地活着,她在沉重的悲哀下没有低下做人的高贵的头颅,像一面旗子一样忍受着落到头上的磨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坚持人的尊严和保持顽强生命力的思想。 [运用方向] 理想与现实面对挫折尊严诗意地生活顽强的生命 精彩运用 1.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着古巷,笼罩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地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霖。雨天,人们是不怎么出门的,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线装书,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挂在檐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让人遐想。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约的诗,一花一木都充满了灵气,营造着诗意的氛围。(《诗意地生活》) 2.韩东诗歌中的山民,在对大山里的处境不满时只是一味地空想,不付诸行动,决定了他和他的后辈们也只能生活在大山中的命运。人生在世,面对生活中的困惑,要敢于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了理想,更要敢于去奋斗、去拼搏。用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去赢得最后的辉煌。若只畏惧、妥协,也只能生活在无尽的幻想中,落得“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结局。【课外运用】 江南小城 细雨绵绵,飘飘洒洒,在江南,在江南的小城,在江南小城的雨巷……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青砖黛瓦的屋檐下,穿旗袍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漫步在小巷。小雨淅淅沥沥,似要挡住姑娘行走的脚步,雨滴溅在伞上,崩出滴答的声响,四周静极了,小巷愈发显得幽深。恰道是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不知姑娘从何而来,她又要去往何方?在这静谧的雨巷,除了雨声,就是姑娘心跳的声音。听得出来,姑娘的心声早已写在她幽怨的脸上,只是她的美丽容颜,怕是油纸伞也遮不住的,还有她的青春,分明绣在牡丹花的丝质旗袍上,娉婷袅娜,俨然雨中开放的花朵。 多雨的季节,总是相思。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是否如这丝丝小雨,有挥之不去的愁绪?踽踽独行在雨巷,姑娘的满怀心思一定是凄冷的,想对雨诉说,雨一如既往地下,从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诗歌的最初形式——上古时期的口头歌谣 《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 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三百零五篇诗。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其中的“国风”是现实主义的精华。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后世把《诗经》奉为

学习的最高典范。 二、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具有浓厚楚地特色的新诗体——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主要作者是楚地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25篇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离骚》作为楚辞艺术的巅峰之作和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诗经》并称“风骚”,垂范于后世。 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演变——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学 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除留存下来少数歌颂秦始皇功德的刻石文字外,李斯《谏逐客书》是这一时期少有的优秀散文篇章。 两汉崇文,大一统的鼎盛帝国,要求用文学来歌舞升平。于是一种以铺写帝王和都市生活为主的文学样式——辞赋便应运而生。赋是两汉最流行的文体,其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先秦至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

先秦至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 中国最初的诗歌是人文口头相传的乡野民歌,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成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古代诗歌。周朝收集孔子正乐整理,让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闻名于世。《诗经》与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史的源头,继《诗经》和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全新范本。汉魏六朝诗歌创作进入了以文人为主、自觉和个性化的时代,为后世诗歌的蓬勃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上述中,这一漫长的时间段可以看作是诗歌的萌芽与发展时期,为后来诗歌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打下了非常重要的铺垫。接下来我希望分点阐述这一漫长时期中诗歌的发展变化。 一、句式结构变化 在这漫长时期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诗歌句式的变化。《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夹杂有二言至八言。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诗经》中除四言诗句以外,还存在着二言至八言诗句。如《召南?野有死麕》中夹杂了四言和五言。又如《魏风?伐檀》中夹杂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八言。但不论诗句字数如何不同,《诗经》大多数诗句以四言为主。随后出现的楚辞突破了《诗经》传统的四言句式,以杂言为主,句式结构变化非常大。相较《诗经》来说,楚辞更自由且富于变化,诗歌篇幅也较长。如《离骚》全篇以六言诗句最多,夹杂有二言七言和五言,,在《离散》中,因为句式的多变,让诗意更加灵活多变,诗意更加丰富。如: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句式灵活让诗句具有对话性。进入东汉以后,五言诗成为了新的诗歌形式,完整的七言诗也开始产生,现存最早的五言诗便是班固的《咏史》,除五言外,班固也是最早创作七言诗的文人,他的《竹扇赋》便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魏晋时期,诗坛涌现出众多大诗人。建安时期三曹七子再一次推动诗歌的发展,曹氏父子更是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曹操的《蒿里行》《苦寒行》便全是由五言诗句组成,但曹操诗歌更多还保留着四言为主的诗歌样式,到曹操儿子曹丕曹植之后,两人诗歌皆以五言、七言为主。如曹丕的《燕歌行》便是一首七言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习习题

欢迎共阅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练习案 时间姓名 1、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是。 2、《》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是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在句式上以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的现象比较普遍。 3、《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456、(《诗品》)。7、8910111213、14为,喜用双关谐音。 15、《》叙事与抒情想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的最高成就。 16、刘宋诗坛以刻画成为重要题材,和是这一时期的成就最高的两个诗人。其中前者的诗歌,偏重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他创制了;后者是“”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合律性高,有些作品已经和唐代的“近体”诗相似。 17、南朝后期的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等人写作的“”,更是沦落到浮艳的境地。 18、“徐庾体”的体表作家是和。其中后者后期的诗歌以《》二十七首为代表,深切地表现了故国乡关之思、羁身异域之痛。 19、、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烂的两朵奇葩。

20、初唐四杰是指、、、。他们在继承了南朝诗歌形式美的基础上,以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之爱为题材和主题,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和,风格由纤柔卑弱变为。 21、诗是唐诗这座高峰的顶点,而这一时期最为杰出的是“诗仙”—— 和“”——杜甫。李白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22、杜甫用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把和、 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是变乱时代的伟大的“”。他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诗人。 23、盛唐诗坛还有两大诗歌群体,一是以、、、 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诗多采用和的形式,色泽清淡,意境深幽;一是以、、、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诗以题材为主,大多采用和的形式,景象开阔,气势宏大,情调悲壮,声韵激越。 24 25 26 ,。 27 不已。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 37、女词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会在一起,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达到了的艺术境界。 38、南宋词人中以的成就最高,他的词是以,善于,将政治、军事、山水、田园及个人的喜怒哀乐,大胆自如地表现在词作中。尤其是书写 的篇章,千古以来一直激励着后人。 39、南宋词人精研乐理,能自度曲,词风,在南宋词坛的影响很深远。 40、元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也叫“”,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

《中国文学五百题》精要

《中国文学五百题》精要 1、为什么说楚辞的产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楚辞的产生标志着古代诗歌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因为它和《诗经》相比,有着多方面的进步。 (1)《诗经》多数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口头创作,所表现的是群众的生活,很少看到诗人的个性;而楚辞是诗人的独立创作,特别是在屈原的诗歌中,塑造了具有崇高理想和伟大人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并有鲜明的个性,从而结束了诗歌集体创作的局面,开始了作家创造的新时期。 (2)《诗经》的句式基本上是四言,篇幅较短,形象比较单纯,所反映的多是生活中的片断。而楚辞则完全打破了四言的限制,以参差灵活、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宏伟的结构,创造了丰富的艺术形象,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主观与客观的剧烈冲突。它不但是中国诗歌语言的第一次解放,推动了诗歌体式的反战,也显示了诗人艺术构思的进步。 (3)《诗经》中的民歌侧重于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社会政治,风格朴素,代表着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则以丰富的想象、华美的文辞,抒发诗人的主观激情。并以其卓越的成就和鲜明的特色,开创了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它和《诗经》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两个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的产生使古代诗歌从集体创作进入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实现了诗歌语言和体式地重大解放,创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形象,开辟了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道路,从此古代诗坛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2、试述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形成过程。 我国古代叙事诗有一个萌芽、出发形成到臻于成熟的过程。 (1)先秦时期,诗歌的基本形式是抒情诗。但《诗经》中的部分诗歌已有叙事成分,如《生民》《公刘》等,记事概括,没有中心情节和饱满的人物,是叙事诗的萌芽。 (2)叙事诗至汉代乐府民歌方初步形成。民歌是诗歌的先行者,两汉乐府民歌中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如《东门行》、《陌上桑》等,它们都写了生活中的片断,有情节、有人物、有一定矛盾冲突和性格特征,意味着叙事诗已初步形成。 (3)东汉末年,出现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层次分明,语言优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标志着叙事诗的发展和成熟。 3、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对《诗经》有哪些继承和发展? (1)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和残暴罪行,表达了 下层人民的痛苦、不平和反抗,是《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2)汉乐府民歌发展了《诗经》的叙事成分,形成了新的诗歌体裁——叙事诗,丰富了我国的诗歌体裁。 (3)汉乐府民歌突破了《诗经》四言格式,长短不拘,以杂言为主,并逐渐趋向无言,表现力有很大提高, (4)汉乐府民歌继承发展了《诗经》赋比兴手法。 总之,两汉乐府民歌继承发展了《诗经》的传统,取得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建安文学取得了那些突出成就。。 建安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时代。建安文学的主要成就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潮,形成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成为后代的楷模;艺术上为五言诗的发展壮盛奠定了基础。 汉末魏初,北方的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七子”、蔡琰邓众多作家。这些人都怀抱救世济时的理想,又都卷入了汉末动乱的漩涡,接触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因此能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袭用乐府旧题,创作出许多优秀诗篇。他们的创作一方面深刻反映了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抒发他们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艺术上,建安作家不但继承了乐府民歌和汉末故事的长处,而且在实践中加以提高和发展,他们加强诗句的修饰和润色,在对偶、炼字和声韵上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使诗歌更趋华美。经过建安诗人的努力,五言诗成熟并开始姓盛;七言诗也在这时奠定了基础。 建安时期的辞赋和散文创作比较汉代有了明显的进步。汉代那种铺张扬厉的大赋消沉了,抒情小赋有了较大的发展。散文则趋于自由通脱,无论抒情、叙事或议论都显得生动活泼。 5、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相比,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原因是什么?

中国着名现代诗十首

中国著名现代诗十首(不得不读) 一、第十首,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看过好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科学馆和瑞士表那阕如何精彩的文字,说是古典与现代结合云云,不过,个人认为,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也许就是这首诗唯一的败笔,西装和瓜皮帽的搭配让人看着怎么也不舒服。 二、第九首,林徽音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女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音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我想,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三、第八首,废名的《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冯文柄把他酷爱的老庄融入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那些所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四、第七首,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中国文化概论及中国文化要略500题

1、为什么说楚辞的产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楚辞的产生标志着古代诗歌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因为它和《诗经》相比,有着多方面的进步。 (1)《诗经》多数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口头创作,所表现的是群众的生活,很少看到诗人的个性;而楚辞是诗人的独立创作,特别是在屈原的诗歌中,塑造了具有崇高理想和伟大人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并有鲜明的个性,从而结束了诗歌集体创作的局面,开始了作家创造的新时期。 (2)《诗经》的句式基本上是四言,篇幅较短,形象比较单纯,所反映的多是生活中的片断。而楚辞则完全打破了四言的限制,以参差灵活、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宏伟的结构,创造了丰富的艺术形象,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主观与客观的剧烈冲突。它不但是中国诗歌语言的第一次解放,推动了诗歌体式的反战,也显示了诗人艺术构思的进步。 (3)《诗经》中的民歌侧重于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社会政治,风格朴素,代表着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则以丰富的想象、华美的文辞,抒发诗人的主观激情。并以其卓越的成就和鲜明的特色,开创了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它和《诗经》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两个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的产生使古代诗歌从集体创作进入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实现了诗歌语言和体式地重大解放,创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形象,开辟了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道路,从此古代诗坛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2、试述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形成过程。 我国古代叙事诗有一个萌芽、出发形成到臻于成熟的过程。 (1)先秦时期,诗歌的基本形式是抒情诗。但《诗经》中的部分诗歌已有叙事成分,如《生民》《公刘》等,记事概括,没有中心情节和饱满的人物,是叙事诗的萌芽。 (2)叙事诗至汉代乐府民歌方初步形成。民歌是诗歌的先行者,两汉乐府民歌中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如《东门行》、《陌上桑》等,它们都写了生活中的片断,有情节、有人物、有一定矛盾冲突和性格特征,意味着叙事诗已初步形成。 (3)东汉末年,出现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层次分明,语言优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标志着叙事诗的发展和成熟。 3、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对《诗经》有哪些继承和发展? (1)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和残暴罪行,表达了下层人民的痛苦、不平和反抗,是《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2)汉乐府民歌发展了《诗经》的叙事成分,形成了新的诗歌体裁——叙事诗,丰富了我国的诗歌体裁。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 一、上古时期——口头歌谣 二、先秦时期——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1.现实主义源头:《诗经》(西周至春秋) 总共有305篇诗歌,又被称为“诗三百”。《诗经》六义: 内容上: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 特点:《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2.浪漫主义源头:《楚辞》战国后期,代表人物:屈原、宋玉等 特点:想象丰富、语句参差、常用语气助词“兮” 代表作品:《离骚》,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诗经》(国风)+《楚辞》(离骚)“风骚”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三、汉代——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特点:五言为主、朴素自然、内容上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代表作品:《十五从军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咏怀组诗

1.建安文学(汉末) 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艺术风格:雄健深沉、慷慨悲凉 2.正始年间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两晋文学 西晋: 代表人物:左思,《三都赋》 诗歌骨力遒劲,承传建安文学的精神。 东晋: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成就:民歌)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代表作:《木兰辞》 五、隋唐五代 初唐: 最杰出的: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以孤篇压倒全唐"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天问》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乐府民歌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中国现代诗歌大全

中国现代诗歌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现代诗歌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乌桕树》】 你总会遇见乌桕树 在去东铺村的路上 你总会看见有一群鸟 或者一群树叶 放学回家的孩子 也许还有谁家嫁女儿的喜宴 吹吹打打 那要看你去的是什么季节 “红丝线绿丝线 胭脂画粉花手帕 要买的来买哟——” 你还会遇见一阵风 和灰尘 自家的黄狗一样 从很近的地方跑来 亲热着你的 客衫

【篇二:《一把假藤椅》】 我早就想弄一把椅子了 不是那种木椅,而是藤椅 最好是那种有着扎实的肢架 和磨损的光泽的老藤椅 象小时候当工人的老爸的那种 但是现在,已没有人 再做那种费劲的手工活了 夏天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一把 是那种人工塑料仿制的 只因为它放屁股和靠背的位置 跟我瘦长的身体难得的协调一致 我没讲一分价,一口气把它 扛回租来的房间里 摆在靠近窗口的位置 起初的时候,我天天想着 应该怎样坐在它的上面 (有点“卡尔维诺”的味道) 看书晒太阳思考一些“费劲”的问题可是除了有那么一两回 我在上面看了两页保罗—科埃略和于坚我很快便把它丢去了一边

现在,那把黑漆铁架的假藤椅 它已象一个疲惫不堪的管家 提前退休了。在它上面乱七八糟地堆放着一个旧公文包四件未洗的上衣三根裤子两部手机几本诗集和一本《金蔷薇》 还有一副刚刚从女友胸部上 取下来的,白色的乳罩 【篇三:《夏天》】 沈家坝汗水淋漓的早晨 一个少女闪身躲过 油条摊子下灼人的火舌 避开一天的热浪 不愿死在床上的人 一大早便来到河堤上追赶时间 跟三十几岁的妇女慢跑 跟快要动不了的老头聊天 我必须一步紧跟一步 赶在第八下钟声响起时走到 对岸的桥头看那个垂钓的中年人 熟练地收起第一次空鱼钩 商场橱柜里的模特 已长出一捋浅草般的胡须

(发展战略)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古代诗歌 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俩大源头:1。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2.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俩晋文学: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壹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 宋代——宋诗重理趣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和义,杨万里(“诚斋体”)、苏轼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具体介绍: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壹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爱国诗人——屈原。

中国现代诗歌精选

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 你走来 林徽音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废名的《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闻一多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