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ang eng ing ong》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ang eng ing ong》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ang eng ing ong》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ang eng ing ong》教学设计

13 ang eng ing ong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会认“车”“羊”“走”“也”4个生字。

2.能够准确、流利地读出ang eng ing ong的四声,给音节正确标调。能够独立拼读词语和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后鼻韵母的发音,并能正确书写音节。

2.正确区别韵母i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孩子们放的是哪种风筝?

2.听语境歌。

星期天,天气晴(qíng),小朋友们放风筝(zheng)。

有蜜蜂,有长(cháng)龙,还有一只大蜈蚣(gōng)。

3.请学生跟着老师念两遍语境歌。

4.教师引导过渡: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二、学习ang

1.学习ang的发音。

(1)教师读:放风筝的“放”,指名说说“放”是由哪两个音拼起来的。

出示ang,告诉学生:ang的读音就和“放”的韵母有点像。

(2)讲述发音方法。(先发a音,然后舌头后缩,舌根抬起,抵住软颚,鼻子出气,发音。)(3)老师示范读,请学生领读,开火车读,反复练习。

2.将ang与an的读音比较,告诉学生ang叫后鼻韵母,an是前鼻韵母。

3.学习ang的四声。出示ang的四声,自由练读。

4.指导学生在四线三格内书写ang。

三、学习eng

1.学习eng的发音。(方法同上)

2.学习eng的四声。出示eng的四声,先按顺序练习,后打乱顺序练习。

3.指导学生在四线三格内书写eng。

四、学习ing和ying

1.学习ing的发音。(方法同上)

2.练读ing的四声。

3.读儿歌,学习ying。

天上一只鹰(yīng),飞过一座亭(tíng)。

看到一只铃(líng),叮叮响不停(tíng)。

4.讲解yi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它和韵母ing的读音一样。

5.指导学生在四线三格内书写ing。

五、学习ong(方法与eng相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情境导入

1.创设“小兔采蘑菇”活动情境:出示课件中的情境图,上面画着美丽的树林,绿油油的草地上“长”了许多蘑菇,这些“蘑菇”后面写着带调的后鼻韵母,请学生戴上小白兔的头饰来采蘑菇,带读。

2.过渡:这些鲜美的“蘑菇”与一些声母交朋友组成了音节,大家想拼吗?

二、学习拼读音节

1.出示课件,学习拼读声母与ang eng ing ong组成的音节。

(1)四人小组互练。

(2)开展“四人小组开火车拼读音节”擂台赛。

2.出示课文第50页插图,认读“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三个词语。识记“车”。

三、学习儿歌《两只羊》,巩固练习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听。

2.自由拼读《两只羊》,思考:儿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如果你是桥东的那只小羊,你过小桥时遇到了另一只羊,你会怎么做呢?(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4.认读“羊”“走”“也”三个生字。

[教学板书]

13 angengingong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老师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小游戏及小儿歌,如“小兔采蘑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童话般的情境中学习,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温故知新,类比学习。在教学后鼻韵母时,让学生根据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尝试自己读出后鼻音,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励志名言

~~~~~~~~~~~~~~~~~~~~~~~~~~~~~~~~

相信自己

人身如开车,不怕慢,就怕钻!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天天折返跑!转机只在前进的路上,一个躺在沟里不想爬出来的人不配谈成功。不要抱怨,不要等待。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别错位,别越位,别失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坚持再长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完,反之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加油!顶着困难大踏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