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

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加工项目

建议书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加工项目建议书说明

光伏产业是指将硅料通过各类技术和工艺路线生产出太阳能电池片,

并将太阳能电池经过串并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再配合功率控制器等,形成光伏发电装置的产业链。

该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项目计划总投资17323.39万元,其中:固定资

产投资12370.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41%;流动资金4952.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59%。

达产年营业收入359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008.25万元,税金及

附加316.53万元,利润总额7986.75万元,利税总额9404.90万元,税后

净利润5990.0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414.8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10%,投资利税率54.29%,投资回报率34.58%,全部投资回收期4.39年,提供就业职位647个。

报告针对项目的特点,分析投资项目能源消费情况,计算能源消费量

并提出节能措施;分析项目的环境污染、安全卫生情况,提出建设与运营

过程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总论、项目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市场调研、建设

规划分析、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土建方案说明、项目工艺原则、项目环

境保护分析、职业保护、建设及运营风险分析、项目节能评价、实施方案、投资分析、经济评价分析、项目综合评价结论等。

从18年开始随着Perc电池技术不断得到产业认可,19年迎来新建产

能集中释放,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有30GW电池片投产,上游单晶硅片将出现

阶段性供不应求局面,硅片企业将提前或扩大扩产计划。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加工项目

2016年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为1200亿元,2017年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达2183亿元,预计到2018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突破3200亿元,到2020年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可以超过10GW。

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根据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进行存储。按照组成部分,常用的晶硅光伏组件主要由电池片、EVA封装材料、玻璃,背板和边框、接线盒等3部件构成。

(二)项目选址

xx工业示范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6083.03平方米(折合约69.09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3.51%,建筑容积率1.6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6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9.05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6083.0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4659.03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73732.8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6798.04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891.62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50台(套),设备购置费4646.55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507479.74千瓦时,折合62.3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33678.84立方米,折合2.88吨标准煤。

3、“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07479.74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3678.84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

(当量值)65.25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17.34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7.06%,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工业示范区发展规划,符合xx工业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

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

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

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7323.3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370.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41%;流动资金4952.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59%。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599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008.25万元,税

金及附加316.53万元,利润总额7986.75万元,利税总额9404.90万元,

税后净利润5990.0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414.8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46.10%,投资利税率54.29%,投资回报率34.58%,全部投资回收期

4.39年,提供就业职位647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

员和施工队伍投入本项目施工。在技术交流谈判同时,提前进行设计工作。对于制造周期长的设备,提前设计,提前定货。融资计划应比资金投入计

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需有余地。

二、报告说明

根据《报告》是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综合论证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盈利能力,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

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可行性研究在项

目建设前具有决定性意义。《项目报告》从系统总体出发,对技术、经济、财务、商业以至环境保护、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对的市

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

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投

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工业示

范区及xx工业示范区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

的建设对促进xx工业示范区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

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

生产加工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工业示范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647个,达产年纳税总额3414.84万元,可以促

进xx工业示范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

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10%,投资利税率54.29%,全部投资回

报率34.58%,全部投资回收期4.39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39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

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

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

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

新模式、新业态。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

资36条”、“鼓励社会投资39条”、“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10条”、《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营造一视同

仁的市场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方、各部门,认

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决策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今

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8%以上,前7个月达到了8.8%,始终高

于整体投资增速,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2.6%。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项目背景分析

从18年开始随着Perc电池技术不断得到产业认可,19年迎来新

建产能集中释放,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有30GW电池片投产,上游单晶硅

片将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局面,硅片企业将提前或扩大扩产计划。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单晶Perc电池片平均价格已经下降至0.95

元/W,趋近多晶硅片0.83元/W报价,单多晶价差创达到历史最小区间。需求端看,单晶性价比提升将对多晶电池片需求形成替代,另一方面

随着高成本电池片产能退出和组件装机规模后续提升,Perc电池片价

格有望企稳,规划中的Perc扩产仍有望有序落地。继PERC电池成为

行业热点后,HIT电池技术初有突破,性价比优势开始显现,未来3年可能是P型PERC电池与N型HIT电池共存的产业时代。

光伏产业仍属于政策主导型的产业,国家政策方向对该行业来说

至关重要。我国光伏产业近些年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央

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2019年上半年,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

先后颁布了9个政策、3个实施情况的介绍,这些政策的颁布将继续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稳步发展。

随着全球光伏市场进入高效高功率时代,高效电池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Perc技术在18年以来迅速成为电池片市场上的主流技术路线,并带动了高效电池片投资持续进行。而HIT为代表的异质结技术也被产业参与者认定为未来主流方向之一,其中中国晋能、汉能、福建均石等公司19年开始纷纷布局HIT生产线。

2019年上半年我国电池片产量约51GW,同比增长30.8%,产量前十企业均超过2GW。从全球占比来看,2019年上半年我国电池片产量已经占据75%的全球份额。

下半年,光伏行业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单晶Perc电池片平均价格已经下降至0.95元/W,趋近多晶硅片0.83元/W报价,单多晶价差创达到历史最小区间。

需求端看,单晶性价比提升将对多晶电池片需求形成替代,另一方面随着高成本电池片产能退出和组件装机规模后续提升,Perc电池片价格有望企稳,规划中的Perc扩产仍有望有序落地。

随着电池片价格继续下降,高成本产能的退出将稳定电池片市场价格在一定区间。伴随着Perc市场份额的提升,对高效电池产能的需求还会提升,长期看单瓦电池片的价格有望维持在1~1.05元/W区间。同时本轮电池片产业企业梯队已经形成,头部企业将享有品牌溢价。

从未来国内电池片产能发展趋势看,由于常规多晶产品降本空间

已经非常有限,2019年开始单晶将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Perc电池

片投资仍将延续至2022年。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未来3年(2020-2011)Perc电池片新增产能投资依然有65GW的规模。同时,1-2年内

随着N型电池片降本路线更加成熟,将成为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投资

主力方向之一,带动电池片设备环节持续前行。

硅片环节是光伏产业链中最前端的制造环节。硅片企业将硅料加

工成规范尺寸的硅片,应用于下游的电池和组件。同时光伏硅片环节

也是单多、晶技术的分界起点,单多晶产品在电池片与组件过程的区

别很小,差异主要源自硅片环节的单晶拉棒/多晶铸锭工艺的不同,因

此硅片环节是决定单多晶工艺路线差别的根本所在。

上世纪光伏行业诞生之初市场上仅有单晶光伏产品。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多晶电池低成本的经济效益优势凸显,多晶份额逐年提高,

并在2014年前后达到80%左右市占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从2015年开始随着长晶成本快速下降以及金刚线切片技术的应用,单

晶/多晶成本差距逐渐缩小,单晶份额开始扩大。2017年随着中国领跑者计划实施单晶产品效率优势开始迅速展现,进一步提高了单晶份额。

2019年上半年光伏硅片产量占比达到58.8%,创单晶占比历史最高水平。单晶硅片和下游电池片技术已经成为行业主要发展方向,未来随着单晶多晶价差缩小,单晶占比仍有望持续提升。从需求端看,未来晶硅市场的增量将以单晶为主,多晶市场增长非常有限。

2018年我国光伏硅片产量107GW,占全球产量的93%,硅片环节全球占比继续创历史新高。可以说中国的硅片产能变化情况基本代表了全球光伏硅片的产能变化情况。2019年上半年我国硅片产量63GW,同比增长26%,其中产量前十企业占总产量的90.1%。

从供给角度看,虽然单晶硅片2019年也有扩产,但是电池厂Perc 产能扩张幅度更大,下半年将出现电池厂硅片供应不足的情况。根据Pvinfolink预测,随着国内电池片产能今年下半年的集中投产,今年三季度单晶电池片产能将超过100GW,将首次出现下游电池片产能超过上游硅片产能的情形。目前看单晶硅片供应的紧张趋势将延续至2020年整体硅片产能集中达产的阶段。

从硅片价格看,经历了17-18年的价格下滑后,18年8月至今单晶硅片价格一直保持稳定,并且在二季度开始相较多晶硅片价差有扩大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单晶硅片供给阶段性紧张的局面,从单晶硅片供求关系看,支撑未来半年价格继续反弹。

产业发展趋势看,由于电池片的效率提升空间越来越有限,为追

求更高的组件总功率输出,未来硅片尺寸将朝向大硅片迈进。过去3

年156mm一直是行业主流的硅片尺寸,随着18/19年开始下游企业在

硅片尺寸上的探索,未来硅片有望出现不同形态和尺寸并行的局面。

单晶硅片行业在2010年之前主要以对边距125mm的小尺寸硅片为主。2010年后156mm硅片比例逐渐提升,并成为行业主流。2013年隆基、中环、晶龙、阳光能源、卡姆丹克5家企业联合发布了M1与

M2(156.75)硅片标准,在不改变组件尺寸的情况下,M2通过提升了

2.2%的硅片面积使组件功率提升了5W以上,迅速成为行业主流并稳定

了数年时间,同期市场还有少量M4规格(161.7mm)硅片。2018年下半

年开始,受“5.31”影响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内企业再次把目光投向

硅片,希望通过扩大硅片尺寸提升组件功率以获得产品竞争力。

从单片生产成本看,因为电池、组件以片计的生产速率基本固定,通过提升硅片尺寸可以使单位时间产出的电池、组件功率获得提升,

这样分摊到每片上的设备、人工和其他成本都将减少,从而降低了电

池和组件的制造成本,这在125mm硅片切换成156mm硅片时尤为明显。

从电站系统成本来看,相同效率下因硅片尺寸增大带来单体支架

上的组件功率相应提升,平摊到每W的支架、桩基的成本也得到摊薄。

综合以上两点,在设备生产与运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硅片的尺寸做大成为趋势。目前产业中也已经开始探索,隆基近日推出了166mm的M6单晶硅片技术。而硅片尺寸的扩大主要阻力来自于对现有设备兼容性的挑战,或者说是大尺寸带来的成本降低是否能覆盖产线设备的重新购置成本。当硅片尺寸摊薄成本足够大时,必然会驱动一轮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长晶环节。

同时硅片尺寸变大,还会带动下游电池片和硅片相应设备需求。目前硅片做大在电池片生产中的制约因素在于扩散炉。因此在硅片尽量做大而扩散炉直径有限的情况下,有一定倒角的单晶硅片比全方单晶硅片具有一定优势。

2019年8月16日,中环股份召开M12硅片新产品发布会。该产品采用12英寸超大钻石线切割太阳能单晶硅正方片,面积达44096立方毫米,对边距达210毫米,总面积相对于目前主流的M2硅片提升80.5%。发布会上,公司公布测算结果新产品有望降低度电成本达6%,采用M12产品可将组件功率提升到600W级别。

同时公司针对该产品申报百余项专利进行技术保护,能够形成壁垒。从中环产品发布来看,采用更大尺寸硅片已经成为产业链降本的重要手段,将等待下游尤其是终端电站的验证。

除此以外,作为全球多晶产业链龙头的保利协鑫一直保持对铸锭单晶技术的持续研发,自2011年起经过7年改良,终于在2017年推出了第三代成熟铸锭单晶产品—鑫单晶G3,并于2018年起开始规模化应用。保利协鑫称其第三代铸锭单晶产品相比直拉单晶产品具有“单晶的性能,多晶的成本”优势。铸锭单晶是指采用多晶铸锭炉,在常规多晶铸锭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单晶籽晶,定向凝固后形成方型硅锭,并通过开方、切片等环节,最终制成单多晶混合的硅片。其本质上是沿用了多晶的制备流程和工艺路线,因此相对于铸锭多晶成本增加较小,二次技改投入也小,这对于存续大量多晶产能的光伏企业意义重大。目前看铸锭单晶更多是对多晶产能技改的升级路线,未来产品也主要瞄准替代多晶市场,不会对直拉长晶技术及设备构成直接威胁。但铸锭单晶技术研发的背后,展现的是硅片段技术迭代时代已经加速来临。

二、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16年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为1200亿元,2017年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达2183亿元,预计到2018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突破3200亿元,到2020年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可以超过10GW。

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

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

或推动负载工作。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工业的快速增长,能源

危机和环境污染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BP石油公司发布的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首次达到全球煤炭

消费总量的一半,而2012年新兴经济体贡献了全球能源消费的全部净

增长,其中仅中国和印度就贡献了近90%。到2014年中国的煤炭消耗

量占全球总量超过50%,2014年新兴经济体依旧是全球能源消费的主

要驱动力。因此,对于如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其能源结构的转

型与节能减排的工作推动迫在眉睫。

光伏发电技术可以追溯到1839年法国科学家E.Becquerel发现液

体的光生伏特效应。2004年德国率先推出可再生能源法案后,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对太阳能发电进行大力扶持和推广,光

伏发电行业展现强劲发展的态势,众多光伏厂商进行产能扩张,全球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013年,我国陆续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

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

发展的通知》等产业政策,完善了光伏行业价格及竞争体系,确保市

场的完善运行;美国、印度和亚太等地区及国家也纷纷出台行业鼓励

政策。全球光伏行业逐渐走出调整期,供需重新平衡。

2017年,在全球市场及国内光伏抢装带动下,我国太阳能光伏组

件市场规模继续稳步增长。201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为22万吨,同比增长13.4%,即使如此进口量仍超过15.6万吨,主要从韩国、德国

进口,其中德国约占总进口量的45%,德国约占30%。硅片产量80GW,同比增长23.5%;电池片产量65GW,同比增长27.5%;组件产量70GW,同比增长21.3%,其中组件出口量约为22GW。受惠于市场规模扩大,

企业出货量大幅提高,多家企业组件出货量达到5GW以上,晶科能源

甚至达到8GW以上,盈利水平也明显提升,尤其是上游硅料、硅片、

原辅材、以及下游的逆变器、电站等环节,2017年各环节毛利率最高

分别达到45.8%、37.34%、21.8%、33.54%和50%。

截止201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组件在2017年累计装机已经超过了

50万套,增速达250%。其中,浙江13万套,山东11.5万套,河北10万套左右,这三个省份装机量超过全国的60%。全国总装机量超过2GW。

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广阔,未来大有可为。预计国内有超过4000

万户独立屋顶,其中约有50%具备安装户用光伏系统的条件,假设每套装机容量为5kW,那么装机容量能够达到100GW。如果具备安装条件的

屋顶中有20%-50%安装户用光伏系统,那么市场规模将达到3,200-8,000亿元,而目前已经开发的屋顶数量占比还不到5%,市场前景良好。2018年我国户用光伏累计装机量预计能够达到6-8GW,预计2020年太

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可以超过10GW。

未来,随着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的不断发展,高效电池将成为市

场主导,单晶硅电池市场份额将会逐步增大,预计到2025年达到48%。其中N型单晶硅电池的市场份额由2016年的3.5%提高到2025年的30%,而多晶硅电池的市场份额将由2016年的80%下降到2025年的48%。

综上所述,我国太阳能光伏组件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业内人士预

计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占太阳能产业市场的百分之三十九,我

国太阳能光伏组件在全球竞争地位中进一步巩固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