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哈工大选修课LINEARALGEBRA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哈工大选修课LINEARALGEBRA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哈工大选修课LINEARALGEBRA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哈工大选修课LINEARALGEBRA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姓名:易

学号:

成绩:

1. Definitions

(1) Pivot position in a matrix;

(2) Echelon Form;

(3) Elementary operations;

(4) Onto mapping and one-to-one mapping;

(5) Linearly independence.

2. Describe the row reduction algorithm which produces a matrix in reduced echelon form.

3. Find the matrix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composite transformation of a scaling by 0.3, 33?a rotation of , and finally a translation that adds (-0.5, 2) to each point of a figure.

90?4. Find a basis for the null space of the matrix

361171223124584A ---????=--????--??

5. Find a basis for Col of the matrix

A 1332-9-2-22-822307134-111-8A ??????=??????

6. Let and be positive numbers. Find the area of the region bounded by the ellipse a b whose equation is

22

22

1x y a b +=7. Provide twenty statements for the invertible matrix theorem.

8. Show and prove the Gram-Schmidt process.

9. Show and prove the diagonalization theorem.

10. Prove that the eigenvectors corresponding to distinct eigenvalues are linearly independent.

Answers:

1. Definitions

(1) Pivot position in a matrix:

A pivot position in a matrix A is a location in A that corresponds to a leading 1 in the reduced echelon form of A. A pivot column is a column of A that contains a pivot position.

(2) Echelon Form:

A rectangular matrix is in echelon form (or row echelon form) if it has the following three properties:

1. All nonzero rows are above any rows of all zeros.

2. Each leading entry of a row is in a column to the right of the leading entry of the row above it.

3. All entries in a column below a leading entry are zeros.

If a matrix in a echelon form satisfies the following additional conditions, then it is in reduced echelon form (or reduced row echelon form):

4. The leading entry in each nonzero row is 1.

5. Each leading 1 is the only nonzero entry in its column.

(3) Elementary operations:

Elementary operations can refer to elementary row operations or elementary column operations.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elementary matrices, which correspond to three types of row operations (respectively, column operations):

1. (Replacement) Replace one row by the sum of itself anda multiple of another row.

2. (Interchange) Interchange two rows.

3. (scaling) Multiply all entries in a row by a nonzero constant.

(4) Onto mapping and one-to-one mapping:

A mapping T : R n → R m is said to be onto R m if each b in R m is the image of at least one x in R n.

A mapping T : R n → R m is said to be one-to-one if each b in R m is the image of at most one x in R n.

(5) Linearly independence:

An indexed set of vectors {V1, . . . ,V p} in R n is said to be linearly independent if the vector equation

哈工大选修课 LINEAR ALGEBRA 试卷及答案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姓名:易 学号: 成绩:

1. Definitions (1) Pivot position in a matrix; (2) Echelon Form; (3) Elementary operations; (4) Onto mapping and one-to-one mapping; (5) Linearly independence. 2. Describe the row reduction algorithm which produces a matrix in reduced echelon form. 3. Find the 33? matrix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composite transformation of a scaling by 0.3, a rotation of 90?, and finally a translation that adds (-0.5, 2) to each point of a figure. 4. Find a basis for the null space of the matrix 361171 22312 4 5 8 4A ---?? ??=--????--?? 5. Find a basis for Col A of the matrix 1 332-9-2-22-82230 7 13 4 -111 -8A ????? ?=?????? 6. Let a and b be positive numbers. Find the area of the region bounded by the ellipse whose equation is 222 2 1x y a b + = 7. Provide twenty statements for the invertible matrix theorem. 8. Show and prove the Gram-Schmidt process. 9. Show and prove the diagonalization theorem. 10. Prove that the eigenvectors corresponding to distinct eigenvalues are linearly independent.

(完整word版)哈工大人工智能导论实验报告

人工智能导论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6.12.20

目录 人工智能导论实验报告 (1) 一、简介(对该实验背景,方法以及目的的理解) (3) 1. 实验背景 (3) 2. 实验方法 (3) 3. 实验目的 (3) 二、方法(对每个问题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 Q1: Depth First Search (4) Q2: Breadth First Search (4) Q3: Uniform Cost Search (5) Q4: A* Search (6) Q5: Corners Problem: Representation (6) Q6: Corners Problem: Heuristic (6) Q7: Eating All The Dots: Heuristic (7) Q8: Suboptimal Search (7) 三、实验结果(解决每个问题的结果) (7) Q1: Depth First Search (7) Q2: Breadth First Search (9) Q3: Uniform Cost Search (10) Q4: A* Search (12) Q5: Corners Problem: Representation (13) Q6: Corners Problem: Heuristic (14) Q7: Eating All The Dots: Heuristic (14) Q8: Suboptimal Search (15) 自动评分 (15) 四、总结及讨论(对该实验的总结以及任何该实验的启发) (15)

物理实验选课攻略

新学期开始了~~于是乎,最近在人人上看到大二的学弟学妹们各种状态……搜噶,让人呼天抢地抓耳挠腮的北航物理实验开始了!!!尽管有着学长学姐们的各种血泪经验,也有各种实验数据,但是物理实验挂科率依然居高不下~~也许是前两天校会面试让我发出母性光辉,本着造福学弟学妹的心态,在此写篇小 小的攻略~希望对大家的物理实验有所帮助…… 言归正传,首先是要选课~~物理实验是从开学后第二周开始选课,so这就要自己手快去抢了~~物理实验越早修够积分越好,没人希望考期了还去做蛋疼的物理实验让自己受刺激~~做完一个实验后,凌晨12点以后才可以选下一个实验,实验时间是根据自己的课表自行安排,所以一般都是11点58登上物理实验选课网~等时间刚刚到0:00时迅速点击自己想要的实验,这样几率较大~~过了一两分钟再选的话,你就只能眼看着别人做实验咯~~另外,有条件的话最好跟室友一起选一样的实验,这样做实 验时还有个照应…… 其次,是选什么样的实验~~刚看到实验时,会看到有四个小实验后面标注必做~~那个并不是代表这四个小实验是大二上学期必须做的,而是如果你选了包括那个小实验的大实验的话,

标注必做的小实验是必须要做出来的,如果没做出来,就要重新 选择这个大实验直到将那个小实验做出来为止……但是这四个实验还是建议上学期能全做的话都做一下,大二下学期物理实验的操作考试会考…………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选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来入手,所以光学实验尽量在后面选…………等周围同学做过了光学实验,向他们请教下注意事项啦,老师要求啦,再讨来两份实验数据啦,看完实验视频后,再去做光学实验,保证会信心满满的~~~光学实验主要是看实验现象,这个真心不好调,有的实验的现象也不是特别明显,所以做光学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也要足够的细心,更要十分的小心~~否则很有可能因为你自己的疏忽马虎加大意而忽略了实验现象~这样白白浪费时间,也让自己更加着急,得不偿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选谁的实验~~有的人会说,我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就是差,有的实验就是不会做,这个时候怎么办……还有人说,我的实验仪器有问题,就是做不出来,这个怎 么办…………其实,这些都是浮云,做不出来?没关系……仪器有问题?也没关系……物理实验什么最重要?老师最重要!!!选一个好的实验老师你的实验就算成功了一半,以 下就是亲身经历了,废话不多说,上课表~~~

燃烧学题库简答题

1 硫在煤中的几种存在形式为什么是有害成分熔点与酸度的关系。 答:三种,1有机硫,来自母体,与煤成化和状态,均匀分布。2 黄铁矿硫与铁结合在一起,主要成分,硫化铁。3硫酸盐硫以各种硫酸盐的形式存在杂质中。有害成分: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危害人体健康和造成大气污染。在加热炉中造成金属的氧化和脱碳,在锅炉中引起锅炉换热面的腐蚀。焦炭还能影响生铁和钢的质量。酸性程度高的灰分,熔点较高。 曼彻斯特的红> 22:03:42 2 说明煤灰分的定义,怎样确定灰分的熔点和酸度 答:煤中所含的矿物杂质(碳酸盐粘土矿物及微量稀土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一些固体残留物。熔点:灰分式样软化到一定程度时的温度作为灰分的熔点。(三角锥软化到半球)。酸性成分与碱性成分之比作为灰分的酸度。 3、何为煤的半工业分析、全工业分析。分析方法及意义 煤的半工业分析是将一定质量的煤加热到110℃使其水分蒸发,以测出水分的含量,再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850℃,并测出挥发分的含量,然后通以空气是固定碳全部燃烧,以测出灰分和固定碳的含量。 全工业分析是在办工业分析的基础上加上煤中S的含量,与煤的发热值的测定的煤的工业分析。 4 集中表述煤的化学组成有几种方法表示。有什么实际意义, 应用成分:C H O N P S灰分A 水分W七种组分所组成,包括全组分在内的成分,习惯上把她叫做应用基,上述各组分在应用基中的质量百分数叫做燃料的应用成分。干燥成分:不含水分的干燥基中的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来表示燃料的化学成分。可燃成分:C H O N S五种元素在可燃基中的百分含量来表示燃料的成分。 5 工业炉使用气体燃料与固、液体相比有哪些优点 1,在各种染料中,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最容易控制,也最容易实现自动调节2,气体燃料可以进行高温预热,因此可以利用低热值燃料来获得较高的燃烧温度并有利于节约燃料降低燃烧。3没有炉灰,固体废弃物。 6燃烧计算中需已知那些条件主要确定那几个参数 答:条件:(1)燃料完全燃烧,不考虑热分解2气体体积均指标况下体积3元素的公斤分子

上师杯物理实验选修课笔试题(模拟)

2010年上师大附中综合物理实验笔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 判断题:(每题1.5分) 1、 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长度,刚好为15mm,应记为15.000mm 。( ) 2、 用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约为4.32cm ,现有精度为0.02mm 的游标卡尺,可测出4位有效数字;若以精度为0.01mm 的螺旋测微计,则可测出5位有效数字。( ) 3、 若牛顿环装置的空气隙中注入某种折射率大于1的透明液体,同一级的干涉条纹的半径将减小。( ) 4、 双棱镜实验中若狭缝和屏位置已定,将双棱镜移向屏,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大,若各元件位置固定,改用波长较长的光入射,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大。( ) 5、 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m/s 2,甲、乙、丙三人测量结果为:9.790±0.024 m/s 2, 9.811±0.004 m/s 2,9.795±0.006 m/s 2,则丙的准确度最高。( ) 6、 偶然误差全部可以用A 类不确定度来评定。( ) 7、 某一金属圆柱体质量为M ,直径为D ,高度为H ,则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H D M 4V M 2π==ρ,其不确定度()() () H U D U 2M U U H D M ++=ρ。( ) 8、 在看清叉丝的情况下只看到钠黄光,看不到牛顿环。原因可能是反射镜位置放置不当。( ) 9、 测量结果的有效位数由被测量的大小和测量仪器的精度共同决定。( ) 10、5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仪器误差为 0.02mm 。( ) 11、107.50-2.5=105。( ) 12、00.20.200.40000 .76=-。 ( ) 13、111×0.1= 11.1。( ) 14、系统误差有随机性的特点,偶然误差有确定性的特点。( ) 15、在测量结果的数字表示中,由若干位可靠数字加上1位可疑数字,便组成了有效数字。( ) 16、在进行单位换算时,数字的有效位数会发生变化。( ) 17、数据处理最基本的方法共有三种:作图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 18、水银灯的光栅衍射光谱由中央亮条纹往外排列的顺序是黄、绿、蓝、紫光。( ) 19、一个待测量的测量结果通常由最佳值、误差和单位组成。( ) 20、作图法有简便、形象、直观等许多优点,但只是一种粗略的数据处理方法。( ) 21、当直流电桥上的各电阻符号确定后,桥路两端检流计的位置与电源两端位置是不可互换的。( ) 22、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是与伏安法相同的,只是在计算的方法上不同。( )

2019哈工大大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2019哈工大大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一、专业介绍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大数据时代”。据IDC统计,全球数据总量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催生出大量与大数据处理相关的职位,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来影响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在国外被称为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美国职业咨询网站CareerCast公布的2017年最好十项工作中,有四项来自数据分析相关领域,分别为统计学家(Statistician),运筹学分析师(Operation Research Analyst),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数学家(Mathematician)。目前大数据分析在北美地区非常盛行,已成为社会各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了大数据发展工作。《纲要》指出,“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鼓励采取跨校联合培养等方式开展跨学科大数据综合型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具有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这意味着中国大数据发展迎来顶层设计,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因此,如何应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何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跨学科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融合信息技术、统计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以借助大数据分析为社会各行业解决问题为主轴,整合相关课程形成的新型课程体系;是以培养能够为政府、企事业单位、集团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提供经济分析、市场调研、情报研究、数据采集整合等信息化服务的高端分析型、管理型和决策型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新兴专业。 二、考试科目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软件工程学科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4年5月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说明 一、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功底深厚的软件工程技术;深入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研究前沿;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成果。 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培养年限 博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一般博士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三、研究方向 为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本学科研究方向设置注重前沿性、基础性和交叉性,研究方向相对稳定。计算机学院按照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6个。 软件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软件服务工程(2)软件工程技术与软件体系结构(3)软件可信性与可靠性(4)智能软件理论与机器学习 (5)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6)领域软件工程 四、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为有利于在博士生培养中博采众长,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成立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名单应在学院备案。

五、课程设置 博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修满14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0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六、学分分配 1.公共课程(4学分) (1)政治理论课2学分 (2)博士生外语课(可以有条件免修) 2学分 2.学科学位课程(不少于2学分) (1)软件体系结构(含软件设计模式) (2)机器学习 (3)软件数学专题课 3.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1)服务工程及方法论(2)软件需求工程 (3)云计算(4)移动计算理论(硕) (5)软件复用与中间件理论(6)软件模型检验 (7)程序设计方法学(8)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 (9)算法设计与分析专题课(10)数据库系统原理(硕) (11)分布式信息处理(12)软件可靠性 4.必修环节(4学分) (1)综合考评1学分 (2)开题报告1学分 (3)中期检查1学分 (4)学术活动1学分 (5)社会实践1学分 注:(1)-(3)为必选环节,(4)、(5)可任选一 注意关于博士课程:如若在硕士阶段修过博士培养方案中所列课程,可以选修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其他重要学位课作为学位课,可以选修全校范围内开设的与学科有关的研究生课程作为选修课。 4.有关说明: (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课为博士生必选课;博士生外语课由外国语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注意事项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注意事项 一.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为: (1)两次实验误差理论课,完成课后作业。 (2)除误差理论课程外,非物机学院学生应选做5个实验项目(物机学院学生选做7个)。 二.为了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独立实验操作的能力,本课程采用开放式实验选课系统进行选课。在实验前,应先登录选课系统进行实验预约,应注意:(1)实验前应先预约,预约成功后才可在预约时间到预约的实验室做实验,预约步骤为:登录http://218.193.98.60:85/index.html,按《大学物理开放系统——学生使用》教程进行选课。 (2)预约实验后,若要撤销实验,最晚应在预约时间一周之前登陆选课系统撤销;若要在预约时间前一周之内撤销,应与任课老师或者管理员联系,征得同意才可撤销。 (3)预约实验后应按预约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若有事不能来,应通过选课系统撤销实验或者向任课老师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理,此项实验成绩以0分输入系统。 三.实验之前,应按照《大学物理实验》书中关于课前预习的有关规定做好预习工作。在每次实验课前,应将实验报告册交给教师检查实验的预习情况。若没有按规定完成实验的预习工作,则不允许做实验。 四.实验结束后,应按照《大学物理实验》书中关于实验报告书写的有关规定完成实验报告,并在一周之内交给该实验项目所在实验室的任课教师,逾期该实验报告视为作废(误差理论作业以班级为单位,交给误差理论的任课教师)。 五.《大学物理实验》总评成绩的构成比例如下: 总评成绩(100%)=误差理论作业(20%)+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30%)。 注意:若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实验操作或实验报告未完成,则总评成绩视为不及格;若总评成绩不及格,则在下一年度进行跟下一年级重修。 大学物理教研室 2012年2月17日

哈工大天线原理实验报告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天线原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天线原理 院系:电信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成绩: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喇叭天线的原理。

2.掌握天线方向图等电参数的意义。 3.掌握天线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天线电参数 (1).发射天线电参数: a.方向图:天线的辐射电磁场在固定距离上随空间角坐标分布的图形。 b.方向性系数:在相同辐射功率,相同距离情况下,天线在该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Smax与无方向性天线在该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S0之比值。 c.有效长度:在保持该天线最大辐射场强不变的条件下,假设天线上的电流均匀分布时的等效长度。 d.天线效率:表征天线将高频电流或导波能量转换为无线电波能量的有效程度。 e.天线增益:在相同输入功率、相同距离条件下,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功率密度Smax与无方向性天线在该方向上的功率密度S0之比值。 f.输入阻抗:天线输入端呈现的阻抗值。 g.极化:天线的极化是指该天线在给定空间方向上远区无线电波的极化。 h.频带宽度:天线电参数保持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的工作频率范围。 (2).接收天线电参数: 除了上述参数以外,接收天线还有一些特有的电参数:等效面积和等效噪声温度。 a.等效面积:天线的极化与来波极化匹配,且负载与天线阻抗共轭匹配的最佳状态下,天线在该方向上所接收的功率与入射电波功率密度之比。 b.等效噪声温度:描述天线向接收机输送噪声功率的参数。 2.喇叭天线 由逐渐张开的波导构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波天线。按口径形状可分为矩形喇叭天线与圆形喇 叭天线等。波导终端开口原则上可构成波导辐射器,由于口径尺寸小,产生的波束过宽;另外, 波导终端尺寸的突变除产生高次模外,反射较大,与波导匹配不良。为改善这种情况,可使波导 尺寸加大,以便减少反射,又可在较大口径上使波束变窄。 (1).H面扇形喇叭:若保持矩形波导窄边尺寸不变,逐渐张开宽边可得H面扇形喇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7年3月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号:0812 学科专业名称:网络空间安全 一、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现状和前沿。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工作的听、说、读、写。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可以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素质,是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政府领导人的后备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信息内容安全 (2)网络安全 (3)系统安全 (4)新型密码 (5)工业控制安全 (6)网络安全公共治理与策略 三、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时间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原则上为二年。 研究生需在2年内在指定范围的学术期刊(见附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或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技术开发课题,课题完成后须经学院指定的验收组验收。如果未能达到上述要求,则培养年限适当延长。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总学分数为32~36学分。课程体系框架如下: (1)学位课(19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3学分)(课堂讲授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第一外国语(2学分) 数学基础课或基础理论课(4学分) 学科基础课与学科专业课(10~12学分) (注:学位课均为考试课程) (2)选修课(6~8学分) (3)专题课与实践环节(3~6学分) (4)学术交流(1学分) (5)论文环节 开题报告(1学分) 中期检查(1学分) 系列1 类别课程名称学时 课内/ 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 学位课 (GXW) 思想政治理论课54 3 秋 第一外国语32 2 秋 应用随机过程32 2 秋 二选一最优化方法32 2 春 模式识别 32/1 6 3 秋 学科 基础与 网络与信息安全 32/1 6 3 秋 互联网基础设施安全32 2 秋

哈工大复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试科目代码:[ ]复试科目除C 语言外均为选择题,每题2分。 (1)集合论与图论,占30分。 (2)计算机体系结构,占30分。 (3)编译原理,占30分 (4)数据库系统,占30分 (5)C语言程序设计,占50分 (6)软件工程,占30分 注1:生物信息技术专业学生不考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考生物信息学引论(30分)、生物统计与基因组信息学(30分)。 集合论与图论部分(30分) 一、考试要求 1.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集合论、图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基本知识进行推理并应用到计算机科学领域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1) 集合及其运算 集合、子集、集合的相等关系、幂集;集合并、交、差、对称差、补集、 迪卡尔乘积运算,各运算的性质及相互联系;有穷集合的基数、基本计数法则、容斥原理及应用。 2) 映射 基本定义、鸽巢原理、映射的一般性质、映射的合成、逆映射、置换、二元运算、映射的应用。 3)关系 教学内容二(n)元关系、几个特殊二元关系、二元关系的表示、关系的合 成运算、传递闭包、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划分、偏序关系。 4)无穷集合的基数 可数集及其性质、存在不可数集—对角线法,基数及其比较、连续统。 5) 图的基本概念

图、路、圈、连通图、偶图、补图、欧拉图、哈密顿图、图的邻接矩阵、最短路径问题。 6) 树和割集 树及其性质、生成树、割点和桥及其特征性质,最小生成树问题。 7)平面图和图的着色 平面图及其欧拉公式、库拉托斯基定理、图的着色、 8)有向图 有向图、可达(互达)、有向图连通(强、单向、弱连通)、有根树、有序树、二元树。 三、试卷结构 选择题(四选一) 四、参考书目 1.王义和编著,离散数学引论(第3版),哈工大出版社,2007。 2.耿素云、屈婉玲、张立昂著,离散数学(第1版),高教出版社,2008.3。 计算机体系结构部分(30分)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二、考试内容 1)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a)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技术,软硬件取舍原则; b)软件可移植性的途径、方法、适用场合、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c)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 d)并行性的概念,系统结构中开发并行性的途径和类型,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2)指令系统设计 a)指令系统的分类、寻址技术、功能设计、格式设计; b)指令系统的发展和改进 c)操作数的类型及大小

大学物理实验选课指南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选课指南 一、课程介绍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就是必修课,共20学时,0、5学分。第6—13周(11周无)开设必修实验项目,第14-16周开设选修实验项目,一周只能预约一次实验。学生每周做1次实验,每次实验2学时。 所有实验项目都在逸夫楼C座605进行.具体实验项目如下: 注:学生选课时,必须选定所有得必修实验项目,选修实验项目总计6学时,即总学时为20学时。 二、选课步骤 1、2011-2012—1学期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预约系统选课时间为:第四周周一至周四8:00-21:30 该预约时间段可不限次数修改预约信息。其她时间选课无效! 2、打开网页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基础实验预约系统"

3、在如下界面上,用户名输入完整学号(如21),密码输入完整学号(如21),类 型选“学生"。 4、单击“登陆”按钮。 5、核对班级专业,如果错误请联系管理员()更正。 6、在联系电话处输入真实手机号码,便于及时联系. 7、单击“下一步”按钮。 8、进入基础实验课程预约模块,“开始预约”黑色为可选,灰色为不可选. 9、在上述界面上,单击“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右侧得“开始预约”.进入如下页面:

10、第一步:选周次。在上图左侧得导航条中,单击第×周右边得“选择”按钮,选定周 次。(每周只能选一次实验)。 第二步:确认项目,点击选择、在下图右侧得项目中,勾选具体项目,单击下边得“选择”按钮,选定实验项目. 11、第三步:选具体时间、选择自己想做实验得时间,单击相应得数字(注:1/300, 300就是指每个课堂容纳得总人数,1就是已经选了该时间段得人数.若达到300则已选满,就请另选时间.灰色数字就是表示该单位时间不开课。)

哈工大matlab选修课试题

2015年春季学期 《MATLAB语言及应用》课程试卷 姓名:李清蔚 学号:11408010304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请概括Matlab中冒号(:),逗号(,),分号(;)的功能?(6分) :用于生成一位数组,表示一位数组的全部元素或多维数组的某一维的全部元素 ,用于要显示计算结果的命令之间的分隔符,用于输入变量之间的分隔符,用于数组行元素之间的分隔符。 ;用于不显示计算结果命令行的结尾,用于不显示计算结果命令之间的分隔符,用于数组元素行之间的分隔符。 (2)a=[1 -6 0 0.45 0 100],b=[0 1.5 4 0 0.5 -34],请问在进行逻辑运算时,a、b分别相当于什么样的逻辑量?a与b的逻辑与、逻辑或都分别是什么?(4分) 元素方式的逻辑变量a&b=[0 1 0 0 0 1], a|b=[1,1,1.1,1] (3)有几种建立矩阵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4分) 直接输入矩阵,eye()生成单位矩阵,通过M文件建立矩阵,通过外部数据文件导入矩阵 (4)生成一个7阶的魔方矩阵A,再采用相应的MATLAB命令,将其全部奇数行提取出来,赋给矩阵B,给出执行语句以及计算结果。(4分) A=magic(7) table=[1 3 5 7]; [n,len]=size(table); B=A(table(1),:); for i=2:len B=[B;A(table(i),:)]; End

B= 30 39 48 1 10 19 28 46 6 8 17 26 35 37 13 15 24 33 42 44 4 22 31 40 49 2 11 20 (5)生成5阶魔方矩阵A,再分别计算A中元素的平方、A矩阵的平方,给出执行语句以及计算结果。(5分) A=magic(5) B=A.^2 C=A^2 A = 17 24 1 8 15 23 5 7 14 16 4 6 13 20 22 10 12 19 21 3 11 18 25 2 9 B = 289 576 1 64 225 529 25 49 196 256 16 36 169 400 484 100 144 361 441 9 121 324 625 4 81 C = 1090 900 725 690 820 850 1075 815 720 765 700 840 1145 840 700 765 720 815 1075 850 820 690 725 900 1090 (6)生成矩阵 8412 6115 689 a ?? - ?? =-- ?? ?? - ??,计算a的行列式、逆矩阵,给出执行语句以 及计算结果。(5分) b = 784 c = 0.0753 0.0765 0.1429 0.0306 0.1837 0.1429 -0.0230 0.1122 0.1429

哈工大研究生选修课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考点

系统辨识考点 1、辨识定义: 是在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基础上,从一组给定的模型类中,确定一个与所测系统等价的模型。 2、系统辨识步骤 辨识目的及 先验知识 试验设计 输入输出数据 采集、处理 模型结构选取 与辨识 模型参数辨识 模型验证 合格? 最终模型Y N 3、递推最小二乘辨识模型 4、广义最小二乘和增广最小二乘的区别 广义最小二乘法是对系统过程模型的输入、输出和过程噪声加以变换(滤波)变成一般最小二乘法的标准格式,再用一般最小二乘法()1111???T N N N N N N y ++++=+-θθK φθ()111111T N N N N N N -++++=+K P φφP φ111T N N N N N +++=-P P K φP

对系统的参数进行估计。 增广矩阵法就是使系统模型变成符合一般最小二乘法的标准格式的,并将模型参数和噪声模型参数同时估计出来的方法。 增广矩阵法用近似估计的噪声序列代替白噪声序列。这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不同点在于:后者噪声模型参数的估计和系统模型参数的估计是交替地进行的。 5、数据饱和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① 参数缓慢变化(易产生数据饱和现象) 解决方法:渐消记忆最小二乘、限定记忆最小二乘 ② 参数突变但不频繁????? 6、自适应系统定义、分类 自适应控制系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系统本身的特性(结构和参数)、环境及干扰的特性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在系统运行期间,系统自身能在线地积累与实行有效控制有关的信息,并修正系统结构的有关参数和控制作用,使系统处于所要求的(接近最优的)状态。 ?????????????????????????????????增益列表补偿法最小方差控制算法预测控制算法随机自适应控制系统极点配置控制算法控制算法参数最优化设计方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方法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设计方法PID

哈工大2016秋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REQUIREMENTS OF MASTER TRAINING PROGRAMMES 研究生院 2016-09

前言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和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进入了新的阶段。2013年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定位、保证质量,学校组织各硕士学位授权点对我校硕士生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全校25个一级学科开展了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分别制定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培养方案。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是按照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学位课平台+方向模块”制定的;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是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后,在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制定的。 新的培养方案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出发,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培养环节。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宽广性和实用性,保留了反映当代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性最新成果的专题课程,为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加强研究生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为了培育国际一流课程体系,在部分一级学科还特别增设了一批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合作共建的课程。 新修订培养方案覆盖全校38个一级学科、7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专业学位领域,总共64套。共设置课程1766门,其中学位课675门,选修课717门,专题与实践课307门,含实验课程326门、补修课67门。新修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凝聚了我校各院(系)、各学科专家和研究生导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经验。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将更为有效地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 本方案为2014年修订版本,供2014年9月以后入学研究生使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8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考研大纲_哈工大考研大纲

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考研大纲 计算机网络部分(75分) 一、考试要求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socket编程基本技术;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注:考试内容以参考书目1为主。 二、考试内容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a:报文交换基本概念 b:TCP/IP体系结构 c:IP地址,子网 2)应用层 a:Web与HTTP b:DNS c:SMTP 3)传输层 a:UDP b:TCP c:拥塞控制 4)socket编程 a:UDP编程 b:TCP编程 c:原始套接字编程 5)网络层 a: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b: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c:BGP 6)链路层 a:ARP b:WIFI c:CDMA 三、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a:填空题(0—15分) b:选择题(0—30分) c:简答题(0—30分) d:问答题(0—30分) 注:题型分数在以上范围内浮动,总分为75分 四、参考书目 1.James F.Kurose,and Keith W.Ross,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6版),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4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信息安全部分(75分)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内涵、概念、原理和方法,系统深入地理解密码学基本理论、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入侵、防火墙与入侵检测、安全传输协议、风险评估与控制理论、信息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掌握信息安全服务的逻辑设计与基本技术路线,理解各种信息安全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整体概念。 二、考试内容 1)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a:信息安全知识体系结构 b:信息的基本安全属性 c:信息保障 d:安全服务与机制 2)密码学基础 a:密码分类、作用与基本设计原理 b:对称密钥密码与DES c:公开密钥密码、DH密钥交换协议与RSA d:散列函数原理及作用 3)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a:基于对称密钥的认证设计与kerberos协议 b:基于公开密钥的认证设计与PKI理论 c:三种典型的访问控制模型及实现机制 d:Windows系统网络认证及访问控制 4)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入侵 a:传统计算机病毒、蠕虫病毒、木马病毒的特点、原理与防治 b:拒绝服务攻击的特点及典型攻击机理 c:欺骗类攻击的特点与典型攻击 d:利用型攻击的特点及缓冲区溢出原理 5)防火墙、入侵检测与安全传输协议 a:防火墙理论与netfilter结构原理 b:入侵检测理论与snorts结构原理 c:IPSec与SSL协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d:SET协议体系与关键技术 6)安全风险管理与法律法规 a: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与控制 b:CC标准与BS7799 c:信息安全道德与法律法规 三、试卷题型结构 a:填空题(0-20分) b:选择题(0-20分) b:简答题(0-30分) c:计算与综合设计题(0-30分)

大学物理实验选课注意事项

南区、北区选修大学物理实验1、大学物理实验2、大学物理实验3的同学注意: 1.上课地点:博学楼南面三楼(力热、电学)四楼(光

学); 2.实验选课网址: (网选) http://210.40.18.142/pee大学物理实验1同学注意:光信101、电科101选下午的时间段,物理101、电计101选早上的时间段,其他同学尽量往前面的周次选课;选课的推选期限为7天,如果选完后有推选的同学请在实验期限前7天退掉该实验项目。 3.来做实验前一定要按写好预习报告! (看预习要求,精炼,核心内容,没有预习报告不能做实验!) 4.无正当理由不得请假,请假需要该有公章的请假条; 5.不迟到,不早退,迟到15分钟该实验无分数; 6.课前预习,写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不得做实验; 7.爱护仪器,讲究卫生,注意安全,对号入座。听从实验老师的安排; 8.讲义必须买,1.5元/份,实验报告自愿购买,0.5元/一份建议:大学物理实验1购买14-15份;大学物理实验2购买7-8份;大学物理实验3购买9-10份。 9.做完实验后两周内将实验报告交到相应实验室,迟交者将被扣分。实验课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2 上课时间:第8周—第14周 开放时间段:周一下午14:00—17:00、周二下午14:00—17:00 任课教师:力、热:白光富,孔维姝;光学:白忠臣、刘晓娜;电学:余克俭、景江红

总成绩构成:绪论课10%(绪论课为1次,1授课,讨论课自愿参加)+实验课90%(实验部分成绩由单个实验成绩之和求算术平均而得)绪论课成绩构成:出勤50%+作业成绩50% 实验成绩构成:预习20%+操作40%+报告40% 特别注意:绪论课若有代打考勤、作业抄袭者,该部分以0分计;实验数据有抄袭、代做实验、不按规则操作损坏仪器、态度不好者该实验项目以0分计。 选课规则:每周至少选择1个项目,最多可以选择2个项目,总共至少需要选择6个项目,最多可以选择7个项目,若果选择项目为7个的,系统会以成绩最高的6个为成绩统计。 备注: 1、由于物理实验室老师那边安排我们班的时间是周二下午14:00-1 7:00,所以请同学们在选物理实验时请选周二下午,若周二下午有选修课的同学请开学退选课时退了。 2、选物理实验的规则就是按照上面大学物理实验2的规则并根据真 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请同学们在选课之前认真看清楚上面的选课注意事项。 3、实验选课网址是http://210.40.18.142/pee,用户名和密码都是你们 自己的学号。并且登录之后建议你们修改自己的密码。

哈工大研究生选修课航天材料与工艺可靠性报告分析

2016 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考核科目:航天材料与工艺可靠性技术学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 学生姓名: 学号: 学生类别: 考核结果阅卷人

航空航天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航空航天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1.1 高性能材料是发展高性能飞行器的基础保障 自莱特兄弟制造的人类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问世以来,航空技术取得了大跨越的发展,以战斗机为代表的军用飞机现已发展到第5 代,其最大飞行速度达4倍声速。在此过程中,航空材料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材料的进步对飞机的升级换代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表 1 飞机机体材料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年代机体材料 第 1 阶段1903—1919 木、布结构 第 2 阶段1920—1949 铝、钢结构 第 3 阶段1950—1969 铝、钛、钢结构 第 4 阶段1970—21 世纪初铝、钛、钢、复合材料结构(以铝为主)第 5 阶段21 世纪初至今复合材料、铝、钛、钢结构(以复合材料为主)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其性能的优劣制约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其性能的优劣制约着飞机的能力,而发动机性能的提高又与所使用的耐高温结构材料密切相关。随着飞机航程的加长和速度的提高,要求发动机推力、推重比(发动机推力与重量之比)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发动机的压力比、进口温度、燃烧室温度以及转速都须极大地提高。根据美国先进战斗歼击机研究计划和综合高性能发动机技术研究计划,发动机推重比要达到20,而其油耗比要比目前再降低50%。众所周知,推重比的提高取决于发动机涡轮前进口温度的提高:对于推重比在15~20以上的发动机,其涡轮前进口温度最高达2227~2470℃。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除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外,对耐高温性能需求更为突出。由此可见,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提高有赖于高性能材料的突破。 1.2 轻质高强度结构材料对降低结构重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贡献显著 轻质、高强度是航空航天结构材料永远追求的目标。碳纤维复合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型轻质高强度结构材料,其比强度和比模量是目前所有航空航天材料中最高的。有数据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超出钢与铝合金的5~6倍。复合材料在飞行器上的应用日益扩大,质量占比在不断增加。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就意味着同样质量的材料具有更大的承受有效载荷的能力,即可增加运载能力。结构重量的减少意味着可多带燃油或其他有效载荷,不仅可以增加飞行距离,而且可以提高单位结构重量的效费比。飞行器的结构重量每减1磅所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见表2。 表 2 飞行器结构减重的直接经济效益 机种减重经济效益/(万美元·磅-1) 小型民机50 直升机300 战斗机400

哈工大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用FFT 作谱分析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加深DFT 算法原理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因为FFT 只是DFT 的一种快速算法, 所以FFT 的运算结果必然满足DFT 的基本性质)。 (2) 熟悉FFT 算法原理和FFT 子程序的应用。 (3) 学习用FFT 对连续信号和时域离散信号进行谱分析的方法,了解可能出现的分析误差及其原因,以便在实际中正确应用FFT 。 实验原理: DFT 的运算量: 一次完整的DFT 运算总共需要2N 次复数乘法和(1)N N -复数加法运算,因而 直接计算DFT 时,乘法次数和加法次数都和2N 成正比,当N 很大时,运算量很客观的。例如,当N=8时,DFT 运算需64位复数乘法,当N=1024时,DFT 运算需1048576次复数乘法。而N 的取值可能会很大,因而寻找运算量的途径是很必要的。 FFT 算法原理: 大多数减少离散傅里叶变换运算次数的方法都是基于nk N W 的对称性和周期 性。 (1)对称性 ()*()k N n kn kn N N N W W W --==

(2)周期性 ()(mod`)()()kn N kn n N k n k N N N N N W W W W ++=== 由此可得 ()()/2 (/2)1 n N k N n k nk N N N N N k N k N N W W W W W W ---+?==?=-??=-? 这样: 1.利用第三个方程的这些特性,DFT 运算中有些项可以合并; 2.利用nk N W 的对称性和周期性,可以将长序列的DFT 分解为短序列的DFT 。 前面已经说过,DFT 的运算量是与2N 成正比的,所以N 越小对计算越有利, 因而小点数序列的DFT 比大点数序列的DFT 运算量要小。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思路而发展起来的,她的算法基本 上可分成两大类,即按时间抽取法和按频率抽取法。 我们最常用的是2M N =的情况,该情况下的变换成为基2快速傅里叶变换。 完成一次完整的FFT 计算总共需要 2log 2 N N 次复数乘法运算和2log N N 次复数加法运算。很明显,N 越大,FFT 的优点就越突出。 实验步骤 (1) 复习DFT 的定义、 性质和用DFT 作谱分析的有关内容。 (2) 复习FFT 算法原理与编程思想, 并对照DIT-FFT 运算流图和程序框图, 读懂本实验提供的FFT 子程序。 (3) 编制信号产生子程序, 产生以下典型信号供谱分析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