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位的计算讲解分析与练习(DOC)

电位的计算讲解分析与练习(DOC)

电位的计算讲解分析与练习(DOC)
电位的计算讲解分析与练习(DOC)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1.电位的概念

电位:电路中某点至参考点的电压,记为“V X”或φX。

通常设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高;

某点电位为负,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低。

电位的计算步骤:

(1) 任选电路中某一点为参考点,设其电位为零;

(2) 标出各电流参考方向并计算;

(3) 计算各点至参考点间的电压即为各点的电位。

2.举例说明电位与电压的区别:

求图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Va、Vb、Vc、Vd 。

解:

设a为参考点,即Va=0V

Vb=Uba= –10×6= 60V

Vc=Uca = 4×20 = 80 V

Vd =Uda= 6×5 = 30 V

Uab = 10×6 = 60 V

Ucb = E1 = 140 V

Udb = E2 = 90 V

设b为参考点,即Vb=0V

Va = Uab=10×6 = 60 V

Vc = Ucb = E1 = 140 V

Vd = Udb =E2 = 90 V

Uab = 10×6 = 60 V

Ucb = E1 = 140 V

Udb = E2 = 90 V

结论:

(1)电位值是相对的,参考点选取的不同,电路中

各点的电位也将随之改变;

(2)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固定的,不会因参考

点的不同而变,即与零电位参考点的选取无关。

3、借助电位的概念可以简化电路作图

例2:电路如下图所示,(1) 零电位参考点在哪里?画电路图表示出来。(2) 当电位器RP 的滑动触点向下滑动时,A、B两点的电位增高了还是降低了?

例3、分别求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点的电位V A。

解:当S断开时,等效电路如下图:

当S闭合时,等效电路如下图:

例4:求A点电位。

解:将原图等效为:

练习题:

1: 图1示电路,计算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点的电位V A

2、求图2所示电路中Ua的电位值。

3、求图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Va、Vb、Vc、Vd 。

4、电路如下图所示,(1) 零电位参考点在哪里?画电路图表示出来。(2) 当电位器RP的滑动触点向下滑动时,A、B两点的电位增高了还是降低了?

5、求A点电位。

6、分别求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点的电位V A。

7、求a点的电位:

8、如图所示,已知E1=5V,E2=8V。

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求各点的电位以及电压Uab和

Ubc:

(1)取a为参考点;

(2))取b为参考点.

9、求A点的电位。

10、已知:R1=6Ω, R2=9Ω, R3=5Ω, R4=6Ω, R5=9Ω,求各点的电位。

11、如图1.13 所示,E1=40V、E2=5V、R1=R2=10Ω、R3=5Ω、 I1=3A、I2=-0.5A、I3=2A。取d点为参考点,求各点的电位及电压Uab 和Ubc。如果选取图1.13中b 点为参考点,再求各点的电位及电压Uab 和Ubc。利用电位的概念将图1.13所示的电路简化(只标出电位值。这是电子电路惯用的画法。)

12、如图12,R1=2欧,R2=3欧,E=6V ,内阻不计,I=0.5A ,当电流从D 流向A 时,UAC= (),UDC=();当电流从A 流向D 时,UAC= (),UDC=();

13、计算电路图中B 点的电位。

14、如图所示电路,计算各点电位。

15、图示电路中,已知:IS =2 A ,US =12 V ,R1 =R2 =4 Ω,R3 =16 Ω。求:(1) S 断

开后A 点电位VA ;(2)S 闭合后A 点电位VA 。

U

U R R R S

A 1

1

2

3

I S

S

.

.

.

+

电位分析习题

淮阴师范学院 仪器分析课程电位分析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 1在直接电位法中的指示电极,其电位与被测离子的活度的关系 为 ( 4 ) (1) 无关 (2) 成正比 (3) 与其对数成正比 (4) 符合能斯特公式 2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0.002,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为钾离子的倍数是 ( 2 ) (1) 0.002 倍 (2) 500 倍 (3) 2000 倍 (4) 5000 倍 3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6 pot Mg , K 10 8.1 2 - ? = + + K,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1.0×10-5mol/L K+,浓度为 1.0×10-2mol/L Mg溶液时,由 Mg引起的 K+测定误差为( 3 ) (1) 0.00018% (2) 134% (3) 1.8% (4) 3.6% 4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2 ) (1)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2)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3) 校正方法误差 (4)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5在电位滴定中,以?E/?V-V(?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 ) (1) 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2)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3)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4) ?E /?V 为零时的点

6氟化镧单晶膜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2 ) (1)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氧化而传递电子 (2) 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3) 氟离子穿透晶体膜而使膜内外氟离子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4)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7利用选择性系数可以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 若05.0pot j i, K , 干扰离子的活度为0.1mol/L, 被测离子的活度为0.2mol/L, 其百分误差为: ( 1 ) (1) 2.5 (2) 5.0 (3) 10 (4) 20 8 pH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在于 ( 2 ) (1) 清洗电极 (2) 活化电极 (3) 校正电极 (4) 除去沾污的杂质 9在实际测定溶液 pH 时, 都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 目的是消除 ( 3 ) (1) 不对称电位 (2) 液接电位 (3)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4) 温度影响 10用pH 玻璃电极测定pH 约为12的碱性试液,测得pH 比实际值( 2 ) (1)大 (2)小 (3)两者相等 (4)难以确定 11 A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系数pot B A,K 越小,表示 ( 1 ) (1)B 干扰离子的干扰越小 (2)B 干扰离子的干扰越大 (3)不能确定 (4)不能用此电极测定A 离子 12氨气敏电极的电极电位 ( 1 )

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装置

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装置 电位滴定法与直接电 位法的不同在于,它是以 测量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 的电极电位(或电池电动 势)的变化为基础的一类 滴定分析方法。滴定过程Array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 发生化学反应,待测离子 或与之有关的离子活度 (浓度)发生变化,指示 电极的电极电位(或电池 电动势)也随着发生变化, 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电位 (或电动势)发生突跃, 由此确定滴定的终点。因 此电位滴定法与一般滴定 分析法的根本不同是确定 终点的方法不同。 电位滴定法的装置由 四部分组成,即电池、搅 拌器、测量仪表、滴定装 置,如图2.17所示。 滴定终点的确定:有作图法和二级微商计算法两种 1. 作图法

―― 作φ~V 曲线(即一般的滴定曲线),以 测得的电位φ(或电动势E )对滴定的体 积V 作图得到图2.18(a )的曲线,曲线 的突跃点(拐点)所对应的体积为终点的 滴定体积V e 。 ―― 作△φ/△V ~V 曲线(即一级微分曲线), 对于滴定突跃较小或计量点前后滴定曲线 不对称的,可以用△φ/△V (或△E /△V ) 对△V 相应的两体积的平均值( 即 )作图,得到图2.18(b )的 曲线,曲线极大值所对应的体积为V e 。 ―― 作△2φ/△V 2 ~V 曲线(即二级微商曲线), 以△2φ/△V 2 (或 △2E /△V 2)对二次体积的平均值(即)作图,得到 图2.18(c)曲线,曲线与V 轴交点,即 △2φ/△V 2 =0所对应的体积为V e 。 ―― 作△V /△φ~V 曲线,只要在计量点前后 取几对数据,以△V /△φ 对V 作图,可得 到两条直线,图2.18(d )所示,其交点 所对应的体积为V e 。 2. 二级微商计算法 从二级微商曲线可见,当△2φ/△V 2 的两个相邻值出现相反符号时,两个滴定体积V 1,V 2之间,必有△2φ/△V 2=0的一点,该点对应的体积为V e 。用线性内插法求得φe 、V e:

第十四章 电位分析法

第十四章电位分析法 14-1 电位分析法可以分成哪两种类型?依据的定量原理是否一样?它们各有何特点? 答:(1)电位分析法分为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2)两者依据的定量原理不一样。 电位法一般使用专用的指示电极,把被测离子的活(浓)度通过毫伏电位计显示为电位(或电动势)读数,由Nersnst方程求算其活(浓)度,也可把电位计设计为有专用的控制档,能直接显示出活度相关值,如Ph,由Nersnst方程求算其活(浓)度。 电位滴定法利用电极电位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突变来确定滴定终点,被测物质含量的求法依赖于物质相互反应量的关系。 (3)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一样,以指示电极、参比电极及组成测量电池,所不同的是电位滴定法要加滴定剂于测量电池溶液里。电位滴定法准确度和精度高,应用范围广,且计量点和终点选在重合位置,不存在终点误差。 14-2 画出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基本结构图,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答:见课本P367。 14-3为什么说ISFET电极具有大的发展潜力? 答:场效应晶体管电极是一种微电子敏感元件及制造技术与离子选择电极制作及测量方法相结合的高技术电分析方法。它既有离子选择电极对敏感离子响应的特性,又保留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故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电极方法。 14-4何谓pH玻璃电极的实用定义?如何测量pH? 答:pH玻璃电极的实用定义为: pHx=pHs+[(Ex-Es)F]/RTln10 测量pH的方法: 选定一种标准缓冲溶液,其pH值为已知,测得其电动势为Es,在相同测量条件下测得待测溶液的电动势Ex,通过上式即可求出待测溶液的pH值. 14-5何谓ISE的电位选择系数?写出有干扰离子存在下的Nernst方程表达式? 答:在同一敏感膜上,可以有多种离子同时进行不同程度的响应,因此膜电极的响应并没有绝对的专一性,而只有相对的选择性,电极对各种离子的选择性,用电位选择性系数表示,表征了共存离子对响应离子的干扰程度。 有干扰离子存在下的Nernst方程表达式为: Em=常数+RT/nF ln(a A+KA,B) 14-6 电位滴定的终点确定哪几种方法? 答:电位滴定的终点确定有三种方法: 1)E-V曲线法:电位对滴定体积的曲线,曲线的转折点所对应的滴 定体积为化学计量点的体积。常以电位突跃的“中点”为滴定终 点,其对应的体积为终点时的滴定体积。 2)△E/△V-V曲线法:称为一次微分曲线,其极大值对应的体积为 化学计量点的滴定体积。 3)△2E/△V2-V曲线法:称为二次微分曲线,其值为0时,对应于化 学计量点的体积。

电分析化学试题

1.下列参量中,不属于电分析化学方法所测量的是( c) A 电动势 B 电流 C 电容 D 电量 2.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是(D ) A 电位分析法 B 伏安法 C 库仑分析法 D 电子能谱 3.分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根据是(A ) A 电极电位 B 电极材料 C 电极反应 D 离子浓度 4.分电解池阴极和阳极的根据是( A) A 电极电位 B 电极材料 C 电极反应 D 离子浓度 5.量电极的极化程度的参数是 ( C) A 标准电极电位 B 条件电极电位 C 过电位 D 电池的电动势 6.浓差极化是由于在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液的浓度与主体溶液的浓度差别引起的,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 A 电极电位 B 溶液浓度 C 搅拌程度 D 电流密度 7.于极化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A阴极电位变负 B阴极电位变正C阳极电位变正D阳极电位变负 8.列不符合作为一个参比电极的条件的是 (B ) A 电位的稳定性 B 固体电极 C 重现性好 D 可逆性好 9.汞电极是常用参比电极它的电极电位取决于 B)A 温度 B氯离子的活度C主体溶液的浓度DKCl的浓度 10.位分析中所用的离子选择电极属于(C ) A 极化电极 B 去极化电极 C 指示电极 D 膜电极 11.列哪项不是玻璃电极的组成部分(C )A Ag-AgCl电极B一定浓度的HCl 溶液C饱和KCl溶液 D 玻璃管 12.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A) A 离子透过玻璃膜 B 电子的得失 C 离子得到电子 D 溶液中H+和硅胶层中的H+发生交换 13.璃电极IUPAC分类法中应属于 (B ) A 单晶膜电极 B 非晶体膜电极 C 多晶膜电极 D 硬质电极 14.体膜电极的选择性取决于 (D)A 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迁移速度B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电荷数C共存离子在电极上参与响应的敏感程度D共存离子与晶体膜离子形成微溶性盐的溶解度或络合物的稳定性 15.定溶液PH值时,所用的指示电极是:(D ) A 氢电极 B 铂电极 C 氢醌电极 D 玻璃电极 16.定溶液PH时,所用的参比电极是: ( A) A 饱和甘汞电极 B 银-氯化银电极 C 玻璃电极 D 铂电极 17.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其目的是:( D) A 清除不对称电位 B 清除液接电位 C 清洗电极 D 使不对称电位处于稳定 18.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 (B ) A 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B 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C 行营离子的活度系数 D 晶体膜的厚度 19.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F-离子的含量时,主要的干扰离子是 ( C) A Cl- B Br- C OH-D NO3- 20.实验测定溶液pH值时,都是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其目的是消除何种的影响。 (D ) A 不对称电位 B 液接电位 C 温度 D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21.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双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A ) A KNO3 B KCl C KBr D K 22.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A )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23.M1| M1n+|| M2m+| M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D)A正极B参比电极C阴极D阳极 24.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D)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学习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掌握了解氯离子的测定过程和现象 二实验原理 利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突跃,以一对适当的电极对监测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从而确定滴定终点,并由此求得待测组分的含量的方法称为电位滴定法。本实验根据Nerst方程E = Eθ- RT/nF lgC Cl- ,滴定过程中,Cl- + Ag+ = AgCl↓,使得氯离子浓度降低,电位发生改变,接近化学计量点时,氯离子浓度发生突变,电位相应发生突变,而后继续加入滴定剂,溶液电位变化幅度减缓。以突变时滴定剂的消耗体积(mL)来确定滴定终点(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 三仪器和试剂 酸度计(mv计),磁力搅拌器,转子。KNO3甘汞参比电极,银电极,滴定管,烧杯(电解池),·L-1NaCl,·L-1AgNO3,KNO3固体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 ·L-1AgNO3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移取标准溶液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KNO3固体2g,搅拌均匀。 开启酸度计,开关调在mv位置,加入滴定剂,记录溶液电位随滴定剂的体积变化情况。随着AgNO3标准溶液的滴入,电位读数将不断变化,读数间隔可先大些(1-2mL),至一定量后,电位读数变化较大,则预示临近终点,此时应逐滴加入AgNO3标准溶液(),并记录电位变化,直至继续加入AgNO3标准溶液后电位变化不再明显为止。做E(mv)-V(mL)曲线,求得终点时所消耗AgNO3标准溶液的确切体积。 2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准确移取水样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KNO3固体2g,搅拌均匀。加入滴定剂,记录溶液电位随滴定剂的体积变化情况。同标定的步骤,做E(mv)-V(mL)曲线,求出与水样中氯离子反应至终点所消耗的AgNO3标准溶液的确切体积。 五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做E(mv)-V(mL)曲线,从两个图中获得终点所消耗的AgNO3标准溶液体积,从而根据物质反应平衡公式C Cl-V Cl-=V Ag+C Ag+计算求出水中氯离子的

电位滴定法试题库(填空题)

电位滴定法试题库(填空题) 1.正负离子都可以由扩散通过界面的电位称为__扩散电位; __, 它没有__强制性和_选择_____性, 而渗透膜, 只能让某种离子通过, 造成相界面上电荷分布不均, 产生双电层,形成___选择;- Donnan ____电位。; 2.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试剂, 其目的有第一_维持试样与标准试液有恒定的离子活度_______;第二__使试液在离子选择电极适合的pH范围内,避免H+或OH-干扰_______;第三__使被测离子释放成为可检测的游离离子 _________。 3.用直读法测定试液的pH值, 其操作定义可用式_______来表示。用pH玻璃电极测定酸度时, 测定强酸溶液时, 测得的pH比实际数值___偏高____, 这种现象称为 ___酸差___。测定强碱时, 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___偏低__, 这种现象称为_____钠差_____。 4.由LaF 单晶片制成的氟离子选择电极, 晶体中__F-___是电荷的传递者, ___ 3 La3+_是固定在膜相中不参与电荷的传递, 内参比电极是______ Ag|AgCl ___, 内参比电极由_____0.1mol/LNaCl和0.1mol/LNaF溶液______组成。 5.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 由于测量电池的参数不同而分成各种方法:测量电动势为_电位分析法_;测量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是_伏安法_,其中若使用_滴汞_电极的则称为极谱法_;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_电导分析法_;测量电量的方法称为_库仑分析法__。 6.电位法测量常以___待测试液______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浸入两个电极, 一个是指示电极, 另一个是参比电极, 在零电流条件下, 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__电动势____。

第三章电位分析法讲诉

第三章 电位分析法 7.pH 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如下测量电池: pH 玻璃电极|H +(标准缓冲溶液或未知溶液)‖SCE 298K 时若测得pH5.00标准缓冲溶液的电动势为0.218V 。若用未知pH 溶液代替标准缓冲溶液,测得三个未知pH 溶液的电动势分别为:(1)0.060V ;(2)0.328V ;(3)-0.019V 解:得, (1)当 (2)当 (3)当 8.电池 )‖SCE 其电动势为0.367V 。 (1) 用一未知镁溶液代替上述已知Mg 2+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446V ,该电极的实际斜率为0.0296V/PMg 2+,试计算未知溶液的pMg 值。 (2) 若测定中的 不稳定性为±0.002V ,那末Mg 2+浓度在多大范围内变化? 解: (1)2E lg (1)Mg K S c +=- 由已知条件得,30.3670.0296lg 6.8710,0.303 )K K V -=-?=( 由未知溶液电动势2+x E 0.446V,K=0.303(V),S=0.0296(V/PMg =)代入(1)式得 2222E lg 0.4460.3030.0296lg ,lg 4.83,PMg=-lg 4.83Mg Mg Mg Mg K S c c c c ++++=-?=-=-=(2)2E lg Mg K S c ?+=-+液接 当0.002V ?=液接时代入得: 22225 E lg 0.4460.3030.0296lg 0.002lg 4.761.7410mol/L)Mg Mg Mg Mg K S c c c c ?++++-=-+?=-+?=-=?液接( 当0.002V ?=-液接时代入得: 22225 E lg 0.4460.3030.0296lg 0.002lg 4.901.2610mol/L) Mg Mg Mg Mg K S c c c c ?++++-=-+?=--?=-=?液接( 第五章 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 6.用直流极谱法测定某试样中铅的含量。准确称取1.000g 样品溶解后转移至50mL 容量瓶中,加入 5mL1mol ·L - 1KNO 3溶液,数滴饱和Na 2SO 3溶液和3滴0.5%动物胶,稀释至刻度。然后移取10.00mL 于电解池中,在-0.2―-1.0V 间记录极谱波。测得极限扩散电流i d 为9.20μA ,再加入1.0mg ·mL -1Pb 2+ 标准溶液0.50mL ,在同样条件下测得i d 为22.8μA 。试计算试样中铅的质量分数?扼要说明加入KNO 3、Na 2SO 3和动物胶的作用是什么? 解:由尤考维奇方程:i Kc = 液接?

电位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电位分析法 测得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25℃): 的K sp。 已知,忽略液接电位,计算CdX 2 当下列电池中的溶液是pH=的缓冲溶液时,在25℃测得电池的电动势为: 当缓冲溶液用未知溶液代替时,测得电池电动势如下:①;②;③-。试计算每一种溶液的pH值。 解根据公式 用标准甘汞电极作正极,氢电极作负极与待测的HCl溶液组成电池。在25℃时,测得E=。当待测液为NaOH溶液时,测得E=。取此NaOH溶液,用上述HCl溶液中和完全,需用HCl溶液多少毫升? 25℃时,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忽略液接电位): 计算弱酸HA的K a值。 已知电池 测得E=。计算HA的离解常数(忽略液接电位)。 测得下列电池电动势为(25℃): 4-的稳定常数。 试计算Cd(CN) 2

为了测定CuY2-的稳定常数,组成下列电池: 25℃时,测得电池电动势为,计算K CuY2-值。 有下列电池 30℃时,测得E=。计算溶液中[Sn4+]/[Sn2+] 比值(忽略液接电位)。 在60mL溶解有2 mmolSn2+溶液中插入铂电极(+)和SCE (-),用mol·L-1 的Ce4+溶液进行滴定,当加入滴定剂时,电池电动势的理论值应是多少? 在·L-1FeSO 4 溶液中,插入铂电极(+)和SCE (-),25℃时测得E=,有多少Fe2+被氧化为Fe3+? 溶液在1mol·L-1H 2SO 4 溶液中,用·L-1Ce4+溶液滴定,用铂电极(+)和SCE (-)组 成电池,测得电池电动势为。此时已加入多少毫升滴定剂? 对下列电池 测得E=,计算CrO42-的浓度(忽略液接电位)。已知K sp,Ag2CrO4=×10-12。 设溶液中pBr=3,pCl=1,如果用溴电极测定Br-活度,将产生多大的误差?已知电极的K Cl-,Br-=6×10-3。 某种钠敏感电极的选择系数K Na+,H+约为30(说明H+存在将严重干扰Na+的测定)。如用这种电极测定pNa=3的Na+溶液,并要求测定误差小于3%,则试液pH必须大于多少?

电位分析法

H 题目:电位分析法 1122(4) 在直接电位法中的指示电极,其电位与被测离子的活度的关系为 ( ) (1) 无关 (2) 成正比 (3) 与其对数成正比 (4) 符合能斯特公式 1123(4) M 1| M 1n+|| M 2m+ | M 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 (1) 正极 (2) 参比电极 (3) 阴极 (4) 阳极 1124(2)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0.002,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为 钾离子的倍数是 ( ) (1) 0.002 倍 (2) 500 倍 (3) 2000 倍 (4) 5000 倍 1125(1) 下列强电解质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λ∞/S ·m 2·mol -1分别为: ( ) λ∞(NH 4Cl)=1.499×10-2,λ∞(NaOH)=2.487×10-2,λ∞(NaCl)=1.265×10-2。所以 NH 3·H 2O 溶液的 λ ∞(NH 4OH) /S ·m 2·mol -1为 ( ) (1) 2.721×10-2 (2) 2.253×10-2 (3) 9.88 ×10-2 (4) 1.243×10-2 1126(3) 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6 pot Mg ,K 108.12-?=++K ,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1.0×10-5mol/L K +,浓度 为 1.0×10-2mol/L Mg 溶液时,由 Mg 引起的 K +测定误差为( ) (1) 0.00018% (2) 134% (3) 1.8% (4) 3.6% 1133(1) 利用选择性系数可以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若05.0pot j i,=K ,干扰离子的浓度为0.1mol/L ,被测离子的浓度为 0.2mol/L ,其百分误差为(i 、j 均为一价离子) ( ) (1) 2.5 (2) 5 (3) 10 (4) 20 1134(4) 电池,Ca (液膜电极)│Ca 2+(a = 1.35×10-2mol/L) || SCE 的电动势为0.430V, 则未知液的 pCa 是 ( ) (1) -3.55 (2) -0.84 (3) 4.58 (4) 7.29 1135(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晶体膜碘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 ( ) (1) 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2) 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3) 与试液中银离子的浓度无关 (4) 与试液中氰离子的浓度无关 1136(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氟电极的电位 ( ) (1) 随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2) 随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3) 与试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无关 (4) 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1137(4)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mol/L Na +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1%,则试液的 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 (1) 3 (2) 5 (3) 7 (4) 9 1138(2)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 (1)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2)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3) 校正方法误差 (4)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1139(1) 用氯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 为: ( ) (1) KNO 3 (2) KCl (3) KBr (4) KI 1140(4) 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 ) (1)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2)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3)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4)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1141(3) 在电位滴定中,以 ?E /?V -V (?为电位,V 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 ) (1) 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2)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电位分析习题

淮 阴 师 范 学 院 仪器分析 课程电位分析 习题


一、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题,40 分)
姓名
(1) 无关 式

1 在直接电位法中的指示电极,其电位与被测离子的活度的关 系为 ( 4 ) (2) 成正比 (3) 与其对数成正比 (4) 符合能斯特公
2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0.002,这意味着电极对钠
离子的敏感为钾离子的倍数是 (1) 0.002 倍 (2) 500 倍 ( 2 ) (3) 2000 倍 (4) 5000 倍
学号
pot ?6 3 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 K K ? , Mg 2? ? 1.8 ? 10 ,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 1.0

线
系别
×10-5mol/L K+,浓度为 1.0×10-2mol/L Mg 溶液时,由 Mg 引起的 K+测定误差为 ( 3 ) (1) 0.00018% (2) 134% (3) 1.8% (4) 3.6% 4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2 ) (1)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2)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3) 校正方法误差 (4)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5 在电位滴定中, 以 ?E/?V-V (?为电位, V 为滴定剂体积) 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 定终点为: ( ) (1) 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2)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3)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4) ?E /?V 为零时的点 6 氟化镧单晶膜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2 ) (1)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氧化而传递电子 (2) 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3) 氟离子穿透晶体膜而使膜内外氟离子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4)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7 利用选择性系数可以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 若 Ki, j ? 0.05 , 干扰离子的活度
pot
班级
为 0.1mol/L, 被测离子的活度为 0.2mol/L, 其百分误差为:
(
1 )
第1页 共9页

电位分析法习题

电位分析法习题 一选择题 1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D ) A.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2在电位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 D ) A. 成正比 B. 的对数成正比 C.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 D. 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系数可用于( A )。 A.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B.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C. 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 D. 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 4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一般选用__C_为指示电极。 A. 标准氢电极; B.饱和甘汞电极; C.玻璃电极。 5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_C__。 A.金属电极, B. 参比电极, C. 指示电极, D. 电解电极。

6 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目的在于(B) A. 清洗电极 B. 活化电极 C. 校正电极 D. 除去沾污的杂质 7使pH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B) A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 B. 强碱溶液中Na+浓度太高 C. 强碱溶液中OH-中和了玻璃膜上的H+ D. 大量的OH-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 8中性载体电极与带电荷流动载体电极在形式及构造上完全相同。它们的液态载体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它与被测离子结合以后,形成(B) A. 形成中性的化合物,故称中性载体 B. 带电荷的化合物,能自由移动 C. 带电荷的化合物,在有机相中不能自由移动 D. 形成中性化合物,溶于有机相,能自由移动 9 M1| M1n+|| M2m+ | M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 4 ) (1) 正极 (2) 参比电极 (3) 阴极 (4) 阳极 10氨气敏电极的电极电位( 1 )

试题解答(电位分析法)

第二章 电位分析法 思考与习题 1.计算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并标明电极的正负。 Ag,AgCl|0.1mol ?L -1NaCl,1?10-3 mol ?L -1NaF|LaF 3单晶膜|0.1 mol ?L -1KF ┊SCE 解答: 电极右为正,左为负 左电极:右电极:内参左右 0.08580.15920.245E 0.1592V 0.059lg100.059lg0.10.059lg0.10.218210 0.1 lg 10.0590.059lg α0.245V 33Cl Cl AgCl,,Ag M SCE +=-==+--=--=+===---- ο ?????? 2.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计算全固态溴化银晶体膜电极在0.01mol .l -1溴化钙试液 中的电极电位,测量时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体系,何者作为正极? 解答: 为正。 组成测量体系时,与SCE SCE 0.245V 0.171V 20.059lg0.0 0.071V 0.059lg SCE Br AgBr Ag,ISE -∴==-=-=?α??ο 3.用pH 玻璃电极测定pH=5的溶液,其电极电位为+0.0435V ;测定另一未知试 液时,电极电位则为+0.0145V 。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8.0mV/pH ,计算未知液的 pH 值。 解答 ?=k-0.058pH ∴?s =0.0435=k-0.058?5.0 ?x =0.0145=k-0.058?pH x 5.5058 .0=+-= s x s x pH pH ?? 4.硫化银膜电极以银丝为内参比电极,0.01mol .L -1硝酸银为内参比溶液,计算它 在1×10-4 mol .L -1 S 2- 强碱性溶液中的电极电位。 解答:

电位分析习题

电位分析习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淮阴师范学院 仪器分析课程电位分析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 1在直接电位法中的指示电极,其电位与被测离子的活度的关系为 ( 4 ) (1) 无关 (2) 成正比 (3) 与其对数成正比 (4) 符合能斯特公式 2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为钾离子的倍数是 ( 2 ) (1) 倍 (2) 500 倍 (3) 2000 倍 (4) 5000 倍 3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6 pot Mg , K 10 8.1 2 - ? = + + K,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10-5mol/L K+,浓度为×10-2mol/L Mg溶液时,由 Mg引起的 K+测定误差为( 3 ) (1) % (2) 134% (3) % (4) % 4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2 ) (1)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2)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3) 校正方法误差 (4)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5在电位滴定中,以E/V-V(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 ) (1) 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2)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3)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4) E /V 为零时的点 6氟化镧单晶膜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2 ) (1)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氧化而传递电子 (2) 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3) 氟离子穿透晶体膜而使膜内外氟离子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4)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7利用选择性系数可以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 若05 .0 pot j i, = K, 干扰离子的活度为L, 被测离子的活度为L, 其百分误差为: ( 1 ) (1) (2) (3) 10 (4) 20 8 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在于 ( 2 ) (1) 清洗电极 (2) 活化电极 (3) 校正电极 (4) 除去沾污的杂质 9在实际测定溶液 pH 时, 都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 目的是消除 ( 3 ) (1) 不对称电位 (2) 液接电位 (3)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4) 温度影响 10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约为12的碱性试液,测得pH比实际值( 2 )(1)大(2)小(3)两者相等(4)难以确定 11 A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系数pot B A, K越小,表示( 1 )(1)B干扰离子的干扰越小(2)B干扰离子的干扰越大

仪器分析之库仑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库仑分析法一、填空题 1。在测定S 2O 3 2—浓度的库仑滴定中,滴定剂是_________,实验中将____ _____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套管中应加足_______________溶液,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于库仑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 。其中,____________方法的灵敏度最高。3。在库仑分析中,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4. 库仑分析中为保证电流效率达到100%,克服溶剂的电解是其中之一,在水溶液中, 工作电极为阴极时, 应避免_____________, 为阳极时, 则应防止______________。 5.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6. 库仑分析也是电解,但它与普通电解不同, 测量的是电解过程中消耗的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先决条件. 7。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它表明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 。 8。恒电流库仑分析,滴定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终点由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故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由库仑法生成的 Br 2来滴定Tl+, Tl++ Br 2 ─→ Tl+2Br-到达终点 时测得电流为 10.00mA,时间为 102。0s,溶液中生成的铊的质量是多少克? [Ar (Tl) = 204。4] () A 7.203×10—4B 1。080×10—3 C 2。160×10—3_ D 1。808 2. 库仑滴定中加入大量无关电解质的作用是 ( )

电化学分析习题答案

电化学分析习题 一、选择题 1.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是C A.电位分析法 B. 极谱分析法 C. 电子能谱法 D. 库仑滴定 2. 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部溶液中的 B A.Ag+活度 B. Cl-活度 C. AgCl活度 D.Ag+和Cl-活度之和 3.正确的饱和甘汞电极半电池组成为B A. Hg/Hg2Cl2(1mol/L)/KCl(饱和) B.Hg/Hg2Cl2(固)/KCl(饱和) C.Hg/Hg2Cl2(固)/KCl(1mol/L) D.Hg/HgCl2(固)/KCl(饱和) 4.pH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D A.H+离子穿过了玻璃膜 B.电子穿过了玻璃膜 C.Na+与水化玻璃膜上的Na +交换作用 D.H+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交换作用 5.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C A.在酸性溶液中浸泡1h B.在碱性溶液中浸泡1h C.在水溶液中浸泡24h D.测量的pH不同,浸泡溶液不同 6.氟离子选择电极对氟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是由于 B A.只有F-能透过晶体膜 B.F-能与晶体膜进行离子交换 C.由于F-体积比较小 D.只有F-能被吸附在晶体膜上 7. 在电位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 D A. 成正比 B. 的对数成正比 C.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 D. 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8. 当金属插入其金属盐溶液时,金属表面和溶液界面会形成双电层,所以产生了电位差。此电位差为B A.液接电位B.电极电位C.电动势D.膜电位 9.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为13的试液,pH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关系为 B A.测定值大于实际值B.测定值小于实际值C.二者相等D.不确定10.直接电位中,加入TISAB的目的是为了 C A.提高溶液酸度 B.恒定指示电极电位 C.固定溶液中离子强度和消除共存离子干扰 D.与待测离子形成配合物 11.测量pH时,需要用标准pH溶液定位,这是为了 D A.避免产生酸差 B.避免产生碱差 C.消除温度的影响 D.消除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的影响 12.玻璃电极不包括 C A.Ag-AgCl参比电极B.一定浓度的HCl溶液 C.饱和KCl溶液D.玻璃膜 13.电位测定水中F-含量时,加入TISAB溶液,其中NaCl的作用是 B

电位滴定法试题库(选则题)

电位滴定法试题库(选则题) 1.用pH计测定未知溶液前应(A)pH计。 A: 标定 B: 滴定 C: 定位 D: 调灵敏度 2. pH计标定所选用的pH标准缓冲溶液同被测样品pH值应(B)。A: 相差较大 B: 尽量接近 C: 完全相等 D: 无关系 3.用pH计测量溶液pH时,首先要( B)。 A: 消除不对称电位 B: 用标准pH溶液定位 C: 选择内标溶液 D: 用标准pH溶液浸泡电极 4.电位滴定终点的确定通常采用(C )。 A: 标准曲线法 B: 标准加入法 C: 二阶微商法 D: 内标法 5.玻璃电极属于(B)。 A: 单晶膜电极 B: 非晶体膜电极 C: 敏化电极 D: 多晶膜电极 6.氟电极内溶液为一定浓度的(B)溶液。 A: 氯离子

B: 氯离子+氟离子 C: 氟离子 D: 氢离子 7.玻璃电极内、外溶液的pH相等时,电极的电位(B)。 A: 等于零 B: 等于不对称电位 C: 小于零 D: 等于对称电位 8.以下哪些情况下,pH计需重新标定?(ABCD ) A: 定位旋钮有变动 B: 干燥过较久的电极 C: 溶液温度与标定时的温度的较大差异 D: 换过了新的电极 E: 用蒸馏水冲洗过 9.下列参量中,不属于电分析化学方法所测量的是 ( C ) A 电动势 B 电流 C 电容 D 电量 10.列方法中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是 ( D ) A 电位分析法 B 伏安法 C 库仑分析法 D 电子能谱 11.分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根据是 ( A ) A 电极电位 B 电极材料 C 电极反应 D 离子浓度 12.分电解池阴极和阳极的根据是 ( A ) A 电极电位 B 电极材料 C 电极反应 D 离子浓度 13.量电极的极化程度的参数是 ( C )

电位分析法及应用

电分析方法的电化学仪器装置较为简单,操作方便,尤其适合于化工生产中的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活体分析 液接电位可用盐桥尽量消除 电位分析法通过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应用能斯特方程,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E = E+ - E- + EL 电极的分类分类 方法 类型定义 按组成及机理第一类 电极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的分类第二类 电极 金属/难溶盐或络离子 第三类 电极 金属/两种共同阴离子的难溶盐或络 离子 零类电 极 惰性材料电极(指示气体或均相反 应) 膜电极有敏感膜且能产生膜电位离子选择性 电极 按作用参比电 极 电极电位不随测定溶液和浓度变化而变 化的电极,作为基准,以显示指示电极电 位的变化。例如测定溶液pH时,用 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标准氢电极、 饱和甘汞电 极、银-氯化 银电极 指示电 极 电极电位则随测量溶液和浓度不同而变 化的电极,可用于指示溶液中离子活度的 变化例如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电 极极作为指示电极,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溶 液pH成线性关系,可指示溶液酸度变化 五类电极 一、电极的构造、原理及特性指标 (一)电极及其分类(参比与指示)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和结构 (三)离子选择电极的特性 (一)电极及其分类(参比与指示) 1.参比电极:电极电位不随测定溶液和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其中 ①标准氢电极(SHE)Pt / H2(101325 Pa), H+(a=1) 基准(一级标准) 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为0,其他电极的电位为以氢电极为标准的相对值。 ②甘汞电极(NCE→饱和SCE),电极反应:Hg2Cl2 + 2e- = 2Hg + 2 Cl- 半电池符号:Hg,Hg2Cl2(固)KCl

仪器分析之库仑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

库仑分析法一、填空题 1. 在测定S 2O 3 2-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_________,实验中将_________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套管中应加足_______________溶液,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于库仑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其中, ____________方法的灵敏度最高。 3.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4. 库仑分析中为保证电流效率达到100%, 克服溶剂的电解是其中之一, 在水溶液中, 工作电极为阴极时, 应避免_____________, 为阳极时, 则应防止______________。 5.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6. 库仑分析也是电解, 但它与普通电解不同, 测量的是电解过程中消耗的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先决条件。 7.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它表明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 。 8. 恒电流库仑分析, 滴定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 终点由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故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 1.由库仑法生成的 Br 2来滴定Tl+, Tl++ Br 2 ─→ Tl+ 2Br-到达终点时测得 电流为 10.00mA,时间为 102.0s,溶液中生成的铊的质量是多少克? [A r(Tl) = 204.4] ( ) A 7.203×10-4 B 1.080×10-3 C 2.160×10-3_ D 1.808 2. 库仑滴定中加入大量无关电解质的作用是 ( ) A 降低迁移速度 B 增大迁移电流 C 增大电流效率 D 保证电流效率 100% 3. 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 A电解方程式 B 法拉第定律 C 能斯特方程式 D 菲克定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