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乒乓球的精髓

打乒乓球的精髓

打乒乓球的精髓

同任何事物一样,乒乓球运动中充满着一串串矛盾,台内与台外、近台与远台、借力与发力、正手与反手、撞击与摩擦、凶狠与稳健、局部与整体、自己与对手……这些矛盾无法回避却又极易忽略,只有正确地对待与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成为真正的乒乓球高手。

一、处理好台内与台外的关系乒乓球的每一分球,往往是从台内球(短球)始,而以出台球(长球)终,处理台内球和出台球的要求有许多不同,前者轻灵机巧,后者大刀阔斧;前者击球点靠前,后者可早可晚,如何能让每一分球都做到有始有终,而不至于从一开始就尽失先机,也不至于到最后虎头蛇尾这就需要打球者从站位、手位、重

心等各方面建立起长短兼顾的意识,才不会顾此失彼。观察当今顶级选手接发球时的站位,多是离台有一定距离(约一小步),这样,当回接短球时,只需一步即可上前;当回接长球时,更有从容空间便于拉手引拍,进退有据。再看他们的手位,多数较高(不低于台面),这样伸到台内回球时,不至受到球台端部边缘的阻碍,回击长球时,又容易在较早的击球点借力发力,进可攻退可守。站位的远近要视个人情况而定,在来回过程中更会不断变化,但手位的高低却是每个人在周旋过程中都需注意保持的,这是长短兼顾的前提。在上前处理台内球时,不少人担心上去之后退不回来,因此重心并没完全跟上去,臀部“掉”在后面,手臂伸得过直,其实这样的做法有些因噎废食。首先,你回短之后,对方是否能迅速地、高质量地回长球调动你,关键取决于你这板回短

的质量,如果重心不到位、手臂僵直,势必降低回短质量,从而给对方更多可乘之机。其次,回短后能否及时退回,关键不在于你的重心是否完全扑上前了,而在于你的脚下是否保持了弹性,移动中是否借助了碎步调整,如果做到了这两点,就不必担心退回的速度,相反,重心没到位时,脚下往往也没到位,常常是因为一步跨上前,把站位站“死”了,丧失了再次起动的灵活性。那么,在连续几板出台长球之后,又如何及时上前回接突然出现的短球一是在回击长球时,每板球的还原过程中,身体重心时刻不忘迎前,这既有助于提高回长球的质量,也有益于扑前回短;二是向前扑救时,切勿正对来球直接往前冲,而要向斜前方移动,使移动方向与来球线路成一定夹角,以便为击球时留出转腰引拍的空间,否则,若被球直接逼到身前,再闪转腾挪就为时己晚

z4c4e 明升 https://www.doczj.com/doc/2218675451.html,

了。一般人打乒乓球,都知道长短结合的道理,但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针对对方的特点:若对方短球感觉好,就要以主动送长、伺机转攻为主;若对方长球威力大,则需以控短制约、寻机突袭为主。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视场上情况灵活运用,切忌不自觉地陷入规律性变化,因为一旦被对方摸准了规律,再高质量的送长、控短都是枉然。二,处理好近台与远台的关系纵观整个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选手们向球台逐步靠近的历史。早期的乒乓球,欧洲的削球防守型打法曾盛极一时。随后日本长抽打法的‘兴起迫使欧洲出现了站位更靠近球台、更为积极的削球。而中国队的崛起,则把乒乓球彻底推向了近台为.王的时代。尽管由于击球旋转的加强、弧圈球的风靡,中国的传统近台快攻打法一度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但经过改良的中国快攻结

合弧圈风格,最终又站到了世界乒坛的前沿,而以中远台著称的欧洲强手,也曰益重视近台的作用,其新生代代表波尔、梅兹莫不如此。究其根源,是因为速度是乒乓球的第一制胜要素。对于旋转、力量,人们的适应可以说是没有极限的。但科学实验证明,人对速度的反应是有极限的,而乒乓球技术的演进,其实也就是把击球速度推向极致的过程。乒乓球的速度分为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前者是指乒乓球从出手到落到对方台面(第一弧线)间的速度,后者是指球从对方台面弹起后(第二弧线)的速度。但实际上,第一速度并不完全是一个距离/时间的概念,而更多是指代球飞过第一弧线所花费的时间,只要出手越早,这个时间就越短,就显得球越快。由于第一弧线在球的一次来回中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段,因此第一速度比第二速度更能决定…次击球的整体

z4c4e 明升 https://www.doczj.com/doc/2218675451.html,

速度。所以,为了加快球迷,贴近球台击球显然比退台更直接、更省力。但过犹不及,一味强调近台快速击球,必然会因为追求出手快而动作小,动作太小,击球的力量就不充分,一旦对方退后半步,第二弧线所占比重上升,近台击球第二速度有限的劣势就会被放大,球落台后前冲力不强,到对方身前时己成强弩之末,自然易被对方反攻。历史上,欧洲选手曾不只一次用这一招破解了中国队的快攻。尤其随着弧圈球技术的成熟,第二速度的威力也愈加凸显。所以,如何在第一速度与第二速度、在近台与中远台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是每一个有志于打好乒乓球的入都需要考虑的。处理好近台与远台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好不同击球时间、不同动作幅度间的转换。在近台击球,击球时间早,动作幅度相对较小,小肌肉群的瞬间爆发力更重要;退台击球,

击球时间稍晚,动作幅度相对较大,协调全身用力更重要。这就好比开车有几挡,及时选择正确的挡才能流畅自如。平时练球时,就需有意识地练习不同的挡,在基本掌握某个单项技术后,应请陪练者给出轻重、长短不一的球,强化自己的前后移动能力和转换能力。实战中,在近台不要过度拉手,以保证快速压制对方,退台时舒展身体,以节奏和落点变化争取机会,时机成熟,就主动迎前,争取更早的击球时间,让自己的进攻弧线更多是自上而下,以加强向前的用力,避免过多向上分散用力,让自己越打越靠前,而切忌越打越退后。退台是为了积极过渡,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失误;近台才是得分的主要源泉,是致胜的根本。三、处理好借力与发力的关系前韩国名将、现任韩国男队教练的金择洙,一直到退役都有一个心结难解,就是

z4c4e 明升 https://www.doczj.com/doc/2218675451.html,

始终未能破解中国前国手王涛的反手弹击一一金择洙的单面正手弧圈威力虽大,但却总是被王涛借力打力一一世乒赛中,只有一次金择洙胜了王涛,却又因事后被查出胶水违规而取消成绩。王涛的弹击为什么能够成为韩国曰式直拍选手的克星就是因为他对借力中发力的运用炉火纯青,加之左手握拍的优势,反手弹击大斜线正好能克制对方的单面弧圈。实际上,乒乓球中的每一次击球,都是借力与发力融为一体的结果,区别无非是借力多一点,还是发力多一点。之所以能够借力,多数是因为对方来球本身有相当的前进力,撞拍后有自然反弹的趋势,因此,如果对方来球之力是七分,我方合理借力后,自身只需发四五成力,回球同样能有七分的效果,典型的运用如反带、快撕、反拉、打回头等。当然也有例外,如高抛发球,不是借对方来球之力,而是

借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主力,以提高发球质量。借力中发力的妙处,在于能够减少自身力量的无谓消耗,减小动作幅度,加快击球速度,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借力中发力也可称为合力,合力的关键在于找到恰当的合力点(击球时间)。从理论上来说,击球点越靠前,来球的前进力越强,也越容易借力。但是,如果在来球反弹的上升前期去击球,这时候,来球比球网还要低,难度很大,容易下网。反之,如果合力过晚,在下降期击球,来球的前进力己减弱,而向下的反弹力增强,这时力也难以合上,容易出界。因此,在来球的最高点,或者最高点之前(上升后期),是最理想的合力点。发球也是类似的道理,触球点太高,感觉合不上力:触球点太低,自己发力一多就易出界。除找准合力点外,动作幅度的控制也是必须注意的。要想借好来球之

z4c4e 明升 https://www.doczj.com/doc/2218675451.html,

力,触球点不宜离身体过远,尤其当对方来球力量很大时,必须借助身体重心保证借力的稳定性,而一旦手离身体太远,控制感就会明显削弱。但动作幅度绝不是越小越好,因为合力是借力中发力,而不是只借力不发力(除非减力防守),否则击球质量会明显下降。有的人练球时,只顾追求板数,趴在台前、缩手缩脚地来回借力,为了来回而来回,却忽略了最根本的练习目的一一击球质量。这种来回打得再多,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来回,经不起实战的检验。只有把握好借力与发力的比例尺度,做到力量因球制宜,能够自由驾驭,才是合理的合力,合理之后,来回自然增多,相持能力自然加强。四、处理好正手与反手的关系乒乓球的正手与反手,有着天然的矛盾,两者在站位、重心转移等一系列要素上需求迥异:正手进攻时,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发力过程中重心

从右脚转移到左脚,动作幅度较大,击球时间相对较晚;而反手进攻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重心从左脚转移到右脚,动作小,击球相对较早。因此,往往是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中国的乒乓球是以直拍起家的,因此后来中国横拍的发展也下意识地借鉴了许多直拍的理念,延续了正手为主、反手为辅的思想,强调提高侧身频率以加大正手使用率。但欧洲乒乓球却迥然不同,他们以横拍为正宗,天然更喜欢正反手两面的均衡感,甚至当来球到中间、正手位时也有可能用反手去进攻。实践证明,两者各有利弊,但前者对乒乓球的内在规律洞悉得更为透彻,毕竟,反手进攻的威力再大、动作再漂亮,也会受到身体的限制,无论动作幅度、调节余地还是综合效果都不及正手进攻。侧身用正手抢攻,虽然有暴露正手位空当的风险’但权衡之下,还是优于不侧身,更何

z4c4e 明升 https://www.doczj.com/doc/2218675451.html,

况,侧身抢攻的线路更活,给对方的心理压力更大。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乒乓球队提出,现代乒乓球的要求己演化成“全方位进攻,球台无死角”,这时候,仅靠正手侧身抢攻抢冲就不够全面了,因此反手技术也愈显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全面绝不等于正手与反手均衡使用,否则就变成“左来左挡、右来右挡’’了,这时候不仅攻球缺少力量、缺乏变化,而且中路漏洞明显一一当你频繁側身、跑动时,你的站位是不断变化的,中路也就成了“移动靶”,对方不易瞄准:而当你站定球台中间时,中路就成了“固定靶”,对方可以轻易盯住。以历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为例,摘取男单桂冠的刘南奎(韩国)、瓦尔德内尔(瑞典)、刘国梁、孔令辉和柳承敏(韩国)中,除了刘南奎登顶年代较早、反手稍显单薄外,其他四人都是在正、反手兼顾的前提下突出正手

一一刘国梁和柳承敏虽然都是直拍,但前者以反面横打加强了反手,后者的反手推挡明显胜过与之打法相近的前辈金择洙,孔令辉和老瓦也都是技术全面、正手比较强的横拍。所以说,直横不是问题,正手才是核心。反手不能有明显漏洞,需要具备一定的攻防转换能力,要能以中等力量快速、稳定地完成衔接,为正手发力得分创造机会。五、处理好撞击与摩擦的关系在击球时,球拍给球的作用只可能有两种一一撞击和摩擦,前者给予球正压力,使之产生平动速度,而后者赋予球摩擦力,使之获得自转速度,也就是旋转。相应地,击球瞬间的调节也只有两种方式一一拍形调节和手腕转动,前者决定了撞击用力的方向和大小,后者关系着摩擦用力的效果好坏。在乒乓球发展的早期,撞击与摩擦是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要么完全以摩擦为主防守,要么直接撞击

z4c4e 明升 https://www.doczj.com/doc/2218675451.html,

展开进攻但弧线不佳。而弧圈球的出现和发展,成功地将这对矛盾统一起来。雏形中的弧圈球,常因过分强调摩擦,旋转虽强,弧线却过高,攻击力有限,而现代弧圈球却是“连打带摩”,借助先进器材的性能,把撞击与摩擦有机地融为了一体,过去那种“擦得越薄越好”、“击球时没有声音最转”的理念早已一去不复返。在融合撞击与摩擦方面,反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表面摩擦力较强,而且相对柔韧,能延长摩擦的时间,又不失弹性。也正因为如此,反胶球拍已成为当代乒坛的绝对主流,而易撞击欠摩擦的正胶、生胶球拍生存空间曰渐狭窄。以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欧洲均衡派横拍两面反胶选手,曾不止一次利用这一点来破解中国的直拍正胶快攻打法一一主动搓加转长球送到直拍正胶的正手位大角,迫使直拍正胶拉起来,但由于正胶摩擦力

有限,拉出的球旋转不强、弧线偏高,很容易被对方反拉得手,加上直拍反手位相对薄弱,因此成为软肋。但仅仅依赖器材的改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看使用者自身的能力如何,像刘国梁,虽然是用正胶,但当年发球的旋转在国家队中还处于中上游,强于不少反胶选手。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融合撞击与摩擦呢须知,拍形直接影响打出距离、出手速度,手腕转动则影响弧线曲度、第二速度。只有根据来球弧线的高低、旋转的不同、速度的快慢和击球时间的早晚,找到两种调节方式的最佳配比,才能撞击与摩擦兼顾。当处理短球时,由于回球所需的第一弧线短,即使弧线较平也可过网,就可多用拍形调节,利用不同的拍形分别实现搓摆、撇长与挑打;而当处理长球时,由于第一弧线长,必须有一定的曲度才能保证命中率,就可多用手腕转动来摩擦球,用近

z4c4e 明升 https://www.doczj.com/doc/2218675451.html,

似的拍形实现快攻、拉冲、反带等不同的技术。

六、处理好凶与稳的关系有的人在比分落后时,或遭遇实力高于自己的对手时,往往一咬牙,“拼了!”于是,球越打越快,力越发越猛,甚至动作都变了形,可并不见效,反而自己失误频频。须知,乒乓球是讲究技巧与智慧的项目,双方相遇,是斗智兼斗勇,只有凶稳结合,才能最终胜出。运用一下逆向思维,不难发现,一味地快节奏击球上升点,对方已经适应,再快只能徒增失误。如果这时候适当放慢节奏,改为打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反而可能打乱对方的节奏,并为自己赢得充分的判断时间,去抓住对方的漏洞。同理,当拼命加转、摆短仍然控制不住对方时,适当送不转球反而可能争得主动权。一旦出现机会,再突然发力加速,将事半功倍。因此,凶未必不好,而是要凶得有理、凶得适时,凶狠也未必只有加

速、发力这华山一条路,角度刁钻的球、反常规的击球、多变的击球,同样是一种凶狠;稳也绝不等于心怀侥幸、守株待兔,而是要以静制动、以慢制快。无论凶还是稳,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针对场上形势,明晰战术目的,有的放矢地凶和稳,才是最合理的。现代乒乓球的确有曰渐凶狠的趋势衔接越来越快,一板紧似一板,出手越来越凶,一板重过一板,甚至相持中的减力过渡越来越少,而是强行转攻,以凶对凶,以快对快。紧跟趋势是必要的,但不能为了追求技术风格的凶狠,而忽略了调节能力的培养,造成只会一个快节奏打球。否则,到了场上,对方一变节奏,自己就找不到合适的击球点,再凶狠也会白白送分、无济于事。反过来说,稳健的风格,也不意味着只会慢节奏打球,否则也只有被动挨打、疲于奔命。真正的稳健,应该是调节能

z4c4e 明升 https://www.doczj.com/doc/2218675451.html,

力强,善于制造弧线,能适应不同节奏的变化,也能主动制造节奏变化,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回旋余地。个人风格应该几分凶、几分稳,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天生球感好,或者性格沉稳,就适于稳健些;有的人不擅制造弧线,但力量好,凶一些可能更有利。世界冠军王励勤就曾走过这么一段弯路:他的条件本来是适于凶、快风格的,一度代表了世界乒坛的技术潮流,但有一段时期,他因为过于追求控制、追求稳定,牺牲了速度力量,给对手的压力减小了,以致有位国外选手说,“过去王励勤一抬手,我们就害怕。但现在,就连勒古这种力量平平的选手,跟王励勤对拉都能打个平手。”所以,王励勤的成绩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止步不前,直到重新找回自己的风格后,才再度于上海世乒赛问鼎男单。七、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打球如下棋。常言道,旁观者

清,当局者迷。如果事先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有周详的考虑,对战术和精力的分配没有合理的计划,茫然上场,就可能迷失于一球一分的得失,想到哪儿打到哪儿,最终捡了芝麻丟了西瓜,造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战术而言,开局阶段,若遭遇不熟悉的对手,通常会有所保留、先行试探,以便用较为稳妥的方式尽快摸清其长短虚实,尽量减少无谓牺牲,避免比分大起大落;而碰到老对手,通常应以发挥特长为主,力争先声夺人,首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中局球数多、比重大,双方热身己过,应力求把对方引到最适合自己的球路上,让对方进入自己布的“局”。尾局,双方对彼此的常规套路己十分适应,这时可以不变应万变,但以变制胜则更为高级,前提是采取变化时须有衔接的准备和能力。反过来说,对方多半也会遵循这种规律,那

z4c4e 明升 https://www.doczj.com/doc/2218675451.html,

么你就需要有所准备,及时结合场上局势,围绕自己的主体战术,制定出相应的应变策略,也就是常说的“执行战术要坚决”。具体到每一分而言,虽然每一个球的外在形式可以有所不同,但必须要服从于一个明确的整体战术,要抓住主要矛盾,而绝不能没有思路、没有准备、没有衔接、没有目的地一球一试、一球一变。就体力精力而言,应该重点用于开局、转折球、胶着球和关键球,而不是完全平均分配。下棋有复盘,打球也是一样,优秀的选手和教练,往往对自己每一场重要比赛的每一分球都记得一清二楚,即使这场球已经过去十年,仍能细数其中的战术变化。正因为有如此清晰的战术头脑,他们才能在场上及时洞察对手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战术调整,而不是满足于某项战术在某一个发球轮、某一局中的阶段性胜利。比如说,接发球连续送长球奏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