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试范围和要求

考试范围和要求

考试范围和要求
考试范围和要求

2018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

数学考试大纲(面向中职学校)

Ⅰ考试性质

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面向中等职业学校考生)是针对合格的中职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职院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入取。因此,高职招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高职院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模块必修课程,确定高职招考的考试内容。

数学科的考试,应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课程培养目标。

一、考核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模块必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

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以教育部公布的规划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2.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3.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简捷的运算途径。

2.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

3. 抽象概括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抽象、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

数学知识与数学模型求解。

4.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简单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集合

1.理解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能灵活地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具体集合。

3.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能分清子集与真子集的联系与区别,分清集合间的三种关系和对应的符号;能准确应用“元素与集合关系”和“集合与集合关系”符号。

4.理解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能熟练地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会借助数轴进行不等式形式的集合运算。

5.了解充要条件,能正确区分一些简单的“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实例。

(二)不等式

1.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不等式的三条性质,会根据不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能熟练写出九种区间所表示的集合意义,能直接应用区间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能将不等式的解集用区间形式表示。

3.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能根据

二次函数的图像写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4.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解简单的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三)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仅限含分母,开平方及两者综合的函数)、函数值和值域。

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会根据题意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函数的表格,能通过描点法作出函数图像。

3.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能根据函数图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大值、最小值和单调区间;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能根据定义和图像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4.理解函数(含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会根据简单的函数(含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作出图像,并能用函数观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了解实数指数幂,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能对根式形式和分数指数幂形式进行熟练转化,能熟练运用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计算和化简式子。

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从简单函数中辨别出幂函数。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并举例,能根据图像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

域、单调性)。

4. 理解对数的概念并能区别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掌握对数的性质(含log 1a a =,log 10a =),能运用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化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5.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记住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并能在简化运算中应用。

6.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能举出简单的对数函数例子,会描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7.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能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题。

(五)三角函数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能陈述正角、负角、零角的规定,对所给角能判断它是象限角还是界限角,能根据终边相同角的定义写出终边相同角的集合和规定范围内的角。

2.理解弧度制概念, 能熟练地进行角度和弧度的换算。

3.理解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会根据概念理解这三种函数的定义域,判别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正负;会求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

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sin cos 1αα+=,sin tan cos α

αα=,会利用这两个基本关系式进行计算、化简、证明。

5.了解诱导公式:2kπα+、α-、π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并会应用这三类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化简或证明。

6.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写出正弦函数的性质。

7.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根据余弦函数图像说出余弦函数的性质。

8.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六)数列

1.了解数列的概念,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并写出通项公式。

2.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会利用已知公式中的三个量求第四个量的计算。

3.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会利用已知公式中的三个量求第四个量的计算。

4.理解数列实际应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会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简单问题。

(七)平面向量

1.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能利用平面中的向量(图形)分析有关概念。

2.理解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会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和数乘运算法则进行有关运算。

3.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会用向量的坐标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判断向量是否共线。

4.了解平面向量的内积,理解用坐标表示内积、用坐标表示向量的垂直关系。

(八)直线和圆的方程

1.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能利用斜率公式进行倾斜角和斜率的计算。

3.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能灵活应用这两种方程进行直线的有关计算。

4.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掌握直线几种形式方程的相互转化,会由一般式方程求直线的斜率。

5.熟练掌握两条相交直线交点的求法,会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6.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会求过一已知点且与一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

7.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会求过一已知点且与一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

8.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9.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求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10.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会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1.理解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的应用,会用直线与圆的方程

解决非常简单的应用题。

(九)立体几何

1.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了解确定平面的条件。

2.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会借助空间图形理解几种平行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3.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会利用简单的空间图形进行有关角的计算。

4.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会借助空间图形理解几种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

5.了解柱、锥、球的结构特征及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不要求记忆公式)。

(十)概率与统计初步

1.理解分类、分步计数原理,能利用分类、分步计数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2.理解随机事件,会判断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

3.理解概率及其简单性质,会求简单的古典概型的概率。

Ⅲ试卷结构

试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计45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计15分;第三部分为解答题,第21,22,23,24题,每题6分;第25,26,题,每题8分,计40分。

选择题为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填空题其后,解答题在后。试卷应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难度值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值在0.4——0.7的试题为中等题,难度值在0.4以下的试题为难题。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7:2:1。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选拔的实际,命题应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基础,注重考查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试卷结构合理、规范,试题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材料简洁、明确,参考答案合理、准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试题的难度要求适当,思考量和书写量适中,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在注重基础的同时,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考生的发展潜力。

Ⅳ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考试不使用计算器。

最新高职单招考试范围与要求资料

Ⅰ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查的知识点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基础模块的基本要求为基准,兼顾职业模块与拓展模块中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关的部分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情景交际、阅读理解、英汉翻译、应用写作等。 一、基础知识 1.语音:要求考生掌握英语26个字母,48个音素;掌握英语单词的发音、基本拼读规则以及句子重音、英语语调等内容。 2.词汇:词汇量要求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附录的词汇表中2200个左右单词(含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其中无标记单词约1700个,为掌握词汇(详见附录),标*号的单词约500个,为理解词汇(详见附录);并能根据构词法自主扩展词汇量。包括以下考点: (1)单词、词组在语境中的恰当使用。 (2)近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异。 (3)单词的固定搭配和词组的特定含义。 3.语法:要求考生掌握以下语法项目的基本用法。 (1)名词:名词的分类、名词的数、名词的所有格、名 词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 (2)代词:代词的种类、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 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连接代词、不定代词等的用法。

(3)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写法、读法和用法,年、月、日的写法和读法,钟点的写法和读法。 (4)介词和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介 词、其它常用 介词和介词短语的用法。 (5)冠词:冠词的种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用法、不用冠词的情况等。 (6)连词:连词在句中的作用和用法。 (7)形容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形容词的比较级和 最高级的基本用法等。 (8)副词:副词的种类、副词的构成、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基本用法。 (9)动词:系动词、行为动词、助动词、常见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10)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11)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 来时被动语态的构成及用法。 (12)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动词不定式、 V-ing、V-ed形式的基本用法。 (13)句子:句子的种类、简单句的句子成分、基本句型。

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官方版)

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4.口语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 (1)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 (2)做到语音、语调自然; (3)做到语言运用得体; (4)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附录1语音项目表 1. 基本读音 (1) 26个字母的读音 (2)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 元音字母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4) 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 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6) 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7) 辅音连缀的读音 (8) 成节音的读音 2. 重音 (1) 单词重音

(2) 句子重音 3. 读音的变化 (1) 连读 (2) 失去爆破 (3) 弱读 (4) 同化 4. 语调与节奏 (1) 意群与停顿 (2) 语调 (3) 节奏 5. 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 6. 朗诵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 7. 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附录2语法项目表 1. 名词 (1) 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 不可数名词 (3) 专有名词 (4) 名词所有格 2. 代词 (1) 人称代词 (2) 物主代词 (3) 反身代词 (4) 指示代词 (5) 不定代词 (6) 疑问代词 3. 数词 (1) 基数词 (2) 序数词 4. 介词和介词短语 5. 连词 6.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 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8. 冠词 9. 动词 (1) 动词的基本形式 (2) 系动词 (3)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4) 助动词 (5) 情态动词 10. 时态 (1) 一般现在时 (2) 一般过去时 (3) 一般将来时

商品学大作业服装类商品知识

商品学大作业服装类商品知识

————————————————————————————————作者:————————————————————————————————日期: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2011国贸专业) 商品学大作业 服装类商品知识 2012年12月16日

商品学大作业分工明细表 学号姓名小组职务主要工作

前言 (1) 商品分类 (1) 品质标志 (2) 储存要求 (4) 质量 (5) 包装 (7) 商品物流 (9) 创作总结 (11)

服装,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民族对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升华。现在服装行业的发展越来越繁盛,我们应该对其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这是一份有关服装的商品知识。 一.商品分类 按服装行业习惯,服装可分为上装和下装两大类。每类服装又有许多品种,常见的服装如下表所示: 类别特点部分品种名称 大衣 (包括长上衣)长度从肩缝起至手的中 指尖以下的所有服装 长大衣、中大衣、短大衣、 风衣、雨衣、裘皮大衣、 长毛绒大衣、披风、皮里 大衣长外套、旗袍、连衫 裙 上衣(包括背心)穿在上身的服装,长度在 中指尖以上 中山服、单便服、夹克衫、 西装、猎装、旅游服、中 式和中西式棉袄、两用 衫、礼服、背心 罩衫为防污、防尘罩在棉袄外 的上衣 中式、西式和中西式罩衫 以及其他各类罩衫 内衣(包括衬衫)贴身穿的衣服(不包括针 织内衣和汗衫) 衬衫(包括长、中、短袖)、 晨衣、浴衣、长衬裤 裤子和裙子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装旗袍裙、夹克裙、喇叭裙、打褶裙、裙裤、短裤、中裤、马裤、普通裤、直筒

2019教育学考研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参考书目及考试范围

2019教育学考研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参 考书目及考试范围 2019考研复习正在紧张的进行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学习。凯程叶儿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9教育学考研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参考书目及考试范围”的相关信息,提醒各位考生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做好复习规划。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教育学学硕 南京师范大学设有教育学学硕和教育学专硕,均为学校自主命题。学硕方面,有两个学院均招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其中教育科学学院专业课考试科目代码620,参考书目为:《教育学基础》(第3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大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周采,华东师大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新编》汪凤炎,暨南大学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所有参考书均以最新版为准。 教师教育学院专业课考试科目代码为648,学校不指定具体参考书,考试内容及范围参考全国统考。所以同学们可以根据311的参考书目来准备复习。下面根据统考大纲以及历年统考真题为大家推荐以下参考书目,供同学们参考: 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中外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教育研究方法: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最后,感谢凯程叶儿老师对本文的贡献。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美,所以不要轻言放弃,保持高昂的斗志,祝大家考出理想的成绩。凯旋归程!!!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成语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成语 1.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2.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3.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4.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5.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6.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7.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8.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9.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0.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1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1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13.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14. 对簿bù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15.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16.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17.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18.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9.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20. 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21. 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22.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23. 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4. 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中药商品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 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 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3.饮片:是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处理后,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 料。 4.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 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 5.中药商品:是指在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也是国家及有关药品标 准中规定使用的所有中药。 6.中药商品学:是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一 门应用学科。 7.重要商品名:是指在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商品别名。 8.中药商品规格名:是指在中药商业行业内部使用的中药别名,是全国药材市场通用的 行话。 9.特定药用部位检测:对药材商品某些特定的药用部位在总药材中所占比例的检测。 10.统货:药材的品质基本一致,或好、次差异不明显,常不分规格、等级,称为统货。 11.品别:只不同品种、不同生境、不同产地的药材类别,其下划分规格、等级。 12.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产生的特殊现象。 13.火试:指药材火烧时,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特殊现象。 14.松泡:指药材质地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 15.粉性: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如山药。 16.油润: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如当归。 17.角质: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如郁金。 18.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19.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 20.四大怀药:指生产于河南的药材,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21.浙八味:杭白术、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浙玄参、浙贝母、温郁金、延胡索。 22.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3.条痕:是指矿物类药材在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 24.凤丹皮:生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25.枫斗:指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拧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枫斗。 26.疙瘩丁:白芷根部明显突起的横生皮孔。 27.280:指每500克280粒以内的枸杞子等级。 二.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 (一)1.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商品药材)的水分测定;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含微量水分的);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商品)2.位于安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的是(亳州药市);山东(垔城药市);四川(荷花池药市)3.重要商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国家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4.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标准包括(重要购销质量管理;中药贮藏质量管理;中药运输质量管理)5.出口由经贸部签发许可证的中药材为(麝香;甘草;杜仲;厚朴)6.目前我国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的中药材商品有(甘草;川贝母;石斛;蟾酥)7.商品特征的描述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观察内容(形状;切面;边缘;气味;类型)8.既有国产又有

教师招聘考试范围及要求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三)运用 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识记 1、教育目的概念。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小学阶段培养目标。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二)理解 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4、教育功能的演变 (三)运用 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识记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校长负责制 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4、校园文化 (二)理解 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2、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 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4、我国学校现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 (三)运用

考试大纲(模板)

《机械制图》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和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画法;掌握用换面法求线段实长、平面图形真形的方法。 (2)能正确使用一般的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初步掌握徒手画草图的技巧。 (3)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一般的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的装配图。在绘图和读图过程中,具有相应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能严格遵守《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会查阅本课程所涉及的标准结构、标准零件以及《极限与配合》等的国家标准。 (5)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概况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及图形输入偷出设备的主要功能,并会初步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简单的机械图。 此外,在本课程的学习和作业训练的过程中,考生还应注意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学习本课程之前,需有金工实践的知识,同时本课程与中学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也有一定的衔接关系。本课程涉及到的有关结构、工艺等专业知识,应在有关的后续课程中获得解决。 本课程只能为考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能力还需要通过后续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本课程计算机绘图部分的教学要求,也仅限于二维的范围,为能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还须在有关后续课程中补充三维的计算机绘图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内容除绪论外,包括: I.投影基础部分 Ⅱ.制图基础部分 Ⅲ.机械图部分 Ⅳ.计算机绘图基础部分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要求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并在具体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中,还要求理解有关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和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正投影图的主要特点及优点,为以后学习点、线、面的投影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为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为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第三节为机械工程上常用的两种图示方法。第四节为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商品学》考试知识点

评价型质量监督:是指国家商品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的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产品已经达到某一质量水平,并向社会提供质量评价信息,实行必要管理的一种质量监督活动。 商品质量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规定的和通常隐含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线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的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商品检验:指商品的供货方、购货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某种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标准和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质量、安全及卫生性能、规格、质量、数量以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做出合格与否或通过验收与否的判定或为维护买卖双方合同法权益,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划分的争议,便利商品交接结算而出具各种第三方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 商品标准的分级:从世界范围来说,标准通常被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或专业团体标准:我国的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产品责任: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使消费者受到人身、财产的损害时,该产品的生产者及销售者应对被害人负有的法律责任。 商品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又不同于一般的物,它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因此,商品对于其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没有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但有间接地使用价值,即可以用它来进行交换而获得所需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业效益的源泉。马克思把这种使用价值称为形式使用价值。为了反映这种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本质,我们把它称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在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中,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充当了自己的对立物一使用价值的角色,价值作为特殊的有用性,满足了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交换需要。马克思吧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称为实际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赋予商品以各种有用性而产生的,是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而形成的。我们把这种使用价值称为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商品标识信息和商品分类信息:商品分类信息:反映了商品项目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商品标识信息:反映了某代码与某商品项目的一对一关系 商品质量监督:商品质量监督是根据国家的质量法规和商品的技术标准由国家指定的商品质量监督机构对商品的生产、流通的商品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活动ISO9000族标准;ISO 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 商品条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委员会(GPI)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和位置的标识代码的条码。(P35) 商品代码:是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特定商品项 目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P21) 商品使用价值: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指商品具有满 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过程与过程方法:过程: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

组胚考试范围及详解

一.组胚实验 考20道共20分 考试范围四次实验课要求看的切片 二.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共50分 考试范围上课内容(考题全部来源于组胚小书) 三.名词解释 考5个共10分 考试范围: 1.肌节:为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结构,一个肌节由1/2明带+暗带+1/2明带组成。肌节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动脉周围淋巴鞘:呈鞘状包绕脾中央动脉的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与交错突细胞等构成,相当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 3. 淋巴小结:是淋巴组织存在一种形式,主要由B细胞聚集而成的椭圆形结构。再受抗原刺激后,小结增大,中央出现浅染色的生发中心,内有许多呈分裂相的B细胞,还有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Th细胞等。有生发中心的称为次级淋巴小结,没有生发中心的称为初级淋巴小结。从次级淋巴小结中产生出针对抗原的幼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 4.滤过屏障:是位于肾血球毛细血管腔与肾小囊之间的结构,又称滤过膜,由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组成。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时,大量的水和小分子物质在较高的毛细血管压作用下,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正常时,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5.黄体: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颗粒和卵细胞膜喜爱那个腔内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

织和毛细血管也伸入颗粒层,这些成分逐渐演化成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显黄色,故称黄体。黄体含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前者分泌孕激素,两者协同分泌雌激素。 6.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胃上皮表面粘液细胞分泌的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粘液,覆盖于上皮表面形成。粘液层将上皮与胃液中的胃蛋白酶隔离,而高浓度碳酸氢根使局部pH为 7.既抑制了酶的活性,又可中和深入的盐酸,从而使胃黏膜免受损伤。粘液产生减少或分泌过多盐酸,屏障受到破坏,都会导致胃组织的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 7.趋化性:体内某些细胞(如巨噬细胞)有沿着某些化学物质浓度梯度进行定向移动,聚集到产生和释放这些化学物质的病变部位的特性。这些化学物质,称为趋化因子。这种趋化性也可见于结缔组织和血液的其他细胞,如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8.郎飞结: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呈节段状,相邻两个节段之间无髓鞘的缩窄部称郎飞结。郎飞结处的轴突部分裸露于外。 9.尼氏体:是神经元胞质内的强嗜碱性小斑块或颗粒。电镜下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尼氏体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主要合成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和肽类的神经调质。 四.论述题 考四个共20分 考试范围 1.试述浆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 浆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其光镜特点是细胞为圆形或椭圆形,胞核为圆形,常偏居细胞一侧,异染色质常呈粗块状,呈辐射状排列。胞质丰富,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色区。电镜显示,其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而浅染色区内则有高尔基复合体和中心体。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抗体能与特异性的抗原结合,抑制或杀灭

《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决胜高考,我行! 《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2.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3.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 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2.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3.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1.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2.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四、论证和探究问题 1.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2.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3.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趣味体验 天儿冷时尤其是在冬天。上课前,用手背触摸自己的脸颊。上课时,专心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下课时,再用手背触摸自己的脸颊。 课前、课后触摸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

中考考试范围与内容具体要求 (1)

中考考试范围与内容具体要求 数与代数 ⒈有理数 ⑴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⑵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 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⑶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以三步为主)。 ⑷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⑸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⒉实数 ⑴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⑵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⑶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对应。 ⑷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⑸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⒊代数式 ⑴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⑵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⑶会求代数式的值。 ⒋整式与分式 ⑴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⑵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 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 ⑶会推导乘法公式:,并能运 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⑷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 是正整数)。 ⑸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 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⒋方程与不等式 ⑴方程与方程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 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②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 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③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 二次方程。 ⑵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 本性质。 ②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 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③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商品学 期末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以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 具体包括: 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品种及其演变规律; 商品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商品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与安全认证;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商品检验;商品包装与商标;商品储运与养护;商品与资源、环境; 新商品开发;商品消费心理;商品广告;商品文化;商品美学;商品法规;商品地理;各类商品营销学;商品消费科学与教育等。 第二章 商品分类的内涵: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如规格、花色、品级等)的过程。 商品分类的方法: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2.以原材料作为商品的分类标志 3.以加工工艺作为分类标志 4.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5.以商品的产地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无含义性原则 商品编码方法:1.顺序编码法2.系别顺序编码法3.层次编码法4平行编码法

● 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 —13, EAN/UCC —8和UCC —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 ● 非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 —14, EAN/UCC —13和UCC —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 EAN/UCC —13 中国大陆前缀码690~695 EAN/UCC —14比EAN/UCC —13之前多了一个指示符(1~8用于定量,9用于非定量) 商品条码的种类 目前我国商店采用的店内码是EAN 推荐的EAN-13(标准版) 结构 厂商识别代码(前三位前缀码) 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一 N1~N7 N8~N12 N13 二 N1~N8 N9~N12 N13 消费单 EAN/ UPC 条码 厂家条码 店内条码 ITF-14条码 货运单 储运单 商品定量消费单元的标识 商品变量消费单元的标识 UCC / EAN-128条码

教师招聘考试范围与要求

教师招聘考试范围与要求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三)运用 1、“教育”概念与其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识记 1、教育目的概念。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中国教育目的以及小学阶段培养目标。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二)理解 1、中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4、教育功能的演变 (三)运用

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看法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识记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校长负责制 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4、校园文化 (二)理解 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2、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 3、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目

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考研参考书籍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咖啡色书皮)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绿色书皮)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版)》王瑞鸿,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 437 社会工作实务参考教材 《个案工作》许莉娅,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组工作》刘梦,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区工作》徐永祥,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行政》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关信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社会学调查方法》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 考研访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自我介绍: 2017考研(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我本科是二本院校,考研共复习了5个月左右。

统招初试411分+复试292分。总成绩排名为本专业第三。下面分享一下关于择校、复习计划、参考书目和心得。 一、关于择校 在我们开始决定考研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好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那么关于择校,要考虑几点:学校的综合实力,招录比,地点,是否包住宿,奖助学金,个人情愫。毕竟考研你是想向更好的地方前进,那么关于你选择的学校可以优先985或211的,在去学校官网或贴吧,了解想考专业的招录比情况。地点还是推荐去一线城市,发展空间会大点。其他的无非就是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人脉原因,总的去衡量出自己的目标学校。 二、复习计划分享 1.英语备考plan(英语二81分) 先是确定好适合自己的英语复习资料,切记同类型的辅导书不要重复买,比如考研单词书买一本就好,就是一本书反反复复背记,坚持到考前。然后你根据辅导书、练习题真题以及自己英语基础,对英语复习做一个大概的规划。人者各异,复习当中懂得适当调整。 参考书目: 视频:朱伟恋词17版、老蒋长难句语法、唐静翻译、考虫陈仲凯阅读、考虫新题型和完型、王江涛作文(我作文听得不多,主要是自己背,默写然后练习)。 用书:恋练有词+考虫1600词、张剑版真题(英语一2005年到2016年+英语二2007年到2016年)、有道词典(柯林斯)、王江涛英语二范文、朱伟小黄书、考虫考研真题大黑(英语二)+三套模拟卷。英语一主要就以近20年的真题复习就好。 大致过程: 考前我也查过大量前辈的经验贴,几乎都说英语最主要用真题来训练的,实践下来觉得完全可行。学英语就是背了忘忘了背,所以同一篇文章研究3遍都不为过。大家也可以多

高职单招《数学》考试范围和要求

高职单招《数学》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集合 1.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空集。 2.掌握集合的表示法、数集的概念及其相对应的符号。 3.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4.理解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5.了解充要条件。 二、不等式 1.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 3.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4.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三、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4.了解函数(含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 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了解实数指数幂;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

4.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5.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 6.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五、三角函数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理解弧度制概念及其与角度的换算。 3.理解任意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 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5.了解诱导公式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 7.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8.了解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六、解三角形 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2.能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3.能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七、数列 1.了解数列的概念。 2.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3.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4.了解数列实际应用。 八、平面向量 1.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

商品学知识

一)食品商品的储存性能 食品商品可分为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他们的储存性能是有一定差异的。 1、天然食品的储存性能 天然食品的耐储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品种、产地、饲养和栽培条件和收获季节等。 2、加工食品的储存性能 加工食品是指以天然食品为原料再经加工而得到的产品。加工食品大多数由于加工处理和具有完善的包装,其储存性能都优于天然食品。 (二)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1、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和生物学变化 (1)呼吸作用 是粮食、水果、蔬菜等有生命商品生理活动的主要标志。旺盛的呼吸能加速商品成分的分解,引起品质劣变。商品的呼吸作用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均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商品进行有氧呼吸时,基本的成分变化是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热量。商品外于缺氧条件下,进行缺氧呼吸,商品中葡萄糖分解为酒精、二氧化碳,并产生热量。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与发酵酒一样,因此又把它看成发酵作用。旺盛的有氧呼吸和缺氧呼吸均不利于商品品质,故采取适宜措施,抑制商品的呼吸作用,使商品的呼吸作用外于微弱状态,既可止商品品质劣变,又能保持商品的天然耐储性。 (2)后熟作用 是菜果采收后其成熟过程的继续。主要发生在果品、瓜类及果菜类产品的贮藏中。经过后熟作用果蔬改变颜色,改进风味,提高食用品质。后熟过程是有机体生理衰老的阶段,当菜果完成后熟时已处于生理衰老的阶段,因而失去耐贮性,进而腐坏变质。因此,作为贮藏的菜果应控制贮藏条件来延缓其后熟与衰老过程的进行。 (3)萌发与抽苔 是二年生或多年生蔬菜产品打破休眠状态,由营养生长期进入生殖生长期时出现的一种生物学现象。萌发是蔬菜休眠芽开始发芽生长,而抽苔则是花茎生长的结果。高温、高湿、充分的氧气及日光照射等条件,均能促进蔬菜的萌发和抽薹。 (4)僵直和软化 僵直又称尸僵,是指畜、禽、鱼死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生化和形态上的变化,促使肌肉纤维收缩,肉体呈僵直状态。 软化是指畜禽肉在僵直达到最高点以后进一步的变化。 2、食品储存中由微生物引起的变化 (1)霉腐性 有机物商品在微生物作用下而改变其原有的外观、强度、气味、食用品质等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微生物以有机物商品作为基质,附于其上生长繁殖,直接破坏商品的质量,而且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和毒素也严重影响商品的使用价值。微生物对有机性商品的危害是严重的,但微生物需一定条件才能生存和繁殖从而危害有机性商品。在不适宜条件,它的生命活动会被抑制,甚至被杀灭,故创造不适宜微生物生存的条件是保证有机性商品品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英语考试大纲要求

Proper names for places Continents 名词形容词 Africa African America American Antarctica Antarctic Asia Asian Australia Australian Europe European North America North American Oceania,Oceanica Oceanian,Oceanic South America South American Oceans,rivers,mountains,deserts,etc. Alps Indian Ocean Rocky Mountains Yangtze Amazon Mediterranean Sahara Yellow River Arctic Mississippi Seine Atlantic Nile Thames Himalayas Pacific Volga Cities Amsterdam Athens Atlanta Auckland Bangkok Beijing(Peking)

Berlin Birmingham Boston Brussels Cairo Canberra Chicago Detroit Dublin Edinburgh Geneva Glasgow Hong Kong Houston Jerusalem London Los Angeles Macao Madrid Manchester Melbourne Milan Montreal Moscow

考试范围和要求

2018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 数学考试大纲(面向中职学校) Ⅰ考试性质 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面向中等职业学校考生)是针对合格的中职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职院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入取。因此,高职招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高职院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模块必修课程,确定高职招考的考试内容。 数学科的考试,应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课程培养目标。 一、考核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模块必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

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以教育部公布的规划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2.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3.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简捷的运算途径。 2.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 3. 抽象概括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抽象、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