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及标准 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讲座 讲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及标准 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讲座 讲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及标准 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讲座 讲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及标准 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讲座 讲稿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讲座

学习目标

第一部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1了解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

2 根据健康标准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3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正确理解

4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第二部分系列讲座之一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1 对心理适应知识的了解

2 大学生适应不良的表现

3 应对适应不良的策略

第一部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一什么是健康

1现代健康观

同学们好,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健康?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没有病痛和不适,就是健康”,甚至有人认为能吃能喝能睡就是健康。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因素对于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那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日渐为人们所抛弃,新的健康观应运而生。

现代社会对健康概念有着全面而完整的理解。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成立之初就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健康”加进去,因此健康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后面三者都和心理相关。。

身体健康是身体的素质好,有健康的体魄,不容易得病,得病后很快会治愈;

心理健康讲的是平衡,有自我掌控能力,能够保持一种平衡;

社会适应,人是社会的人,在各种各样的人群中生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

适应良好的指标是能够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做出适应的反

应;

道德良好,有道德底线,不要损人利己,能够按照社会倡导的价值观、道德准则要

求自己,追求真善美,对是非善恶美丑有辨别能力

2健康人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个人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当然,我们这里主要了解的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对个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对生理健康具有直接影响,还是个体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长才的重要保证。俄国生理学家曾对战场上的伤员进行调查,发现战胜方伤员的伤口比战败方的要愈合的快,且愈合得好。其原因为战胜方伤员的心态要更为积极些。尤其是如果一个人心理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则必然导致生理异常或病变。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在现代,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已将身心疾病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并发现心理因素是许多疾病的病源或诱因,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癌症以及哮喘、糖尿病等都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也是智力活动的器官。心理活动通过大脑直接影响智力活动。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使人记忆力增强,反应敏捷,思维活跃;焦虑不安、悲观、苦闷、怒等不良情绪,则使人心烦意乱,思维停滞,阻碍智能的发挥。长期的心理紊乱必然导致大脑机能失调,破坏正常的智力活动。对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心理不健康,就难以继续进行正常学习。大量调查表明,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成为困扰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大问题,是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武汉某高校教务处备案,从1991年至1995年间,学校办理休学的188人,其中因神经衰弱,情感障碍等原因而休学的占24%。江西省对1995年以来28所院校大学生退学、休学情况的调查,在所有退学者中,52.41%的学生是因为承受不了学业上的精神压力而放弃学业的。在休学者中,心理疾病约占1/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进行正常学习与生活的基本保证。

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重要保证

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心理健康的直接体现。健康的心理有助于积极调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充分发挥智力潜能。一个人即使智力聪慧,如果心理不健康,那么他也可能难以适应社会,成就其才。这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例。

心理健康如此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针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内外学者都给出了相应的标准。大部分心理学者都认同是: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2国内学者总结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

(1)智力正常。

(2)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发展的阶段。

(3)有完整统一的人格。

(4)对人际关系有良好的心理适应。

(5)有稳定积极的情绪。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大学生特定社会角色的要求,以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一般认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为:

1. 智力正常

智力通常指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人的应变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各种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总体智力水平相对于同龄人较高,因此衡量大学生智力主要在于其智力效能是否得到充分发

挥,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是否具有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是否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2. 情绪健康

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情绪健康主要表现为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乐观开朗,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情绪发挥具有积极的效能感。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3. 意志健全

什么叫意志?人为地达到既定目标,主动克服困难的能力,就叫意志。意志是人特有的。意志力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

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

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4. 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指人格的各要素(气质、能力、性格、理

想、信念、人生观等)完整统一,平衡发展,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的大学生其所思、所

想、所行是协调一致的,并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5. 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6.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状况是心理健康状况最直接的反映。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7. 适应能力强

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应具有与该年龄和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大学生过于老成,过于幼稚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上述标准仅适合于大多数人。

没有全部达到上述标准的人并意味着心理不健康,但在某一标准方面极端异常的人,必定是异于心理异常。

(二)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受时代、民族、文化等因素制约,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群发生变化,而我们只有在相同群体中比较彼此的心理健康状态才是有意义的。例如,你不能拿一个三岁孩子的智力和一个30岁人的智力相比,而是应和与他同年龄的人群相比才有意义。由于民族之间或国与国之间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有时对心理健康的观念也不同,如在我国一个男人长期穿着方格裙,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健康行为,而在苏格兰,很多男人都穿着方格裙,却被认为是很正常的现象。

(三)心理健康是个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

人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相对而言的,从心理健康到心理不健康之间有着巨大的量的变化。我国心理学者岳晓东将人的精神健康比做白色,精神不健康比做黑色,认为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灰色区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浅灰色区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其突出表现为由诸如失恋、丧亲、夫妻纠纷、家庭不和、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不佳等生活矛盾而带来的心理不平衡与精神压抑。深灰色区的人则患有种种异常人格和神经症,如强迫症、恐人症、癔症、性倒错等症状。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之间也无明确界限,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心理不平衡、情绪障碍及变态人格,这些问题虽属于非器质性精神痛苦,但不同程度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情绪状态。

世间纯白的心理完美和纯黑的精神疾病的人极少,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有些学者将这一灰色区域——既非疾病又非健康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或者“第三状态”。

据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生活目标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伴随,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懒散与退缩,恐惧失败等。事实上,任何一个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对于黄金年华、美丽大学生活的感受力下降,对自我发展的心理预期也会变得不确定,人际吸引力降低而且自我满足感不高,内在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掘。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很不幸的非健康状态,虽然不是明显的病态,但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浪费精力,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力,毁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所以,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还指要超越“亚健康状态”。

(四)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消极的不良状态;而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状态,心理健康者并非毫无瑕疵。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

和行为,并非意味着此人一定心理不健康。有的时候,只要他能适应社会生活,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

其身心潜能,就可被视为心理健康。

(五)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精神病(心理异常)。

有的精神病患者在某些具体标准站仍可能表现得很正常。

理解心理不健康和精神疾病的不同,就会牵扯到临床心理学中的一些概念来,我们可以简单的了解一下

这个概念的区分:

心理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

心理正常:指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不包含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心理异常:即异常心理,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所以正常、不正常讨论的是有精神障碍或没有精神障碍的一对范畴。而健康和不健康是在正常范围内进行

讨论。所以不健康并不是有病,不健康和病是两类性质的问题。

心理咨询的对象仅仅是心一健康的人和心理健康状况欠佳但没有精神障碍的人。

心理正常: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可疑神经症

异常心理: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精神病患者)。

正常、不正常心理的区分的依据: 1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

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偏执性、反社会性;冲动性;表演性强迫性焦虑性依赖性人格障碍等。

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如果每个人在自己现有基础上能够做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追求自身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应该及时予以调整。

小结:总之,心理健康或心理失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人的一生中,心理健康或心理失调有时是交替出现的。当一个处于心处于心理失衡时,只要积极地进行心理自我调整或通过心理专家的帮助,大多可恢复心理健康状态。

同学们,在现代社会,提到人的心理健康,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心理咨询一词。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

当一个人遇到情绪困扰时,我们常听到的对话时,“你心理有病吧,去找心理医生看看吧?”

那么什么是心理咨询呢,你对心理咨询有什么样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如果去接受心理咨询的话,就代表自己不是正常的健康人了”;有的人认为“心理咨询师就是算命先生,心理咨询师知道你在想什么”……,还有人认为,做一次心理咨询,我就可以彻底解脱了,或者认为心理咨询可以帮我解决一切问题等。

其实,以上看法都对心理咨询的一种误解!到底什么是心理咨询呢,在这里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如果更完整一点,心理咨询的概念为:“心理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

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不同点:

心理治疗:是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其一,心理治疗在操作上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心理咨询是不太规范、不太标准化的。

其二,心理咨询是“协助解决”,即在协商和帮助过程中解决问题;心理治疗则是“矫治”,即带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按治疗方法进行调治。

心理咨询的对象:可分为三大类

1 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2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注:心理咨询的对象: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

不包括精神不正常(精神病人)的人、有脑器质病变的人和有人格障碍的人。

心理咨询的类别:按心理咨询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发展性咨询和心理健康咨询

发展心理咨询:在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产生困惑,如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为选择合适的职业,为个人事业的成功突破个人弱点,为婚姻家庭问题等等所进行的咨询叫发展性咨询。咨询者在面对上述自我发展问题时,需要做出理想的选择,以便顺利度过人生各个阶段,这时候,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向他们提供心理学帮助。

心理健康咨询:当一个精神正常的人,长期处于困惑、内心冲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而失去心理平衡,心理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尽管他们的精神仍然是正常的,但心理健康水平却下降许多,出现了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甚至达到“可疑神经症”的状态。这时,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帮助,叫心理健康咨询。

从心理咨询的对象和咨询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者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亚健康人群,而不是病态人群。不论是谁,只要你在生活和事业上遇到了一些事情,令你在心理上、情绪上产生了痛苦和烦恼,你希望自己能有所改善和提高,你都可以去寻找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帮助。

在西方国家,人们去求助心理咨询,就象治疗感冒那样普遍,是一种文明的表现。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许多家庭还有自己的私人心理医生。心理治疗还被纳入医保体系,费用可以报销。在美国,有30%的人定期看心理医生,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甚至总统们的心理问题也无法隐蔽,1972年开始,美国政府就在白宫特别设立“总统心理健康委员会”,专门为总统提供心理咨询。

所以,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不论其问题大小与严重程度。尽管有些人对于自己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解决,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科学合理地面对自己的心理困扰;一个人的一生中,也很难在任何时候都能很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求助心理咨询是帮助人健康成第的一条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捷径。就象过河一样,如果不用船也能过河,或建桥,或游泳,但是效率大不一样。同样,不求助心理咨询也能达到个人改变和成长的目标,但是可能会走不少弯路,而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会更有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

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

保密原则

咨询人员保守来访者的内心秘密,妥善保管来往信件、测试资料咨询档案等材料,不在任何场合谈论来访者的隐私,除非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不向来访者的单位领导、同事、同学、父母、配偶等谈及来访者的隐

理解支持原则

咨询人员对来访者的语言、行动和情绪等要充分理解,不得以道德的眼光批判对错,要帮助来访者分析原因并寻找出路。

时间限定原则

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45分钟左右,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

来访者自愿原则

原则上讲,到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来访者必须出于完全自愿,这是确立咨访关系的先决条件。没有咨询愿望和要求的人,咨询者不会去主动找他(她)并为其心理咨询,只有自己感到心理不适,为此而烦恼并愿意找咨询人员诉说烦恼以寻求咨询者的心理援助,才能够获得问题的解决。心理咨询室的大门向任何人都是永远敞开的。

客观中立原则

存在即合理,每个人做任何事必有他自己的苦衷。心理咨询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不以道德的标准,对来访问者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灵的雨季

感情限定原则

咨访关系的确立和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咨询者和来访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但这也是有限度的。来自来访者的劝诱和要求,即便是好意的,也是应该予以拒绝的。个人间接触过密不仅容易使来访者过于了解咨

询者内心世界和私生活,阻碍来访者的自我表现,也容易使咨询者该说的不能说,从而失去客观公正地判断事物的能力。

重大决定延期原则

心理咨询期间,由于来访者情绪过于不稳和动摇,原则上应规劝其不要轻易作出诸如退休、调换工作、退学、转学、离婚等重大决定。在咨询结束后,来访者的情绪得以安定、心境得以整理之后作出的决定,往往不容易后悔或反悔的比率较小。就此应在咨询开始时予以告知。

结语

上面我们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针对以上学习内容,不知在座的各位有什么想法?我们所讲的知识是否和你以前的健康观和对心理咨询的了解有所偏差?你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吗?,当你遇到各种情绪困扰久而不决时,想到过寻找心理咨询专业人士帮助吗?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不管我们愿意与否,都要开始独立地面对真实的生活,都要自主地解决自己的人生难题。但是,当我们以极大的热情去直面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之梦时,会发现生活之舟是那么的复杂,有时甚至是那么的难于驾驭。痛苦的反思之后,有人开始调整目标、重塑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有的人则选择了逃避与自暴自弃,以消极的心理与行为去对抗生活。积极的接纳与奋进是美好人生的起点,而消极的对抗则有可能一事无成。因此,在大学阶段,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关系着每一位学子的成长。

在心理健康层面里,心理适应状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对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面对新环境,可能会存在着诸多适应不良现象,这些适应不良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就会影响到心理健康。接下来我们讲座的第二部分讲得就是: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第二部分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在你们进入校园的这段时间,你或许已经产生了或可能将产生这样的感觉:失望感、空虚感、迷茫感、自卑感、孤独感、失落感和焦虑无助感等。这些心理上的不良症状主要是因为在进入大学的较长一时间内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新环境引起的,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自我定的摇摆、奋斗目标的迷茫、新生活方式适应困难,社会困惑等。

那么是什么是适应呢?

适应:是个体在面对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要求的过程。

心理适应:主要指各种个性特征互相配合,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一个人能否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能否处理好复杂、重大或危急的特殊情况,与他的心理适应性高低有很直接的关系。

什么是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初入大学的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开始阶段需要在心理方面完成大学环境的改变,适应大学的生活。

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

积极适应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它应有两种含义:一是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或顺应环境中的某些变革;二是不

断地抗争和选择,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这是发展性适应。

消极适应是一种不健康的适应,它以牺牲个体的发展为代价。甚至会导致某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疾病。

在现实生活中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往往有 3 种:

第一种方式是反抗现实。由不满现实转而反抗现实,反抗现有的社会规范,反抗社会权威,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其结果是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为严重的挫折,甚至于毁灭自己。

第二种方式是逃避现实。由于个体承受不了现实压力,不从经验中学会面对现实,而以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方式来应付问题,借以获得暂时性的满足,但久而久之会造成更大的失败。

第三种方式是脱离现实。从现实中退却,沉湎于虚构的幻想世界,过的是完全与现实隔离的生活,此种方式易于导致心理疾病。

初入大学后,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适应任务有:

大学新生的主要适应内容

1 生活环境的适应

2自我认知和评价的适应

3人际关系的适应

4 新目标的适应

5 学习的适应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同,所以并不是每个新生都能很好的适应大学里的新生活,有些学生在环境、情绪、情感等方面就存在着诸多不适应,这些不适应或轻或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接下来我们从侧面了解一些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困惑现象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困惑现象:

案例一:理想现实差异导致的失望苦闷现象

“入学前,我以为大学是一座神圣的知识殿堂,应该是明窗净几,充满着诗情画意。然而,入学后,我对大学的憧憬完全破灭了。我来学校报导的时候,学校好像正在修建,一翻乱七八糟的景象,没有绿树成荫,也没有鲜花盛开。我的宿舍破旧窄小,又没有空调。这里的条件太差了,真是不想再在这里待下去了,我要退学。

“我是考试失误才进了这所不知名的大学,我本来是能考上复旦大学的。这里的学校比我想像的要差得太多,我在这里根本学不下去习……”

在入大学之前,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象,想象中的大学安静而美丽、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教室窗明几净,宿舍整洁宽敞;长发飘飘的漂亮女生穿着白色的裙子,抱着书,散步在绿荫小路上;帅气的男生骑着自行车潇洒地从身边穿过……

进入大学以前,许多学生迫于学业负担太重而对大学生活及现实社会了解的很少,只是单纯的通过家长和老

师的渲染,对大学过于理想化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且以考上心目中的高校作为终极的目标,以此来激励自己在高中阶段的埋头苦读。但是当他们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却并非如此,于是心理产生了很强烈的失落感。另外,还有部分新生对于所上的大学及专业感觉与自己的期望反差较大,心理感到苦闷。

案例二:“松口气”心理导致的无聊空虚现象

“熬过高三,感觉一身轻松,大学的环境也相对宽松。我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一下子就忘记了自己是学生。听高年级老乡说,大学课程不难,平时上课听听,最后一个月努把力就过去了。带着这样的心理,我平时上课经常不去,结果大一上学期就挂了两门,连高中最得意的数学也没及格。”“大一下学期新买了电脑,更是成天在宿舍疯狂打游戏,这学期挂了四门。”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同学们犹如一列疾驰飞奔的列车,目标就是大学。家长殷切的期望,老师无处不在的督促,都成为这列火车一刻不停飞奔的前进动力。可是跨入大学校门,列车到达了终点,同学们的心情突然放松,顿然失去了冲力,前途目标骤然消失,老师家长的督促叮嘱带来的压力一下也没有了,这种前无目标,后无动力的“自由”状态,导致许多大学新生感觉自己缺乏生活目标,从而得过且过。迷失了方向陷入了迷茫,上课没劲,逃课;下课无聊,泡网吧,打游戏,睡懒觉,彷徨中找不到自我,于是,情绪低落、无聊迷茫的心理状态案例三:学习方不适导致的困惑迷茫现象

“高中的时候,我们老师每天陪着我们学习、啃书本,一页课本我们用一周来嚼碎吃透,那过程我们学得多扎实。现在老师一节课讲几十页,下课就走人,没人叫我们去上课,更没人陪我们自习。马上要考试了,一周要考十几门,我都不知道怎么复习这么一大堆知识,我跟不上,我担心考不好。围绕着我的是陌生的人、陌生的事和陌生的感觉。我苦恼极了。

某校数学系的小张进大学后,一直觉得学习压力很大,原来是某重点中学学生的她,忽然感觉以往的学习方式完全没有用了。觉得无助的小张有空就往家里跑,还哭哭啼啼了好几次。心急的母亲只好求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

在中学习惯了听老师详细讲解、在身边悉心指教的学习生活,对大学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一时很不适应。如何自习,如何查资料,怎样衡量自己的学习效果,都成了新问题。找任课老师不容易,也不能象在高中一样指望家长聘请辅导老师来帮忙……许多同学、特别是大一新生不得不慎重思考“我该怎么学习?”

案例四:自我地位改变导致评价失调现象(失落感)

某大学读大二的小张,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是以欢快的心情走入大学校园的。但是不久,他便发现自己已不是高中时期的“佼佼者”,在学校里他只是平凡的一员。慢慢地,他的优越感消失了,做什么事都不再充满自信,开始不合群,觉得什么都不可信、什么都没意思,甚至感到生活中缺乏安全感……

许多大学新生在中学时代都是班级的尖子生、优秀学生、班级干部等,在各方面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和照顾。而当进入大学后,他们却发现身边都是跟自己一样优秀或是比自己成绩更优秀的同学。自己中学时考试名列前茅,现在只能排在中等位置;原来是鹤立鸡群,现在却是平凡无奇。这种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落

差。优越感一扫而光,失落感却油然而生。于是他们开始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进入大学后,衡量个体价值与能力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有才华、兴趣、风度、交往能力等也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重要品质与风格。于是部分大学新生对比那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而这种地位的悬殊变化也会导致学生自我评价失调,从而带来自我意识的矛盾与混乱

案例五:人际适应不良导致孤独压抑现象

某大学生小张是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的,从小一切都有父母帮他打理,所以从来没受到过挫折。上了大学,过上了寄宿生活,刚开始他还能适应,后来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惯寝室的人,看不惯他们谈女朋友、看不惯他们的穿衣风格、看不惯他们的处事方式,渐渐地性格越来越孤僻;又不愿意向别人吐露心声,慢慢地连集体生活都不太参加了。久而久之同学们也都开始疏远他,他也变得多疑多虑,有人在旁边小声说话,他都会认为是在议论自己。

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相处,是一些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由此而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往往给一些大学新生带来许多烦恼。这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占很高的比例。如有的学生与同寝室的同学长期关系冷漠,稍有不和便恶语相加;有的学生不愿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少朋友,对外界很少关心,经常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的学生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世原则,过分关注自我,注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过多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对别人缺乏关心和谅解,导致了人际交往中的自命不凡和过于敏感挑剔;还有不少新生不能适应新的师生关系;有些同还不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有的新生受习惯心理影响,对男女交往过于敏感,从而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甚至相互隔离。也有的同学过快将同学关系发展能恋爱关系,过早地沉溺于“两人世界”。也有的陷入单相思中而不能自拔,由些而产生情感冲突。这些学生大都会出现因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孤单失落,寂寞失眠、注意力分散甚至社交恐惧等症状。

案例六:自主自理能力差导致的“无措”心理

吴某,女,来自浙江,人长得清秀苗条,但个性孤傲。来大学后第一周上课,有三次找不到教室,只好回寝室睡觉。家人给得一个月的生活费,由于自己安排不合理,几天就用完了,只好打电话再给家里要钱。两个月下来第一次洗床上用品,把枕心和枕套全泡到了水里,引起寝室同学的笑话,心理十分烦躁,想起来自己的种种“不幸”,经常独自一人哭泣。

现在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前,除自己的学习外,其他生活上的事情几乎都靠父母打理。缺乏锻炼造成的依赖性给新生们带来的痛苦矛盾从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各方面反映出来,尤其是在受到一些挫折到时候,新生们就会恋家想家不能自制。

另外个别大学新生还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大学生多为异地求学,地域环境的变化通常给他们带来一些生活习惯上的不良反应,也就是“水土不服”。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语言、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存在很大不同。由于语言听不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大学新生往往“不便”明说,也因此产生孤独感。

生活上,有的饮食以辛辣为主,有的以清淡面食为主,许多异地大学生初入大学时很不适应,个别严重的甚至因为吃不惯学校食堂的饭菜而退学。

思考:

大学新生还有哪些适应不良现象?

为什么会有如此适应不良现象的困惑现象?

你有不适应的困惑吗?联系自身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下面我们可以做一份问卷来帮助你判断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状况。

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

[提示语]下面的问题能帮助你进行心理适应能力的自我判别。请认真阅读,并决定其与你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然后从每个项目下面所附的3 种备选答案中选出1 个来。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3. 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或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8.我的期末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9.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0.对他(她)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1.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2.我很少固执己见,常常乐于采纳别人的观点。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5.有时自己私下里明明把材料背得滚瓜烂熟,可在当众背的时候,还是会出差错。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评分规则

(1)凡是单数号题(1,3,5,7??),选“是”得-2 分,选“无法肯定”得0 分,选“不是”得2 分。

(2)凡是双数号题(2,4,6,8??),选“是”得2 分,选“无法肯定”得0 分,选“不是”得-2 分。

(3)将各题的得分相加,即得总分。

结果解释

35~40 分:心理适应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人交往轻松、大方。给人印象好,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

29~34 分:心理适应能力良好。

17~28 分:心理适应能力一般,当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能适应。

6~16 分: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依赖于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旦遇到困难则易怨天尤人,甚至消沉。

5 分以下:心理适应能力很差,在各种新环境中,即使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够适应,常常困惑,因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总是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

注意:如果你在这个测查中得分较高,说明你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强,但需保持和继续努力;如果你得分较低,也不必忧心忡忡,因为一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各种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强的。只要你充满信心,刻苦学习,虚心求教,加强锻炼,你的心理适应能力就一定会增强的。

从以上新生的种种适应不良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一新生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及时调整和强化对四年大学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如何适应,即面对适应不良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应对适应不良的策略:

一、首先必须了解大学的特点,通过了解才能更好的适应大学的新环境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由中学升入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客观环境有了显著的变化:由接受信息量小、交往、活动范围狭窄,变为接受信息量大,交往、活动范围较广阔;由父母“包办”的家庭生活,变为需要自主、自立的集体生活;由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思考问题的过程,并把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认知等。尽量缩短这一过程,尽早把握大学生活的规律和特点,是每一个跨入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都应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乃至以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活的集体性和自理性

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基本生活环境都是学校,但大学的生活环境较之于中学在空间、内容、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学生大多不住校,过着走读的生活,基本是从家门到校门,接触的对象局限在老师、同学、家庭成员之间,生活空间比较狭小。而大学生则走出了家门,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聚集在一起过上了集体生活,交往的对象不仅有老师、同学,而且还有同乡等,生活空间扩大了。再者中学生有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的中心内容是学习,在学校有老师的严格管理,在家里有家长的严密监督,社会交往也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中,“保姆式”的管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但大学生的生活则完全不同,进入大学之后,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许多同学还远离家乡,学校管理由“封闭型”向“松散型”转变。不再有固定的班级和教室,不再有统一的作息时间,很少有经常性的集体活动,个人自由支配度增大,衣、食、住、行、经济开支等都要靠自己安排处理。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差异,主动地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关心成为一种需要。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会很快适应,应对自如;自理能力弱的同学,则可能计划失当,顾此失彼。

2.大学学习的选择性和自觉性

大学的学习特点与中学时代相比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内容相对深奥,学习方法由“学什么”转变到“怎么学”,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培养自学能力就成为关键。

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专业方向基本确定,需要大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学主要实行的是学分制,除了公共科目、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属于必修之外,各专业都开设选修课,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修相关课程,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加强。大学图书资料和各种信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熟悉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索资料和掌握信息,成了必备的学习技能。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子湖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

3.课余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社会活动与中学相比,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所谓“一元化”指中学阶段重点是在学业上互帮互助,互相讨教。而进入大学后,同学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活动增多;由志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的各种学生社团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人际关系交往,诸如谈朋友,老乡会,师生交往等活动也增加。因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在相互交往中增进同学间的情谊。

4.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家卡耐基指出:“一个人的成功,15% 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所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重要的发展任务

前面已提到大学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来自我国各地的,兴趣爱好各异、生活习惯不同的同学共同生活,难免产生矛盾,尤其对中学时代缺乏住读经验的学习而言,这是不小的变化。大学生交往不再受父母老师的限制,交往的范围扩大,但是心理的闭锁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往不如中学融洽,处理人际关系相对困难。同时,恋爱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同学的恋爱以及自己的面临的恋爱,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5.大学管理的“三自性”

学校在管理方式上采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形式。

大学对学生的管理不如中学严格,尽管有辅导员、班主任,但是他们的职责主要是通过指导、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自理能力,不像中学老师那样,管得具体、周到等。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二、正视和接受心理不适状态

“凡事预则立”如果在心理上对问题有个准备,就不会仓促应战,弄得自己措手不及。以下观点对你减轻压力肯定有帮助:

?1. 问题的普遍性

?2 问题的必然性

?3问题的发展性

所谓适应,是一个源于生物学的概念,心理学引用过来说的是有机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适应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机体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与环境保持平衡。如果有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来重建平衡。这种由平衡至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循环往返的过程就是适应。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而对每一个人生的转折,面对每一种新的生活,都会有一个适应期来实现人与环境新的平衡。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一般说来是一个正常的人生课题。换句话说,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是情理之中的事,没有适应性问题才是怪事。

面对新的适应,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或害怕,而是应该探求自己的适应性问题有哪些,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对待,怎样更好的走过这段新生活的心理适应期,更好的实同新的平衡,促进新的发展,达到新的成长。回想一下,谁不是在问题中成长和成熟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成长,人类总是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长的。问题越复杂,对我们成熟更有利。想想看,如果你现在的问题还是上街怕走丢了,那你现在的发展水平就可能而知了。问题预示着我们新的一轮成长开始了,所以我们要勇敢地面对问题。

三、准备应变

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皮亚杰

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即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邱吉尔

1 尽快熟悉学校自然环境

下面例举了入学后活动状况不同的两类学生,猜一猜,谁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生活

A类:入校后一经安排好行李,马上就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了解办公室在什么地方.教室,图书馆的使用规定,

食堂的开饭时间,如何购买澡票,甚至学校有几个门.商店,电话亭的位置等,都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时就会比别人更顺利,更节省时间,更早适应新环境,而且,还可以给那些对周围环境不熟悉的同学以指点和帮助.

B类:刚到新的环境中,非常拘束,胆怯,缺乏方向感.生怕走动一点儿就迷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别人求援.所以尽量少走动,少说话,碰到一定要办的事则只能依在别人后面或者结伴而行.

对新环境适应快的学生,很快就成为班级中的重要人物,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与老师,同学接触多,掌握的信息多,锻炼的机会也多,能力提高很快,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如何尽快熟悉新的环境呢除了自己摸索以及比

较方便的方法是向高年级同学或者同乡请教.多数老生都很愿意把他们的经验,教训介绍给新生,以帮助他们尽快

适应,少走弯路.

2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1)学会独立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2)适度消费:确定当前消费状况;有计划消费;学习金融理财方面的知识。

吴某,女,来自浙江,人长得清秀苗条,但个性孤傲。来大学后第一周上课,有三次找不到教室,只好回寝室睡觉。家人给得一个月的生活费,由于自己安排不合理,几天就用完了,只好打电话再给家里要钱。两个月下来第一次洗床上用品,把枕心和枕套全泡到了水里,引起寝室同学的笑话,心理十分烦躁,想起来自己的种种“不幸”,经常独自一人哭泣。

上面我们讲了一个因生活不能自理的而带来情绪困扰的案例。上大学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父母、长辈每日的悉心照料,许多事情需要独自去处理,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了。从离不开父母的家庭生活到事事完全自理的大学生活,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真正的生活独立性的训练。

新生首先应学会日常生活的打理。要学会准时起床、运动,学会自己料理床铺,收拾房间,学会自己洗衣服,缝补衣服,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和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就更好了,因为同学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3 学会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才有了支持力量,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快。

(1)学会沟通

人际间良好关系的建立离不开良好的人际沟通,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开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钥匙,是化解人们之间误解和冲突的宝剑,是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润滑剂。所以当你由于自己的惰性,“懒得说”或因自己的傲气不想现人沟通时,希望你常问问自己:“我如果不说,他(她)知道吗?”

(2)转变人际交往观念

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交往,学会与自己看不惯的人和平共处。每个人长短处各不相同,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学习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你就会得到很多朋友。

(3)学会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人

不能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只有建立在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人的基础上,人际关系才能纯洁,长久和有活力。

(4)学会多渠道主动与老师交流

首先要理解老师的多种角色,有的老师,不仅是老师,而且是领导,还是科研工作者。因此,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所以如果你不能主动与大学老师沟通和交流,老师可能以为你没有这样的需求。当然,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有多种方式,不仅可以面对面的交流,而且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书信等来交流。

4转变学习目的、学习方式

“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惟有寻找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惟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取决于静止的知识。”——罗杰斯《学习的自由》

前面我们已了解大学学习与在中学学习已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大学新生迫切需要通过向学长取经、向老师取经等各种渠道尽快的了解大学学习特点及规律,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验,迅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和大学学习特点的有效学习方法。谁能最快地适应大学学习方法,谁就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

5 转变自我认识与评价

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和别人的差距进行客观的分析。

差距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想办法缩短的差距,比如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因为学习、掌握知识是将来开创事业、寻求职业的必备手段;人际交往问题会影响到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

另一类差距是正常的差距。这类差距能缩短更好,不能缩短也无大碍,因为个体之间肯定会存在差异的,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好。如面貌、穿着、某方面的才艺等。在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的同时,还要肯定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应做到了解自己的优点,并展示自己的优点,提高自信和自尊,从容面对现实。

四、确立人生的新目标

一位大四的学生回忆说:“ 4 年前,我如愿以偿地跨入了大学校园。当时,对于我来说,大学已是我‘理想的顶点’,满足感油然而生,放松紧张的神经,休整疲惫的身体,上课读小说,下课逛大街,早晨睡懒觉,晚上看录像,整天不思学习,无所作为。这种消极颓唐的生活伴我混过了半年光阴。第一学期考试下来,我竟然在全班倒数几名之列。这对于长期名列前茅的我,犹如当头一棒,想要振作起来,但又不知从何下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竞争也日趋激烈。在人口高度密集的中国,就业竞争更是不在话下。劳动力与岗位呈现粥多僧少的局面。就业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近日来,“富士康”跳楼事件已经将这一恶性的状态推到了风口浪尖的田地,减压已不可避免地被提上社会平台,这将是缓解矛盾所亟待采取的主要办法。当代在校大学生也深深地体会到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学业的压力也使他们喘不过气。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一二级考试,学分考试…所有的一切使得大学生活充满压抑感。再一个,友情,爱情,生活方面的烦恼也是他们众多压力的来源。 活动目的与意义: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减轻大学生心理承受的过重压力。为了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境地,理性地对待所面临的压力与挫折等心理问题,以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看待并解决困扰他们的难题。让大学成为他们心中快乐的圣地,让大学生活成为他们脑海里美好的回忆。健康的心理是维持大学生继续热情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战胜困难的必要条件!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安排: 2010年6月5日——6月6日 地点:xx大学西校园6B小广场,第二教学楼 三,活动开展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展览,影片放映,讲座,心健知识有奖竞答 四,活动开展: 6月5日:上午在西校园6B小广场展览心理健康知识 下午在第二教学楼201教室播放影片《大学生心理健康》6月6日:上午在西校园6B小广场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奖竞答活动 下午在第二教学楼201教室心理教授讲座 准备阶段: (1)通过上网寻找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大学生减压方面的资料,以简洁,轻松的方式,以手工或电子版的形式,张贴在展览板上。其中辅以简单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状态下学到有益的知识。展览中包括对心理现象的诠释及对心理案例的剖析与解决方法,案例后注以专家寄语。(2)影视作品由主办单位向学校心健工作室的教授和老师咨询,请教,最终确定影片内容。(3)有奖竞答活动中,由工作人员上网搜索查找相关资料,咨询心健老师,找些有关心健问题,减压方法之类的问题。礼品有餐巾纸,小挂钩,小卡片等之类;现场布置有横幅,彩球等简单的装饰。(4)讲座则请来学校心健工作室的权威教授来演讲关于如何处理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感情,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举办阶段: 此次活动组织人员由社会工作协会操办,人员数量有限,所以应该合理配置。 展览由于需要现场指导不多,所以只需在此安排4,5个工作人员维持现场便可。在放映影

最新浅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容易丧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在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同时,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使大学生在情绪上得到宣泄的同时,却容易在道德上迷失自我;应该从①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心理障碍,加强挫折教育;③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网络影响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以其数字化、信息化的生存状态和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的特点,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使大学生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等方面发生变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网络的平等、开放和互动,极大的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可用匿名的方式进入网络,嬉笑怒骂、畅所欲言、无所顾忌,不受时空、地域的约束,纵横驰骋,因此轻而易举地赢得大学生的青睐,使之无“网”而不胜,有的大学生甚至对网络表现出了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整天沉湎于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不 一、网络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网络一方面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另一方面却影响了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由中学到大学的改变与适应过程中,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原来中学时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由于成绩平平、缺少特长,在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中难以获得成功,而成为校园中的普通一员。一些大学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导致自信心缺乏,其价值感和成就感便无从谈起。而在网络虚拟社区里,在游戏中,每升一级或者是打过一关,都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高峰体验”,可以找回“辉煌”的自我。在现实社会中许多需求是很难轻易得到满足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然而,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随着上网次数的增多这种成功的心理体验也会不断得到满足。尽管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心理感受,也让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所体验的快乐和自我成就感,比现实世界要多得多,使他们沉湎于此而不能自拔,更加依恋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久而久之,陷入了对现实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的空虚感当中,丧失了前进动力。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学生往往以这种方式选择 (二)网络的平等性、隐蔽性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大学生渴望友谊和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有强烈的交往愿望,然而在现实生活里,由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常会使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表现出了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如多疑、害羞、闭锁、社交恐惧,而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恰好为这些学生满足和实现交往愿望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网络里,不再强调相貌的作用,人们在一个非以貌取人的环境下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每一个网民拥有平等的发言权,人们根据你的话语来形成对你的印象;在网上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且一般来说不用担心会带来什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健康从心开始 一、活动背景: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对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以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借此开开学之处,我院特举办这次大学生心里健康活动,来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为同学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目的: 围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健康从心开始”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发大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关注心灵成长,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困惑,并主动探求解决途径,健康快乐成长。 三、活动意义: 1、为学生们创建一个和谐美好校园。心理健康活动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校园生活 的丰富多彩,并且学会珍惜,减少不和谐因素。 2、为学生以后学习甚至工作提供了精神上的帮助。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感同身 受,使自己精神层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人更加开朗自信。 四、活动时间:2016年5月25日 五、活动地点:待定 六、活动对象:全体学院学生 七、活动流程: 1、在学校橱窗及宿舍区张贴有关心理知识的展示,同时宣传本次活动,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3、通知各班班长及心理委员,让他们通知本班参与活动的同学于活动日到现场参加活动; 4、在参与同学到达现场前对现场进行布置; 5、在现场放有一纸盒,让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将此写在纸条上,并附上联系方式,待过后统一查看并逐一通过联系方式进行解决; 八、游戏规则: 扮时钟游戏: 1、在白板或墙壁上画一个大的时钟模型,分别将时钟的刻度标识出来; 2、找三个人分别扮演时钟的秒针、分针和时针,手上拿着三种长度不一的棍子或其他道具(代表时钟的指针)在时钟前面站成一纵列(注意是背向白板或墙壁,扮演者看不到时钟模型); 3、主持人任意说出一个时刻,比如现在是3小时45分15秒,要三个分别扮演的人迅速的将代表指针的道具指向正确的位置,指示错误或指示慢的人受罚 4、可重复玩多次,亦可有一人同时扮演时钟的分针和时针,训练表演者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5、最后胜出的一组同学将获得奖品,奖品待定 九、活动经费:各种道具+奖品费用

大学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大学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主讲人:姚子雪婷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引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通过一个小的互动游戏,得出我们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还有待提高,并阐述心理健康的涵义。 三、大学新生的主要心理困惑。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心理健康。 一、导入: 生活有很多常见的例子(如:交通事故、学习困难、戒毒等),这些事例都说明,人的问题是所有社会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解决问题也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才是“治本”之道。 我国著名学者申荷永、高岚曾讲过一个通俗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三个“钓鱼人”聚在一个大河潭边钓鱼,钓鱼时他们发现有人在上游被水冲进水潭挣扎着求救。于是,有一个钓鱼人便跳入水中把落水者救了上来,并予以抢救。但在这时,他们又见另一个被冲下来的落水者,另一个钓鱼人又跳人水中把他救了上来……可是,他们同时发现了第三个、第四个和第五个落水者……这三个钓鱼者己经是手忙脚乱,难以应付了。 此时,有一个钓鱼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离开现场去了上游,想做一项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工作,他在落水处插上一块木牌警告并劝说人们不要在这里游泳,但仍有无视警告者被冲下水潭。后来,其中一个钓鱼人最终明白这样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要做另一项工作:教会人们游泳。这似乎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有了好的水性,不易被冲走,即使被冲入急流中,也能够独立应付,自我保护。 如果以此来比喻,那位要教人们水性钓鱼人所做的工作,就好比是心理健康教育了,他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但教人们如何预防危险发生,还教人们处于危急时进行应对的能力。 二、互动游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一)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自己是健康的吗?下面先请全体同学起立,认真听老师的提问,回答否的同学就请坐下。(准备十道问题) (二)通过游戏可见最后站着的同学只有少数几个,大部分一开始自认为健康的人最后都坐下了,说明我们的心理健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但我们一定要明白,存在这些问题都是正常的。因为这些心理问题是和我们大学生心理成长成熟阶段有密切关系的。那么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究竟是哪些呢? 作为大学生,是正处于青年的中后期,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特定社会角色的要求,其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个性等。 满意的心境满意的心境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处于顺竟或逆境,都能够随遇而安,积极地寻找到生活的乐趣,发现生活的光明面,满意的心境主要来源于较高的精神修养,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具有满意心境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幽默感可以调节情绪、放松精神、减轻焦虑、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氛围。 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成长决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运动过程,每个大学生都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最终成为一个社会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对集体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与同学和老师和睦相处,融洽共事,并通过积极的人际交往有思想和认识上的收获和心理上的良好调节。 坚强的意志力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先决心理条件之一,凡事总回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而只有克服了各种苦难的人才可能到达辉煌的顶点,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常常有许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得了软骨症,看到困难就退却,一有挫折就败下阵去,从而是成功之路上的最凶横的拦路虎。 良好的个性良好的个性是人成材的重要心理因素,人才的类型、人才的层次、人才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等都与人的个性有很大关系。 良好的个性是获得众多朋友的基础,是人际和谐、家庭幸福的基本条件,同时个性良好的人也是最能够善待自己,完善自我的人,不仅在道德上,而且在自我发展上,个性良好的人较易得到和谐发展。而个性不良的人则完全相反,在走向成功的途中会有更多的坎坷,不仅获得成功比较难,而且即使取得了成功,却由于不一定能够获得幸福等原因,他的人生也充满痛苦。 如果我们能够时常记住这几点,相信我们都将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但是,我们也要记住一点,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就像我们在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中学到的,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永恒的运动,静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一)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一)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当前,虽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校园是一个世外桃源、天外净土,然而就在这一方圣土之内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是目前困扰着大学生的首要问题之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辩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样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等,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性:1、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基本介于中上智力和高智力水平之间;2、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3、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光环效应,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经历,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此自我评价会有偏高的可能;4、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倾向于理想化,具有明显的离散特征,当他们被个体调用来进行社会行为判断时,当事者便会表现出明显的苛求现象或理想化倾向。 正是由于高校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且此年龄段是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阶段,即处在心理断乳期,因此他们在这一时期内最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 1、理想与现实方面。大学生对未来有自己的设想,且一般理想比较高,希望将来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有时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没有克服的信心和方法;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喜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想做大事而一鸣惊人,这就必然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自尊与自卑方面。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大学里人才济济,许多高中时期的尖子优势不再明显,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荣耀,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学因此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产生了自卑感、挫折感和焦虑感。 3、动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学新生常常在考大学的目标已达到后,很快便失去初进大学的新鲜感,丰富多彩的 大学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却黯淡无光,他们对学习来不了兴趣,对活动提不起精神,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难以建立自信心,从而缺乏心理发展的动力。 4、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目前大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相当多同学是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而学习,面对市场人才竞争的压力,他们内心都有危机感,但真正学起来仍然没劲。加上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不少同学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也差了。成绩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创造心理的发展了。 5、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大学时代是一个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大学生们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独,他们常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不少同学将人际关系不适列为仅次于考试焦虑的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少数同学甚至产生社交恐惧,部分同学则因与其他同学发生争吵或矛盾,不会处理而十分苦恼。 6、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大学生已进入性生理成熟和趋向成熟的阶段,而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生活经历导致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后延,致使他们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加上性知识的匮乏,他们常常在正常的性幻想、性梦、性冲动后产生罪错感,少数

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策划书(完整版)

策划编号:YT-FS-2596-50 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策 划书(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策划书(完整 版) 备注:该策划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 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活动主题:我爱我——团结互助,给力心灵,共同成长 二、活动目的: 围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以“给力心灵,团结互助,共同成长”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发大学生关注心灵,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困惑,并主动探求解决途径,健康成长。 三、活动主办: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 四、活动承办:院系心理健康部,心理成长协会 五、活动时间:xx年5月3日(5月3日—31日)

六、活动范围:全体学生 七、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 (一)宣传篇 1、横幅宣传:出一条横幅(一式两份),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主题。 承办单位:院宣传部、院心理健康部 横幅内容:团结互助,给力心灵,共同成长——湖铁职院第八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宣(暂定)横幅位置:南院悬挂于j1教学楼前,东院悬挂于篮球场 2、板报宣传:出一期板报,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主题、内容、时间安排等。 承办单位:六系心理健康部 活动要求:六系各出一期板报 板报摆放:南院篮球场、东院教学楼前 3、报纸宣传:出一期报纸(>特刊),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主题、内容、具体活动安排等。 承办单位:大学生心理成长协会《心之桥》编辑

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第一段,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纲要》的通知和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于几号开展了“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X老师做客主讲,由12级会计专业参与。 ,第二段,本次讲座,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讲述,一、认识自己,知道“我是谁”。 自我认识是一辈子的事,因为人在不断地成长与发展,所以就会有对自己的不断的认识与发现。有关自我认识的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不解决,人生中的许多问题都会受到负面影响。自我认识的方式有许多,自己反思,读书,读传记,观察别人、与别人讨论,以及在试错排错的行动中认识自己等等。二、确立目标,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现在的社会风气很浮躁,能够抵御环境诱惑,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也同样要付代价。但不论做自己还是随波逐流都是要付出代价,两种选择间的差异在于,后者关系到你当前的状况,而前者关系到你日后长远的发展与快乐。人生的目标有大有小,人生的规划也有长有短,我们不必要求自己立刻就做出太长远的规划,但至少要有个三年或五年规划,那种方向性会使我们感觉塌实和充实,并且也有助于我们积累成就感。在为自己确立目标时,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二是清楚自己的目标与社会利益有没有本质上的冲突。当然,人对自己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也许在现有目标上 工作一段后,你对自己的潜又有了新发现,那就有必要为自己设计新的更高的人生规划。三、能建设性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它们是与生俱来的,不存在好坏之分,但是满足需要的方式却有优劣之别。有的人以破坏性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结果使自己陷入困境,而所谓建设性地满足自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变,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在高考前后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我国目前的普遍认知情况来看(并不一定正确),高中三年是学生生涯中最为辛苦的三年,进了大学,则可以适当放松。其次,如果没有提前或者延后上学,也没有跳级或者留级或者其他不稳定因素,那么一名大一新生的年龄是18岁,也就是法定的成年人的起始年龄。成年人需要负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当然也享有了更多的决定自己行动的自由。最后,高考是一个人生走向的分水岭,考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的人生路。综上三点,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必须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或许口说无凭,这样说还显得略有苍白。那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上海交通大学理科试验班计算机方向的一名本科生,以优异的成绩入学,且此同学在初中高中时人缘和成绩俱佳。进校后,计算机编程能力别具一格,连老师都惊叹于他的独特方法。可是入学一学期后,此同学开始严重自闭,将自己的衣橱改装,每天住在衣橱内,从橱内反锁,每天只有在别人上课的时候,下楼去买两瓶饮料,就这样过了三个月。辅导员获悉后,联系家长,经过几个小时的劝说,才将那名同学劝出衣橱。我不知道大家看这个例子的时候会不会笑出来,或许的确很“可笑”,但是我想同时,这也是触目惊心的,好好的学生,为什么进了大学就变得“不正常”了很显然,就是心理健康出了问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那名同学事后从学校退学,至今辍学在家,今后的人生或许就将因此而留下永久的遗憾。 既然大学生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那么下面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具体可以在哪几个方面,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要讨论的是每个大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角色转换。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三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三篇】 篇1 一、活动背景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情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群体,在这样的一个阶段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更易发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我班决定开展心理活动,让更多同学受益与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更积极的生活。 二、活动名称和主题 班级心理健康知识交流座谈会 三、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宣传心理知识,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活动内容: 1、班上成员分为六组,每组由六人左右的同学组成。 2、由组织者准备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问题卡片,提问,小组自由讨论,后选一名代表做回答。 3、各小组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生活学习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面对解决的。 4、最后组织者进行总结。 五、活动负责人与参与者 负责人:孙李娜

参与者:11级英语教育一班全体成员 六、活动时间 **年5月27日晚7:OO 七、活动地点 博学南楼教室401 一、活动开展原因: 大学是成才的地方,但这只是对少数充满自信的人来说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自卑。 在大学的校园生活中,人总会有失意的时候,因为佼佼者实在太多了,因此,难免会缺乏自信。 一个人,一量缺乏自信,就会背上思想包袱,就会附上心理阴影,对自己和未来感到一片茫然,缺乏理性认识,最终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基于以上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同学们开展一次增强自信心的讲座。 二、活动主题:扬起自信之帆,搏击人生风浪 三、活动目的: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建立自信信念,用自信的帆来战胜学习之海、生活之洋中所遭受的挫折。 四、活动内容: 做传钥匙游戏; 宣读10条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建议。 五、活动负责人:李文周(心理委员)、解佳龙(班长) 六、活动时间:3月17日晚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适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姓名:孙洁 系部:学前(特殊)教育 授课班级:16高专英语、早教、学前、特教、美术、舞蹈、艺术、音乐 授课时间:2016.9-2017.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学科的主要内容 2.了解本学期教学的具体要求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欢迎新同学 自我介绍,同学们“滚雪球”相互介绍。 介绍本学期所授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图片导入】引发兴趣,人们坐电梯为什么眼睛喜欢向上看? 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何谓健康?健康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 图片展示人类心理健康状态的分布。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包括新生适应、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幸福心理几大模块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从课堂教育、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三个方面着手开展。学习方法:听、记、思、练 三、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考核方式:必修课考查课 平时出勤、作业活动完成、课外自我反思、课堂笔记、画幸福树等 考核等级: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四、相关说明: 1、所有的作业、笔记必须是自己的,不得借用,不得找任何理由为自己开脱,坚决“打假”,双方都扣分,情节严重影响期末成绩,可能不及格。 2、上课前需将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关闭,若发现上课使用的,没收交由班主任、政教处。 3、在课前或课后的点名中将记录大家本次课的课堂表现,到期末作为参考。 第一章大学生新生适应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生适应包含的几大方面 2.掌握积极适应大学新生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新生适应的调节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策划书正式版_1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策划 书正式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策划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讲座名称:传递心声,驿动心灵 二、主办方: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 策划承办方:校学生会心理发展部 协办方:各院系心理发展部微博团队 主讲人:谌海燕教授(思政部、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咨询师) 参加人员:校学生会各院系团总支、学生会及其他学生代表 邀请人员:九江学院心理协会九江学院、九江职业大学、江西财经微博达人时间:3月xx日

地点:四栋学术厅 三、讲座背景 根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暴露出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恋爱、人际关系、适应学习等方面,这使得我们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更有必要。 四、讲座目的 1、提高同学们心理的自我关注意识,增强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使同学们初步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2、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同学们在恋爱、人际关系、学习等方面的困扰。 五、宣传方式 1、张贴宣传横幅、海报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学习人际恋爱就业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受人们重视的程度是与社会的发达程度相关联的。一般来说,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越大,心理健康问题就越突出。社会的物质、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都对人们的生理、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历来有社会心理“晴雨表”之称的在校大学生,面临着尤为巨大的挑战,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一、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人体的健康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况”。这说明,人们必须既注意生理健康,又注重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其间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它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做出的一种调节功能。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对个体还是社会都有重大的意义。 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心理作用个体的心理发展历程一般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15篇(最新)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15篇 一、活动主题: 我爱我——团结互助,给力心灵,共同成长。 二、活动目的: 围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以“给力心灵,团结互助,共同成长”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发大学生关注心灵,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困惑,并主动探求解决途径,健康成长。 三、活动主办: 学生工作处心理。 四、活动承办: 院系心理健康部,心理成长协会。 五、活动时间: 20xx年5月3日(5月3日—31日)。 六、活动范围: 全体学生。 七、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 (一)宣传篇 1、横幅宣传:出一条横幅(一式两份),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主题。 (1)承办单位:院宣传部、院心理健康部。 (2)横幅内容:团结互助,给力心灵,共同成长——湖铁职院第八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宣(暂定)。 (2)横幅位置:南院悬挂于j1教学楼前,东院悬挂于篮球场。 2、板报宣传:出一期板报,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主题、内容、时间安排等。

(1)承办单位:六系心理健康部。 (2)活动要求:六系各出一期板报。 (3)板报摆放:南院篮球场、东院教学楼前。 3、报纸宣传:出一期报纸(心之桥特刊),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主题、内容、具体活动安排等。 (1)承办单位:大学生心理成长协会《心之桥》编辑部。 (2)活动时间:5月份编辑、印刷完成。 4、海报宣传:各系各出3张海报,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 (1)承办单位:各系心理健康部。 (2)活动要求: ①正确悬挂于南院和东院篮球场上; ②纸张大小标准(与院宣传部统一标准) 5、广播宣传: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各项活动安排,心理健康知识。 (1)承办单位:院心理健康部、院团委广播站。 (2)资料提供:院心理。 (3)注意事项:六系挂好海报后须通知院里进行拍照留影。 (二)活动篇 1、“团结互助,给力心灵,共同成长”大学生征文征画比赛。 (1)活动对象:全院学生。 (2)活动时间:全院征文上交时间为5月9日——5月18日、优秀征文评展时间为5月26日。 (3)活动方式:以投稿形式讲叙大学生活中“团结互助,给力心灵,共同成长”的心情故事,再对参赛的作品进行评选,我们将对优秀作品选登到心理健康报中。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进入大学,标志着人生开始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向成才的重要阶段,健康向上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生要科学认识自我发展,努力加强心理素质培养,逐步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学习环境在改变,大学生要变积极适应新的环境,科学确定新的目标,逐步树立新的自我。保持正常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有健康的心理的人能正确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坦然地接受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哪个人在每个方面都是最好的,也没有哪个人在每个方面都是差的。作为大学生,应该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思想上要自立自强,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对待客观现实,寻求对策,赢得主动。 大学生面对陌生环境,相互之间特别需要沟通,需要理解,渴望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氛围,以摆脱寂寞感和孤独感。为此,大学生首先要树立自信,大胆真诚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其次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热情帮助他人,扩大自己的交往际圈。 身心健康是成长成才的基础,因此,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这当代不仅此于身体健康,也都应该对自身的心理架空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种理想尺度,它反映的是个体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所必需的一种心理状况,但不是最完美或完善的境界。这就要求大学生一方面要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心境,以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更

好地维持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以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大学阶段是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成才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人生道路的一个里程碑。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储备科学知识,开发智力潜能,优化个性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面临择业就职的思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不断增进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只要正视现实,对社会和自身具有正确认识,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付出正确评价,坚定实现理想百折不挠的信念和意志,不断追求远大的理想目标,才能理智地面对社会,科学的思考人生,从而积极向上,一步一步地向成才目标迈进。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更容易集中我们的精力,为实现自身的理想和自己走上成才的道路努力奋斗。 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重视身心健康,更要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的心理调适能力,为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都要保持情绪正常,认知合理,正确把握自己,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和主动与人沟通。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摘要:大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和冲突,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正常的心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已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迫切的需要,同时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已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同时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大学生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差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一)客观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策划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策划书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变快,人们越来越多的承受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策划书,欢迎阅读。 一.活动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心理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心理学。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相对于她的重要程度,我们国人对她的了解明显不够,甚至在某些问题上仍旧存在偏见,因而我们的宣传工作便显得非常迫切! 所以我们借心理知识宣传月这个时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面向广大师生,在进行讲座的同时进一步宣传心理知识,纠正对心理知识的不恰当的认识。 二、活动目的: 以讲座的形式宣传心理知识,以知识升华我们心灵,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超越自我;引导大学生了解心理知识,疏通心理瘀积,提高心理素质;指导大学生科学规划生涯,明确奋斗目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展现我校学生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大学氛围。 以及在活动的组织和进行过程中锻炼大学生的能力和

责任心。培养团队意识和积极的社会观。 三、活动主题: 邀请黄文溢进行以“把爱传出去”的讲座 四、参加人员: 机电建工学院心协干事、心理委员及心协会员、嘉宾 五、活动时间 X月X日(星期天) 六、活动地点: 机电建工12C204楼教室(暂定) 七、活动流程: 1、宣传部负责提前半小时布置场地 2、秘书处负责茶水的准备,和心理摘记的东西的准备。 3、组织部负责组织志愿参加这次活动人员入场(人员的签到。)和维持现场秩序。 4、主持人介绍当晚活动的具体流程。 5、新生动员大会,新生代表讲话。(其他的由主持人自由发挥。) 6.老师主讲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讲座。 7、络部负责拍照记录现场。 8、讲座结束,各个干事理事一起负责现场清理。 9、秘书处负责写总结及做好活动资料收集。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变,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在高考前后有着很大的 不同。首先,就我国目前的普遍认知情况来看(并不一定正确),高中三年是学 生生涯中最为辛苦的三年,进了大学,则可以适当放松。其次,如果没有提前或者延后上学,也没有跳级或者留级或者其他不稳定因素,那么一名大一新生的年龄是18岁,也就是法定的成年人的起始年龄。成年人需要负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当然也享有了更多的决定自己行动的自由。最后,高考是一个人生走向的分水岭,考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的人生路。综上三点,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必须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或许口说无凭,这样说还显得略有苍白。那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上海交通大学理科试验班计算机方向的一名本科生,以优异的成绩入学,且此同学在初中高中时人缘和成绩俱佳。进校后,计算机编程能力别具一格,连老师都惊叹于他的独特方法。可是入学一学期后,此同学开始严重自闭,将自己的衣橱改装,每天住在衣橱内,从橱内反锁,每天只有在别人上课的时候,下楼去买两瓶饮料,就这样过了三个月。辅导员获悉后,联系家长,经过几个小时的劝说,才将那名同学劝出衣橱。我不知道大家看这个例子的时候会不会笑出来,或许的确很“可笑”,但是我想同时,这也是触目惊心的,好好的学生,为什么进了大学就变得“不正常”了?很显然,就是心理健康出了问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那名同学事后从学校退学,至今辍学在家,今后的人生或许就将因此而留下永久的遗憾。

既然大学生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那么下面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具体可以在哪几个方面,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要讨论的是每个大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一一角色转换 上了大学,不少同学都明显发现,家里不怎么管着自己了,更有去外地上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_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处理不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争吵打架事件比比皆是,校园不和谐现象增多,并且部分同学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犯罪之事,另一部分同学有来自学习和面临就业的压力,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导致心理严重受到损害,借此开开学之处,我院特举办这次大学生心里健康活动,来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为同学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目的: 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平台,去拿防伪地加强对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活动意义: 1、为学生们创建一个和谐美好校园。心理健康活动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校园生活 的丰富多彩,并且学会珍惜,减少不和谐因素。 2、为学生以后学习甚至工作提供了精神上的帮助。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感同身 受,使自己精神层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人更加开朗自信。 四、活动时间:2014年7月10日 五、活动地点:诗香苑门口 六、活动对象:全体学院学生 七、活动流程: A)1、活动一:心灵寄语。打开心扉,常有爱的海洋,一卡片的形式展览,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或是某一瞬间的体验货感受,内容可涉及立志、感恩、信任、价值追求、理想与情感等各方面;届时将挑选出制作精致和写得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让全校同学共同分享。 2、活动二:心理图片展和心理知识展。用展报或海报的形式,分别设立心存 感恩展板、图片展板、心理健康知识展板等。 3、活动三:心理电影展播。组织同学们观看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电影。 B)活动前期: 1、召开会议,讨论并拟定活动计划,明确项目内容与分工。 2、组织相关人员去各活动场所踩点。 3、进行活动宣传,有关人员画海报、横幅。 C)活动开展: 1、组织2个队伍,并设定队长。一个队伍进行卡片和展板活动,另一个队伍 进行参看电影活动。 2、负责拍照的同学进行拍照。 D)活动后期: 1、每位参加的志愿者要写一篇心得交给信息部,信息部将发到微博上。 2、信息部写新闻稿,拍摄照片交给信息部上传微博。 八、活动经费: 宣传海报、横幅xx元 九、注意事项: 1、活动现场每位志愿者着装统一,佩戴证件。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大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和冲突,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正常的心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已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迫切的需要,同时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已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同时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大学生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差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