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

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

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
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

2004年2月

第2期(总191期)

中国工业经济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Feb ,2004

No 2

企业改革

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

董俊武1,黄江圳2,陈震红2

(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 武汉大学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组织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在分析了能力的知识构成,并提出企业能力改变的18种维度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动态能力的演化主要是围绕变异、内部选择、传播和保持四个阶段循环进行。在循环过程中,交织着认知性努力与行为性努力,并且不断进行新的经营惯例的产生与运用,整个过程是一个学习性惯例过程。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组织知识; 惯例; 组织学习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4)02-0077-09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 企业核心能力 (1990)一文发表以来,能力理论的分支 核心能力(C ore Competence)理论得到了重视和快速的发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核心能力的局限性浮现了出来。巴顿(Leonard Barton)于1992年提出了核心能力存在核心刚性的问题。核心刚性的存在使得核心能力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核心能力的局限性使得能力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理论得到了发展和重视。提斯等人(Teece&Pisano,1994)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认为动态能力是 企业整合(Integrate)、建立(B uild)以及重构(Reconfigure)企业内外能力(Competence)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Ability) ,并在1997年提出了著名的动态能力框架。温特(Winter, 2002)提出的基本能力的定义则为动态能力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

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组织的动态能力能够使其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动态能力战略框架强调了以前的战略观所忽略的两个关键方面: 动态 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 能力 是指战略管理在更新企业自身能力(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以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目前,对动态能力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该理论的一个弱点就在于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创建、发展以及重构过程的研究不足。因此,本文将试图建立一个基于组织知识的动态能力的建立与演化过程模型。

一、能力的知识构成与改变维度

能力可以被看做为企业知识的集合。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为适应不断变换的环境必须更新自己的能力,而提高和更新能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技能的获取、知识和诀窍的管理以及学习。动态

[收稿日期] 2004-01-02

[作者简介] 董俊武(1977 ),男,湖北荆州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江圳(1974 ),男,四川成都人,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震红(1976 ),女,广东茂名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能力是指企业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的能力(Teece,Pisano&Shuen,1997),而改变能力的能力的背后就是知识。组织知识是动态能力的基础。企业之所以要改变自身的能力,是因为隐藏在能力背后的知识不再适合环境的变化。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改变能力的结果是企业建立了一套新的知识结构。兹奥罗与温特还从组织知识演化的角度认为 动态能力是一种集体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态能力,企业能够系统地产生和修改其经营性惯例,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 (Zollo&Winter,1999)。

1 能力的知识构成

从知识的可见度出发可以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或缄默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可以被准确地加以描述,并且可以通过知识的编码(Codify)而存在于组织的程序、操作手册中。隐性知识来源于经验,很难被加以描述,是一种潜意识的理解和运用。隐性知识常被认为是组织能力不可模仿的来源并通过在学习上的投资可以转化为显形知识。从知识的载体出发可以将知识分为:个人知识、群体知识、组织知识以及组织之间的知识。其中所谓组织知识是指有关组织信息、过程、价值和信念的集合,它来源于个人知识而又超出个人知识,并为一个组织所特有(戚永红,宝贡敏,2003)。赫德伦和野中(Hedlund&Nonaka,1992)认为,企业中知识演化的关键过程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变以及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变。

按知识在企业能力中的作用可以分为特殊性知识(Specific Knowledge)、整合性知识(Integrative Kno wledge)以及配置性知识(Deployment Knowledge)(Nielsen,1997)。特殊性知识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如技术或者科学原理,它存在于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表现为清楚的文字形式。同时,企业能力需要能够将许多领域的特殊性知识整合起来的整合性知识。如果特殊性知识以及整合性知识不被用来创造经济上或者商业上的价值,它们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一种有价值的企业能力需要能够开采、使用以上两种知识的知识 配置性知识。特殊性知识与配置性知识都以缄默的形式存在于企业内部,并只能在组织内部扩散与分享。

2 能力改变的维度

当构成能力的三种知识发生变化时,企业的能力将发生改变,这展示了能力的三种知识维度。我们可以沿着它们对企业能力的变化进行讨论。而根据变化幅度,知识的变化可以被分为:没有变化;小幅度的变化;大幅度的变化(见图1)这三种情况。

沿着能力的特殊性知识的变化轴与整合性知识的变化轴所构成的平面进行分析。该平面包含了9个不同的区域,可以用来辨识整合性知识、特殊性知识与企业能力之间的变化关系。由于在某个领域的科技取得了进步,使得在这个领域的特殊性知识有更新的需求,从而导致了特殊性知识的变化。同时,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的流程出现使得整合性知识同样会发生变化。特殊性知识是构成企业能力的最基本知识,它一般属于显性知识,很容易被识别、说明和转移,可以从企业外部的资源中获得。能力发展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将新的特殊性知识整合进现有的能力中,或者是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特殊性知识(新的与旧的特殊性知识)而建立一种新能力。从图1可以看到,企业能力可以在特殊性知识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其整合性知识而发生变化,如 小重构 和 主要重构 两个区域。而当特殊性知识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力中的知识基础被替代。随着特殊性知识变化幅度的加剧,替代在能力的变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当特殊性知识和整合性知识都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时,产生的是一种新的能力。

在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中,配置性知识所起的作用是配置能力,以使能力充分地创造价值。因此,配置性知识发生变化多半是因为需求(如顾客的需求)发生了改变。通过配置性知识的变化轴与特殊性知识的变化轴或者是整合性知识的变化轴所形成的平面,可以描述企业面对的这种变化。图1包括了在特殊性知识或者整合性知识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力被企业用一种新方式加以运用,从而扩大了能力的运用范围,如 增进使用 和 扩大使用 两个区域。被称为 调整 的区域代

表了企业惯例小的改变,是一种能力逐渐更新的典型例子。 追寻效率 代表了企业能力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仍然能够满足已经存在的需求的情况。 新游戏 则表明企业将发展一种完全新的能力。 新游戏 代表的是一种最复杂的情况,而 调整 则代表了相对简单的情况。

图1 知识与能力的变化

资料来源:在Nielsen, A.P.(2003)的研究基础上改进而来。

3 启示

图1根据企业能力中知识的变化情况,将企业能力的变化归为18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其各自的特点,需要在实践中区别对待。图1也可以看做为企业在改变能力时所面临挑战的集合。导致企业能力改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也可能是需求变化的推动作用。

如果是技术方面的因素导致企业现有能力发展、改变甚至是重构,应首先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特殊性知识的变化上,然后再对整合性知识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因此,图1中特殊性知识变化轴与整合性知识变化轴所构成的平面对技术变化所导致的能力改变具有指导意义。如果是需求变化引起企业能力的改变,那么应当首先分析对配置性知识的改变要求。图1中配置性知识变化轴与特殊性知识变化轴以及整合性知识变化轴所构成的平面可以用来辩识企业能力变化的维度。

二、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

在企业能力的知识构成及其变化的知识维度的基础上,我们将结合组织知识的演变过程,对企业动态能力的产生、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同时,一些国外学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兹奥罗和温特(Zollo&Winter,1999)从组织惯例出发,探讨了组织动态能力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组织知识与动态能力的演变主要是围绕着产生变异、内部选择、传播和保持这四个阶段循环进行。

1 变异

组织知识是在一个递归的循环圈中经过一系列连续的过程进行演化的。组织知识循环的逻辑起始点是产生变异的阶段。而变异建立在外部刺激(如竞争对手的创新、基础科学的进步、法律制度的改变等)与企业原有惯例所产生信息的联合的基础之上。在这个阶段,个人或者群体对如何使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或如何面对新挑战产生了一系列想法。这些想法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并部分以缄默的形式存在,此时知识处于探索阶段。

在组织知识产生变异的阶段,环境发挥了提供刺激和提供物质支持的作用,但组织知识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认知性的过程来发展。在变异的过程中,组织战略、对刺激的反应力、对外部知识的吸收力和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组织战略为企业能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动态能力的建立需要对企业战略方向的明确说明,而一个崇尚创新的战略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二是对外界刺激和内部反馈的反应力对企业及时产生新方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企业不能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反馈,那么能力的改变根本不会被提上议事日程。即使企业能感知到变化,但若不能对变化及时做出反应,那能力的改变也会被拖延,从而使企业通过动态能力不断创新而抢先于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在执行上受阻。三是企业要改变其现有能力就必须不断吸纳外部知识,尤其是特殊性知识。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即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它是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企业知识产生变异的阶段,新知识的获得为变异提供了基础,也限制了企业能力改变的方向和维度。四是变异阶段的关键任务是产生新主意或是提供新惯例的雏形,这涉及企业的创造力。一个极端是企业的创造力来源于雇员的许多微小活动,从而表现为渐进地改进;而另一个极端则可能表现为企业改变战略或是创造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现实的情况则是处于这两者之间。创造力需要思考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和不可能改进的。这就是企业如何运用知识的问题,即能力模型中的整合性知识和配置性知识。

2 内部选择

企业在变异阶段所产生的新想法面临着内部选择的压力。内部选择旨在评价这些初步的想法是加强了现有惯例的效率还是提供了建立新惯例的机会。在选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因此,尽量客观、公正地对新主意做出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当评估的过程涉及到先前知识的说明以及知识编码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便产生了选择的压力。这些压力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使得知识的演化以及创新的出现更加容易: 减少考虑问题的维度,因此降低了认知的复杂程度(Gavetti&Levinthal,1999); 揭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Boisot,1998)。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前者,简化减少了系统的可变性因而增加了系统的惯性。对后者,认知性限制的存在也导致了系统的惯性。当企业进行选择时,由于认知性的限制,往往会忽视一些最具创新的观点。随后,知识的整合以及编码会导致知识的最大清晰化,而这种知识清晰化可能导致惯性的进一步产生。同时,这种认知性努力所导致的系统惯性会贯穿整个组织。

当知识被编码后以手册或其他的形式存在时就表现为显性知识。如果企业自己开展研发活动或者是进行基础性研究,那么也创造出了特殊性知识。知识被编码意味着企业经营性惯例的初步确定,从知识的角度也可以认为是企业一种新能力的初步确立。

3 传播

在企业内部将某个部门的最好做法即惯例传播到企业内的其他部门以增进知识的应用或者将新惯例推广到企业各部门,被称为企业知识(惯例)的传播过程。由于知识在企业内部传播比在外部传播更少地受保密性、合法性等制约。因此,在理论上应当是较容易的。但实际上,知识在企业内部的传播会遇到一些因素的阻碍,主要包括所传播知识的特征、知识载体的特征、知识接受者的特征以及传播的环境特征(余光胜,2000)。

一是在所传播知识的特征方面,因果关系不明确与知识作用的未证实性是阻碍知识传播的关键。演化过程的前两个阶段多采用认知性活动对知识进行分析,并没有进行实践检验。因此,组织成员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很可能仍沿用旧惯例,而对新知识、新惯例以及新能力不信任。二是在知识载体的特征方面,缺乏激励与知识载体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是阻碍传播的关键。前者出于对小团体利益以及企业内部权力斗争的考虑,提供知识来源的单位往往不情愿将自己的独特知识与其他单位共享,或不愿意提供时间和资源以支持知识(惯例)的传播。而后者是指当知识来源(新主意)单位的可靠性没有得到企业内其他部门的认同,被认为不值得信赖或没有见识时,知识(惯例)的向

外传播将十分困难。三是阻碍知识传播的知识(新惯例)接受者特征因素包括缺乏动力、缺乏吸收能力和缺乏保持能力。缺乏动力将导致接受者故意拖延时间、被动应付上级命令、表面接受却私下破坏新惯例推行或公然反抗等行为。而缺乏吸收能力会制约企业内各部门对相关知识的吸收。如果缺乏保持能力,知识传播的初始困难将会成为中止新惯例在组织中推行的借口,并使组织返回到原先的惯例中去。因此,企业新能力的运用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的问题,而运用上的限制也会反过来制约新主意的提出。四是环境的制约主要是指企业组织结构和体制方面的因素。一般地说,正式的组织结构与经营体制、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和组织行为特征等都会影响知识的传播。此外,从知识本身的角度分析,阻碍知识传播的因素在于知识的缄默性。研究证明,经过说明的知识和编码性知识传播得更快并且失真程度最低(Kogut&Zander,1992)。这就是为什么组织总是倾向于将知识说明以及编码。

对新知识(惯例或改进惯例)的传播反映了组织在不同的关联(Context)中杠杆运用新发现的 智慧 的战略意图。组织通过复制过程而传播知识同样能够获取新的信息,这些新信息能够提供在新知识循环起始阶段所需要的变异条件。通过在不同的关联中复制惯例以及通过新方法积累经验,企业能够同时达到多个目标。同时,企业完成了适应的过程,在新的知识循环演进之前更新了一系列程序(新惯例的正式产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不同关联中应用惯例有助于揭示行为与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在选择阶段通过认知性努力而构造的假设此时得到了检验。这样,知识在传播阶段被利用和开发。

4 保持

知识的保持阶段是指企业对知识的重复性运用。在保持阶段,企业通过运用惯例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且通过分析反馈信息,增加了整合性知识和配置性知识。但是,在重复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新信息如果不经过评价、分类、分析的处理,是无法用于创建新的惯例或修改现有惯例的。而对这些知识的评价、分类和分析处理等又涉及到组织现有的知识基础。因此,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路径依赖问题同样存在。该阶段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通过复制,知识向缄默性方向发展。通过在不同关联中的应用,知识已经深深地嵌入于个体的行为之中。反复导致个人或集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了自动性行为,从而减弱了他们对行为与业绩之间关系的理解,并缺乏对一些执行标准的深层次认识。

5 结论与启示

组织知识与动态能力的演化就是围绕着以上四个主要的阶段循环进行的。在演化的过程中,组织不断从组织外部吸取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在此过程中自身也不断产生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对于组织的竞争优势更具有战略意义。

(1)新能力的建立和旧能力的运作可以同时进行。知识循环是一个从探索阶段到利用阶段的递归循环,而对知识利用的反馈可能导致新的知识探索的出现。对知识的探索最初主要是通过认知的形式,其目的在于产生一系列新的直觉与新观点,并且通过知识的说明和编码对这些新的观点进行选择。对知识的利用所涉及到的行为机制,包括通过在不同的关联中复制新的方法,以及将这些新的方法吸收到组织已有的惯例中。因此,对知识的利用可以为知识的探索打下基础,尤其是在不同的关联中运用知识的时候(Adner,1999)。而且,知识的演化本身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知识的探索和利用除了交替进行外,也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在某个时间点上,组织内部在各个演化阶段都进行着知识的演化,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管理者可以同时对这两种过程进行处理。这实际上是说明企业新能力的建立和旧能力的运作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也是动态能力的关键所在。

(2)在组织知识演化的各个阶段,组织的能力是在发生变化的。在知识演化的逻辑起点 企业产生变异的阶段,组织可以通过对外部特殊性知识的吸收以及内部反馈的分析而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在内部选择阶段,通过对知识的说明或者编码,隐性知识变成了显性知识,并且新能力

(或者是对现有能力的修改)的雏形已经出现。而通过对复制和保持,知识深深地嵌入到个人的行为中,并且通过减少知识的抽象性使得组织提高效率。同时,企业通过对知识的重复使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关的整合性知识和配置性知识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因此,企业的知识在不停的变化,而组织的能力也在不停的变化。

(3)组织的能力是逐渐改变的。从组织知识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出,企业无论是对新的知识的吸收还是自身创造新的知识,都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主要是组织现有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过程的限制。现有知识的水平影响了组织对知识的吸收力,而组织知识循环的演化过程决定了组织学习的渐进性。既然组织知识(包括构成能力的三类知识)是渐变的,因此,企业能力同样也只可能是逐渐被改变的。在企业系统中,企业的能力是对企业的状态起主导作用的慢变量。

(4)组织的动态能力是一个学习过程。从组织知识的角度分析,企业动态能力的实质是一个学习过程。组织知识的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动态能力发生作用的过程。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企业动态能力运作的轨迹:组织在外界与内部因素的刺激下,通过认知性活动创造出一系列新的主意(关于新能力或者是改进现有能力的建议)。这些新主意的产生与组织现有的知识基础密切相关,即受组织位势的影响。而这些新主意通过内部选择得到确立,并通过在内部的传播和保持得到运用。在运用中,组织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为能力的下一步变异提供了基础。在动态能力运作的过程中,组织的经营性惯例和学习性惯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企业的认知性努力和行为性努力是同时进行的。

三、动态能力演化的推动因素

上文的分析已经清楚地展示了一种以知识为出发点的动态能力的运用过程。因此,在研究推动企业动态能力的建立和演化的因素时,我们可以用反推法 即从动态能力的运作过程推出其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在动态能力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性惯例、学习性惯例、知识的说明以及知识的编码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创建与演变是这四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经营性惯例和学习性惯例

惯例在动态能力的建立中,扮演了三种角色:协调/整合、学习、重构与转变。组织的经营性惯例主要起到了协调和整合性作用。有效的经营性惯例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中,通过缄默性知识的积累以及偶尔的创新所导致的渐进性改进就能够提高组织效率,从而为组织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实际上,组织的静态效率是组织动态效率的基础,离开了静态效率,组织能否生存下去也成问题,更不用说在动态的环境中寻求发展了。同时,在企业动态能力的建立过程中,经营性惯例有着另外一重作用,那就是通过 干中学 而积累一些整合性知识和配置性知识。整合性知识与配置性知识属于经验型的缄默性知识,只能在组织的实践,即在组织经营性惯例的运用中获得。

学习性惯例则试图通过学习对已经存在的经营性惯例做出修改。组织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就是组织的知识演化过程与学习性过程。因此,学习性惯例覆盖了动态能力演化的整个过程。实际上,组织的经营性惯例也是企业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学习性惯例包含了组织的认知性努力和行为性努力。通过组织学习,组织可以获得组成能力的所有三种类型的知识,并进行重构以及改变企业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学习性惯例是构建动态能力的核心。在变化的环境中,组织是同时运用经营性惯例和学习性惯例的。只有经营性惯例和学习性惯例同时作用,能力才能够被重构与改变。

2 知识的说明和编码

在动态能力的建立过程中,知识的说明和编码机制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动态能力的机制包括通过集体讨论、头脑风暴等方法尽可能地将个人的知识说明并整合起来。通过分享个人的经验并将自身的观点与其他成员的观点相比较,组织成员能够对行为与业

绩之间的因果联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组织过程与业绩之间存在普遍的模糊性。高层次的认知努力以及集体性学习有助于减少模糊性。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知识能够被真正地整合,且企业间在知识的整合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Kogut&Zander,1992)。知识的整合有助于理解新的、变化的行为与业绩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能够迅速地调整已经存在的惯例。

知识的编码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性努力,它将企业内部过程与业绩之间的关系以一些媒介工具的形式(如备忘录、手册、蓝图等)记录下来。在实践中,这些工具更多的是仅仅被用来指导将来的工作。但不管这些工具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它们都有助于揭示行为与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动态能力的建立过程中,知识的编码是一个重要但却没有得到重视的因素。以往的研究认为,知识编码的作用在于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并便于协调和完成复杂的活动。从知识演化的角度分析,知识的编码被视为支持惯例复制的一种机制。当新的或改进的惯例被建立后,组织有必要通过编写手册等来支持惯例的复制与扩散。但这还忽略了在创造和发展这些工具中所必要的认知性因素。在知识的编码过程中,编写人员对于在哪种条件下应当选择哪些行为必须形成一种心理认知,从而对哪些因素起作用、哪些因素不起作用及其原因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因此,编码是内部选择过程的一个因素,它能够帮助企业在准备改变目前惯例时识别其优点与缺点。当然,知识的编码是有代价的。直接的成本包括在创造和发展具有任务特点的工具时所投入的时间、资源以及管理者的注意力,而间接成本则包括通过对任务执行的制度化、正规化而导致组织惯性的增加。

3 启示与结论

组织动态能力的出现和发展是组织的经营性惯例、学习性惯例、知识的说明以及知识的编码四种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在这四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随着组织知识的产生、发展,缄默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组织的动态能力得到建立和发展,并能够随着组织知识的改变对组织的能力进行修改、重构。

协同进化的理论表明这四种因素在动态能力的建立与演化过程中是同时发生并相互作用的。然而,我们关注的焦点并不是这四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而在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企业改进经营性惯例的作用。换句话讲,企业通过一种交织着认知性过程和行为性过程(适当比例)的方法,并通过学习如何将知识进行说明与编码而学会创造或者是调整自己的惯例。而且,经营性惯例为学习性惯例提供了支持,而学习性惯例则反馈、改变着经营性惯例。基于知识尤其是知识的说明与编码的这两种活动及它们之间的交流共同支撑与推动着动态能力(见图2)。

图2 惯例与动态能力的整合模型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四、动态能力演化过程中知识转化程度的分析

1 组织的惯例和位置

与转变程度相关的组织的特征是指组织中与知识保护有关的惯例以及组织先前在知识的探索与开发的过程这一连续集合中所处的位置。博依斯特(B oisot,1998)区分了所谓新古典和熊彼特式

的学习方法。新古典学习方法建立在知识的隐藏的基础之上,而熊彼特式的学习则建立在知识的公开流动和不断的创新基础之上。企业以前的知识惯例决定了知识转化的程度。如果企业一直以来依赖的是组织成员之间非正式的、缄默性经验为主的知识交流方式,那么,很显然,组织没有动力也没有必要将一些缄默性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从知识保护的角度分析,缄默性知识确实更能够长时间地保持组织现有的竞争优势。但对现有能力的保护并不是动态能力研究的重点,而且动态能力产生的租金是熊彼特租金。如果组织崇尚的是熊彼特式的学习方式,那么知识的显性化是必然的。在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开发这一连续集合中,当组织靠近知识开发端时,组织倾向于选择行为方法。反之,当组织靠近知识探索端时,组织倾向于选择认知性方法。惯例以及组织先前在知识的连续集合中所处的位置使得组织在动态能力的建立与演化的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

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产业环境变化的速度,例如,技术转变和顾客偏好变化的速度等。一般认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通过知识的说明和编码而导致的认知性简化更加有利于行为的适应,而且明确的知识更适合于在组织内部扩散。通过减少组织成员之间在相互交流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显性知识降低了知识在组织内部传播的难度。同时知识如果不被整合,是很难成为组织能力的基础的。而快速变化的环境使得时间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组织倾向于选择显性知识作为建立新能力的基础。这样,组织有必要通过认知性努力扩展显性知识在组织整个知识中所占的比例。当然企业的认知性努力同样也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是通过组织的管理而有目的的认知性努力比组织成员之间随机性的认知性努力要有效得多。

3 任务的特征

第三个因素是组织所要完成任务的特征。任务的特征主要包括任务重复发生的频率、任务的异质性以及行为与业绩之间关联的清晰度。当目标任务经常重复发生,任务之间异质性不大以及行为与业绩之间关联清晰时,企业可以通过参考以前的经验来完成任务。因此,没有必要进行认知性努力,行为性适应对于组织调整现有路径已经足够了。它具体表现为知识的传播与保持。相反,当组织面对全新的任务时,将倾向于选择认知方法,通过知识的探索,再将知识显性化,从而建立新的经营性惯例。行为性努力多涉及到知识的运用,而认知性努力则涉及到知识的转化。

4 投入水平

动态能力建立机制中的投入水平是影响知识转化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动态能力的建立过程,企业进行着行为性努力与认知性努力,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企业的投入。从知识的角度分析,这一过程中的投入主要是指企业在学习上的投入,即企业为提高其对行为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解水平而做出的资源承诺。

当企业依靠其惯例化的过程时,其对发展动态能力所做的投资是最低的。此时,建立在个人对不满意绩效的适应基础上的组织学习呈现出一种半自动的形式。企业要提高这种学习机制的效率,只需要保持高重复性事件中的人员稳定性,好的绩效监视系统,以及足够的刺激用来确保当企业业绩开始下滑时,个人能够开始对新惯例的研究。

在知识的说明过程中,学习的投资水平是较高的。除了需要典型的惯例化过程外,企业不得不承担由于企业成员开会、讨论他们各自的经验和观点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的成本。考虑到直接成本以及由于牺牲原本用来开发项目的时间的机会成本,组织集体学习也是很昂贵的。在执行任务时涉及的行为水平越高,在专用任务上的学习投资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因此,企业最高层管理人员很少能花时间来听取有关汇报。在知识的编码过程中,相关的时间、努力和资源的投入水平最高。执行知识编码任务的团队不仅得开会讨论,还得完成一些能够传播口头讨论中达成的观点的文件和工具。如果这些工具(如手册、软件)已经存在,团队得考虑是否以及如何改进它。

既然在各种建立机制上所需要的投入水平不同,那么,企业在建立和发展动态能力时,需要从

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对过程进行分析。从分析的结果来决定企业究竟是采用认知性努力或者是行为性努力来建立和发展企业的动态能力。

5 启示

以上对组织知识转化程度的分析,实际上既是关于企业在建立动态能力过程中所采用方法的比较,也是对动态能力的作用结果 能力改变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需要指出的是,在动态能力的建立过程中,认知性努力和行为性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并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答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上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光胜.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 企业知识理论(下)[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3)

2 Adner,R.,(1999),E xploration Through Exploitation:Leveraging Market Heterogeneity to Inform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sead Working Paper,Fontainebleau,France

3 B oisot,M H ,(1998),Knowledge Assets:Securing Competi tive Advantage in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Oxford

Universi ty Press,Oxford,UK

4 Gavetti,G ,&D Levin thal,(1999),Cognition and 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s Knowledge,Knowing

and Organizati on Track of the E GOS Colloquium,Warwick University,Warwick,UK,July1999

5 Hedlund,G &Nonaka,I ,(1992),The Dynamics of Knowled ge In P Lorange,J Roos,B Chakravarty&A

Yan de Ven(eds)Strategic Processes Oxford:Blackwell

6 Kogut,B &Zander,U ,(1992),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Science,3:383-397

7 Nielsen,A P ,(2003),Capturing Knowledge within a Competence A Working Paper Aalborg Universi ty

8 Teece,D J ,Pisano,G ,&Shuen,(1997),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8:509-533

9 Zollo,M ,&Winter,S G ,(1999),From Organizational Rou tines to Dynamic Capabilities,A Working Paper of the

Reg i nald H Jones Cen ter,the Wharton School Uni versity of Pennsylvania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Based on Knowledge

DONG Jun wu1, HUANG Jiang zhen2, CHEN Zhen hong1

(1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430070,China;

2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knowledge composition of firm s capability and the18dimensions of it s transferring,this paper proposes an organizational dyna mic capabilities evolution model based on knowledge The model includes four stages,i e ,generative variation,internal selection,replication and retention The model is here described as evolving through a series of consecutive processes,chained in a recursive cycle In these processes,cognitive efforts and behavioral efforts are interlaced and co evolved,and the ne w operation routines is continually built and applied The whole process is a process of learning routines Key Words:dynamic capabilities;organizational knowledge;routines;organizational learning

责任编辑:高 粮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初探_以西门子公司为例

●祁延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初探 ———以西门子公司为例 摘 要: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是近年来知识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依据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开发的知识管理方法论之一。本文以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为重点,介绍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成、实施和评估过程,旨在为我国的组织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 Abstract: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 is one of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ethodologies developed by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 odel for S oftware in recent years.F ocused o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 of S iemens AG,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im plemen2 tati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of 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 in an attem pt to provide a valuable method for orga2 nizations and enterprises in China to im pl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K eyw ords:enterprise;knowledge management/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组织和企业广为接受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要求企业把知识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对企业实施管理变革,以知识创新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手段,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对于组织或企业而言,如何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仍然是一个难题。许多组织或企业在推行知识管理时,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不知道组织内部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或者在实施知识管理之后,不知道是否符合知识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为此,一些学者将软件企业的能力成熟度概念引入到知识管理领域,以衡量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程度,提出了以改进组织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K M M M),并以此作为组织或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评估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指导性框架。本文以西门子公司为例,介绍在该公司应用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 1 软件能力成熟度简介 K M M M的提出以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2 turity M odel for S oftware,C M M2SW)为基础。C M M2SW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的评估软件能力成熟度的一套模型。该模型基于众多软件专家的实践经验,侧重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能力的提高与评估,是组织进行软件过程改善和软件过程评估的一个有效的指导框架。 C M M2SW分为5个成熟度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其中除了第一级之外,每个成熟度级别又由一些关键过程域(K ey Process Area)组成,这些关键过程域用来描述欲达到某个成熟度级别需要执行的关键活动和主要工作。 例如在C M M2SW的可重复级包含的关键过程域有: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软件项目策划以及需求管理等[1]。这样,任何软件企业都可以认为是成熟度第一级的组织,处于这一级的组织在软件过程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成每个级别中的关键过程域所规定的步骤和工作,才能获得向更高成熟度级别的提升。 随着成熟度等级的上升,企业的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和能力越来越强。可见,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为软件的过程改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框架图。它指出一个软件组织在软件开发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这些工作之间的关系,开展这些工作的先后次序。因此,遵循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软件企业可以通过一步一步地做好工作而逐步走向成熟。 2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 知识管理成熟度可以看成是组织开发、实施知识管理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与框架模型研究

第17卷 第6期2005年12月研究与发展管理R &D MANAGE MENT Vol .17No .6Dec .2005文章编号:100428308(2005)0620050206 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与框架模型研究 收稿日期:2004210208;修改日期:2005201226. 作者简介:奉继承(1968—),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工业工程和知识管理;赵 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 究方向:现代工业工程和集成化信息系统. 奉继承,赵 涛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 摘 要:从知识管理研究现状,以及各种理论和学派的观点分析出发,以系统论的观点来探讨知识管理的体系架构、内涵和外延,设计出知识管理的框架模型,并在此模型指导下设计出知识管理系统软件的体系结构和实际应用范例. 关键词:系统分析;知识管理;框架模型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1 知识管理研究基础 知识管理(K M )作为一种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全新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随着I T 技术的应用和推动,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关于知识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知识管理的概念、内涵、研究范围和适用范围等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分为: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合学派三大学派. 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他们关注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群件等的设计和构建,认为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中被标识和处理,美国处于这个学派的前沿. 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他们关注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热衷于对个体能力的学习、管理和组织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日本和欧洲处于这个学派的前沿. 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仅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由于综合学派能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实施知识管理,所以能很快地被企业界接受,是近几年来知识管理发展的主流. 事实上,各种学派并无本质上的矛盾,因为知识管理的内涵如此丰富,外延也如此广泛,以致于经常论述的知识管理实质上都是在整个知识管理空间中的一个视图而已.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认知偏差的定义、成因和特征,梳理了有关认知偏差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认知偏差;行为金融;有限理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偏差对经济行为个体的经济决策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并经常扮演核心的角色。行为金融学则认为,由于金融决策更具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投资者的认知性偏差可能更具显著性,所以研究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很有意义。认知偏差的研究和发现为解释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市场异象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认知偏差与金融市场的异象 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结果就涌现出不少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统计异象,在股票收益的历史可预测性方而,按照弱有效市场的观点,投资者无法利用历史价格信息来构造投资策略获得超额利润(按照资产定价模型进行风险调整以后的收益)。从1980年开始,有很多研究发现股票收益是可预测的证据。例如,De Bondt和Thaler(1985)发现股票长期的历史累计收益与未来的长期股票收益负相关。基于这个现象构造的投资策略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个现象称之为“长期反转”。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研究显示股票中期的历史统计收益与未来的中期股票收益正相关,基于这个现象构造的投资策略也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个现象称之为“中期惯性”。面对传统金融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行为金融学从心理学的角度,从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认知偏差的出发,为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做出了重大贡献。 2.认知偏差的定义与分类 把心理研究应用到投资决策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Slovic首次在论文中论证了心理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再到De Bondt和Thaler正式揭开行为金融学发展的序幕,认知偏差研究的发展经历了缓慢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许多金融学领域的学者(如:Roben Shiller,Richard Thaler.Meir Statman,Hersh Shefrin及De Bondt 等)结合心理学对个体行为决策的研究结果,在认知偏差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知偏差概念作为行为金融学的核心范畴,起源于认知心理学。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解析,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具有局限性,个体的判断和决策因此都会产生偏差(Tversky和Kahne-man,1974)。这种认识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相吻合,即自然选择的结果逐步将人们退化成一种依赖有限理性的决策方式来替代理性决策过程的思维主体,并据此来节约思维成本《Si-mon,1955)。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可以看成是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因此,认知偏差,可以按照认知进行的四个环节中出现的顺序进行分类,即信息识别——信息编辑——信息输出——信息反馈。王宁,茅宁(2005)按认知的信息处理过程将国内外文献中常见的26种认知偏差按照人类信息处理的过程分成分类如下:1)信息识别阶段偏差:易得性偏误,代表性偏差,文化和社会认知,小数字定理,认知失调,从众心理,过度反应,搜寻成本。2)信息编辑阶段偏差:框架依赖,保守性偏差,模糊趋避,无关效果,神奇式思考,准神奇式思考,锚定和调整。3)信息评价阶段偏差:过度自信,后见之明,原赋效果,确定效果,反射效果,后悔厌恶,归因偏差,人性好赌,损失厌恶,宿钱效应,处置效应。李心丹(2003)针对中国股市的特点提出政策依赖性偏差。 3.认知偏差的理论研究 在对认知偏差的研究基础上诞生出一些重要的行为金融模型,对解释金融市场的异象提

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分析(1)

办公自动化杂志 随着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从1998年国 内第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文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的诞生开始,国内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取得了不少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全面地反映出知识管理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情况。因此,对国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一、国内研究文献情况分析 随着1998年国内第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文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的诞生,国内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取了飞速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显著的成果,为了能够客观、准确的反映我国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现状,选用国内学术文献较为权威的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 )为数据来源,对1998年至2010年9月份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组分析。其中文献类型选择为: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专利。选用“知识管理系统”为检索词,检索途径为主题。CNKI 自动将检索词扩展为知识管理平台、KM S 等同义词,共检索到文献3425篇。 1、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来看,自1998年以来相关文献逐渐增多,自2004年以来每年文献量均超过300篇,2007年为最高峰年发表487篇。另一方面从文献的类型情况来看(如图1所示),期刊文献2485篇,占到了文献总量的73%,博硕士论文620篇占总量的18%,专利成果33篇仅占总量的1%。从文献的研究资助情况来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资助的成果418篇占总量的12%,说明国家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视,研究的层级逐渐增高,专利可以看作衡量技术创新的标准,但是从专利的数量来看,相关的核心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较弱。 2、文献按照学科类别分布来看(如图2所示),根据各学科发表文献量,从高到底依次排序为:企业经济、计算机应用、图书情报、管理学、教育。其他学科如:电力、医学、机械工业、农业、旅游等也有相关成果。 从该分组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发展脉络。我国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发端于企业经济的研究,随后图书情报、教育、计算机等学科领域研究比较密集,成果也最多,其他 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闫兵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阳473009) 摘 要 统计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文献情况,描述了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热点,对近年来 主要产生的知识管理系统产品进行了对比,并对知识管理国家推荐标准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知识管理系统 现状 国家标准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411-5738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Yan Bing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Library NanYang 473009)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n recently years.It sho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s the mai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future of GB/T 23703.1-2009is prospected. Keywords Knowledge M anagement System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National standards 表1文献年度分布表 图1文献类型分布图 总第205期 2011年5月 Forum Monograph 专论 论坛10··

蓝凌软件:知识管理核心模型-知识之轮

蓝凌软件:知识管理核心模型-知识之轮 蓝凌在长期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中,总结出了知识之轮模型。 ?第一个环节是知识沉淀,又称为知识编码,是指提高知识显性化程度,将知识从无序到有序、隐性到显性的过程; ?第二个环节知识共享,是指知识能够为更多组织成员所学习和应用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是知识学习,指的是组织成员对组织内的隐性和显性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过程,它与共享环节一起改善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程度; ?第四个环节知识应用,是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从而创造价值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知识创新,是指组织成员获取外部新知识或提升内部知识层次,改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该部分知识能在应用中产生直接的价值。 知识管理就是要找到驱动知识之轮的法则,一般而言,企业可以通过技术、管理、文化等三个方面来促进和保障知识之轮的高速运转。 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文化、管理和技术等各个层面,需要根据企业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并最终制定适合企业特色的个性化方案和推进计划,然后逐步落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始为终,才能确保企业在知识管理的投资能带来管理上的切实改进。知识管理,既不是单纯的管理改进项目,也不是单纯的IT建设项目,其本质上应该实现管理和T相互融合,管理引导IT,IT固化管理,实现管理内容和IT形式的统一。 对于企业而言,知识管理建设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工作;为了保证在一定的时期看到一定的效果,根据知识管理在各个企业实施的规律,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观念萌芽阶段:这个阶段企业自发的认识到知识管理的价值,为避免比萨斜塔现象需要夯实地基,而知识管理就是一项地基工程。这个阶段一般需要通过培训、研讨等形式宣传知识管理的观念和价值、得到高层的重视和支持、组建负责实施知识管理的专项核心团队等工作; 2)整体规划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是如何整体规划知识管理各项工作,明确发展目标、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系统功能需求。一般需要借助外部咨询公司来帮助企业进行知识管理规划,通过对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及需求的诊断,规划未来知识管理发展的整体蓝图。 3)知识梳理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是如何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或专业体系的需求,系统梳理出其知识体系,并明确其知识应用现状,进而设计出相应的知识发展提升方法; 4)建设推广阶段:该阶段的挑战是如何保证在机制的推动下、通过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导向的IT系统的建设,能够最大化地累积和应用知识。这个阶段重心是要使业务流程和知识关联,实现员工知识化地工作,需要从系统推进策略建议、系统推进考核和激励制度设计和应用、系统培训、以及典型知识管理提升方法的实践,实现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和推广。 5)评估优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是如何评估知识管理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并进行优化提升。在分析评估知识管理和信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对管理和业务的帮助和不足的基础上,需要继续优化知识管理和信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强化基于业务的知识管理行为,逐步使知识管理融入大家日常的工作行为之中。

认知综述

国外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研究述评 应用心理学081班梁馨氏 0818010111 摘要:关于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学研究已有过不少 ,并且也形成各种各具特色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由于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掌握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受教育者更为迅速和准确的掌握概念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本文尝试通过对前人关于概念形成的广泛研究中归纳和总结各种不同的学说。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材料,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论的发展研究脉络提供一些参考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概念形成理论发展评价 Abstract: the concept abou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also have a lot to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theory and research paradigm. Due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in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And at the same time, our knowledg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for how to help educated more rapidly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concept with powerful guidan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concept of 'extensive research on formation of all sorts of different summed up the theory. Because our country is lack of the materials, therefore, can to a certain ext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research venatio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Keywords: concept formation theor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1、前言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一类事物特有的本质属性的信息表征。概念形成亦称概念学习,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过程,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最基本单位。概念的形成是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在自然条件下形成一个概念需要很长时间,加之实验条件不易控制。因此,心理学家更倾向于用实验法来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研究开始于美国心理学家贺尔(Hull,C,L,1920)。随后,心理学家海德布莱德(Heidbreder,E,1924)、巴特莱特(Bouthelet,L,1948)、布鲁克斯(Brooks,L,1978)、巴纳(Boure,L,E,1979)和迈尔武德(Millward,R,B,1980)等人都不仅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各自不尽相同的结论,同时也对概念形成的实验方法和模型做了相关探索。从众多的概念形成研究来看,心理学对概念形成的研究可分为两类:①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在日常生活或教学过程中研究儿童掌握现实概念的过程;②成人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在实验室研究成人掌握人工概念的过程。 2、共同因素说 2.1基本观点

认知老化研究综述

认知老化研究综述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心理学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认知老化(cognitive aging)是当代老年心理学研究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领域。国外研究报告很多,进展很快,国内有关研究尚未形成一定的系统,本文将对该方面的研究作一介绍。 1认知老化的界定 大量事实表明,在成年之前,认知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成年之后,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不断衰退,心理学中用认知老化(cognitive aging)说明这种衰退。在传统观点看来,认知老化是一个单调的发展过程,是绝对的,不可改变的。但是现代观点则把认知活动看作复杂的,多维的,在认知能力发展中交互作用的不同过程,其中有些部分是可以通过干预加以补偿的。这里讲到的“认知”主要指三个方面: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初级加工和次级加工,以及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1]。 2认知老化的机制 研究认知老化主要是通过对感觉功能、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等方面随年龄衰退的现象进行解释。而认知老化的特征则表现在加工速度、记忆力、抑制能力等方面,由此而产生了诸多理论与模式分析。 2.1加工速度理论这一理论由Salthouse在1985年提出。所谓速度主要指感觉速度和中枢加工速度[1]。老年人的感觉功能退化特点十分明显,运动速度减慢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现象[2]。与其同时产生的还有对感知觉变迟钝和对刺激的反应变慢等。对于这种变慢的解释主要认为它与外周机制有很大关系。但是研究者发现,相对外周功能老化,中枢加工的老化要起到更主要的作用。中枢加工老化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外周功能的老化。 对于感觉速度和加工速度减慢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神经生物学观点和心理学观点。从神经生物学观点看来,速度减慢是神经系统老化的结果,包含了神经噪音干扰增加、细胞死亡、疾病、人体生物钟速度、系统分解、功能废用等造成的功能退化、基因或者其他变化[3]。在心理学角度看来,速度变慢主要是由于在信息超负荷或人物过于复杂的时候,注意和记忆能力下降、过于注重准确性或选择策略墨守常规、激活水平和动机较低造成的。 加工速度理论通过感觉运动速度、知觉速度[主要通过数字符号替换(digit symbol test)、字母比较(letter comparison)、数字比较(digit comparison)、模式比较(pattern comparison)和图形匹配(identical pictures)]和认知速度进行测量[3]。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成人的认知操作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是认知功能发生老化的主要原因。

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模型构建

第27卷第3期中州大学学报2010年6月V01.27N o.3J O U R N A L O F Z H O N G Z H O U U N I V ER SI T Y Jul.2010 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模型构建 期邑红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企管系,郑州451191) 摘要:构建了一个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该系统由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构成。旅游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主要活动即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这些活动又受到支持活动的制约。知识管理系统每一部分的运行效率都直接影响着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对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必须整体把握、统筹兼顾。 关键词: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15(2010)03—0050—02 一、知识管理的涵义 张润彤等人(2005)提出,知识管理已被认为是达成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它需要从不同方面协调应对不同的资源,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的解决方案,是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u J。A PCQ(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进而将之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可把知识管理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并回馈到知识系统内,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累积,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这将成为组织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对于组织和个人,知识管理都已经成为伟大机遇和挑战。 二、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涵义 随着知识经济到来,旅游企业组织的形式、模式、发展战略、竞争策略、市场环境都在发生变化,知识管理被置于2l 世纪旅游企业组织管理的核心地位。对于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了一些研究。林中燕(2000)认为,旅游企业知识管理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战略管理等多种管理职能的管理形式和内容,它是一种跨越多种职能的更高级的管理。在旅游业中,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其次是对旅游企业的信息管理上。王素珍、刘戈衡(2001)认为,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应包括: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重视知识共享和创新,对知识和人才高度重视,重视组织文化建设¨1。 三、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为了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笔者借鉴波特教授的价值链分析框架,提出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生 支 培育知识墅旅游企业文化 旅 持建立旅游企业知识网络 游 活 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 核企 动心 导入知识管理理念竞业 争的 主 知知知 话识识识 力动 要 获共刨 话 动 取事新 圈1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从该模型可知: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由知识管理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该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不仅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影响环境,甚至改变自身¨1;旅游企业竞争优势源于识别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能力,这些活动又受到支持活动的制约,知识管理系统每一部分的运行效率都直接影响着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对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必须整体把握、统筹兼顾。 1.主要活动 (1)知识获取。从本质上,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知识与其他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很难拥有和控制。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形知识虽然广泛存在于旅游组织中,却经常被忽略,所以很难进行』门类。相对而言,显性知识比较容易被转移和整理,据估计只有10%左右的知识是显性知识H。,但由于其直接代表了组织的知识资本,而 收稿日期:2010—03一O l 作者简介:姚红(1978一),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企管系教师,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50

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综述 摘要:文章对国内外关于情绪智力结构的主要研究综述,分别从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现有文献的局限性和情绪智力未来发展研究方向。 关键词:情绪智力;结构;结构模型 1情绪智力的定义 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不过已达成共识的是可以将这些定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一种认知能力即能力EI;另一类则是特质EI。能力EI也叫“认知情绪能力”。它是指一个人认识、处理和利用情绪信息的真实能力。特质EI也叫“情绪自我效能”。它是指一系列行为倾向和个体对自己认识、处理和利用情绪信息能力的自我认知。 2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 关于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的解释,较有影响力的要属Goleman、Bar-On、Salovey 和Mayer的理论。 2.1Mayer & Salovey 1990 模型 1990年Mayer & Salovey提出EI概念,它主要包括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 其中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评估、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 和评估他人的情绪(包括对非言语表示的理解和移情);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调节他人的情绪;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包括灵活计划,创造性思维,注意力转移以及动机四个方面。 2.2Mayer & Salovey 1997 模型 Mayer & Salovey 在1997年对情绪智力涵盖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模型由四部分组成: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从这

抑郁认知理论综述

抑郁认知理论综述 摘要:抑郁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对其病理的解释多种多样。本文从认知理论入手,介绍了几种主要理论,包括Abramson抑郁无望理论、Beck理论、双重加工模型和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抑郁认知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抑郁认知易感性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是目前导致残疾和死亡的第四大疾病。这种疾病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思维、自我感觉、人际交往及躯体功能状态。最新的调查表明,16%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候可能罹患抑郁。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已达3%~5%,超过2600万人罹患抑郁症。对抑郁病因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抑郁形成的解释有多种,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动力学派,神经科学等。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看自己、世界和未来的方式是引发和影响情绪状态的关键因素。因此,下面着重介绍关于抑郁的几种认为理论模型。 1 Abramson的抑郁无望理论 无望感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塞利格曼首次将动物无助感实验的结果用于人类抑郁的解释,形成了最初的习得性无助理论。该理论一“控制“为新观念,认为有机体不可控期望的繁华导致费事硬性的消极行为和其他的系的无助表现。Abramson等人对抑郁的行为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抑郁修正习得性无助理论。该理论认为,抑郁是由于患者对消极事件三方面错误的归因引起的,这三方面指的是:内在的,普遍的和稳定的原因是,最容易发生。因此,这个理论有被称为抑郁的无望感理论。无望感的认知,引出了一个新概念——无望型抑郁,及抑郁的一种雅兴,表现为悲哀、自暴自弃、缺乏活力、领没、精神萎靡、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无望感理论模型认为,当经历一个负性事件时,具有抑郁性归因方式的人比非抑郁性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无望感,从而产生抑郁,尤其是无望型抑郁。 2001年Abramson对理论再次进行了修订。不再局限于归因,扩展到各种负性认知方式,应对方式等。导致的异域类型,也就不再仅限于无望抑郁一种亚型。更加强调认知易感性与负性应激之间的相互作用。Teasdale进一步认为,具有一予以感性的人,负性情绪很容易诱发与自我有关的负性思维,并导致对结果和未来做出消极的解释。 2 Beck的理论 2.1基本内容 Beck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抑郁症的认知理论,认为抑郁患者的认知活动或认知过程是消极的,包括消极新年、思维和想象。他认为,认知过程一般有三部分组成:接受和评价信息、产生应对和处理问题、预测和评估结果。Beck以“抑郁认知三联征“,”认知歪曲“”自动性思维“和”潜在的一遇行人制图室“为核心概念来解释抑郁障碍的产生。所谓抑郁三联征,是指个体对子我做消极评价,对以往经验做消极解释,对未来做小机遇期;认知歪曲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错误解释或错误直觉,在这种情况下,已与个体得出的结论会是他们的消极期望得到进一步强化;而自动性思维指的是介于外部事件和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维。大多数抑郁患者并不能意识到在不愉快情绪反应之前的难写思维。大多数抑郁患者并不能意识到在不愉快情绪之前已存在这些思维,因为这些思维已经成为自动性思维。抑郁症是消极认知方式的结果,而抑郁患者的消极认知方式就是自动性思维,已经成为抑郁患者认知事物的习惯方式。 该理论认为,抑郁患者对自己做出不合逻辑的推论,而这种逻辑上的错误退了或不正确的认知过程导致了不良行为和情绪障碍。抑郁患者用自我贬低或自我责备试图去解释所有事件。Beck把抑郁患者对客观事件的错误逻辑推论归纳为四种:(1)任意的推断。推断中昂并不存在结论的证据(我是无用的,因为我买东西是商店已关门;(2)选择性抽象。其中结论只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09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陈敏20090282 摘要: 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 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的丰富。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 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 主要理论, 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社会认知; 自我中心; 观点采择; 心理理论 一、引言 社会认知是在20 世纪70—80 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或80 年代初期。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同意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开辟“社会认知”的栏目,1982 年“社会认知”杂志宣告出版,1984 年有怀威尔和斯库尔主编的《社会认知手册》问世。从此, 社会认知研究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90 年代开始得到迅猛发展, 是当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 因此吸引了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二、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源 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起源于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 他对认知发展的解释是: 社会相互作用的经历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 由冲突引起的不平衡成了发展的驱动力; 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去自我中心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并且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后人研究社会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借鉴。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知觉、自我、归因等的研究中。社会知觉包括对人的知觉、角色知觉、群体知觉等, 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自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的课题, 从詹姆斯的“主观我和客观我”到库利的“镜像我”、米德的自我发展的角色采择理论以及苏利文的“重要他人”等。还有近年来的归因研究等, 都是当前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社会认知简介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Flavell) 1998 年提出: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4]。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2005年第2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04期No.2,2005Journal o f Fuyang Teacher s Co lleg e(Social Science)Sum No.104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李晓侠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安徽阜阳 236032) 摘要: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的丰富。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主要理论,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社会认知;自我中心;观点采择;心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05)02-0087-03 一、引言 社会认知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是当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因此吸引了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内容进行粗略的介绍,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社会认知提供方法和借鉴。 二、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源 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起源于两个方面: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他对认知发展的解释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经历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有冲突引起的不平衡成了发展的驱动力;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去自我中心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并且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后人研究社会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借鉴。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知觉、自我、归因等的研究中。社会知觉包括对人的知觉、角色知觉、群体知觉等,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自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的课题,从詹姆斯的“主观我和客观我”到库利的“镜像我”、米德的自我发展的角色采择理论以及苏利文的“重要他人”等。还有近年来的归因研究等,都是当前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课题。 社会认知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或80年代初期。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同意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开辟“社会认知”的栏目,1982年“社会认知”杂志宣告出版,1984年有怀威尔和斯库尔主编的《社会认知手册》问世。从此,社会认知研究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Flavell)1998年提出: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4]。 四、目前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自我中心的研究 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一书中提出来的。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 收稿日期:2004-12-16;修订日期:2005-03-18 作者简介:李晓侠(1976-),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教师。 ? 87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