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各章小结与思考题)

逻辑学(各章小结与思考题)

逻辑学(各章小结与思考题)
逻辑学(各章小结与思考题)

第二章练习题

1、 从概念的分类来看,下面语句中带括号的概念是什么概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3)(非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行政法规)是(法律汇编)中的一部分。

(5)节日里的城市到处鲜(花)锦簇,让人眼(花)缭乱。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3)“非国家工作人员”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实体概念。

(4)“行政法规”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法规汇编”是一个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5)“鲜花”的“花”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眼花缭乱”的“花”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属性概念。

2、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1)A 、死亡 B 、意外死亡 C 、正常死亡 D 、溺死 E 、非正常死亡

(2)A 、犯罪 B 、故意犯罪 C 、过失犯罪 D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E 、交通肇事

(3)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著名科学家 D 、中国科学家 E 、本世纪杰出科学家

(4)A 、太阳 B 、恒星 C 、出升的太阳 D 、地球 E 、位于北半球的国家

答: (1)

(2)

(3)

(4)

3、 下面对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吗?

(1)“中国”概括为“联合国”

(2)“等边三角形”限制为“等角三角形”

(3)“集体所有制企业”限制为“工业企业”

(4)“法”概括为“行为规范”

(5)“书”概括为“纸张” 答:(1)不正确,“中国”和“联合国”是全异关系。概括或限制后的概念与原概念必须具有从属关系。

(2)不正确,“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是全同关系。

(3)不正确,“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工业企业”是交叉关系。

(4)正确,“法”与“行为规范”是种属关系。

(5)不正确,“书”与“纸张”是全异关系。

4、下面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

(1)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等部分。

(2)违法行为有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3)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村的村民喂养的家禽发展很快,鸡、鸭、鹅、鱼、兔都比2年前增长1倍以上。

(4)“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和监护人。

答:(1)不正确,这是分解,不是划分。划分子项与划分母项应具有种属关系。

(2)不正确,划分不全,还有“行政违法行为”。

(3)不正确,划分过宽,“鱼”、“兔”不属于“家禽”。

(4)不正确,划分子项相容,“监护人”包括“父母”和“养父母”等。

5、从逻辑规则上指出下列定义的错误:

(1)公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劳动或用其他方式取得的货币,叫合法收入。

(2)窝赃罪就是窝藏或代为销售犯罪所得赃物的行为。

(3)契约就是合同。

(4)贪污犯是侵蚀、破坏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

(5)抢夺不是抢劫。

答:(1)定义过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该相等,“合法收入”不只是“货币”收入。

(2)定义过宽,“窝赃”不包括“代为销售”的行为。

(3)定义项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4)定义项必须是确切的科学概念,不能使用比喻等方式。

(5)定义一般不能使用否定的方式。

第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若SIP假,S和P的外延关系可以是((2))

(1)全同关系

(2)全异关系

(3)交叉关系

(4)从属关系

2、当SAP和SEP都为假时,S和P的外延关系可以是((3))

(1)全同关系

(2)全异关系

(3)交叉关系

(4)从属关系

3、设A、B为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关系是B真包含于A,由此可作出是真的判断的有((3)、(5))

(1)所有A是B

(2)所有B不是A

(3)有的B是A

(4)所有A是B

(5)有的A不是B

4、根据性质判断间的对当关系,若SEP真,则((1)、(2)(3))

(1)SAP假

(2)SIP假

(3)SOP真

(4)SAP真假不定

(5)SOP真假不定

5、已知概念A真包含于概念B,则下述判断必然为真的是((1)、(3)、(4)、(5))

(1)“所有A是B”

(2)“所有B是A”

(3)“有的A是B”

(4)“有的B是A”

(5)“有的B不是A”

6、已知A概念与B概念为全异关系,并且B概念真包含于C概念,则下述判断中必然为真的是((4))

(1)“所有C是A”

(2)“所有C不是A”

(3)“有的C是A”

(4)“有的C不是A”

(5)“有的A是C”

7、当“所有A是B”真,并且“所有A是C”也是真时,B与C的外延可以是((1)、(3)、(4)、(5))

(1)全同关系

(2)全异关系

(3)交叉关系

(4)种属关系

(5)属种关系

二、从对称性的角度分析下面判断中标有横线的关系属于什么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某甲控告某乙”

3、“对某甲的量刑会比某乙的重”

4、“甲判断和乙判断是矛盾的”

答:1、反对称关系2、非对称关系3、反对称关系4、对称关系

三、从传递性的角度分析下面判断中标有横线的关系属于什么关系?

1、“某甲信任某乙,某乙信任某丙”

2、“甲判断与乙判断相矛盾,乙判断与丙判断相矛盾”

3、“甲比乙先到,乙比丙先到”

4、“甲比乙先到20分钟,乙比丙先到20分钟”

答: 1、非传递关系2、反传递关系3、传递关系4、反传递关系

第四章思考题:

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5—10为多选):

1、若判断形式“(p∨q)→p”为假时,则p、q的真假组合情况必然是((3))。

(1)p真q真

(2)p真q假

(3)p假q真

(4)p假q假

2、若“刘某不是医生,那么他就是药剂师”这个判断是假的,那么((2))。

(1)“刘某是医生”这个判断必真

(2)“刘某是医生”这个判断必假

(3)“刘某不是医生”这个判断可真可假

(4)“刘某不是医生”这个判断必假

3、“并非甲和乙都是作案人”,这个判断的负判断等于断定了((2))。

(1)“甲和乙都不是作案人”

(2)“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个不是作案人”

(3)“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个是作案人”

(4)“甲是作案人而乙都是作案人”

4、与“所有的被告都是罪犯是不可能的”这个判断等值的判断只能是((1))

(1)“必然有些被告不是罪犯”

(2)“可能有些被告不是罪犯”

(3)“必然有些被告是罪犯”

(4)“可能有些被告是罪犯”

5、与“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等值的判断是((1)、(2))。

(1)“在法律面前必须没有任何特权”

(2)“在法律面前禁止有任何特权”

(3)“在法律面前允许没有任何特权”

(4)“在法律面前不必须有任何特权”

6、当“p”为假时,则下述判断形式中为真的有((2)、(3))

(1)﹁p∧﹁q

(2)p→q

(3)q←p

(4)﹁p∨﹁q

(5)p←﹁q

7、“如果甲队是第1名,则乙队就是第2名”,这个判断可以转换为((1)、(2)、(3)、(4)、(5))这样的判断。

(1)“不可能甲队是第1名而乙队不是第2名”

(2)“或者甲队不是第1名,或者乙队是第2名”

(3)“只有乙队是第2名,甲队才会是第1名”

(4)“如果乙队不是第2名,则甲队就不是第1名”

(5)“只有甲队不是第1名,乙队才不是第2名”

8、若“本案凶犯是老年人”这一判断被证明为真,则下面判断必然为真的有((1)、(2)、(3)、(5))

(1)“如果本案凶犯不是老年人,那么就是妇女”

(2)“本案凶犯或者是老年人,或者是妇女”

(3)“只有本案凶犯是老年人,本案凶犯才不是妇女”

(4)“本案凶犯既是老年人又是妇女”

(5)“如果本案凶犯是妇女,那么本案凶犯就不是老年人”

9、下面说法正确的有((3)、(5))

(1)“明天小张可能会来,所以,明天小张可能不会来”

(2)“甲队不必然战胜乙队,所以甲队必然不会战胜乙队”

(3)“本案死者不一定不是自杀,所以,本案死者可能是自杀”

(4)“并不是王某必然有作案动机,所以,王某必然没有作案动机”

(5)“子女应该赡养父母,所以,允许子女赡养父母”

10、由“不必然p”真,便可推知((2)、(3)、(4)、(5))。

(1)“必然非p”真

(2)“可能非p”真

(3)“可能p”真假不定

(4)“必然p”假

(5)“必然非p”真假不定

二、甲、乙、丙三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甲:“如果小王没上班,那么他生病了。”

乙:“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他上班了,那么他没有生病。”

甲:“我不是说这个意思”

乙:“你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丙:“甲的意思是说,只有小王上班,那么他才不生病。”

从逻辑的角度讲,乙和丙二人中,谁对甲的话的理解是正确的?为什么?

答:丙对甲的话的理解是正确的。甲、乙、丙三人的话其逻辑形式分别是:“如果非p,那么q”、“如果p,那么非q”、“只有p,才非q”,其中甲和丙的话是等值的,而乙和甲的话不等值。

第五章练习题

一、根据直接推理的知识回答:

1、从“不劳者不得食”,可以知道“得食的”是怎样的?“劳动的”又是怎样的?

2、从“凡犯罪都有社会危害性”,可以知道“没有危害性的”怎样?“有危害性”怎样?

3、从“一切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能否知道“非生物”怎样?

答:1、如果用表示S“不劳者”,用表示P“不得食”,则原判断可表示为SAP。“劳动的”即为“非S”,“得食的”即为“非P”SAP→SE﹁P→﹁PES 即“所有得食的(人)都不是不劳动的(人)”;﹁PES→﹁PA﹁S→﹁SI﹁P →﹁SOP即“有的劳动的是得食”或“有的劳动的(人)不是不得食的(人)”。

2、如果用表示S“犯罪”,用表示P“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则原判断可表示为SAP。SAP→P I S 即“有些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SAP→SE﹁P→﹁PES 即“凡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不是犯罪(行为)”。

3、如果用表示S“生物”,用表示P“发展变化着的”,则原判断可表示为SAP,“非生物”可用“﹁S”表示:SAP→SE﹁P→﹁PES→﹁PA﹁S→﹁SI﹁P仅从形式上可以推知“﹁S”怎样,但由于“﹁P”,即“不发展变化的(事物)”,本身是不存在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从原判断不能推出“非生物”的情况。

二、根据三段论的知识回答:

1、为什么结论是全称肯定判断的正确三段论只能是第一格的AAA式?

2、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其大项在前提中周延,而在结论中不周延,这个三段论是第几格?什么式?

3、为什么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如果其结论是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不会是I判断?

答:1、根据三段论各个格的特点,第二格只能得出否定判断的结论,第三格只能得出特称判断的结论,而第四格由于小项处于小前提谓项的位子,也不可能得出全称肯定判断的结论(若前提都是肯定,则位于谓项位子的小项不周延,不能得出全称结论;若小项周延,则小前提是否定判断,那么得出结论也必然是否定判断。)故只有在第一格,但大、小前提都是全称肯定判断时,可得出全称肯定判断的结论,即AAA式。

2、因为该三段论的大项在结论中不周延,说明该三段论的结论是肯定判断;根据三段论规则,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判断,则其结论是否定判断,故可知其前提都是肯定判断。而又因该三段论的大项在前提中是周延的,因此可知大项只有位于大前提主项的位子(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同时因为第二格不能得出肯定判断的结论,因此根据题意,小项不可能位于小前提的主项的位子。由此,可以确定,该三段论只有是第四格。再根据题意,该三段论的大、小前提都是全称肯定判断,可得出特称肯定判断的结论,故为AAI式。

3、当一个正确的三段论结论为否定时,即其大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这说明该大项在前提中也是周延的(根据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而特称肯定判断无论其主项,还是谓项都是不周延的。所以,如果三段论的结论是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不能是I判断。

三、运用三段论的知识,分析说明下面的推理是否正确?若为三段论的省略式请把它恢复为典型的三段论形式。

1、“华兴化肥厂的工人,许多都不是本地人,而王某是本地人,可见,王某绝不是华兴化肥厂的工人。”

2、“犯罪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而本案被告李某不是犯罪后自首的,因而不属于从轻处罚的范围。”

3、“人都有刺痛感,死人也是人,当然也有刺痛感。”

4、“借来的东西要还,所以,拾到的东西不要还。”

5、“凡是有选举权的人都是年满18岁的人,审判员都是18岁以上的人,怎么会没有选举权呢?”

6、“没有有机物不是含碳的,没有蛋白质不是有机物。”

7、“这个药有剧毒,因为它含有砒。”

8、“某甲一定凶手,因为有人看见他是从凶案现场跑出来的。”

答:1、不正确。由于大前提“许多兴华化肥厂的工人都不是本地人”不是全称判断,其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结论中大项作为否定判断的谓项却是周延的,故出现词项扩大的错误。

2、不正确。其形式为第一格的三段论推理,根据规则,这一格的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否则就会出现词项扩大的错误。

3、不正确。在两个前提中的出现的中项“人”,并不是同一概念,故出现“四概念的错误”。

2、不正确。该推理省略了小前提“拾到的东西不是借来的东西”。错误与第2题相同。

3、不正确。省略了结论“审判员都是有选举权的”。该推理形式属第二格三段论推理,根据规则,这一格的前

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判断,否则会出现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4、正确。省略了结论“所有的蛋白质都是含碳的”。它的两个前提可分别表达为“所有的有机物都是含碳的”

和“所有的蛋白质都是有机物”,可构成第一格的AAA式。

5、不正确。省略了大前提“砒是有剧毒的”。“砒”和“含有砒”是不同的概念,故出现了“四概念”。

6、不正确。省略了大前提“凡凶手都是去过现场的”。错误与第5题相同。

第六章练习题

选择题(1-5题为单选,6-9题为多选):

1、只有某人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并且危害不大,才不认为是犯罪”和“某人被认为是犯罪”为前提((4))

(1)能必然推出“某人行为情节不轻微”的结论;

(2)能必然推出“某人行为或者情节不轻微或者危害不大”的结论;

(3)能必然推出“某人行为危害不大”的结论;

(4)不能必然推出“某人行为或者情节不轻微或者危害不大”的结论。

2、以“并非王某或刘某有罪”和“如果王某有罪并且赵某有罪,则刘某有罪”为前提,能必然推出((4))这样的结论。

(1)“王某无罪而赵某有罪”

(2)“赵某有罪”

(3)“赵某无罪”

(4)“王某无罪或者赵某无罪”

3、以“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人”和“甲不是作案人”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能必然推出结论((3))

(1)“乙是作案人”

(2)“丙是作案人”

(3)“乙、丙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人”

(4)“乙和丙三人都是作案人”

4、以“并非赵某既犯抢劫罪又犯妨碍公务罪”和“赵某犯妨碍公务罪”为前提进行推理能必然推出结论((1))(1)“赵某没有犯抢劫罪,但犯妨碍公务罪”

(2)“赵某既犯抢劫罪又犯妨碍公务罪”

(3)“赵某犯抢劫罪”﹁(p∨q)←→﹁p∧﹁q

(4)“赵某既没有犯抢劫罪也没有犯妨碍公务罪”

5、以“或者张三是本案主犯,或李四是本案主犯”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推理,则((2))。

(1)若加上前提“张三是本案主犯”,则能必然推出“李四是本案主犯”的结论;

(2)若加上前提“张三不是本案主犯”,则能必然推出“李四是本案主犯”的结论;

(3)能必然推出“如果张三是本案主犯,则李四是本案主犯”的结论;

(4)虽加上前提“李四不是本案主犯”,也不能必然推出“张三是本案主犯”的结论;

6、以p→q为大前提,((1)、(2)、(3)、(5))。

(1)若加上小前提p,则能必然推出q;

(2)若加上小前提q,则不能必然推出p;

(3)若加上小前提﹁p,则不能必然推出﹁q

(4)若加上小前提﹁q,则能必然推出q;

(5)若加上小前提(q→r),则能必然推出(p→r)

7、以“﹁p∨﹁q∨r”为大前提,((2)、(3)、(4)、(5))。

(1)若加上小前提p,则能必然推出﹁q∧r;

(2)若加上小前提q,则能必然推出﹁p∨r;

(3)若加上小前提﹁r∧q,则能必然推出﹁p;

(4)若加上小前提p∧﹁r,则能必然推出﹁q;

(5)若加上小前提p∧q,则能必然推出r;

8、以“如果张某的证词正确或者李某没有作伪证,那么王某就不是作案人”和“王某是作案人”为前提,则((2)、(3)、(4))。

(1)、能必然推出“张某的证词不正确或者李某没有作伪证”的结论;

(2)能必然推出“张某的证词不正确”的结论;

(3)能必然推出“李某作了伪证”的结论;

(4)能必然推出“张某的证词不正确并且李某作了伪证”的结论;

(5)不能必然推出任何结论。

9、以“只有某甲主观上是过失,他才不被处于重刑”为前提,((1)、(2)、(5))。

(1)若加上小前提“某甲主观上不是过失”,则能必然推出“他被处于重刑”的结论;

(2)虽加上小前提“某甲主观上是过失”,也不能必然推出“他不被处于重刑”的结论;

(3)若加上小前提“某甲主观上是过失”,则能必然推出“他被处于重刑”的结论;

(4)若加上小前提“某甲被处于重刑”,则能必然推出“他主观上是过失”的结论;

(5)虽加上小前提“某甲被处了重刑”,也不能必然推出“他主观上不是过失”的结论。

二、运用推理的规则和逻辑要求,说明下面推理是否正确。

1、“一个人的血型要么属于A型,要么属于B型。要么属于O型。本案犯罪人的血型不属于A型,也不属于B型,所以。本案犯罪人的血型属于O型。”

2、“如果死者是煤气中毒致死的,那么尸体上的尸斑就呈鲜红色。这个死者尸体上的尸斑呈鲜红色,所以,这个死者是煤气中毒致死的。”

3、“只有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才能占领市场,这家企业的产品没能占领市场,所以,这家企业没有提高产品质量。”

4、“在稻田中养鱼,若水深了则对水稻生长不利,若水浅了则对鱼的生长不利。而水只能或者是深,或者是浅,所以,在稻田养鱼或者对水稻生长不利,或者对鱼的生长不利。”

答:1、不正确。选言判断推理是根据前提已断定了几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故而可以因为否定其中的一个选言肢而肯定其他选言肢;这就要求作为前提的选言判断选言肢必须穷尽,否则不能必然推出结论。血型不只是题目中的三种,选言肢不穷尽,故不能因为不是A型、B型,就肯定是O型。

1、正确。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不能从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的结论。

2、不正确。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不能从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的结论。

3、不正确。构成二难推理的选言判断也必须是选言肢穷尽。水或者深,或者浅,或者不深也不浅。

三、古雅典有一老翁,规劝其那到处游说欲参政的儿子:“如果你说真话,那么富人显贵会憎恨你;如果你说假话,则黎民百姓会憎恨你;你不是说真话就得说假话,所以你总是会招人憎恨的,不如放弃!”如果你是他儿子,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回敬这老翁呢?

答:反驳二难推理,可以通过指出其推理的错误,有条件也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相同结构但结论却完全相反的二难推理来进行。如根据本题目的内容,可构造如下二难推理:

“如果我说真话,那么黎民百姓会拥护我;

如果我说假话,那么富人显贵会拥护我;

我或者说真话,或者说假话;

我总是受人拥护。”

四、某夜,有户村民家的前后院门未关严。次日清晨,发现院中的小羊羔不见了一只。经过查看现场和回忆,得到如下判断:

(1)一只狼来过;

(2)狼只能从前门或后门进来;

(3)若狼不是上半夜来的,就是下半夜来的;

(4)雪地里没有狼的足迹;

(5)若狼是下半夜来的,则雪地里会有它的足迹;

(6)若狼是上半夜来的,全家还在看电视;

(7)全家在看电视,狼是不敢从前门进来。

问:狼是何时、从何处进来的?写出推理过程。

答:推理过程如下:

(1)p 前提

(2)q∨r 前提

(3)s∨t 前提

(4)﹁u 前提

(5)t→u 前提

(6)s→w 前提

(7)w→﹁q 前提

(8)﹁t 由(4)、(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推出

(9)s 由(3)、(8)不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推出

(10)w 由(9)、(6)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推出

(11)﹁q 由(10)、(7)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推出

(12)r 由(11)、(2)不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推出

由上(9)、(12)可知,狼是上半夜,从后门入的。

第七章思考题

一、一位社会学家在某戒毒所调查了伍某、曾某、于某、白某和张某等五名被强制戒毒的人员。他了解到:伍某是因多次吸食鸦片而染上毒瘾的,曾某是因为多次吸食大麻而染上毒瘾的,于某多次注射吗啡也染上了毒瘾,白某多次吸食海洛因亦染上毒瘾,章某染上毒瘾是因为多次注射可卡因。戒毒所的所长介绍道:“该所共收容了127名吸毒人员,他们都因多次吸毒而染上毒瘾。”该所的医生说:“鸦片、大麻、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中均含有致幻性物质,这种物质能使人产生某种欣快的幻觉,但同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要求比间断地吸食或注射,并逐步加大剂量,从而形成毒瘾。”

根据上述材料,若分别进行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应该分别选取什么材料来作为推理根据?分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进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时,可以伍某等五人的情况并未见反例作为根据,推出“所有多次吸毒的人都会染上毒瘾”的结论。

进行完全归纳推理时,应以所长介绍的情况和伍某等五人的情况并未见反例作为根据,推出“该所中的所有被强制戒毒人员都因多次吸毒而染上毒瘾”的结论。

在进行科学归纳推理时,应以伍某等五人的情况并未见反例,同时以该所医生介绍的材料作为根据,推出“所有多次吸毒的人都会染上毒瘾”的结论。

二、分析下列各题中使用了哪一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1)、一位医生研究了其例忧郁症病例,他发现:这七名患者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家庭及工作环境都各不相同,只有某种激素分泌过少这一点是相同的,于是这位医生认为:某种激素分泌过少与患忧郁症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2)、上世纪初,法国细菌学家尼科尔注意到:城里正流行斑疹伤寒,使医院住满病人。可是医院里并没有流行斑疹伤寒,医生和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病人,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被感染。尼科尔想:医院和城里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斑疹伤寒病人入院时都彻底洗了澡,换掉了带有体虱的衣服。于是尼科尔断定:体虱是传染斑疹伤寒的媒介,它与斑疹伤寒的流行存在因果联系。

(3)、一位医学家为了测试动物的免疫功能,他把6只狗、14只羊和28只鸡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然后把经过减弱的狂犬病毒、炭疽菌、霍乱菌分别注射在甲组中的狗、羊、鸡身上,结果这些单位在小病一场后便很快康复。接着他把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炭疽菌、霍乱菌分别注射在甲、乙两组中的狗、羊、鸡身上,结果乙组的动物很快发病,并相继死亡没;而甲组的动物却安然无恙。这位医学家将两组动物的情况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注射减弱的病源体与增强动物免疫力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4)1942年2月,英国军方发现:许多炮瞄雷达有时突然受到干扰,当时猜测是德军使用了某种性式反雷达装置。后观察到:每当太阳上出现“黑子”、“耀斑”时,炮瞄雷达就受到干扰,太阳的“黑子”、“耀斑”增多时,干扰就更强;太阳“黑子”、“耀斑”减弱时,炮瞄雷达受到的干扰也相应减弱。据此断定:太阳“黑子”、“耀斑”与炮瞄雷达受到的干扰存在因果联系。

(5)19世纪,人们从各种化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氮,其密度是一样的。可是大气中的氮的密度却多出了0.5。有人推测:这多出部分意味着有某种尚未发现的元素存在。后来,经过对空气反复提纯,证明了空气中除了氮之外,还存

在着氩。正是由于氩的存在,使空气中的氮的密度要大于纯氮。

答:(1)契合法。逻辑形式(略)

(2)差异法。逻辑形式(略)

(3)契合差异并用法。逻辑形式(略)

(4)共变法。逻辑形式(略)

(5)剩余法。逻辑形式(略)

三、某省农科院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化肥,并将其暂时命名为“6号复合肥”。这种化肥中碳酸氢胺占75%,另外添加了少量磷肥、钾肥以及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经过加工制成。为了测试其使用效果,探求“6号复合肥”与农作物增产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设计了几种实验方案。请根据探求因果联系逻辑方法的应用条件,说明这些方案的设计是否正确。

方案一:挑选两块面积、土质相同的实验田,选用相同的稻种加以种植,采用相同的田间管理。然后在其中一块田里给水稻施“6号复合肥”,而另一块田里则不施这种肥。收获后,对两块田里的水稻产量进行比较。

方案二:挑选两块面积、土质不同的实验田,选用相同的小麦加以种植,采用相同的田间管理。然后在其中一块土质差的田里给小麦施“6号复合肥”,而另一块较肥沃的田里则不施这种肥。收获后,对两块田里的小麦产量进行比较。

方案三:挑选若干的实验田,将其土质、日照等情况作均衡搭配后分成甲乙两组,两组均种植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并选用相同的种子加以种植,采用相同的田间管理。然后对甲组的农作物都施以“6号复合肥”,而乙组的农作物则都不施这种肥。收获后,对两组农作物产量进行比较。

方案四:把同一果园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果树分为三组,给第一组施“6号复合肥”3公斤,第二组施“6号复合肥”4.5公斤,第3组施“6号复合肥”6公斤,最后比较三组果树的产量。

方案五:在三个温室里种植品种相同的黄瓜,并采用相同的田间管理。在第一温室把温度控制在7----12度,并施“6号复合肥”3公斤;在第二温室把温度控制在10----15度,并施“6号复合肥”4.5公斤;在第三温室把温度控制在13----18度,并施“6号复合肥”6公斤。最后比较三个温室的产量。

方案六:挑选两块面积、土质相同的实验田,选用相同的花生加以种植,采用相同的田间管理。然后在其中一块田里给水稻施“6号复合肥”4公斤,而另一块田里施碳酸氢胺3公斤。收获后,对两块田里的花生产量进行比较。

答:方案一:正确。符合差异法的条件;方案二:不正确。它含有“土质”、“施肥”两个差异条件,不符合差异法的条件;方案三:正确。符合契合差异并用法的条件;方案四:正确。符合共变法的条件;方案五:不正确。它存在“温度”和“施肥”两个发生量变的因素,不符合共变法的条件;方案六:正确。符合剩余法的条件;

第八章思考题

一、已知A、B、C、D、E均属S类事物,A并且具有P属性,B具有P属性,C具有P属性,D具有P属性。

根据上述条件,如果分别运用联言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可各自得出什么结论?请分别写出它们的推理形式,并说明结论的逻辑性质。

答:运用联言推理得出的结论是:A、B、C、D都具有P属性。结论具有必然性。

运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是:S类事物都具有P属性。结论具有或然性。

运用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是:E也具有P属性。结论具有或然性。

二、下面材料中介绍的侦查员对类比推理的运用是否合乎逻辑要求?

某林场发生一起盗窃案。罪犯作案的特点是,先撬办公桌,找备用钥匙,再打开金库或钱柜行窃。后来另一个县也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公安局捕获了这起盗窃案的罪案人闻某。侦查员把两个案子进行对比,发现两案在现场留下的脚迹一致,作案手段和作案工具相似,于是作出结论:林场盗窃案也是闻某所为。

答:根据类比推理的特征,其结论是或然性的。为了提高侦查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主要应采用如下方法:(1)尽量增加进行比较的相同属性,特别是作案的方式方法这些属性;(2)相同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联系。该案中的侦查人员在运用类比推理时是很好地运用了上面两个方法。两起盗窃案中,犯罪分子作案的方式方法,作案工具等方面的情况很相似,尤其是在现场留下的脚迹一致。“脚迹一致”与“同一人所留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推断这两起盗窃案都为闻某所为的结论是合乎类比推理要求的。

三、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分析指出:(1)这里提出的假说是什么?(2)提出该假说的依据是什么?(3)验证该假说时用的是怎样的方法?

“人们早就发现,蝙蝠在黑夜中能作快速飞行,而不会撞在障碍物上。怎样解释这个现象?科学家根据他们关

于超声波的知识,提出一个假说:蝙蝠能在黑夜中避开障碍物,是由于它能发出一种超声波,而它的耳朵能听到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出的回声。由这个假说就可以推出一个结论:如果把蝙蝠的耳朵塞严了,那么它就会碰到障碍物上。于是,把一些耳朵被塞严了的蝙蝠放到暗室里。结果发现,这些蝙蝠马上失去了避开障碍物的能力。”答:(1)提出假说是:“蝙蝠能在黑夜中避开障碍物,是由于它能发出一种超声波,而它的耳朵能听到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出的回声。”

(2)该假说提出的依据是关于超声波的知识。

(3)验证该假说的方法是:首先,有假说推出了结论:“如果把蝙蝠的耳朵塞严了,那么它就会碰到障碍物上”。

然后通过实验证实结论的真实性,从而肯定该假说可能真。

第九章思考题

一、分析说明下列文字议论是否合乎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

1、“贪图享受不能一概反对。比如,周末去跳跳舞,去唱唱歌,假期去旅游等,这种生活上的享受是应该允许的。”

2、在审理一起盗窃案时,依法庭调查程序,由被告人供述其盗窃犯罪的事实。被告人说:“我行窃时被人发现,有五、六个人抓住我拼命打,把我打晕后才送医院急救。我身上多处被打伤,这些伤虽经治疗,但缺乏营养辅助,因而至今未愈。我请求法庭给我做主,责令那些打我的人赔偿营养费。”

3、“婚姻就象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4、一份判决书中写到:“原告诉称:由于被告未能按时履行供货合同,致使原告单位因原料短缺而停产五天,直接经济损失达16万元;被告辩称:原告夸大了损失数额。经查证,本院认为,以上情况属实。”

5、“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量刑幅度要恰当,既不能畸重,也不能畸轻。”

6、有人认为:“犯罪的根源是人口过于稠密。因为,人口过于稠密就使每一个人的活动空间较小,这样,个人的活动空间就容易受到他人的侵犯,从而引发纠纷,导致犯罪。”

7、“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也不得强制公民不信仰宗教。”

8、“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很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地狱。”

9、当有人指责欧谛得谟说谎时,他辩解道:“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

10、“我看王兵今年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因为他爸爸是一所名牌大学的副校长。”

答:1、违反同一律,偷换概念。将“贪图享受”与生活中的正当“享受”相混淆。

2、违反同一律,转移论题。将供述“盗窃犯罪事实”转移为讨要“赔偿营养费”。

3、不违反逻辑思维规律。因为“外面的人”与“里面的人”不属同一对象。

4、违反矛盾律,自相矛盾。它既肯定“16万元损失”是事实,又肯定“夸大损失数额”是事实。

5、不违反逻辑思维规律。“畸重”与“畸轻”不是矛盾关系,而是反对关系,可以同时予以否定。

6、违反充足理由律,推不出。

7、不违反逻辑思维规律。宗教信仰自由就包括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因此两方面权利都不容侵犯。

8、不违反逻辑思维规律。同一律只适用于同一思维过程,不是同一思维过程,对思维对象可从不同的方面来认识。

9、违反同一律,偷换概念。两次出现的“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同的概念。

10、违反充足理由律,推不出。

二、某日,公共汽车上发生窃案,某乘客的钱包被盗。司机把车开到附近的派出所,经调查发现甲、乙、丙、丁四人有作案嫌疑。经问话,他们有下面的陈述:

甲说:“反正不是我干。”

乙指着丁说:“是他干的。”

丙却指着乙说:“是他干的。”

丁说:“不是我干的。”

最后证实扒手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并且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谁是扒手呢?

答:乙是扒手。因为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假话,而乙和丁的话是相矛盾的;根据矛盾律,两个相矛盾的判断必有一假。那么,说假话的人就一定在乙和丁两人中。因此,甲和丙所说都是真的,根据丙的话就可以知道扒手是乙。

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有一个情节:鲍细霞的婚姻要按她父亲的遗嘱由求婚者猜匣而定。有三个匣子,

一个金匣、一个银匣、一个铅匣,其中一个放有鲍细霞的肖像。三个匣子上分别刻有一句话。求婚者能根据这三句话猜出她的肖像放在哪个匣子里,鲍细霞就嫁给他。

如果金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并且如果假定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肖像在哪一个匣子中?

答:肖像在铅匣子中。因为金匣子上刻的话“肖像不在此匣中”与银匣子上刻的话“肖像在金匣中”是矛盾判断;根据排中律,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不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真。因此,当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时,这句真话就一定是金匣子和银匣子上中一句,而铅匣子上刻的话就是假的。铅匣子所说的“肖像不在此匣中”为假,即意味着肖像就在此匣中。

第十章思考题

选择题(1-5题为单选,6-9为多选):

1、如果我们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那么也可以说((4))

(1)已驳倒了对方的论题。

(2)已驳倒了对方的论据。

(3)既驳倒了对方的论题,也驳倒了对方的论据。

(4)对方论题的真实性没有得到证明

2、“张某不是本案作案人。因为,如果张某是本案作案人,则他必定是A型血。经查,张某并不是A型血,所以,张某不是本案作案人。”该论证采用的是((4))

(1)直接论证(2)间接论证(3)归谬法(4)反证法

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只能从社会实际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际中来。”这一论证的论证方式是((4))(1)直接论证,归纳论证

(2)直接论证,演绎论证

(3)间接论证,归纳论证

(4)间接论证,演绎论证

4、在某案的法庭辩论中,公诉人指出:“被告1999年承包的工程队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因为他们个人集资不足总额的1/3,其余都是想集体租的或借的……。”辩护律师反驳说:“如果公诉人的观点可以成立,那么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只要向国家银行贷款或则借外国人的钱超过本身所有的资金,岂不成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或外资企业了吗?”辩护律师的反驳是运用了((2))

(1)直接反驳法反驳论题

(2)归谬法反驳论证方式

(3)直接反驳法反驳论证方式

(4)归谬法反驳论题

5、“可以肯定甲是被人卡死的。因为,甲颈部有严重的卡压痕迹,而凡是被人卡死的,其颈部均有严重的卡压痕迹。”该论证((2))

(1)犯了“论据虚假”的逻辑错误

(2)犯了“不能推出”的逻辑错误

(3)犯了“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

(4)合乎论证规则,是正确的

6、能独立充当论证手段的推理形式有((3)、(4)、(5))

(1)除直接推理外的其他演绎推理

(2)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3)所有的必然性推理

(4)所有的演绎推理

(5)完全归纳推理

7、1939年2月,面对抗日根据地难以想象的困难,毛泽东同志在一次干部动员会上说:“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饿死是没有人会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这一论证采用了((2)、(5))

(1)直接论证(2)间接论证(3)归纳论证(3)假言论证(5)选言论证

8、“王某是该抢劫杀人案的凶手无疑。因为:第一,王某是该银行营业所的记帐员,熟悉营业所以及金库内部的

情况;第二,案发后,王某最先到达现场而不报告,反而浇水扫地,破坏现场;第三,经调查,用于纵火焚尸的引火谷草是王某在案发前三天带来营业所的;第四,听人说,王某家中有一把刀子,其刀口宽度、长度与被害人身上的刀口大体吻合。由上述可见,王某完全有可能是该抢劫杀人案的凶手。”这锻议论,从论证的逻辑要求来看((1)、(3)、(5))

(1)违反了关于论题的规则,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

(2)违反了关于论据的规则,犯了“虚假理由”的错误

(3)违反了关于论据的规则,犯了“预期理由”的错误

(4)违反了关于论据的规则,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

(5)违反了关于论据的规则,犯了“不能推出”的错误

9、“某甲说他协助自己的哥哥殴打某乙的行为是劝架,这是不可信的。因为某甲在拉扯某乙时,既未看见某乙打人,也未听到某乙打人,也就是说,某甲去劝的是没有打的架,某甲去拉扯的是没有打架的人。天下有这样的劝架吗?”这个反驳是采用((1)、(3))

(1)间接反驳法反驳论题

(2)间接反驳法反驳论证方式

(3)归谬法反驳论题

(4)归谬法反驳论证方式

(5)直接反驳法反驳论题

10 、“黄某无疑是杀人后畏罪自杀。因为:第一,其妻子魏某和3岁孩子在家里惨遭杀害,案发后,黄某下落不明;第二,案发次日,在村头河里发现黄某尸体,打捞后发现,黄某身上有大量血迹,全身未见伤痕,有生前落水特征;第三,黄某是来魏某家倒插门的,夫妻经常吵架。综上可见,黄某很可能是杀害妻女后畏罪自杀的。”这段议论((1)、(2))。

(1)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2)犯了“不能推出”的逻辑错误

(3)犯了“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

(4)证据是充分的,可以证明论题

(5)合乎逻辑规则,是正确的

逻辑学期末-价值与作用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逻辑学》课程期末论文 题目:普通逻辑学的价值和作用

普通逻辑学的价值和作用 或许我们觉得不用逻辑缜密的思考,不用极具逻辑的编制,我们依然在过日子。可是若是没了逻辑,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会如此凌乱不堪,毫无条理,也因而无法生活,就更无从谈生活乐趣了。其实,逻辑思维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逻辑是一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学问。“逻辑”的原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性等。它与日常思维、语言表达、推理论证有着密切关系。学习这门基础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个人的理解,从形成创新思维、提高语言能力、塑造理性品格三个方面阐述逻辑学的价值和作用。 逻辑学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突破固定的逻辑通道,以灵活新颖的方式和多维的角度探求事物运动内部的机理的思维活动。”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大学生所要具备的首要素质。而创新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是在长期的逻辑思维基础上基于对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而产生的。 首先,它表现为一个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中固然有诸如灵感之类的非逻辑因素,但如果仅凭纯粹的想象而没有逻辑的介入,这种思维甚至有时会变成胡思乱想,对新知识、新思想的产生无多大用处。而

以逻辑为基础、与深刻的逻辑思考相结合的思维具有开创性、深刻性和系统性。正如列宁所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只有熟知并应用逻辑学所研究的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来把握其科学对象,才能真正形成创新思维。其次,逻辑体系本身包涵着创新思维的思维形式。在归纳推理中,人们的认识不仅是由个别上升为一般,还通过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进行思维加工,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变化的规律。科学上很多重要理论最初往往是通过类比推理而受到启发的,许多卓越的创造发明也是由它提供线索的。 由此可见,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有机的组成部分。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可以更好地发挥直觉和灵感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逻辑教育。 逻辑学与语言能力的培养。逻辑与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思维的逻辑形式要借助相关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可以说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良好的逻辑思维方法则是有效交流的基础。我们说话的时候、写文章的时候,其实都用到了它,如果我们说话不讲逻辑就会意思表达不清楚造成歧义,使大家对此有所误解,也就因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想大家对不讲逻辑闹的笑话印象应该很深刻的。如“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刚一听这句话觉得没有什么但仔细辨认一下就会发现问题“中国有”而“世界没有”这就是自相矛盾了,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逻辑学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 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看不清负号在 哪)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他才有选举权"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 ,逻辑变项是_________ 。 2.若p取值为真,q取值为假,则"p或者q" 取值为。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AP取值为,SIP取值为,SOP取值为。 4.论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 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1)并非有的正当防卫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是非正当防卫 (3)有的非违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3."这个案件的凶手是甲或者乙,现已查明甲是这个案件的凶手,所以,乙不是这个案件的凶手。"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4."如果甲是有罪的,则乙也是有罪的;现已认定乙是有罪的,所以,甲也是有罪的?quot;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5."只有案发时甲在现场,甲才是凶手;现已认定甲不是凶手,所以,案发时甲不在现场。"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6.同时断定"我们车间所有的产品是合格品"与"我们车间有的产品不是合格品"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四、分析题(10分) 证明:三段论第一格"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五、综合题(10分) 已知:(1)若甲和乙都参加律师考试,则丙不参加律师考试; (2)只有乙参加律师考试,丁才参加律师考试; (3)甲和丙都参加了律师考试; 问:乙和丁是否都参加了律师考试?请写出推导过程。 六、表解题(8分) 用真值表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如果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就要学习逻辑学;黎明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以,黎明要学习逻辑学。 其推理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逻辑学试题

逻辑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无穷。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A、客观规律 B、思维规律 C、心理规律 D、语言规律 2、参加会议的人不都是干部。这句话可用符号表示为()。 A、SOP B、SEP C、SIP D、SAP 3、科学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 A、有效性 B、必然性 C、非或然性 D、或然性 4、明天一定下雪。这句话表达了()命题。 A、假言命题 B、模态命题 C、性质命题 D、概率命题 5、已知“我单位有的干部不会开车”为真,则可推知下面()命题为真。 A、我单位所有所有干部都不会开车。 B、并非我单位有的干部会开车。 C、并非我单位所有干部都会开车。 D、并非我单位所有干部都不会开车。 二、双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以非p为前提,若增补()或()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出非q。 A、或者p或者非q B、当且仅当非q则p C、如果非p那么非q D、p并且q E、如果p那么q 2、在“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中,“北京”与“中国”之间是()()关系。 A、全异 B、真包含 C、相容 D、反对 E、真包含于 3、直接推理①┐(SIP)→S0P和②SOP→SIP的正确情况是()()。 A、都正确 B、不都正确 C、都不正确 D、①正确但②不正确 E、①不正确但②正确 4、以“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为一个前提,再加上()或()为另一个前提,就能进行正确的选言推理。 A、甲队获得了出线权 B、乙队获得了出线权 C、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 D、甲队没有获得出线权 E、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 5、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科学产生了新的逻辑是()()。 A、辩证逻辑 B、形式逻辑 C、普通逻辑 D、传统逻辑 E、数理逻辑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真值函项的类型有()()()()()。 A、重言式 B、矛盾式 C、赋值式 D、系统式 E、协调式 2、若┐p和q都取真值,那么()()()()()。

逻辑学三段论中各格具体规则的证明(自证参考)

三段论中各格具体规则的证明 第一格规则:1、小前提必是肯定的;2、大前提必是全称的。 M P S M S P 1、小前提必是肯定的 假如小前提为否定命题,根据从两个否定的前提得不出必然的结论,大前提必为肯定命题,于是结论必为否定命题。这样,大项在前提中作为肯定命题扽谓项是不周延的,而在结论中作为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根据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假设不成立,所以小前提必是肯定的。 2、大前提必是全称的 小前提必是肯定的,因而作为小前提谓项的中项是不周延的。根据中项在两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中项在大前提中必须是周延的,要使其大前提中的中项周延,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 第二格规则: 1、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2、大前提必须为全称命题。 P M S M S P 1、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 由于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做谓项,根据三段论的基本规则“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而只有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所以,前提中必须有否定命题。但是根据三段论基本规则“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故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 2、大前提必须为全称命题: 三段论第二格的特殊规则中的第一条已经确定,即“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那么,根据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必然是否定的”。在结论中,大项作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根据三段论基本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要保证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只有大前提为全称命题。所以,大前提必须为全称命题 第三格规则: 1、小前提必须肯定;2、结论须是特称的;3、至少有一个前提是全称的。

M P M S S P 1、小前提必须肯定 如果小前提否定,则大前提必须肯定(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大前提肯定,则大项不周延(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因为前提之一否定,所以结论否定;结论否定,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定,所以,小前提必须肯定。 2、结论须是特称的 因为小前提是肯定的(证明1已证明),所以小项是不周延的,根据“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所以,结论只能是特称的(特称判断的主项不周延)。 3、至少有一个前提是全称的。 因为中项至少周延一次。 第四格规则:1、前提之一否定,大前提全称;2、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全称; 3、小前提肯定,则结论特称; 4、前提中不得有特称否定判断; 5、结论不能是全称肯定判断。 P M M S S P 1、前提之一否定,大前提全称 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也必然是否定的;结论否定,则大项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大项在第四格中处于前提的主项(全称判断主项周延);所以,大前提必须全称。 2、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全称 如果大前提肯定,在大前提中中项不周延(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只有小前提全称,中项才周延一次(中项至少周延一次);所以,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全称。 3、小前提肯定,则结论特称 如果小前提肯定,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如果结论全称,则在结论中小项周延,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规则;所以:小前提肯定,则结论特称。 4、前提中不得有特称否定判断 如果大前提否定,结论必要否定(前提之一否定,结论是否定的);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如果大前提特称,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特称判断的主项不周延);

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四川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姓名: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中文摘要】:有人说,在人类文明史上,或许没有哪一个词像“逻辑”这样重要。说它重要,是因为它特殊的研究对象——思维。人是思维的动物,而逻辑是思维的法则。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纯粹理念之科学,这样的称谓往往让人望而却步。但事实上,无论是对于科学研究还是对于生活而言,逻辑学都是基础,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就体现出逻辑学的工具性。本文从逻辑学特殊的研究对象入手,通过对逻辑学的工具性和全人类性的深刻分析,论证了逻辑学对社会进步、社会民主进程、科学创新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逻辑学社会功能逻辑思维工具

目录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5-8页(一)逻辑学的产生发展................................................第5-6页(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6-7页(三)逻辑学的学科地位..........................................第7—8页二、“逻辑学”的性质.............................................第9-10页(一)逻辑学是认识的工具.......................................第9-10页(二)逻辑学是表达的工具 (10) (三)逻辑学是研究的工具 (10) 三、“逻辑学”的社会功能…………………………………第11-13页(一)对社会而言,逻辑学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 ………………………………第11-13页 1.逻辑学促进科学发展……………………………………第11-12页 2.逻辑学推动民主进程……………………………………第12-13页(二)对个人而言,逻辑学具有认清真相、撇清谬误的功能 ………………………………第13-15页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卷号:6122《法律逻辑学》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IP 。 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假 的。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假。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p→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 p、q 。 5、选言判断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6、“如果毕业论文不及格,那么他就无法按时毕业。”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p→q或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和q。 7、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OP 。 8、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9、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 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A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2、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下反对关系 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C ) 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4、“所有的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A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同时否定SAP与SOP则( C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B ) A、SAP B、SIP C、SOP D、SEP 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C )

逻辑学习题集

逻辑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何在? 第二章概念 练习 一、填空题 1.词项是反映思维对象_____的思维形式。 2.任何词项都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即_____和_____。 3.词项间的关系,是指词项在_____之间的关系。 4.词项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是指,词项的内涵越_____则外延_____;词项的内涵越_____则外延越_____。 5. a、b两个词项。如果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关系是_____。 6.给词项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叫______。 7.划分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___、____和_____。 8.“虎”这一词项可以概括为_____,限制为_____。 9.概括是将一个_____词项推演到_____词项;限制是将一个_____词项推演到_____词项。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一命题中“中国人”是()。 ① 集合词项②非集合词项 ③否定词项④属性词项。 2.词项与语词的关系是()。 ① 所有语词都表达词项 ② 所有语词都不表达词项 ③ 所有词项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④ 有的词项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3.如c词项是a、b两个词项的属词项,并且所有a不是b,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 与b之间的关系是()。 ① 交叉关系② 反对关系 ③ 矛盾关系④ 真包含于关系 4.在“有的逻辑学家是心理学家”这一命题中,“逻辑学家” 与“心理学家”在外延上具有()。 ① 全同关系② 全异关系 ③ 真包含关系④ 交叉关系 5.“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里对“国家”这个词项是()来说明的。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仅从外延方面 ③先从内涵再从外延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 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① 定义过宽② 定义过窄 ③ 循环定义④ 同语反复 三、双项选择题

逻辑学的作用

逻辑学有什么作用 关于逻辑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一种“社会功能说”,即强调逻辑学的社会功能,比如能够培养科学精神和提高人文素质,有利于道德教化和心理调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等。这种“社会功能说”有一定道理,但总给人一种抽象、空洞的感觉,不知道这么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实践中怎样才能实现。其实,准确把握逻辑学的价值和意义,还是应该从逻辑学最基本的作用入手,不能将其抽象化、空洞化,以至于无法实现。 人们在思考、写作、说话过程中,要使用概念、作出判断陈述、进行推理论证。逻辑学的基本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正确使用概念、准确作出判断陈述、有效进行推理论证。这三种基本作用,通过学习逻辑知识、掌握逻辑方法,经过可操作、可实施的逻辑训练,是能够具体实现的,这也是体现逻辑学社会功能的基础。 正确使用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正确使用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基础。正确使用概念的要求是,概念要明确清晰,不能含混不清;概念内涵要确定,不能混淆概念,更不能偷换概念;要明确概念的语境,不能随意改变概念语境。在社会生活乃至学术研究中,不能正确使用概念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例如,在使用一个概念时,对概念的含义不清楚,思维模糊混乱,不能准确表达思想观点;在讨论问题时,混淆概念甚至偷换概念,各执一端,不仅没有把问题讨论清楚,反而把问题搞得更混乱;随意改变概念语境,把一个特定语境中的概念移植到另一个语境中,导致思想认识混乱。概念混乱是思维混乱的重要原因。当前社会上一些模糊认识、片面观点、极端心理,同人们思维中概念混乱有直接关系。消除思想混乱,应从消除概念混乱做起。 准确作出判断陈述。判断陈述反映思维对象的情况和特征。作出准确的判断陈述,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本要求。判断陈述的逻辑特征包括质的特征(肯定或否定)、量的特征(所有、有些、个别),以及内部结构特征(联言陈述、选言陈述、条件陈述等)。在思维活动中,准确运用判断陈述形式,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情况和特征。要准确反映事物的性质,不能混淆肯定与否定,该肯定就肯定,该否定就否定,不能把“是”说成“不是”,也不能把“不是”说成“是”。要准确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 b.a与b同一 c.a与b交叉 d.a真包含于b 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 b.概括和限制都错 c.概括对,限制错 d.概括错,限制对 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 c.A与B全异 d.A与B交叉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 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 d.谓项和量项 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 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逻辑学试题大全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 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与“”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 B 、 C 、 D 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

浅谈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主要作用

浅谈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主要作用 ——生活中的逻辑学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在探讨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来研究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在科技爆时代,逻辑学在个人认识和教育领域的运用。 关键字:逻辑学、研究对象、性质、作用 现当代逻辑科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科学,既有人文社会科学特色更有自然科学属性。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广泛进行现当代逻辑科学的素质教育,不但有助于推进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而且是加速培养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无可置疑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因为逻辑科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如思维教育功能、品德教育功能、科学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等。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同的命题形成不同的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任一命题具有且仅有“真”或“假”二值之一的各种逻辑(包括数理逻辑)系统的统称。)的角度研究命题逻辑形式的逻辑值与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本文主要通过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来研究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作用。通过逻辑学的理论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逻辑的研究对象。 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以思维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除逻辑外,还有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具体讲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各方面的现象,发现其规律性,从而指导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逻辑科学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它以人的思维为研究对象,大体上讲,它是一门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尽管人的思维也有一定的社会性,但就思维现象的本质而言,与社会现象是有巨大差别的,这主要表现在人的思维具有相当程度的生物性、自发性、机械性和程序性。其次,大多数社会科学,如政治学、哲学、语言学、文艺学、法学、教育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阶级性和民族性,但就现代意义上的逻辑科学而言,它是以全人类的思维为研究对象的,不存在丝毫的阶级性和民族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的人,对逻辑知识的发现、认识、掌握或许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就其本质而言,逻辑科学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更有相似性,其知识要点和基本原理是统一和相通的,更具有全人类性。再次,从逻辑科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多领域的实践活动(如生产、论辩、讨论、教学等)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对逻辑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就逻辑学革命性发展而言,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不是社会科学和社会实践,而是数学、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与需要。 对事物的认识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性认识阶段。所谓感性认识,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感官来认识对象的信息。其反映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直接性,即感官同认识对象发出的信息必须直接接触,二是表面性,它仅仅是对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人们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光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处理事情时只有用理性的思维才能做的更好。所谓理性认识,就是人们把感性认识所得来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加工和制作,形成概念,并由概念构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其反映形成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页脚内容1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 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逻辑常量 和 逻辑变量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负概念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真 ,q 为 真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重言式 、 矛盾式 还是 非重言的可真式 。 5、直言命题的 主项 和 谓项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否定式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不当记者的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全同 关系和 真包含于 关系。

页脚内容2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共变法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真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真实性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 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b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 使用语词“人”的是 ( d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c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P6) 一、 1.逻辑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思维得形式结构及其规律,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得科学。 2.思维形式结构就是思维内容得存在方式、联系方式。逻辑常项就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得不变部分,它决定思维得逻辑内容。逻辑变项就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得可变部分,它容纳思维得具体内容。如“所有S就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其中“所有……就是……”就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全称肯定”得逻辑内容。“S”、“P”就是逻辑变项(词项变项),代入不同具体词项,表达不同得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又如“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其中“如果……那么……”就是逻辑常项,表明该命题具有蕴涵式得逻辑内容,即前件真则后件真(“有之必然”),并非前件真而后件假(并非“有之而不然”)。“P、Q”就是逻辑变项(命题变项),代入不同得具体命题,表达不同得具体思维内容,并有真假。 3.对思维形式结构得代入,就是指用具体得词项或命题替换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并具有真假值。如用具体得词项“杨树”与“落叶乔木”,分别替换“所有S就是P”这一全称肯定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S”与“P”,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所有杨树就是落叶乔木”,并具有真值。又如用具体得命题“过度砍伐森林”与“会破坏生态平衡”,分别替换“如果P,那么Q”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得思维形式结构中得逻辑变项“P”与“Q”,因而使思维形式结构成为有内容得具体思想“如果过度砍伐森林,那么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具有真值。 4.现代逻辑从形式上定义与说明逻辑规律。如命题逻辑中得逻辑规律就就是重言式(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得任意一组赋值下都真),谓词逻辑中得逻辑。规律就就是普遍有效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得到一个真命题)①,传统逻辑主要从内容、作用上定义与说明逻辑规律。逻辑规律有特殊与一般之分。如定义、划分得规则,就是特殊得逻辑规律,作用于定义、划分得特殊范围。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与充足理由律,就是一般得、基本得逻辑规律,概括正确思维形式结构得基本性质与联系,普遍作用于各类思维形式结构,支配各类思维形式结构得特殊规律(规则),对思维具有强制得规范与约束作用,保证思维得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与论证性。违反这些规律,会发生逻辑谬误。 5.逻辑矛盾,就是指一类思维形式结构,在任意代入下都表达虚假得思想内容。如“有S不就是S”、“P并且非P”。命题逻辑中得矛盾式,指一真值形式在命题变项得任意一组赋值下都假。谓词逻辑中得矛盾式(不可满足式),指一命题形式在任一解释下都不能得到一个真命题。模态逻辑中得矛盾式(不可满足式),指一模态公式在任意模型得任一可能世界上都假。逻辑矛盾又叫自相矛盾。狭义得逻辑矛盾指同时肯定一对互相矛盾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不就是牛”)。广义得逻辑矛盾还包括同时肯定一对互相反对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就是马”),因为同时肯定一对互相反对得命题,相当于同时肯定两对互相矛盾得命题(如“这就是牛,并且这不就是牛”与“这就是马,并且这不就是马”)。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2)

.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扣分)(2*13分) 1、“所有人都是有缺点的”与“并非所有人都不是有缺点的”,这两个判断之间具有()。 B 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 2.在下列概念中,()是单独概念。 D A、非洲国家B、省人代会C、高等院校D、亚洲 3、棉花能保温,积雪也能保温。据测定,新降落的雪有40%到50%的空隙,棉花是植物纤维,雪是水的结晶,很不相同,但两者都是疏松多孔的。可见,疏松多孔的东西可以保温。A A、求同法 B、差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4、.“大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小李在高等院校学习,所以,小李是大学生。”这个三段论违反以下哪一种错误()?D 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四概念错误 D、中项不周延 5、城市运动会举行女子万米比赛决赛,湖北、湖南和云南各有三名运动员参赛。赛前,甲乙丙丁四位体育爱好者一起预测赛事结果。 甲:湖北队实力最强,这次决赛前三名,非湖北队莫属; 乙:湖北队没那么强,金银铜牌湖北队顶多拿一个; 丙:我认为湖南队或者云南队会拿到牌; 丁:第一名如果不是湖北队,就应该是湖南队。 比赛结束后的结果,发现上述四人的预测,只有一人言中。现在问: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A A、第一名湖北队,第二名湖北队,第三名湖北队。 B、第一名湖北队,第二名湖南队,第三名云南队。 C、第一名湖南队,第二名湖北队,第三名云南队。 D、第一名云南队,第二名湖北队,第三名湖北队。 6“大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所以,在高等院校学习的是大学生。”这个推理违反以 下哪一种错误()?D 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四概念错误 D、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7、机修工和小轿车的比较恰恰类似于以下哪个对象和人体的比较? 以下四个选项,哪项最合适这种比较?B A、办事员 B、医生 C、修理工 D、狗 8、在下列真值形式中,()与“p∧q”之间的真假关系是矛盾关系。B A、?p∧q B、p→?q C、?q∧p D、?p∧?q 9、在黑、蓝、灰、白四种从深至浅排列的油漆中,一种油漆只能被比它自身或者比它颜色更深的油漆所覆盖。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一项或者哪几项,最确切地概括了能被蓝色覆盖的颜色?B (1)这种颜色不会是蓝色。 (2)这种颜色不会是黑色。 (3)这种颜色不如蓝色深。 A、只有(2) B、只有(3) C、只有(1)和(2) D、(1)、(2)和(3) 10、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推理形式是()。A A、SAP,所以,SIP B、SIP,所以,SOP C、SEP,所以,并非SOP D、SOP,所以,并非SEP 11、在过去几年中,娱乐消费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大幅提高,电影院的收入却一直在下降。 影院界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录像带出租业的发展抢了电影院的生意。以下答案选项 均属实,其中拿一个选项最有力地削弱了上述观点?C A、租借录像带的费用远远高于看电影。 B、在消费者中,仍然有一部分人喜欢看电影。 C、在录像带出租业繁荣之前,电影院的生意就已经呈下降趋势了。 D、许多电影制片厂通过出售他们影片的录像版权获得大笔收入。 12、国家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大学生家庭困难情况比以前大有改观。因为, 现在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的学生是越来越少了。 上述结论可由以下哪个假设推出?C A、现在的大学生父母亲的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这使得大学生不再需要勤 工俭学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了。 B、尽管家境有改善,学生也应当参加勤工俭学来锻炼自己。 C、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是学生家庭是否困难的一个标志。 D、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业上,勤工俭学的人就少些了。 13、开展国际营销的企业,一旦在某国外市场建立一套广泛的销售网络并取得销售显著 增长,就应该在国外市场采取与本国类似的营销策略。因此,在开创初期或在才建 立销售代表处的国外市场上,需采取与本国不同的营销策略。 以上哪项若为真,最支持上文中的结论?D A、国外市场与本国市场上销售网络可以完全相同。 B、广泛的营销网络要优于不发达的销售网。 C、某些国家经济比其他国家发展迅速。 D、比较起来,大型的国外市场比小型的更能适应本国营销策略。 二、双项选择题:(有2个可选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扣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