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27T13:41:22.883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7月作者:陈志磊王士峰

[导读] 本文将以《新闻调查》为例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话语管理创新在实际工作做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掌握着话语权的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而言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将以《新闻调查》为例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

关键词:新闻调查内容管理创新

《新闻调查》在1996年5月17日首次播出,迅速在众多该类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迅速占领了新闻深度报道的市场,《新闻调查》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类节目的重头戏,节目选取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人物,把新闻事件或人物与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联系在一起;全方位、多角度的对事件进行深度调查报道,充分体现的节目的主流价值观及对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的命运的关注的历史使命。

1、叙事题目——立场鲜明指向清晰

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作为深度新闻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主创人员对词、句的选择与运用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制于观点倾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以及媒介宣传属性的定位,记者的言辞往往很难做到哲学层面的绝对客观,而是隐含着传媒机构和记者个人的倾向、观点……具体句、词的运用取决于传播目标和预期的传播效果”,[1]借此使受众在价值取向上与媒介自身保持认同与一致,这在《调查调查》的题目上的应用甚为突出。《新闻调查》的新闻标题通常字数不多,一般是对该期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但是,经过考察《新闻调查》多期标题设置,不难发现主创者“匠心”之所在。如《被质疑的红十字》,《天价医药费》,从“被质疑”、“天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编导对社会权力机构自身弊病的质疑与批判态度;《被遗忘的尘肺病》、《李坑之困》、《养老之困》、《成长的困境》、《温江村的噩梦》,“被遗忘”、“困”、“困境”、“噩梦”,这些极具感情色彩的词语则昭示着创作者对访谈对象处境的基本判断以及对弱者的同情。观众收看节目时,首先看到的即是片头的新闻标题,通过倾向性鲜明的语词,对新闻标题予以精心设置,在其中植入创作者的基本价值倾向,容易对观众实现意图引导,给他们造成“先入为主”的收视心理与接受期待,从而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创作者的观点倾向,在价值立场选择上与《新闻调查》的主创者站在一起,而这对于增强《新闻调查》这一以深刻、严肃为特征的深度调查类新闻节目的接受程度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标题犹如新闻节目的题眼,醒目的新闻标题有助于吸引更多受众,相形之下,国内不少调查类节目的新闻标题或者字数太多,过于“冗长”;或者就事论事,仅仅描述新闻事实,而没有基本的价值判断,有时不免误导观众,走上窥视个人隐私的歧途。(比如,“被‘掉包’的新郎”,“生子大战”之类就是如此。)

2、叙事角度——众多视角拓宽视域

叙事角度的多样化,是《新闻调查》的法宝,更是《新闻调查》一个万能的工具。叙事角度多样化,能够使观众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件的方方面面,从而从横向上了解事件的宽度,从纵向上触摸事件的深度。如《回家(20120121)》,选取了生活在儿童希望之家患有痉挛性脑瘫的儿童、收入微薄生活节俭的农民工、单身大龄女白领、没有正式职业的美术老师、独立纪录片导演张铭、个体户冉德仓兄弟辆六个事例,从脑瘫儿童、农民工、白领、自由职业者、导演、个体户六个角度以蒙太奇的手法,共同表达了异地留守与回家过年,爱心与亲情乃是共同主题。每个事例里面又有若干个不同的小事例,如收入微薄生活节俭的农民工这个事例,讲的是农民工想理发,由于感觉理发价格太贵放弃理发,去海洋公园票价太贵放弃入园,改成动物园,给女儿买个子高一点毛毛熊结果却买了一只巴掌大的毛毛熊。这四个小事例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反映了农民工生活的拮据和对回家过年团聚的期盼。

对同一新闻事件,从不同的叙事角度进行调查论述,可以从多方面丰富新闻事件,拓展新闻调查的视域,从而使不同的社会群体都能从被调查事件中找到自己的替代性身份,增强观众的节目认同感。更难能可贵的是,《新闻调查》对事件当中的弱者给予了更多的同情与关注,使得常常被社会忽视的弱势群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这也是《新闻调查》能在众多调查类电视新闻报道中被观众认可的原因之一。

3、叙事立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罗兰·巴特认为:“身份不在身内,那是因为身份仅存在于叙事之中。我说这话的意思有二:一是我们解释自身的唯一方法,就是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选择能表现我们特性的时间,并按叙事的形式原则将它们组织起来,以仿佛在跟人说话的方式将我们自己外化,从而达到自我表现的目的。二是我们要学会从外部,从别的故事,尤其是通过与别的人物融为一体的过程进行自我叙述。”[2]罗兰·巴特所说的是两种叙事立场,一是同质叙述,在叙事过程中,叙事者被卷入叙述事件,另一种是异质叙述,在叙事过程中,叙事者相对独立于叙述事件之外,成为见证者,调查性电视新闻的叙事立场也不外乎这两种类型,而无论哪种类型,调查记者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社会偏见、个人修养等都会影响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看法,造成对事实真相的扭曲;因此,记者的叙事立场在调查采访中直接关系到新闻的价值取向。

在《新闻调查》中,调查记者拥有着另外一种功能,即叙事;他们通常能够将两种叙述立场进行有效的融合,既能适度地“入乎其内”,增强电视报道的人性味道,比如,在《百万大移民》(20111105)中有一个片段,记者在采访禹万喜的过程中,一辆农用车忽然侧翻在了路边,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记者及时中断了采访谈话,但是,她没有站在一边袖手旁观,而是主动上前帮忙;类似的还有《双城的创伤》,面对哭泣的孩子,记者柴静没有进一步发出理性的提问,而是用手轻轻为其拭去眼泪。在这些段落中,记者的“入”充满温情、而不矫情,带给观众的是温暖人心的叙事感动。反观国内同类调查类电视新闻报道节目,不少记者在面对遭遇不幸、备受创伤的采访对象时,不仅不能上前表示安慰,反而不依不饶地继续进行理性的追问,比如,“你现在感想如何?”,“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之类,不断触及被访对象的创伤,伤害采访对象的情感,表现出极端的冷漠与无知。

与此同时,《新闻调查》又能很好地“出乎其外”,尽量做到对事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报道中给受众展现出一个客观真实的事实。具体的做法则是,出镜记者在面对新闻事件时,绝不止于表面现象,而是追根究底,深挖本质,比如《脏油之链(20111217)》,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