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日期问题之“第五个星期几”.doc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日期问题之“第五个星期几”.doc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日期问题之“第五个星期几”.doc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日期问题之“第五个星期几”.doc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日期问题之“第五个星期几”

行测数量的运算一直是行测考试的重点题型,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日期问题之“第五个星期几””,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日期问题之“第五个星期几”

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的题目考察的一般都不难且,其中日期问题一直是一个考查频率较高的考点,常见的考点就是给日期求星期几或者给星期几求日期数,而这其中又有一种比较典型的题目,就是“第五个星期几”的题目,我带大家通过一道题来看看这种类型题。

【例1】某月有4个星期四和5个星期五,问该月1号星期几?

【解析】这种题目就是“五个星期几”的题目,对于这种题目其实都有个统一的解法,我们接下来一起看一下如何进行快速求解。首先要明确,一个月里最少有28天(平年的2月),既一个月里最少有4个完整的星期,也就是说在1号-28号里面星期一至星期日各有4个。现在我们看回例题,题干告诉有5个星期五,而1-28号必然已经有4个星期五了,所以第5个星期五它必然是存在于29,30,31号这三天里,然而该月只有4个星期四,也就是29,30,31号这三天不能有星期四的存在,所以可以得到第5个星期五只能是29号,而每个月的1,8,15,22,29号星期数是相同的,故1号是星期五。

可以通过上面例题总结出“第五个星期几”的题目解题核心为:一个月里的第五个星期几一定是在29,30,31号这三天里面。抓住这个核心就可以进行快速求解,我们接下来通过例题来进一步进行学习。

【例2】小王在每周的周一和周三值夜班。某月他共值夜班10次,则下个月他第一次值夜班可能是几号?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一共值夜班10次,也就是说该月周一和周三均有5个,那么也就是说最后29,30,31天里面一定有周一和周三,则满足的就只有29号为周一,31号为周三,则下次值班为下个周一,过去了5天,故下次夜班为5号,答案选D。

【例3】某单位实行五天工作制度,即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某月有31天,且该单位职工小王在该月休息了9天(该月没有其他节日),那么该月的6号可能是星期几?

A.星期五

B.星期四

C.星期三

D.星期一

答案:A

【解析】1-28号有4个完整的星期,则小王已经休息了8天,还剩下1天的休息是在29,30,31号这三天里,也就是说这3天里有且只有一天是星期六或星期日,则满足条件的就是29号为星期日或31号为星期六,则当月6号分别为星期五或星期二,答案选A。

以上就是日期问题的“第五个星期几”的介绍,我们在考试中如果遇到一个月中出现了第五个星期几的题目,则直接判断出该星期几一定是29,30,31号中任意一天,然后结合提议进行求解即可。

周期问题——《巧算“星期几”》

周期问题——《巧算“星期几”》 教学目标: 1、根据时间、日期的知识,解决一些时间问题。 2、掌握计算共经过的天数: 从头到尾总天数除以7得出的余数是几,就从第一周期第一项开始数几,即可推知是星期几。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的总天数除以7得出的余数是几,就从第一周期第一项的下一项开始数几,推知是星期几。 教学过程: 一、实践畅销 1、探究1: 平南小学从2011年12月1日到2011年12月20日举行第三届英语节活动,活动一共举行了多少天? T::请独立思考,比一比谁能快速得出结果? S1:20天S2:19天 T:谁的想法对?用什么方法验证? S:可以将日期列一列。 S:可以列算式20-1=19 19+1=20 T:为什么要加1?(头尾都要算,所以要加1) 小结:计算从某年(月日)起到某年(月、日)共经过的天数,一般要连头带尾算,也就是经过的年数(天数)=结尾数-开始数+1。 板书:经过的年数(天数)=结尾数-开始数+1 2、试一试:根据上面的方法,算算经过的天数。 2012年的春节从2012年1月22日到2012年1月31日,经过了()天。 2008年3月10日到2008年4月10日,经过了()天。 T:先独立思考,再将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反馈:1)31-22+1=10天2)31-10+10+1=32天 3、探究2: 2012年第二学期从2月7日开学到2012年6月25日放假,一共有()天。 T:这道题的天数较多,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 先试一试,填一填,再集体反馈 反馈:可以用分段推算的方法。 注意考虑2012年是闰年,注意考虑到2月份有29天。 可以将这些天分段如下: 第一段:2月7日到2月29日,共23天。 第二段:3月共31天。 第三段:4月共30天 第四段:5月共31天 第五段:6月1日到6月25日共25天。 合计天数:23+31+30+31+25=140天 追问:如果开学那天是周二,放假那天是周几? S1:140/7=20,没有余数,所以是周二 S2:应该是周一。 T:有两种意见,哪一种对呢? 我们以一个周期来观察,可以发现第八天时,会与第一天的周几重复,也就是说当余数为1

小学趣味数学——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小学趣味数学——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有时候,想知道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来: 这里的方括号表示只取商的整数部分。式中: x :这一年是公元多少年。 y :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s :星期几。不过要先除以7,再取余数。没有余数是星期日,余数是1、2、3、4、5、6,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比如,2010年国庆节(10月1日)是星期几? x =2010。 y =31+28+31+30+31+30+31+31+30+1=31×5+30×3+28+1=274。 s =2010-1+502-20+5+274=2770,2770÷7余5。 所以,2010年国庆节是星期五。 y x x x x s +?? ????-+??????--??????-+-=40011001411

如果,你只想知道这个公式怎样用,到这儿就可以了。而要想知道这个公式的道理是什么,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星期制”是公元321年3月7日,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开始实行的,并且规定这一天为星期一。实际上,就是把公元元年元旦(公元1年1月1日)规定为星期一。(相当于公式中的x=1,y=1,所以s=1。) 通常1年有365天,365÷7=52……1,就是说比52个星期多1天。所以,同一个日期,下一年是星期几,就要比上一年向后推1天。比如,上一年元旦是星期三,下一年元旦就是星期四。 “通常每过1年,把同一日期是星期几向后推1天”,是理解这个公式的关键。 要想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首先,要知道这一年元旦以公元元年元旦是星期一为起点,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还要知道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而要知道这一年元旦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可以从公元元年到这一年已经过了多少年算起,先按1年向后推1天计算,再根据闰年的规定进行调整。 闰年的规定是: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其中,年份是整百数的一般不是闰年,只有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才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技巧 ——十字交叉法 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若题目中给出2个平行的情况量A与量B,A与B构成总量A+B,其中量A的“平均值”这a,量B的“平均值”为b(“平均值”可以为增长率、平均分、价格、产量、浓度等); 混合而成的A+B的“平均值”为r,即A×a + B×b=(A+B)r,则。 算式推导: 原计算式:Aa+Bb=(A+B)r,可以推出A/B=(r-b)/(a-r)①。 对形如①式来的题目运用十字交叉法,可以简化运算。即: 算式注意事项: 1、其中量A、量B相当于加权平均中的“权重”。量A、量B不需具体的值,只需要知道其比例即可; 2、r为混合平均得到,因此一定介于a、b之间;十字相减时,一个是r在前,一个是r在后; 3、十字交叉右边得出的比等于量A与量B的比。当a、b表示增长率时,则得出的比例是未增长之前(基数)的比例,若要计算增长之后的比例,还应 乘以各自的增长率,即

(国2005一类-40):某市现有70万人口,如果5年后城镇人口增加4%,农村人口增加 5.4%,则全市人口将增加4.8%,那么这个市现有城镇人口多少万? A.30 B.31.2 C.40 D.41.6 解析:设现有城镇人口x万,则农村有70-x万 注意,此处0.6%与0.8%的比,是现有人口的比,而非5年后人口的比。 答案:A 可以解决的问题: 十字交叉法主要用于解决加权平均型问题(加权平均型问题,即由2个不同“平均值”的部分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新的“平均值”的总体的问题,如人口增长、产量增加、平均分、溶液混合浓度等问题。)一般而言,十字交叉法在类似以下几种问题中可以运用: 1. 重量分别为A与B的溶液,其浓度分别为a与b,混合后浓度为r。 2. 数量分别为A与B的人口,分别增长a与b,总体增长率为r。 3. A个男生平均分为a,B个女生平均分为b,总体平均分为r…… 类似问题可以列出下列式子:Aa+Bb=(A+B)r,再运用十字交叉法,就可快速有效地解题。 抓住十字交叉法的核心关键: 在解解决问题时要抓住十字交叉法的核心关键——差量相等。十字交叉法的实质就是:所有多出量之和=所有少了的量之和。即与总平均数比较后,多出的量和少了的量一定是相等的。如,考试中有10人得80分,10人得60分,他们的平均分是70分。这是因为80分的比平均分多10×10=100,而60分的比平均分少(70-60)×10=100,多的100刚好弥补不足的100。抓住了十字交叉法的关键,就不仅仅可以把该法用于量A与量B两者之间相关的问题,还可以涉及多者的运用。 1.涉及两者的运用 某车间进行季度考核,整个车间平均分是85分,其中2/3的人得80分以上(含80分),

行测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字特性汇总

行测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字特性汇总 一、整除性 整除性在公考中用的非常的频繁,更多体现在速算上,结合公考数算的特性,根据选项,不通过计算,直接出答案,整除性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思维,而不是方法;带余除法可以结合到这里,理论依据为同余问题,剩余定理。 1、(国家2007-52)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绩为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A、84 分 B、85 分 C、86 分 D、87 分 解析:此题的方法很多,有常规的方程法,也有稍微好点的十字交叉法,但这些都不是这里所要表述的利用数字的整除性。 因“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即女生的平均分是男生的1.2倍。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公考),分数只会是整数,所以我们只需要在选项中找一个12的整数倍的数即可,只有84符合题意。 2、(国家2006 一类-40)有甲、乙两个项目组。乙组任务临时加重时,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此后甲组任务也有所加重,于是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此时甲组与乙组人数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A. 甲组原有16人,乙组原有11人 B.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16∶11 C. 甲组原有11人,乙组原有16人 D.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比为11∶16 解析:此题的最佳思路还是利用数字的整除性,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推出甲组的人数为4的倍数,排除掉CD,然后结合逻辑学的包含关系,排除掉A,选B。因为A成立的话,B也成立,答案只会是1个的,所以A是错的。 3、(天津2008-7)农民张三为专心养猪,将自己养的猪交于李四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60头,其中张三养的猪有13%是黑毛猪,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问李四养了多少头非黑毛猪? A.125头 B.130头 C.140头 D.150头

C实现的根据日期得到今天是星期几

算法如下: 基姆拉尔森计算公式: W= (d+2*m+3*(m+1)/5+y+y/4-y/100+y/400) mod 7 在公式中d表示日期中的日数,m表示月份数,y表示年数。注意:在公式中有个与其他公式不同的地方: 把一月和二月看成是上一年的十三月和十四月,例:如果是2004-1-10则换算成:2003-13-10来代入公式计算。 但是在测试的时候发现有点出入,就是公式存在一点问题,得稍做修改: W= (d+2*m+3*(m+1)/5+y+y/4-y/100+y/400) mod 7 +1 代码如下: #region根据年月日计算星期几(Label2.Text=CaculateWeekDay(2004,12,9);) ///

///根据年月日计算星期几(Label2.Text=CaculateWeekDay(2004,12,9);) /// ///年 ///月 ///日 /// public static string CaculateWeekDay(int y,int m, int d) { if(m==1) m=13; if(m==2) m=14; int week=(d+2*m+3*(m+1)/5+y+y/4-y/100+y/400)%7+1; string weekstr=""; switch(week) { case 1: weekstr="星期一"; break; case 2: weekstr="星期二"; break; case 3: weekstr="星期三"; break; case 4: weekstr="星期四"; break; case 5: weekstr="星期五"; break; case 6: weekstr="星期六"; break; case 7: weekstr="星期日"; break; }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

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四年级奥数日期和时间地计算含问题详解

日期和时间的计算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在日期的计算中发现和识别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能列式解答. 2.学会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能说明解答的基本依据. 3.感受简单的分析、推理等方法. 二、内容提要与方法点拨 1.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余数要小于除数. 2.找准有一定变化规律的周期,如1年有12个月,1周有7天,1小时是60分,1分是60秒等. 三、例题选讲 例12008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12年元旦是星期几? 解:从2008年元旦到2012年元旦这四年中,2008年是闰年,其余三年是平年.四年的天数加上2012年元旦这一天,共有 366+365×3+1=1462(天) (或365×4+1+1) 一共是1462÷7=208(周)……6(天) 从星期二开始算,第六天是星期日.所以,2012年元旦是星期日.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算: 365÷7=52……1,平年有52周余1天,闰年就有52周余2天. 直接算出每一年的天数除以7的余数的和 2+1×3+1=6,从星期二开始算,第六天是星期日. 有一类数学问题是围绕每月天数、日期数和星期几的天数等关系展开的.解答这类问题的焦点往往在它的余数上. 我们知道,在一年的12个月中,每个月最少有28天,最多有31天,一个星期有7天.而 一个月的天数÷7 = 4……(余数),余数可以是0、1、2、3. 下面,我们根据这个除法算式进一步弄清有关的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1)由上式知,一个月的星期几的个数最少有4个,最多有5个. (2)当余数为0时,即这个月只有28天(平年的2月),那么,这个月所

有的星期几分别有4个.同时,这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最后一天就是星期几 的前一天.例如,2月1日是星期二,2月28日就是星期一. (3)当余数为1、2、3时,即这个月多于28天.多出了几天,就有几个星 期几是5个的,而且是连续的.例如,7月有31天,当7月1日是星期二时,7 月28日是星期一,7月29日、30日、31日就分别是星期二、三、四,则这个 月的星期二、三、四各有5个. 多出的几天及对应是星期几也可以放到月头考虑,在此不一一分述. 想一想:某年的六月一日是星期五,这个月有5个星期()和星期(). 例2某年的3月份正好有4个星期三和4个星期六,那么这个月的1日是星期几? 有4个星期还多3天。这3天是连续的而 且不能是星期三和星期六,因此,也不可 能是在星期三和星期六之间的星期四和星 期五。这样,只能是星期一、星期二和星 期日。 即这3天按顺序是星期日、一、二(29日、30日、31日)。所以,三月一 日是星期日(如图)。 例3有一个月,星期四的天数比星期三多,星期日的天数比星期六少,这个月的20日是星期几? 解:要求某月某日是星期几,一般可以由这个月的第一日或最后一日是星期 几推出. 由条件“星期四的天数比星期三多,星期日的天数比星期六少”可知这个月 的星期三、星期日只有4个,而星期四、星期六都有5个.从而推知在星期四和 星期六之间的星期五也应有5个.这个月有31天,31÷7=4…3,而且1日是星期 四,31日是星期六. 再由1日是星期四知,8日、15日、22日也是星期四,得知20日就是星期 二.或由31日是星期六,31-20-7=4,推算出20日是星期二(如图).

三年级下册数学素材-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根据年、月、日推算是星期几的公式 有时候,想知道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来: 这里的方括号表示只取商的整数部分。式中: x :这一年是公元多少年。 y :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s :星期几。不过要先除以7,再取余数。没有余数是星期日,余数是1、2、3、4、5、6,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比如,2010年国庆节(10月1日)是星期几? x =2010。 y =31+28+31+30+31+30+31+31+30+1=31×5+30×3+28+1=274。 s =2010-1+502-20+5+274=2770,2770÷7余5。 所以,2010年国庆节是星期五。 如果,你只想知道这个公式怎样用,到这儿就可以了。y x x x x s +?? ????-+??????--??????-+-=40011001411

而要想知道这个公式的道理是什么,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星期制”是公元321年3月7日,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开始实行的,并且规定这一天为星期一。实际上,就是把公元元年元旦(公元1年1月1日)规定为星期一。(相当于公式中的x=1,y=1,所以s=1。) 通常1年有365天,365÷7=52……1,就是说比52个星期多1天。所以,同一个日期,下一年是星期几,就要比上一年向后推1天。比如,上一年元旦是星期三,下一年元旦就是星期四。 “通常每过1年,把同一日期是星期几向后推1天”,是理解这个公式的关键。 要想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首先,要知道这一年元旦以公元元年元旦是星期一为起点,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还要知道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而要知道这一年元旦已经把星期几向后推了多少天,可以从公元元年到这一年已经过了多少年算起,先按1年向后推1天计算,再根据闰年的规定进行调整。 闰年的规定是: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其中,年份是整百数的一般不是闰年,只有年份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之选择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之选择技巧公务员、事业单位、各类银行考试中,数字推理都是考察中的一部分,在此就数学推理中涉及的常考的考点、考题类型等进行一一梳理和攻克。 一、考察类型 差数列,和数列,乘积数列,分式数列,倍数数列,多次方数列,分组组合数列等。 二、解题思路 外形分析: 1. 长数列:间隔、分段 2. 分式:分子分母分开看、结合看;看做一般数列 3. 小数:整数、小数分开看;看作一般数列 4. 多位数:数字拆开若开部分;各数位整体求和、求余 例题1:1、2、7、13、49、24、343、( ) A.35 B.69 C.114 D.238 答案:A选项。【解析】观其外形,数列项数较长,优先考虑间隔数列,奇数列:1、7、49、343-----后一项是前一项的7倍关系;偶数项:2、13、24、( )-----后一项与前一项差值为11,所以选择A选项。 例题2:5、3、7/3、2、9/5、5/3、( )

A.13/8 B.11/7 C.7/5 D.1 答案:B选项。【解析】考察分式数列,将整数进行简单变化,则分子为5、6、7、8、9、10、( 11 );分母:为1、2、3、4、5、6、( 7 )所以选择B选项。 例题3:( )、4.2、7.3、10.5、13.8 A.0.8 B.1.0 C.1.1 D.2.1 答案:C选项。【解析】考察小数数列,分别考虑整数、小数两部分规律。整数部分:( 1 )、4、7、10、13-----后一项与前一项相差3;小数部分:( 1 )、3、5、8-----后一项与前一项相差1、2、3,所以选择C选项。 例题4:1.03、2.05、2.07、4.09、( )、8.13 A.8.17 B.8.15 C.4.13 D.4.11 答案:D选项。【解析】整数部分:1、2、2、4、( 4 )、8呈现2倍、1倍、2倍、1倍关系;小数部分:03、05、07、09、( 11 )、13奇数列,所以选择D选项。 例题5:20 002、40 304、60 708、( )、10 023 032、12 041 064 A.8 013 012 B.8 013 016 C.8 08 015 D.8 011 016 答案:B选项。【解析】去掉每个数字中间的两个数字0,则有2、4、6、( 8 )、10、12;0、3、7、(13)、23、41,后一项与前一项差值为

最新数学运算之星期日期问题

数学运算之星期日期问题 华图教育左宏帅 谈到星期日期问题,就涉及到大、小年和大、小月,大、小年也就是平年和闰年,大家都知道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闰,3200年不闰。大、小月的来历呢?就是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凯撒制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凯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出生在8月,他仿照恺撒的做法,把8月增加1天,定为“奥古斯都月”,并把10月、12月也改为31天,将9月、11月改为30天。全年又多出1天,他又从2月减少了1天,于是2月变成了28天,到闰年才29天。这样沿袭下来,就有7月前单月为大月,7月后双月为大月,二月28天。 这里常见的题目就是告诉我们某年某月某日是周几,过几年后的同样的月日是周几?我们都知道平年365天,除以7商是52余数为1,一个季度是几周呢?这样不好记得话,扑克牌我们都很熟悉吧,除了大小王一共也是52张,4个花色正好对应4个季度。 例如:2008年8月21日星期四 2009年8月21日星期几? 2011年8月21日星期几? 2015年8月21日星期几? 2075年8月21日星期几? 2079年8月21日星期几? 2009年8月21日经过一年,没有2月29日,加1,则为星期五。 注意1:计算时不是加闰年,而是加2月29日,因此做题时关键是看有无2月29日。 2011年8月21日经过三年,其中无2月29日,故为星期日。 2015年8月21日在2011年8月21日的基础上又经过四年,必然有一2月29日,故加5,为星期五。 2075年8月21日在2015年8月21日的基础上又经过60年,必然有60÷4=15个2月

趣味巧算

姐俩看电影 小芳、小花姐妹二人从家里出发到电影院看电影,小芳每小时走5公里,小花每小时走3公里,她们同时出发1小时后,姐姐又回家拿东西再去追妹妹,妹妹仍以原速前进,最后二人同时到达电影院。求从家里到电影院之间的距离?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来了多少客人 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称珠子 有243颗外形一模一样的珠子,其中有一颗稍重一点。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出这颗珠子来? 分梨 箱子里放着一箱梨,第一个人拿了梨总数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二个人拿了剩下梨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三个人拿了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四个人3拿了第三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五个人拿了第四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这时箱子里的梨正好拿完,而且每人手里的梨都没有半只的,请问箱子里原来有多少只梨? 如何分组 暑假里,班里要作社会调查,要分成15个小组,班里有赵、钱、孙、李、周各6位同学,要使每个小组的姓都不同,该如何分呢? 巧算星期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一,明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几?请写出简便算法来? 谁跑得快 小伟与小林百米赛跑,结果当小伟跑到终点时,小林只跑了95米。小林要求再跑一

行测数量关系: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在行测数量关系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那么什么是行程问题呢,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跟行程有关的问题,更加确切的说是研究路程速度还有时间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路程=速度×时间,也就是s=vt。中公教育相信大家对这个公式也不陌生,在小学的数学课堂当中肯定也接触过。那么在数量关系当中我们碰到了行程问题要了解一些什么又如何去较快解决这类问题呢。 主要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只是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配合一些方法来较快地解决我们的行程问题。 第一、就是要掌握我们的基本公式s=vt。 1、小张将带领三位专家到当地B单位调研,距离B单位1.44千米处设有地铁站出口。调研工作于上午9点开始,他们需要提前10分钟到达B单位,则小张应通知专家最晚几点一起从地铁口出发,步行前往B单位?(假设小张和专家的步行速度均为1.2米/秒) A.8点26分 B.8点30分 C.8点36分 D.8点40分 【答案】B。解析:根据s=vt我们发现我们要求时间,已知地铁口跟单位路程是1440米,小张跟专家的速度也知道均为1.2米每秒,从地铁口步行到B 单位需要1440÷1.2=1200 秒=20 分钟,又需要提前10 分钟到达B 单位,则最晚需要在8 点30 分从地铁口出发,选择B。 这是对s=vt公式的基本应用,相信大家也能够掌握。 第二、我们要掌握的就是关于s=vt,他们三者之间的正反比关系 当s一定时,vt乘积为定值,那么v越大t就越小,vt之间成反比。

当v一定时,s与t的商为定值,那么s变大t也变大,st之间成正比。 当t一定时,s与v的商为定值,那么s变大v也变大,sv之间成正比。 我们可以用正反比来进行求解。 2、甲乙两辆车从A 地驶往90 公里外的B 地,两车的速度比为5∶6。甲车于上午10 点半出发,乙车于10 点40 分出发,最终乙车比甲车早2 分钟到达B 地。问两车的时速相差多少千米/小时? A.10 B.12 C.12.5 D.15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发现路程时不变的,所以速度与时间成反比,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5∶6,因此两车从A 到B 所用的时间比为6∶5,乙比甲晚出发10 分钟,且比甲早2 分钟到达,因此全程乙比甲快了12 分钟,即一份时间为12 分钟,因此全程乙用时12×5=60 分钟=1 小时,乙的速度为90 千米/小时,因此两车速度之差为15千米/小时。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根据公历日期计算星期的公式

根据公历日期计算星期的公式 蔡勒(Zeller)公式:是一个计算星期的公式,随便给一个日期,就能用这个公式推算出是星期几。 公式如下: W = [C/4] - 2C + y + [y/4] + [13 * (M+1) / 5] + d - 1 公式中的符号含义如下: w:星期;(w对7取模得:0-星期日,1-星期一,2-星期二,3-星期三,4-星期四,5-星期五,6-星期六) c:世纪(前两位数) y:年(后两位数) m:月(m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14,即在蔡勒公式中,某年的1、2月要看作上一年的13、14月来计算,比如2003年1月1日要看作2002年的13月1日来计算) d:日 [ ]代表取整,即只要整数部分。 下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纪念日那天(2049年10月1日)来计算是星期几,过程如下: w=y+[y/4]+[c/4]-2c+[26(m+1)/10]+d-1 =49+[49/4]+[20/4]-2×20+[26×(10+1)/10]+1-1 =49+[12.25]+5-40+[28.6] =49+12+5-40+28 =54 (除以7余5) 即2049年10月1日(100周年国庆)是星期五。

再比如计算2006年4月4日,过程如下: w=y+[y/4]+[c/4]-2c+[26(m+1)/10]+d-1 =6+[6/4]+[20/4]-2*20+[26*(4+1)/10]+4-1 =-12 (除以7余2,注意对负数的取模运算!) 不过,以上的公式都只适合于1582年(我国明朝万历十年)10月15日之后的情形。 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根据哥白尼日心说计算出来的数据,对儒略历作了修改。将1582年10月5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宣布撤销,继10月4日之后为10月15日。 后来人们将这一新的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简称格里历或公历。 若要计算1582年10月4日及之前的日期是星期几,则公式为: y+[y/4]+[c/4]-2c+[26(m+1)/10]+d+3

巧算天数

巧算天数 1 例1:2009年1月1日是星期四,请问2009年2月1日是星期几? 练习:(1)2009年6月1日是星期一,请问2009年7月1日是星期几? (2)根据例题1中的条件,请问2009年8月1日是星期几? 例2:某年的8月份有5个星期天,这年的8月1日是星期几? 练习(1)某年8月有4个星期天,这年8月1日是星期几? (2)某年4月有4个星期天,这年4月1号是星期几?

例3:一条毛毛虫从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度增加一倍,24天能长到20厘米。 2 当他长到5厘米时,需要几天? 练习:(1)一条毛毛虫从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能涨到40厘米。 当它长到10厘米时,需要几天? (2)如果一条毛毛虫24天能长到80厘米,那么当它长到5厘米时,需要几天? 例4:王奶奶家里现在有12枚鸡蛋,她还养了一只能一天下一枚单的老母鸡。 如果王奶奶一家一天吃2枚鸡蛋,那么她的鸡蛋可以连续吃多少天? 练习:(1)王奶奶家里现在有10枚鸡蛋,她还养了一只能一天下一枚蛋的老母鸡。如果王奶奶一家一天吃3枚鸡蛋,那么,她的鸡蛋可以连续吃多少天? (2)如例4,如果王奶奶家里现在有15枚鸡蛋,那么她的鸡蛋可以连续吃几天?

例5:一本书共200页,小明准备连续若干天看完它,且每天阅读的页数不一样, 3 若小明在这几天内每天都看书了,那么小明最多需要几天就可以看完这本书? 练习:(1)一本书共180页,小明准备连续若干天看完它,且每天阅读的页数不 一样,若小明在这几天内每天都看书了,那么小明至多需要几天就可看完这本书? (2)一本书共710页,小明准备连续若干天看完它,且每天阅读的页数不一样, 若小明在这几天内每天都看书了,那么小明至多几天就可看完这本书?

行测数量关系常考题型及常用方法

数量关系 第一节代入排除法 一、什么时候用 1、题型:年龄、余数、不定方程、多位数 2、选项:一组数(问法:分别/各) 3、排除后剩两项 第二节倍数特性型 一、余数型:多退少补 二、比例型 A/B=m/n(均为整数,m,n是最简整数比) 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A±B=m±n 三、4看末两位 四、拆分 Eg:看528是不是22的倍数——拆成444+88,则很容易看出第三节方程型 第四节工程问题 一、给完工时间型:设工程量为完工时间的公倍数 二、给效率比例型 Eg:甲乙效率比2:3,则设甲2,乙3 第五节行程问题 一、基础行程 1、过桥:路程=桥长+一个车长 2、等距离平均速度=2*V1*V2/(V1+V2) 适用于:直线、上下坡往返等 二、相对行程 1、相遇(反向):S和=V和×T遇;环形相遇:相遇N次,S和=N圈 2、追及(同向):S差=V差×T追;环形追及:相遇N次,S差=N圈 3、多次相遇

(1)两端出发:相遇N次,S和=(2n-1)×S=V和×T (2)同端出发:相遇N次,S和=2n×S=V和×T 4、流水问题、扶梯问题 V水(水流速度)=顺逆水速度差÷2 V船顺/逆=V静水±V水 三、比例行程 第六节经济利润问题 一、数量关系的利润率=利润÷进价 二、函数最值 第七节最不利结构(至少……保证) 求至少保证有N个,要每种拿n-1个,然后+1。 第八节容斥原理 一、标准型 A+B-A∩B=全-都不 A+B+C+A∩B∩C-A∩B-A∩C-B∩C=全-都不 二、非标准型 全-都不 =A+B+C-满足两项的-2×满足三项的 =A+B+C-(Ⅰ+Ⅱ+Ⅲ)-2×Ⅳ 三、常识型:满足一项+满足两项+满足三项=全-都 第九节排列组合与概率 一、排列组合基础公式 =n……(n-m+1)即从n开始乘m个数 ()即从开始乘个数 =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行测80分蒙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行测80分蒙题技巧 行测80分蒙题技巧 众所周知,行测考试 题目量大,很多考生都来不及做 题目,更何况需要耗时思考计算的数学题。故有些时候大家需要掌握一些猜题技巧,抓住选项设置进行蒙题,下面是WTT整理的行测80分蒙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1、猜题基础答案在选项中 猜题可以考虑做题过程中的中间变量,从命题人角度分析的话,命题人要增加考试 题目难度,必然会设置一些陷阱,而其中一类比较常考的陷阱就是命题人往往把计算过程量设置成迷惑选项,以此增加题目难度,考察考生是否细心。通常有出卷老师会将存在和差关系以及比例关系的量设置为迷惑选项。 2、经典例题行测80分蒙题技巧 例1. 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329 B.350 C.371 D.504 【中公解析】通常的解题方法是,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故今年男员工数是去年的94%,今年男员工人数:去年男

员工人数=94%:100%=47:50,所以答案应该是47的倍数,只有A 符合。 那么,这题该如何蒙题呢,在设置选项时,命题人一般会把去年的男员工数量加入,考察考生是否观察到了时间的不同;命题人也有可能将今年女员工数量设置成迷惑选项,因为很多考生会从女员工开始设置未知数,经常忘记最后一步。现在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律猜题。 (1)加和关系:今年员工总人数=今年男员工+今年女员工 =833,而A+D=833,答案应该就在A和D选项中,根据题意判断女员工比男员工多,可以猜测答案为A。 (2)比例关系: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今年男员工人数:去年男员工人数=47:50,四个选项中A选项与B选项的比例刚好为329:350=47:50,从而猜测今年男员工应该选A。 例2.某单位的招聘考试有1000人报名,录取了150人,被录取者比未被录取者平均成绩高38分,两者总平均分是55分,录取分数线比录取者的平均成绩少6.3分,则录取分数线是()分? A.79.5 B.81 C.83 D.87.3 【中公解析】此题属于平均量的混合问题,很多考生会想到用十字交叉法,但此题用十字交叉法计算量相对较大,可以进行转换思维,问的是录取分数线,

完整版第8讲巧算时间

第八讲巧算时间 例 1. 今天是星期日,从今天算起,第50 天是星期几? 训练1 今天是星期一,从今天算起,第100 天是星期几? 例 2.2009 年的 1 月 1 日是星期四,则2009 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几? 训练2 2006 年的6 月1 日是星期四,请你算一算,2006 年的10 月1 日是星期几? 例 3.2009 年12 月20 日是澳门回归祖国母亲怀抱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是星期日,那么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日)是星期几?

训练3 2000 年的元旦是星期六,那么,2008 年的元旦是星期几? 例4.一个月最多有5个星期日,一年中有5个星期日的月份最多有()个? 训练4 某年某月内有3个星期日的日期都是偶数,那么这个月的14日是星期几? 例5.某部84 集的电视连续剧在某星期日开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以及星期日每天都要播出1 集,星期六停播。问:最后一集在星期几播出? 训练5

学校规定星期六和星期日必须放假,其余每天都要上课,请问: 3 月份最多上课 例 6.李老师工作忙, 5 天没回家,回家后一次撕下这 5 天的日历。已知这 5 天的日期数相加的和是45. 请问:李老师回家这天是几号? 训练6 假如武汉市今天22 点下大雨,请问:过72 小时后,武汉市的天空会不会出太阳?为什么? 例7.某年某月有30 天,4个星期六,5个星期五,请问:这年这个月10 日是星期几? 训练7

某年的 3 月份正好有 4 个星期三和 4 个星期六,那么这一年的 3 月 1 日是星期几? 能力检测 1.今天是星期三,从今天算起,第50 天是星期几? 2.今天是5月28日是星期四,过1天是星期5,过2天是星期六,那么过50天 是星期几? 3.2006 年的6 月1 日是星期四,那么,2007 年的元旦是星期几? 4.2008 年的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08 年8 月8 日奥运会在北京开幕的这一天是星期几?

行测数量关系七大答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七大答题技巧 数学运算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该部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大多数考生耗费时间长、正确率低的一个部分,总体难度相对较大。 本章将重点介绍数学运算几种重要的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快速准确解题。 技巧一:特值法 所谓特值法,就是在某一范围内取一个特殊值,将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对于只需要把握整体分析的数学运算题非常有效。其中“有效设‘1’法”是最常用的特值法。 例题:某村的一块试验田,去年种植普通水稻,今年该试验田的1/3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试验田的水稻总产量是去年总产量的倍。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2 :3 :1 :1 技巧分析:取特殊值。设普通水稻的产量是1,则去年的总产量是1,今年的总产量就是,今年普通水稻产量为2/3,超级水稻产量为3,而超级水稻只占1/3,所以如果都种超级水稻的产量就是3×3),那么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3×3):1=:1=5:2。故答案为A。 技巧二:分合法 分合法主要包括分类讨论法和分步讨论法两种,重点应用于排列组合问题中。在解答某些数学运算问题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而分步讨论法则是指有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一步是无法解决的,此时需要把问题进行分步,按步骤一步一步地解决。 例题:有一批长度分别为3、4、5、6和7厘米的细木条,它们的数量足够多,从中适当选取3根木条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个个个个 技巧分析:分情况讨论,(1)等边三角形,有5种;(2)等腰三角形,3为腰时,4,5可为底;4为腰时,3,5,6,7可为底;5为腰时,3,4,6,7可为底;6为腰时,3,4,5,7可为底;7为腰时,3,4,5,6可为底。(3)三边互不相等时,3,4,7不能构成三角形,共有-1=9种。综上所述,共有5+2+4+4+4+4+9=32个。故答案为D。 技巧三:方程法

巧算周期问题

祁东船山实验学校数学科教案 总第 课时 主备课人: 周英 本节课题:巧算周期问题 新授 教学目标: 让孩子们学会求周期问题。 学习目标: 学会巧算周期问题。 德育目标: 感受数学方法的奇妙性。 重点难点: 掌握巧求周期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年、月、日,知道大月和小月以及各自的天数,并会正确判断平年、闰年。 教学课时:1 教具准备:课件 电教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其实,解决与时 间有关的问题,关键是算准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巧 算周期问题。 学习新知 例、2014年7月5日是星期六,2014年7月28日是星期几? 师:看到这个问题,同学们能想到什么? 生:周期问题。 师:对,一个星期有7天,也就是7天为一个星期循环出 现。按照以往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来看,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呢? 生:先求出从7月5日到7月28日经过的天数,再用除法 算出这些天数中包括几个星期。 列式:28-5=23(天) 23÷7=3(个)……2(天) 师:我们已经求出了这些天数中包括了3个星期还余两天, 接下来怎么判断2014年7月28日是星期几呢? 授课人: 课 型:

分析:从7月6日开始经过的整星期是: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所以,7月28日是第4个周期的第2天,即星期一。 巩固练习 1、2014年10月1日是星期三,2014年10月25日是星期几? 2、2013年国际劳动节是星期三,2015年国际劳动节是星 期几? 3、某年的10月份有5个星期日,这一年的10月1日是星 期几? 课堂小结 一个星期有7天,也就是7天为一个星期循环出现。如果 两个日期的差正好是7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日期的星期数相同, 如果有余数,那么是几星期零几天,就从起始日期往后推余下 的天数。 板书设计: 巧算周期问题 28-5=23(天) 23÷7=3(个)……2(天)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答:7月28日是第4个周期的第2天,即星期一。 教学札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