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第一章?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不断影响着城市的结构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形体结构)和推动着人们对城市认识的发展。这种认识,既包含着现实的各种需求,也反映了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和期望,即希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这就是构成城市规划观念和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观念和指导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和方法,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着城市建设的实践。

既然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观念来规划和建设城市,那么研究这种观念和产生这种观念的背景和基础,就是十分重要的。

一、从里坊制到街巷制

我国古代都城的规划形制,据周礼《考工记?匠人》的记载,是有一定模式的。它的特点是:以宫城为中心,“面朝后市”,体现了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和宗法礼教思想。当时,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统治中心。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商品交易不发达,“市”(即市场)的职能作用显得并不重要。早在公

元前7?8世纪,东周建洛邑(今洛阳附近)时,为了管制殷商遗民,出现了最早的闾里,即带有围墙的封闭性小街坊,街坊内为居住房屋。这种闾里,经过奴隶制社会,一直沿袭到封建社会的盛唐时期,历经00 多年,仍保存着它的基本形制。唐长

安城着名的城市规划,就是一个明证。

唐长安城改变“面朝后市”为“面市后朝”。宫城和皇城(政府机构所在地)居中偏北;东西两市

面积各90 多公顷左右,比周王城的“市”大得多)分列两厢,说明当时的商业活动比周朝时发达得多;

70 公顷,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开店,夜晚实行宵禁。坊内居民实行“连保制度”,以便于统治和管理。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

唐末到北宋,我国封建制度下的生产力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生产技术和工具有很大进步,而且多集中于城镇,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商业、手工业和城镇中各种行业的发展与自古沿袭下来的

里坊制”规划形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其焦点是:商业市场的活动空间须要扩大和开放,而旧形制下市场过份集中且用地

紧锢。这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据文献记载,唐末已开始出现在里坊内设店及破坊墙沿街设店的现象。不过当时被认为是破

坏祖宗法制的行为。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致到宋朝,这种旧的规划观念终于被彻底冲

垮了。北宋东京(今开封)完全采取一种新的规划形制。北宋东京的规划重新把宫城(大内)布置在城市中心,构成“大内—里城—罗城”三套城墙的格局,这主要是防御上的考虑。形制上的最大突破,莫过于彻底废弃了“里坊制”,取消了坊

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商业和各种行业的布置是开放型的。它们分布

在城市各条主要街道上,并按一定专业相对集中布置,“瓦子”则是“娱乐区”。

这种新型的“街巷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汴京(即东京)成了宋代全国以至世界上一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所谓“州桥夜市”、“相国寺内万姓交易”等见诸文字与绘画的描述,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繁华胜景。

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演变,自唐末至南宋,大致经历了则经过元、

明、清一直沿袭到近代。我国现在很多旧城市和旧城区,仍然保存着“街巷制”的形

制。可见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这次形制的演变,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规划观念的“革命”,它的起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上的这次观念演变,对于今天处在从产品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历史阶段的城市规划工作者,无疑有

很大的启示。

二、从欧洲中世纪城市到理想城市和田园城市

欧洲与中国有着显然不同的历史传统。欧洲的中世纪,是一段漫长而接近停滞的历史时期。城市规模很小。密集的房屋、10

街坊以道路划分,仍采取类似闾里的形式,称“里坊制”。当时,全城划分为108 个里坊(每个面积25?

300 多年才彻底完成。“街巷制”

狭窄曲折的街道,围绕着贵族的庄园或城堡。教堂、市政厅构成城市的中心,体现了神权至上的思想。

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冲破了人们的精神桎梏,带来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反映在城市规划和建筑思想上,突出了以“人”为主体来代替“神”的权威。例如,当时最终建成的意大利威尼斯着名的圣马可广场,就已经反映了市民生活的要求。精神的解放,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中世纪的城市结构明显地存在着矛盾,促使人们探索规划和建设城市的新观念。这就是“理想城市”思潮萌发的背景。

17世纪初斯卡莫齐(Scamozzi)的理想城市方案是个典型的代表。他所设想的理想城市,中心不是教堂而是市民集会的广场,东、西两侧是商业广场;南北是交易所和燃料广场,都处于显要的位置。平面呈多边形的城墙,则是防御的需要。图案式的规整布局,在面貌上不同于中古城市那种杂乱与拥挤。

如果说这种理想城市的观念,只不过反映了产业革命前,在那种生产力低下情况下人们的一些朦胧 理想的话,那么 19 世纪后半期产业革命后,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观念就发生了新的质变。

起源于欧洲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史上空前的工业发展和城 市

人口增长。这些发展与原有城市结构的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大量的城市丑陋化现象,使人们一时陷于 束手无策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具有社会改革思想的先驱者提出了新的“理想城市”概念。他们的 共同特点,几乎都是在揭露“城市问题”和批判旧城市结构的同时,提出建立新型城市的主张。这些主张 的实质则是:“借助”农村的优点,整治城市的弊病。初期的“理想城市”方案确实具有很大的“空想” 成份。例如欧文(Robert Owen ) 1825年在新拉纳克(NewLanark )实验的“新协合村”,就是“乌托邦” 式的,所以很快就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以“平均、平等、自给自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改革,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不切实际的。直到 1 9世纪末,英国人霍华德( Ebenezer Howard )吸取了空想社会主 义“理想城市”概念中某些积极因素,结合他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新概念。应该认 为这是当时城市规划观念演变的高峰。

霍华德建议的“田园城市”(后来他又称之为“社会城市”),集合了城市和农村的优点,摒弃了 它们各自的缺点,第一次打破了城市与农村在空间和形态上截然对立和分隔的旧观念,创造了一种城乡结 合的新型城市。这种新城市,没有大工业和繁华喧闹的市区,人口规模不大,以低层低密度为特征,使人 们接近大自然。 20 世纪初期,英国建设了两个样板田园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新城建设运动” 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普遍“城郊化”,除了有当时各国的具体需要外,应该说,一定程度上都是这种“理想 化”城市规划观念的影响或引伸。这种观念实质上反映了一种摒弃旧城市、大城市,崇尚自然,追求新的、

理想城市结构模式的思潮。这种思潮一时甚为流行,且影响深远。包括我国 中城市”和企图过早“消灭”城乡差别,以及片面抑制大城市经济发展等主张,也许一定程度上也是

受到 这种观念的影响。我们丝毫不能低估 19 世纪末到 20世纪初城市规划史上这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把 城市和农村结合起来研究, 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型的、 城乡结合的结构模式。 虽然它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但是它对人们的启示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城市发展实践的导引作用,却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三、20 世纪初功能主义的兴起

19世纪 70 年代起,一系列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发明或发现相继出现了,如钢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 870年),为高层建筑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电话的问世( 1877 年);电灯的发明( 1879年) ;电车的出现

1880年);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 1886年) ;纽约安装第一部电梯( 1889年) ;汽车正式使 18世纪中期

1958 年后一度出现的“不搞集 1 9世纪后半叶是人类史上充满伟大科技发明的时代。 虽然 1827年开始使用火车是在前半叶, 但是从

用(1907 年)等等。这些科技成就既为城市建筑、交通、通讯等提供很大的方便,使城市的空间结构开始 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 100年后的今天可以明显看到),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发展和建设城市的 观念。

如果说 18 世纪后半叶至 19 世纪,人们对初期产业革命城市那种环境恶化的现象束手无策是由于科

学技术的落后,以致只能寄托于“理想”或“空想”的话,那么从 量突破和发明, 为人们从功能上整治和规划城市带来了新的可能和希望。

义新思想层出不穷的背景。

本世纪初,随着工业的发展, 出现了对城市空间结构按现代城市的功能进行分区的概念。 1910 年法 国建筑师戛纳尔( Tony Gar-nier )的“工业城”规划,第一次把城市中的工业区、港口、铁路与居住区在 用地布局上严格地区分开。直到

1933 年《雅典宪章》明确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憩、交 通,并提出有“计划”与有“秩序” 发展城市的原则。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

一项基本原则,为世界各国的城市规划师所信守。

在城市中设置大片公园绿地,改善市区的生态环境,起源于 19世纪 60年代。 1859年美国人欧姆斯 特(,打破市区总是充满密集房屋的旧的空间观念。在此以前,园林总是属于皇室贵族,而中央公园则向 公众开放。从设置公园进而发展到用绿化系统分隔、“肢解”块状的市区,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现代城市 的空间概念。 城市—区域”观念的建立,也是从 20世纪开始的。这是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后,客观

现实反映到人们头脑的结果。 20世纪的头 10年,英国人格迪斯( Patrick Geddes )就提出了从区域研究

城市的观点。 20 年代末,纽约搞地区规划开了个头,继而逐步发展了区域规划的理论。 30?40年代起,西 方大城市开始大规模地向周围地区扩展蔓延,以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为核心构成的城镇集聚区相继出现。 这就大大改变了几千年来以市区或城墙为范围的,旧的城市形态观念;逐渐形成了在城市影响区域范围内 分散人口和职能,组织合理的城镇体系,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新观念。 火车、汽车等高速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既对城市结构注入了新的因素,也改变着传统的城市规划

概念。从1882年西班牙人索里亚?马塔(Arturo Soria Y Mata )提出沿着铁路干线发展带形城市的主张,

到本世纪 60 年代希腊着名建筑师窦克西亚迪斯(, 几乎都是出自充分利用高效率交通的考虑, 这是一种新

型的城市“时空”观念。

19 世纪后半叶起,随着科学技术上的大 这就是 20 世纪前半叶城市功能主

特别是随着城市中汽车交通的高度发展,为了效率与安全,出现了一系列对城市内部功能和空间结

构形式的新变革。例如,本世纪20年代美国人佩里(Clarence Perry )关于“邻里单位”的概念,提出了

扩大街坊,以防止汽车穿越居住地区的主张。30 年代美国人施泰因(Clarence Stein )在雷德朋(Radbur n)新城设计中,采用“人车分流”原则及尽端路系统,以避免汽车交通干扰居住环境的安静。这些原则一

直为今天的居住区规划和设计所遵循。在避免汽车交通干扰商业区方面,20 年代的德国首先出现了无汽车

通过的步行商业街;40年代发展到步行商业区,至今已广泛运用于西方的大城市。这些都是比较突出的例

在城市道路系统方面,虽然从1853年欧斯曼(,开始“打破”中世纪传统路网至今已130多年,但

是真正从现代交通功能出发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还是在本世纪。如果说本世纪初法国人艾纳尔(Eugene He n ard )提出的道路环形交叉和立体交叉是个了不起的创造,那也只不过是解决节点(即交叉口)问题。直到

40 年代才对整个城市道路系统进行功能研究。例如,英国人屈普(Alker Tripp )关于城市道路应该按分

级分类原则形成系统的建议,具有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竞相在大城市建设快速道路

和各种交通枢纽,交通系统向高架和地下发展,大大改变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旧形式和传统概念。

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大量建造,改变了传统城市“水平式”发展的模式,出现了向高空所谓“立

体式”发展的新形式。因而,一些思想家提出以现代交通系统与高层建筑相结合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来代替、改造旧模式的主张。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着名建筑师勒?可比西耶(Le Corbusier )。他认为高层建筑、低密度、大片绿化和高效的交通系统可以大大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他所倡导的概念集中体现在20?30年代提出的所谓“现代城市”的建议方案中。这种观念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至

今天。近20 年又开始向地下空间发展。

在规划方法上,新观念改变了学院式的、“扩大建筑设计”式的作法;摒弃了形式主义、图案式的

手法,注重资料的调查和分析,注重功能布局的合理。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着名的规划,如1929 年纽约地区规划,1944年大伦敦规划,1935 年莫斯科总图,1948年哥本哈根规划等。这些规划为城市制订了长远

的、功能合理的方案。方案制订者都相信:只要按照规划的控制和秩序去实施,就能解决城市所有的问题。

当然,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纵观本世纪前半叶,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一段规划观念大转化的、

不平凡的时期: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经过“理想主义”和“空想”的阶段,进入到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

展的新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提出了一系列从功能上适应城市现代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新观念,把

功能和秩序作为解决城市发展建设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手段。可以认为,这是以城市功能主义为主的

时期。它对城市规划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50年代末到60 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经过战后的恢复重建,经济和科学技

术发展进入了新的高涨时期。60?70年代的西方国家,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新的科技成就得到广泛运用,

第三产业兴起,生活水平提高;另方面则是旧的经济结构经受着变革的巨大冲击,所谓“传统工业”开始

衰退,环境质量恶化,社会结构和城市的历史文脉被破坏,新的社会经济不稳定因素在增长。

战后,发达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建设,无论在改建旧市区或建设新城市的过程中,从功能上来说,

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有些老问题虽有所缓解,新问题又层出不穷。这就促使人们反思,开始更深

入地思考城市的本质,包括重新认识那些原来以为是“天经地义”的某些城市规划的观念、原则和方法。

因此,60 年代后,现代城市规划观念又经历着一次新的演变。直至今天,这种演变仍在发展之中。这些观

念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1. 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近20 多年来,无论以市场经济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把社

会经济因素与城市规划的结合,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研究。今天人们所谈论的城市规划,与50年或100年

前所理解的城市规划,已大不相同,既在内容范围上,也在某些性质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成为制订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在经济改革中也有大量新的社会经济问题,影响着城市规划。总起来看,比较明显

的如: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带来了新的因素。如果说20 年代的区域规划是从

解决大城市人口疏散出发,那末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就宽广得多。它包括从城市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合理位置,到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如何与解决人口就业、发展新区、保持旧城中心区繁荣等问题结合起来等。可以说,今天西方国家制订的任何一项城市政策,都是与社会经济因素相联系的。某些规划政策和措施,如美国60年代后的城市更新计划,更是直接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促进旧城市中心地区的经济复苏。

2.对城市结构的深化认识

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从社会经济意义上,对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职能的多样化和社会经济结

构的复杂性,有了重新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来自战后原有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性的变化;也来自战后大

量新城市(既包括西方的新城,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工业城市)由于职能单一而带来生活、就业、文

化、娱乐、心理等问题的出现。这是社会科学渗入过去以建筑、市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结果。

这种认识所产生的新观念认为:城市的空间结构必须适应城市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需要。随之而来的

是对本世纪前半叶所形成的,关于过份强调分散、低密度和过份强调职能分工而造成大量单一职能的“不

完全”的城市的作法,提出了怀疑。这些观念,或多或少反映在1977 年《马丘比丘宪章》的精神之中。

二是从空间结构上,60 年代后西方出现了一些“革命性”的观点,对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观念进行

了反思,提出了“挑战”。这种观点认为,按功能主义观念设计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一种严格的、逻辑的、

理性主义的枝形系统。它是单调乏味的。“伟大的”设计、宏大的尺度,使城市成为“充斥着玻璃和混凝

土盒子(还有各种高架道路、立体交叉)的地方”,但给予人们的却是“夸大”与“冷漠”。这种姑且称之为“反功能主义”的思潮起码影响了60?70年代后西方规划设计的一部分潮流,引导人们去重新研究旧

城市;研究所谓“自然城市”的“人情味”、“城市味”和它们的网络结构;研究它们是如何适应人的各

种需要的。在这种观念指引下,城市规划愈来愈重视保护原有的社区结构,允许适当的高密度;保护城市

的历史文脉;保护有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还重视传统的建筑形式和新旧建筑的有机结合,改变过

去对旧城市全盘推倒,大拆大建,彻底求“新”的作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不但出现一批经过精心

设计的新城市,也出现一批经过更新的旧城市和得到很好保护的历史古城。

3. 用环境的观点规划和建设城市

如果说在本世纪前半叶,人们认为城市只要有一个分区明确、构图美观、绿化成系统、道路成网络

的总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话,那么今天的观念已大大发展了。20 世纪以来的工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

程加快和高速、高效交通运输的进步,使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自觉地破坏了环境。空气、水体、食品

遭到污染,居住环境质量下降。今天已明确地提出,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创造优化的城市环境。“环

境”包含很多具体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是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物质形体环境 3 个方面。例如,宏观上重视城市合理环境容量的研究;合理地确定大型工业、港口、机场、铁路枢纽的位置;拟订正确的交通

政策,限制私人汽车的盲目发展;保护资源,包括水源、植被;治理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等。这些内容引

入城市的综合规划,大大发展和丰富了“传统”规划的内容。微观上,普遍地把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看作

是环境设计的过程。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的统一,达到城市物质形体环境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新的

环境观念,不仅表现在物质形体上,而且体现在社会环境的形成和创造上,诸如,重视社区的概念,创造 城市社会的物质基础, 以及良好的社区结构和宜人的面貌、 气氛等。 这些都远远超越了功能主义的 “高度”。

4. 对城市规划性质与方法的重新认识

基于对城市结构和城市发展过程认识的深化,基于多种学科对“传统”城市规划的渗入,总之,基 于实践,人们对城市规划的性质以及相应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主要是否定了把城市规划看作是城市“终 极状态”理想蓝图的观念,而是把城市的发展视作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引导这种过程合

理、有序发展的手段。规划方法反映了对规划性质的认识。以英国为例, 是观念演变的反映。新的规划作法,注重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研究论证和各种规划政策的制订,而

不象 过去那样仅停留在绘制一张 20?30年左右“一劳永逸”的理想总图。此外,在规划的“哲学观”上,出现 了反对那种把主观意志“强赐”于人的作法,而是提倡群众“参予”,提倡协调各种关系和力量,提倡规 划为全体民众服务。在立法和各种管理细则的制订方面,都比过去有很大发展。

关于规划的方法论,不能不提到 60?70年代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和很多数学方法以及计算 机技术的引入和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使规划师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武器和手段,来进行各种社会经济 的发展预测和模拟,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这种方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各种动态规划 成为可能。 毫不夸大地说, 近 20 多年来城市规划方法和技术的提高, 已使今天的城市规划展现出一种全新 的面目。

以上仅是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寥寥数语,难于作全面的概括。不难看出,从上世纪末以来,大致 00年左右,城市规划经历了以理想主义、功能主义为主的时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趋向人文主义与现 实主义。观念演变的方向,愈来愈使城市规划“进入”现实的世界,面对现实的问题,研究现实的对策和 方案,这也许是当今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主要特征。

从上面提到古今中外几次城市规划观念演变的过程,可以得出下列初步结论:

1)每当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城市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到城市规划的观

念形态上来。自觉地认识和促进城市规划的观念更新是十分重要的。适应新的社会经济需要的新观念,可 以能动地创造或发现新的城市结构形式,推进城市的全面“进化”和发展。几千年来城市和城市规划观念 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重大的科学进步与技术发展是产生新的城市规划观念和方法的重要因素。本世纪以来这一方面

显得特别突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相信 21 世纪后的城市及其相应的城市规划观念,还会有更大的 发展和变化。

3)城市结构与城市规划观念的更新演变,要有一个过程。在古代,这一演变比较缓慢。例如,中

国古代城市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演变,大约经过 300 多年。近代,这种演变在加速,过程在缩短。仅以第 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比较,变化就非常明显。这就提醒我们今天的规划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个特点,主动地研 究和适应城市的各种变化,运用新的科学和技术,适时地更新城市规划的观念。

五、中国城市规划观念的演变

中国的城市规划,今天已处在一个必须进行观念演变的关键时期。 引进了整套的规划理论和方法。这种规划模式是与“产品经济”和集中统一计划的体制,平均主义的、福 利型的生活设施标准,以大型工业项目为主体的建设方式相适应的。它的主要特征是重布局形式,重功能 分区。这样的城市规划观念和方法,与今天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变化,在很多方面已经显得很不适应 了。

70 年代修订的《城市规划法》就 50 年代,我国的城市规划从苏联

首先,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中国正在经历着的社会经济改革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根据现在所能认识到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1)经济高速增长,加速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尤其在沿海地带,随着开放政策的实施,发展更为

迅猛。沿海城市出现了很多新的增长因素和需求;各种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出现新的不平衡性。

2)改革、开放政策深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等的变化。这些变化

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特点和生活方式、爱好等等,使城市呈现出新的精神和文化面貌。

3)从集中统一计划为主的产品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化,促使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经济活

力的增强,房地产开发的推行等,为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土地利用模式注入了新的因素和内容;城市的各种结构开始发生新的发展和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近几年的观察,我国的城市(包括它的职能、结构、机制)和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和将会出现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有些则是很深刻的。

1. 中心城市职能向多重性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达,城市中心作用的强化,引起很多原来以产品经济为主的,所谓“生产性”的城市 职能向多重性发展变化。工业虽然仍是多数城市的主要职能,但是商业、贸易、金融、管理、信息、运输、 旅游等职能正在发展。城市中增加大量与之相适应的设施,不但需要空间和土地,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着 城市的布局结构。这种现象非但使一部分中心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职能趋向多重化,而且一些工矿城市 也在考虑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调整过份单一的经济结构,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2. 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流动化趋势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职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反映。过去,城市人口职业结构的特点是,劳动人口比重高;

劳动人口中工业职工比重大(平均 50?60%,发达国家一般为 30?40%);人口流动性不强。近几年的变

化是,劳动人口中从事第三产业和集体、个体经济活动的有所上升,工业人口占劳动人口比重在一部分城 市有下降的趋势。突出特点是人口流动性增强。近几年大城市流动人口逐年增长,一般达常住人口的 25%,而流动人口中的 50?60%是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这种现象既是改革、搞活的结果,也是我国特定 条件下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它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3. 规划标准的多层次化

平均主义的、福利型的规划标准显然已不能完全适合今后的情况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多层次(高、 中、低档)的需求,住宅商品化的实施,显然已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标准。即使基本的生活设施可以规范化,

但标准也应适当地多层次化。 至于受市场需求调节和受城市特定职能影响的设施项目, 今后城市中各

种生活和公共设施,似乎可以区分为基本性的、引导性的和市场调节性的等多种类型。 4. 空间结构的扩展化与复合化

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空间结构由于城市经济活动和交通联系的开放性,城乡之间愈益密切的 结合,必然会趋向开放与扩展。传统观念上的“块状”大城市,向地区性的城镇集聚区这种空间形态发展, 是不可抑制的客观趋势。港口、航空港、高速公路等设施的加速建设,会进一步加剧这种趋势。重工业由 于污染环境和市区土地费用高等原因,会趋向远离市区发展。而其他一部分工业,随着技术进步会逐渐改 变“硕大黑粗”的传统形象。城市工业区会适当趋向小型化、分散化,一部分工业甚至可以紧靠居住区。

20? 则是不可能划一的。

土地的精细使用,会带来空间结构的复合化。在一些大的中心城市,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要,会出现办公、商业、娱乐、居住等多功能综合发展的地区,即类似英、美等国的“中心业务区”(

CB D)。不应把各种农贸市场、集体和个体性的商贸网点视作“临时建设”,而要为它们的发展和完善创造必要的条件,因

为它们将是城市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现实”。

汽车交通的发展,土地有偿使用的实行,会迫使城市对道路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造,正象近几年广州等城市已经开始做的那样。这个特点,一定程度上也会反映到中小城市。

5.城市发展机制的多元化

过去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按集中统一计划来建设城市。今后除了某些由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兴起的新城市外,这种模式对于现有大中城市已成为过去(其实这些城市过去也并非完全如此)。城市的发展将依靠多种多样的“动力”,包括国家的(中央和地方)、集体的、个体的、合资的、外资的以及其他可能得到的一切力量,并且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方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则主要依靠税收、土地使用费和对公共设施的各种有偿使用的收入。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带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见性。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建立在集中统一计划概念上的城市规划作法和某些管理体制。

6.规划方法的改革

过去,我国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是“计划方法”和“设计方法”。即按照国民经济计划和区域规划来确定城市的发展依据(计划方法),然后依据一定的发展任务在空间地域上进行布局或布置(设计方法)。

近几年已发展到运用“分析方法”、“预测方法”和“论证方法”来补充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基本解决城市战略性发展的规划问题(主要是城市地区规划、总体规划及各种专项规划、分区规划等)。它的基本目标是从整体上解决好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问题。城市发展的战术性任务,则要用“设计方法”来解决(如有明确建设任务的详细规划等)。这种规划更具有设计的性质,实质上是一种多专业、多项目的综合设计。它的主要目标是创造良好的物质形体环境。

7.规划管理的强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开发等各种经营的搞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着重短期行为的趋向会有所发展。这就更加须要严格的规划管理。首先是加强规划的法制建设,用各种法规作为管理的手段。实际上,管理不应仅是规划的“机械”实施,而是规划的继续和具体化。尤其在资金渠道多元化,建

设过程不可能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城市的物质形体环境往往是通过经常性的、规划管理的指导(或引导)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也是规划。

8.重要的是观念的演变

今天,人们希望把城市建设成经济上充满活力,环境质量好,流通效率高,管理完善的、社会化的现代城市。规划师应该为此而奋斗。客观事物在变化,规划师的主观意识必须与之相适应。应该树立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划观”,应认识到永恒不变的规划思想是不存在的。完美无缺的规划,如同“完人” 一样,实际上也不存在。没有必要全盘否定或抛弃所有原来的规划原则、阶段、程序和做法。保留那些至今仍然适用的东西,但是必须不断地改革和更新那些已经和目前形势不相适应的东西。规划师应该对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形式、特点的各种因素有敏锐的感应,为城市规划注入新的观点和内容,引入新的方法和手段。应该抛弃“一次规划”论和“规划一成不变”论。对于那些习惯于凭藉权力随意改变规划的人,应强调经过批准的规划具有严肃性。但是城市规划终究必须有一定的弹性或灵活性。城市结构的主要构架是不能轻易变动的,但是需要较长时间来逐步实现。很多规划内容,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性。1000 多年前中国封建城市曾经历过商品经济的“冲击”,今天在不同的

历史条件下,商品经济又开始“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城市。但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可以借鉴和研究近百年来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达条件下城市发展的过程和经验教训,80年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为城市规划服务。相信我们的观念一定可以跟上时代的需要。变化正在开始。我们的任务是自觉地迎接这种革命性变革的到来。

还应该充分利用20 世纪城市规划的观念,如同城市本身,永远处在发展中。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①.经济视角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特征: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A: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B: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C:城市是专业化网络市场分工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空间范围 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市制”和“建制镇”但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行政边界只是基于历史边缘,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空间范围。 3.城市的维系和成长 为什么城市能够维系自身的存在?为什么部分城市会持续成长,有的甚至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一个简短的回答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或者说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时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②城市和经济

1.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首先,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次,增长也反映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除此之外,传统的,非地理意义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资本构成深化。物质资本包括,人类用一生恒产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资料。 B: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和时实践获取。 C:技术流程 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只要发生地 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A:推动和塑造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 B: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仅仅能够有效防止不合需要的发展不会发生,但不能保证真正需要的发展在他们所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发生。 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A:一般认为,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最具效率的机制,所以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试行稿)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围 (1)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3) 第四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 (15) 第五章建筑间距 (24) 第六章建筑退让 (25) 第七章建筑高度及空域保护 (30) 第八章建筑基地的绿地 (31) 第九章地下空间利用 (32) 第十章停车场 (33) 第十一章建设引导措施 (35) 第十二章附则 (3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围各项建设工程。 本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围 第三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见《表1》)。 第四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可兼容性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依据《各类建设用地适建围表》(见《表2》)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城市分区: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依据建设用地所处区位分为城市更新改造区、城市新区、新城及县城、乡镇四个层级控制。(具体分区见附图1)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六条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容积率,下同),应按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人口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居住项目及用地规模1万平方米以上的非住宅建筑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参照本规定表3《市各类建设用地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3》)及表4《市各类建设用地容积率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4》)的规定执行。 对于不适用本表约束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在满足建筑后退距离、停车、绿地率、消防、日照、卫生视距、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容量、抗震、防灾、人流集散等规定的前提下,以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指标为准。 表3 市各类建设用地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注:①住宅建筑类的密度特指住宅建筑净密度。 ②居住区(3000人以上)综合建筑密度纯高层应控制在27%以;多层应控制在32%以;多高层结合的居住区建筑密度应控制在30%以;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近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在建设中出现的新的规模、特色、交通、形态等问题,西安此次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强西安对区域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提升西安的战略地位等问题后进行了修编。 在修编过程中,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专家和市民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和市长孙清云多次亲临市规划局进行指导,规划局也多次组织各方面专家对规划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根据总体规划,在未来16年内,西安的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等将会有较大的改变。 一、城市性质和城市特色 本次规划分为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规划在充分研究西安的城市特色后对城市性质做了重新定位,即: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201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955万人;市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户县),人口规模为69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5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30万人;市区人口规模为76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 用地规模:201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695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为52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788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三、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9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基本社会保障率达到85%,城市化水平达到80%,城市经济规模基本达到我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规划提出要将西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昌盛、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有序和谐、政治民主文明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浓郁文化特色城市、科教创新城市、产业集群城市、枢纽中心城市、山水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和西部金融中心。 四、城市总体布局 采取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城市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方向发展;远期主要向北跨过渭河发展。 布局形态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未来西安城市将按照九宫格局、虚实相当的总体结构,形成几个外围副中心,即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主的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五、重点建设的外围新区 疏解老城功能,建设新的行政中心:为了降低中心区密度,更好地保护古城区内历史风貌,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演进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演进 第一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殷周时期 1、商 我国最早出现城市雏形的时期。如郑州商城 迷信占卜、祟尚鬼神。 商代还不具备产生较规则的城市规划方法的历史条件。 2、西周 建丰、镐两京,积累了都城规划经验。 “复营洛邑”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主要规划思想: 等级、礼乐思想 天地宗法思想 二、春秋战国 古代城市建设的高潮时期,规划思想发展的多样化时代。 礼制和周易在城市规划中的进一步深透。 新的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 《管子》城市规划思想: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吴国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意义:打破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是一本革命性的极为重要的著作 《商君书》: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城郭制度:战国时期形成了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即城市居民居住在称之为"郭"的大城,统治者居住在"王城",反映了当时"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社会要求。 三、秦汉时代 1、秦 秦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象天法地”思想与神鬼迷信结合在一起; 城市中的出现的复道和甬道(两边有墙的通道)等多重的城市交通系统有开创性的意义; 2、汉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周代的礼制与春秋时代孔孟提倡的儒家思想的结合。 规划强调皇权,尊卑有序,周礼制得到全面体现 四、三国至隋唐 三国期间公元213年曹魏邺城:中轴线对称。 南京城: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花园城市(艾比尼泽·霍华德)——带形城市(索里亚·伊·马塔)——工业城市(加尼埃) 巴黎改建:奥斯曼在1851年开始的18年中的大师之作。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的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当时数量庞大的马车已经彻底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奥斯曼在密集的旧市区中,征收土地,拆除建筑物,切蛋糕似地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这些大道直线贯穿各个街区中心,成为巴黎交通的主要交通干道。奥斯曼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使城市充满绿意,巴黎的林荫大道开世界风气之先,如今林荫大道已成为全世界都市计划的共同语言。奥斯曼的都市计划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这些经过仔细规范,同时期新建的楼房统一了巴黎的街景,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城市地底下的工程才是城市建设有最有远见的最佳指标。巴黎的地下工程除了闻名世界的地铁网络以外,还有令后来无数市民引以为傲的下水道系统。巴黎的下水道简直就像一个地下城市,每条街道地下都有宽敞的下水道,也设有街名,一部分的下水道被规划成为下水道博物馆,在隧道似的空间里,展示出下水道的系统设计与各种设备,这里已经成为巴黎的观光景点之一。奥斯曼在他的城市规划中,开辟了好几个大型公园,利用大型空地开辟出来的公园。以及保留资源地景开辟出来的大型公园,成为巴黎的“城市之肺”。奥斯曼在他的回忆录中特别强调,公园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非常重要,在公园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与开敞的空间,这个城市公园中的花草树木处处展现出高水准的地景专业与优秀传统。在密集的人造环境中,保留出一片绿地,也成为全世界城市规划者的共同目标。 新协和村:当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形成,开始暴露其种种矛盾时,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已经产生的社会弊病,提出了社会改良的设想。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的“新协和村”,居住人口500~1500人,有公用厨房及幼儿园。住房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作坊,村外有耕地及牧场。为了做到自给自足,必需品由本村生产,集中于公公仓库,统一分配。他宣传的这些设想,遭到了当时政府的拒绝。1852年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土地,带了900名志同道合者去实现“新协和村”。随后还有不少欧文的追随者建立了多个新协和村形式的公社。 花园城市:“花园城市”的思想从萌芽状态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也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风貌。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1771-1858)提出的。在经历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工业化浪潮对自然的毁坏后,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1830-1928)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了题为区《明天的花园城市》的专著,阐述了"田园城市”的理论,随后也影响了全世界的城市建设,他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具有生态理念的社会城市·在实践中常被简单理解为花园城市·就是注重城市园林绿化。我国最早的松江新城主干道设置上百米的绿化带·使建筑掩映在绿化中,成为各地政府学习的榜样。由此各地城市不惜巨资,注重建设公园和道路绿化。使得绿化园林建设成为地方政府政绩工程。花园城市理念和目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新城建设绿化标准和园林美学,但有些人为的形象工程绿地不成体系,徒具形象,却不具备生态优化的价值。 以花园城市为样本建设的最新案例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十五年来,经过生活检验,暴露出了若干问题:用地强度较低,使得城市空间过于疏远,交通距离略长。由于沿主干道都是绿化带,因为绿化使得街道单调,缺乏人性化。商业集中在邻里中心,导致汽车依赖,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摘要:按时间顺序,本文把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分为六个各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核心特质,抽取并剖析精华思想,以为中国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1.前言 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必要背景和物质驱动后,现代城市规划就进到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阶段。从英国政府改善城市卫生条件和工人居住环境的实践开始,越来越多的先驱(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社会家、政府官员等)关注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他们或思考理想城市的模型,或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或支持追随,或批判指正……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精华思想洗尽铅华,一些理论被遭贬弃。但是,曾经某一时代的经典,依然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历史,可以为我们正视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本文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演变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力求清晰系统地阐述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 2.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 2.1初期实践探索 2.1.1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运动 人类居住模式的转变,导致传染疾病在西方世界迅速蔓延。14世纪“黑死病”和后来几次传染病的爆发,促使欧洲各国关注城市环境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的情况毫无疑问是最严重的。为此,英国于1875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强制性规定了城市里的卫生设施和住宅的最低建设水准。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890年,英国颁布了《工人阶级住宅法》,提出了旧住宅改造的标准,如对给排水、道路、房屋日照、室内日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城市规划的雏形开始形成。 2.1.2 城市美化运动 18世纪后,中产阶级对城市中四周由街道和连续的并列式住宅所围成的居住街道中只有点缀性的绿化表示出极端的不满,在此情形下,有园艺师亨弗利.雷普顿倡导的“英国公园运动”试图将农村的风景庄园引导城市之中,强调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要创造健康的环境和展现优美的美学特征。在奥姆斯特德带领下,纽约1859年建了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这改善了城市机能,也开创了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不断郊区化,为恢复市中心良好的环境和吸引力,美化运动运行开来。美国城市美化运动起源于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以伯恩海姆所做的“芝加哥规划(1909)”为开端。之后,一些先驱们开始自然主义的探索,渴望城市与自然相融。 英国公园运动和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以建筑学和园艺学的思维方式引导着对城市布局问题的思考,探索了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整体环境规划的手法,而且还传递了“人类有组织的规划设计可以创造全新的城市环境,它远远优美于城市无序、自发的发展”的概念,奠定了“城市需要规划”的思想基础。 2.1.3空想社会主义与公司城建设 托马斯.莫尔提出了“乌托邦”的概念,他借“乌托邦”之名,阐述了进行社会改革的立场,并描述了理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英国工业家罗伯特.欧文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城市,并建立了名叫“新协和村”的社会主义城镇,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严峻条件下,实验失败。法国傅里叶也阐述了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社区思想,提出建立称为“法郎吉”的社会公共生活单位,但后来在美国建立的28个类似的“傅里叶殖民地”,均在建成后不久就失败了。 美国设计家汉密尔顿提出了建设公司城的基本概念,有意识地将工厂和工人居住区结合在一起建设,并于1792年由朗方赫然哈伯德在新泽西州规划了帕特森城。19世纪后,这类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都是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 《雅典宪章》(1933年)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主题“功能城市”—发表《雅典宪章》—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的反映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核心内容是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977年在秘鲁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所签署的文件。认为《雅典宪章》的一些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 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A、《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B、《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C、《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城市规划是一个巨系统,仅凭感性认识是不适宜的,要运用理论和理性思维,科学地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城市规划理 论涉及内容 功能理论——城市形态和结构 决策理论——系统分析(自然、经济社会、历史)方法论、科学决策 规范理论——规划价值目标及和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集中发展——城市现象;大城市发展——世界城市 1966年豪尔《世界城市》——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城市特征:政治、商业、人才、人口、文化娱乐中心。 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程度。 世界城市指标: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商业部门的

西安城市大变迁

西安城市变迁——告诉你不知道的西安 1981年的钟楼 1985年的钟楼 1993年4月的钟楼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延伸拓宽。西安,一座四方的古城,几十年来挣脱了城墙的束缚,将版图扩展到了二环、三环,拥有8大出城高速、四条在建地铁、市区空间容量进一步扩大……几十年来的变化太多太多,改革开放30年来西安的城市建设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80年代钟楼旁边的“蜘蛛网” 钟楼一直是西安的象征,是西安的商业中心,也是西安的“心脏”。以钟楼为中心的交通图,四通八达,成了西安的交通枢纽,同时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 30年前的钟楼有着未经修缮的陈旧,也有着那个时代的古朴。钟楼四周人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摆着各式的零售摊。1985年的钟楼,周围电线杆比比皆是,空中的电线像蜘蛛网,周围小商铺拥挤不堪,卫生状况较差,抽烟、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处可见。 几经修缮,现在的钟楼既有古代的质朴,又有着几分现代的气息。如今,钟楼四周环绕着色彩斑斓的鲜花,与之遥相呼应的鼓楼也焕然一新,钟鼓楼广场成为人们休闲的中心。钟楼四周商场林立,完全展示出它的经济地位。 30年前沙土地面的新城广场

很多年前的新城广场有两个观礼台,沙土地面,周围还有苍翠的山峰。上世纪90年代初,新城广场西南角还是规模较大的一个土堆。广场成为西安市民娱乐的场所,各种各样的文艺表演在这儿举行,吸引着市民的眼球。1990年西安迎接亚运会火炬接力,曾在广场上进行节目表演,西南角土堆上人山人海。 几经改造,现在的新城广场已经是绿草如茵,是白鸽栖居的好地方,现代化的喷泉、幽雅的环境成为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去处。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春夏秋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西安,位于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濒渭河,总面积9983平 方公里,陕西省省会。 西安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又是国内外著名历史文化古都,中国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200年。西安曾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都会,以 汉长安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不但是中国与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也是东西方文明和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唐以后,西安虽失去了京城地位,但仍作为西北重镇历经苍桑。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0年-1953年进行了第一次总体规划使西安用地扩展到100余平方公里,成为我国八大城市之一。 1979年-1982年的第二次总体规划,突出了西安作为我国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为了适应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城要,1992年-1995年初完成了第三次总 体规划,提出了把西安建设成为外向型城市,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的宏伟目标。 一、城市性质 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中心城市之一,陕西省省会。 西安今后的发展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电子、机械、轻工等工业的改组改造,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把西安建设成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自己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成为世界一流的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 二、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2000年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为265万左右(其中非农业人口228.5万左右,农业人口37.5万左右),暂住人口从60万增加到90万左右; 2005年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为286.8万人左右(其中非农业人口249.5万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简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M,南北最宽约116千M,总面积10108平方千M,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工程,这些大型工程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建国后西安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

建国后西安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 一、建国初期西安城市的地域结构1950年至1977年) 对西安城市规模发展影响最大的是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以后,西安的城市建设由于工业化和各种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盛唐以后一千多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变化。这一时期城市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 ⑴城区扩展阶段。为恢复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恢复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西安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些建设极大地恢复并发展了西安的经济、文教、卫生事业,也迅速地扩展了城市空间。解放后的西安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于1954年得到国家正式批准,总体规划确定距旧城区东、西各四公里的地区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主要分布于旧城外的东、西、南三个方向;工业区于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林带。陇海铁路以北作为仓库区和铁路职工住宅区:考虑到汉长安城和大明宫遗址的保护,陇海铁路穿越城市等因素,铁路北不作大的扩建。南郊为文教区,以旧城为中心,从三个方向向外发展。建国以来,西安市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规划进行城市建设的。现在的城市格局:东郊为纺织、印染联合企业组成的“纺织城”;西郊为以生产输变电设备的“电工城”;南郊为以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为主的“文教城”;北郊为仓库区和铁路职工住宅区;旧城区为省市领导机关所在的“行政中心城”和商业区;周围为服务于城市的郊县。西安市建城区的外部轮廓约成“T"形。城市总平面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唐长安城的棋盘方格式特点。这样,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西安建城区面积扩大,城市外缘迅速蔓延。在对旧城区(即明代老城)采取“充分利用,基本不改建”的原则下,新建区以老城为依托,向东、西、南三面扩展,如西郊几条主要道路(阿房路、劳动路、未央东路、未央西路)的开通,东郊工业区和南郊文化区规模的扩大,城市建成区范围由建国时的13.2平方公里扩展到1972年的131平方公里。市内由东五路、西五路、长乐路、莲湖路、大庆路等相互联组而成、长达18公里的东西向主干道,这条主干道向东通临渔风景区,西达三桥镇和咸阳秦都区,是西安市区最重要的主干道路。以南大街一长安路-一北大街一北关正街为中轴,解放路一雁塔路和朱雀大/街侧翼组成的南北向主千道,把南郊乐游原、少陵原附近的

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

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纵观整个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围绕王权和商业建造发展的, “城”是“王权”,“市”是“商业” 0 我国最早城市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从考古文化上说,大体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从我国历史上说,相当于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经尧、舜、禹直到夏朝前期。其间经历数百年之久。主要产生在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长江中游两 湖地区,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河套地区等四大区域。这段时间,由于生 产力的发展,生产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也就是产生了私有制,手工业及商业从农 业畜牧业中分化出来,这就是城市产生的基础,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频 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作为刚开始时产生的城市,其规 模一般都还不够大,内部设施也很不完善,远不能与今天意义的城市相提并论,还 不可能成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严格说来只不过是些城堡而已,但 是以后发展的城市,以至今天现代意义的城市,正是在这些最原始的城堡基础上发 展而来的,我们不妨把这一萌芽时期产生的城市称为“雏形城市”。 我国早期城市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产生以后,但还不能认为其就此已经形成。 经过夏朝中前期30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至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早起城市已经具 有以下这些特点: 1、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模 2、需具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一一以行使一定的政治和文化职能 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一一以体现城市经济中心的职能 4、需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 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是夏朝后期城市形成实例:二里头城址位于洛阳市区东20 公里,偃师市区西南9公里,伊水和洛水交汇处附近。布局大体是:宫殿区位于遗 址中部,南部为冶铸青铜器的作坊区,东部为制骨器的作坊区,并有大道与宫殿区 相连。 春秋战国时写成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这一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规 划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天子为中心,强调都城方正、对称,宫城居中,这种城制对中 国古代城市的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周人以农立国,因此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上也打下了烙印,这里记述的王城规划意匠显然与“井田制”的土地制度有关。商周春秋 时期,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但城市规模普遍较小。西周初年的分封 制度,推动了周代筑城高潮的兴起。然而由于城邑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城市规模 普遍较小。形成三级城邑网。即周天子所居王都一一诸候国国都一一卿大夫都(采 邑城)三级。城市总体布局较为松散和缺乏统一规划,这与城市经济结构上农业尚 占很大比重、政治结构上尚保留着氏族宗族组织有密切关系;最具特色的是地缘政 治并未伴随文明时代的到来而立即出现,城市居民仍聚族而居。秦汉时期,郡县制 推行,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形成了从中 央到地方的三级城市体系,即首都一郡城一县城。城市建设方面,改变了战国时期 两城相依的局面,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个大城,市场位置从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说明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

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项目,这些大型项目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4.修编是保护好世界文化古都的需要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著名大遗址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6处,登记在册文物点2944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西安还拥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脉等独特的历史地

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第一章城市规划的观念演变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不断影响着城市的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形体结构)和推动着人们对城市认识的发展。这种认识,既包含着现实的各种需求,也反映了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和期望,即希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这就是构成城市规划观念和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观念和指导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和方法,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着城市建设的实践。 既然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观念来规划和建设城市,那么研究这种观念和产生这种观念的背景和基础,就是十分重要的。 一、从里坊制到街巷制 我国古代都城的规划形制,据周礼《考工记·匠人》的记载,是有一定模式的。它的特点是:以宫城为中心,“面朝后市”,体现了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和宗法礼教思想。当时,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统治中心。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商品交易不发达,“市”(即市场)的职能作用显得并不重要。早在公元前7~8世纪,东周建洛邑(今洛阳附近)时,为了管制殷商遗民,出现了最早的闾里,即带有围墙的封闭性小街坊,街坊内为居住房屋。这种闾里,经过奴隶制社会,一直沿袭到封建社会的盛唐时期,历经1000多年,仍保存着它的基本形制。唐长安城著名的城市规划,就是一个明证。 唐长安城改变“面朝后市”为“面市后朝”。宫城和皇城(政府机构所在地)居中偏北;东西两市(面积各90多公顷左右,比周王城的“市”大得多)分列两厢,说明当时的商业活动比周朝时发达得多;街坊以道路划分,仍采取类似闾里的形式,称“里坊制”。当时,全城划分为108个里坊(每个面积25~70公顷,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开店,夜晚实行宵禁。坊内居民实行“连保制度”,以便于统治和管理。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 唐末到北宋,我国封建制度下的生产力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生产技术和工具有很大进步,而且多集中于城镇,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商业、手工业和城镇中各种行业的发展与自古沿袭下来的“里坊制”规划形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其焦点是:商业市场的活动空间须要扩大和开放,而旧形制下市场过份集中且用地紧锢。这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据文献记载,唐末已开始出现在里坊内设店及破坊墙沿街设店的现象。不过当时被认为是破坏祖宗法制的行为。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