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导论复习考试提纲

计算机导论复习考试提纲

计算机导论复习考试大纲

第1章概述

1. 理解计算学科的定义,会解释计算学科。

2. 了解计算学科的本质

3. 理解计算学科的三个学科形态。

4. 能列举出计算学科的五个专业学科领域

5. 知道什么是图灵机。

6. 了解ENIAC相关信息

7. 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8. 会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组成和软件组成)

9. 会解释冯?诺依曼原理。

10.知道字长的概念。

11.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12. 知道表示存储器容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13.了解软盘和硬盘的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参数。

第2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理解进位计数制中的基数和权的概念,知道2、8、16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2.会进行二、八、十六进制与十进制数之间相互转换,会熟练进行二和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3.给出一个二进制数据,能写出其在计算机内的机器数表示形式。

4.会进行简单的二进制补码的加减运算,会求补码对应的真值。

5.了解计算机中的四种逻辑运算。

6.掌握ASCII码的概念和表示,知道常见字符ASCII码值的相对大小。。

7.理解汉字内码和外码的概念,能列举出汉字输入的常见编码类型。

8.了解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知道其扩展名。

9.了解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第3章计算机体系结构

1.掌握指令、指令系统、程序的概念。

2.掌握冯·诺依曼结构所描述的计算机组成。

3.理解存储器的分类,能举出相应的例子或给出一种存储器能说出其所属的类别。

4. 掌握三级结构的存储器系统的运行原理,知道每一级的功能。

5. 理解虚拟存储的概念.

6. 掌握计算机的三总线结构,能描述设备间的连接关系。

7. 了解总线的分类,能列举总线的实例。

8. 掌握接口的概念和功能。

9. 了解接口的分类。

10.了解外设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11.了解高性能计算机的含义。

第4章操作系统

1.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理解操作系统概念中的二层含义,了解操作系统的地位。

2.了解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

3.能准确描述操作系统的功能。

4.掌握操作系统的类别,能指出它们的特点,能判断实际应用中的操作系统的类别。

5.理解操作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时间片、并发与并行、进程与线程、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转换关系、文件与路径。

6.知道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unix的类型与特点。

7.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5章网络计算

1.了解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关系。

2. 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通信、信号、信道;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4.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5. 列举常见有线传输介质及其特性。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7.掌握常见网络拓扑结构及特点

8.理解协议的概念,了解协议的三要素。

9. 掌握OSI模型的层次结构,了解其中的一些术语。

10.了解计算机网络之间的连接设备及其作用。

11.了解以太网的工作机制和以太网的标准。

12.掌握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了解其中的常用协议。

13.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三种地址:MAC地址、IP地址、端口地址。

14.掌握IP地址的表示方法,能判断IP地址的正确性。

15.了解IP地址的类别划分,能判断IP地址所属的类别。

16. 知道什么是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会求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17.理解保留地址,能列举保留地址的例子。

18.理解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表示方法。

19.了解IPV6的概念。

20.掌握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

21.掌握URL的表示方法。

22. 掌握域名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常见域名符号的含义。

第6章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

1.会概述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2.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和每类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

3.理解汇编的概念和汇编程序的作用。

4.理解并能总结出高级语言的基本内容。

5. 了解使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的一般过程。

6. 掌握三类程序设计方法的特点和方法,能举出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实例。

7.掌握编译的基本概念,了解语言处理的基本过程。

8.掌握编译的基本过程,能画出编译过程的逻辑框图。

9.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知道数据的逻辑结构有哪几种,数据的物理结构有哪几种。

10.了解线性表的定义和特点。

11.掌握栈的定义和栈的特性,以及栈的操作。

12. 掌握队列的定义和队列的特性,以及队列的操作。

13.理解树和图两种数据结构。

14. 掌握算法的概念,了解算法的特性,会描述一个算法。

15.了解常见的四种算法。

16.掌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表示方法。

第7章信息系统

1.了解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知道文件管理与数据库管理的根本区别。

3.了解概念模型和概念模型中的基本概念。

3.理解常见的三种数据模型。

4.了解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5.掌握模式、内模式、外模式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6.了解关系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

7.理解关系数据库中的几种关系运算。

8.了解SQL的功能,能看懂简单的SQL语句。

9.了解关系数据库的主设计步骤。

10.能列举出几种常见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第8章软件工程

1.了解软件危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掌握软件工程的概念。

3. 掌握软件生命(存)周期的概念和主要活动。

4.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

5.了解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主要活动

6. 了解软件工程过程的概念

7. 了解软件开发方法的概念

8. 了解软件质量的概念

9. 了解软件工程的内容

第9章图形学和可视化

1.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

2.了解常见的图形图像格式及文件扩展名。

3.了解常见的图形系统输入、输出设备。

4.了解人机界面的特性。

5.了解常见的人机交互界面。

6. 了解人机交互的方式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导论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1、客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 C 。 A、科学计算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B、数据处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C、过程控制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D、人工智能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2、按照计算机用途分类,可将计算机分为 D 。 A、通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 B、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 C、数字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D、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就是。 A、(1000101)2 B、(107)8 C、(73)10 D、(4B)16 4、已知:3×4=10,则5×6= D 。 A、24 B、26 C、30 D、36 5、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67)10的反码表示为。 A、01000011 B、00111100 C、00111101 D、10111100 6、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75)10的补码表示为。 A、01001011 B、11001011 C、10110100 D、10110101 7、已知:“B”的ASCII码值就是66,则码值为1000100的字符为。 A、“C” B、“D” C、“E” D、“F” 8、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汉字的表示方法就是采用。 A、ASCII码 B、机内码 C、国标码 D、区位码 9、汉字“办”的区位码就是1676,其国标码就是。 A、1676H B、4908H C、306CH D、3108H 10、一个汉字字形采用点阵时,其字形码要占72B。 A、16×16 B、24×24 C、32×32 D、48×48 11、在逻辑运算中有Y=A+B,则表示逻辑变量A与B进行 B 。 A、与运算 B、或运算 C、非运算 D、与非运算 12、通常所说的CPU包括 C 。 A、运算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与控制器 D、运算器、控制器与内存 13、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B 。 A、更便宜 B、存储速度快 C、存储容量大 D、虽贵但能存储更多信息 14、外部设备就是指。 A、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 B、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存储器 C、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与存储器 D、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辅助存储器 15、计算机工作时,内存储器用来存储 B 。 A、程序与指令 B、程序与数据 C、数据与信号 D、ASCII码与汉字编码 16.MIPS常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其含义就是。 A、每秒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B、每分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计算机导论重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重点总结 不足的的地方还有很多,大家需要的话打印下来用笔填写上去就可以了,OVER! 1. 计算机的产生:第一台计算机产生的时间、名称及发展。 略 2. 冯·诺伊曼型计算机的思想概述。 略 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运算器(Arithmetic Unit)、控制器(Control Unit)、存储器(Memory)、输入设备(Input Device)和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各部件的关系见图 1-1 4. 冯·诺伊曼计算机的两大特征。 “程序存储”(Program Storage)和“采用二进制”(Binary). 5. 十进制数的二进制数表示。 6. 进位制数及其相互转换。 表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特性

7. 二进制数的四则运算。 略,但大家要重点记忆。 8. 中央处理器(CPU):功能、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由计算机的运算器及控制器组成,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在微型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集成在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也称微处理器,简称CPU。 功能: ●实现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 ●实现异常处理及中断处理等。如电源故障、运算溢出错误等处 理。 9.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计算机的存储器是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分为主存储器(Memory,也称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Auxiliary Storage,也称外存储器)两大类。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CPU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它与主存储器批量交换信息。目前,主存储器(主存)都由半导体存期组成。 主存的基本组成: (1)存储体(MB: Memory Bank.) (2)地址寄存器(MAR: Memory Address Register.) (3)地址译码和驱动器 (4)数据寄存器(MDR: Memory Data Register) (5)读/写放大器(Read/Write Amplifier) (6)读/写控制器(Read/Write Control Circuit)功能略,但大家查书后要重点记忆。 10. 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存储容量 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它可以按“字节数”、“字数”、或“二进制位数”表示。一般来说,存储器的容量越大,所能存放的程序和数据就越多,计算机的解题能力就越强。 (2)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 存取时间(Access Time)和存储周期(Memory Cycle)是表征存储器工作速度的两个技术指标。存取时间是指存储器从接受读命令到被读出信息稳定在数据寄存器(MDR)的输出端所需要的时间。存储时间是指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通常存储周期要比存取时间用时长 (3)存取速率 存取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主存与外部(如CPU)之间交换信息的总位数 C 。 (4)可靠性 存储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来描述,它可理解为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显然,MTBF越长,可靠性越高。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非常庞大,而且不具有存储功能。但它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1.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1.1.1计算机的分代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代历史: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9——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MSIC、SSIC);第四代:1971——现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LSIC、VLSIC)。 1.1.1.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第一代:1971年推出第一台微机MCS-4,4位机(微处理器为4004)第二代:1972——1977年,8位机(8080) 第三代:1978——1984年,16位机(8086,80286) 第四代:1985——现在,32位机(80386,80486,Pentium, PentiumⅡ,PentiumⅢ等) 说明: ⑴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⑵微处理器(PC机的核心)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把运算器和控制 器制作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 ⑶微处理器于1971年研制成功。 ⑷到目前为止,各种计算机(巨、大、中、小、微)都满足冯·诺依 曼计算机模型,即: ①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类似人脑的五大功能部件); ②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③按“存储程序的原理”工作。 1.1.2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存储和逻辑判断能力; 4、自动完成各种操作和运算。 1.1.3计算机的用途 1.数值计算(也称科学计算) 它是指解决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其特点是计算量大、复杂,要求精确度高。 2.数据处理(也称信息处理) 数据处理的特点是计算公式比较简单,数据量大、但时间性强。 ⑴数据:指数字、符号、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 ⑵数据处理:指利用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合并、统计、 打印、存储等操作。 3.过程控制(也称实时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计算机应用于各部门的生产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辅助教学(CAD、CAM、CAI) 5.人工智能和办公自动化(AI、OA) 6.计算机网络通讯 人们利用计算机网络,使不同地区的计算机之间实现软、硬件的资源共享。 1.1.4计算机与信息化社会 从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把人类带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 1.2 计算机的数制 1.2.1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1、可行性; 2、可靠性; 3、简易性; 4、逻辑性 1.2.2不同进制数的特点 1.十进制数的特点 ⑴十个数码:0,1,2,…,9 ⑵加减法则:逢十进一,退一当十 ⑶表示通式(也称按权展开式): (D)10 =dndn-1…d0·d-1d-2…d-m

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卷1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分×70 =70分) 1、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处理的信息是。 A)数字信号B)模拟信号 C)无线电信号D)声音信号 2、在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地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C)计算机是一种能处理信息的机器 D)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 3、与二进制数(1100001)2等价的八进制、十进制数分别为。 A)(157)8(97)10B)(141)8(85)10 C)(141)8(97)10D)(131)8(98)10 4、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 A)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 B)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 D)RAM用来存放计算机本身的监控程序 5、ASCII码值由小到大的一般顺序是。 A)特殊符号、控制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B)控制符、特殊符号、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C)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 D)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小写字母、大写字母 6、扩展名为COM类文件为。 A)命令解释文件B)C语言源程序文件 C)目标代码文件D)系统配置文件 7、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M C)CAE D)CAT 8、编译型高级语言源程序可以。 A)由计算机直接执行B)经汇编后执行 C)边解释边执行D)经编译、连接后执行 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包括。

A)主机、键盘、显示器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计算机外设D)主机、外设 10、显示器最重要的指标是。 A)屏幕大小B)分辨率 C)显示速度D)制造商 11、批处理操作系统是一个操作系统。 A)交互式B)分时 C)非交互式D)网络式 12、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变为目标程序要经过。 A)汇编B)编译 C)编辑D)解释 13、微机的性能指标中的内部存储器的容量是指。 A)RAM的容量B)ROM的容量 C)硬盘的容量D)RAM和ROM的容量 14、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连续进行数据处理,主要因为。 A)采用了开关电路B)半导体器件 C)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D)采用了二进制 15、CPU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用进行运算。 A)二进制B)八进制 C)十进制D)十六进制 16、现代计算一般都是。 A)模拟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 C)网络计算机D)电子数字计算机 17、存储器容量是1KB,实际包含字节。 A)1000 B)1024 C)1024G D)1000M 18、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B)特殊的生物病毒 C)游戏软件D)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19、计算机一旦断电后中的信息会丢失。 A)硬盘B)软盘 C)RAM D)ROM 20、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A)操作系统B)语言处理程序 C)工具软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 21、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分的一镞公共信号线,它是计算机中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总线是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其中地址总线是_ 在微机各部分之间传送的线路。

8619计算机导论试题 答案

试卷代号:8619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80×1024 2、后进先出 3、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4、条件格式 5、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6、冗余压缩法(或无损压缩法/熵编码)熵压缩法(或有损压缩法) 7、实体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管理安全 8、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9、及格 10、最低的耦合度,即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弱模块的层次不能过深,一般应尽量控制在7层以内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 A 3、A 4、C 5、D 6、D 7、 D 8、A 9、C 10、 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RISC、CISC 答: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2、分时操作系统:所谓分时是指多个用户终端共享使用一台计算机,即把计算机系统的CPU时间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时间段(称其为一个时间片),从而将CPU的工作时间分别提供给各个用户终端。分时操作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对用户响应的及时性。它

一般适用于带有多个终端的小型机。 3、SQL: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词组的缩写,含义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它包括数据的定义、操纵、查询和控制四个方面的功能,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 4、结构化方法:就是强调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所开发的软件的结构的合理性。由此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答:1、数据传送类指令2、数据处理类指令3、程序控制类指令4、输入输出类指令5、硬件控制类指令 2、答案略。 3、答: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像素组成的,一般数据量都较大。而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也称矢量图。相对于位图的大数据量来说,它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4、答:电子商务的系统框架构成:Internet:将计算机联网;域名服务器:用来进行域名地址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电子商务服务器:提供网上产品目录管理、网上电子交易安全监控、网上订货、电子收款机、银行支付网关等功能;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提供供货链管理、网上市场、网上广告、网上零售、有偿服务、网上银行等功能;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组织、管理、查询、检索等功能;支付网关:银行和金融系统和Internet的接口;认证机构:负责确认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身份、信誉度的权威性机构;电子商务客户机:顾客使用的终端机。

计算机导论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导论学习心得体会 大一第二学期的时候开始接触niit 的课程,平时虽然一点作业都没有,但是我上课的时候不是那么认真听课的人,所以课后总是要花时间来看看和理解老师上课的例子,在这个学期中,我们主要学习了c++和java,都是刚刚开始接触到面向对象的语言中来,由于对一些面向对象的特性不熟悉,毕竟是刚开始接触这方面的语言,所以学起来就有点吃力,再加上平时实践的时间比较少。 终于到了学期的期末,学期期末的项目是使用java语言开发一个网络的聊天室,在我还没有开发之前一听到这个项目,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可以编写出一个聊天室出来,但是既然是课程提出来的项目,就一定有它的理由,我也相信最后一定也可以完成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接近一个月的研究,我总于完成了我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作品。在这

个月中,我不断得查阅资料,询问老师,平时和同学多交流,终于在最后的评审中,我获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绩。通过这个学期的开发中,我几乎把整个学期学到的知识都用到了我的聊天室里面,所以在实践中也等于复习了这个学期所学的内容,而且我发现这样的实践,比我在平时课后看书,看资料所学到的还多。 大二的第一学期,进入了数据库和高级java的学习,说真的,在学数据库的那段时期是最烦的,因为每天就学了一大堆sql的语言,非常的枯燥,都是关于怎么去查找数据表格里面的内容,那是时期,因为课堂上听课了之后觉得都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课后很少去动手。到了后来项目开发中,我才发现数据库的重要性,整个系统的信息都是存储在数据库里面的,所有的在程序中对数据的操作都是等同于对数据的增删改查询操作。 在期末的项目中,根据项目所要求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指令的的集合,它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指令的操作数。 USB总线是以串行方式传输数据。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的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速缓冲储存器(Cache):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储存器,其 特点是速度快,目的是是储存器的速度与cpu的速度相匹配。 总线:若干信号线的集合,是计算机各部分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的通道。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的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 进程:一个程序(或者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程序计数器: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

行的指令在储存器中存放地址。 机器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可由cpu直接执行。 cpu主要的技术指标: 1.字长:cpu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2.主频:cpu内部工作的时钟频率,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3.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储存器的容量,不同型号cpu的总线宽度不同,因而可使用的内存的最大容量也不同。 4.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内存,I/0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5.高度缓冲: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 6.指令系统:指令的寻址方式越灵活,计算机的处理能越强。 7.机器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越短,机器性能月好。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1.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实现对整个运算过程的有规律的控制。 3.储存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以分为主存储器(也称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4.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是实现计算机系统与人(或者其他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输入设备将外界信息转化为

计算机导论

1.If the memory cell whose address is 5 contains the value 8,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riting the value 5 into cell number 6 and moving the contents of cell number 5 into cell number 6? 在第一种情况下,地址为6的存储单元结果包含值5;第二章情况下结果包含8 2.Suppose you want to interchange the values stored in memory cells 2 and 3.What is wrong with the following sequence of steps: * Step 1:Move the contents of cell number 2 to cell number 3. Step2:Move the contents of cell number 3 to cell number 2. Design a sequence of steps that correctly interchanges the contents of these cells. Answer: 2->1; 3->2; 1->3; 3.What advantage does a hard-disk system gain from the fact that its disks spin faster than those in a floppy-disk system? 有较快的数据检索速度和较高的传输速率。 4.In the ASCII code,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des for an uppercase letter and the same letter in lowercase? 除了从低端数第6位对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分别是0和1外,两个位模式是相同的。 5.Convert each of the following binary representations to its equivalen ten form: 将下列二进制(binary representations)表示转换为等价的十进制(ten form)形式 6.Convert each of the following base ten representations to its equivale binary form: 将下列十进制(ten representations)表示转换为等价的二进制(binary form)形式 7.Convert each of the following two's complement representations to its equivalent base ten form: 将下列二进制补码(two's complement representations)转换成等价的十进制 8. a. Suppose you XOR the first two bits of a string of bits and then continue down the string by successively XORing each result with the next bit in the string. How is your result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1s appearing in the string? b. How does this problem relate to determining what the appropriate parity bit should be when coding a message? Answer: a、如果该串包含偶数个1,那么最后结果是0,否则是1; b、结果是偶校验的校验位值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require real-time processing? a)Printing mailing labels b) b. Playing a computer game √ c) c. Displaying letters on a monitor screen as they are typed at the keyboard √ d) d. Executing a program that predicts the state of next year's economy 10.Identify examples of queues. In each case, indicate any situations that violate the FIFO structure. 实时处理是指一个程序的执行要与机器的环境里的活动相协调。 交互处理时指一个程序在其执行时人要与他交互。 成功的交互处理需要好的实时特征。’ 11.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ime-sharing and multitasking 分时是在单处理器的机器上实现多任务的技术。 12.List the components of a typical operating system and summarize the role of each in a single phrase. * (外壳):与机器的环境通信 (文件管理程序):协调机器大容量存储器的使用 (设备驱动程序):处理与机器外部设备的通信 (存储管理程序):协调机器主存储器的使用 调度程序:协调系统中的进程 调遣程序:协调各个进程的CPU时间的分配 13.Summar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ogram and a process. * Program- a set of directions 指令的集合 Process-action of the following those directions 遵循这些指令的动作 14.In a time-sharing system, how can high-priority processes be allowed to run faster than others? Dispacher 赋其高优先级--------或给该进程长的时间片

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计算机导论”课程系统全面地为学生介绍了计算科学知识领域划分的过程,涵盖的问题,以及学科的本质。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进入本学科就有了清晰、明确的方向和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困惑、茫然……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欢迎参考! 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叹光阴荏苒不休,岁月匆匆不留。回首间,弹指一瞬又是半年。时间被记忆标签,求学远,几多不便。莫余下,几番无奈再窥前程。 大学的新鲜已悄然不再,换之而来的是旧梦新题。辩驳今昔,更要求对未来的规划有所洞悉。有幸,在本学期学科导论的启蒙下,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一切慢慢地变得脚踏实地: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更有了顶天立地的心! 首先提及方向问题,旨在阐述本专业之大观。深入浅出的课程安排加上各位教授导师的悉心指引下,我着实很难对管理科学与工程没有清晰的概念。以下简述个人之见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研究,从宏观研究逐步深入到微观研究,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来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学科的发展趋势是以管理科学为基

础,以多学科知识(如高等经济数学)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如计算机仿真技术),解决管理中的科学决策及风险研究,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的绩效研究,管理的战略研究等。涉猎面广,学科下设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管理科学、工业工程、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方向,系统整体效率层面突出。对于今后的从职选择没有很大的限制,这也是本专业的一大特色,让我对未来的存在许多抉择的人生道路更是充满了不少向往! 其次谈谈动力范畴,即导论课之于我的精神感触。半年前高考浪潮还未平息,填报志愿又起波澜的那段时光,依旧恍如昨日。然而此时,内心激奋之余,更添许多欣喜。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所幸在专业选择的关卡中并未失误,现在看来,更是一种成功,因为,在管理学科中,存在着我太多的兴趣和热情。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将来的学业生涯中,我必当能勇往直前。是的,对于我,最大的财富是年轻,最好的辅助是激情,相信在今后的学术生涯里,我一定可以学有所新,学有所成。 回溯课上,贾仁安教授的“顶天立地”学术情怀、邓群钊教授的系统动力简剖、林永钦老师的科学发展观、陈华教授的严谨会计心态、徐兵老师的经济现实主义...各有千秋,让我大开眼界更受益匪浅。但总的看来,本质大同,莫过于保持一颗真切的心,直面茫茫的真理行径。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大全

一、选择题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淡生于1946年,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信息管理;实时控制;办公、生产自动化;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电子商务;辅助设计(CAI);辅助设计(CAD); 3、计算机的信息表示形式为二进制,它采用了冯。诺依曼的思想原理,即以0 和1两个数字形式用于展现,“逢二进一”;它的基本信息单位为位,即一个二进制位。常用的换算单位有:1 B ===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1TB===1024GB;1个汉字===2B; 4、二进制换算法则: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时除二取佘;二进制转化为八进制时以三位为一组,三位的权重等于八进进中的一位权重,二进制转化为十六进制时以四位为一组; 5、对于字符的编码,普遍采用的是ASCII码,中文含义为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作用通用信息交换标准。 6、计算机的系统的组成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7、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存储器主

要有内存和外内之分;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断电内容丢失的是RAM,外存主要有硬盘(GB),软盘(3。5 寸,1。44MB),光盘(650MB左右),移动存储器优盘(MB),MP3(MB)等; 8、软件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有关的资料。主要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软件即实用程序(如WPS,OFFICE,PHOTOSHOP等)。 9、计算机性能的衡量指标有: 10、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是计算机语言; 11、显示器的分辩率是显示器一屏能显示的像素数目,是品价一台计算机好坏的主要指标。常见的主要有尺寸有:640*480 800*600,1024*768 12、打印机主要有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激光打印机; 13、开机方式有:冷启动:加电,引导进入系统;热启动:CTRL + ALT +DEL ,也可以用于结束任务;复位启动法:RESET 键; 14、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的安全的程序;复制性,破坏性,隐藏性,传染性;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导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的二个基本的目标和任务是认知与导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本课程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组成、工作原理、数制和编码、运算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电路等)、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整机结构、系统结构等)、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系统的应用(网络、数据库、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等)以及操作系统Windows和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指南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1.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了解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4.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掌握基本进制转换、数字编码转化计算 5.掌握简单算术、逻辑运算 6.了解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掌握简单逻辑运算和逻辑电路知识(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1.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理解CPU、存储系统(cache,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 理; 2.了解指令、指令系统、程序的概念;了解指令的格式;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 3.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 4.了解并行处理、CISC/RISC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1.掌握软件概念、软件分类 2.了解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基本概念,了解软件生命周期及模型3.了解操作系统发展、分类、组成、功能 4.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分类、掌握一些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 实验项目名称 Office软件简单运用 班级与班级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SS1-305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任课教师王志坚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2013 年 11 月 27 日

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姓名实验报告成绩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一 WORD文档的常用编辑与排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编辑方法。 2、掌握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 3、掌握样式的使用。 4、掌握分栏格式的设置。 一、实验设备和软件 1、计算机。 2、Word2002或以上版本。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打开“《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文档 2、将标题居中。点击菜单“格式”→“段落”,对齐方式选择居中,然后点击【确定】。(或点击工具条中的【居中】按钮) 3、将标题设成二号黑体、加单线下划线、色字。点击菜单“格式”→“字体”,中文字体选择黑体,字号选择二号,字体颜色选择红色,下划线线型选择单线,然后点击【确定】。

4、格式设置:将第四段设置成:宋体、五号、居中、红色字;整段左缩进1厘米、右缩进1厘米、段前距6磅、段后距3磅、1.5倍行距。选中第七段,第一步:点击菜单“格式”→“字体”,打开“字体”对话框,将中文字体设成宋体,字号设成五号,字体颜色生成红色,然后单击【确定】;第二步:单击菜单“格式”→“段落”,打开“段落”对话框,将对齐方式设成居中,缩进左1厘米、右1厘米,间距段前6磅、段后3磅,行距设成1.5倍行距,然后单击【确定】。

关于计算机导论的期末学习总结

关于计算机导论的期末学习总结 摘要:光阴似箭,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我们也学习了一个学期了,对于这门课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本文是来自软工3班的一个五人小组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心得!由林嘉豪同学对第一章做出总结,曾金名同学对第二章做出总结,吴育好同学发表自己一学期的体验,吴限同学表达对老师的教学的喜爱,最后冯所梁同学对第五段的总结以及感想。 关键词:总结;感想;体会 一、计算机简介 ―,什么是计算机 1,从字面上理解,它是用来计算的工具。计算机大至由运算器,输入设备,存储器,输出设备,控制器组成。1,运算器:它是实现数据算术运算的部件。它主要包括算术逻辑单元,多路选择器,通用容存器组及标志容存器。 2,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器,语音输入设备,模数转换器,数码相机,触摸屏等。通过它可以向电脑输入数字,图片等各种数据。 3,存储器;存储器的种类有很多,这里只介绍主储存器。它由储存体,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和驱动器,数据寄存器,读写放大电路,

读写控制电路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存放数据程序。 4,输出设备:有打印机,显示器等可以通过它把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输出来 5,控制器:它控制和协调整个计算机的动作。它组要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等组成。 二,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应该是算盘这样的简单计算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功能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依曼教授。他对计算机概念的描述影响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使它最终发展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样子。越来越多样化,并逐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计算机在历史上经历4次改变。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它的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第二代是晶体管数字机。相较第一代它的体积有所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变强。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字机。它比前两代的速度更快,可靠性更好。第四代则开创了微型计算机时代。 三,计算机在生活中的运用 1,办公自动化: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业务,商务和对办公业务的统计,分析。 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的管理,计划,分析统计,预测等。 情报检索。 2,在科技中的应用:如进行模拟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

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

题目: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姓名: 院系:计算机学院 班级: 学号: 2013年12月10日

报告正文 一、填空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与C语言完美结合的系统是。 2.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之父是——。 3.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 4.C语言之父是 5.计算机语言的分类、、 6.人工智能的诞生时间 7.计算机软件分为、 8.目标程序是 9.算法的3个特征、、 10.操作系统是一个软件 11.1kb表示的位数是 12.计算机中,用于存放原始数据、中间数据、最终结果和处理程序的是 13.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是 14.数据恢复的主要依据是、 15.写出一个块设备 答案: 1.Unix系统 2.图灵 3.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4.丹尼斯里奇 5.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6.1956 7.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8.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9.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 10.系统 11.2048 12.存储器

13.算法 14.备份副本、日志文件 15.磁盘 二、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 A.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提出了储存程序概念 C.设计了第一台计算机 D.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2.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板上,被称为()A.CPU B.主板 C.存储器 D.输入设备 3.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 A.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硬件和软件 C.键盘和打印机 D.以上都不是 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简称是() A. CAD B.CAM C.CAI D.CAF 5.硬盘属于微型计算机的() A.主存储器 B.输入设备 C.输出设备 D.辅助存储器 6.存储器ROM的功能是() A 可读可写数据 B.可写数据 C.只读数据 D.不可读写数据 7.下列各数最大的是() A.110B B.110O C.110H D.110D 8.32个汉字的机内码需要的字节数是() A.16 B.32 C.64 D.128 9.与批处理系统相比较,分时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 A.具有交互性 B.资源利用率高 C.吞吐量大

计算机导论心得

《计算机导论》心得 学部:信息学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 学号:110104021123 姓名:火牛刚进入大学,我心里充满着喜悦,因为我将开始全新的生活,迎接更加艰难的挑战,而我所学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是第一个。我上高中才正式接触电脑,可以说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脑盲。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就在我迷茫不知所措时,老师及时的讲解为我指明了方向。 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史,让我们知道计算机从简单的计算需求到后来的数字处理,人工智能等,几乎服务于各行各业,它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史,以及许多计算机领域的专有名词,用事实给我们展现了计算机的神奇和魅力,吸引着我们投身于这挑战俞机遇并存的行业。计算机导论以它广泛使用的哲学基础为出发点,几乎囊括涉猎了其中所有的重点内容,提纲挈领。它激发了我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它也用它的智慧之窗向我们开启了以上通往巅峰的道路。 通过一学期导论课的学习,我对计算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与计算机专业发展、就业等方面有关的知识,扩展我的眼界,给我很多启发和震撼。学了这本书之后,我也有许多感想和体会: 在当今社会,”能源.信息.材料”已无疑成为三大支柱,而信息将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谈到信息,从书籍.报纸到手机,再到计算机。或许将来还有更先进的工具,但在三十年内,人类应该不可能完全离开计算机。所以计算机技术将来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计算机几乎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因为以前的报纸.书.DVD.电话.电视等等都可以被计算机代替,而且比它们使用更加方便,功能更加强大。随着计算机的一步步普及,人们必将普遍接受计算机,到那时人们一定会感到生活真的离不开它了。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定会出现一系列新问题,而这必然要求计算机功能的革新与发展,所以计算机技术必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计算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卓越的成就之一,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因为它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时至今日,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从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方面也要求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的大众化,必然要求计算机操作的简便化,无论找寻它的过程有多么艰辛,但智能计算机所呈现的必将是很简洁的。我想以后的计算机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让一般大众轻松掌握,而不仅仅局限于熟练的计算机人才。历史的长河永远是前进的,正如以前开发计算机软件用的是十分复杂的代码,而现在大家都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了。计算机也就更有市场了,因为它们的性能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泛,价格越来越低。能让计算机向这些方向发展的人必将大有前途。 我们学计算机关键在于动手操作,我觉得正如所有工作一样,只

计算机导论作业

《计算机导论》作业 作业一 1-1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计算机的发展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2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 1-3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具有什么特点? 1-4完成下列数制转换: (121)10=()2=()8=()16 (63)10=()2=()8=()16 (FF)16=()8=()2 (B9)16=()8=()2 (0111001111)2=()8=()16 (111001111)2=()8=()16 (BA)16=()8=()16 作业二 2-1 简述存储器的分类标注及性能指标? 2-2 NVRAM是一种非易失的随机读写存储器,其具有什么新的特点? 2-3 简述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显示器主要有哪几项技术指标? 2-4 简述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步骤。 作业三 3-1 操作系统的安装方式有哪三种? 3-2 简述系统引导过程。 3-3 计算机病毒是什么?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点? 3-4 根据攻击目标的不同,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作业四 4-1 常用的编程语言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2 什么是对象?对象有什么特征? 4-3 什么是算法?它须满足哪些条件? 4-4 什么是结构程序设计?结构程序的编写原则是什么? 作业五 1、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它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2、简述关系数据库与传统的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3、多媒体数据为什么可以压缩?视频压缩的标准有哪些? 4、比较几种网络拓朴结构的优缺点。 5、网络操作系统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哪些相应的操作系统?

《普通物理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p.27 一、一飞轮直径为0.2m,质量为5.00kg,边缘绕有一轻绳,现用恒力拉绳子的一端,使其由静止均匀地加速,经0.50s转速达10r/s。假定飞轮可看做均质实心圆柱体。求: 1飞轮的加速度及在这段时间转过的转数; 2拉力及拉力所做的功; 3从拉动后t=10s时飞轮的角速度及轮边缘上一点的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及法向加速度。 二、有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均质细杆,两端各牢固地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整个系统可绕一过0点并垂直于杆长的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当系统转到水平位置时,求: 1系统所受的合力矩; 2系统的转动惯量; 3系统的角加速度 三、有质量为m1和m2( m1﹥m2)两物体分别悬在两个半径不同的组合轮上,如图P28,1-3图。求物体的加速度及绳之张力。大,小两轮间无相对运动,且半径分别为R和r,转动惯量分别为j1和j2。轮与轴承之间无摩擦。 第二次作业:p.59 1.水银气压计中混进了一个空气泡,因此,它的读数比实际的气压小。当精确的气压计的读数为1.0239×105Pa时它的读数只有0.997×105Pa,此时管内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mm.问当此气压计的读数为0.978×105Pa时,实际气压应是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 2.质量M=1.1kg的实际CO2气体,在体积v=2.0×10-3m3,温度为13℃时的压强是多少? 并将结果与同状态下的理想气体比较。这时CO2的内压强是多大?已知CO2的范德瓦耳斯常数a=3.64×10-1Pa·(m3)2·mol-2,b=4.27×10-5m3·mol-1。 3.温度为300k时,1mol氧的平动动能和转动动能各是多少? 第三次作业:p.142 1.P142 4-1 所示的电荷体系称为电四极子,它可以看成是两个反向放置的电偶极子 的组合体系。若将q和l看成是已知量试求: X﹥l时,图中p点的场强。假设OP垂直于正方形的一对边。 2.一厚度为0.5cm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扳,电荷体密度为1.0×10-4C/m3,求⑴ 薄层外任一点的电场强度;⑵此薄层中心处的电场强度;⑶薄层内与表面相距 0.10cm处的电场强度。 3.一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其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荷(即电荷面密度)为﹠。求距该圆柱面为r处某点的场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