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培

训试题及答案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培训试题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着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着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三、简答题

1、简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表现?

2、简述H7N9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答案:一:1、B?2、A3、B?4、A5、B?6、B7、B?8、C?9、A?10、C?

二:1、是?2、是3、是?4、非5、非?6、是7、是?8、非9、是?

三、H7N9临床表现:

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表现: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一)持续高热不退。(二)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三)呼吸、心率增快。(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五)高血压或低血压。(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七)高血糖。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资料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资料 一.概况: 传染病防治法,于1989年2月21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二,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 三,该法共九章十八条。包括总则,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首先讲下修法背景及历程: 1,2003年元月到同年8月16日止,我国内地24个省市区,266个县市区发生非典疫情,累计报告临床诊断病历5327例(其中医护人员1002例)死亡349例。 2,旧法实施十几年来,随着济济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不断进步,对一些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公民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传染病防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一是陆续发现新传染病的同时,一些过去已基本控制了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人民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二是国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疫情信息报告,通报渠道不畅。三是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的救

治能力。医院内交叉感染控制能力减弱。四是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紧急控制措施的制度不够完善。五是疾病预防控制的财政保障不足,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新法的特点: 1,突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预警。设定了传染出测,预,能力,加强,防止,扩散。以预防为主:早预防,早发现,早预警,早准备。一是规定新闻媒体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教育宣传。 2,是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内儿童接种实行免费,对急救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技术储备,新法对此做了明确规定。 (二)疫情报告,信息渠道多样化。 (三)进一步完善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控制措施。 (四)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制度。 (五)加强传染病防治的保障制度建设。 (六)体现“以人为本”,做到保护公民个人权利与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相平衡。一是隐私权,人格权,生活权,工资报酬权及物权受保护。二是有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法律救济权受保护。三是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医疗救助,减免医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1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传染病知识试题答案

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试卷 一、单选题: 1、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C)天。 A、3 B、5 C、7 D、9 2、中国2012年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C) A.1/万以下 B.1/10万以下 C.1/100万以下 D.1/1000万以下 3、下列哪些途径会传播丙型肝炎(B) A.接吻 B.共用针头 C.喷嚏、咳嗽 D.共用餐具和水杯 4、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目前按甲乙丙类管理的传染病是: (B) A.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B.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C.甲类1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 D.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 5、某县CDC疫情管理员在浏览传染病报告卡时,发现外地报告本地手足口病1例重症患者,且报告卡片未审核,这个病例应该由何地疾控中心审核比较合适(B) A.本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B.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C.两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D.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市级CDC疫情管理员 6、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B)监测。 A主动B被动C哨点D突发公共卫生 7、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E)。 A最短潜伏期B5天C15天D30天E最长潜伏期 8、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D)。 A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C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 D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E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 9、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E)。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0、鼠疫应采取的隔离类型是(A)。 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接触隔离 11、按时间划分,短期预警的时间安排一般为几个月?(B)

学校疫情知识测试题目.

一、填空题 01传染病会人传人吗? 答案:会 02 口罩戴了一面后,可以反过来再裁一段时间,对吗? 答案:不对 03目前传染病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类传染病,并采取了—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答案:乙、甲 04医用口罩在没有接触明确或疑似感染源,未变形、弄湿或弄脏的情况卜-可以使用—个小时。 答案:4 05和同学说话,最好隔—米以上。 答案:1 06疫情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的时候要不要去学校?—(填“去”或者"不去”) 答案:不去 07物品表面消毒时用多少浓度的酒精?—% 答案:75 08在食堂吃饭时为了方便交流,要近距离面对面地坐,对吗? 答案:不对 09佩戴多层口罩,才能有效预防病毒,对吗? 答案:不对 10为了预防病毒感染,宿舍不能开窗,对吗? 答案:不对 11佩戴医用口罩时,浅色朝外,金属条朝上对吗? 答案:不对 12传染病感染后,大多数会发展至重型、危重型,所以很恐怖,对吗? 答案:不对

13只有去过XX,或者与XX人接触后才可能感染传染病,对吗? 答案:不对 14要开学了,我虽然从XX赶回学校,但只要我家里没有疑似或确诊病人,就可以不用告诉老师,对吗? 答案:不对 15人体感染传染病后,主要表现为什么? 答案:发热、乏力、干咳 16疫情期间,只要发热、咳嗽,很有可能就是感染了传染病,对吗? 答案:不对 二、单选题 01传染病最早在哪个城市被发现? A.岳阳 C.广州 B.XX D.北京 答案:B 02与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后需要隔离多少天? A.7天 C.14 天 B.10 天 D.20 天 答案:C 03哪些人群感染传染病后更容易发生传染病? A.老年人 c.免疫力低卜-人群 B.有慢性基础疾病人群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职称:成绩: 一、单选题:(共36题,每题2分,共72分):请将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到“()”里 1、霍乱是(1)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疾病。 2、典型霍乱分以下三期:(2) A、泄吐期、反应期、脱水虚脱期、; B、发热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 C、泄吐期、脱水虚脱期、少尿期; D、泄吐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 3、霍乱的报告实现:(2 ) A、城镇4小时、农村12小时; B、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 C、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 D、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 4、肺鼠疫隔离期:(4 ) A、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痰菌阴性; B、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痰菌阴性; C、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4次痰菌阴性; D、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5次痰菌阴性。 5、鼠疫特异性治疗:( 4 ) A、青霉素; B、病毒唑; C、林可霉素; D、链霉素。 6、肺鼠疫潜伏期为( 4 ) A、1-6天 B、4-7天 C、一周以上 D、数小时至3天 7、怀疑有感染烈性传染病的可能性后,一般应根据其潜伏期决定隔离观察的时间,鼠疫是几天(4 ) A、一天内 B、1-3天 C、2-5天 D、9天 8、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4) A、性接触; B、血液接触; C、母婴接触; D、近距离呼吸道传播。 9、、HIV感染人体后的三期:(1) A、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期 B、无症状感染、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 C、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 D、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无症状感染期。 10、WHO对艾滋病扩大的监测诊断标准(1) A、体征减轻,大于10%或恶病质,伴有腹泻或发热 B、持续性发热超过3个月 C、白细胞减少 D、伴有皮疹 11、SARS临床诊断思维错误的是:( 3 ) A、不是“SARS”:进入正常医疗程序; B、不像“SARS”:医学观察; C、疑似“SARS”:留院观察,双人间病房; D、临床诊断:定点医院,单人单间病房。

传染病培训总结

传染病培训工作总结 为提高我中心人员的传染病专业知识、传染病监测及网络直报素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以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响应上级要求,我中心的公共卫生科、医务科于4月6日-4月9日对本中心医务人员45人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精心准备 针对全院医务人员专业多、层次多和在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担负的任务、培训的内容与重点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在培训前我中心强化了组织领导,精心准备了课件和培训资料,在选取资料的时候注意了理论政策和时效性,有丰富了培训内容,为此次培训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明确目的突出重点 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是再医职务工作者学习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我社区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上一个新台阶,培训是保障。所以在寻配教材选用上,我们既选用了法律法规,又引用了大量的规范文件;既考虑了社区居民的多发病常见病,也准备了重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在培训结束后还采取了书面考核对所学进行了巩固。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培训内容我们以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工作以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等,并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演练相结合,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式的培训格局,满足了医务人员的学习需要,确保了培训实效。 四、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 此次培训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有利于发展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对传染病法,重点传染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培训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参训人员基本掌握了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最好的 件报告意识得到了提升。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培训题.doc

石岗镇公共卫生站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哪次会议首次通过()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D.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2.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是() A.1989年2月21日 B. 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D. 2004年8月28日 3.国家对传染病实施以什么为主的方针( ) A.治疗 B.控制 C.预防 D.以上都是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A.甲类、乙类 B. 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D. A类、B类、C类 5.艾滋病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7.流行性感冒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炭疽 C.肺结核、麻风病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腮腺炎 9.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10.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 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撒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11.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2.传染病暴以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 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13.对违返《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

(新)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

(新)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 医院名称:姓名:职称;岗位: 题目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院治疗首选() A.SMZ-TMP B.氨苄青霉素 C.头孢唑啉 D.氧氟沙星 E.青霉素 2、对流脑和乙脑,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A. 意识障碍出现早晚和程度 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 C.皮肤瘀点和瘀斑 D.发病季节 E.颅内压增高程度

3.霍乱确诊依据() A.与霍乱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B.典型临床表现 C.排除食物中毒、菌痢等其他疾病 D.明显脱水及血液浓缩 E.便培养或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4.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e E.抗-HBc 5.构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 A.菌量 B.毒力 C.菌型 D.受损脏器不同 E.机体免疫状态 6.中毒性菌痢与普通型菌痢主要的鉴别()

A.发热与腹泻间隔时间的长短 B.是否有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 C.体温的高低 D.脓血样大便的程度 E.腹泻次数的多少 7.甲型肝炎病程中哪个阶段传染性强()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 8.伤寒病消化道病变最多见于() A.空肠黏膜上皮细胞 B.回肠末段集合淋巴结核孤立淋巴结 C.回肠黏膜 D.盲肠 E.肠系膜淋巴结 9.10岁患儿,9月16日因发烧、嗜睡、头痛3天入院,查体: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最可能诊断() A.癫痫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 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那么制定和修定这部法律的背景和主要目的是什么?传染病防治工作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对全体社会成员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环境和卫生状况,实行妇女儿童保健,防治传染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预防保健工作还不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也暴露出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国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疫情信息报告、通报渠道不畅,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的救治能力、医院内交叉感染控制能力薄弱。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紧急控制措施的制度不够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的财政保障不足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的法律制度建设,我国对《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了修订,以着力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有效整合卫生资源,增加政府对传染病防治事业的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制定这一法律的根本目的有两个: 一是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这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传染病的防治重在预防。预防指

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是非典、禽流感列入乙类,但按甲类传染病对待。我国现行传染病防治法将3种传染病列为法定传染病,并分为甲、乙、丙三类。2003年我国发生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近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周边国家发生了禽流感,引起了社会对这两种新型传染病的关注。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将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乙类传染病,使列入法律的法定传染病达到37种,乙类传染病经国务院卫生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只被纳入乙类,但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如果先要报批、公布才能实施,难免会贻误时机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法律特别授权,这三种乙类传染病可以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是艾滋病的管理虽然降了一级,但仍受到重点关照。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将原来艾滋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改为按照一般乙类传染病管理,但该法同时授权国务院制定具体办法,促使各级人民政府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三是建立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隐瞒、谎报、缓报者将受惩处。新法规定,即使是地方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也要由上级人民

2017年度院感及传染病知识试题

2017年度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知识试题 科室__________日期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艾滋病预防性用药应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___小时。()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36小时 D 48小时 2.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 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 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3.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6-8小时 4.HBV暴露,24小时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一支(400U),3-4周再加强注射一支(400U)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且乙肝抗体检查阴性者或较低者,于___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最迟24小时应接种完毕。()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10小时 5.下列症状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是() A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B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 C 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D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6.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 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 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 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 D 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7.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10cfu/cm B ≤5cfu/cm C ≤15cfu/cm D ≤8cfu/cm 8.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 A 10月5日 B 10月10日 C 10月15日 D 10月25日 9.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百分之多少的医院感染?() A 10%以下 B 10-15% C15-20% D20-30% 10.卫生手消毒是指() A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常居菌的过程。 B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C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常居菌和暂居菌的过程。 11.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 A 1米以内 B 1.2米以内 C 1.5米以内 D 2米以内 12.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微粒子直径为()

传染病考试题目

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试卷 姓名单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种(C) A.32种 B.35种 C.37种 D.39种 2. 下列哪种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A) A.鼠疫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 下列哪种传染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D) A.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B.肺结核 C.百日咳 D.流行性腮腺炎 4. 传染病流行过程不包括的是:(A) A.潜伏期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5. 有关疾病的流行强度描述错误的是:(C) A.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呈散在发生。 B.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C.所有暴发疫情其病人均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D.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时(如3~10倍) 6. 人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是:(C) A.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正常 B.血液中血小板总数降低 C.恢复期病人血清中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 D.x线胸部检查出现阴影 7. 人患禽流感潜伏期为(D) A.1天 B.14天 C.9天 D.7天以内 8. 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亚型是(A) A.H5N1 B.H7N7 C.H9N2 D.H9N1 9. 人禽流感抗病毒治疗首选:(D) A.利巴韦林 B.泛昔洛韦 C.金刚烷胺 D.达非 10.用奥司他韦治疗流感,可减轻发病和症状,但应在发病()天内使用。(D)A.5 B.4 C.3 D.2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院治疗首选() A.SMZ-TMP B.氨苄青霉素 C.头孢唑啉 D.氧氟沙星 E.青霉素 2、对流脑和乙脑,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A. 意识障碍出现早晚和程度 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 C.皮肤瘀点和瘀斑 D.发病季节 E.颅内压增高程度 3.霍乱确诊依据() A.与霍乱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B.典型临床表现 C.排除食物中毒、菌痢等其他疾病 D.明显脱水及血液浓缩 E.便培养或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4.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e E.抗-HBc 5.构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 A.菌量 B.毒力 C.菌型 D.受损脏器不同 E.机体免疫状态 6.中毒性菌痢与普通型菌痢主要的鉴别() A.发热与腹泻间隔时间的长短 B.是否有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 C.体温的高低 D.脓血样大便的程度 E.腹泻次数的多少

7.甲型肝炎病程中哪个阶段传染性强()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 8.伤寒病消化道病变最多见于() A.空肠黏膜上皮细胞 B.回肠末段集合淋巴结核孤立淋巴结 C.回肠黏膜 D.盲肠 E.肠系膜淋巴结 9.10岁患儿,9月16日因发烧、嗜睡、头痛3天入院,查体: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 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最可能诊断() A.癫痫 B.结核性脑膜炎 C.中毒性菌痢 D.乙型脑炎 E.脑型疟疾 10.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病变部位常见于() A.脊髓胸段 B.脊髓腰段 C.脊髓尾段 D.大脑 E.脑干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B.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 C.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脑膜刺激征 D.发热、头痛、呕吐、昏迷 E.高热、惊厥 12.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A.心血管功能不全 B.喉炎 C.肠炎 D.脑炎 E.支气管炎 13.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当多少时间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14.非非典型医务人员三级防护实用于() A.发热门(急)诊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

上塘医院传染病防治法知识 培训综合资料 上塘镇上塘医院 2014年度

上塘医院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资料目录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计划 根据泗洪县卫生局、泗洪县疾控中心关于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工作指示精神,为提高辖区内医务人员以及重点人群传染病防治法的意识和能力,我院决定于2014年10月04日对院内医务人员进行一次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的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内容 1、传染病防治法相关报告 2、传染病防治法条例 二、培训时间 2014年10月04日上午08:20 三、具体要求: 统一组织、统一时间、集中培训,无特殊情况参培人员不可缺席,并认真做好笔录。 上塘医院

关于举办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的通知 各科室全体医护人员: 为贯彻落实泗洪县卫生局《关于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学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落实我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院管理,规范行为,改进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的认知,保证医疗服务安全,我院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开展了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学习的活动。此次活动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提高全院职工的认识,坚持抓落实求实效,使全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决定2014年10月04日上午对全院各科医护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全院各科医护人员。 二、培训内容:县卫生监督所下发培训资料等。 三、培训时间:2014年10月04日上午午08:00报到培训。 四、地点:医院三楼会议室。 希望各科室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人员参加,不得缺席和迟到 上塘医院 2014年10月04日

最新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库(共100题) 一、单选题(70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D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甲类传染病有:( A )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3、传染病流行是指:( C)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4、病原携带者是指:( C )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B )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6、造成人群易感因素降低的是(C ) A、新生人口增加 B易感者的集中 C人工免疫 D新兵入伍 7、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几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A)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8、下面哪种病毒不能引起手足口病?( D ) A、小RNA病毒科 B、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C、埃可病毒 D、痢疾杆菌 9、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于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C )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0、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下面哪项不是?( D ) 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健康携带者 D、牲畜 4、手足口病哪个年龄组发病率高?( A ) A、≤3岁 B、3-5岁 C、5-7岁 D、7-12岁 11、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的哪类传染病?( C )

传染病知识试题

传染病防控知识(131 题) 一、单选题: 1、中国2012 年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 () A. 1/万以下 B.1/10 万以下 C.1/100万以下 D.1/1000 万以下 2、下列哪些途径会传播丙型肝炎() A. 接吻 B. 共用针头 C.喷嚏、咳嗽 D.共用餐具和水杯 3、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目前按甲乙丙类管理的传染病是:( ) A. 甲类 2 种,乙类25 种,丙类10种; B. 甲类 2 种,乙类26种,丙类11 种; C. 甲类 1 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 D. 甲类 2 种,乙类27 种,丙类10种; 4、某县CDC 疫情管理员在浏览传染病报告卡时,发现外地报告本地 手足口病 1 例重症患者,且报告卡片未审核,这个病例应该由何地疾控中心审核比较合适() A. 本地县级CDC 疫情管理员 B. 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县级CDC 疫情管理员 C. 两地县级CDC 疫情管理员

D. 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市级CDC 疫情管理员 5、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监测。 A 主动 B 被动 C 哨点 D 突发公共卫生 7、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 A 最短潜伏期B5 天C15 天D30 天 E 最长潜伏期 8、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 A 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 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C 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 D 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E 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 9、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 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 C 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0、鼠疫应采取的隔离类型是()。 A 严密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消化道隔离 D 接触隔离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测试卷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测试卷 姓名科室 得分 一、选择题 1、流行性感冒潜伏期一般( ) A、1-3天B、3-4天C、5天D、5-8天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 ) 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3、麻疹一般多少天可治愈() A、3天B、5天C、8天D、10天 4、水痘是由什么病毒引起() A、流感病毒 B、带状疱疹病毒C、麻疹病毒D、柯萨奇病毒 5、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6、麻疹是通过( )途径传播 A、空气传播 B、饮食传播 C、呼吸道飞沫传播D、水传播7、麻疹潜伏期( ) A、2-3天B、3-5天C、5-7天D、8-12天

18、春季传染病大多都是()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9、乙类传染病有( )种 A、25 B、26 C、39 D、40 10、丙类传染病有()种 A、10 B、11 C、15 D、23 二、多选题 1、春季传染病有( ) A、流行性感冒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麻疹 D、水痘 E、腮腺炎 2、水痘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 ) A、空气传播 B、水传播 C、饮食传播 D、接触传播E、生物媒介传播 3、人类传染病有()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4、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要做到() A、早发现 B、早隔离 C、早诊断 D、早治疗 5、甲类传染病是( ) A、鼠疫、B、霍乱、C、禽流感D、天花

2020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试题姓名:得分: 选择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结构采取()治疗措施。 A.居家隔离 B.强制隔离 C.居家观察 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Ⅰ级响应代表什么含义()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4、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 5、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这类情形属于()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一 B.二 C.三 D.四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类 7、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8、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 B.控制 C.治疗 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10、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 11、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12、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填空题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年月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 管理,依靠,依靠。 3、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 丙类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和,采取甲类传 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 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二、选择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 ( ) 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 ) 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皮肤发红。 4、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 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 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 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 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5、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6、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7、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传染病预防常识测试题

古城小学春季传染病预防常识测试题 年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 1.儿童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等。 2.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等。 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疾病,蚊子传播();虱子传播()狗传播()苍蝇传播()等。 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病有()、()、()、()等。 5.通过血液传播。如()、()、()、()等。 6.传染病的传播有三个环节有()、()、()。 7.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主要通过()、()、()。 8.控制传染源必须做到三早:()、()、()。 9.学校出现较大范围的传染病疫情,必须即时上报()、()。 10.学校出现传染病疫情,必须在()的指导下进行有效防控。 二、判断题 1.易发传染病的季节,不到有传染病人的家里串门,尤其是儿童。() 2.割断传染源,必须对病人的排泄物、接触物应进行及时的彻底消毒。() 3.打疫苗可使人得到保护,打过疫苗就意味着进了“保险箱”。() 4.流行性感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5.发现孩子得了传染病要迅速隔离,切断传染途径。() 6.患了传染病可以去公共场所了,反正已经染上了。() 7.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可以马上接种腮腺炎疫苗。() 8.麻诊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 9.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防止病情传染。() 10.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场所,因此传染病更加容易传染蔓延。() 三、选择题: 1、传染病流行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 B.有病原体 C.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归纳】xx医院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归纳_医院工作归纳.doc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总结】xx医院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_医院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管理办法》的精神,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教与培训,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我院精心筹划传染病的报告、监测及防治相关的培训内容,于xxxx年x月xx日开展了对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 全院医务人员共226人,参加培训的226人,培训覆盖率100%。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分数统计情况:80分以下16人、8(转载于在点网)0-89分53人、90-99分152人、100分5人,合格率为100%。 通过学习传染病的相关法律、法规、报告制度、流行病学知识及重大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自身防护的能力、诊断水平及报告处置等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有了很大提高,但尚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人员存在麻痹思想,对传染病形势过于乐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学习,提高医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能力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xxxx医院 xxxx年xx月xx日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总结】xx医院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总结》是篇参考,涉及到传染病、培训、防治、知识、报告、医院、医务人员、提高等方面,希望对大家有用。 2011年学校工会工作安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加强对&ldquo 国庆思想汇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深度调整谋求农业现代化,健全各项政策法规,一切 我是90后演讲稿范文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90后,同学们,每次我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想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九公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_学生工作总结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九公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九公里小学教育总结 九公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 姓名:得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2、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着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着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3、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4、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5、传染病爆发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6、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 A、个人检讨 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7、传染病分几类:() A、2? B、3? C、4? D、5? 8、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哪个部门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医院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9、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种:? A、35????????? B、39??????????? C、7???????? D、40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含答案)

微山县人民医院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H7N9传染源:据经验和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为携带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2. H7N9传播途径:尚无人传人的直接证据; 3. H7N9易感人群:目前证据显示人类易感。 4. H7N9病毒对消毒因子的抗力:对敏感,煮沸分钟可灭活 5.接触患者的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6.可能受到患者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7.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和。 8.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分别是、、 和。一般不会发生淋巴结肿大。 9.手足口病的平均潜伏期为天,典型病例一般起病急,先出现发热。 10. 少数手足口病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及。 二.单项选择题 1.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 A、5岁以下儿童 B、成人 C、学龄儿童 D、人群普遍易感 2.下列哪项对肠道病毒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 A、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 B、75%酒精和5%的来苏能将其灭活 C、对含氯消毒剂敏感 D、温度在56℃以上可降低其活性 3.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A、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B、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C、疑似病例、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D、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 4. 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C、以支持疗法为主 D、主要是抗菌治疗

5. 手足口病病例仅见手足部皮疹和口腔疱疹,发热(体温在37.8℃),无其他症状,则临床分类属于:() A、普通病例 B、疑似病例 C、重症病例 D、危重病例 6.以下哪项不是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处理方法:() A、普通病例体温在38.5℃以下,可以不用退热药,让患儿多饮水或用温水擦澡即可 B、普通病例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C、普通病例高热时要给予及时处理,如退热药无效,应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可用激素作为退热药 D、手足口病患儿不要接触患其他疾病的儿童,避免交叉感染 7.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并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在()内进行网络直报:( D ) A、乙类,12小时 B、丙类,12小时 C、乙类,24小时 D、丙类,24小时 8.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 A、心源性肺水肿 B、肾源性肺水肿 C、神经源性肺水肿 D、高原性肺水肿 9. 在预防院内感染方面,下列哪项是最重要的() A、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 B、病室应开窗通风 C、加强防蝇、灭蝇和其他虫媒消杀工作 D、保持诊室、病区的地面整洁、干净 10.手足口危重病例是指出现以下哪种情况的患者:() A、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B、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C、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D、以上都是 11、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A、剧烈腹痛和腹泻 B、腹泻伴里急后重 C、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发热伴腹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