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树立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课程学习有感

【心得体会】树立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课程学习有感

树立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课程学习有感

我们学习了中央党校XX教授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课程,卓教授用详实的论述、优美的语言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作为来自南方电网公司基层的法律工作者,我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央企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就会出现混乱,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央企业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领域,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勇于担当,在法治的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以法治巩固中央企业多年来发展壮大的成果。

二、全面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企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

南方电网公司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制定了《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企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这是我们今后开展法律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我们要在公司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推进法治体系、法治能力、法治文化一体建设,坚持“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加强重点领域依法经营管理,确保对重要决策、经济合同、规章制度进行有效法律审核把关,做到未经过法律审核的重要决策不通过、未经过法律审核的合同不签订、未经过法律审核的制度不印发,把企业建设为规章制度完备有效、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全体员工遵纪守法的守法诚信、治理规范的法治企业。

三、在依法治企中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

领导干部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企工作的“关键少数”,在法治工作中要领导干部结合“三严三实”要求,把着力点放在“严”、“实”二字上,“严”就是要的是捍卫法治权威、坚定严厉法治的纲纪要求,“实”就是要养成法治习惯、做到遵法守法的行为自觉。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按程序办事、按规定办事、按制度办事。遇到问题时首先要考虑如何依法处理,摈弃“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的潜规则,身体力行,以上率下,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四、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水平

一方面,我们需要提高法治思维水平应对外部的环境变化。虽然中央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部署,但个别地方不依法行政、不依法执法的现象还存在,个别地方的法治环境欠佳,还存在打官司就是“打关系”的情况,同时,随着地方党委、政府不得干预司法审判有关规定的严格执行,加大了供电企业协调处理司法案件的难度,为我们营造良好外部法治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打铁还靠自身硬,我们只有运用法治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依法经营水平,把自身守法作为得到法律支持的最根本途径,在法律纠纷中不留“硬伤”,这样才便于和司法部门协调工作,才能有底气去争取好的外部法制环境。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提高法治思维水平管控好内部风险。在市场营销、电网建设、物资采购、劳动用工等关键领域,我们面临的法律风险还很多,要强化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各个业务领域的业务风险最终演变为法律风险。法律部门和法律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救火队员”,要针对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持续深入的开展法律风险专项分析,建立法律风险数据库和案件库,研究制定法律风险处置和防范措施,并把它们植入制度,嵌入流程,将法律管理融入核心业务,构建全员参与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通过从法治能力、习惯、环境、保障、形象、意识六大要素着手,逐步培养广大干部员工树立法治理念,养成自觉依法按章办事的好习惯,营造出全员按照法治思维办事的良好氛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