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入网体系结构

接入网体系结构

英国电信1975年首次提出接入网概念
ITU-T制定接入网总体标准

ITU-T:国际电联电信标准部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TSS: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ITU-T 1995年11月,发布第1个接入网标准G.902ITU-T 2000年11月,发布第2个标准Y.1231
接入网(AN)是由一系列实体(诸如线缆装置和传输设施等)组成的、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一个实施系统。在一个业务节点接口(SNI)与之相关联的每一个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电信业务的所需的传送能力。接入网可以经由一个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一个接入网实现UNI和SNI的数量和类型原则上没有限制。
接入网不解释用户信令

接入网组成: 由线缆装置、传输设施等实体构成的一个实施系统
接入网目的: 1.为承载电信业务提供传送能力 2.电信业务是在SNI和每一与之关联的UNI之间提供
接入网的管理: 1.经由Q3进行配置和管理 2.Q3:电信管理网TMN的系统管理接口
接入网不解释用户信令: 1.SNI和UNI具有静态的关联 2.用户不能通过命令自动接入不同的业务节点(不能动态改变)
主要功能: 复用、连接和运送,不含交换功能,独立于交换机

G.902定义的接入网范围由三个接口定界: 用户网络接口 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 业务节点接口 SNI:Service Node Interface 电信管理接口: Q3。。
业务节点 SN

接入网具有五大主要功能:: 用户口功能UPF (User Port Function) 将特定的UNI的要求适配到CF和AN-SMF 业务口功能SPF ( Service Port Function) 将特定的SNI的要求与公共承载相适配以便CF处理 核心功能CF ( Core Function) 将用户或业务端口的承载要求与公共传送承载适配 传送功能TF ( Transport Function) 在AN的不同位置之间为传送提供通道和传输介质 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 ( Access Network System Management Function) 协调各功能的指配、操作和维护

可归纳为两大功能群: 传送功能、系统管理功能

G.902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束缚于电信网的体制 2.只具有连接、复用、运送功能,不具备交换功能 3.只能静态关联:UNI和SNI只能静态指派~ SN必须与核心网绑定 4.不解释用户信令:用户不能通过信令选择不同的业务提供者 5.由特定接口界定 6.核心网与业务绑定,不利于其他业务提供者参与 7.不具备独立的用户管理功能(取消了记帐管理 功能,不支持SNMP)


Y.1231定义了IP接入网的总体框架结构Y.1231建议的主要内容 ::1.IP接入网定义 2.参考模型 3.IP高层网络结构和模型 4.IP接入网支持的接入类型及接口 5.承载能力与功能


IP 接入网: 1.由网络实体组成提供所需接入能力的一个实施系统,用于在一个“IP

用户”和一个“IP服务者”之间提供IP业务所需的承载能力。 2.“IP使用者”和“IP服务者”都是逻辑实体,它们终止IP层和IP功能并可能包括低层功能。


是IP用户和IP服务提供者之间提供接入能力的实体组成
由这些实体提供承载IP业务的能力
定义中的IP服务提供者是一种逻辑实体: 1.可能是一个服务器群组 2.可能是一个服务器 3.甚至可能是一个提供IP服务的进程
IP用户可以动态选择不同的IP服务提供者
Y.1231定义的接入网统一由参考点RP定界IP接入网的三大功能 运送功能(承载并传送IP业务)、接入功能(对用户接入进行控制和管理(AAA))、系统管理功能(系统配置、监控、管理)


G.902与Y.1231比较:::::定义上: G.902定义SNI与对应UNI之间的承载电信业务能力的实体 Y.1231定义IP用户与IP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承载IP业务能力的实体 定界与接口: G.902建议由UNI、SNI和Q3接口界定 Y.1231建议的接口抽象为统一的接口RP,更具灵活性和通用性 功能: G.902建议: 1.具有复用、连接、运送,无交换和记费功能 2.不解释用户信令,UNI和SNI只能静态关联,用户不能动态选择SN Y.1231建议: 1.除具有复用、连接、运送,还具有交换和记费功能 2.解释用户信令,IP用户可以自己动态选择IP服务提供者 接入网、核心网与业务提供者的关系: G.902建议 1.接入网与核心网相互独立 2.核心网与业务绑定,不利于更多的业务提供者参与 Y.1231建议 1.接入网、核心网、业务提供者完全独立 2.更多的业务提供者参与 3.用户可以通过接入网获得更多的IP服务 接入管理: G.902 1.对接入网的管理由电信能管理网络实现,受制于电信网的体制 2.没有关于用户接入管理的功能 Y.1231 1.具有独立且统一的AAA用户接入管理模式 2.便于运营和对用户的管理 3.适应于各种接入技术 结论: 1.IP接入网比电信接入网具有较大优势 2.宽带接入基于IP将是大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