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变电工程 更换耐张绝缘子作业指导书

输变电工程 更换耐张绝缘子作业指导书

输变电工程 更换耐张绝缘子作业指导书
输变电工程 更换耐张绝缘子作业指导书

停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作业指导书

前言

为贯彻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确保输电线路在检修的情况下的设备及人身安全,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和可用率,做到安全可靠,保质保量。根据安全生产有关规定,结合本局检修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对停电更换耐张绝缘子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用于指导本局输电线路检修人员更换耐张绝缘子工作。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支持文件 (1)

4 术语和定义 (1)

5 安全及控制措施 (2)

6 作业准备 (5)

7 作业周期 (7)

8 工期定额 (8)

9 设备主要参数 (8)

10 作业流程 (8)

11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9)

12 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对策 (12)

13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12)

附录A更换耐张绝缘子记录表 (13)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局管辖35kV~5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上停电更换耐张绝缘子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J50233—2005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Q/CSG 1 0005—2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

3 支持文件

绝缘子的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安装说明等文件资料。

4 术语和定义

4.1 绝缘子insulator

用于支持或悬挂导线,并使导线与接地杆塔绝缘。绝缘子必须有足够的电气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

5 安全及控制措施

5.1 安全措施

5.1.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南方电网《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的规定。

5.1.2 停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作业应办理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同杆塔架设部分线路停电时,应办理退出带电运行线路重合闸手续)。

5.1.3 所用的作业工器具必须满足相应的电压等级和使用荷载要求。

5.1.4 工作负责人必须由局安全监督部下发的“三种人”文件中所列人员来担任。

5.1.5 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必须向全体工作班成员宣读工作票及本作业指导书,向全体工作班成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项,并明确责任分工。

5.1.6 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穿工作鞋,工作负责人及现场安全员佩戴相应袖章上岗。高空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合格的双保险安全带。

5.1.7 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亲自或指定专人检查作业杆塔上确无遗留物件后,方能下令拆除接地线。

5.1.8 本工作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

5.2 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危险点及控制措施见表1

表1 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6 作业准备

6.1 工作人员的准备

6.1.1 工作负责人应具有“三种人”资质、熟悉人员技术水平及设备情况的人员担任,作业班组人员配置表见表2。

表2 作业班组人员配置表

6.1.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并经考试合格;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6.1.3 熟悉并能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6.1.4 掌握停电更换35kV~5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耐张绝缘子作业检修技能,并熟悉本作业指导书。

6.1.5 作业人员精神状态良好,无妨碍工作病症。

6.1.6 穿着合格劳动保护服装,个人安全用具齐全。

6.2 资料的准备

6.2.1 停电作业前办好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准备好线路施工(检修)接地线使用登记管理表、执行工作票保证书、危险点控制措施卡及电力线路分组工作派工单。

6.2.2 本作业指导书。

6.2.3 记录好需更换绝缘子串型号、数量,杆塔编号、杆塔型式及所处污区等级。见附录A。

6.2.4 待更换绝缘子串组装图。

6.2.5 新绝缘子串的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安装说明等文件资料。

6.3 仪器及工具材料准备

表3 仪器及工具材料表

7 作业周期

根据线路巡视人员报告绝缘子缺陷而定。

8 工期定额

本项作业工作时间为:4~7小时/基。

9 设备主要参数

绝缘子串主要参数见附录A。

10 作业流程

图1 作业流程图

11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11.1 作业前准备

完成人员、资料、工具材料的准备工作后(详见“6 作业准备”),召开班前,向工作班成员交代工作任务,作业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记录。

11.2作业内容、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具体内容见表4 作业内容、工艺标准

11.3作业终结

具体内容见表5 作业终结

12 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对策

表6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13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和工作成员在执行工作票保证书、危险

点控制措施卡、电力线路分组工作派工单以及现场检修记录上签名确认。并详细填写检修质量验收表(见附录A )。

附录A 更换耐张绝缘子记录表

工作任务:

工作负责人:工作日期:年月日工作班成员:

新绝缘子串参数表

更换绝缘子记录表

检修质量验收表

电气一次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1、编制依据 2、试验内容 3、试验的基本条件 4.发电机试验 5、电力变压器试验 6.高低压异步电动机试验 7.直流电动机试验 8.高压断路器试验 9.电压互感器试验 10.电流互感器试验 11.套管试验 12.绝缘油试验 13.隔离开关 14.避雷器试验 15·支柱绝缘子试验 16. 母线试验 17.电力电缆试验 18职业安全与环境因素

19.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 1、编制依据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91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条文说明》 GB 50150-91 1.3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 1.4 厂家技术协议/技术资料 2、试验内容: 2.1 工程概况 浙江京新兴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联合循环发电厂安装一台1*50MW燃气发电机,一台65T/H余热锅炉,一台19MW汽轮发电机。 2.2电气设备一次试验范围 a. 电力变压器(两台主变.三台厂用变及一台励磁变; b. SF6断路器; c.电压互感器; d.电流互感器; e.套管; f. 绝缘油; g.隔离开关; h.避雷器;

i.支柱绝缘子 j.母线(10KV; k.电力电缆(10KV; 3、试验的基本条件 3.1 3.2 3.3物质准备及要求 a.安全围栏及标示牌若干; b.绝缘鞋,安全带若干; c.绝缘胶带若干;

d.对讲机1对; e.4米竹梯1个; f.扳手8寸4个,其它专用工具若干套; 3.4作业环境及其它应具备条件 3.4.1 电气一次设备安装基本完,场地平整。 3.4.2 试验现场应尽可能清洁,照明充足。 3.4.3 试验人员应熟悉被试设备周围环境情况。 3.4.4 所有试验人员必须了解被试设备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其结构原理,了解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部分,熟悉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熟悉试验标准和要求,熟悉测试仪器,对试验结果能进行分析并做出结论。 3.4.5 试验前必须接受技术交底,拟好试验结果记录表格,做到试验完,记录清楚,报告及时完成。 3.4.6 试验设备应接地良好,试验人员应有良好的绝缘保护措施, 所使用的工具应有绝缘把手。 3.4.7试验必须有操作人、监护人至少各一名,并在试验前分工明确。在进行较复杂试验时, 所有成员分工应职责明确, 以便工作顺利进行,一旦发现意外时能及时处理。3.4.8试验电源要求电压稳定,容量足够,试验接线要考虑操作方便,无论出现故障或每次试验结束均应能及时断开电源。接线时要有防止短路、接地的保护装置,电源导线绝缘应良好并敷设合理,以免受损坏及造成触电危险。 3.4.9试验设备的选择要注意型式、容量、规格,仪表选择要注意型式、精度、规格、内阻等。

避雷器试验作业指导书和试验标准

避雷器试验作业指导书与试验标准 2016年12月6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引用标准 (3) 第三章检修工作准备 (4) 第四章检修试验作业 (16) 第五章检修报告编写及要求 (27) 第六章检修工作的验收 (2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避雷器设备的检修质量,使设备的检修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避雷器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文对避雷器主要检修作业的工作准备、工艺流程、试验验收等管理要求和技术手段;检修包括检查(检测)和修理两部分内容,检修工作在认真做好设备缺陷检查和诊断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修理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对设备进行修理或部件更换。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0kV~75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及系统标称电压10kV~500kV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第二章引用标准 第五条以下列出了本规范应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7327-1987 交流系统用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2900.12-1989 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方法GBJ 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815-2002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Q/GDW109-2003 750kV系统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 GB 5 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110(66)kV~750kV避雷器事故措施》 第三章检修工作准备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外加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砼、砂浆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的进货检验。 3编制依据 3.1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 3.2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3.3JC473-2001、JC474-1999、JC475-1992、JC476-2001、JC477-1992、J(混凝土外 加剂) 3.4GB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3.5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3.6GB/J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3.7GB/J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3.8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3.9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4作业项目概述 5作业准备 5.1人员配备: 5.1.1一般工作条件下,要求应配备试验人员3~4人,有专人负责,均必须持证上岗。 5.1.2负责人员必须持有中级证以上的资格证书。 5.2仪器、设备: 强制式搅拌机、2000kN压力试验机 坍落度筒、台秤 50kg 、感量50g 电子天平: 500g、感量0.01g ;1000g、感量1g 砼贯入阻力仪、砼含气量测定仪 容量筒:内径18.5cm、高20cm,容积为5L。 带塞量筒、水泥净浆搅拌机、玻璃板:直径350~400mm 载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4mm,高度60mm。

氧化锌避雷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2.施工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3.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置 4.劳动力配置 5.质量目标 6.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7.工序质量及工艺标准 8.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9.作业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10.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11.环境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2.成品保护措施 13.施工完成后应交付的资料 1.工程概况 施工地点及名称、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大唐柴窝堡风电场一期工程110kV升压站中的氧化锌避雷器安装。主要施工地点在大唐柴窝堡风电场110kV升压站内110kV区以及主变110kV中性点。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中110kV区避雷器采用Y10W-102/266W,主变区避雷器采用186W型,避雷器针对不同的使用位置,避雷器设计选用的形式亦不同。 编制依据 1.3.1《大唐柴窝堡风电场一期工程110kV升压站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110kV屋外配电装置》 施工图《主变压器及其各侧引线安装》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避雷器安装及验收规范》(GBJ 147)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规定》2005年版 《新疆电力建设公司质量体系文件》(Q/XDJ—1-GCB-ZLCX-2003)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标准》 (2005年版)

主要工作量 2 将已编制好的施工方案进行交底,组织人力,准备好施工用工器具;注重与土建专业的密切配合,了解和掌握建筑安装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开展避雷器安装的施工工作。施工图及技术资料文件齐全。 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技术、安全措施准备完毕并批准使用。 施工用电满足施工要求。 工器具准备齐全,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置

4 5变电站氧化锌避雷器工程 5.1.1避雷器安装分项工程合格品率100%。 工序检验项目质量标准 5.2.1避雷器外观应完整无破损,组合单元应试验合格。 5.2.2有接线端子标识的避雷器,接线端子应经计数器接地或直接接地。 5.2.3底座中心偏差≤5mm ,安装孔中心线偏差≤5mm ,高度偏差≤5mm 。 5.2.4垂直度偏差≤‰避雷器高;并列安装的避雷器三相中心应在同一直线上。 5.2.5金属接触面应清洁,无氧化膜,并涂有电力复合脂。 5.2.6各节位置及组合符合制造厂编号规定,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5.2.7均压环外观清洁无损坏变形并固定牢固,均压环与外套四周间隙均匀一致。 5.2.8计数器动作试验正常。 5.2.9接线端子与母线连接紧固,引线连接不使避雷器端子受力超过允许外应力,接地引线安装平直,固定牢靠。 6.施工顺序及方法 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序及方法6.2.1配制底座 6.2.1.16.2.1.26.2.1.3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避雷器交接、大修和预防性试验。 二. 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三. 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本试验室主要做的试验项目: 1、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基座绝缘电阻; 2、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 3、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露电流; 4、检查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及监视电流表指示; 5、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注:无间隙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为1、2、3、4项,;2、3可选做一项; 有间隙氧化物避雷器试验项目为1、5项。 1.交接及大修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2.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 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目的在于初步检查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有并联电阻者可检查其通、断、接触和老化等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试。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35kV及以下的用2500V兆欧表;对35kV及以上的用5000V兆欧表;低压的用500V兆欧表测量。 1.4测量步骤 1.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放电时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接线图 1.4.2 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3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被试品的接地端的,“L”是接高压端的,“G”是接屏蔽端的。应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针应指零。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 作 业 指 导 书 编号:TYDQJS‐ZZ‐00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2. 编写依据 (2) 3. 作业流程 (2) 4.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措施 (3) 5. 作业准备 (3) 6. 试验作业方法 (4)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9) 8. 试验记录表格 (12) 9. 附件 (15)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试验作业。 2.编写依据 序号 引用标准 标准名称 备注 1.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 DLT 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 3. GB11032‐201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4. 《电气设备试验及故障处理实例》(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5.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含线路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6. BDYCSY‐ZW‐08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南方电网) 3.作业流程 试验准备 试验接线和 空试 绝缘电阻试验 直流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试验 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试验 放电计数器及电流表指示检查 试验结果判定和试验记录 试验结束

注:当避雷器带有间隙保护时,必须做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4.危险源辨识和安全措施 序号 危险源名称 危险种类危险等级危险控制(安全)措施 1. 试验设备未接地 或接地不良 设备损坏低风险 试验前,应认真检查接地线连接可靠, 接地良好 2. 试验区域未设置 安全围栏 人身伤残中等风险试验区域必须按规定设置围栏和标示牌 等安全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3. 引接试验电源时 触电 人身伤亡高风险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监护 4. 试验电源不稳定 设备损坏中等风险试验前应用仪器测量电源电压,确保符 合试验要求 5. 高压试验过程中 防范措施不到位 人身伤残高风险 试验开始时,应通知附近作业人员,并 设置安全围栏,派专人把守;操作人员 应大声告知各在场人员,得到回应可以 开始,方可升压,如有异常应立即断电。 6. 登高作业安全防 护措施不完善 人身伤残高风险 使用高空平台车、梯子等作业工具登高 接线,如必须登高作业时,需正确使用 安全带,穿软底鞋 7. 设备存在感应电 人身伤残中等风险使用保安接地线 8. 高压试验过程中 发生电压反击 设备损坏中等风险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或作业指导书的方法 操作 9. 被试品残余电荷 人身伤残低风险 试验后,应及时对被试品充分放电,放 电用的接地线必须可靠接地 5.作业准备 1) 人员配备 表5‐1 作业人员配备 试验名称 试验人员数量配合人员数量 备注 绝缘电阻测试 2 1 直流1mA电压和0.75U1mA下的 泄漏电流测试 3 3 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测试 3 3 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及监控电 流表指示检查 2 0 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3 3 试验记录 2 0 一人记录,一人复查试验设备运输 3 2 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避雷器带电测试

避雷器 避雷器带电测试 [1] 2.测试内容及原理 2.1 测试内容 a) 全电流 b) 阻性电流(或功率损耗) c) 泄漏电流谐波;判定老化的重要方法 d) 各相泄漏电流与运行电压相角差 2.2 测试原理 在交流电压下,避雷器的总泄漏电流包含阻性电流(有功分量)和容性电流(无功分量)。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流过避雷器的主要为容性电流,阻性电流只占很小一部分,为5%~20%。但当电阻片老化后,避雷器受潮、内部绝缘部件受损以及表面严重污秽时,容性电流变化不大,阻性电流大大增加。所以带电测试

主要是检测泄漏电流及其阻性分量[3]。 3.国内常用测试方法 a) 全电流法; b) 补偿法(阻性电流法);采用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信号(局里主要采用方式) c) 谐波法; d) 测温法; e) 改进补偿法;采用检修箱电源作为电压信号代替PT二次电压[4] 4.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1) 设备:南京伏安电气有限公司ZD-1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带电测量仪 (2) 测试方法,可参考《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作业指导书》[5],目前相关测试接线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如下图所示[6]

(3) 干扰及改进方法 干扰原因:测量三相氧化锌避雷器时,由于相间干扰影响,A、C 相电流相位都要向B 相方向偏移,一般偏移角度2°~4°左右,这导致A 相阻性电流增加,C 相变小甚至为负[6]。相间干扰向量图见图4。 改进方法:采用自动边补方式[6],自动边补(边相补偿)原理是假定B相对A、C相影响是对称的,测量出I c超前I a的角度Φca,A相补偿Φoa=(Φca-120°)

/2,C相补偿Φoc=-(Φca-120°)/2。 5.典型故障数据 (1) 220 kV I 母A 段避雷器A 相型号为Y10W5-220 / 520W[7] 2007年7月21日 2007年8月2日 6.典型故障原因 a) 结构受损,避雷器内部受潮[4] b) MOA阀片老化,引起阀片击穿[8]

外加剂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试验室对外加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砼、砂浆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的进货检验。 3编制依据 3.1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4 材料 4.1`水泥: 采用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水泥。 4.2砂: 采用细度模数为2.6~2.9的砂,含泥量小于1%。符合GB/T14684中II区要求的中砂。 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如有争议,以碎石结果为准。 4.4水:采用清洁的饮用水。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 4.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 5配合比 5.1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按普通砼JGJ/T55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型外加剂的受检混凝土和其对应的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相同。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A)水泥用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60kg/m3。掺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30kg/m3。 B)砂率: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均为43%~ 47%。掺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为36%~~40%;但掺引气减水剂或引气剂的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的砂率低1%~~3%。C)外加剂掺量:按生产厂家推荐掺量 D)用水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

横担绝缘子安装作业指导书

9、横担、金具及绝缘子安装 1 适用范围 1.1 电压等级 35kV及以下配网工程。 1.2 电气类别 横担、金具及绝缘子安装制作。 2 编写依据 表2 编写依据 3 作业流程图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 横担、金具及绝缘子安装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4.2 按《指南》中与横担、金具及绝缘子安装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PWJX-01-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 5 作业准备 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表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5.2 人员、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 人员、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6 作业方法 表6 作业方法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质量控制措施 7.1.1现场负责人应根据现场情况安排技术人员负责质量监控。 7.1.2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工程作业流程和质量检验标准;技术岗位人员必须持有与作业相应、有效的上岗证。 7.1.3现场负责人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必须详细介绍本作业质量控制要点、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7.1.4作业现场必须有经审核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作业人员必须按图施工。 7.1.5施工质量检验一般按以下方式进行。质量检验一般采用三级检验制,施工

避雷器试验操作规程办法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避雷器试验操作规程办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5806避雷器试验操作规程办法 Lightning arrester test operation procedur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引用标准 DL596—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高电压技术控制程序》 2流程 2.1试验准备 2.1.1试验条件:天气良好,试品及环境温度不低于±5℃。 2.1.2作业人员2-3人,并经过年度考试合格。 2.1.3试验项目:绝缘电阻、电导电流、检查放电计数器。 2.1.4试验仪器:直流高压发生器ZGF-1,绝缘电阻测试仪,冲击试验器。 2.1.5安全措施:试验现场设围栏或设专人监护,防止他人误入或误登。

2.2试验接线 2.2.1试验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电导电流、检查放电计数器。 2.3试验步骤 2.3.1试验的避雷器一次接线拆除 2.3.2通知所有人员离开避雷器。 2.3.3调好直流高压发生器和交流220V电源,开始试验。 2.3.4对由两个及以上元件组成的避雷器应对每个元件进行试验。 2.3.5测量组成避雷器每个元件的电阻。 2.3.6对放电计数器应进行3—5次,均应正常进行,测试后计数器应调整为0。 2.3.7试验数据分别计入《试验报告》。 2.4试验结果判断 依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历年试验数据对本次试验数据进行判断并作出结论。 2.5试验结束

拆除试验接线,清理工作现场 电气安全用具试验操作规程 绝缘杆的试验 1试验环境条件 采用工频交流电压,温度不低于±5℃。 2试验步骤 2.1试验前应对绝缘棒绝缘部分表面绝缘部分的表面绝缘层进行检查,若发现有绝缘缺陷如裂纹、飞弧痕迹、烧焦、老化等,应按其轻重程度和所在部位的重要性,分别提出处理后做试验或停止使用等意见。 2.2试验开始时加电压不得超过规定值的50%,以后,按每秒1000V向上递增,当升到规定值时,保护该试验电压5分钟。如果没有发现刷状放电或爆炸声,并且在试验完毕后电源切断后,用手触摸没有局部发热现象,即可认为绝缘杆试验合格。 2.3若没有足够高的高压试验设备,可采用分段试验的办法进行。

混凝土实验室操作规程完整

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仪器预热5分钟以上,按下启动按钮,关闭回油阀,缓慢打开送油阀,使活塞浮起。 2.输入试样组号P0000(试验编号),设定试件的截面代号S (100×100mm设定1,150×150mm设定2,200×*200mm设定3)。 3.加荷在试件即将接触上压板时按至零,消除系统零误差,继续加荷,直至试件破裂,仪器显示最大力值,依次做完本组试验,自动打印该组数据。 4.按“取消”键,可以结束本组试验,已测数据被存在仪器内。 5.关闭送油阀,同时打开回油阀,切断电源。 6.加载过程中,根据GB/T500812002的规范,对不同时间应控制的加荷率范围如下: 100mm*100mm立方体试块 强度≦C30时,为3.16—5.26KN/s 强度≧C30并为

强度≦C30时,为6.75—11.25KN/s 强度≧C30并为

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装施工工艺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工艺库 工艺编号项目/工艺 名称 工艺要求施工工艺要点成品示例 020******* 架线工程020******* 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装 020******* 单联导线耐 张绝缘子串 安装 (1)绝缘子表面完好干净,不得有损伤、划痕。在 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 绝缘子串与端部附件不应有明显的歪斜。 (2)绝缘子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 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 (3)球头和碗头连接的绝缘子应有可靠的锁紧装 置 (1)绝缘子表面要擦洗干净,表面无损 伤划痕。 (2)金具串连接要注意检查碗口球头与 弹簧销子是否匹配。 (3)各种螺栓、销钉穿向符合要求,开 口销双开以60°~90°为宜。 (4)锁紧销的装配应使用专用工具,以 免损坏金属附件的镀锌层020*******-T单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 装 - 1 -

工艺编号项目/工艺 名称 工艺要求施工工艺要点成品示例 020******* 双联导线耐 张绝缘子串 安装 (1)绝缘子串表面完好干净,不得有损伤划 痕。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 中脱出。绝缘子串与端部附件不应有明显的歪斜。 (2)绝缘子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 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 (3)根据要求安装均压屏蔽环。 (4)双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受力应均衡 (1)对绝缘子串应逐个进行检查,绝缘 子表面要擦洗干净,表面无损伤划痕。 (2)金具串连接要注意检查碗口球头与 弹簧销子是否匹配。 (3)各种螺栓、销钉穿向符合要求,开 口销双开以60°~90°为宜。 (4)锁紧销的装配应使用专用工具,以 免损坏金属附件的镀锌层。 (5)双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外角补偿距 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020*******-T双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 装 202010403 三联导线耐 张绝缘子串 安装 (1)绝缘子串表面完好干净,不得有损伤划痕。 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 出。绝缘子串与端部附件不应有明显的歪斜。 (2)绝缘子串上的各种螺栓、穿钉 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 余穿向应统一。 (3)球头和碗头与绝缘子连接应装备有可靠的锁 紧装置。 (4)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均压屏蔽环。 (5)各联绝缘子串受力应均衡 (1)绝缘子表面要擦洗干净,表面无损 伤划痕。 (2)金具串连接要注意检查碗口球头与 弹簧销子是否匹配。 (3)各种螺栓、销钉穿向符合要求,开 口销双开以60°~90°为宜。 (4)锁紧销的装配应使用专用工具,以 免损坏金属附件的镀锌层。 (5)调整好各绝缘子串的补偿距离020*******-T三联导线耐张绝缘子串安 装 - 2 -

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使用操作规程(2021新版)

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使用操作规程(2021新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04

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使用操作规程(2021 新版) 1操作程序 1.1使用前准备 1.1.1试验器在使用前应检查其完好性,联接电缆不应有断路和短路,设备无破裂等损坏。 1.1.2在工作电源进入试验器前加装两个明显断开点,当更换试品和接线时应先将两个电源断开点明显断开。 1.1.3选定试验区域(半径2米范围内、非人员经常出入或活动区域),选定或增设牢固拉设安全警示线固定物,悬挂高压危险标示牌(凡人员易进入方均应悬挂),区域试验过程中任何人不准接近高压区,确保试验时的人身安全。 1.1.4在高压区域内新敷设或就近利用一接地电阻≤10Ω的接

地体,将接地线接于该接地体上 1.1.5、ZV控制箱、ZV高压发生器放置到干燥、平整的合适位置,按下图分别联接好电源线、电缆线和接地线。保护接地线与工作接地线以及放电棒的接地线均应单独接到试品的地线上(即一点接地)。严禁各接地线相互串联。为此,应使用ZV专用接地线。(见图1) 1.1.6电源开关放在关断位置并检查调压电位器应在零位。过电压保护整定拨盘开关设置在适当位置上,一般为1.15-1.20倍测试电压值。 1.2空载升压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并调校实验设备。 1.2.1接通电源开关,此时绿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1.2.2按红色按钮,则红灯亮,表示高压接通。 1.3对试品进行泄漏及直流耐压试验 在进行1.1-1.2检查试验确认试验器无异常情况后即可开始进行试品的泄漏及直流耐压试验。将试品、地线等均联接好,人员撤除高压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警示线,检查无误后可打开电源。

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本)编号:×××10kV×××线路×××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本)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试验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1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省电力公司10kV×××线路×××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 2引用标准 2.1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文《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 2.2 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2.3 DL/T804-2002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锌避雷器使用导则 2.4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5 配电网、开关站(开闭所)运行管理制度、检修管理制度、运行管理标准、 现场运行规程 2.6 35kV及以下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定期检验规定 3工作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 序号内容标准责任人备注 1 开工前,准备好试验所需仪器仪表、工器具、相关材料、相关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仪器仪表、工器具应试验合格,满足本次试验的要求,材料应齐全,图纸及资料应附合现场实际情况 2 了解被试设备出厂和历史试验数据,分析设备情况明确设备状况 3 根据本次作业内容和性质确定好试验人员,并组织学习本指导书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明确本次工作的作业内容、进度要求、作业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 4 根据现场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填写工作票工作票填写正确 3.2试验工器具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兆欧表只1 2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仪器台只 1 3 试验变压器只 1 4 调压器只 1 5 分压器只 1 6 导地线根 1 注:试验工具、规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

试验室资质评审混凝土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 1.1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1.2 GB23439-2017<<混凝土膨胀剂>>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为了规范试验室对外加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砂浆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的进货检验。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仪器设备 4.2试件制备 4.2.1水泥: 应采用基准水泥,若无此种水泥时,可以采用熟料中C3A含量在5%~8%并以二水石膏作调凝剂(若用硬石膏时其掺量不得超过调凝剂总量的1/2)的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4.2.2砂:采用细度模数为2.6~2.9的砂,其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普通混

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4.2.3石子:采用粒径为5~20mm 的卵石或碎石,其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采用二号级配,其中 5~10mm 占45%,10~20mm 占55%。 4.2.4水:采用清洁的饮用水。 4.2.5外加剂: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 5.试验步骤: 5.1减水率测定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按下式计算. W 0 - W 1 W R = ——————×100 % W 0 式中:W R —减水率,%; W 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 3; W 1—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 3. 5.2泌水率比检验: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B t B B = ——————×100 % B c 式中:B B —泌水率之比,% B t —掺外加剂混凝土泌水率,% B c —基准混凝土泌水率,% 泌水率的检验和计算方法如下: 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 的带盖筒(内径为185mm ,高20mm ),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 ,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 。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 ,每隔10min 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 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 ,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 ,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泌水量,准确至1g ,并按下式计算泌水率。

避雷器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66千伏马道铁矿变电所新建工程 作业项目:66kv避雷器安装 编制:审核:批准: 编制单位:辽宁两锦大洋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绥中二分公司编制日期:2007年4月12日

目录 1、概述 2、作业前应做好的准备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3、作业人员资格和要求 4、作业程序流程图 5、作业的主要施工方法 6、见证点控制 7、作业人员的职责、分工及权限 8、安全注意事项 9、施工机械、主要工器具一览表

1、概述 66千伏马道铁矿变电所新建工程,本期新安装HY10 WZ1-96/232型避雷器3只。 2、作业前应做好的准备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1、安装前的检查。 2.1.1、检查产品型号应符合设计,所带部件,附件应齐全。 2.1.2、瓷件应无裂纹、破损,瓷套与法兰间的结合应良好。 2.1.3、组合元件应经试验合格,底座的绝缘应良好。 2.1.4、避雷器组装,其上、下节位置应有出厂标志的编号。 2.2、验收与保管 2.2.1、避雷器在运输和保管时必须立直,不得放倒或倒运,且需避免冲击和碰撞。 2.2.2、用汽车运输避雷器时,时速不能超过30公里/小时。 2.2.3、避雷器安装前,应存放于清洁干燥的房间内,不得受到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的侵蚀。 2.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2.3.1、基础经验收合格,资料齐全。 2.3.2、办理上一道工序(设备支架检查及高压试验)交接手续,并形成工序交接记录。

2.3.4、参加作业人员要经本作业技术交底、并熟知厂家说明书及规程有关规定后方可上岗作业 3、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3.1、作业人员只有经过技术培训交底,熟知作业指导书及规程有关规定具备上岗资格。 3.2、为保证安装调整后的设备达到规定标准。要求整个安装调整过程在施工负责人的组织下进行。 3.3、组织者应尽职尽责,在整个安装调整过程中,对参加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负有控制施工进度、安全及质量责任。 3.4、起重工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领工的组织能力,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作业程序流程图

试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实验作业指引书 一、编制目 为明的确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任务及操作程序,规范实验操作特制定实验作业指引书指引施工。 二、编制根据 1.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2.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查办法(ISO法); 3.GB/T1346-水泥原则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查办法; 4.GB1345-91水泥细度检查办法; 5.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6.TB1021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7.TB10108-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8.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查评估原则; 9.GB50086-锚杆喷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10.GB/T701-1997低碳钢热扎圆盘条; 11.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 12.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 13.GB2649-89焊接接头机械性能实验取样办法; 14.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5.GBJ81-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办法; 16.GBJ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性能实验办法;

17.JGJ63-89混凝土拌合用水原则; 18.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 19.JC477-92喷混凝土用速凝剂; 20.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原则及检查办法; 21.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原则及检查办法; 22.JGJ70-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实验办法; 23.TB/T2140-90铁路碎石道碴; 24.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项目部制定) 三、实验室职责 1、参加进场大堆材料市场调查工作; 2、负责原材料进场检查和实验; 3、负责产品复试检查; 4、责产品质量控制; 5、参加工程质量分析会议,提出合理化建议; 6、对计量器具进行有效使用和保养; 四、合用范畴 分部。 五、组织机构 1、依照工程特点必要配备足够实验员及一定数量实验工,实验员必要持证上岗,才可以进行材料实验和签发报告单。 2、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全面工作,严格按照国标行业原则规范进行检测,排除各种干扰(涉及行政),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负责管理制度

(完整版)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

目录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引用标准 (1) 4作业条件 (1) 5风险分析 / 危害辨识 (1) 5.1检修总体危害辨识 (1) 5.2文明施工作业措施 (1) 6组织及人员分工 (1) 6.1组织措施 (1) 6.2用工人员组织 (2) 7工具、材料明细 (2) 8备品备件 (2) 9修前设备状况(如缺陷、运行情况等) (2) 10检修工序、工艺及质量标准 (3) 10.1修前准备 (3) 10.2避雷器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3) 10.3检修记录单 (3) 10.4工作结束 (4) 11设备检修质量验收卡 (5) 12备品备件检查(检验)记录 (6) 13试运记录 (7) 14不合格项目审批单 (8) 15完工报告单 (9) 16本检修项目其它反馈(由工作负责人填写) (10)

#1 燃机 220KV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220KV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1.1 保证 #1 燃机 220KV 避雷器检修符合检修工艺质量要求和文明生产管理要求。 1.2 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验收人员确定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适用范围 2.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北 3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设备厂家说明书》 4作业条件 4.1 避雷器停电,办理检修工作票。 4.2 作业组成员了解检修前避雷器的缺陷。 4.3 作业组成员了解避雷器的运行状态。 4.4 清点所有专用工具齐全,检查合适,试验可靠。 4.5 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熟背本书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等。 4.6 参加本检修项目的人员必需安全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4.7 准备好检修用的各易损件及材料。 4.8 开工前召开专题会,对各检修参加人员进行组内分工,并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风险分析 / 危害辨识 5.1检修总体危害辨识 5.1.1 参加检修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达到上岗条件。 5.1.2 避雷器与所有系统完全解列。 5.1.3 严禁携带工具以外的其它物品(如金属性物品或锋利物品)。 5.1.4 作业组成员的着装要符合工作要求。 5.1.5 所带的常用工具、应认真清点,绝不许遗落在设备内。 5.1.6 各作业过程工作负责人要进行安全交底,做好危险预想。 5.2文明施工作业措施 5.2.1 严格按照《检修工序、工艺及质量标准》和《检修质量验收卡》开展工作。 5.2.2 现场和工具柜工具、零部件放置有序,拆下的零部件必须妥善保管并作好记号以便回装。 5.2.3 工作区域卫生干净、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5.2.4 检修临时电源、电焊线等一定要横平竖直,保证整洁、美观。 5.2.5 因跑、冒、漏、滴影响工作环境及现场卫生后,必须及时清理。 5.2.6 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工作现场打闹、嬉戏等造成不良影响事件的发生。 5.2.7 工作结束后将所修设备全面打扫干净,临时物品清理干净。 6组织及人员分工 6.1组织措施 6.1.1 在整体检修工作中,各工作人员必须听从工作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6.1.2 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不得随意离开检修现场。 6.1.3 所有在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6.1.4 所有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准备就绪后方可开始进行工作。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外加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实验室试验人员对混凝土用外加剂的工作程序,实现试验的标准化操作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实验对砼、砂浆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的进货检验。 3编制依据 3.1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3.2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3.3JC473-2009、JC474-2008、JC475-2004、JC476-2001、 JC477-1992、 3.4GB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 法》 3.5GB/J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6GB/J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4试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4.1固体含量 方法提要及实验步骤 a、将已恒量的称量瓶内放入被测试样于一定的温度下烘至恒量。 b、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00℃-105℃烘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m0. c、将被测试样装入已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为 m1。 试样称量:固体产品:1.000-2.000g;液体产品: 3.000-5.000g。 d、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100℃-105℃(特殊品种除外)烘干,盖上盖至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m2 e、结果表示 固体含量X固按下式计算: m2–m0 X固= ×100 m1–m0 式中: X固---固体含量,%; m0---称量瓶的质量,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