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指导教师:徐金花

地区:福建省 - 莆田市

学校:莆田哲理中学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的最后一课,主要内容包括“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缓和与动荡并存”“多极化趋势加强”三部分,它既承接了第24、25课的内容,又反映了冷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发展的基本特点,凸显本单元主题,对于学生了解和认识当今世界政治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涉及的内容专业性强,较难理解,但同时这些内容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较为密切,网络上这类资料非常丰富,因此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可以较好地化难为简,提高实效。

2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涉及,而且在前面的第24、25课的中学生对“两极格局”、“多极化”等专业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都为本课的内容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半年多的高中学习,高一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经验。这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设计思想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先学后教。

课前教师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整理课文脉络。同时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大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学习主题,引导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初步制作课件。

课堂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修改课件、汇报成果;学生展示汇报后教师以本课内容的逻辑关系为主线按照“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两级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两级格局瓦解后的世界格局”三大模块对学生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适当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图片、文字材料,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影响的分析和对当前世界形势特点及其成因的分析,提高学生认识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搜集资料,逐步掌握收集整理历史资料、提炼历史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方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习合作交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总结其经验教训,树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

(2)明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感。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教学难点:怎样认识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6教学过程

6.1教学过程设计:

6.1.1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整理课文脉络。同时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大的学习小组,分别负责“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两级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两级格局瓦解后的世界格局”三个学习主题,引导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初步制作课件,完成导学案的问题。

6.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播放视频提问导入

【教师提问】:在正式上课之前,请大家现观看一段视频(《苏联解体》),注意回答课件上的问题(这是什么事件?)。

【学生回答】:苏联解体,苏联国旗下降,俄罗斯国旗升起。

【老师引导】:在一百年前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个国家曾经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迅速实现工业化,打败法西斯德国,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与美国一起争霸世界。然而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就在西方人庆祝圣诞节的时候,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那么,一个超级大国为什么会解体?它的解体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将向何方发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到26年前的世界,去探索究竟。

活动2【活动】主题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老师说明本课活动规则】:这节课我们围绕对三个问题的探究展开,请同学们按照课前的分组,围绕各组学习的主题展开讨论,各组产生一到两名名代表轮流汇报你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成果。

【第一组学生代表上台演示与讲解】:我们研究的主体是: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1989年至1990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等国政权纷纷易主,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丧失统治地位,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随后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宣布苏联解体,苏联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同时伴随着国家的分裂。这就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呢?为何称为巨变呢?

【学生回答】:苏东巨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对苏联等国还涉及到国家的分裂。

【学生提问】: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变呢?

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长期错误得不到纠正,积累起许多矛盾和问题;

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苏联的混乱;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学生提问】:苏联解体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冷战结束。

第一组展示结束,谢谢大家!

【教师播放幻灯片总结】:很好!谢谢第一组同学,既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又带领我们了解了苏联解体的原因、经过和影响。老师也觉得收获很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视频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并能够按类进行分析。层层设问,教师引导,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方式,掌握其实质,理解东欧剧变的原因,突出重点。

【教师补充提问】:苏东剧变后,西方人士有人认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失败,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能说明,苏东剧变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价值观教育,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突破思维难点。

活动3【活动】主题二: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教师过渡】: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的结束世界形势会怎样发展呢?

我们这一组探究的主题是: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学生展示课件并提问】: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如何呢?

【学生回答】:基本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学生提问】:那么,两极格局瓦解后哪些因素有力地维护了当今世界的和平局面?和平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学生播放幻灯片】展示世界和平的原因和表现。

中国承诺在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八次审议大会

世界和平跑

【学生提问】:哪些因素导致了当今世界的动荡局面?

【学生播放幻灯片】展示世界动荡的原因和表现。

宗教纠纷:2006年,伊拉克穆斯林圣地遭炸弹袭击引发的教派冲突;印度教派冲突场景。

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巴以冲突:五年来的血雨腥风,在巴以冲突中已有5000多人死亡。

霸权主义:1999年3月31日,来自科索沃的难民在南联盟·马其顿边界排起长队,等待进入马其顿;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袭击。

恐怖主义: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教师总结】:形成原因:

有利于维护和平局面的因素:①两级格局瓦解后,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②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加强了各力量间的相互依存关系;③各种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日趋成熟的对话机制有助于矛盾冲突的解决;④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维护;⑤核武器“一损俱损”的特点制约着世界性大战的爆发。

所以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

导致当今世界的动荡局面的因素:(1)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3)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能源危机、全球变暖等。

【设计意图】:图片展示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苏东剧变后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形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难为易。小组合作探究逐渐养成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活动4【活动】主题三:当今世界格局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

【教师过渡】:两级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是缓和与动荡并存,我们需要缓和需要和平,就需要有新的世界格局,那么,新的格局形成了吗?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第三组同学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的体验?

【学生叙述】:我们第三组研究的主题是:当今世界格局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

【学生提问】:苏东剧变,标志着两级格局的解体,那么,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显然尚未形成,那么新是世界格局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特点: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多极化趋势加强。

【学生提问】:多极化加强在原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但不得不注重多边合作。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多极化)。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但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学生提问】:那么,多极化加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三组展示结束,谢谢大家。

【教师点评】:第三组的同学收集了非常典型的材料,很好地回答了所探究的问题,谢谢您们!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收集材料,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可以形成更强烈的思想震撼从而更加懂得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教师提问,设置即兴辩论题目】: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有了两种可能,以是美国建立但单极世界,一是多极化成为未来格局的基础,那么到底那种格局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呢?

请看课后《解析与探究》的两段材料,展开即兴辩论。

展示课文《解析与探究》材料

材料一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霸权稳定论”的支持者们认为,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它们,这个世界就是无政府的世界,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这两种观点你支持哪一种?为什么?

多极:美国、日本、西欧(欧盟)、中国、俄罗斯、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

保障国际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式不同:材料一认为应努力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以保障世界和平;材料二则认为用美国一国的霸权主义(或单边主主义)保障国际和平。

学生辩论:

支持第一种:经济的多极化和多个国家实力的增强决定国际关系民主化更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汲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支持第二种: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通向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道路是漫长曲折的,一定阶段内出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必然的。

【教师点评,并提问】:大家的辩论很精彩,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上,我们当然应该支持多极化(展示十六大报告相关内容),多极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我们不能回避,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学生回答】:①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比如,目前的朝核危机和萨德危机在中国的斡旋下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思考更加深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简易突破难点。

活动5【活动】教师课堂总结评论

幻灯片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

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崩溃。两极格局的结束,一方面使世界形势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另一方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未来世界的发展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和平与发展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渴望和平,渴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这就需要我们顺应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断努力。

第五组展示结束,谢谢大家。

【设计意图】:一改传统的简单复述的作法,利用示意图直观了当地展现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前面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二战后世界秩序形成整体印象。

活动6【作业】作业、课后拓展评论

课堂作业:当堂选择题、综合题目训练

课后作业:关于苏联解体和多极化的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是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别以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多极化加强的影响为主题,撰写历史小论文。

课外拓展:

★书籍:王伟著《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网站:凤凰资讯、

新华国际

活动7【活动】教学小结与反思评论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的最后一课,主要内容包括“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缓和与动荡并存”“多极化趋势加强”三部分,它既承接了第24、25课的内容,又反映了冷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发展的基本特点,凸显本单元主题,对于学生了解和认识当今世界政治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涉及的内容专业性强,较难理解,但同时这些内容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较为密切,网络上这类资料非常丰富,因此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可以较好地化难为简,提高实效。

非常值得肯定的是谭老师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先学后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教师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整理课文脉络。同时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大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学习主题,引导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初步制作课件。课堂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即时补充资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修改课件、汇报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公开课,我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有以下亮点。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比较灵活。

本课我采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先学后教这种开放的方式展开。课前我围绕课标要求设计了三个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按三个小组展开探究合作学习。学生的表现很出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位同学都能出色完成任务。我及时给予的肯定评价让学生学习得很开心。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较为有效。本节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贯穿始终。课前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到较为丰富、相对典型的资料,并进行了初步的加工;课堂上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继续查找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修改课件,汇报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

后通过网络平台交流、探讨。信息技术不仅成为学生获取资料的主要途径,也成为师生课堂展示交流、课后继续探讨的平台,真正服务于教学。

三、课堂中有感情的升华引起了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情感的熏陶。不如在苏联阶梯部分设置问题:“苏东剧变后,西方人士有人认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失败,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出你的理由?”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价值观教育,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突破思维难点。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部分引入的和平动荡对比照片,在多极化格局部分的辩论都让学生明白了珍爱和平道理,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同时本课也留给我两点思考:

第一,如何引导学生查找更理想的材料,这对学生的知识素养有较高的要求,日常教学短时间难以达到;再就是找到的资料如何鉴别还需要对学生进一步引导。

第二,本课以探究式模式展开,课堂的生成性较强,学生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协调等多方面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