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导小学五年级作文修改的案例研

指导小学五年级作文修改的案例研

指导小学五年级作文修改的案例研
指导小学五年级作文修改的案例研

1 / 6

究》

结题报告

xxxx小学xx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

1、指导作文修改:作文修改,是写作者对写出的文章初稿进行修饰、改动并使之定型的活动,是写作文的很重要的一环。修改过程是对文章去粗取精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提高作文水平,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过程。

2、案例研究,是对个体对象,决策行为,或对某个实践中发生的情景的真实描述,是作者对已有事件的理性反思,是读者理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实践的有效学习材料,也是理论研究者提炼理论的实践依据。

3、小学五年级作文修改的要求: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1、明确大纲对小学五年级作文的要求。

2、探讨作文修改的方法。

3、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综合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作文修改。

4、通过案例,对比几种指导方法的效果,寻找有效途径,总结经验。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作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几乎占有半壁江山,而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时却很不注重修改,写完了就算完事了,认为修改是语文老师的事。不会修改文章,不懂得修改的要求和方法,会妨碍表达,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不重视修改或缺乏修改能力,就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因而一定要对作文修改予以足够的重视。

2、只有重视文章的修改,才能不断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提高文章的质量。

3、在现行教材中,找不到关于培养学生

2 / 6

作文修改能力的专项训练点。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若能把实践中的做法提炼总结、加以推广,则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下两册书的14次习作及指导步骤。

2、研究文章修改的主要方向,如:修改主题、改动材料、调整结构、锤炼语言等。

3、通过课堂讲评、书面批改、单独指导、引导学生自改、互改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

4、撰写案例,总结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关于小学生写作教学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调查法。访谈、问卷,分析学生不会修改作文的原因。

3、案例研究法:借助学习的教育理论,对指导学生作文修改的过程进行理性反思,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

4、经验总结法。归纳、检验、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阅读孙建龙主编的《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完成时间:2008年9—2009年3月)

2、阅读于永正著《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完成时间2009年4—7月)

3、阅读《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完成时间:2009年8—9月)

4、参阅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国标

3 / 6

江苏版同步作文》五年级上、下册,借鉴其作文指导的步骤及评价方法。(完成时间:2008年9—2009年6月)

5、阅读有关作文教学的文章与著作。经常上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坚持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江苏教育》、《徐州教育科研》等杂志;向市图书馆借阅有关作文教学的其他著作,进行系统阅读思考。(完成时间:伴随整个研究过程。)七、课题研究的过程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阅读大纲,查阅文献,明确五年级的修改要求。

作文批改不是教师的作文教学的工具,不是教师独享的。

在学生学习写作文的时候,就应该同步学习作文批改技法。

在小学阶段,由于一二年级以写话为主,三年级才开始学习写片段,因此,从四年级就应开始嵌入作文批改的教学。对各年级的批改要求也不尽相同。四年级:认识作文批改的意义,认识作文批改符号及其作用,在句子和句群中进行作文批改符号的单项训练。五年级:在段落中进行作文批改符号的综合运用训练,学习进行旁批,旁批的内容有词语运用优劣的判断、句子赏析、优化建议、提出疑义等。六年级:继续进行批改符号、旁批的综合运用练习,学习尾批及总评,总评的内容有主题提炼、表达方式、结构分析、不足之处等。

因此,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我重在指导孩子通过旁批进行二次修改。

(二)教会方法,将修改贯穿习作指导的始终。

说到作文修改,人们往往只会想到写后的修改,其实它应该是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

写前修改:学生们在动笔作文之前,总要围绕题目要求,考虑写什么,怎么写,如该确定怎样的中心,选择哪些材料来表达这个中心,文章结构怎么安

4 / 6

排等等,给要写的作文画个蓝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深思熟虑,注意不断修正自己的构思和写作

方案。最好能够边思考边列提纲、修改提纲,使思路更加明晰。仓促动笔,是难以写出好作文来的。

写中修改:这是在下笔完稿过程中的边写边改,也就是说,在写中如发觉写出来的内容里有什么毛病,或是意识到原来的构思有不足的地方,要及时加以修改。当然,写作文要讲究一气呵成,但这不等于说写的过程中就不要修改。有时候正是在写文章中才会发现原来的构思有问题,需要修改和调整。

写后修改:作文初稿写出来后,要一行一行地细心阅读,看看有没有用错的标点,有没有写错别字,有没有使用不当的词语,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还要想想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内容是否具体,是不是有中心,有条理,并动笔全方位地加以修改。好比产品出厂时的检验把关,一篇作文写得好不好,这时的修改是十分重要的,马虎不得。

(三)提供实践机会,重视作文评讲。

习作来源于生活,我借助一次次活动把学生领进鲜活的现实生活中来,比如拔河比赛、学雷锋活动、三八节活动、去实践基地、元旦、六一节的庆祝活动、春游、秋游、扫墓等传统活动、寒暑假父母带着到各地旅游等,都是我们习作的素材。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用心体验,将自己的亲身感悟写在习作中。每次习作草稿,我总要一个个过目,分出优秀、良好之后,给出评价标准,请同学们集体评价。有些习作全篇并不出色,但个别段落值得大家借鉴,也标注出来供同学们学习。

有些难度不大的习作,就放手让同学们互批互改。四人一小组,共同评议3-4篇文章,大家集思广益,做好眉批与总批,从构段方式、立意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进行评议。学生在评别人习作的同时,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在随之提升。

(四)确立研究个体,进行跟踪观察。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除了进行全班性的修改指导之外,还特别地选定了两位学生进行了跟踪观察。李汉文,男生,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喜欢阅读,尤其喜欢读史书,家长在外地工作。刘昊婵,女生,学习中等,去过许多地方旅

5 / 6

游,生活较为丰富,家长工作很忙,无暇顾及孩子学习。选择

这两位同学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其家长均很少参与辅导过程,使我的研究过程排除了许多外界的因素。二是因为学生习作并不出色,有一定提升空间,可以彰显研究成果。

通过一年来的悉心指导,孩子们从不知如何修改,到能根据教师批语进行精心改动,直至自己能够审视所写的文章进行自我评改。刘昊婵的习作《我的音乐老师》、《我劳动我快乐》、《滑冰车》;

李汉文的习作《劳动使心灵更美》、《魔鬼训练》、《星空奇想》、《朝看烟雨晚看彩虹》等都成为学生中的优秀习作,被学校推荐投往市级报刊上发表。李汉文的习作《朝看烟雨晚看彩虹》文采斐然,一气呵成,只用了20分钟当堂完成,且没看任何的参考书。

这位同学在一年级时学习仅是全班的最后一名,而今天的这篇文章,则堪称全班一流的文章。这巨大的变化饱含了老师的心血,这个成功的例子是让人引以为自豪的。

八、课题研究反思

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本人收获极大,通过有目的地的系统读书,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再也不会像以往一样总是喜欢拔苗助长;深刻理解了教学生在习作中写真事说真话的真正内涵;懂得了实践是习作的源头活水;更在工作中找到了实干加巧干的方法,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在研究中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孩子们在看老师批改,听老师评讲的过程中,学会了评价作文的标准及方法,在自评、互评的实践操作中提高的修改能力、习作水平,在小组互动中学会了合作,擦出了智慧的火花。每每遇到习作,学生们总是跃跃欲试,争着写出最优秀的习作。

尤其是那两位跟踪调查的学生在作文修改中尝到了甜头,提高了写作兴趣,提升了写作水平,取得了可喜得成绩。我在工作中思考着不断前行,感到充实快乐。课题的研究工作不会因为结题而结束,我会继续做好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在六年级的教学中把习作修改指导继续研究下去,为写作教学积累更为丰厚的经验。在研究中,也看到了自身许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对

每次习作的总结、反思不够及时、深入。看完同学的草稿,随手在评价本上简单地记录一下。讲评完,又把评价本束之高阁,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