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生的壹周读

人生的壹周读

壹周读: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赫玛托娃
壹:“悲剧女王”阿赫玛托娃

年轻时的阿赫玛托娃是典型的俄罗斯美少女。14岁时,在那个圣诞节前夕,她结识了比她大3岁的诗人古米廖夫,古米廖夫疯狂地爱上了她,并因求婚被她拒绝而试图自杀过4次。最后,阿赫玛托娃答应嫁给了他。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不久就迎来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处决,罪名是不难想象的——“反革命阴谋罪”。阿赫玛托娃自然受到了牵连。到了1930年代,她的儿子列夫两次被捕,第1次在1935年,第2次在1938年,原因皆为莫须有,比如第2次被捕仅仅是因为他不承认自己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

1946年,是阿赫玛托娃一生最大的打击。由于和西方人柏林交往,她被视为“嫌疑特务”,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禁止发表诗歌。“喷泉屋”外的监视怎么样呢?她必须每两天出现在窗口一次,已验证她没有自杀。

1946年8月14日,“有关方面” 批判《星》与《列宁格勒》的“决议”严厉左琴科和阿赫玛托娃,说两家杂志给这两个“在意识形态上既缺乏思想性又具有很大危害性的”作家提供发表作品的版面;决议严厉谴责两杂志大量刊登那些“渗透着崇拜一切外国事物的精神的作品”和“反苏维埃的异己作品……阿赫玛托娃是与我国人民背道而驰的、内容空洞、缺乏思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诗歌充满悲观情绪和颓废心理,表现出过时的沙龙诗歌的风格,停留在资产阶级-贵族阶级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以及‘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理论的立场上,不愿与本国人民步调一致,对我国的青年教育事业造成危害,因而不能为苏联文学界所容忍。”

苏联文学界的红人、以“义正词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日丹诺夫,对阿赫玛托娃极其凌辱:“不知是修女还是荡妇?更确切地说,是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兼修女!” 早在1920年代中后期,阿赫玛托娃曾被一度剥夺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她只好开始研究普希金,用来维持生计,如今又被禁发作品,为了生活,她只好开始翻译诗歌。

著名汉学家费德林跟她合作,把我们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译成了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定给了女诗人安慰、启示。敢于直面命运的打击,以其坚韧的意志承受重重苦难,她的精神非但没有崩溃,反而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用诗篇记录下这些辛酸经历,创作了俄罗斯史诗般的经典《安魂曲》。

1957年4月1日,在列宁格勒,阿赫玛托娃给《安魂曲》写下非常精短的《代序》:


叶若夫主义肆虐的恐怖年代,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七个月。有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当然她从未听说过我的名字,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您能描写这儿的情形吗?”我就说道:“能。”于是,一丝曾经有过的淡淡笑意,从她的脸上掠过。

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诗人不得已像荷马时代的诗人似地,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因此,《安魂曲》在很长一个时间里,成了一部口口相传的作品,它们直到1987年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

1965年,牛津大学以“自沙皇以来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授予阿赫玛托娃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在人民心中,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在文艺官眼里,她却是“荡妇兼修女”。然而历史是很讽刺的,作为“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阿赫玛托娃在逝世后迎来了世界的声誉。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这样评价阿赫玛托娃们:“诗人清楚他们的使命。那就是讲真话。让俄国人听到真实情况,不管多么可怕……一百年后,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诚实将使俄国多么为之骄傲!”

是的,俄罗斯的这些伟大的诗人们作家们,以他们无与伦比的广袤胸怀,为一个国家赢得了骄傲;阿赫玛托娃这样的诗人,成了“不为世界所知的立法者”(雪莱语),但这一切都是以曾经的巨大痛苦为代价的。“痛苦如同远古的楔形文字。”《安魂曲》的声音就这样弥漫开来:“在这类痛苦面前/高山低头、大河断流/但牢门紧闭/‘苦役的洞穴’/和催命的焦愁藏在门后……”

1966年3月5日,因心肌梗塞突发,阿赫玛托娃辞别了人世。而这一天正是13年前斯大林逝世的忌日。《安魂曲》不仅为一个人安魂,也能为一个时代安魂。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静静的涅瓦河静静地流淌,静静的顿河静静地流淌……
贰:小编荐书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是由伊沙和老G编译的,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

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回忆与诗》是俄国著名诗人阿赫玛托娃的散文作品集,包括摘自日记的篇页;

我这半世纪;评论与深讲;书信选;普希金研究及附录六部分内容。

本书讲述了俄罗斯文坛最了不起的诗人之一——安娜?阿赫玛托娃不平凡的一生。作者借鉴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安娜本人的回忆录、信笺和日记,以及对她的朋友和家人的采访记录,力求详细而真实地还原这位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的一生。

一战前,安娜已经开始写作,那时,正如她所说,“把女人当作诗人是件很可笑的事”。但她天分出众,成绩斐然,不过成功的代价也相当沉重:她的三段婚姻都不快乐,斯大林时期,她的诗歌被禁,她唯一的儿子被关入古拉格集中营当人质以让她保持沉默。在疾病和贫穷的折磨下,在感情需求和艺术追求的矛盾中,她的坚定和毅力让她成为了所有被极权压制的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她创作的优雅而蕴含着源于她的戏剧人生的激情的作品,给人以无限希望与力量。本书不仅是一位艺术家的传记,更是一位伟大女性的人生故事。

本书精选20世纪俄罗斯白银时代,“阿克梅派”代表诗人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的主要诗作,经由译者杨开显用心挑选、翻译、集结而成,是20世纪俄罗斯经典诗人的一部重要译介作品。
叁:阿赫玛托娃代表作——《安魂曲》

安 魂 曲

(1935——1940)

不,不是在异国的天空下,

也不是在陌生的翅膀下,――

彼时彼地,我和人民在一起,

和遭遇不幸的人民在一起。

1961年

代序

在叶若夫主义肆虐的恐怖年代,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七个月。某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当然从来没听说过我的名字,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

“喂,您能描写这儿的场景吗?”

我就说道:

“能”。

于是,一种曾经有过的笑意,掠过了她的脸。

1957年4月1日

列宁格勒

献辞

面对这种痛苦,高山弯腰,

大河也不再奔流,

但监狱的大门紧闭,

而背后是“苦役犯的洞穴”

和致命的忧悒。

清新的风儿为某人吹拂,

夕阳正给某人以温柔――

我们不知道,到处是同样的遭际,

听到的只是钥匙可厌的咯吱响,

以及士兵沉重的脚步声。

我们动身,仿佛赶着去做晨祷,

走过满目荒凉的首都,

在那里见面,比死人更缺乏生气,

太阳更压抑,涅瓦河更迷蒙,

但希望依然在远方歌唱。

一纸判决……眼泪顷刻间迸涌而出,

我从此便与世隔绝,

仿佛心头忍痛被掏除了生命,

仿佛被粗暴地打翻在地



但还得走……踉跄着……独自一人……

我凶险的两年里结识的女友们,

失去自由的你们,如今在哪里?

在西伯利亚的暴风雪中梦见了什么?

在月亮的光环中又窥见了什么?

我向她们送上最后的问候。

1940年3月

序曲

事情发生的时候,惟有死人

在微笑,他为彻底的安宁而高兴。

列宁格勒像一个多余的尾巴,

围绕着自己的监狱摆动。

那时,走来已获审判的一群,

由于痛苦而变得痴呆,

火车拉响了汽笛,

唱起短促的离别之歌。

死亡之星在我们头顶高悬,

在血迹斑斑的大皮靴下,

在玛鲁斯囚车黑色的车轮下,

无辜的罗斯不住地痉挛。



黎明时分,你被带走,

我跟在你身后,仿佛在出殡,

孩子们在黑色小屋里哭泣,

神龛旁的蜡烛在流淌。

你的嘴角是圣像的冷漠,

额头是死亡的汗液……不能忘记!

我要效仿火枪手们的妻子,

到克里姆林宫的塔楼下悲号。

1935年秋

莫斯科



静静的顿河静静地流淌,

澄黄的月亮走进了屋子。

歪戴着帽子走进来,

澄黄的月亮见到了一个影子。

这是一个病恹恹的女人,

这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

丈夫进坟墓,儿子入监狱,

请为我做一做祈祷吧!



不,这不是我,这是另外一个在受难。

我再也不能苦撑下去,而发生的一切,

让他们用黑色的帷幕遮掩吧,

干脆把路灯也移走吧……

夜。



你受尽了朋友的宠爱,

皇村学校快乐的违规者,

愤世嫉俗的人,我要告诉你,

你生活里发生的一切――

探监的行列,你是第三百号,

站在“十字架”监狱的大门口,

你流下自己滚烫的泪水,

去烧穿那新年的坚冰。

监狱的白杨在那里摇晃,

阒无声息――可是,有多少

无辜的生命在那里终结……



我大声呼喊了十七个月,

为的是让你能回家,

我扑倒在刽子手的脚下,

你是我的儿子,我的劫数。

一切都已永远混淆不清,

如今,我也不再能够分辨,

谁究竟是野兽,谁究竟是人,

等待刑罚还要多久。

惟有华贵的鲜花,

香炉的声响,通向虚无的

某些个蛛丝马迹。

一颗巨大的星星

直愣愣地看着我的眼睛,

用逼近的毁灭威胁我。



一周又一周轻轻地飞走,

没等我弄明白发生什么事。

好儿子,一个又一个白夜

是怎样在张望着这监狱,

它们是怎样再一次望着你,

瞪大了猫头鹰火热的眼睛,

怎样在谈论你的死亡,

谈论你高竖的十字架。

1939



判决

哦,石头一样的判决词,

落在我苟延残喘的胸口。

没关系,我早已

作好了准备,

不论怎样我都能够承受。

今天,我有很多事情要办:

我要连根拔除记忆,

我要让心儿变做石头,

我要重新学习生活。

哦,不是那样……夏季灼热的簌簌声,

仿佛我的窗外有一个节日。

很久以前,我已经预感到

这晴朗的白昼和空荡荡的屋子。

1939年夏



致死神

你迟早都要来――何必不趁现在?

我一直在等你――过得很艰难。

我吹灭了蜡烛,为你把门打开,

你是那样的普通又神奇。

装扮成你觉得合适的面目,

像一颗毒气弹似地窜进来,

像老练的盗贼,手拿锤子溜进来,

或者用伤寒症的病菌毒害我。

或者你来编造一个故事,

众人感到滥熟到生厌的故事,――

让我看到蓝色帽子的尖顶

和房管员吓得煞白的脸色。

如今,我都无所谓。叶尼塞河在翻滚,

北极星在闪亮。

我钟爱的那双眼睛的蓝光

遮住了最后的恐惧。



疯狂已经张开翅膀,

罩住了灵魂的一半,

大口灌进火辣的烈酒,

引向黑色的峡谷。

我明白,我应该给它

让出我的胜利,

仔细谛听自己的声音,

仿佛听到的是别人的梦呓。

它什么事都不允许,

什么都不允许我携带

(不论我怎样在乞求,

不论我怎样苦苦地哀告):

哪怕是儿子可怕的眼睛――

那化石一样的痛苦,

哪怕是风暴来临的那一天,

哪怕是探监会面的时刻,

哪怕是双手可爱的凉意,

哪怕是菩提树焦躁的影子,

哪怕是悠远、轻细的声音――

都是最后安慰的话语。

1940年5月4日



钉上十字架

当我入殓的时候,

别为我悲恸,母亲。

1

天使们合唱同声赞美伟大的时刻,

天穹在烈火中逐渐熔化。

对父亲说:“为什么将我抛弃!”

对母亲说:“哦,别为我悲恸……”

2

玛格达琳娜颤栗着悲恸不已,

亲爱的信徒如同一具化石,

母亲默默地站立的地方,

谁也不敢向那里看上一眼。

尾声

1

我知道一张张脸怎样憔悴,

眼睑下怎样流露惊恐的神色,

痛苦如同远古的楔形文字,

在脸颊上烙刻粗砺的内容,

一绺绺卷发怎样从灰黑

骤然间变成一片银白,

微笑怎样在谦逊的唇间凋落,

惊恐怎样在干笑中颤栗。

我也并非是为自个儿祈祷,

而是为一起站立的所有人祈祷,

无论是严寒,还是七月的流火,

在令人目眩的红墙之下。

2

祭奠的时刻再一次临近,

我看见,我听见,我感到了你们:

那一位,好不容易被带到窗前,

那一位,再也无法踏上故土一步,

那一位,甩了一下美丽的脑袋,

说道:“我来到这里,如同回家!



我多么希望一一报上她们的姓名,

但名单已被夺走,更无从探询。

我用偷听到的那些不幸的话语,

为她们编织一幅巨大的幕布。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追忆她们,

哪怕陷入新的灾难,也决不忘记,

倘若有人要封堵我备受磨难的双唇,

它们曾经为数百万人民而呼喊,

那么,就在我忌辰的前一天,

让她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来祭奠我。

而未来的某一天,在这个国家,

倘若要为我竖起一座纪念碑,

我可以答应这样隆重的仪典,

但必须恪守一个条件――

不要建造在我出生的海滨:

我和大海最后的纽带已经中断,

也不要在皇家花园隐秘的树墩旁,

那里绝望的影子正在寻找我,

而要在这里,我站立过三百小时的地方,

大门始终向我紧闭的地方。

因为,我惧怕安详的死亡,

那样会忘却黑色玛鲁斯的轰鸣,

那样会忘却可厌的房门的抽泣,

老妇人像受伤的野兽似地悲嗥。

让青铜塑像那僵凝的眼睑

流出眼泪,如同消融的雪水,

让监狱的鸽子在远处咕咕叫,

让海船沿着涅瓦河平静地行驶。

1940年3月 喷泉屋

高莽(笔名乌兰汗)翻译

组诗《安魂曲》(Реквием)是阿赫玛托娃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35――1940年间,也就是令俄罗斯人不堪回首的大清洗时代。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诗人不得已像荷马时代的诗人似地,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因此,《安魂曲》在很长一个时间里,成了一部口口相传的作品,它们直到1987年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安魂曲》的主题是以个人的苦难来折射民族的灾难和不幸,在谴责刽子手的卑鄙和残暴的同时,歌颂了受难者的崇高与尊严。就阿赫玛托娃的整个创作生涯而言,它们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诗人此前写作中的精致、纤细、典雅,仿佛脱胎换骨似地融入了粗犷、坚韧、沉着、有力的主导性声调之中,使作品既保持了细部的可感性,又摆脱了早期写作的纤巧与单薄而呈现了肃穆、庄重的风格。作者凭借这部作品丰富和拓展了“抒情的历史主义”诗歌传统,也为自己跻身世界性诗歌大师的行列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人穷穷观念,人富钱生钱
我工作那会,有位理财很厉害的朋友,在北京2008年前就买入了7、8套房,以至于到了2008年之后,房价猛涨的情况下,他把其中几套房子租出去,每月收到的房租竟然几倍于他已经不菲的工资。那会闲聊,便说:想发财不能靠工作。

工作这么几年,因为工作的性质,看很多企业,接触很多企业

家,于是很多时候有了其他职业不常有的机会,在和企业家打交道沟通的过程中,站在企业家角度看财富,再结合自身作为一个普通职员看财富的思路,很多思路在本书中找到了共鸣。

1、积极的财富观。我和我很多同学,都是沿着作者的穷爸爸设定的路径,一路做绩优生,最后拿到了一份社会很认可的学历,但是这个过程中,对于财富的概念并不明确。在毕业那会,觉得能拿到一年十万的offer,简直就是心满意足了。这也真是应征了作者那句话: So many talented people are underpaid。进入社会才发现,这个理想其实对比我们曾经在学业中付出的辛劳实在微不足道,我们其实饶了一个大圈,想着做有素质的人才,找一份光鲜的职业,赚一份不错的工资,但是归根结底,落脚点还是一份好的收入。如果直接把才华和精力放在赚钱这个目标上,寻找最直接的路径前进可能速度早已不一样。我的几位同学这事儿明白的很早,上学时候直接了当捣鼓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现在已经在实现财富自由的路上了。

2、工作不能产生财富。所谓的工作不能产生财富,是相对的。工作不能给劳动者与其实际创造价值相匹配的财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做过很精辟的解释,劳动者出售的是无差别的劳动,但是资本家支付给劳动者的远低于一般劳动的实际价值,由此剥削了劳动者剩余价值。抛开观点的阶级性,在实际公司运作中上述理论也是成立的,如果劳动者不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价值,公司为什么还要雇佣这些人?即便是那些收入较高的职业,比如律师、医生、投行,他们获得更高收入是因为他们具备一些难于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相对于他们创造的价值,也是相对低的。
因此,如何对自己劳动正确定价,获取自己全部付出的应有回报?
作者的观点是要Mind your own business,鼓励人们投入精力做有利于自己财富增长的事情,比如开公司,做实业投资、金融投资等。这些方式未必适合中国的现实社会生态,但是这个观点很重要:工作会让人陷入rat race,生活进入付账单养家糊口的循环。

3、正确的消费观。作者说人都是有欲望的,因为贪婪所以要工作,满足物欲,但是物质满足只能是暂时的,胃口会越来越大,所以想要更多。我认为这是对人性的精准阐述。问题是,穷人和富人消费有什么区别?还是拿我那个同事举例,他出国旅游一趟,花费了四十余万在购物上面,这在北京已经足够三到四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了,但是对于他来说并无负担,他的房租以及购买金融资产带来的收益,可比这多多了,于是在同

一年,他又张罗着给自己换了一辆豪车。我还认识一些刚毕业一两年的姑娘,省吃俭用两三个月,就是为了给自己买一个LV的包,然后过地铁都不愿放在安检的机器上怕弄脏了。这就是富人和穷人消费的区别:富人不用考虑对自己财务状况造成的影响,穷人反而反其道行之,购买奢侈品等来营造自己购买力的假象。再换一个角度想想,不是二代的话,谁都有穷的时候,这个时候,多积攒一些金钱,用于投资,不论是提高自己综合能力或者去购买房产或金融产品,而不是用于消费,十年之后,结果完全是两样。消费的产品在物理上可能早就灭失了,带来的愉悦早已过去,如果投资,这时候可能就是一笔不大不小的财富了。

4、放弃寻找安全职业的错觉。当然,作者说的是万恶的资本主义,没有公司能万古长青基业长存,也没有公司能保证哪天不让你走人。本次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又把这些故事重新温习了一遍: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工人,英国伦敦金融城的投行家、中国深圳的产业工人们......最尴尬的事实是,也许在一个企业奉献了青春,不再年轻,某天发现从事的职位变成了夕阳行业没了饭碗,这个时候不得不从头做起,和20岁毕业的毛头小子们一起竞争。
在中国,当然有特殊情况,公务员和国企有编制的员工目前看来还是很安全的。但是,安全感永远不能让别人给,在干事业和谈感情上这点是共通的。别人给的安全感,永远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假象。

5、人富钱生钱。在中国,资本的回报率可比人“贵”多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工作勤奋的年轻人,在一线城市一年能有20万的收入,算得上是不错了。如果考虑一下家庭为了养育这个年轻人所花费的巨量金钱,这个收入的回报真不高。但是金融资产,一年取得10%的回报只能算稀疏平常。富人的资产量大,也可以接触到很多普通人接触不到或不留意的渠道,为自己的资本寻找到迅速增值的通道。举个例子来说,北京的一些双语幼儿园,毛利可以达到50%以上。

6、获取财富是为别人创造价值。获取财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为别人创造价值的过程。通俗来说,就是作出一个财富 蛋糕来,既然你有本事做出这么一个蛋糕,自然有权利分取其中一部分。

人穷是一种观念,时刻想的是“我不能做这个”、“我不能做那个”,正是这些自我施加的桎梏,彻底束缚了一个人追求财富的能力,在中国这个社会,有很多不自由,但是唯独对追求财富,真的没有那么多“不能”的限制,把这些“不能”替换掉,时刻想想“我怎么能做成这个”、“我怎

么能做成那个”。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和行动者。物质上的富裕,本源来自于思想上的深刻、精神上的丰富和意志的鉴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