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单元课题1教案

第六单元课题1教案

第六单元课题1教案
第六单元课题1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及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碳的吸附性

培优补差对象:屈娟娟、杜俊、杜一凡,王蕾蕾、胡昌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定向:你见过玻璃刀吗?我说玻璃刀的关键部分与你用的铅笔芯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你信不信?

二、自学体验:自学教材,画出三种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完成“自主学习案”。

三、交流展示:

1、试描述金刚石、石墨、C

的主要物理性质与用途。

60

2、完成针对训练1-3。

3、生活中常接触到的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属于哪一类物质?其中木炭、活性炭有什么性质?

师演示实验6-1,生观察现象,完成探究案2、3,针对训练5并交流。

4、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5、随堂练习。

四、反馈提高:

1、生完成课后评价案1、3、5、7、9、10、11、12并评分(5号展示)。

2、小结本课知识:

五、作业:课后1、2、3,家庭实验2,导学案未完成部分。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二者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

4.性质用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培优补差对象:屈娟娟、刘元元,杜金波、黄雪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了解了单质碳物理性质后,本节课重点了解碳的化学性质。

二、自学体验:完成“自主学习案”

三、交流展示:

1、组内展示“自主学习案”。

2、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碳的化学性质,交流学习体会(难点)。

3、小组交流完成探究案。

4、班级展示,教师点拨、演示实验。

(1)投影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说明了什么?

[板书]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若升高温度,又如何呢?

[总结板书]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C+O

2点燃CO2(充分燃烧) 2C+O2点燃2CO(不充分燃烧)

(3)[过渡]以上我们称为碳的(1)可燃性,碳在高温时还有重要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把经过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如图),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板书](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2CuO+C高温2Cu+CO2↑

[分析]从分子组成上看CuO转变为Cu,发生了什么变化?是谁导致了这种变化?

[讲解并板书]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练习]焦炭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2Fe

2O

3

+3C高温4Fe+3CO2↑

请问:这个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属于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四、反馈提高:1、完成针对训练。

2、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习题6、7,课后评价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负数 课时(一):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认识。 2、能正确地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含义。 2、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温度计等。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讨论法、交流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教材内容概说 一、单元教材分析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1文言文两则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可指导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或由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2.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更不必讲古汉语知识。重点词句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三、教学过程:【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一、引读“单元导语”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第六单元第二课时

九年级英语学科导学案 课题Unit6 When was it invented? 课型Reading 主备人Xu lihu 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授课人授课时间第周第导学案 教师寄语You’ll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学习目标1)Master the key words: nearly, ruler, boil, remain, smell, national, doubt 2)Master the important phrases; by accident, take place, without doubt 3)Talk about tea, who invented it, and when it was invented 教学重点Talk about passive voice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tea 教学难点Passive voice 教学方法Cooperation and discussion 一、自主预习 1) Do you drink tea everyday? 2)Who invented tea in history? 3)Do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drink tea in their daily life? 4)The tiger is looked as the _r_______ of this forest. 5)Alice is without _d______ the best student in our class. 6)The dragon is treat as a _n________ symbol of the Chinese. 7)Mother is _b_____ the milk for baby. 二、展示交流 1) Important sentences: A: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ea was first drunk nearly 5000years ago. B: It is said that a Chinese ruler called Sheng Nong first discovered tea as a drink. C: It is believed that tea was brought to Korea and Japan during the 6th and 7th centuries. D: The tea trade from china to western countries took place in the 19th century. 2) when was tea first drunk? Tea was first drunk nearly 5000 years ago. 3) When was tea brought to other countries? Tea was brought to other countries during the 6th and 7th centuries. 3)Make conversations T: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ea is grown? S: Tea plants are grown on the sides of mountain… T: Where is tea produced in china? S: In many different areas. For example, Anxi and Hangzhou are widely known for their tea.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本册教案的说明: 1、单元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教案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和教学后记等7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过程由旧知铺垫(或情境创设)、新知探究、当堂测评和课堂总结4部分组成。 2、整个教学去掉了以往的“作业布置”环节,使学生课堂紧张,课外轻松。提高学习效率。 3、课件内容融于教案之中。 4、注重情境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5、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自学。 教学内容及课时: 第一单元:位置共 2 课时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共12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共13课时 第四单元: 圆共10课时 第五单元: 百分数共13课时 第六单元: 统计共 2 课时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共 1 课时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投影仪、本班学生座位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让学生先说说 2、我们全班有48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3、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出示本班学生座位图)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 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会不同的趣味。 2.本单元重点: (1)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体验到节日带来的不同感受。

1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醋、饺、拌”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4.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5.拓展阅读文段,对比舒乙、斯妤笔下的春节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醋、饺、拌”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 3.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歌曲《新年到》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1】1、播放歌曲《新年到》。 导入语:同学们,听喜庆的音乐响起来;看,红红的狮子舞起来……听着喜庆的音乐,看着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大声地告诉我,这是什么节日? 2、揭示课题。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板书:1北京的春节)

六年级音乐第一单元教案

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奥林匹克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了解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含义。 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师:有谁知道奥林匹克五环旗的含义? 生答,师作补充。 2、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提出问题:歌曲内容唱的是什么?分为几段? (2)分段学习歌谱。 (3)解决难点。 (4)学唱歌词。 (5)设计演唱形式。 3、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教学目标: 1、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林匹克知识。 学生汇报完后,师总结。 导入欣赏内容《奥林匹克号角》。 2、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师简介作品。 (3)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节奏有何变化?与第一主题有何不同?听赏第三主题。 这段旋律与第一、二主题又有何不同? (4)总结曲式结构。 (5)完整欣赏。

(6)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体现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的资料。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奔向2008”。 教学目标: 1、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2、了解有关奥运会的相关文化。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学生由教室外步入教室。 2、分组准备。师:2008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班组音乐活动——“奔向2008”。咱们几个小组的同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好不好? 生:好! 师:咱们推选两个主持人吧。 学生推选两个小主持人。 3、分组展示、汇报(每个小组各有一个同学戴福娃头饰)。 (1)各组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入场式音乐。 (2)各组汇报、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入场式音乐。

(完整版)PEP新版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Lesson One Part A Let’s Learn Do a survey and report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词组: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 2、能认读句型:How tall are you ? I’m 1.61 metres. I ‘m taller. You’re older than me, too.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 2、难点是对新句型How tall are you ? I’m 1.61 metres. I ‘m taller. You’re older than me, too. 的理解和运用。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教学光盘 四、教学过程:(教学光盘展示) 1、谈话进入新学期新课程、新单元新内容的学习。 2、学习let’s learn (1)观察let’s learn课文图意。观察新单词与以前所学相关单词的不同之处。 (2)试理解新单词的意思。 (3)老师板书:形容词的比较级,并作解说。再板书:tall—taller,简单说明形容词的比较级的构成。 (4)用教学光盘展示学习四个四会单词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和对话:How tall are you ? I’m 1.61 metres. I ‘m taller. You’re older than me, too. (5)跟读单词和对话。 3、Do a survey and report

新人教版2020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11课时解决“归总”问题教案

第11课时解决“归总”问题 教材第72页的内容。 1.让学生掌握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能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学会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课件。 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 (1)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揭示课题。 出示: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师:这个问题跟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1.阅读和理解。 (1)出示例9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 ①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②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③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 画的线段总长度是一样的,表示买6元一个的碗和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36元里面有几个9元,就能买几个碗。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线段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从第一条线段图知道每个碗6元(单价),正好可以买6个(数量),可以求出妈妈一共有多少钱(总价)。知道了总价,就可以求出用这笔钱买9元一个的碗买几个。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方法一:6×6=36(元) 36÷9=4(个) 方法二:6×6÷9 =36÷9 =4(个) (3)说说自己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 从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出“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必须先求出“这些钱”是多少,而题目中没有直接给总价,所以同样要先求出妈妈有多少钱。 3.回顾与反思。 (1)说说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4个9元的碗总价是36元,6个6元的碗总价也是36元,所以解答正确。 (2)回顾解答的过程。 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抓住了解题的关键——无论碗的个数和单价怎么变,钱的总数都是不变的,都必须先算出买碗的钱的总数,再根据要求进行后面的计算。 (3)汇报交流后,让学生书写答案,完善解题步骤。 1.教材第72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 提问:比较(1)、(2)两小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题目中的前两个数字信息是相同的,给出了每天读的页数和天数,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总页数,而且总页数是固定不变的。 不同点:第三个信息和问题不同,正好互相交换了一下。 从解读思路上看,第二步分别是:总页数÷每天读的页数=天数; 总页数÷天数=每天读的页数。 2.教材第74页“练习十五”第12题。 (1)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2)让学生根据“每组6人,分成6组”自己增加条件,编出一道需要用乘除两步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每组4人,可以分几组? 问题二:每组2人,可以分几组? 问题三:分成9组,每组几人? 问题四:分成4组,每组几人? 问题五:分成2组,每组几人? (3)对比、概括。 发现:每组的人数越少,分成的组数越多。(体会组数与每组人数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教材第74页“练习十五”第13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交流。 问题一:每条边用1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4根。3×8÷4=6(个) 问题二:每条边用2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8根。3×8÷8=3(个) 问题三:每条边用3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12根。3×8÷12=2(个) 问题四:每条边用4根小棒,一个正方形用16根。3×8÷16=1(个)……8(根)

六年级第一单元集备教案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 第二课时集备教案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Usually I go to school on foot. Sometimes I go by bike.”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2.能够表述自己以何种方式上学并简单陈述原因,如:Ususlly I go to school by bus, because it’s fast. 3.能够听懂Let’s try 的录音内容并选出正确选项。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听、说、读、写句型: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Usually/sometimes I go by….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学生书写四会句子并能简单陈述选择某种交通方式上学的原 因。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2.教师准备Let’s learn的单词卡。 3.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Warm up 1.Chant T: Boys and girl? Class will begin. Are you ready? Ok . Today , let’s go on to learn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Lesson 2 . Before the new lesson. Let’s chant together. Ok? Show me your hands , please. 2.Revision T: Look. I have many word cards about last lesson! If you can read. Please read as quickly as you can. Are you ready? Go! 二、Presentation 1.Free talk 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i:… S2:… Now, look here. 板书中重点句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Usually I go to school on foot. Sometimes I go by bike. Then pratice in pairs. 2.Let’s try The first time.Listen and circle.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 案教学设计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万宁市龙滚镇中心学校林琼凤课题UNIT ONEHow do you go there?第(1)课时教学内容A Let’s learnLet’s playLet’s try教学目标1、学会Let’s learn部分的几个新单词。2、会熟练运用How do you ….?进行问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新单词的学习。教学准备单词卡片录音机和磁带 教 学 过 程1、新课准备音标拼读练习。2、导入新课(1) 在黑板上画一辆自行车。引出by bike---I go to school by bike.I go to school on foot.I go to school by bus.I go to Shanghai by plane.I go to Taiwan by ship.I go to Shanghai by train.Do you know Subway”? 引出Subway,in Shanghai, many people go to work by subway, because it’s cheap and convenient.(2) 利用上面的句子编一首chant.(3) 各种形式读chant(4) 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How do

you go to school?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句子回答。3、练习(1) 听录音。(2) 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根据单词卡片组织对话。4、作业(1) 英语作业本。设计意图 教学感受 课题UNIT ONE How do you go there?第(2)课时教学内容Let’s talk C部分Let’s sing Task time教学目标1、能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Usually I go to school on foot. Sometimes I go by bike. 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2、能够表述自己以何种方式上学并简单陈述原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听、说、读、写句型: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Usually/Sometimes I go by…难点:学生书写四会句子并能简单陈述选择某种交通方式上学的原因教学准备录音机和磁带单词卡片 教 学 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人生感悟”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回顾·拓展”包括“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三个栏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总体目标】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单元教学建议】 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教学本组教材时,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单元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课文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高年级的“读”重点是默读,是有一定速度的,要继续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默读。朗读要讲究层次和实效。不是所有的文章、所有的段落都适合朗读,选取值得积累和体验的段落朗读。“讲”主要是方法的引导和渗透,要讲得法,要导在关键处,疑难处。要设计好关键性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思维训练,能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选编的《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学习这组课文,一是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运用。 字: 1.本单元要求认读并会写的字词有:挪蒸秧萎番锻雅勃 挪移蒸融游丝枯萎插秧基业幸而一番考验锻炼转化 优雅赤裸裸专心致志无缘无故语重心长狂风暴雨勃勃生机 2.本单元要求认读的字词有:哲理英俊惊羡幅度慌乱艰难喧哗附和冒险消受机

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组单元分析 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会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会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本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山中访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一场音乐会。《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索溪峪的“野”》一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本组课文,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供选择:想象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说和写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听音响,说和写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交流暑期生活感受。“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 课题名称:了解本册语文书,指导预习

2020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20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4、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5、拓展阅读文段,对比舒乙、斯妤笔下的春节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蒜、醋、饺”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饺子、万象、鞭炮”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 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

2014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1节)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 ⊙⊙⊙⊙⊙⊙⊙⊙⊙ ⊙⊙⊙⊙⊙⊙ ⊿⊿⊿⊿⊿⊿⊿⊿⊿⊿⊿⊿⊿⊿⊿⊿ ¤¤¤¤¤¤¤¤¤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创设生活情境质疑,激发学生求知识欲,让自主参与探究求知,效好的完成教学。 第二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 6个十是多少?② 8个百是多少?② 40是几个十? 二、探究新知。 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例1,进行教学。 ⑴、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自由汇报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板书2×9﹦18(元)2×10﹦20(元)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 ⑵、出示情境图2。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①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利用学生以有的数的组成基础,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是几的知识学会求积,从而迁引到观察积发现整十、整百、整千算法口算时末尾0与得数积末尾的0之间的关系,而概括出口算方法,能快速准备的进行口算。 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 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优质教案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家乡过春节的一两件事吗? 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元旦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 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主要事例 腊八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祭灶 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 元宵悬灯结彩,放花炮

一上第六单元讲解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第73页――――第83页) 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的读数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技能目标 1)、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2)、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性目标 1、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难点: 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认识11-20个数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3~83页的内容,练习十七中相应的习题。 教具、学具准备 方格纸、小红花、小棒、课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我们都已经认识了1~10。请你们看一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一起找一找(课件演示四件物品)。 生:我看到了有14、18、12、15……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 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用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第一课时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 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 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

统编教材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干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籥课文组成。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本单元重点 一、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二、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三、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体验到节日带来的不同感受 课时安排: 12个课时

1.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