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在中国如何能使用Whats-App

现在中国如何能使用Whats-App

现在中国如何能使用Whats-App
现在中国如何能使用Whats-App

现在中国如何能使用Whats_App

whats twitter app最新使用教程

WhatsApp messenger是一款目前可供iPhone手机、android手机和黑莓手机用户使用的、用于智能手机之间通讯的应用程序。本应用程序借助推送通知服务,可以即刻接收亲友和同事发送的信息。可免费从发送手机短信转为使用WhatsApp程序,以发送和接收信息、图片、音频文件和视频信息。

安装就可以了说下特点吧

没有月租费——一旦你和你的联系人安装了这款软件,你们就能用它无限联系对方。一天内免费发送无数条信息给你的朋友!这款软件支持3G/EDGE/Wi-Fi网络。

没有国际漫游费——如果你的朋友们安装了此款软件在黑莓或者IPhone上,你就能和身在其他国家的他们聊天,从而避免了厌人的国际短信费。

没有身份识别和用户名——为什么要在脑子里记住身份识别号码或者用户名?此款软件使用起来就好比是在使用手机中的短信功能,它与手机中电话本的联系人相互集成。

没有必要登录或者登出——没有被在其他电脑或手机登陆时被强制登出的烦恼。它永远处于登录并且连接状态。

没有必要添加联系人——电话本里的联系人将自动被关联到你的WhatsApp Messenger联系人里。安装了此款软件的你的联系人将会自

动显示在收藏夹菜单里。

离线消息——即使你关闭了手机或者在没有信号的区域。它会自动保存这期间你所收到的任何消息并且一旦你打开手机或者进入了有信号区域,它将自动把离线消息推送到你的手机上。

跨平台——是的,你可以和安装了此款软件的IPhone朋友通过此软件互发消息。

此款软件将会在改善用户见面和软件本身功能上不断推出新版本。WhatsApp Messenger最大的特点就是推送消息,不需要时时的链接,非常省电,并且还与系统联系人紧密结合

如果你不会使用可以咨询

微信在用的时候,可以同时用吗?可以同时使用

流量要费用

中美军事力量对比

中美军事力量对比(截至2011 年)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全球安全”网站。 注释: 2 包括2009 年755 亿美元的补充拨款和2010 年1300 亿美元海外应急行动的支出。

3 包括2010 年追加的330 亿美元支出和2011 年1593 亿美元海外应急行动的支出。 4 数据截至2009 年9 月30 日。 5 包括A-10 和OA-10 型战斗机。 6 排水量3000 吨以上。 7 排水量7500 吨以上。 2001--2017 财年美国国防预算(亿美元)

美国在欧洲和亚太部分地区的兵力部署(单位:人)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网站、第一财经研究院

美国开启军事战略十年大调整 ——解读美国2012 新军事战略 执笔: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陈晓晨审稿: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徐以升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报告国际关系系列第07 期总第39 期 2012 年02 月13 日 摘要 此次美国军事战略之变,最大的变化就是战争最高原则。美国从要求其军队“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转变为只要求美军“具备打赢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的能力”,同时在另一场可能同时发生的突发冲突中起到“干扰、破坏、威慑”的作用。 未来的美军将是“小、快、灵”的军队——小型、轻型的,高科技武装下的,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新型军队。 美国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将中国列为其主要假想敌之一。据此,美国将加强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地的军事基地,并加强与东亚国家的

军事合作。但是,这一战略调整尚需时间加以执行落实,短期内中美之间还不致发生硬碰硬的冲突。 在美国新军事战略中,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将得到提升。马六甲海峡就像一个“杠铃”,连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战区。 美国调整军事战略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深陷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场战争泥潭,需要一场“瘦身运动”;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不断减轻,使得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降低;东亚地区的金融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不断深化,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威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地位。 美国2013 财年国防预算将印证美国军事战略调整,是新战略的具体执行方案。美国军事预算将在五年内共削减约2600 亿美元,十年内共削减约5000 亿美元。其中,海外行动军费五年内将在目前基础上再降低一半。 美国新军事战略是不同势力妥协的产物。在中东与亚太何为主要战略方向、保守与变革何为军事指导思想主流、联华与制华如何协调之间,美国新军事战略尚有许多不完善、不明确之处。 前言

崛起的中国力量

崛起的中国力量 在全球性问题日益复杂凸显的今天,国际社会为何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 首先,今天的全球性问题复杂在哪里?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之后,以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逐步进入今天的多极化时代,形成“一超多强”的全球治理新格局。世界从单极格局走向多级格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下还处于单极格局的瓦解过程中。美国依然是当今世界体系中唯一的超级大国,继续保持着强大实力与影响力,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持续下去。但是,新兴力量的崛起和美国实力的削弱,“一超多强”的多级化格局必然是发展的大势所在。一般认为,“多强”包括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以及迅速崛起的印度、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对当今世界体系的影响越加深远。在这种多极化趋势下,国际社会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世界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局部战争时有发生,美欧与俄罗斯的“新冷战”引人担忧,核扩散舆论纷纷,恐怖主义人心惶惶,经济金融安全考验世界经济体制,贫困差距拉大等等国际社会问题急需解决处理。 而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有外因有内因。美国在冷战后深陷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泥潭,2008年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等都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欧盟形势不大明朗,欧债危机和英国脱欧等问题对其提出了重大挑战。日本丧失第二大经济体地位,而且军国主义有复燃趋势,亚洲舆论对其不利。兼之国际中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代沟”也使得国际社会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治理方案存在质疑。这些外因的影响下,中国作为做大的日益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而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声音、中国方案的根本原因,也即其内因,归结为中国力量的强势崛起。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面临着很多问题。但中国在对内建设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总量上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快速振起,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冲锋号角”。如此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和积极发展的经济活力,让中国有能力也有资格在国际社会上给出中国方案。在国家政治建设中,中国推进“四个全面”,坚持不懈捉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成果显著,打造了一个有公信力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政府。中国是一个拥有悠远的历史的国家,文化底蕴雄厚,近年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也非常可喜,如“孔子学院”的世界推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建设硕果累累,让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以和平的姿势正在崛起。 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原则对待他国,走不称霸的和平发展道路,深得国际社会好感,也让国际社会期待中国方案。而中国也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外交活动遍及七大洲。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包容的旗帜,结伴不结盟,倡导打造“命运共同体”,以“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在对外政治关系、对外经济关系、国际安全问题等诸多方面皆有突出贡献,为国际社会所认可、所期待。 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期待更多的中国声音、中国方案,而中国力量的崛起,将把期待付诸行动。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方晓鸣[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制的特点及其崩溃;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2.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表现;土地兼并的趋势及危害 3.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租佃关系普遍化的历史过程;租佃关系普遍化所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适当引导,理清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井田制瓦解的深刻背景。角色扮演,体会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决定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从而深化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和演变的主要原因,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所处的地位。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与适当引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气氛。2、问题情景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采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原始材料,从而得出相关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人文内涵。[教学资源] 岳麓版课本和教师用书,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辅助教学。[板书设计]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井田制 1)性质 2)特点:公田、私田 3)崩溃的原因 4)崩溃的过程:税制改革、商鞅变法 3.战国以后:土地私有制 二、封建土地私有制 1.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主导)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2.发展-----土地兼并 1)原因 2)过程 3)危害---农民生活恶化,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 4)政府抑制土地兼并 基本精神----限制土地兼并,稳定自耕农经济 三.地主土地的经营方式---------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田庄制 2.租佃制 1)原因---土地兼并 2)普遍化的过程 3)租佃制下农民与地主的关系—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4)积极的影响 [教学过程] (图片乱世佳人-告诫) 导入新课: 《乱世佳人》改编自小说Gone With The Wind,影片中,Mr.O'Hara: Do you mean to tell me, Katie Scarlett O'hara that Tara...that land doesn't mean anything to you? Why, land's the only thing in the world worth working for, worth fighting for, worth dying for, because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奥哈拉先生:凯蒂·斯佳丽·奥哈拉,你是说,塔拉……这片土地对你没什么用处?

军事力量建设发展

军事力量建设发展 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不断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发展 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加快小型化、多能化、模块化发展步伐,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任务需要,组织作战力量分类建设,构建适应联合作战要求的作战力量体系,提高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持续作战能力。 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空军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实现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构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体系,提高战略预警、空中打击、防空反导、信息对抗、空降作战、战略投送和综合保障能力。 第二炮兵按照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转型,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武器装备自主创新,增强导弹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武警部队按照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发展执勤安保、处突维稳、反恐突击、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空中支援力量,完善以执勤处突和反恐维稳为主体的力量体系,提高以信息化条件下执勤处突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重大安全领域力量发展。 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战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参与海洋国际合作,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战略支撑。太空是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有关国家发展太空力量和手段,太空武器化初显端倪。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太空武器化和太空军备竞赛,积极参与国际太空合作。密切跟踪掌握太空态势,应对太空安全威胁与挑战,保卫太空资产安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维护太空安全。 网络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柱和国家安全新领域。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国家都在发展网络空间军事力量。中国是黑客攻击最大的受害国之一,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面临严峻威胁,网络空间对军事安全影响逐步上升。加快网络空间力量建设,提高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网络防御、支援国家网络空间斗争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遏控网络空间重大危机,保障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不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核力量始终维持在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建设完善核力量体系,提高战略预警、指挥控制、导弹突防、快速反应和生存防护能力,慑止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军事力量建设举措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首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弘扬光

中国的软实力与中国崛起

中国的软实力与中国崛起 软实力,即是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除了单一经济实力外很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种力量。这种影响力和这种对外界的形象,都是构成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概念。具体软实力有: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国民的形象、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等。也包括文化产品的影响。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我们都认识到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以往,人们常常以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硬实力来判断国家的强大,认为在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势力的增长即是中国崛起,其实中国崛起也应该包括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在2011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就有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 就中国文化而言,我们可以粗略地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两大类: 我们知道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在当时世界对其他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四大发明,茶文化等远播海外。历史上自唐朝至明朝一直领先于世界,对东亚诸国有深刻之影响。 而中国现代文化成就也有:在2000年,法籍华人作家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莫言又凭借《红高粱》《蛙》等优秀作品成为第一个以中国籍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很多中国演员如成龙、李连杰、巩俐、章子怡等得到了国际认可。 但是同美国电影、饮料、快餐遍布全世界比较起来,我们看到中国文化影响力仍然不足。国际社会甚至对中国文化还很陌生,不了解,不理解,还有许多误解。使得中国同他国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 因此中国的进一步崛起有必要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使中国文化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提升国人的文明素质是一方面,一个国家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那么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最终会受到限制。只有文明素质提高了,中国人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再有就是要促进文化产业的提升,加强文化创新力度并最终形成文化产业链创造经济价值是我们的目标之一,然而现阶段我国文化的生产和出口仍比较薄弱,这亟需我们改进。

第5章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

沈阳建筑大学教案用纸

第5章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 第一节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一、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这就明确了我国国家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是国务院。 根据我国《宪法》,我国国有土地的客体是:①《宪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②《宪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国有土地的客体作了具体规定,即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国家所有):①城市市区的土地;②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③国家依法征收的土地;④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⑥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因此,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和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整理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制度缺陷和改革思路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制度缺陷和改革思路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前言 为维护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强化规划空间管控的权威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和服务奎文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土资源空间合理开发利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调整方案》、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指标调整的通知》关于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等主要调控指标规模等相关要求,开展奎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本次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按照新任务、新要求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的一次规划调整。规划调整完善的基期年为2014年,规划调整完善的目标年为2020年,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致。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区域概况 奎文区位于世界风筝之都——山东省潍坊市的城市核心区域,东部、南部邻坊子区,西隔白浪河与潍城区为邻,北接寒亭区,地处东经119°03′45″-119°18′45″,北纬36°35′00″-36°45′00″。 一、自然条件 气候属东南季风区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特点大陆性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4℃,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土壤类型分褐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4个土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6米,境内河流白浪河、浞河等水系均依地势汇入渤海莱州湾。 二、社会经济条件 全区辖11个街道,分别为北苑、大虞、东关、广文、潍州路、梨园、廿里堡、新城、清池和钢城街道及北海商贸发展区。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奎文区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便捷。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及潍坊至烟台、潍坊至石岛、潍坊至徐州等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潍坊机场、汽车总站、电信中心等大型交通、通讯设施都坐落在区内。距青岛国际机场仅有1小时车程,距济南国际机场仅有1.5小时车程。布有60多处景点的金宝乐园,为潍坊大型游乐场所。 第二节指导思想

中国为什么崛起论文---军事理论

沿循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脉络,从清朝的衰落到辛亥革命的成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大跃进的惨痛教训,再到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通过对中国在汽车工业、金融、能源等领域的经济战略的分析,依据大量的史料和翔实的数据,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从历史失败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把握住全球化的机会,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并灵活运用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西方人甩在了身后,成为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 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具体分析中国崛起的原因之一改革的脚步. 中国期待了数百年的根本性转折是由邓小平来完成的,这一点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毛泽东在晚年时打开了国门,而邓小平则带领中国走出了封闭。反对邓小平的人曾经指责他出卖了国家,但是从今天来看,结果恰恰相反:邓小平令世界为中国倾倒。 当邓小平1978年开始实行以“四个现代化”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政策时,他可能并没有料想到后来出现的迅猛发展的局面。尽管他当时已经74岁高龄,但他了解自己的对手,他知道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说服他们。邓小平一生中有两次几乎攀升到政治权力的顶峰,但两次都被打倒。第三次东山再起后,他站得更稳一些。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企业的运转模式,1979年,邓小平决定在邻近香港、澳门并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南方沿海一带建立经济特区。外国企业可以到这里投资建厂。此外,邓小平还邀请外国专家到中国高等院校和企业做报告,并派遣数千名公费留学生到西方国家留学。 急于实现国家振兴的中国人处于亢奋之中,以致于忘记了自己的实际能力。许多看上去似乎明智的措施,不久后却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于是又匆忙收回。1979年11月,政府放开了1万种消费品的价格,但是在不到一年后又重新冻结,因为在工资未变的情况下,副食品价格增长了13%. 1981年2月,全国人大对国家财政收支进行了清理。在“调整国民经济”的口号下,中国取消了与美国、法国、日本和德国企业签订的价值200亿马克的订货合同. 外国企业顿感大失所望。一家被取消合同的日本钢铁企业坚持要求中方按合同规定支付一笔巨额的赔偿金。中国人忍痛向日本人支付了这笔费用。 逐渐地,中国人在谈判中也变得精明起来,在其他产业,中国也开始同外国大企业接触。中国人与外国企业谈判的经验不断积累,逐渐学会了如何向对方提出自己的条件,而外方也逐渐意识到,中国绝非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以往西方企业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传统赚钱模式是:将已经报废的生产设备运到当地,借助当地廉价的劳动力继续利用这些陈旧设备进行生产。但这一模式在中国过不了多久便将走到尽头。 汽车工业便是一个例子。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际上还没有现代化的汽车。1956年,中国在苏联帮助下在东北长春成立了第一家汽车制造厂。此后,计划经济的管理者只是在各地建立了一些工厂,生产笨重落后的载重卡车、拖拉机和轿车,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则一直处于半停滞状态。但无论政府方面,还是迅速发展的国内交通和商业,对新的交通工具的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需要那些适合中国的道路以及简单又耐用的汽车。 通过与AMC公司的合作,中国的谈判代表在与外方打交道时一天比一天精明。当媒体与股评家对中美汽车合资企业的成功给予高度评价后,数百家外国企业纷纷将目标瞄准中国。北京政府在与外国企业的谈判中,已不必再对外方的要求百依百顺。第二家外国汽车企业进入中国时,已不可能再获得当初美国人得到的优惠条件,中方不会再作出采购担保。 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中国的改革者们促成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经济项目,使中国人感到他们的国家终于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些措施远不足以使如此庞大的国家融入世界经济。如何与外国企业谈判是中国人的重要学习课程,尽管其结果往往背离了中国人的初衷。 1984年,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人物,就连搞得最好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领导人也对中国羡慕不已。民主德国政治局委员沙波夫斯基(G nter Schabowski)坦承,“从经济角度看,我觉得中国要好于民主德国。”

中国军事实力排名(整合版)

2006年06月13日10:02:30 转帖引用复制编辑删除楼顶1楼中国军事实力排名(整合版) 据美国国防部消息,以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能力,全球军事强国或地区最新排名如下:第一名:美国 第二名:俄罗斯 第三名:中国 第四名:印度 第五名:法国 第六名:英国\日本 第七名:德国 第八名:韩国 第九名:澳大利亚 第十名:西班牙 中国台湾排在加拿大之后,位居第十二位.日本排在法国之后,与英国并列位居第六位。世界陆军排名(这也是美国某杂志排的) 第一梯队: 1.中国 2.美国 3.印度 4.俄罗斯 5.朝鲜

6.韩国 7.土耳其 8.以色列 9.巴基斯坦 10.伊朗 第二梯队: 11.德国 12.台湾 13.越南 14.法国 15.埃及 16.瑞士 17.意大利 18.日本 19.英国 20.巴西 世界海军排名(还是美国那杂志排的) 第一:美国 第二:俄罗斯 第三:英国 并列第五:法国,日本 并列第六:中国,印度,意大利 并列第九: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

并列第十二:加拿大,荷兰,巴西,中国台湾省,韩国 空军竟然没排上前十 这个是日本排的 根据日本军事论坛消息,排除核武器,只按常规武器计算,2005年全球军事强国或地区排名如下: 第一名:美国 第二名:日本 第三名:俄罗斯 第四名:印度 第五名:法国 第六名:英国 第七名:德国 第八名:台湾 第九名:澳大利亚 第十名:西班牙 第十一名:加拿大 第十二名: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排在加拿大之后,位居第十二位。另据日本右翼军事专家预言:亚洲日本军事第一,印度第二,台湾第三。就凭日本现在的国力,可以重新占领中国三次;印度可以占领中国二次,台湾可以占领中国大陆一次. 不知道各位怎么看给我们排名的国家或机构是什么心态

中国要有更强大军事威慑力

中国要有更强大军事威慑力 中国反导拦截试验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民众对提升国家军事力量的信心。环球网近99%的投票者支持中国继续独立自主地发展反导系统,充分表明民众理解中国现在进行反导拦截试验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此次反导试验的成功,加强了中国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手上多了一块强大的「盾牌」,也因为跻身于寥寥几个反导技术大国,大大提高了中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威慑能力。 「威慑」是现代军事力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反导技术就是因为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而被世界上的主要军事强国所追捧。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反导试验,并早已进行了实战演练。中国的反导技术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伴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反导力量,并形成中国自己的反导系统,已是大势所趋。 反导当然只是军事威慑力的一个方面。相对来说,中国军队的威慑力当前仍十分有限,与中国军队所肩负的重任仍不相符。在军事力量提升方面,中国军队任重而道远。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仍尚未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大国。中国军队虽有足够的实力担负起自卫的任务,但在防止大规模外敌入侵,维护已经伸展到全球的国家利益,特别是遏阻某些军事力量试图挑衅中国等许多方面,有时还会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这样的现状,迫切要求中国军队必须更快提升包括反导系统在内的各个层面的军事实力。 只有让外敌顾虑到必须付出的惨重代价,才有可能遏制其侵犯中国、武装干预中国、破坏中国和平统一的念头。没有足够的军事威慑力,就不可能打掉分裂分子的野心,就不可能将战争「消灭」在家门之外。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军事威慑力的提升,能够让某些试图挑衅的军事力量感到有所忌惮,是合情合理的,也符合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事实上,中国越是理直气壮地提升并展示军事实力,遏制战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与西方某些人的臆想相反,中国的崛起虽然带来了军事力量的增强,却并没有引起东亚的军备竞争和不稳定性的上升。现在人们看到的是,正是因为中国军力和军事威慑力的不断提升,一些原本十分猖狂的分裂分子才不敢轻举妄动,一些想惹是生非的捣乱者才会有所收敛,地区的和平才得到了保证。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正当需要,中国军队必须全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捍卫国家的根本利益,才能最有效地保证最终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目标。

中国土地制度概况

第1章土地制度的一般与我国城市 土地制度概况 1.1 土地制度的一般 土地制度是一个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较为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土地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经济规则和经济关系的总和。研究所指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1.1 土地所有制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土地所有制,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通常,它需要通过国家法律的确认并受到保护。土地所有制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一般而言,土地所有制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而社会生产方式归根到底又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历史地看,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当然,在每个具体的历史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还要受到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制、历史传统与习俗、要素禀赋状况、技术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其不同而不同。 现阶段,从世界范围内看,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也是有差别的。对此,有的学者经过比较、综合,认为当今世界上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主要有14种①,并对这些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公私程 ①柴强.各国(地区)土地制度与政策.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1~10。作者认为,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有: 全民与国家所有、国家与中央政府所有、国家与各级政府所有、各级政府分别所有、国王与国家所有、土地上级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合作组织集体所有、公共事业部门或团体所有、部落(或氏族、村社、宗族)所有、数人合有、数人共有、股份公司式所有、区分所有建筑物持分所有土地、个人所有等。

外媒对比中美军力:中国军力是“纸老虎”

外媒对比中美军力:中国军力是“纸老虎” 路透社9日发表题为“中国军力是强大还是纸老虎”的文章,大谈中美军力对比,并声称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在不断上升,但要想和美国“叫板”,还有漫漫长路要走。以下为全文: 中国军力是真强大还是纸老虎? 路透北京3月9日电(记者 Ben Blanchard)---中国军队在阅兵方阵等形象打造上颇具功底,但在实地经验、新技术与军队协作上还有欠缺,所以中国军事力量要强势崛起,前方还是漫漫长路。 中国在军队建设上投入巨资,目前正在开发尖端战斗机与导弹,且在考虑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舰,同时削减庞大的军队规模,向建设一支精简与科技含量高的军事队伍努力。 根据中国政府上周公布的国防预算数据,中国2010年国防预算比去年增加7.5%,增幅较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不过较其他国家相比仍然非常可观。 这一预算的持续增加引起了台湾、亚太其他地区,尤其是美国的警觉。上月公布的一份五角大楼对美国国会的报告中表示,美方对中国军队的壮大,以及在太平洋地区影响力的上升感到担忧。 虽然从数据看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似乎愈加威猛,但分析人士,甚至中国军队官员们均表示,即使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挑战美国,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盛顿智库机构--尼克松中心(Nixon Center)的唐安竹(Drew Thompson)说:“他们做好了几分的准备?他们自主研发的武器效果如何?” “他们的自主技术确实发挥作用了吗?抑或仅像中国体制内的很多其他东西一样,只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我的答案更倾向于後者。” 在近期中美紧张局势升级後,中国国内部分强硬派人士呼吁国家强硬回击美国影响力,中国部分军事官员则作出了冷静的表态。 国防大学教授李殿仁中将在两会间隙告诉路透,“中国根本威胁不到美国。” “只要有一点点常识都知道,我们的实力根本比不了美国。经济、科技与军事方面的差距很大。我们怎麽能威胁到他们?” 国庆阅兵

中国崛起硬实力

中国和平崛起硬实力更重要 开宗明义,何为和平崛起,和平崛起指的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内需,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那何为硬实力呢?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表现为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影响力。1978年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政策,自此,中国走上了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在我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但谁更重要,就在于谁更有利于解决我国崛起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推动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平崛起而言,属于硬实力的经济,军事,科技力量是最重要的,更是决定性的。下面我方将从四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没有坚强的硬实力基础,无论是提高国民文化程度,形成国家意识形态,还是增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国家凝聚力,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硬实力是基础,软实力是上层建筑,再好软实力缺乏坚实的基础,也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如果说硬实力是拳头,软实力是手掌,握紧拳头才能抓住东西啊。 第二,从中国当今国情来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毛泽东指出,中国最大的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现今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发展生产力?不是依靠民族精神,更不是依靠意识形态,而是依靠科技与经济啊! 第三,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取决于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神舟系列的发射,三峡大坝的修建,鲛龙号的入水,洲际导弹,核武器的研发,这些科技成果在中国抵御外侵,维护世界和平中,起来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我国GDP达到5879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的强盛让我国更是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结合,相互渗透。 最后,在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取得如此的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目标上,领土,领海争端问题频发,国内,东西都发展不平衡,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问题的存在,恩格尔系数偏高,未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这更要求我们壮大科技力量,改善经济体制,合理利用已有资源,使中国靠着自身的强大实力和平崛起。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中国和平崛起硬实力更重要。

第五讲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第五讲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一、土地管理的概念及我国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7年9月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志着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第一次拥有了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确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严格按照管理需要和分类学的要求,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归纳和划分。一是区分“类型”和“区域”,按照类型的唯一性进行划分,不依“区域”确定“类型”;二是按照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四个主要指标进行分类,一级类主要按土地用途,二级类按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进行续分,所采用的指标具有唯一性;三是体现城乡一体化原则,按照统一的指标,城乡土地同时划分,实现了土地分类的“全覆盖”。这个分类系统既能与各部门使用的分类相衔接,又满足当前和今后需要,为土地管理和调控提供基本信息,还可根据管理和应用需要进行续分。本分类系统能够与以往的土地分类进行有效衔接,不至于造成土地基本信息“断档”。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客观历史原因,多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分类标准不统一,土地资源基础数据数出多门、口径不一、数据矛盾,对于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和国家宏观管理科学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的统一,将避免各部门因土地利用分类不一致引起的统计重复、数据矛盾、难以分析应用等问题,对于科学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掌握真实可靠的土地基础数据、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乃至国家宏观管理和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一般而言,国家把土地管理权授予政府及其土地管理部门。因此,土地管理也是政府及其土地管理部门依据法律和运用法定职权,对社会组织、单位和个人占有、使用、利用土地的过程或者行为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土地管理是一项古老的政府职能。有了国家,就有了土地管理。古代国家的土地管理职能较为简单,主要限于土地财产制度的管理。到了近代,土地管理的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突破了传统的土地财产制度范围,开始进行土地利用管理,并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管理日益深化。到了现代,随着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的提出,土地利用管理又融入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内容。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土地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籍管理,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权属管理和地籍档案管理等内

中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

中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 姓名:曾强 单位:江西应用职业技术职业学院国土资源工程系11土管01班 摘要:中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是根据历史发展形成的,符合了一定的中国土地国情,并且有中国法律制度的规范保障。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好多问题,中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着很多缺点和不足。为此本论文通过分析目前土地征收制度的法律规定、现状以及征收程序,借鉴国外发达资本主义的土地征收制度,分析其中的弊端,提出完善中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土地征用、征地补偿、公共利益、土地所有权

一、中国现行征收制度的法律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 1.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2.关于国家征收土地的规定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1.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关于征收土地的规定 第二条: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二、中国现行征收制度的现状和征收补偿办法 (一)中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的现状 中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的具体内容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所规定的。除了农村集体和个人为了兴建乡镇企业或者村民住宅外,土地管理法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建设。当建设单位确实需要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时,必须经过土地管理主管部门批准,通过国家征用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家所有的土地,然后通过出让或者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管理法也规定了各级政府对于征用各类土地,包括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和其他土地的审批权限。根据自

中国为什么能崛起

中国为什么能崛起 中国崛起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势力的增长。与历史上的强国崛起所走的道路不同,中国不是依靠对外扩张、掠夺,而是依靠改革开放、独立自主、和平发展,是世界上新型的中国和平崛起。 一、中国崛起的内涵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征的战略发展道路。这就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这是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各国都在思索的问题。毫无疑问,判断中国崛起的标准,应当一方面衡量中国的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否可称之为崛起,另一方面衡量中国的崛起所走的道路是否是和平发展之路。 首先,中国崛起的标志应当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当然其重点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从1983—2011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均为9%以上,这期间超出了美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中国2010年GDP总量经过调整后达到401513亿元,比上年增加10.4%。同时应该看到,我国这些年经济发展资源、生态等方面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只有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人均GDP、科教、人口素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崛起。 其次,中国崛起的道路应该是和平的。中国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通过武力或其他强权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崛起,只能采取和平方式发展自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用和平的手段处理国际关系,坚持以和平共处为原则同国与国开展外交。在各个领域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相互合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减少和消除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产生的疑虑。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了中国致力于和平的方式发展自己,不仅为地区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而且也为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不懈努力。 中国崛起不仅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二、中国崛起的必然性 (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决定了中国必然实现和平特色的崛起。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20世纪80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中国经受住了巨大挑战,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成为新时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亮点。它用成就证明?中国的发展道路非常独特,极具中国特色,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待资本主义,它没把资本主义当成目标,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决定了中国必然走不称霸的与众不同的的和平特色道路。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是个灾难,是把历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 (二)中国传统外交政策的和平特色为当代中国和平崛起奠定了基础,规定了方向。 外交是一个政府内政的延伸和体现。中国传统外交政策植根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内敛民族本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重稳、求实、谋和?精神的影响,充分体现出和平特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

中国建国以来土地制度的变迁

中国建国以来土地制度的变迁 摘要: 农村土地始终是中国农村的核心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就不能不看到土地背后的利益博弈,正是土地利益的博弈推动着土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运动、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土地承包制的历程。目前,土地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现行土地制度也面临严峻挑战,必须从深层次方面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关键字: 中国土地制度变迁 一、为什么会发生制度变迁 在国际环境和国内现实约束下,国家采取最优的土地制度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当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改变,原有的土地制度对于国家来说不经济,国家会主动进行制度变迁,稳定各方利益,促进经济增长。 二、我国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5土地改革阶段。 土地改革正真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改革法规定以乡为单位,没收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按人口公平无偿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农。国家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其政治权威。 土改完成之后为了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农机具和农田水利等问题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 第二阶段:1956-1978土地集体化时期。 1950年开始合作化运动、1956设立年高级社、1958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变土地由农民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将分散的家庭经营变为集体统一经营,为农村提供了公共积累,也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劳力和资金,但是这种经营方式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太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第三阶段:1978年之后家庭承包阶段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使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分离。1982-1984推行大包干小包干等方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到1984年全国几乎全部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1984年中央要求将土地承包期延长到15年不变,1993年又提出延长30年承包经营权不变并允许有偿转让的政策,加强了农户产权。2004年免除了农村的税费,农村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大大提高,农业增长迅速。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历程的启示 1、土地改革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适时的不但推进农村工作制度的创新。 2、尊重农民的选择,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 3、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和专业性。 4、改革农地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归属、稳定土地承包制、调整产权结构。 参考文献: [1]秦建军,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嬗变[j],经济问题探索,2011(2)。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P290。 [4]林毅夫,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P80-8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