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笛卡尔的生平介绍

关于笛卡尔的生平介绍

关于笛卡尔的生平介绍
关于笛卡尔的生平介绍

关于笛卡尔的生平介绍

法国哲学家、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笛卡儿,以发现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写哲学,对近代哲学而言,这种令人敬佩的文学感是值得庆幸的。那你知道笛卡尔的生平经历介绍有哪些吗?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哲学家笛卡尔生平介绍笛卡儿的父亲是一位拥有大量地产的地方议员,他死后,笛卡儿卖了这些地产,转而投资商业,每年能够获得六七千法郎的收入。

在1612 年之前,他有八年的时间在一所耶稣会学校读书,在这里,他获得了比一些大学生还要好的数学教育。这之后,他隐居在巴黎郊区,在那里潜心研究几何学。后来,他的朋友们扰乱了他的生活,于是他躲进了荷兰军队之中。

在军营里的头两年,笛卡儿依然过着不受干扰的沉思生活,后来他参加了巴伐利亚军。在巴伐利亚,由于天气寒冷,他经常躲在一个火炉边思考。他自己说,他的一半哲学思想就是在那时形成的;苏格拉底有在雪地里沉思的习惯,而笛卡儿的大脑似乎在觉得暖和时才能思考。

1625 年,笛卡儿在巴黎定居。他的朋友们经常在一大早就来拜访他,而此时的笛卡儿还没有起床,这让他苦恼不已。于是,在1628 年时,他再次参军。之后,他在荷兰住了20 年,因为17 世纪的荷

兰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有思想自由的国家。

有段时间,笛卡儿与瑞典女王有了信件联系。笛卡儿赠给了她一篇关于爱情的论述,还送她一篇论灵魂的文章。为了答谢笛卡儿,女王邀请笛卡儿到她的王宫里居住。但是,除了笛卡儿睡意正浓的凌晨5 点,女王再也抽不出任何时间听笛卡儿给她讲解哲学。所以,对于体质一向孱弱的笛卡儿而言,在冬日里早起,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笛卡儿终于一病不起,于1650 年2 月逝世。

笛卡儿的哲学带有主观主义倾向,他认为物质是只有从对于精神的所知出发,并通过推理才能认识的东西。欧洲后来的唯心论者以此为荣,而英国经验论者却恰恰相反。近代哲学很多提出问题的方法都源自笛卡儿,只是他提出的解答没有被接受。

笛卡儿常感叹自己无知,他说知识越是渊博越是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有人曾对此大惑不解,问他:“您具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为什么总是感叹自己无知呢?”

他答道:“哲学家芝诺用圆圈来表示知识的范围,圆圈里是已知的知识,圆圈外是未知的知识,知识范围越多,圆圈越大,圆周也越长,圆圈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因而未知部分当然也就更多了。”

笛卡儿不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很少读书,工作时间也很短。他的成就仿佛都是在短暂的精神集中时取得的。《方法论》、《沉思录》、《哲学原理》等记载着笛卡儿的大部分科学观点,都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笛卡儿是第一个拥有高超的哲学能力并接受了新物理学和新天文学影响的人。他另起炉灶,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是自亚里士多德以后从未有过的,是给科学带来新的自信的标志。

笛卡尔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笛卡尔靠着天才的直觉和严密的数学推理,在物理学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从1619年读了约翰尼斯;开普勒的光学著作后,笛卡儿就一直关注着透镜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参与了对光的本质、反射与折射率以及磨制透镜的研究。他把光的理论视为整个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笛卡尔坚信光是“即时”传播的,他在著作《论人》和《哲学原理》中,完整的阐发了关于光的本性的概念。笛卡尔运用他的坐标几何学从事光学研究,并在《屈光学》中首次对光的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与荷兰的斯涅耳共同分享发现光的折射定律的荣誉。他认为光是压力在以太中的传播,他从光的发射论的观点出发,用网球打在布面上的模型来计算光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从而首次在假定平行于界面的速度分量不变的条件下导出折射定律;不过他的假定条件是错误的,他的推证得出了光由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速度增大的错误结论。他还对人眼进行光学分析,解释了视力失常的原因是晶状体变形,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

他还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彩虹现象,并且通过元素微粒的旋转速度来分析颜色。

在力学方面,笛卡尔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例如在《哲学原理》一书中,举出在航行中的海船上海员怀表的表轮这一类

生动的例子,用以说明运动与静止需要选择参考系的道理。

笛卡尔在《哲学原理》第二章中以第一和第二自然定律的形式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阻碍或偏离为止。这里他强调了伽利略没有明确表述的惯性运动的直线性。

在这一章中,他还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动量守恒定律:物质和运动的总量永远保持不变。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笛卡尔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的原始形式(笛卡尔所定义的动量是一绝对值,不是向量,因此他的动量守恒原理后来也被证明是错误的)。

笛卡儿对碰撞和离心力等问题曾作过初步研究,给后来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女人一生必读的100本书

女人一生必读的100本书 一、假如爱情 让我来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马《茶花女》 灵魂的哲学与博——司汤达《红与黑》 越过爱情,看见春暧花开——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我爱你,与你无关——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这简直像戏一样——威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永远不用说对不起——西格尔《爱情故事》 山在那里,你在心碎中微关——岩井俊二《情书》 充满暗礁的爱情海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终究成了一种传说——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温柔而坚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粉色的小爱情——堀川波《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地方》 有天堂,但是没有道路——北村《玛卓的爱情》 我深深爱着,我深深绝望着——杜拉斯《情人》 美与爱是独立的——川端康成《雪国》 二、生命本真 难得糊涂的爱情与婚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火中成长的美丽与坚强——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用哲学来思考——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奥德修斯式的传奇——雨果《悲惨世界》 二十四小时,路过爱,走过禁区——霍桑《红字》

被枝丫割破喉咙后的哀鸣——考琳·麦卡洛《荆棘鸟》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 值得一生的等待——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再翅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只有渺小的人物,没有渺小的爱情——西奥多·德莱塞《珍妮姑娘》黄叶铺满地,我们已不再年轻——路遥《平凡的世界》 生佝寂寞,死的单调——萧红《呼兰河传》 爱上你的心——雨果《巴黎圣母院》 爱和欲的煎熬——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我的成长与战争共呼吸——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 沉重的枷锁——张爱玲《金锁记》 青春恋爱物语——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在自我面前忏悔吧——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片刻的浮华盛世——莫泊桑《项链》 战争,让女人走开?——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包容的爱还是彻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三、诗意盎然 天籁微语——泰戈尔《飞鸟集》 从“黑暗意识”中苏醒——翟永明《女人》 溶解心灵的秘密——舒婷《舒婷诗集》 爱,我们曾共同用有——叶芝《当你老了》 你最荚的气质足自由——惠特曼《草叶集》

陈毅生平经历

陈毅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1901年8月26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三)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武装押送回国。1922年回到四川家乡,通过与蔡和森通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并经颜昌颐、肖振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战争时期 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5师73团政治指导员,率部参加湘南起义。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中共工农革命军第1师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第6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22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军委新4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副军长、新4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新4军代军长、新4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1938年被当时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1940年11月4日由于在黄桥战役中表现优异,成功分化、瓦解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九军,赢得毛泽东的赞赏。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中共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上海市市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在上海市任职期间,曾着手解决了通货膨胀问题,并下令对上海文艺界作出保护。 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8年2月起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陈毅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中国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等划分了边界。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曾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 人物逝世 文革期间,陈毅、谭震林等人与四人帮斗争,被对方划为“二月逆流”。1969年10月,陈毅被以“战备”为名,疏散到石家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卷入了所谓“二陈(陈毅、陈伯达)合流”。 1971年1月16日,腹痛加剧,发现患有肠癌。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在北京西郊八宝山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亲临现场。逝世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他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

传承陈毅精神演讲稿

爱我中华振我中华 历史的风,吹翻起75年前的那一页。浮现在我眼前的是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冷飕飕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而此时,怯懦可笑的国民政府却畏于帝国主义的淫威。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来求的一时的安稳。 帝国主义者屠刀所指,山河血染,日月失色。处处扼咽喉,天涯何处是神州?堂堂中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呻吟…… 令人欣慰的是,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走上北平街头,高举正义的旗帜,奔走高呼,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战,向怯懦的卖国者宣战。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忘不了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刺刀,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了一曲“爱我中华”的赞歌;忘不了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更忘不了那千千万万个,为了中华之崛起,不断探索着,奉献着的中华儿女…… 陈毅元帅曾写道: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正是那些执

著的中华儿女,用拳拳爱国之心,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拖出了地狱之门,抹去了祖国母亲凄苦的泪水。是他们,用坚毅不挠的行为告诉世界:中华民族不可欺!他们用顶天立地的姿态,写下了“爱我中华”的大字。 沧海桑田,神舟巨变,黄皮肤的民族终于在屈辱中站起来了!她腰板挺直,头颅高昂,她终于扬眉吐气。冲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苏美两国的核垄断;“神州系列的成功,圆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北京奥运会的大放异彩,更是向世人宣布:中国不再是东亚病夫!建国六十周年的大阅兵、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无一不体现着我们的雄壮国威……中国正一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一个不一样的中华民族! 同学们,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的战场便是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应多关心国家,了解历史,用百倍的努力,在学得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把学习、理想、抱负和国家前途命运相联系。同学们,让我们怀着“祖国兴盛我有责”的信念,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吧。把自己交给祖国,把祖国扛在肩上,大声说:爱我中华,振我中华!

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浅谈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勒奈·笛卡尔作为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创始人不仅奠定了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主要原则,更是为17世纪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在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时至今日,笛卡尔在西方哲学中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些流派、观点都直接或间接与他产生关系,从他的思想和方法中汲取灵感。而他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就是他对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 一、笛卡尔之前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这个词源于希腊文ta meta ta physica ,字面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它最初只是安德罗尼柯(Androicus)在整理和分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讨论终极本原问题的著作排在其物理学之后而得名。此书进入中国,由于其内容具有超感性、非经验对象的性质,与魏晋时期的玄学相似,曾被译为“玄学”。后来严复据《易传系辞上》中“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之说,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再后来,在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被赋予与辩证法相对的,某种机械的,静止的和绝对僵化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也是在这一含义上使用该概念的。 形而上学问题涉及到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尤有重要意义,它是哲学问题的核心和基点,甚至成为哲学的同义词。

1.形而上学意义的开端 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始,西方哲学就把探索“始基”,即宇宙自然永恒普遍之本质的形而上学问题提了出来。后来巴门尼德提出更为一般的“存在”作为万物的“始基”,从而奠定了他在形而上学史上的“开端”地位。巴门尼德认为有两条不同的研究途径:一条是主张“存在着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主张“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必然存在。” 保罗·爱德华兹(P.Edwards)在其主编的《哲学百科全书》的“形而上学”篇中这样认为:“最恰当地说,形而上学开始于巴门尼德,因为在他残留的作品中表现,至少是暗示了作为一门独特的哲学探索的形而上学的一些典型特征”。[1] 在巴门尼德之后,苏格拉底(Socratee, 公元前468—前399)对形而上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他把神和心灵作为哲学的对象,对事物的目的进行研究。其次,他提出“美德就是知识”命题。这个命题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不仅可以推出善就是真,且具有“合理的利己主义”。再次,他对一般伦理定义进行寻求,为形而上学的基本对象的确定提供了前提。

阿·费·洛谢夫所代表的俄罗斯精神的复兴

2012年第1期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2012, №1 总第35期Russian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Serial №35 阿·费·洛谢夫所代表的俄罗斯精神的复兴1 阿·阿·塔霍—戈基王希悦译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提 要:本文介绍了洛谢夫生平及其主要创作,在线性梳理中见出其学术成就及思想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洞察到作为哲学家、美学家、语文学家、宗教思想家的洛谢夫体现出的俄罗斯思想及俄罗斯精神内涵。 关键词:洛谢夫;生平与创作;俄罗斯思想;俄罗斯精神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洛谢夫1893年9月23日生于俄罗斯南方城市新切尔卡斯克。他的父亲费奥多尔·彼得罗维奇是位典型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中学数学教师)、具有天赋的音乐家(小提琴手、乐队指挥),因为对放荡不羁的无序生活的向往,他辞去了中学教师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他离家出走,抛弃了妻子娜塔利娅·阿列克谢耶夫娜以及年幼的儿子。仅有一次,已经成为16岁青年的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才见到父亲一面,同时他懂得了自童年起母亲就是他的依靠。母亲是位严守规范的女性,她无私地爱着儿子,为了儿子在中学毕业后可以去莫斯科的大学读书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 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经常饶有兴致地回忆起古典中学时期的生活。这里有出色的教师讲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但丁、歌德的《浮士德》、拜伦等人的作品。这里有著名的语文学家捷林斯基的朋友捷克人米克什,正是他唤起了洛谢夫对古代语言、希腊语、拉丁语的终生热爱。学校的都监允许洛谢夫自由地进出剧院,在那里还是中学生的洛谢夫就已经多次欣赏过来省里巡回演出、由著名演员出演的众多古典剧目(莎士比亚、席勒、易卜生2、梅特林克3、契诃夫等人的作品)。年轻的洛谢夫还经常从《环球世界》、《自然与人》、《知识学报》等杂志上做摘抄,着迷地阅读法国天文学家卡米尔·弗拉马里昂的小说,天文的星空对洛谢夫来说是第一个无尽的形象,“无尽”这一概念后来成为了他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中学校长弗罗洛夫敏锐地注意到年轻人对弗·索洛维约夫哲学的兴趣,亲自询问他作为奖励需要哪些书籍,并在升入中学的最高年级时向他赠送了索洛维约夫的8卷本文集。当时由卡尔波夫教授翻译的柏拉图的作品也出现在中学生洛谢夫的藏书之列。在中学学习的同时,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也在私立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老师斯塔吉是意大利人、佛罗伦萨音乐学院的获奖者,因命运的捉弄使他流落到俄罗斯的南方。据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回忆,临近中学毕业时,他已经打算成为哲学家兼语文学家,这也是他一生的追求。1911年他考入莫斯科皇家大学(以获得金质奖章的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同时在历史语文系的哲学及古典语文学两个分部学习,并于1915年毕业。1914年,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被派往柏林进行科学调研,他曾在那里的皇家图书馆工作,听过瓦格纳的歌剧,但是战争中断了学业,他不得不提前回国。对于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的大学毕业论文《埃斯库

重读笛卡尔的_第一哲学沉思集_

一、笛卡尔的生平及其思想来源 1.笛卡尔的简介勒奈·笛卡尔(1596.3.31-1650. 2.11)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笛卡尔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在他8岁时就进入拉夫赖士的耶稣会学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1613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616年毕业于普瓦捷大学。毕业后,笛卡尔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1621年笛卡尔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尔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等。1649年笛卡尔受瑞典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但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并在1650年2月去世。 2.笛卡尔的思想来源及其时代背景 笛卡尔的时代正是欧美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如哥白尼于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全面阐述了他的太阳中心说。这一学说摧毁了统治 1000多年之久,被经院哲学作为“科学根据”的亚里士多德——— 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同时在1543年,维萨里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系统地叙述了人体的构造,否定了基督教的上帝用男人身上的肋骨造女人、耶稣通过复活骨使死人复活的无稽之谈。在天文学方面,伽利略以望远镜发现了金星的变像,他还发现了惯性定律、自由落体定律、抛物体定律、钟摆等时性定律和许多自然规律,等等。这些打破 了封建科学的自然观,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笛卡尔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然而,在笛卡尔那个时代,欧 洲盛行的是经院哲学和神学,但是,到了17世纪,经院哲学似乎有退化的现象。主要的问题变成了死的教条,不求进步,在细微末节上则辩论不休。人们用来讽刺这个学派的例子是,“一个针尖上能够站立多少个天使?”面对这样一个传统哲学和传统方法,笛卡尔获得了一个观念,就是他要建立一个新的方法和一套新的哲学:他计划一次哲学的革命。 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受到了先哲们多方面的启迪。 如笛卡尔受柏拉图哲学影响颇深,笛卡 尔将柏拉图的回忆说,改造成“天赋观念说”,认为人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它们是上帝赋予的永恒真理。《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主题就是论证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笛卡尔还受到奥古斯丁哲学的影响。笛卡尔和奥古斯丁一样,把“灵魂”和“上帝”作为自己哲学的两大中心概念,把证明上帝存在和灵魂与肉体的区别确立为自己哲学的中心任务。关于人的存在,奥古斯丁认为,我的存在是通过我的思维来证明的,思维的确实性证明了自我存在的确实性,我在思维是千真万确的。同时,我还会犯错误,这是思维出了毛病,从我犯错误就可以证明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决不会犯什么错误。因此得出结论,“如果我犯错误,所以我存在”。笛卡尔吸取了奥古斯丁的证明方法,也是从思维的存在来证明我的存在,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这可以说是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思想渊源。 二、关于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的沉思 1.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笛卡尔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及灵魂不灭的神学思想,采用了彻底否定一切、怀疑一切的策略,借以从否定中逐步建立他所需要的肯定。他先让自已怀疑自然的存在、自身的存在,继而怀疑上帝的存在。对于感官所获得的一切认识,他统统进行了否定。即使是他正在挥动着的手,他也怀疑是 重读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 原海琴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 抚顺 113001) [摘 要]笛卡尔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 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他的哲学思想浅显易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主要论述了上帝的存在和灵魂不死,对于经院哲学来说是一场哲学上的革命,重读他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笛卡尔;沉思;上帝;灵魂;经院哲学 [中图分类号]B565.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1)02—0034—02 [收稿日期]2011—03—14 [作者简介]原海琴(1986—),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主研:西方哲学。 2011年第2期理论观察 N o.2,2011(总第68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 erial N o.68 34——

笛卡尔思想

1、笛卡儿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 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但他还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并论证以广延为其属性的独立物质实体的存在。他认为上述两实体都是有限实体,把它们并列起来,这说明了在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论者。笛卡儿还企图证明无限实体,即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上帝是有限实体的创造者和终极的原因。笛卡儿的认识论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他主张唯理论,把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和演绎法应用于哲学上,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 对此,因为他的卓出成就使他的上帝的存在言论得到一时的风靡,导致人们思想的偏离,使那时的研究方向以及言论发生错误。 2、笛卡儿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他的关于自然哲学的思想对于人体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 器致使人们缺少了自主能动性。 3、笛卡儿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反映了他的上述哲学思想。他同意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的某些科学观点。他否认真空的存在,但又同意原子论学说。笛卡儿对物理学的发展曾做出很大贡献。他论述了动量守恒问题,提出宇宙永远保持着同量的运动。他还推导出了抛

体的轨迹,发现了光的折射的基本定律。在光学理论上他坚持光的微粒说和光是一种压力的观点。他所论证的光在密介质中比在疏介质中走得快的观点却被费马否定了。 他的对于真空的否认致使科学发展的步伐落后了好几年,对于光在密介和疏介中得传播速度的看法与论证导致了一段时间的人们的错误认知。 4、笛卡儿最杰出的成就是在数学发展上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在笛卡儿时代,代数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笛卡儿致力于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研究,于1637年,在创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何学。他的这一成就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解析几何直到现在仍是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 虽然没这些思想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方法的论证,致使很多更简便的方法研究延后。 5、笛卡尔是近代哲学史上天赋观念说的典型代表,他对天赋观念的理解既体现于起初提出的“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中,又体现于后来提出的“天赋观念潜在说”中。然而,最能反映其基本思想的,则是前者,即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哲学目的和方法密切相关的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笛卡尔曾明确表示,他要建立一种与经院哲学不同的、具有确实可靠基础和实际效用的哲学,以便帮助人们获得确定性知识,从而达到认识自然、支配自然、造福人生的目的。应该看到,在这一点上笛卡尔与近代经验论者培根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过,在通

第十二讲 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

第十二讲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潘纯琳 目录 现代主义概述 第一节象征主义 第二节表现主义 现代主义概述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也涉及绘 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 流小说等。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 艺术表述。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 物。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受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影响较大,尤其是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 义文学,强调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摹仿自然,而且所摹仿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感觉到,以往的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摹仿自然理论 的指导下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使得文学自身应有的表现功能相对萎缩,艺术形象中的客观外部因素过于突出,而主观内在因素一定程度上遭排挤了。于是,他们开始

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基本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 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显示了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本身又是传统文学演变的结 果。一些浪漫主义作家以后转向了象征主义,如波德莱尔、马拉美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一些作家,像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已经开始关注人的内宇宙,现代主义作家则大大发展了这种倾向。 ?(二)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处在急剧的文化转型时期。世界的混乱、战争的恐怖、社 会道德的衰落,使人们深感失望与不安,作为西方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观念开始崩溃,表现出了虚无主义的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文化批判,本质上是基于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 这种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四方面表现出来: A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B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表现了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 对立; C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就是他人对个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 D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家对 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三)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 ?第一,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对主观真实和内倾性的刻意追求,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

陈毅简介资料 陈毅的简介资料

陈毅简介资料陈毅的简介资料 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下面是X给大家整理的陈毅的简介资料,供大家参阅! 陈毅简介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 1977年其遗作专集出版。 陈毅人物生平 战争时期 陈毅,1901年8月26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三)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现成都工业学院)。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

月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武装押送回国。1922年回到四川家乡,通过与蔡和森通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并经颜昌颐、肖振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陈毅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国共产党委员会书记。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率部参加湘南起义。 中国土改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第六军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新4军分会副书记、新4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新4军代军长、新4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建国时期

《第一哲学沉思集》读后感

《第一哲学沉思集》读后感 机械131 陈明俊学号:1307200016 在本学期的选修课程中,西方哲学经典赏析的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我认真研读了这本书,通过《第一哲学沉思集》的阅读和学习,我体会到了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在实践中不断被追问而产生的,又在思维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加以完善并再次运用于实践中的。笛卡尔是一名“理性的”唯心主义者,他在本书中通过六个沉思确立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 在第一个沉思叫做“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笛卡尔认为有许多见解都是很可疑的。要寻求真理,就必须抛弃掉已经获得的对事物的认知,重新确认对心灵及事物的认识。“我不能不假思索就接受它们,而要先假定它们都是虚假的,克服习惯和成见对自己的影响,对其加以反复考察,找到我可以确定为真的东西。”我觉得在这个沉思里,两点是值得学习的:一为敢于否定的观念,就是提醒我们要敢于向老旧的思想和传统提出挑战;二为打破前人所指定的思维定势或教条,产生新的,也许是更好的思想。 在第二个沉思中,笛卡尔论证了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为何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的问题,在他看来,躯体只是被灵魂依附的一个物体,如果自己没有任何思维的话,那么个体就没有存在性,进一步突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留传千年的经典论断。恰恰在这一点上,笛卡尔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最终他把自己的哲学性质引入唯心主义的殿堂。但他又并不否认外在物体客观存在的事实。另外,他认为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这里的精神指的是“自我”,在复杂的物质世界中,的确只有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己。但现实生活又并非如此,比如许多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从而导致毕业即失业,就算找到工作也很快便觉得不适合自己而辞职。在现实生活当中,许多人都没能做到真正深入地认识自己,从而走向失败。 第三个沉思里,笛卡尔用尽各种办法论证上帝的存在,而且以一个无神论者的角度论证,通过各种反方向的逆推导给出了上帝存在的理由。“上帝或者神、妖等是否存在”的话题由古到今一直被世人所讨论,虽然各种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并不存在上帝这个人,但是笛卡尔认为上帝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

古希腊哲学主要思想学派概述

古希腊哲学主要思想学派概述 摘要: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许多自然哲学思想。概括分析其内涵,含有丰富的科学思想成份:一是对自然加以自然主义解释;二是将自然本质数学化,提出数学天文学;三是从实体的角度考察事物的形成与变化;四是将世界逻辑化并进行相应的经验观察。所有这些对于近代科学的诞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然哲学,科学数学化,原子论 Overview on main factions of natural philosophy of ancient Greek Abstract: the philosopher of ancient Greek has proposed many thoughts on natural philosophy. Summarizing their connotation with abundant elements of science, there are four aspects: firstly, naturalism explanation about nature; secondly, mathematicing the essence of nature and proposing Mathematics astronomy; thirdly,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things in substance aspect; fourthly, making the world logical and doing related observation. All of these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birth of modern science. Key words: natural philosophy, mathematicization of science, atomism 希腊哲学的直接前身是原始的神话和自然宗教的世界观。希腊神话是一种把人和自然混沌不分的幼稚幻想的世界观。古希腊哲学同它最初分离就在于把人和自然区别开来,排除拟人观而把自然万物当作在人之外的对象来对待。古希腊人由此就产生了一种对自然本身来了解自然、寻求客观的原因和理由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1]正因如此,我们看到最初的哲学只能是自然哲学。然而,人们关心的当然不只是自然,关心自然还是为了人类自己。人们创造的神话不仅包括自然,而且还包括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神话比最初的自然哲学包含着更全面的因素。哲学在思维方式上已经胜过了神话宗教,但还需要继续从那里学习和吸取营养,从那里获得某种智慧,并使哲学的研究从单纯的自然转回到研究社会和人生。哲学是通过哲学家们分别研究了自然和社会和思维之后,才逐渐形成和成长起来的。 在古希腊,科学处于萌芽状态,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没有区分开来,哲学家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以思辨和直观的方式进行的,他们开始探寻世界的成分、组成、形式结构和它的运行,深入思考、推论和证明自然的法则,形成对自然的独特看法。这些看法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思想成份,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倡导反思和扬弃,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先导。 一、米利都学派 古希腊第一个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提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水”。泰勒斯是根据对自然的观察,用自然的因素来解释自然的。必须明确的是,他所说的水不是我们现代自然科学所理解的水,也不是指万物的基本物质成分是水,而是指万物的开端、开始和起源是水,水是生命的本原,渗透在宇宙的万事万物中,使宇宙成为一个有机体。根据他的这一命题,宇宙作为生长、生成、生活的生命整体的本质就揭示出来了。这种含义可从下面他的一段话中反映出来:“宇宙的心灵便是神,万物是活的,而且充满了精灵;正是通过基础性的水,宇宙的运动贯注着神圣的力量。”[2] 米利都学派自然哲学的提出不是纯粹的猜测,是以一定的自然观察和思考为基础的,他们的问题意识一代比一代强。尽管他们所持有的是一种有机生成论的自然观,尽管早期的希腊哲学家们还远不是无神论者,很多思想还带有很强的早期神话的味道,但他们与神话的解

陈毅生平简介

陈毅生平简介 中国网 | 时间: 2006-08-10 | 文章来源:中国网 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字仲弘。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1921年10月被武装押送回国。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春到重庆,任《新蜀报》文艺副刊主笔。同年秋赴北京入中法大学学习,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法大学中共支部书记。同时加入文学研究会,创作和发表革命的文学作品。1925年任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中共党团书记。经中共组织批准,参加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工作。 1926年3月参与组织北京反对八国通牒大会和游行,对帝国主义和制造"三一八"惨案的段祺瑞政府作坚决斗争。8月被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派赴四川从事兵运工作,并参加泸(州)顺(庆)起义的组织工作。1927年春到武汉,5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 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后,他转赴江西,在抚州(今临川)赶上南下的南昌起义军,被任命为第11军25师73团团政治指导员。入粤后,该部分守三河坝,归朱德指挥。起义军主力于潮(安)汕(头)地区失败后,他挺身协助朱德重新编组部队,转战闽粤赣湘边界,大力进行思想和组织纪律的整顿,开展群众工作,支持农民运动,并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连队,加强基层政治工作,推进了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政治工作建设。1928年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党代表、湘南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同时兼任中共郴县县委书记,深入各乡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府和地方武装,在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4月同朱德率湘南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4军,先后担任该军第12师师长、中共红4军军委书记、前委书记等职,并当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参与领导创建和保卫井冈山

最值得一读的49本经典书籍

最值得一读的49本经典书籍 阅读经典书籍可以增加你的学习经历。原因在于,这些经典书籍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让你透过不同“镜头”审视问题,而且它们极有可能与未来相关。阅读经典书籍是个绝妙的脑力练习,将会赋予你强大的智力工具。 有许多受信赖的推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经典好书。这些推荐可以在莫蒂默·阿德勒(Mortime r J. Adler)和查理·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的《教你如何读书》(How to Read a Book),苏珊·怀斯·鲍尔(Susan Wise Bauer)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思维》(The Well-E ducated Mind)中找到,我认为他们推荐的书籍都是高质量的。你可以阅读他们推荐的完整书籍信息(附有如何阅读的建议),但在这里我直接列举这两本书共同推荐的书籍书名。 虽然我相信任何一本他们推荐的书籍都很精彩,但为了保险起见,我认为他们一同推荐的书籍很伟大。 事不宜迟,以下是推荐的书籍,附有亚马逊链接以及免费下载地址(如果有的话): 小说 唐吉诃德(塞万提斯)- 下载 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 下载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 下载 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 下载 红字(纳撒尼尔·霍桑)- 下载 白鲸(赫尔曼·梅尔维尔)- 下载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下载 罪与罚(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下载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 下载 审判(弗兰兹·卡夫卡)- 下载 自传和回忆录 忏悔录(奥古斯丁)- 下载 蒙田随笔全集(蒙田)- 下载 第一哲学沉思录(笛卡尔)- 下载

笛卡尔的心灵哲学及其价值(一)

笛卡尔的心灵哲学及其价值(一) 摘要:心灵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成为他们批判的对象,因此,笛卡尔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是大多数哲学家所忽略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当代“本体论变革”中的部分思想对笛卡尔心灵哲学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心身关系取消主义解释主义同一论功能主义 最近三、四十年,心灵哲学作为哲学的一大分支,倍受哲学家的关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并且,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这一变革,共同的目的是批判、颠覆常识的心身观和潜藏在大多数哲学体系中的二元论幽灵。而作为二元论的代表者——笛卡尔,就不可避免的成为矛头所指。当然,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给哲学界带来的灾难不可视而不见。但是,当代心灵哲学所讨论的许多问题并未超出笛卡尔所思考的范围,而且一些重要思想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起来的,甚至一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超越笛卡尔的思想。 一、笛卡尔关于心灵哲学的基本思想 笛卡尔的关于心灵哲学的思想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自我意识。笛卡尔的方法是以“怀疑”开路的。他的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一沉思”就是普遍的怀疑。我在怀疑,这也是在说,我在思想。既然肯定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我的存在。在他看来,“我思”必然依附一个主体,那就是我。因此,我是存在的。既然我是存在的,那就必然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就具有广延的属性,属性又依附一定的实体,因而就推出了“物质实体”。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和本性就是思想。“思”就是以属性而存在的,和上面一样又推出了“心灵实体”。 心身关系。上面已经说了,笛卡尔的“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是从属性“广延”和“思”中推出来的。他认为,“广延”和“思”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看都不可能还原为对方,因此,它们具有不可还原性,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具有绝对的区别,进而,他就提出了心身二元论的思想。人和机器。笛卡尔是“人和机器说”的坚决反对者。他认为人不是机器,动物才是机器,因为人和动物的身体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所以它们也服从物质的普遍规律。他同意将动物和人的肉体看作机器。但是,一旦超出了肉体和物质的范围,进入意识和精神的层面,就不能将动物和人同等对待。 二、笛卡尔的心灵哲学的价值所在 不管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给哲学界带来了何种灾难,我们都不能被关于二元论的批判遮蔽了双眼,而对笛卡尔一概否定,对他的贡献置之不理。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怎样诋毁甚至诅咒他,我们仍应正视他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 笛卡尔为心灵哲学设定了共同的问题和对象。他认为,人是由物质和灵魂两种实体构成的,灵魂的特征是能思而无广延,身体则有广延而不能思。同时他又用身心交感论解释心身相互作用何以可能的问题。他的理论及其矛盾构成了近现代心身问题讨论的焦点。与此相关的,心与身有没有同一性,有没有“属”与“种”的关系,它们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是如何可能的,对此应如何解释,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尽管讨论的方式和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当代,心灵哲学这一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的变革”,一些哲学家以解构心灵,祛除隐藏在人们心中的二元论幽灵为目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极大地丰富了心灵哲学的思想。但是,他们讨论的部分问题并未超出笛卡尔所思考的范围,而且一些思想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起来的,甚至有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超越笛卡尔。下面,将结合当代本体论变革中的部分思想进行分析,以显示笛卡尔心灵哲学的价值。

黄克诚生平简介

黄克诚生平简介 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湖南永兴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55年0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基本信息 姓名 黄克诚 职业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宗教信仰 共产主义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 出生日期 1902年10月1日(壬寅年) 逝世日期 1986年12月28日 目录 人物简介 生平经历 个人荣誉 敢说真话 大事年表 传奇历险 婚姻家庭 人物评价 展开 编辑本段 人物简介 黄克诚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任职,参与北伐。之后参与领导湘南起义,之后陆续担任中央红军红四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红五军、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等,随后跟随主力进行战略转移,并到达陕北,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部长。八年抗战期间,陆续担任八路军115师第344旅、第二、四、五纵队政委,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等职位,并参与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其历任天津市委书记、湖南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位。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

因直言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被诬陷为“反党集团”而被撤职受迫害。文革后复出,任中纪委书记等。1986年,黄克诚在北京去世。 编辑本段 生平经历 1902年10月1日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下青村。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起在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等职。 1928年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起义,任永兴红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率部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不久改任第2路游击司令,返湘南活动。1930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的团、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第3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先后率部参加了巩固和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在“左”倾冒险主义领导时期,曾因反对进攻中心城市和抵制,“肃反”扩大化等数次被指责为“右倾”,并受到撤职处分,但他仍坚持原则,刚直敢言。1932年春反对冒险打赣州,在久攻不克,国民党军突然出击,部队损失严重的情况下,果断地指挥所部抗击和转移,使部队脱离了险境。长征中参加了3军团进行的主要战役、战斗。到陕北后曾任第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政治委员,与徐海东率部转战晋冀豫边地区,曾参加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参与指挥町店等战斗。1940年春任八路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率主力一部南下豫皖苏和皖东北地区,先后任八路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10月初,率部驰援黄桥作战,进至淮海盐阜地区,与新四军北上部队会师,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1941年后,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和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区党委书记。领导军民与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斗争,发展壮大部队,解放了苏北大片地区。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1950年递补为中央委员)。

陈毅生平简介

陈毅生平简介 陈毅(1901~1972)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01年8月26日诞生于四川省乐至县。字仲弘。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因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押解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毕业后被派赴四川万县,推动川军响应北伐。1927年春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 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反共后转赴江西,8月上旬在抚州赶上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第25师第73团团指导员。起义军南下失败后,与朱德等整顿余部,转战闽赣粤湘边。1928年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1师,任师党代表。同年4月与朱德率部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先后任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等职,参与领导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后历任新成立的第六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等职,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参与领导反“围剿”斗争,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两次获红星奖章。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他留下担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后转战赣粤边区,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曾赴湘赣、皖浙赣等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编组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任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1940年11月,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新四军代军长,继续领导华中军民进行反“扫荡”、反“清乡”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1947年1月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等创造性地执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在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中,指挥部队连续取得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的重大胜利。当蒋介石集中主力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时,又指挥孟良崮战役,一反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常用战法,出敌不意地歼灭全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主力整编第74师。1947年秋,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同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一部实行外线出击,挺进豫皖苏,与刘(伯承)邓(小平)野战军及陈(赓)谢(富治)兵团密切协同,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