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 重难点讲义巩固练习题 硅及其化合物49

高中化学 重难点讲义巩固练习题 硅及其化合物49

高中化学 重难点讲义巩固练习题 硅及其化合物49
高中化学 重难点讲义巩固练习题 硅及其化合物49

硅及其化合物

1.【易】(2012·沈阳高一测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SiO不溶于水,故SiO不是酸性氧化物22高温SiO作氧化剂Si+2CO↑中+2C====== B.在反应SiO22 SiO是一种空间立体状结构的晶体,熔点高、硬度大C.2 D.氢氟酸能够刻蚀玻璃,故不能用玻璃瓶来盛装氢氟酸A 【答案】项,在该反应不溶于水,但它能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解析】A项,SiO2是一种空间立体状结构的物质,项,由于SiOSiO作氧化剂,正确;C中SiO被C还原为Si,222能与氢氟酸反应,故常用氢氟酸刻蚀玻璃,不能用玻璃瓶项,SiO故熔点高,硬度大,正确;D2盛装氢氟酸,正确。

【易】用地壳中某主要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2.的重要作用。例如:;(1)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作吸附剂、干燥剂或催化剂载体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硅胶(4)(3)硅(或Si)或单晶硅Si)(2)二氧化硅(或SiO) 【答案】(1)硅(或2【解析】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正是由于这一性质且它的来源极世纪中叶开始,硅成为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硅芯片的使用,使计算机的体积大20其丰富,从大缩小。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抗干扰能力强,质量小且细,是一种非常好的通信材料。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主要利用其半导体性能,光电池是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硅胶多孔,吸附能力强,常用作吸附剂、干燥剂或催化剂载体。

)

【易】下列关于硅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3.2-A.硅酸盐中的阴离子都是SiO3B.硅酸盐都难溶于水

C.通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说明硅酸盐就是由各种氧化物组成的

D.NaSiO是一种最简单的硅酸盐,其水溶液可用作黏合剂32【答案】D

2-错;硅酸盐可以写成氧B,ASiO【解析】只有很简单的硅酸盐中的阴离子才是错;硅酸钠可溶于水,3化物的形式,但硅酸盐并不是以简单氧化物形式存在的,C错。

4.【易】下列关于SiO和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2A.CO、SiO都能与碱及碱性氧化物反应22B.CO和SiO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酸22C.CO 是酸性氧化物,SiO是两性氧化物22D.CO和SiO都是由相应的分子构成的22【答案】A

【解析】CO、SiO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及碱性氧化物反应,故A正确,C不正确;SiO 不溶于水,222也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B不正确;CO是由分子构成的,SiO是由Si、O原子直接构成的,22不正确。D故.

5.【易】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B.②③

.③④DC.①④C

【答案】正确。CSiO,③错;水晶的成分是SiO,而不属于硅酸盐,②错,【解析】光导纤维的成分是22

【易】有下列几个变化:6.

→CaSiO→Na→Na→H ),SiOCO①NaCO,④SiO,②SiOCa(NOSiO,③Na33222222332333) 其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①②B.②④A .③④.只有②DCD

【答案】不能和水反应生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SiO【解析】NaCO可以和SiO在高温下反应得到NaSiO;222332反应可得到可得到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NaCO;Ca(NO)和NaSiO;向成HSiONaSiO32232232323。CaSiO3

)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H7.【易】下列关于碳酸(HCO)和硅酸SiO.3232.两者均为弱酸A .两者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B 气体通入NaSiO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C.CO322 D.两者受热时均可以分解B

【答案】B不正确。【解析】硅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8【易】关于二氧化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B.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别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能跟水起反应生成酸.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不跟任何酸起反应DD

【答案】组成的空间∶2按是是由分子构成的,A水晶的主要成分为【解析】SiO,项正确;CO 而SiOSi和O1222项正确;SiO立体状结构的晶体,二者物理性质差别较大,B正确;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C2 D可以与氢氟酸反应,项不正确。SiO2

)

(9.【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能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硅不导电,能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 C.硅酸具有多孔性结构,可用作吸附剂或催化剂载体.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

【答案】D

【解析】硅与盐酸不反应,A不正确;二氧化硅与盐酸也不反应,B不正确;具有多孔结构,用作吸附剂↑+2HO,2NaOH项正确,SiO+4HF===SiF或催化剂载体的是硅胶,而不是硅酸,C 不正确;D224+SiO===NaSiO+HO。2232

10.【易】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答案】C

【解析】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可与F、2HF、强碱溶液反应,加热或高温下可与O、Cl等一些非金属发生反应。22 11.【易】下列关于水玻璃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矿物胶,既不燃烧也不受腐蚀

B.在建筑工业上可以作黏合剂、耐酸水泥掺料

C.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性能且不易燃烧

D.水玻璃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易变质

【答案】D

【解析】水玻璃是一种矿物胶,可作黏合剂、耐酸水泥掺料,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性能且不易燃烧,水玻璃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

12.【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CO反应,又能跟SiO反应的物质是()

22①NaHCO溶液②浓硫酸③NaOH溶液④碳3A.①②B.①③

.③④DC.②④

D

【答案】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同时二者均具有弱氧化性,一定条件下能与单质碳COSiO【解析】和22反应。

)

(13.【中】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A.加入过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B.加入过量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体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C.先加过量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氢氧化钠溶D 液中看其是否溶解D 【答案】

)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是(高考福建卷14.【中】(2010·

Z X Y 选项A Na NaOH NaHCO3CuSOCu(OH)Cu B 24 C C COCO 2 SiOH D

Si

SiO322.

【答案】C

不完全燃烧,2CO== ======错误;不能一步到Cu,B依据2C+O====【解析】NaHCO不能一步到Na,A错误;Cu(OH)232点燃点燃SiO,H正确;SiO不能一步到HSiO==== 2MgO+C,可知C2CO2CO +O====== ,2Mg+CO==32222223错误。也不能一步到Si,D

溶液;Ca(ClO)②NaSiO溶液;③中】(2012·天津高一检测)将过量的CO分别通入:①CaCl溶液;15.【23222) Ca(OH)溶液,最终有沉淀析出的是(④2B.②A.①②③④

D.②③④C.①③④

B

【答案】CaCOCa(OH)溶液反应时可生成CO与Ca(ClO)溶液、溶液不能发生反应;【解析】CO 与CaCl少量的322222。Ca(OH)溶液反应时生成可溶性的Ca(HCO)与沉淀,过量的COCa(ClO)溶液、22232

年一江门高一期末测试)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科学家预计,到2011.16【中】(2012·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个电脑芯片上将会集成10△高温=②Si+2Cl===== SiClSi+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度硅,其化学方程式为:①SiO2C====== +2CO↑422高温) (Si+4HCl。下列对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③SiCl +2H=====.24 A.①③为置换反应B.②为化合反应.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 .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中硅元素均被还原DD

【答案】中硅元素被还原,反应②中硅元素被氧化,D错误。【解析】反应①③

高温,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2CO↑=SiO17.【中】工业上制金刚砂(SiC)的化学反应为:+3C===== SiC+2) 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BA.1∶2 .2 ∶1

D .3 ∶5

1C.∶1

A

【答案】高温与还原2CO↑+中,碳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且氧化剂)(化合价降低===SiO【解析】在反应+3C=== SiC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化合价升高剂()12。

年的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和吉林一中高一期末测试7000)和田玉在我国至少有(2012·【.18中】,有Mg田玉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含水钙镁硅酸盐,某种和田玉的化学成分为

Ca(OH))O(SiFe21123422 (正确的是关叙述不) .

.和田玉可与某些酸反应A.

B.和田玉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C.Mg元素的质量分数是Ca元素质量分数的0.9倍

D.其中铁的化合价为+3

【答案】D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可判断出铁元素为+2价,D错。

19.【中】由MgO、AlO、SiO、FeO组成的混合粉末。现取一份该混合粉末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32322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得到沉淀X和滤液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X的成分是SiO 2B.从组成看,其成分皆是碱性氧化物

232++++、、C.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Fe、AlHD.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得到的沉淀的成分是Fe(OH)和Mg(OH) 23【答案】A

【解析】MgO、AlO、SiO、FeO四种氧化物中,MgO和FeO是碱性氧化物,AlO是两性氧化物,332223223SiO是酸性氧化物,MgO、AlO和FeO都可与盐酸反应,SiO不能与盐酸反应,故A正确,2332223+不不溶于过量的氨水中,故DC不正确;Al(OH)B不正确;FeO与盐酸反应时生成Fe,故323正确。

20.【中】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1)SiO是玻璃的成分之一,SiO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艺师常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2)用NaSiO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体现了NaSiO可作________的原料的用途。3223高温硅时,5.6 g。当制备+2CO↑制备硅单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Si工业上常用2C+

SiO====== (3)2电炉。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N(3)SiO0.8 (2)耐火材料O NaSiO+H氢氟酸=(1)SiO【答案】+2NaOH=====A

22223

2H↑+O,故工艺师常用氢氟酸来雕刻玻璃。(1)【解析】中,因为SiO能与氢氟酸反应:SiO +4HFSiF2242

SiOC(3)5.6 g Si时,,还原剂是。当制备中,分析反应:所以氧化剂是20.2 mol Si0.8 mol0.8N。即,电子数为,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

21.【中】除去下列各粉末状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内物质为杂质),请按下列提供的试剂和操作,将序填在下表内。

试剂:A.盐酸;B.烧碱溶液;C.氧气;D.水;E.二氧化碳;F.不需要其他试剂

操作:①加热;②过滤;③蒸发;④蒸馏;⑤结晶;⑥萃取

混合物试剂操作

(CaCOSiO) 32 NaCl(SiO) 2 SiO ) SiO(H322 )

(SiOOFe 223【答案】操作试剂混合物.

Si(CaC)ADNaCl(Si)②FSi(Si)B

F(Si)

3【解析】除杂的原则:除杂质不引入新杂质;优先考虑杂转纯;操作简单,易分离、易还原;除杂试剂不能和被提纯物质发生反应。

22.【中】为确认HCl、HCO、HSiO的酸性强弱,有人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3322必再选用其他酸性溶液)。请依据此实验填空:

(1)锥形瓶内装某可溶性正盐固体,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是________。

(2)装置B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所盛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得到的结论是:酸性:____>____>____。

【答案】(1)盐酸

(2)饱和NaHCO溶液吸收HCl气体3(3)NaSiO溶液32222----2HCO↓+CO+↓O=+2CO2H++== HSiOCO+H===== HSiOO=或SiOSiO===232223233233SiOHCO(4)HCl H3

322溶液,CO中盛放Na【解析】根据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分析可知,分液漏斗中盛装盐酸,A32↑可以知道酸性HCl强于HCO溶液,2NaCl+HO+CO然后将生成的CO根据Na +2HCl====== 323222↓+NaCO或NaHSiOSiO+2COO=NaSiO+CO+H===== NaCO通入SiO溶液中,反应为22323232222332↓+2NaHCO,由此判断酸性HCO>HSiO===== HSiO,但需注意的是A中反应会有+2HO=33222323HCl气体逸出,故通入NaSiO溶液前需将HCl吸收,但不能吸收CO,故可选用饱和NaHCO3223溶液。

23.【中】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气在1300 ℃时反应获得。

(1)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是________(填字母)。

A.制汽轮机叶片B.制有色玻璃

D.制造柴油机.制永久性模具C

(2)画出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已知得电子能力N>Si,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试推测该陶瓷被氢氟酸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3SiF== =N Si(1)ACD【答案】(2)

N (3)Si+12HF===334443【解析】由氮化硅的性质(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可判断其用途为A、C、D。有色玻璃只是在制作玻璃的过程中熔入了有颜色的化合物如CoO、Cu,故在氮化硅中,N>Si等;因非金属性O232.

N显-3价,Si显+4价,由此可写出其化学式为SiN;氮化硅被氢氟酸腐蚀是由于SiN能与4334HF 发生化学反应,由于Si与F有极强的亲合性生成SiF,则另一种产物为NH。34

24.【中】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某化学课外小组搜集了大量的证据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其中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CO溶于水形成碳酸,SiO难溶于水22B.CO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2C.高温下SiO与碳酸钙、碳酸钠等固体反应生成CO 22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

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答案】B

【解析】根据强酸制弱酸的规律,CO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的事实可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2强。

25.【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H+↓O

CO===CaCO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OH+22322--↑CO+SiO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CO===SiO+22332--↑H+C.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SiO+2OH===SiO232 2--O

===SiO2H+D.硅酸与烧碱溶液中和:HSiO+2OH2332【答案】D

【解析】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不反应,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故A、B、C均错误。

26.【中】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SiO反应的是()

2①焦炭②纯碱③碳酸钙④氢氟酸⑤硝酸⑥氢氧化钾⑦氧化钙⑧氟气

A.③⑤⑦⑧B.⑤⑦⑧

.⑤D.⑤⑧C

D

【答案】)或碳酸钙⑥、⑦能反应;二氧化硅与纯碱(【解析】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及碱性氧化物反应,能反应;、②③能反应;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还能与焦炭发生置换反应,①在高温下能发生反应,能反应;二氧化硅与硝酸不反二氧化硅作为一种特殊的氧化物还能与氟气、氢氟酸反应,④、⑧不能反应。应,⑤

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内。~.27【中】指出下列反应中SiO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在AD2) SiO(1)SiO+2NaOH===Na+HO(2223高温) 2CO↑((2)SiO+2C=====Si+2高温) +2CO ↑(SiC(3)SiO+3C=====22H↑+) (4)SiO O(+4HF===SiF224 A.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而使玻璃被腐蚀B.氧化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C D.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4)A

(2)B(1)C【答案】(3)D,表现的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iO(1)【解析】中(2)中得失电子的是CSiO(3)得电子,显氧化性。中是22是雕刻玻璃的反应。SiO(4)未参与得失电子。2.

28.【中】下表中括内物质是杂质,试将除杂试剂及分离方法填入表内:

Si(CaC)C(S)

NaHC(NSiSi(NaCl)

混合2除杂试剂除杂方法【答案】

(NaCl)

SiONaHCO)

(CaCOCO(SO) (NaSiO)SiO 混合物2222 3233水通入足量除杂试剂CO饱和NaHCO溶液盐酸23

过滤除杂方法过滤过滤洗气

【解析】SiO(CaCO):可利用SiO不溶于盐酸而CaCO溶于盐酸的性质除去CaCO;CO(SO):可通入2322332饱和NaHCO溶液;NaHCO(NaSiO):通入足量CO气体;SiO(NaCl):溶于水过滤。223233 29.【中】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请填空:

(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它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_。

(2)B的化学式(分子式)为________。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C的化学式为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高温NaSiO2CO↑(3)CaSiO(2)SiO SiO+2C=====Si+【答案】(1)

+433222【解析】“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知A是硅,根据图可初步假定B是SiO,然后代2入转化关系进行验证。

30.【中】二氧化碳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

.饱和碳酸钠溶液C .硅酸钠溶液D

A

【答案】项沉淀;CCO项,因为盐酸的酸性比H的酸性强,所以不可能产生沉淀;B项会生成CaCO【解析】A332沉淀。NaHCO沉淀;D项会生成HSiO因为NaHCO溶解度更小,会生成3332 )

【中】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其中不正确的是(31.

O 3H·CaO·OA.钙沸石Ca(AlSi)·3HO表示为AlO·3SiO210222323 SiOB.镁橄榄石Mg表示为2MgO·3SiO242 C6SiOAlO·O·表示为.正长石KAlSiOK282323O ·表示为AlO2SiO·2H)(OH)(SiD.高岭石AlO22422253B

【答案】。当金属有多cb N【解析】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其通式为:a M·SiO·HO2yx2等顺序排列;各氧化物化学式之间、MgOCaOOOK种时,先写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按、Na、22原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隔开;用“·”各氧化物前的计量数只能取整数;写成氧化物后,2MgO·应表示为SiO保持不变。MgSiO错误。B,224

年以前,3000中国至少在距今“中】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32.

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有关普通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C.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

【答案】B

【解析】普通玻璃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合、粉碎,在玻璃窑中熔融制得,A正确。玻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B错误。普通玻璃的大致组成为:NaO·CaO·6SiO,C正确。二氧化22硅易与碱液反应生成NaSiO,NaSiO具有很强的黏合性,因此盛NaOH等强碱性溶液的试剂瓶3223不得用玻璃塞。

33.【中】用地壳中某主要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例如:

(1)计算机的芯片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________。

(4)用作吸附剂、干燥剂或催化剂的载体的人造分子筛大多是一类称为________的化合物。

【答案】(1)硅(或Si或单晶硅)

(2)二氧化硅(或SiO) 2(3)硅(或Si)

(4)铝硅酸盐或硅铝酸盐(注:此题明确是分子筛,不应答硅胶,答硅酸盐也不对)

34.【中】根据下图A、B、D、E的变化关系(A为常见非金属),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D的名称:A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E:______________________;E→D:__________。

【答案】(1)硅硅酸

高温2CO↑Si+(2)SiO+2C=====222----SiO ↑2HCO。+2HO+2CO(3)Si+2OH+HO===SiO+2H===HSiO+322232323【解析】(1)由图示分析:A与O反应生成B,而B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A,可推知A是单质,B是氧2化物。而A、B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确认A是硅,B是二氧化硅,则E是硅酸钠,D是硅高温的。(3)A→E2CO↑+2C=====Si+(2)B→A酸。的化学方程式即工业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SiO2Na的化学方程式为↑;E→D++O+2H2HSiOSiO+化学方程式为Si+2NaOHHO===Na22332222NaHCO↓+2CO。再将它们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即可。

===HSiO3223

在一定条件下反和单质BC和化合物甲,气体溶液生成单质气体加入难】一固体单质35.【ANaOHB应生成化合物乙,化合物甲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胶状物质丙,丙彻底脱去化合物乙生成难溶物丁,又可生成化合物甲。写出上述物质的化学名称:NaOH丁加入.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甲_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答案】硅氢气氧气硅酸钠水硅酸二氧化硅

【解析】此题的突破口是“化合物甲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胶状物质丙”,由此可判断丙是HSiO,甲是32NaSiO,则B是H,C是O,乙是HO,丁是SiO。222322

36.【难】氮化硅高温陶瓷材料是现代重要的结构陶瓷,因其有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工业上普遍用下列流程进行生产:

(1)SiO和C反应除了得到粗硅外,还有可能得到一种硬度也很大的物质,是生成粗硅还是生成该物质2主要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反应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中可能的杂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是用四氯化硅、氮气、氢气在稀有气体保护下加强热,得到纯度较高的氮化硅,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的用量

(2)高温和隔绝空气

△O 3H+N+(3)3CuO+2NH=====3Cu232O

H(4)NH和23高温12HCl

SiN++2N+6H=====(5)3SiCl42423高温+SiO2C=====Si+2CO↑或【解析】SiO与C在高温下反应,会因C的用量不同而使产物不同:SiO+222△高温=====+2NH②;反应①的条件是:高温和隔绝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O+3C=====SiC2CO↑33SiCl得到纯度较高的氮化硅的反应方程式为:A;中可能的杂质有:NH和HO;+3CuN+3HO43222高温。12HClSiN+6H+2N+=====4232

难】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37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300:气体反应制得SiHClSi+3HCl=====SiHCl+;H②粗硅与干燥HCl233℃反应制得纯硅。在1 000~1 100H③SiHCl与过量23 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H已知SiHCl 能与23请回答下列问题: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源及夹持装置均已略去):(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所示与过量SiHCl(2)用H23

。__________________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C。装置___________中的试剂是B①装置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高温条件下,用C还原SiO生成Si和CO。(2)用Zn、稀硫酸制得的H中会混有少量HO,222而SiHCl能与HO剧烈反应,所以要进行干燥,根据装置应选择液态干燥剂——浓硫酸。装置C23用水浴加热SiHCl使其汽化,和H进入装置D反应,因为SiHCl与H在1 000~

1 100℃下反2323应,温度很高,普通玻璃会软化,因此不能使用普通玻璃管。由于SiHCl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3中还要注意先通一段时间H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2高温↑Si+2CO【答案】(1)SiO+2C=====2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汽化(2)①浓硫酸3℃1 1001 000~=====Si+3HCl②有固体物质生成在此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会软化SiHCl+H23③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38.【易】(2013广西北海期末)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 )

A.计算机芯片

B.石英钟表

C.陶瓷餐具

D.光导纤维

【解析】A 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硅,故A正确;石英钟表的构成材料为二氧化硅,故B错误;陶瓷是硅酸盐产品,不是单质硅,故C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D 错误。

39.【易】(2013吉林长春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B.二氧化硅溶于水生成硅酸

C.溶液不能存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NaOH

D.二氧化硅是一种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的氧化物

SiOB B 项错误。虽然是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解析】2

40.【易】(2013山东威海期末)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与溶液和氢氟酸反应NaOH高温

B.二氧化硅与石灰石反应:SiOCaSiO+CO?+CaCO???323高温

C.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生产硅:?Si+2COSiO+2C???22

D.水泥的主要成分是、、SiOCaSiONaSiO2233高温CaCO+SiOCaSiO+CO?CaC0C BA 项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项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2233高温SiOSiOAlOSiO?2C2CO??SiD···3CaO2CaO3CaO项水泥的主要成分是;、。、===32222

41.【易】(2013江西高安中学期末)碳化钛()、碳化硼()、氮化硅()等非氧化物陶瓷是新型TiCNSiBC3433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这些物质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在合成它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

A.通入足量氧气

B.避免与氧气接触

C.通入少量氯气

D.通入少量氧气

B B SiC项正确。【解析】、高温条件下,若有氧气存在,等易形成氧化物,故应隔绝氧气,

)

(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广东惠州一模(2013易】【.42.

A.单质硅常用作半导体和光导纤维材料

B.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C.与纯碱高温生成,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OSiO22

D.是非金属氧化物,它不与任何酸反应SiO2SiOA B 项错误;硅是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解析】单质硅用作半导体材料,用作光导纤维,2SiOCB能够项正确;比较酸性强弱,应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项错误;2D 项错误。与氢氟酸反应,

43.【易】(2013山东威海期末)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硅单质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

B.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为防止溶液变质,常将其保存在磨口玻璃瓶中NaOH

D.高温下,二氧化硅能分别与、、发

生反应COCaCONaC3232SiO C NaOH反应生成具有黏合能力的硅酸钠,使玻璃塞和瓶口黏在一起,无【解析】能够与玻璃中的2C 项错误。法打开,

44.【易】(2013浙江乐清测试)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是非金属元素,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等非金属反应HCl22C NaOH溶液反应。【解析】硅性质稳定,但常温下能与、HF

45.【易】(2012北京朝阳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 A.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B.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C.二氧化硅是制取粗硅的原料

D.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SiO A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解析】2

46.【易】(2012闽侯二中、闽清高级中学、永泰二中、连江侨中、长乐二中联考)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二氧化硅易溶于水

B.硅单质常用于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

C.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

D.溶液通常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NaOH SiOSiOBC A错;【解析】错;硅单质可用

于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不溶于水,用于制光导纤维,22SiONaSiOD NaOH项错误。反应生成,会将瓶口和瓶塞粘住,溶液与322

47.【中】(2012陕西师大附中期末)下列除去杂质(试样中括内的物质是杂质)时,选用的试剂

正确的是( )

A

BCD

Fe(Al(CaCSiCFeC(FeC(CO试盐氢氟除杂试F2

CO BA A2+3+COC项盐酸【解析】,正确;气体的氛围中项在项发生反应很难燃烧;

3Fe=+Fe==2Fe2D Fe项氢氟酸与二者均反应。、与均反应;Al

48.【易】(2011江苏徐州期末)现有硫酸钠、石灰石、二氧化硅三种白色固体,如用一种试剂

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可以是( )

A.碳酸钠溶液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蒸馏水

NaSO B 溶于水,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故可【解析】42用稀盐酸鉴别。

49.【中】(2012河北石家庄期末)某兴趣小组的成员捡到一块矿石,观察外观该矿石坚硬且呈

红褐色,投入水中没有任何变化,再向水中加浓盐酸至过量,矿石部分溶解,并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猜测该矿石可能由、、三种成分组成,试设计实验证明以外的两CaCOFeSiOCaCOO32323种成分。

?1?1溶液、%盐酸、药匙、漏斗;2·2·2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KSCNmolmolLL溶液。

(1)将实验方案用下图所示的流程图表示,试写出每步所用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试剂I ;试剂Ⅱ;试剂Ⅲ。

(2)如果猜测是成立的,试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1?11??molLL (2)

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矿石中含F残余固体溶解完全,并得无色溶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且不溶于Si量盐酸,说明矿石中含2FeOFeOSiO 3+-3+。,可用【解析】可与盐酸反应转化为检验的存在,从而说明矿石中含有FeFeSCN23232.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盐不溶于盐酸,作为残渣被滤出;取适量残渣于烧杯中,并加入

SiO 。酸,如果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则说明矿石中含有2

碳硅及其化合物 讲义

碳族元素 Ⅰ.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Ⅱ.考纲要求 1.了解单质硅及其重要硅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能综合应用硅及硅的化合物知识 Ⅲ.教材精讲 1.本考点知识结构 2.碳族元素 ①碳族元素的特征:碳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易形成共价键,难形成离子键。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同周期中硬度最大,熔沸点最高(如金刚石、晶体硅)。 ②碳族元素的化合价: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4,其中铅+2价稳定,其余元素+4价稳定。 ③碳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的能力增强,从上到下由非金属递变为金属的变化非常典型。其中碳是非金属,锡、铅是金属,硅、锗是半导体材料。 ④碳族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自然界里碳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硅在地壳里无游离态,主要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⑤几种同素异形体:碳:金刚石、石墨、C60、C70等;硅:晶体硅,无定形硅。 3.碳 在常温下碳很稳定,只在高温下能发生反应,通常表现为还原性。

①燃烧反应 ②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C+CO22CO;C+2CuO CO2↑+2Cu; C+H2O CO+H2O(CO、H2的混合气体叫水煤气); 2C+SiO2Si+2CO↑ ③与氧化性酸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不溶于水,有毒(CO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无法和O2结合,而使细胞缺氧引起中毒),但由于CO无色无味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CO+CuO CO2+Cu,CO+H2O(g)CO2+H2O 直线型(O=C=O)非极性分子,无色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可倾倒,易液化。固态CO2俗称干冰,能升华,常用于人工降雨。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CO2↑+H2O。 ①酸性氧化物一—酸酐 Ca(OH)2+CO2=CaCO3↓+H2O(用于检验CO2) ②氧化性:CO 2+C2CO;2Mg+CO22MgO+C 6.碳酸盐 ①溶解性:Ca(HCO3)2>CaCO3;Na2CO3>NaHCO3。 ②热稳定性:Na2CO3>CaCO3;碱金属正盐>碱金属酸式盐: Na2CO3>NaHCO3。 ③相互转化:碳酸正盐碳酸酸式盐(除杂用)

硅知识点总结120919学习资料

硅知识点总结120919

硅及其化合物年月日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常见的是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1、单质硅(Si): (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 (2)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跟F2、HF和NaOH溶液反应。 Si+2F2=SiF4 Si+4HF=SiF4↑+2H2↑ Si+2NaOH+H2O=Na2SiO3+2H2↑ ②在高温条件下,单质硅能与O2和Cl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Si+O2高温SiO2 Si+2Cl2高温SiCl4 (3)用途: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 (4)硅的制备:工业上,用C在高温下还原SiO2可制得粗硅。 SiO2+2C=Si(粗)+2CO↑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纯)+4HCl 2、二氧化硅(SiO2): (1)SiO2的空间结构:立体网状结构,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 (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3)化学性质: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①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溶液和Na2SiO3溶液,避免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案.pdf

第一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解读】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钠的用途和在实验室中的保存方法。 2、掌握重要的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知识梳理】 一、化学发展史 被称为近代化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四大史实是: 1、1661年,英国科学家提出的概念。 2、1771年,法国化学家建立学说。 3、1803年,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学说。 4、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包括、、、等,另外还有模型法和假说法。 2、基本程序:物质的外观、物质的性质、以及 是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钠 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 2.化学性质: (1)跟氧气反应: Na+O2──(切面很快变___ ,Na2O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__ ) Na+O2──(_____火焰,大量烟,生成_____色固体)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 稳定。 点燃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 2NaCl(白烟)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Na+S--- (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浮、熔、游、响、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5)钠与酸反应: Na + H+ --- 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6)钠与醇的反应 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_ 化学方程式 (7)与盐溶液的反应 先考虑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溶液反应。如将钠投入FeCl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沉淀生成。 写出钠和氯化铵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3.钠的存放、取用和制法

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讲义

钠及其化合物 金属钠 【考纲要求】1.了解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掌握钠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碱金属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及其递变性 4.了解焰色反应及其应用 1.1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 【实验内容】 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 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 2. 向烧杯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试剂,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颜色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延展性强弱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分析(或结论) (1) (2) (3) (4) (5) 结论: 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 熔点:熔点低,低于100℃; 密度:密度为0.97g·cm—3,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 硬度:硬度小,可用小刀切割 2、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 ①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氧化钠: 4Na+O2=2Na2O(白色固体),(空气中钠的切面变暗) ②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现象: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③在氯气中燃烧:2Na+Cl2NaCl

现象:剧烈反应,生成大量白烟 (2)与水反应 2Na+2H2O =2NaOH +H2↑ 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 (3)与盐酸反应: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 (4)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是否与盐反应。 比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2H2O+CuSO4=Na2SO4 +Cu(OH)2↓+H2↑ (5)其他化合物反应(KCl、CO2) KCl :用途:冶炼金属钾 CO2 :用途:实验室金属钠着火用沙土掩盖 3、钠的制取与保存 (1)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方程式:。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 4、钠的用途 (1)制取过氧化钠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钛、钾等) 【例题精讲】 【例1】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表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金属先融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例2】用小刀切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观察其变化,完成下面题目 (1)光亮的切面很快________,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过一些时候,表面会有一层白色固体出现,该固体为________,甚至会有小液滴出现,这是因为________. (3)再过一段时间,固体会转化为无色晶体,这是因为________. (4)如果将此晶体长时间放置于空气中,表面会失去光泽而逐渐变暗,这种现象叫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 【随堂练习】 1.将少量的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 B.K2SO4C.NaOH D.CuSO4 2.把4.6 g钠投入到95.6 g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假设水无挥发损失,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4.6% B.7.7% C.8.0% D.10% 3.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10.8 g,将其投入100 g水中,产生H2 0.2 g,则被氧化的钠是( ) A.9.2 g B.10.6 g C.6.2 g D.4.6 g

高中化学 重难点讲义巩固练习题 硅及其化合物49

硅及其化合物 1.【易】(2012·沈阳高一测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SiO不溶于水,故SiO不是酸性氧化物22高温SiO作氧化剂Si+2CO↑中+2C====== B.在反应SiO22 SiO是一种空间立体状结构的晶体,熔点高、硬度大C.2 D.氢氟酸能够刻蚀玻璃,故不能用玻璃瓶来盛装氢氟酸A 【答案】项,在该反应不溶于水,但它能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解析】A项,SiO2是一种空间立体状结构的物质,项,由于SiOSiO作氧化剂,正确;C中SiO被C还原为Si,222能与氢氟酸反应,故常用氢氟酸刻蚀玻璃,不能用玻璃瓶项,SiO故熔点高,硬度大,正确;D2盛装氢氟酸,正确。 【易】用地壳中某主要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2.的重要作用。例如:;(1)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作吸附剂、干燥剂或催化剂载体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硅胶(4)(3)硅(或Si)或单晶硅Si)(2)二氧化硅(或SiO) 【答案】(1)硅(或2【解析】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正是由于这一性质且它的来源极世纪中叶开始,硅成为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硅芯片的使用,使计算机的体积大20其丰富,从大缩小。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抗干扰能力强,质量小且细,是一种非常好的通信材料。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主要利用其半导体性能,光电池是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硅胶多孔,吸附能力强,常用作吸附剂、干燥剂或催化剂载体。 ) 【易】下列关于硅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3.2-A.硅酸盐中的阴离子都是SiO3B.硅酸盐都难溶于水 C.通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说明硅酸盐就是由各种氧化物组成的 D.NaSiO是一种最简单的硅酸盐,其水溶液可用作黏合剂32【答案】D 2-错;硅酸盐可以写成氧B,ASiO【解析】只有很简单的硅酸盐中的阴离子才是错;硅酸钠可溶于水,3化物的形式,但硅酸盐并不是以简单氧化物形式存在的,C错。 4.【易】下列关于SiO和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2A.CO、SiO都能与碱及碱性氧化物反应22B.CO和SiO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酸22C.CO 是酸性氧化物,SiO是两性氧化物22D.CO和SiO都是由相应的分子构成的22【答案】A 【解析】CO、SiO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及碱性氧化物反应,故A正确,C不正确;SiO 不溶于水,222也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B不正确;CO是由分子构成的,SiO是由Si、O原子直接构成的,22不正确。D故. 5.【易】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B.②③ .③④DC.①④C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教学重点 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2Na O 和22Na O 的对比,23Na CO 与3NaHCO 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钠的化学性质;23Na CO 与3NaHCO 的鉴别,23Na CO 和3NaHCO 之间的除杂问题 2.难点聚焦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及钠跟水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是光亮的银白色,易跟氧起反应,但产物较复杂,如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等. 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放入烧杯中,这样的操作对学生来讲,不熟练可能会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试管.所以在正式做收集气体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几次放入试管的操作.如果操作还是有困难,可用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合适的橡皮塞堵住试管口,放入水中后再拔去橡皮塞.本实验也可以用水槽代替烧杯,这样口径比较大,操作方便. 注意在实验时不能取用较大的钠块.这是因为钠的性质很活泼,它跟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甚至能使周围的水沸腾,因此钠同时也跟水蒸气反应.如果在水面上游动的钠被容器壁上的油污粘住,不能游动,放出的热不易扩散,会使氢气着火燃烧,甚至还会发生小爆炸,使生成的氢氧化钠飞溅出来.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在做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倾斜的空气能够流通,玻璃管不能太细,而且装入玻璃管中的钠粒不能太大.待玻璃管中的钠受热溶化并开始燃烧时,稍稍倾斜玻璃管即可看到燃烧后由白色变为黄色的过程.实验时如果没有太粗的玻璃管,也可用去底的试管代替.注意本实验中所用的钠块,应去掉其表面的氧化物,否则燃烧时会使试管壁显黑色,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应铺平些,这样受热比较均匀,分解也比较完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后,应将盛石灰水的试管移去,因为若通入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生成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于水中,使浑浊现象消失. 当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移去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本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取相同式样的100 mL 细口瓶两只,各注入25 mL 1.0 moL ·L -1 HCl 溶液.再取两只气球,一只装入 1.0 g 无水碳酸钠,另一只装入1.0 g 碳酸氢钠,分别套在两只细口瓶的口上. 实验时,掀起两只气球,使里面的固体全部落到细口瓶里的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碳酸氢钠的反应剧烈得多,碳酸氢钠放出的气体也比碳酸钠多. 4.焰色反应 这个实验是以不同的碱金属盐类呈现各自的特征焰色为基础的,为了能够便于观察,最好用无色火焰,所以用煤气灯较好,因煤气灯的火焰本身颜色较微弱,干扰较小.一般酒精灯火焰呈杂色,可向学生作适当说明,每做一次实验,都要把铂丝重新用稀盐酸和蒸馏水反复洗净,再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继续做实验.做焰色反应实验时,要把蘸有金属化合物溶液的铂丝放在灯焰外焰上灼烧,使形成的火焰较长,焰色反应现象比较明显. 焰色反应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在铁丝(或玻璃棒)一端捆少量棉花,蘸些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向燃着的棉花上滴钠盐或钾盐的溶液. 如无铂丝,可用无锈洁净的铁丝代替,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溶液的浓度大一些为好,浓度太小呈现的焰色很快消去,不易观察,做实验时,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钠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现象:银白色变暗。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以隔绝空气。) 2.钠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2Na+O2△====Na2O2 (现象: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钠与酸反应(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2Na + 2HCl= 2NaCl+ H2↑ 2Na+2H2O=2NaOH+H2↑ 5、钠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盐反应)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 Na 2 SO4+Cu(OH) 2↓ 另:钠放置在空气中的变化: 1、4Na+O2==2Na2O 2、Na2O+H2O=2NaOH 3、2NaOH+ CO2=Na2CO3+H2O 4、Na2CO3+10H2O= Na2CO3﹒10H2O(块状) 5、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为粉末)风化是化学变化 记:1、K、Na、Ca 与水反应生成碱+ H2 2、Mg与冷水反应慢,与沸水反应快 3、Zn-H前的金属与水蒸气(高温),生成金属材料氧化物+H2 4、金属与非金属单质(O2 Cl2 S)反应时, 当与Cl2生成高价:2Fe+3 Cl2△= 2Fe Cl3 当与S生成低价:Fe+ S= Fe S Fe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Fe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 △=Fe3O4+4H2↑ Na2O Na2O+H2O=2 NaOH Na2O + CO2 = Na2CO3 Na2O2 2Na2O2+2H2O=4NaOH + O2↑2Na2O2 + 2CO2 = 2Na2CO3+O2 (Na2O2遇到CO2和H2O时,先和CO2反应,再和H2O反应) Na2CO3和NaHCO3 Na2CO3俗名:纯碱、苏打;NaHCO3俗名:小苏打 1、都易溶于水,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小 2、都显碱性, 3、热稳定性:Na2CO3加热不分解;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2017高中化学知识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2017高中化学知识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2017高中化学知识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一、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4”价,而硅通常表现为“+4”价。 2.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硅却为半导体。 3.在通常情况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自然界里却没有单质硅存在。 4.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而SiO2却为原子晶体。 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而硅却能够与氢氟酸反应,且有氢气生成。 Si+4HF===SiF4↑+2H2↑ 6.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但硅与强碱溶液反应却生成氢气。 Si+2NaOH+H2O===Na2SiO3+2H2↑ 7.硅的还原性比碳强,但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这是因为在高温时,非水体系的反应有利于有气体生成的方向进行。2C+SiO2Si+2CO↑。 8.SiO2不溶于水,但其是硅酸的酸酐,因此硅酸不能用SiO2直接与水反应制得,只能采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作用生成,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 9.CO2属于分子晶体,通常状况下是气体,但SiO2却是立体网状结构

的原子晶体,因此二者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 10.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但二氧化硅却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SiO2+4HF===SiF4↑+2H2O,雕花玻璃就是利于该反应原理在玻璃上进行蚀刻制得的。 11.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硅酸和原硅酸却难溶于水。 12.在水溶液中,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因此二氧化碳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沉淀。 CO2+Na2SiO3+H2O===Na2CO3+H2SiO3↓,但在高温下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却能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SiO2+Na2CO3Na2SiO3+CO2↑,其原因是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碳离开反应体系而使反应进行到底。 13.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它与玻璃的成分不同,其本身是盐溶液,不是碱溶液。 二、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例题1】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在从传统材料到信息材料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硅晶体,它是电子工业中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B.砖瓦、水泥、、有机玻璃都是硅酸盐产品 C.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 D.二氧化硅可制成光导纤维,也可制成光学镜片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电子教案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 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二、复习预习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2.写出一些与钠元素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3.金属的性质与存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金属钠 1、钠原子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呈现很强的金属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还原剂。 2、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2Na+S=Na2S 4Na+O2=2Na2O(钠先熔化成小球,再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钠与水(冷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实验原理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 在水面上迅速游动,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与水反应发出哧哧的声音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放热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有碱性物质生成 (3)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 (4)钠与碱反应: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 (5)钠与盐反应:Na与盐溶液一般不发生置换反应,但与熔融的盐可发生置换反应。(如4Na+TiCl4(熔 融)Ti+4NaCl) Na放入盐溶液时,先与水反应,它包括两种情况:(1)如果盐溶液的溶质不与NaOH反应:如氯化钠溶液;(2)如果盐溶液中的溶质与NaOH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如:将Na放入CuSO4溶液中,反应剧烈,有气体和沉淀生成。 2Na+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因Na与水反应时有热量放出,生成的Cu(OH)2是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所以此反应中有时会有黑色沉淀CuO生成。(Cu(OH)2CuO+H2O) 通电 4、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2Na + Cl2↑。 5、钠的用途: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6、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适用学科高中化学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全国通用课时时长(分钟)60分钟 知识点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的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金属钠的性质,用途;2、钠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3、钠的氢氧 化物的性质以及用途;4、钠盐(碳酸钠、碳酸氢钠为例)的性质与用途。 能力过程与方法:类比碱金属元素的学习,学习有关钠,钠氧化物,氢氧化物,以 及钠盐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总结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钠的过氧化物的性质,钠盐的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有关钠氧化物,钠盐的相关计算 2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3

二、复习预习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2.写出一些与钠元素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3.金属的性质与存在 4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金属钠 1、钠原子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呈现很强的金属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还原剂。 2、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2Na+S=Na2S4Na+O2=2Na2O(钠先熔化成小球,再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钠与水(冷水)反应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实验原理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 5

高中化学整理-钠及其化合物

目录 1目录------------------------------------------ 1 2钠(知识点)---------------------------------- 2 3钠(难点分析) -------------------------------- 6 5钠(练习题)---------------------------------- 8 6钠的化合物(知识点)-------------------------- 11 7钠的化合物(练习题)-------------------------- 16 8钠的化合物(拓展题)-------------------------- 20 9钠及其化合物(常用反应式整合)---------------- 23

钠(知识点) 知识网络图解 银白色、密度小 物理性质 硬度低、熔点低 钠 与氧气反应 与硫、卤素单质反应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A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族,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失去, 与酸反应 有强还原性,显+1价 与盐(溶液、熔融盐)反应 知识点精析与运用 知识点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及基本程序 1.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假说、模型等方法。 2.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知识点2:钠原子结构 从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看,其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因此,极易将这一电子失去,而达到稳定结构,形成+1价的钠阳离子(Na +)。即金属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其性质的活泼。因其易失电子被氧化,故金属钠是还原剂。 知识点3:钠的物理性质 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可用刀切割),密度小(0.97g/cm 3),熔点低,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知识点4:钠的化学性质 由于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Na -e - →Na + 所以钠的化学性质极活泼,具有强还原性,是强还原剂,具有金属的典型性质。 1. 与非金属反应 (1)与氧气的反应

2018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同步讲义:硅及其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知识回顾】 1.碳和硅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2.CO2的物理性质:是一种色体,溶于水,固态CO2俗称。 一、碳、硅元素的存在及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1、存在形态 自然界中碳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元素仅有化合态。碳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硅单质主要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大类。 3、碳、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4、硅与铝的相似性及区别 (1)与强碱溶液反应时相似 ①Si、Al均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H2。 ②SiO2、Al2O3、H2SiO3、H3AlO3Al(OH)3]均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Na2SiO3、NaAlO2溶液通入过量CO2均生成白色沉淀。 (2)区别 ①除氢氟酸外,Si、SiO2、H2SiO3不与其它酸反应。 ②Al2O3、Al(OH)3属两性化合物。 ③Na2SiO3溶液、NaAlO2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时现象不同 【典型例题1】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C、Si、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迁移训练1】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其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其单质在加热时都能跟O2反应C.其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D.碳和硅两种元素共有两种单质 二、CO2和SiO2的比较

【典型例题1】指出下列反应中SiO 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在A ~E 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SiO 2+2NaOH===Na 2SiO 3+H 2O ( C ) (2)SiO 2+Na 2CO 3=====高温 Na 2SiO 3+CO 2↑ ( D ) (3)SiO 2+2C=====高温 Si +2CO↑ ( B ) (4)SiO 2+3C=====高温 SiC +2CO↑ ( E ) (5)SiO 2+4HF===SiF 4↑+2H 2O ( A ) A .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而使玻璃被腐蚀 B .氧化性 C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D .将挥发性的酸酐从其盐中置换出来 E .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硅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复习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替换PDF文件中的第二部分 一、碳、硅及化合物的关系网络 1、相互转化关系 2、硅的性质和制备: 物理性质:①硅在自然界中只有态,没有态。其含量在地壳中居第位,是构成矿 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②晶体硅为原子晶体。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是半导体,具有较 ......................... 高的硬度和熔点。 ........ 化学性质: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①常温下,只能与氟气、氢氟酸及强碱溶液反应: Si + 2F2 =SiF4 、Si + 4HF =SiF4 + 2H2↑、Si + 2NaOH + H2O =。 ②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氯气等少数非金属单质化合:Si +O2 SiO2 制备:在电炉里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先制得粗硅:SiO2 +2C。 将制得的粗硅,再与C12反应后,蒸馏出SiCl4,然后用H2还原SiCl4可得到纯硅。有关的反应为:Si 十2C12SiCl4、SiCl4 + 2H2Si + 4HCl 应用:①高纯硅可作材料;②晶体硅还可做光电转换材料及制作生物工程芯片。 3、二氧化硅的性质和应用: ①SiO2为晶体,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硬度、熔点都很高。 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能跟酸(氢氟酸除外)发生反应。 ③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能跟碱性氧化物或强碱反应。 SiO2 + CaO CaSiO3 、SiO2 + 2NaOH =Na2SiO3 + H2O(碱溶液不能在使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④二氧化硅是一种特殊的酸性氧化物。 a .酸性氧化物大都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酸,但二氧化硅却不能直接跟水化合,它的对应水化物(硅酸)只能用相应的可溶性硅酸盐跟盐酸作用制得。 首先,让SiO 2和NaOH (或Na 2CO 3)在熔化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硅酸钠:SiO 2+2NaOH ;然后,用酸与硅酸钠作用制得硅酸:Na 2SiO 3+2HCl === 。 b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跟酸作用,但二氧化硅却能跟氢氟酸起反应:SiO 2+4HF =SiF 4+2H 2O ④光导纤维:从高纯度的SiO 2或石英玻璃熔融体中,拉出的直径约100μm 的细丝,称为石英玻璃纤维,这种纤维称为光导纤维。光纤通信是一种新技术,它将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进行全反射传播,达到两地通信的目的。光纤通信优点:信息传输量大,原料来源广;质量轻,每千米27克;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 4、硅酸和硅胶: ①硅酸:硅酸有多种形式,如H 4SiO 4、H 2SiO 3等。由于“H 2SiO 3”分子式最简单,习惯采用H 2SiO 3作为硅酸的代表。 ②硅酸酸性比碳酸还弱:Na 2SiO 3+CO 2+H 2O =H 2SiO 3↓+Na 2CO 3 ③硅胶:刚制得的硅酸是单个小分子,能溶于水,在存放过程中,它会逐渐失水聚合,形成各种多硅酸,接着就形成不溶于水,但又暂不从水中沉淀出来的“硅溶胶”。如果向硅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则它会失水转为“硅凝胶”。把硅凝胶烘干可得到“硅胶”。烘干的硅胶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而且吸水后还能烘干重复使用,所以在实验室中常把硅胶作为作为干燥剂。 5、硅酸盐: ①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复杂,组成可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例如:硅酸钠Na 2SiO 3(Na 2O ·SiO 2);镁橄榄石Mg 2SiO 4(2MgO ·SiO 2);高岭石Al 2(Si 2O 5)(OH)4(A12O 3·2SiO 2·2H 2O ) 注:复杂硅酸盐可以看成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所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因此可以改写为aMxOy·bSiO 2·cH 2O 的方式(具体顺序是: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 ②硅酸盐制品性质稳定,熔点较高,难溶于水,有很广泛的用途。 ③最简单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矿物胶,可作粘合剂,防腐剂....... 。 ④云母、滑石、石棉、高岭石等,它们都属于天然的硅酸盐。人造硅酸盐:主要有玻璃、水泥、各种陶瓷、砖瓦、耐火砖、水玻璃以及某些分子筛等。

(完整版)第一节使用版钠及其化合物(一)教案

巴州石油高中“四四二”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过渡】初中过程,你们学过一类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Zn与HCl,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学生】置换反应:Zn+2HCl=ZnCl2+ H2↑ 【问】如果我把钠投入盐酸中,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演示】:实验:钠与盐酸的反应 【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吗? 【学生】:反应剧烈,有气泡产生 【板书】4. 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H2↑ 【过渡】初中过程,你们学过一类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例如Fe与CuSO4溶液,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还记得吗? 【学生】Zn+CuSO4=ZnSO4+Cu 【问】那么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演示:实验将钠投入CuSO4溶液,请学生观察现象 【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 【学生】:反应剧烈、放出无色气体、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讲述】这说明钠与CuSO4溶液并没有发生置换反应 【问】:那么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呢 【学生】:从现象分析,发生了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讲述】钠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问】:有同学能写出这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吗? 【板书】5、钠与某些盐的反应 2Na+2H2O=2NaOH+H2↑CuSO4 +2NaOH ==Cu(OH)2↓+Na2SO4 2Na+2H2O=2Na++2OH-+H2↑Cu2++2OH -==Cu(OH)2↓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金属钠的一些性质。在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中,研究了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4Na+O2=2Na2O 2Na+O2△Na2O22Na+2H2O=2NaOH+H2↑ 【问】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钠在几个反应中都作什么呢?表现出什么性质?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呢? 【学生】都做还原剂,表现还原性。 【板书】强还原性是钠的化学特性 【板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讲述】金属钠的主要用途有:钠钾合金;作还原剂冶炼金属;钠光源 【课堂练习】 1.金属钠在空气中点燃燃烧,生成的产物是(B ) A. Na2O B. Na2O2 C. NaO D. Na2O3 2.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C ) A.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硅及其化合物(讲义及答案)

硅及其化合物(讲义) 一、知识点睛 1. 硅(最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 (1) 存在形式 硅在自然界仅以 —位。 (2) 物理性质 ① _____ 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 ② 熔、沸点 _______ 、硬度 _______ O ③ 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a 好的 __________ 。 (3) 化学性质 ① 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只与氟气、氢氟 酸和强碱 等反应。 Si+2F2 =SiF4 Si+4HF 二SiE, f +2讯 t Si+2NaOH+H2O 二Na2SiO3+2H2 t ② 加热条件下,硅能与一些非金属如氧气、氯气等反应。 (4)工业制法(焦炭还原二氧化硅) SiO 卄2C=5邑Si+2CO I 2. 二氧化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1) 物理性质 硬度、密度都很—,熔、沸点很. (2) 化学性质 ① 酸性氧化物通性 SiO2+2NaOH 二NapSiO 汁比0 SiO2+CaO=Sl=CaSiO3 ② 常温下与氢氟酸反应(特性) SiO2+4HF = SiEt t +2H2O ③ 高温条件下与碳酸钠反应 SiO2+N£i2CO3=5S=N 七SiO 汁CO? t ④工业制硅 态存在,在地壳中含量居第 Si+O.=SiO2 Si+2Cl2=SiC14 溶于水。

物理性质 0色胶状固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H2SiO3=SiO2+ H2O ② 弱酸性(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 注:该反应可 证明HzSiOs 的酸性比H2CO3弱。 (3)制取方法(强酸制弱酸原理) Na2SiO5+2HCl =2NaCI +H2SiO3 \ 4. 硅酸盐 (1) 硅酸钠 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 _________ 腐剂及粘合剂等。 (2) 硅酸盐的表示方法 通常用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如硅酸钠NgO ?SiO2。 【注】①当金属有多种时,先写 _______ 金属的氧化物; ② 各氧化物化学式之间用“ ______ ”隔开; ③ 各化学式前?的汁量数只能取 ________ ; ④ 改写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应保持不变。 如 钾长 石KdAbSibOiG 可表 示为: K2O ?A12O3? 6SiO2)。 5. 硅酸盐材料(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酸盐制品性质稳定,耐压强度高,硬度大,熔点高。 (1)玻璃 主要原料: 涉及反应: ______ 、 __________ 和 ; 玻璃属于混合物, ________ 一定的熔点,只 是在某一温度范W 内逐渐软化。 3.硅酸 (1) (2) ,可用做防火剂.防 的形式表示其组成, 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主要成分:

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学会分析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3、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 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材料分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通过钠及其化合物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使知识系统化

环节二: 钠的新型化合物的研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总结出钠的新型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1、氢化钠 离子型氢化物,熔融态能导电,电解时在阳极放出氢气。氢的化合价为-1,具有强烈失电子趋势,是很强的还原剂。 氢化钠与水作用比钠与水作用剧烈的多,常因反应热使氢气燃烧,是一种良好的 储氢材料。在高温下还原性更强,如:与氨起反应生成胺化钠(NaNH2);400℃ 时,氢化钠能还原TiCl4 为金属钛。 氢化钠的工业合成是通过钠与氢气直接化合来完成的。具体操作为:首先在氮气氛围下将钠熔融,熔融完毕后,将熔融钠分散到液体石蜡中(防止氢化钠在金属钠表面 形成薄膜不利于吸收),高速搅拌,升温通氢气。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硼氢化钠 NaBH4 是常见的还原剂和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较缓慢的反应生成NaBO2,且反应前后B 的化合价不变。硼氢化钠在酸性条件会快速分解生成H3BO3 并释放氢气。在强碱性条件下,常用NaBH4 处理含Au3+的废液生成单质Au,已知,反应后硼元素以BO2-形式存在,反应前后硼元素化合价不变,且无气体生成。 制备过程: 1.用偏硼酸钠(NaBO2)、石英砂(SiO2)、金属钠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生成硼氢化钠和硅酸钠。 2.用无水硼砂Na2B4O7 和石英砂在高温熔融下反应,后与金属钠和氢气,在450 ~500℃温度和( 3.04~5.07)×105Pa 压力下反应,生成硼氢化钠和硅酸钠。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3、叠氮化钠 NaN3 亦称“三氮化钠”,在真空中加热不爆炸,可逐渐分解为金属钠及氮气,是高 纯度金属钠的实验室制造方法之一。 与酸反应产生氢叠氮酸(HN3)。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中,当发生车祸时迅速分解放出氮气,撞击时发生反应 6NaN3+Fe2O3=3Na2O+2Fe+9N2↑剧毒,可以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对含有叠氮化钠的溶液进行销毁。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环节三

《碳、硅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正误判断习题集锦

碳和硅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正误判断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正误判断 1. (2014·海南)Si 和SiO 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2. (2014·全国卷Ⅱ)利用如图装置除去CO 气体中的CO 2气体。( ) 3. (2014·全国卷Ⅱ)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4. (2015·安徽)SiO 2既能和NaOH 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5. (2015·广东)硅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6. (2015·江苏)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粗硅――→Cl 2高温SiCl 4――→H 2 高温Si 。( ) 7. (2015·江苏)元素碳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 8. (2016·四川高考)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9. (2015·重庆高考)烧结黏土制陶瓷,不涉及化学反应( ) 10.(2016·上海)用NaOH 溶液不能分离氧化铁中混有的二氧化硅。( ) 11.(2016·江苏)下列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SiO 2――→HCl (aq )SiCl 4――→H 2 高温 Si 。( ) 12.(2016·江苏)向Na 2SiO 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Na 2SiO 3+2H +===H 2SiO 3↓+2Na +。( ) 13.(2016·四川)pH =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 +、NH +4、SiO 2-3。( ) 14.(2016·海南)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CO 2-3。( ) 15.(2016·四川)标准状况下,5.6 L CO 2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5N A 。( ) 16.(2017·江苏)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17.(2017·全国卷Ⅱ)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 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 2具有氧化性。( ) 18.(2019·高考全国卷Ⅰ,7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 19.(2019·高考全国卷Ⅰ,7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 20.(2019·高考全国卷Ⅰ,7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 21.(2019·高考全国卷Ⅲ,7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 22.(2015·山东高考)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过量SO 2的离子方程式:SiO 2-3+SO 2+H 2O===H 2SiO 3↓+SO 2-3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