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研究》

课题:《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研究》

课题:《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研究》
课题:《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研究》

课题:《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研究》

开题论证报告

课题主持人:如东县实验小学吴彩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生只有认识、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也成了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发现,低年级语文学期总课时量少了,课文数量却多了,课文篇幅也长了,识字量更是增加了不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不少教师为了赶进度或挤出时间进行所谓的“阅读分析”,生字教学像是走过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或干脆让学生课前自学、课后机械抄写,久而久之导致识字效益下降,学生造句、作文错别字连篇。本课题主张通过字理分析帮助学生识字,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为识字的切入点,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让学生见形知义,牢记于心,把他们从繁重的机械抄写、识记中解放出来,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识字效率,并在了解汉字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迁移默化的受收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汉字内蕴的博大精深,逐渐认识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为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界定与相关内涵

“字理”:“字”为“文字”,“理”意为“道理,事理”。所谓“字理”,意指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字理识字”:识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认识文字”。汉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每一个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来认识文字。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在小学一、二年级,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运用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从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着手进行的识字教学。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研究概况:

“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原理。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识字方法,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王筠的《文字蒙求》,再到陈独秀亲自著述的《小学识字教本》,以及20世纪50年代傅东华编著的《字源》等诸多识字教本,都非常注重从构字原理上析解汉字,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而在当代诸多识字教学流派中,实际上有很多都是渗透字理识字的因素,如集中识字,字族字识字,字根识字等。上世纪90年代初由湖南省岳阳市教科所高级教师贾国均首创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则是最明确、最直接、最集中地强调“字理”的。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认为: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讲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综观进入新课改以后所涌现的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识字部分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字理识字的特点。因此,字理识字也成为国家教育部推荐的七种主要识字方法之一,被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吸收。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电脑输入法功能的日益强大,键盘上的字母ABCD转换成了中文,大批外来词冲掉了一些汉字词,类似“MM”、“GG”的替代词大行其道,汉字慢慢变得生疏起来,导致许多人认为识字、写字已经过时,甚至出现了“电脑失写症”现象,美丽的汉字正在被人们渐渐遗忘。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传承我们中国独特的汉字文化,这给我们当下的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提出字理识字教学的研究,就是要在吸纳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揭示汉字的构字理据,让我们的学生通过感受和了解汉字产生、演变的大体过程,使他们受到汉

字文化的熏陶,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研究价值。

(1)字理教学法抓住了汉字的本质规律及人的认知心理,突出汉字的表意性,以汉字的构字规律为切入点,把点点画画组成的方块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加深了学习者的感性认识,发展了形象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把握识字规律,认识构字理据,了解掌握汉字本义,激发学习兴趣,开发识字潜能,提高识字能力。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等综合信息的刺激效应下,充分揭示汉字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使识字教学的过程变得形象直观,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达到识字教学高效化。

(3)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字理的奇妙,通过字理识字,解析汉字,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使他们热爱祖国文字,并升华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开发识字潜能,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初步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2)研究和探索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实际,符合教学规律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优化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科学高效的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模式。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活跃我校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2、研究内容。

1.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

2.学生识字能力的分析研究,关注字理识字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影响及作用。

3.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方法及策略的研究。(重点)

4.构建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重点)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从现实存在问题入手,以学校为基地,以老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校学生当今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调查法、课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与案例研究相结合。

2、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2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人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1月)。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计划进行研究,分期举行课题组集中研讨会,整理相关资料。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6月)。全面总结论证,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性论文报告,并将专题论文、课例等汇编成册,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3、研究方法:

(1)活动探究法。通过对学生当今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改进教学行为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2)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教师教学实际及学生识字的发展现状,分析教与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对教与学方式进行改进。

(3)实验研究法。组织老师不断尝试,不断反思研究识字教学行为,及时总结识字教学行为的得与失。(4)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形式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相关理论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新的突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