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桃花源记》练习题

【训练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⑴寻向所志⑵未果,寻病终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⑷悉如外人⑸咸来问讯⑹后遂无问津者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古今义.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

⑵阡陌交通:古义:今义:;⑶无论魏晋:古义:今义:;

⑷芳草鲜美:古义:今义:

3、第②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

4、有些成语出自选文,请写出:

5、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与“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一为具言所闻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D、不足为外人道也

【训练二】

1、第②自然段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不抄原文,简要回答)

⑴自然环境:⑵社会坏境:⑶人们生活:

2、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

3、第⑤自然段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它的作用是在说明

4、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5、文章表达了作者所要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世界?

6、“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7、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的主旨是什么?

二、短文两篇练习题

(一)陋室铭

【训练一】

1、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意在表明

2、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是在于说明

3、能统领全篇的一个词语是

4、回答下面问题.

⑴能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

⑵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

⑶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

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翻译句子.

⑴“何陋之有?”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无丝竹之乱耳⑵无案牍之劳形

⑶有仙则名⑷惟吾德馨

10、解释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

惟吾德馨惟:成语:

【训练二】

1、按下面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⑴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⑵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2、这段文字从主人的生活环境清幽、、及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等四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二)爱莲说

【训练一】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可爱者甚番()⑵出淤泥而不染()

⑶濯清涟而不妖()()⑷陶后鲜有闻()()

2、有许多同学喜欢“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诩.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

3、文中作者把“莲”比做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4、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据民意调查前三名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那种花?并谈谈理由?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

⑴香远益清:益:成语:

⑵陶后鲜有闻:鲜:成语:

6、比较下面的两段文字,体会这两句话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用意?

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这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⑴作者是在慨叹,讥讽达了作者.

⑵句表达了作者.

【训练二】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结尾这一句感

叹表达了作者对的世风的鄙弃.

2、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者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者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作者这句话讥讽了怎样的世态?

4、“可爱者甚番”的“番”在文中的近义词是,反义词是.并分别用这两个词各写一个成语:、.

5、本文描写莲的形象“形”“神”兼备,从、、三个方面准确地表现了它的外部特征,有传神地揭示了它的内在气质.

6、理解填空.

⑴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描写莲花的正直的语句是, .

⑵短文以莲花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⑶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7、下面加横线“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莲,花之君子这也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何陋之有

8、下面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染(颜色)

B、亭亭净植(笔直)

C、有仙则名(取名)

D、谈笑有鸿儒(有学问的人)

9、赞美莲花品质的名句是;《陋室铭》统领全篇、点明主旨和作者品德的句子是.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其用意是.

11、翻译下列句子.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花之君子者也.

12、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三、核舟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⑴明有奇巧人()⑵长约八分有奇()⑶能以径寸之木()

⑷以至鸟兽、木石()⑸中轩敞者为舱( )⑹神情与苏、黄不属()

⑺东坡右手执卷端()⑻佛印绝类弥勒()⑼矫首昂视()

⑽高可二黍许()⑾计其长曾不盈寸()⑿诎右臂支船()

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哪一句?(用原文中一句话回答)

3、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4、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

⑴其两膝相比者:比:成语:⑵珠可历历数也:历历:成语:

5、翻译下列句子.

⑴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⑵神情与苏、黄不属.

6、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通计一舟

B、诎右臂支船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左手倚一衡木

7、选出跟“则题名其上”中“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能明其一处

B、对联、题名并篆文

C、莫名其妙

D、不可名状

8、下边朗读停顿的正确的一项是()

A、为/念珠/各一

B、为念珠/各一

C、为/念珠各一

D、为念珠/各/一

9、核舟的奇妙之处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点是:;第二点是:体积小.能证明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四、大道之行也

【训练一】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

⑴大道之行⑵故人不独亲其亲

⑶不独子其子⑷盗窃乱贼而不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⑵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4、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从正面论证了“天下为公”这一中心思想的?

5、作者认为理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训练二】

1、给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⑴选贤与能⑵男有分,女有归⑶货恶其弃于地也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内涵.

⑴选贤与能⑵讲信修睦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4、对“货恶其弃于地也……是谓大同”一句请用一个八字短语加以概括.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

⑴选贤与能⑵货恶其弃于地

6、总领全文的句子是;照应此句的是.

五、杜甫诗三首

(一)望岳

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绝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

2、写近望中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形象的两句是:, .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好在何处?

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6、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

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⑴⑵

(二)春望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两字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这个字好在哪里.

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请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石壕吏

1、《石壕吏》一诗所叙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有名的这一历史事件当中,诗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诗人“暮投石壕村”时“翁”与“妇”均在家中,“天明登前途”时竟“独与老翁别”.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⑴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⑵诗人此时的感情是什么?

2、这首诗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试分析用这种方式的好处?

3、《石壕吏》中写了“夜色”,它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古诗文练习题

一、三峡

【阅读训练】

1、解释加横线的词.

⑴略无阙处()⑵或王命急宣()⑶虽乘奔御风()⑷属引凄异()⑸不见曦月()⑹素湍绿潭()

2、指出文章第二段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一文引用渔歌起到了什么作用?

5、《三峡》一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请选取文中一处做简要分析.

6、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

⑴A、哀转久绝B、绝巘多生怪柏C、沿溯阻绝

⑵A、自三峡七百里中B、自非亭午夜分C、屠自后断其股

7、回答下列问题.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⑵《三峡》描写两岸悬崖峭壁、雄伟为险峻的一句是,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

⑶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⑷找出江水十分清澈的语句:

⑸依据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写出两个成语.“不以疾也”、

二、短文两篇

(一)答谢中书书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⑴晓雾将歇()⑵沉鳞竞跃()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谈谈本文写景的妙处.

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测测你的鉴赏力,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出一句你认为写出了山川之美的语句,并注明作者.

(二)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⑴解衣欲睡⑵相与步于中庭⑶念无与为乐者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全文没有一处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⑴⑵理由: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阅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有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6、品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妙处.

三、观潮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天下之伟观也⑵吞天沃日⑶如履平地

⑷人物略不相睹⑸则一舸无迹⑹皆批发文身

2、作者用十分简练的笔墨描绘了钱塘江潮汹涌而至的壮观景象.分别用“”、“”等比喻写其状态、色泽;用“”写其声音之大;用“”写其气势壮,令人叹为观止.

3、文中的杨诚斋是指南宋著名诗人,其号为.请默写出其《咏荷》的名句(一句或两句).

4、文中引用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给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在括号里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⑴如履平地()⑵倏尔黄烟四起()⑶则一舸无迹()⑷而僦赁看幕()

6、文章最后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观潮的人之多?作者以此来表现什么?

四、湖心亭看雪

1、给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在括号里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⑴拥毳衣炉火()⑵与余舟一芥()

2、西湖佳景,领略的人很多,可以说“前人之述备矣”.可本文又为何写得别有风神韵味呢?请说明原因.

3、舟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仿照示例,点评、品味下面⑴⑵句中加点的字.

示例:湖中人鸟声俱绝点评:一个“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⑴独往湖心亭看雪点评:

⑵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点评:

五、诗四首

(一)归园田居(其三)

1、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

2、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

3、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

4、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起得平淡,明白如话,好像一个老农娓娓道来,透露了诗人热爱农村劳动的心情.

B、三四两句写一早一晚:早起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后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断,归纳一天劳动的苦辛,从“理荒秽”中可体现出来.

C、五六两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道路狭隘、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诗人垦荒南亩的劳动的艰辛.

D、“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无违”是说诗人不怕劳动的艰辛,不怕露水沾衣,只怕朝廷又要他去做官的思虑.

(二)使至塞上

1、王维在本诗中用“

”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2、“征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出的画面.

(三)渡荆门送别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尽”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这三个字好在何处.

3、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句中“下”字用得好在哪里?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登岳阳楼(其一)

1、填空.

2、“三年多难”是指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请你说说“白头吊古风霜里”一句中“风霜”的含义.

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答案

一、《桃花源记》练习题

【训练一】1、⑴寻找⑵不久(很快)⑶类⑷都、全⑸都⑹渡口2、⑴妻子:妻子和儿女;丈夫的配偶(成年男子的合法配偶);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⑵交错相同;交通运输⑶不要说;表条件关系的连词⑷鲜艳美丽;我味道鲜美3、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4、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5、A 6、C 【训练二】1、⑴优美富饶⑵安定和平⑶自由快乐2、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3、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4、①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否定批判. 5、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6、不愿外界干扰破坏桃花源宁静和谐的生活7、避秦时乱8、⑴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⑵老人和小孩都充满了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9、寄托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反映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

二、短文两篇练习题

(一)《陋室铭》

【训练一】1、以诸葛亮、杨雄自况作比,表明自己也是诸葛亮、杨雄一类的高洁之士,从更高的境界突出“唯吾德馨”. 2、陋室不陋3、德馨4、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6、D 7、⑴有什么简陋的呢⑵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⑶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体劳累8、唯吾德馨;鸿儒9、⑴弦乐器竹管乐器⑵使……劳累⑶出名(著名)⑷品德高尚10、只;唯我独尊、唯利是图、为马首是瞻【训练二】1、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交友之道;自娱自乐

(二)《爱莲说》

【训练一】1、⑴多⑵沾染、污染⑶洗涤⑷少;听说2、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正直,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②“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清高,比喻君子志清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3、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节操的人.4、⑴赞成兰花:无论居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淳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⑵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它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⑶赞成桂花:以为它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也可)5、⑴更加;精益求精、多多益善⑵少;鲜为人知、寡廉鲜耻6、⑴真正的隐逸之士极少;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⑵洁身自好的品行和情操【训练二】1、世人甚爱牡丹;追求富贵,趋炎附势2、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3、爱慕富贵的人多,作者的知己少;讥讽了追名逐利的世态4、众;鲜;众志成城、鲜为人知5、环境;外形;风度6、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⑵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⑶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写作目的7、D 8、D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唯吾德馨10、以古代明贤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具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11、⑴我唯独喜爱莲,是因为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污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⑵莲花,是花中的君子1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核舟记》练习题

⑴奇特⑵零数⑶木头⑷数目⑸是⑹类似⑺手卷的右端⑻像、类似⑼举⑽光景、大约⑾尚、还⑿同曲,弯曲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3、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象能力暗示主人公此刻还游于赤壁之下,这是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4、⑴挨着(靠近);鳞次栉比、比肩接踵⑵清清楚楚;里;历历在目5、⑴他们互相靠着的两膝,都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摺里⑵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想类似6、A 7、B 8、A 9、容量大;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四、《大道之行也》练习题

【训练一】1、⑴治理社会的至高准则⑵奉养;父母⑶抚育;子女⑷兴起2、⑴选拔有贤德的,荐举有才能的人,人们彼此讲求信用,增进和睦关系⑵鳏、寡、孤、独和残疾病患的人都能得到供养3、天下为公4、作者从男女老幼各得其所,弱势群体皆有所养和人们对待索取奉献的态度两个方面,正面论证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推己及人、人尽其职,多奉献少索取的相互关爱的社会5、作者认为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首先是贤能的人做领导者,其次是社会成员都讲求诚信,彼此之间建立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

【训练二】1、⑴jǔ同举,选拔⑵fèn 职分、职业⑶wù憎恶2、⑴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的是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说叫做“德才兼备”.⑵社会成员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要讲诚信,不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是社会保持和平安定.3、有相似的地方,都反映了作者美好的愿望.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很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的情形.4、夜不闭户,路不拾遗5、⑴品德高尚;任人唯贤⑵憎恶;深恶痛绝(疾)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五、杜甫诗三首

(一)《望月》练习题

1、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3、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⑴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艰难,勇于攀登绝

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⑵人生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⑴欲穷千里目,跟上一层楼;⑵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春望》练习题

1、望;草木花鸟

2、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春城败象似在眼前,作者悲叹似在耳边.

3、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常常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百无聊赖,搔首踌躇,以至于稀疏的短发几乎无法梳髻插簪的情形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三)《石壕吏》练习题

1、安史之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⑴恨战乱带来的灾难,(三)《石壕吏》练习题1、安史之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⑴恨战乱带来的灾难,疼死去的儿子,忧被捉走的老妇,怜未成年的孙子⑵痛恨石壕吏的凶暴无情,忧虑国家的命运,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2、这首诗是以老妇人自述的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这种自述的方式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这种方式,可以使读者受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3、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疼死去的儿子,忧被捉走的老妇,怜未成年的孙子⑵痛恨石壕吏的凶暴无情,忧虑国家的命运,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2、这首诗是以老妇人自述的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这种自述的方式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这种方式,可以使读者受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3、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参考答案:

一、《三峡》

【阅读训练】1、⑴同缺,中断⑵有时⑶即使⑷连续⑸日光,指太阳⑹急流或急流的水2、侧面描写船行之急,突出水势的迅猛3、⑴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富有趣味.⑵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⑶至于夏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更突出了深秋“林寒涧肃”的清幽,表现了凄婉感伤的情绪.

5、如描写三峡春冬之时的一段,因为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饰“湍”;因为潭水沉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饰“潭”.

6、⑴A、小时B、极C、断⑵A、在B、如果C、从

7、⑴用的是比喻、对偶修辞手法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⑶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之景象不同⑷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⑸疾言厉色、疾风知劲草

二、《短文两篇》

(一)《答谢中书书》

1、⑴消散⑵争着⑶参与,这里指欣赏

2、从康乐公以来,不再有能欣赏这些奇景得人了.

3、提示:可以从视角的变化、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感官运用等方面,抓住特点,谈一点即可.

4、略

(二)《记承天寺夜游》

1、⑴解开(脱、脱下)⑵漫步、走、行走⑶考虑、想到⑷只

2、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3、⑴“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⑵“怀民亦未睡.”理由:心境相同.⑶“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同,

命运相同. 4、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意的落寂;自我排遣的旷达. 5、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竹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6、“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的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三、《观潮》

1、⑴景象⑵用水淋洗(淹没)⑶踩、踏⑷几乎、差不多⑸船⑹画花纹

2、玉城雪岭、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3、杨万里、诚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一是对钱塘江潮水壮观形象的侧面补充,二是在结构上与上段的“天下之伟观也”相照应.

5、⑴lǚ踩、踏⑵shū忽然⑶gě船⑷jiù租用

6、一是写“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满眼都是穿戴华丽的游人,多得“车马塞途”;二是用“饮食百物”的价格高出平时的几倍;三是“僦赁看幕”爆满,到了“虽席地不能闲”的情况来反衬观潮人之多.作者的目的是以此来反衬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

四、《湖心亭看雪》

1、⑴cuì鸟兽的细毛⑵jiè小草,这里指细小、微小

2、因为作者写的西湖雪景,不仅仅是写雪景,是写看雪景,而且是深夜坐着小船看雪景,别有风神韵味.

3、通过舟子的话衬托自己痴于赏景适性,是以“痴”自负;舟子说更有“痴似相公者”,实际是作者写自己乘兴而往,尽兴而归,飘洒超脱胜于亭上拥炉对饮者.

4、⑴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⑵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做着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五、《诗四首》

(一)《归田园居(其三)》

1、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超然世外,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表明了他安贫乐道,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

2、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上的露水,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3、“愿”字蕴含了作者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4、B

(二)《使至塞上》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诗人是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已没有根基、四处漂泊的“蓬草”形象自况,正是暗写自己内心飘零孤寂.

3、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有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三)《渡荆门送别》

1、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移动,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3、这两句写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看到月亮就像飞镜一样向西坠下去,倒映在江水中,晓雾云生,变幻莫测,好像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形象奇伟,想想瑰丽,表现出诗人放达洒脱的个性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历来被称为不朽佳句.“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4、赋予水以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

(四)《登岳阳楼(其一)》

1、帘旌;夕阳;湖面风平浪静;傍晚的安详;引起诗人的无限遐想

2、北宋灭亡后,三年来诗人颠沛流离,经历的磨难

3、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报国无门的忧伤悲情.

4、“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

100道小学语文古诗词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100道小学语文古诗词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1、生当作人杰,____ ____________。 2、____ 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3、草木有本心,____ ____________。 4、黄金若粪土,____ ____________。 5、____ ____________,板荡识忠臣。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 ____________。 7、枝上柳绵吹又少,____ ____________。 8、____ ____________,道是无晴却有晴。 9、____ 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10、_____ _________,在地愿为连理枝。 11、____ 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1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 ____________。 13、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 ____________。 14、____ ____________,不废江河万古流。 15、____ 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16、____ ____________,一水中分白鹭洲。 17、花开堪折直须折,____ ____________。 18、____ 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19、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 ____________。 20、____ 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21、____ 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22、____ 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23、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 ____________。 24、____ ____________,向阳花木易逢春。 25、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 ____________。 26、____ 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27、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 ____________。 28、____ ____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 29、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 ____________。 30、____ ________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 31、____ 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3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 ____________。 33、____ 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 古诗词鉴赏 班级姓名 一、阅读《关雎》【原诗略】,回答问题。 1、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 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 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 和优雅的品格。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二、阅读《蒹葭》【原诗略】,回答问题。 3、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而不得的苦恼心情。 4、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 答: 5、诗中哪些句子表明男主人公的意中人是可望不可即的? 答: 6、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答: 7、本诗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答: 8、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 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 10、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 达效果。 答: 三、阅读《关雎》【原诗略】,回答问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12、下列关于《关雎》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描写青年热恋采集荇菜的女子 的诗。 B.“兴”是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 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使得诗歌音韵和谐。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 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3、一般用( 形影不离 )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亲密。 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每当看到春光将桃、李、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 6、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0、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可以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11、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2、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13、同学们,当你们的朋友在学习浪费时间,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名句来劝告他。 14、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15、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赞美他们。 16、《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形容。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 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miù)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只有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 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 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 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 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 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六年级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拟人)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比喻.对仗)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设问)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夸张) 二.你知道下列诗句括号中的字词具体指的是哪个人吗? 江晚正愁(余)辛弃疾落花时节又逢(君)李龟年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平明送(客)楚山孤辛渐 (故人)西辞黄鹤楼孟浩然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儿子 三.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 《春晓》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回乡偶书》杜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柳宗元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孟浩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行》贺知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杨万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白居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游园不值》苏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歌子》叶绍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张志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根据情景写诗句。 1 . 当你看到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你会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毛毛读了古代清官们的故事.想到了那歌舞升平的迂腐生活.不禁吟起了《题临安邸》中 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到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 7.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8.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9.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0.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满腔豪情。 11.月亮渐渐西沉.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2..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如李白的《赠汪伦》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别董大》写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4.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曹植质问哥哥苦苦相逼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 一、直接型默写 1.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4.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潭记》) 5. ,君子好逑。(《关雎》) 6.求之不得,。(《关雎》) 7. ,白露未晞。(《蒹葭》) 8.微君之故,?(《式微》) 9.挑兮达兮,。(《子衿》) 10.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3.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4.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1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佳肴》) 16.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17.食不饱,力不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韩愈《马说》) 18.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21.半匹红纱一丈绫,。(白居易《卖炭翁》) 2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3.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24.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

寓居作》) 25.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二、理解型默写 陶渊明《桃花源记》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快乐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柳宗元《小石潭记》 4.运用侧面描写,既表现了鱼的情态也表现了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5.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通过对环境凄凉的感受,流露作者政治受挫遭谪贬后的忧伤心情的的句子是:,。 《关雎》 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表现青年男子对美丽而贤惠的姑娘充满倾慕之情的句子是:,。 7.“,。”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8.诗中运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求而不得而痛苦难眠的诗句是:,。 《蒹葭》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入物淡淡的凄婉之情。这几句诗在今天常被我们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在水一方》的一部分。 10.“溯洄从之,。,宛在

(精选)小学生必背古诗文练习题答案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戏:游动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此诗是描写的季节是夏季。 6、《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穹庐:蒙古包 天苍苍,野茫茫,笼盖:笼罩覆盖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显现、露出 此诗描写了大草原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7、《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曲:弯曲项:脖子 白毛浮绿水,歌:唱 红掌拨清波。浮:漂浮拨:拨弄、分开 此诗为骆宾王七岁时所作。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 诗中有关于动物、颜色的描写,用彩笔标注 8、《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解落:脱掉、吹落 过江千尺浪,开:催开 入竹万竿斜。斜:倾斜 此诗写的季节是秋天中晚秋的景象。 此诗是一首描写秋天的风的小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9、《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妆:打扮 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树:满树

不知细叶谁裁出,裁:剪裁 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柳树在春天的季节里,美丽婀娜、迎风起舞的样子。诗中的后两句使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 贺知章,号:“四明狂客”,和李白是好友。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万仞:万仗,形容极高 羌笛何须怨杨柳,何须:有什么必要 春风不度玉门关。度:越过 此诗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诗中的后两句写出了 边塞生活的寒冷艰苦。 王之涣,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长期漫游西北边地,足迹遍布黄河上游各地,有侠士风度。 9、《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依:傍、挨着 黄河入海流。欲:想要 欲穷千里目,穷:穷尽 更上一层楼。更:再、还要 诗中的后两句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鼓励人们要有昂扬向上的进取 精神。 10、《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眠:睡觉 处处闻啼鸟。觉:感觉、知觉 夜来风雨声,晓:天亮 花落知多少。闻:听见、听到 啼:鸣叫 孟浩然是唐朝著名诗人、田园山水诗派诗人的代 表。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9、《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及时行乐的心情 欲饮琵琶马上催。欲:正要、想要 醉卧沙场君莫笑,催:饮酒时奏乐助兴之词 古来征战几人回。沙场:战场 此诗为一首边塞诗。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边塞生活 的艰苦和残酷。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7甘肃省白银】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ù)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甘肃省兰州】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完整word版,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 、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 、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 、《游园不植》B、《春望》C、《春夜喜雨》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A 、王勃B、李白C、王维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 、汉青B、汗青C、汗清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是王昌龄的诗句。 A 、阴山B、边关C、燕山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A 、因为B、坐下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A 、王维B、王之涣 C 、王勃 1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 、春色B、梨花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 、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出自杜甫的。 A、《茅屋为秋风所破》B 、《登高》C、《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诗句。 A 、岳飞B、辛弃疾C、陆游 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指的是。 A、红色 B、红花 C、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 A 、天地B、天下C、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A、高适 B、王昌龄 C、王勃

(完整版)八年级上古诗文默写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汇(答案)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1 2 3 《使至塞上》 1 2 《渡荆门送别》 1 2 3 《登岳阳楼》 1、既点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又渲染一种凄凉寂寞的气氛的一联是: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2、语意双关,表现诗人无限悲恨之情的诗句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3、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4、从历史角度介绍岳阳楼,并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人满腔愁绪的句子: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

最新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全册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桃花源记》练习题 【训练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⑴寻向所志⑵未果,寻病终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⑷悉如外人⑸咸来问讯⑹后遂无问津者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古今义.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 ⑵阡陌交通:古义:今义:;⑶无论魏晋:古义:今义:; ⑷芳草鲜美:古义:今义: 3、第②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 4、有些成语出自选文,请写出: 5、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与“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一为具言所闻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D、不足为外人道也 【训练二】 1、第②自然段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不抄原文,简要回答) ⑴自然环境:⑵社会坏境:⑶人们生活: 2、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 3、第⑤自然段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它的作用是在说明 4、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5、文章表达了作者所要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世界? 6、“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7、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的主旨是什么? 二、短文两篇练习题 (一)陋室铭 【训练一】 1、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意在表明 2、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是在于说明 3、能统领全篇的一个词语是 4、回答下面问题. ⑴能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 ⑵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 ⑶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 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①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②敲镫吟。 [注]①此诗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司马之时。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为江陵(今湖北荆州)府士曹参军。②关树:关中之树。扶疏:枝叶繁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比兴手法,以碧玉般竹鞭的名贵,暗示赠鞭者的高尚,赞扬之情跃然纸上。 B.颔联写诗人看到朋友赠礼后内心非常欣喜,很想去观赏生长碧竹的巴山冰雪美景。 C.颈联通过“节”字,将“竹节”与“节操”相关联,把咏鞭与赞人联系在了一起。 D.尾联由竹鞭引发联想,表达了诗人愿与友人“策马同去”“敲镫吟诗”的美好愿望。 15.本诗为赠友之作,兼有咏物诗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 14. B (“很想去观赏”有误,应是作者对碧竹生长环境的想象。) 15.要点:①从标题可以看出,本诗是为答谢友人赠礼而作;②诗中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美好品行的赞美与仕途前景的祝愿;③诗的前三联均为对友人所赠竹鞭的吟咏,有鲜明的咏物诗特点;④诗人“托物言情”,对友人的赞美与祝愿主要寄寓在对竹鞭的吟咏上。(每答出一点给2分,满分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4~15 题。 酬乐天咏老见示刘禹锡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六年级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拟人)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比喻、对仗)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设问)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夸张) 二、你知道下列诗句括号中的字词具体指的是哪个人吗? 江晚正愁(余)辛弃疾落花时节又逢(君)李龟年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平明送(客)楚山孤辛渐 (故人)西辞黄鹤楼孟浩然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儿子 三、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 《春晓》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回乡偶书》杜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柳宗元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孟浩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行》贺知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杨万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白居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游园不值》苏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歌子》叶绍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张志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根据情景写诗句。 1 、当你看到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你会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毛毛读了古代清官们的故事,想到了那歌舞升平的迂腐生活,不禁吟起了《题临安邸》中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到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 7、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8、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9、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0、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满腔豪情。 11、月亮渐渐西沉,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2、、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如李白的《赠汪伦》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别董大》写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4、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曹植质问哥哥苦苦相逼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完整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 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竦峙”是写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B)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海水呈青苍色。 4、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海日生残夜,。乡书何处达,。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A)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C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小学1-6年级古诗词应用练习题含答案附诗歌鉴赏方法

小学1-6年级古诗词应用练习题含答案附诗歌鉴赏方法 一、古诗应用题(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

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1.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 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2.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 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13.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 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4.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二、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只填序号)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2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3 )。

部编版八年级上期末课外古诗词习题及答案

一曲新词酒一杯、轻舟短棹西湖好、金陵城上西楼、常记溪亭日暮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期末课外古诗词】 班级:姓名: 资料:【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 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 期末课外古诗词诵读 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原诗】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 二、选择题: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解析】B 诗人写的并不是对燕子归来的情景似曾相识,而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 2.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D )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解析】D 没有典故。 三、赏析简答题: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答: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中考古诗文练习题答案

中考古诗文练习题答案 记忆型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直挂云帆济沧海。 4.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城春草木深。 6.采菊东篱下,。 7.稻花香里说丰年,。 8.大漠孤烟直,。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10.,似曾相识燕归来。 11.春蚕到死丝方尽,。 12.会当凌绝顶,。 13.东风不与周郎便,。 14.,江春入旧年。 15.人生自古谁无死? 。 16.,天涯若比邻。 17.江山代有才人出,。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9.,往来无白丁。 2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2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2.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23.受任于败军之际,。 24.苔痕上阶绿,。 25.学而不思则罔,。 2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7.,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8.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 29.得道者多助,。 3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理解型默写。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2.《天净沙?秋思》表现了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悲情,其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塞奇特景色的句子是,。 4.《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10年军旅生活

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描写动物的两句诗是句是, 6.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其博大襟怀的诗,;,。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8.《山坡羊?潼关怀占》中概括全篇主旨的诗句是,。 9.《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 10.陶渊明《饮酒》一诗中,“ ,。”一句蕴涵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也无喧嚣之感。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愁绪的诗句是“ ,。” 12.《望岳》一诗中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1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15.《观刈麦》一诗中,表达诗人自责情绪的诗句是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 根据(南京市、盐城市3月第二次模拟、扬州市3月阶段性检测(二)、南京师大附中一模试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检测试卷、丹阳市 3月质量检测、南通市全真模拟试卷二、南通市全真模拟试卷三、南京市浦口区江浦高级中学校校内第二次模拟、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3月考前综合训练(一))语文试题汇编而成 南京市、盐城市3月第二次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9~10 题。 羌村三首(其二)杜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公元 757 年,诗人言事触怒肃宗,被迫回到因战乱十余月未通音信的羌村,与家小相聚,写下《羌村三首》。糟床,榨酒的器具。 9. 简要赏析“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两句的表达效果。(5 分) 10.古人评点:诗人“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请结合后八句诗,简要分析这样评说的原因。(6 分) 9.细节描写逼真感人地刻画幼子与久别之父见面情状。(1 分)“不离膝”写娇儿久别后乍见父亲的惊喜、亲昵、不舍;(1 分)“畏我”点明娇儿久视父亲后因陌生而畏惧的心理。 (1 分)“复却去”表现了娇儿发觉父亲“少欢趣”,害怕而不解的心理(或:害怕、担心我又离家的心理)。(1 分)侧面表明诗人落魄凄苦的现状。(1 分)10.(1)中四句:对比今昔家中生活,寄托胸中苦闷。“抚事”直说思量当前国事。“煎百虑”极写忧国深沉的情感煎熬。(2)后四句:名写酒,实说愁,是迟暮之年、壮志难伸的愤激之辞。“且用”表现了诗人深沉无奈与痛楚之情。(6 分。每点 3 分) 扬州市3月阶段性检测(二)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至后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当时诗人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心情十分低落。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当年他与李白也是在洛阳相识。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棣萼:出于《诗经?小雅?常棣》“棠棣之华,萼不韡韡”。 9.请赏析颈联的表达特色。(6分) 10.本诗尾句“诗成吟咏转凄凉”,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都有哪些“凄凉”之情。(5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