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创投资集团)调研报告拓展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居民持续增收途径研究(2016-12)

(国创投资集团)调研报告拓展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居民持续增收途径研究(2016-12)

(国创投资集团)调研报告拓展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居民持续增收途径研究(2016-12)
(国创投资集团)调研报告拓展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居民持续增收途径研究(2016-12)

拓展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居民持续增收途

径研究

——以昆山开发区为例

国创投资集团

随着昆山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昆山开发区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由单一的传统农业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其他产业并存转变,集体资产结构由以传统的农机具等非经营性资产向以物业资产为主等经营性资产转变,与此同时,村级集体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对昆山开发区村(涉农社区)集体资产构成、经营管理机制、主要经营运作模式以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同时结合昆山开发区实际,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居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村级集体资产与集体经济现状

(一)村级集体资产概念

1. 村级集体资产

村级集体资产是指属于村(涉农社区)、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富民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及其全体成员集体共同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以下简称“三资”)。包括:

(1)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

币资金。

(2)村集体所有及投资、经营和劳动所积累形成的各类固定资产、财产物资、债权股权及无形资产等。主要有:村集体所有的各类房屋及建筑物、农业机械、机电设备、水电管网设施、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农田水利设施、林业、牧业、渔业等资产,道路和桥梁、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资产;各类应收款、长短期投资、商标权、专利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其他依法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产。

(3)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耕地、水面、园地、林地等)、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和法律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

2. 村级经营性资产

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提高农民集体财产收益分配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农民增收有直接关系的是经营性集体资产。目前,开发区集体经营性资产主要集中在村(涉农社区)、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富民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中,主要包括标准厂房、邻里中心、仓储用房、农贸市场、商业用房、集宿楼等经营性项目。

(二)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与监督管理制度设计

2016年3月,昆山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以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的经营管理和监督管理,推进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建设,健全完善村级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村级集体“三资”增值,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该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加快推进全市、特别是推动昆山开发区构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1. 村级集体“三资”经营管理主体责任

村(涉农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是村集体“三资”经营管理主体,其在各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履行经营管理职责。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村集体“三资”经营管理发展规划和集体投资建设方案、执行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重大事项决议决定和开展村集体“三资”经营管理日常工作等。

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是所在村集体“三资”的所有权代表人,履行出资人监督管理职能。

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受村民成员(代表)大会委托,代表全体成员对村集体“三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行使监管职责。

2. 村级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主体责任

昆山市农村集体资产办公室是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市村级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协

调、监督和服务工作。

区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监管和服务相关单位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农村集体“三资”的法律法规、政策、意见和制度,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本区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政策、意见和有关制度。

区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区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日常事务,代表其对所在区镇村级集体“三资”行使监管职能,检查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组织指导、监管和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日常业务工作。

(三)昆山开发区村级集体资产经营模式

当前,昆山开发区村级集体资产主要有以下五种主体运作模式:一是村(涉农社区)办经济合作社;二是社区股份合作社;三是村(涉农社区)+村民合作办富民合作社;四是村企合作模式;五是富民联合发展模式—昆山开发区富民发展公司。截止2016年底,昆山开发区18个村(社区)共有18家经济合作社、18家社区股份合作社、12家富民合作社、1家富民发展公司。

1. 经济合作社模式。昆山开发区村(涉农社区)基本上设立了经济合作社。经济合作社系经政府审核同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在功能定位上,经济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管理经营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集体资产,负责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山林等资源,组织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管理、维护基础设施,并提供公共社会化服务。

2. 社区股份合作社模式。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是以农村社区合作经济为基础,以股份制为形式,以集体资产产权为纽带,以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和运营为内容,以资产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把社区性的合作经济组织的集体财产全部或部分折成股份,量化到每个成员头上,社区成员凭借分得的股份参与年终分红,但不能抽资退股、转让、抵押和买卖。在管理方式上,参照股份制的治理结构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形式。

3. 富民合作社模式。昆山开发区村(涉农社区)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等要求,以合作制为基础,实行资本、技术、土地、信息及劳动相结合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模式,把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村级(含村组)经营性资产量化给每个村民,使原有村级集体资产的产权进一步明晰,明确村级集体资产的合作性质,使村民成为股东,增强了农民的分红收入,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撤村建居“”时出现的原有集体资产处置难的问题。这是在农村生产要素与市场机制双重约束下的一个最优选择,也为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提供了一种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符合群众利益的制度选择。

4. 村企合作模式。近年来,开发区部分村(涉农社区)与昆山开发区集体资产经营公司等企业,充分发挥村(社区)

零星集体土地、企业资金与管理优势,探索尝试“集体土地+企业资金”合作模式,先后在蓬朗、中小企业园、南河路等区域合资建设农贸市场、标准厂房、仓储用房等项目,且大多数建设项目采取租赁订单式开发,建设规模小、资金周转快、经营风险可控,整体效益较好。

5. 富民联合发展模式。为加快昆山开发区富民强村工作进程,为培育新的集体经济增长点,创新村级经济发展方式,昆山开发区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联合昆山开发区18个村(社区)组建了开发区富民发展公司。近年来,该公司已投资开发了龙馨家园公寓楼和蓬朗C5农贸市场等项目,购置的东城商业街商业店铺资产待交付使用后,可通过出租、出售,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收益。

近年来,昆山开发区村级集体资产通过上述联合发展、抱团发展和集约发展的多元化经营管理实践,取得了较好地经营效益。

昆山开发区2014-2016年度村级经营收入情况表

注:2014年和2015年数据经年终效益审计,2016年数据为预计数。

二、制度缺陷与现实困境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宏观的社会环境上看,当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对村级集体资产的立法监督、执法监督、政策监管还处于探索时期,法制、政策原则性强,但可操作性不够;从微观层面上看,经济主体参与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等许多原因。但最关键的是未建立起有利于保值增值的集体资产治理制度。

(一)集体资产治理结构失效。资产治理结构是经济组织的一种制度设计,对资产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合理安排,以达到权力制衡、监督有效、利益共享。有效的资产治理结构更具有经济民主的色彩,更符合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这一地方性法规规定了集体资产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是集体资产管理的权力机构,村级集体资产民主理财小组是集体资产管理的监督机构。可是,在现实中村(社区)两委一把手利用管理公共事务的职权,插手或直接参与集体资产的经营,实际上形成村(社区)两委一把手等“内部人”控制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加上村级集体资产产权虚化,使得集体资产管理权力失衡,向村(社区)两委一把手等“内部人”倾斜;监督失效,监督机构形同虚设,同时农民的参与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的意识不够强。

(二)产权制度软约束。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换的前提,明晰的产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现行的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安排,产权虚化,导致集体资产经济

组织成员无法行使产权的各项权能,无法跟实际行使集体资产管理权限的强势群体形成对抗,成为集体经济组织的弱势群体,不利于保护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三)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的披露对集体资产利益相关人极为重要。及时、系统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既是集体资产管理过程中实际内部控制的基础,也是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利益相关人实行外部监督的重要途径。现行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中,本来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财务信息内部控制失效,外部监督也极为困难。有的村(社区)拥有一定规模的厂房、店面等资产,现实中存在着部分房屋已出租给承租人多达数年时间,但在财务处理上仍作为在建工程处理,部分租赁收益存在游离于账外的可能,这样实行外部监督就十分困难。

(四)相关扶持政策难以落地。近年来,虽然全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村级集体“三资”经营与监管和相关政策意见,但缺少与之相配套的操作层面的实施细则。一是仍需打通“最后一公里”。如:包括各区镇拟开发项目优先给予联合发展实体开发的标准、联合发展实体实行红利分配的奖励、联合发展实体银行贷款的补助等等。二是需认定联合发展主体资格。由于经济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富民合作社,既不是企业和事业法人,也不是社团法人,导致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其很难融入市场竞争的大舞台,不利于发展壮大。为此,昆山开发区联合18个村(社区)经济组织出资入股,组建了

开发区富民发展公司,尝试走村级经济联合发展、抱团发展、集约发展之路,但在富民公司申办项目涉及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中介服务性收费,先交纳税收后等额补助,红利分配奖励、银行贷款贴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亟待对联合发展主体进行资格认定。

(五)整体经营效益较低。目前,昆山开发区村级集体资产经营主要以投资、出租各类物业为主,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尚待突破,但由于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专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导致整体经营效益不高。一是开发区现行对村(社区)负责人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主要侧重于经济指标的考量,并与物质激励直接挂钩,且考核期限以年度为基础,而不是以其任职周期作为评价基础,这势必“倒逼”村(社区)负责人的“理政”理念错位,促成其养成“重经营管理而轻社会管理、重短期经营而轻长期发展、重眼前物质利益而轻长远任职口碑”的思维惯性。二是由于村(社区)缺乏专业人员,导致项目建设周期冗长、建设成本增加。三是受村(社区)负责人经营管理水平,项目投资往往是“拍脑袋”决策,未经市场调研、可行性论证,导致物业项目不能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步入项目竣工即空置的怪圈。

三、对策与建议

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关键是对集体资产管理制

度进行创新。

(一)建立独立经济监督制度。村级集体资产治理结构失效,关键是权力失衡,民主监督发挥不了应有的监督作用。

1. 避免多头领导。根据实际情况,政府可指定唯一的主管部门对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尽量避免多头领导权责不清。重点是对涉及农村集体资产的招标、出租、转让;购置或处置;金额较大的借贷、借用或担保;确定或变更重大投资项目等,建立独立备案、审核制度。同时,主管部门将经济监督的真实情况予以及时通报。

2. 规避权力集中。村(社区)两委一把手不得兼任村(涉农社区)“三资”管理中的所有权代表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两委班子其它成员不得同时兼任所有权代表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尽量规避集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领导机构于一体的“内部人”控制体系。

(二)完善产权制度约束机制。从村级集体产权固化和规范管理两方面着手,建立健全村级产权管理制度。

1. 开展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三资”开展清产核资,清查核实“三资”的即时数量、分布、价值、占使用和收益等情况,及时调整基础台账资料。

2. 探索新的产权实现形式。从产权约束机制来看,社区股份合作社模式与经济合作社模式、富民合作社模式相比较,其最主要功能有两项:一方面明晰村级集体资产产权;

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的经营,使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每年年终会按一定比例将可分配盈余以按股分红形式分配给合作社成员。在管理方式上,社区股份合作社有自己的章程和民主管理制度,内设有理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等相应组织管理机构,实行民主管理,参照股份制的治理结构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村级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为此,昆山开发区的村(社区)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社区股份合作社模式,规范运作,积极探索做大做强的方法和途径。

(三)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1.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参照村(社区)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重点建立财务公开和“三资”动态信息公开,建立包括信息披露主体、工作职责、内容、标准、流程以及相关人员在信息披露中的职责等内容的信息披露制度。

2.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有效途径和合适渠道,采取定期报告和专项报告的形式,向其成员(代表)公布集体“三资”经营管理发展规划、集体投资建设方案、重大事项决议决定、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履职情况、财务信息等信息,主动接受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及时回应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的重要质询。

(四)制定出台配套实施细则。2016年昆山市委、市政

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富民强村迈上新台阶的若干政策意见》。该《意见》通过扶持村级联合发展,切实转变村级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完善帮扶机制,促进村级经济持续增收,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可谓力度空前。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昆山开发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昆山开发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日常事务,代表其行使包括研究制定开发区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意见、办法和制度等监管职能。鉴于《意见》相关政策涉及市、区两级管理部门,且相关事项需由昆山开发区协调市、区多个管理部门,具体操作实施细则需进一步明确,以便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尽早落地。

(五)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村级集体资产具有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经营的分散性,处理的复杂性。因此,在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上,要注重结合实际。

1. 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切实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路径。如:有的村(社区)宜侧重以商业用房租赁经营;有的村(社区)宜侧重标准厂房和仓储用房租赁经营;有的村(社区)宜侧重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主、劳务服务为辅的发展方式。从近年来昆山开发区村级集体经营实践和经济效益来看,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富民发展平台发展势头强劲,走村级经济联合发展、抱团发展和集约发展是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的必由之路。

2. 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村(社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公共事务管理和经营性资产管理应适度分离,既有利于增强集体资产的外部监督,又可促使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的平衡集体资产管理中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的关系。目前,昆山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依照全市村级集体“三资”的经营管理和监督管理相关要求,基本明确了经营管理主体及职责和监督管理机构及职责,初步建立了包括村账镇代理、资产管理监督、财务公开、“三资”动态信息监管和内部审计制度的监督管理制度。

3. 做大做强富民发展公司。近年来,昆山开发区村(社区)利用有限资金投资,参与多个联合发展实体项目投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单体项目资金投入大,投资回报率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昆山开发区可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富民强村公司的成功运作经验,其具体做法是:凡由财政资金出资实施的绿化养护、保洁、清淤等公共工程,优先安排富民强村公司竞标承接;在建设项目招标过程中,同等条件下富民强村公司具有优先中标资格等,在政策上适度向富民强村公司倾斜。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富民强村公司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昆山开发区借鉴扶持优惠政策,富民发展公司可通过昆山开发区富民发展公司承接全区绿化养护等工

程拓展业务发展,做大做强开发区富民发展公司,增强开发区强农惠农富农力度。

(六)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居民收入。昆山开发区居民持续增收途径,除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集体红利)以外,通过强化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提高居民收入。

1.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就业收入。昆山开发区可依托在昆职校、开发区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开发区居民(农民)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培训,通过培训让居民成为产业链上的技术工人,减少短期务工,促进居民稳定就业,达到稳步增收目标。昆山开发区大型企业多,吸纳就业潜力大,这是开发区村(社区)努力的方向和发展重点,要与开发区劳动就业部门建立良好的衔接机制,加大辖区内居民的技能培训力度,实现为辖区企业提供优良技术工人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双赢。

2. 鼓励居民自主创业,提升居民经营性收入。培育以居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经营主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互联网+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探索利用闲置厂房、沿街店面等建设网商微商创业园。对符合旅游总体规划、具有资源环境基础,利用古镇老宅改造成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精品民俗酒店,开发区可给予免费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利息补贴等扶持政策。

(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雷道国)

参考文献:

[1] 张臻李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国农经网2007)(6);

[2] 赵静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焦点问题与对策财经问题研究2013(1);

[3] 潘玉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江苏农村经济2010(7).

2020最新某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一、强化领导促进增收,凝聚村社发展合力。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有效破解增收难题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三、增强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xx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精)

xxx 镇 xx 村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序言:通过调研, 切实摸清易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为县委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一、基本情况 xx 村(社区位于 xxxx ,属于山区村委会,下辖 xx 个自然村, xx 个村民小组, 2011年末总户数 xx 户,总人口 xx 人, 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xx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3元。全村国土面积 xx 平方公里,海拔 xx 米 , 年平均气温 xx℃,年降水量 xx 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xx 亩,人均耕地 xx 亩,林地 xx 亩。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到镇道路为土路, 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二、集体经济概况 xx 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总体来说该村的集体收入来源空白, 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主要是靠财政的村级转移支付。 三、发展集体经济的特色与做法(原因 xx 村地处山区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知识文化水平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本身的资源相对缺乏,村里没有集体所有的资产用于发展。山上有林分到户,地下无矿也无地,更没有什么乡镇企业,所以集体经济就成了无水之源。 四、存在问题与思路规划 (一存在的问题

1、发展的基础条件薄弱。 xx 村属山区村,各组环境条件差,不少大部分村组所处地理位置偏僻, 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 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 2、发展的意识不强。随着个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地被大部分村民淡忘, 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和村民对于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弱化,集体意识、大局意识淡化,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示范性不强,带动能力有限,个人意识、自我意识增强, 观念陈旧, 认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 只要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有没有集体经济无关紧要。 3、村集体负债大。 xx 村既无村办企业,又无土地资源,无自主创收能力,收不抵支。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期徘徊不前,修建村委会、村社道路、架电、建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只能靠贷款、借债进行,致使大部分村大量负债。 4、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扶持资金和政策较少。各级各部门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上给予了一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但由于点多面广, 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仍然有限和不足。 5、 xx 村大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孤寡老人儿童,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想保守、守旧。 (二发展思路规划 1、鼓劲加压,营造浓烈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宣传媒介,加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认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使广大村民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树立村兴我荣,村衰我耻的思想, 特别是广大党员要作出表率, 敢为人先, 树好榜样。其次, 两委班子要发挥好带动作用, 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发挥村支两委班子的示范带动作用非常关键,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村级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617939098.html, 村级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崔晓雁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02期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三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存在人才缺乏问题。从目前我镇村干部现状看,文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做经济工作的经验也不丰富,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缺少懂经济、有头脑,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领头人,使得各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缺乏必要的办法和措施。同时,一些村干部注重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缺乏创业的精神,缺乏一种知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各级政府和部门会想办法,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等方面等、靠、要思想,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2.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窄。多数村集体原始积累底子薄,来源渠道单一,依靠出租集体土地、林场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也存在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经营。 3.村集体融资难度大。因为历史原因,部分村可以盘活的固定资产少,村集体负债较多,缺少信用抵押,而金融部门在集体涉农贷款方面,贷款手续复杂,条件要求高,村集体上项目融资困难,发展集体经济举步维艰。 4.资产管理不够规范。一些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制度还不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还不够透明,导致个别村集体资产出现流失、被挪用等现象。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1.强化发展意识。实践证明,虽然财政支农支出逐年增长,但公共财政还不可能对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大包大揽,仍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把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更要在工作上精心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制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实施意见,并指导各乡镇、村理清发展思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2.优化发展措施。一是在开发利用村集体资源中促进增收。做好村集体增收工作,应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村集体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各村应对可供开发的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摸清家底,并对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拿出应对之策,最大限度地加以盘活利用。二是在服务农民增收中促进增收。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服务农民增收、促进农民

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

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典型案例 一、德安村基本情况 德安村位于上街基镇西南6公里处,共有农户288户,人口1023人,耕地面积10658亩,共有党员18名,积极分子2名。2010年被富锦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2010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0元。 二、德安村发展历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强村”这个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强村”,就必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近年来,德安村在富锦市委、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了富民强村。 (一)、选好班长,配强队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提供人才保证。“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而选好这个支部的“班长”又是关键的关键。镇党委在选拔农村基层干部时,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级基层组织中来,着力打造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德安村的支部书记郭志勇,参军退伍后,自学了中专课程,1995年被推选为德安村村主任,2002年被推选为支部书记。近年来,他不但自己搞立体种养年收入有18万元以上,他和村两委班子一班人达成共识,村集体投入100万元建成农机合作社,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白面加工厂、挂面加工厂、大米加工厂等企业,安臵剩余劳动力100余人,使集体经

村党支部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拜城县种羊场养殖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各连队党支部: 根据《拜城县种羊场养殖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帮助引导村级组织发展养殖壮大集体经济,制定了《拜城县种羊场养殖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并及时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场部。 拜城县种羊场养殖模式发展壮大 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引导、项目倾斜、部门帮扶、因地制宜。逐步扩大”的发展思路,采取“投羊收羊”的办法,建立“村户联合、有偿承包、集体经营、利益共享”的养殖模式,通过党组织引领、养殖户带动,努力扩大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率,发展壮大实现村集体户和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双赢”目标,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发展养殖业选择适合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方案,提高基础条件、提高群众科学养殖积极性。

(二)坚持从小起步,科学发展的原则。走科学养殖,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发的路子,做到既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三)坚持重点扶持、示范带动的原则。重点在有养殖基础、积极性高、信誉好的养殖户中实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抓好示范点、示范户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有效的技术服务,引领和带动广大群众投身于养殖产业发展,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增收的目标。 (四)坚持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既要保证村集体经营还要考虑农牧民的利益,做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同步实现,避免造成任何一方重大经济损失。三、具体措施 (一)多方扶持,积极推动。为鼓励扶持村级组织推行科学养殖增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据县《关于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发展壮大养殖生产业的意见》精神,采取“项目倾斜、部门帮扶”的办法,按照妹纸生产母羊一定的经济标准,由县有关部门通过纳入项目筹资金的办法给予扶持,其余资金有村集体自筹,发挥村级组织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羊产业发展。 (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为了积极推进养殖养羊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先行选择已实施滩羊养殖的行政村进行试点,每个连队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母羊,代养户缴回的羊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我们乡饮乡党委认真按照上级部署,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当作事关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多策并举,抓好落实,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近几年来,从乡党委、政府到各村两委都认识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全乡15个行政村,5万元以下的全部转化,10万元以上的2个,占1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机动地承包及闲置院落租赁。全乡15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有的村高达150多万元,全乡债务总额为1158.9万元,平均每村77.3万元。债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来集体办企业亏损,公益项目建设投资,应收未收而借款等产生的,各村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化解村级债务。主要是拍卖闲置资产还债,债权户或单位协商降息或停息等办法。 二、经验做法: (一)政策扶持,创优环境 乡党委制定了资金、土地、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一是制定了发展计划。乡党委组织力量对这些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摸底,特别是摸清

了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主客观原因,实行逐村“会诊”,做到心中有数,帮助他们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并把任务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各涉农部门的扶贫项目、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科技部门的信息、技术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向薄弱村集中。今年,我乡争取到了高标准良田项目。项目总投资1280万,在基地安排上,我们重点选择了崇化村、沙河村等集体经济较弱的村,带动其发展。对发展较快、后劲比较足的村,一方面,制定好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发展。另一方面,用政策推动。对成绩比较突出、年年都有新发展的村支部书记,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二)开阔思路,选准路子 一是利用各种合作组织增收。合作组织是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既不同于“公司十农户”这种买卖对立的契约关系,也不同于村和农户的千刀割不断的关系,既可以把村两委解脱出来,让群众唱主角,也可以让村级组织通过服务增加收入,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乡饮粮食和饲料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既增加群众收入又增加集体收入的路子,依托粮食和饲料合作社,各行政村又成立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站,对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供应站批量购置,以低于市场价销售给社员,既让社员得到了实惠,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柳云村还组建了西瓜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西瓜产前、产中、产后的大棚原材料、肥料购置,育苗、田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村集体经济的好坏,关系着村“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高低。2014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镇村作为贫困村,将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2017年贫困村摘帽的核心指标之一,只有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受益了,村“两委”干部的威望就会越高,村级事务管理才会更加和顺。 镇村地处镇东南部,东北与县乡相连,西南与乡接壤,西北与乡相望,幅员面积118余平方公里,距县城114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1.3°c。境内草场水草丰茂,盛产虫草、贝母、大黄、秦艽等名贵药材,栖息着岩羊、狐狸、狼、旱獭、天鹅、鼠兔等野生动物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但长期受交通条件制约,村集体经济薄弱。 该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2016年有农牧民195户、人口962人、劳动力462人,人均纯收入10000元,经济总收入1053万元。现有共青团员8名,民兵应急队伍一只共7人。村是一个牧放藏系绵羊、牦牛为主的纯牧业村,是镇产业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村之一。有天然草场17.8万亩,禁牧面积52708亩、休亩面积23397亩。各类牲畜33715混合头,其中牦牛10076头、马692匹、羊22947只。 一、发展现状 2016年村集体经济主要靠国家投入,自己创收办法不多、收入来源单一。该村为充分使用1800亩共有草场,经村民一致同意,通过幸福美丽家园项目购牛105头,其中:牦母牛100头,种公牛5头,在村集体公共草场饲养,预计每年产成活仔可达40头,初步估算年产值可达40000元。所得盈余利润30%用于贫困户帮扶扶持,40%用于全村群众分红,剩余30%用于村集体积累或者公共事务。2017年,该村为规范管理村集体经济,在2016年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成立了诺央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再次引进种公牛10头,修建暖棚10个共计800平方米,为该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经验做法 (一)科学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该村“五个一”帮扶力量充分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进行调研,认真分析该村的资源优势和不足,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协助和实到村“两委”班子选好牦牛养殖路子,因地制宜地制定集体经济发展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 一、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多数村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村集体公房的出租和村集体土地的征用。许多村集体经济的好坏是由出租集体公房和征用土地的多少来决定的,并没有广开思路,通过新方法、新途径,大力增强集体经济。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比较狭小。除县城各村和集镇部分村外,绝大多数村集体土地、山林和公房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3、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强。有些村干部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在思想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陈旧观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大力去开拓新思路,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政策,只会抱怨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

面对新形势只能束手无策。4、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方面导致部分村干部敢管,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另一方面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经常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1、理清发展思路,大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村土地和林地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可以对机动田、机动山进行统一开发,既可以对外承包、租赁,也可以本村自己组织经营,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对于有丰富矿、滩等资源的村,在有效利用、合理开发的前提下,制定长远规划,开发利用,变资源为效益。二是开展服务创收。村级组织可以根据本地的生产特点举办社会化的服务产业,如农产品流通经营服务实体,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等,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既为农业生产提供后勤保障,又为集体经济创造收入。三是通过工业强村。一些地理位置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村,可以利用本村的土地、劳力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集体参股经营的形式,引进资金和技术,在环境保护允许的前提下兴办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强村。2、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严格规定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切实履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公正、透明,按时公布,让广大村民都来进行监督,一切都在阳光下透明操作,不搞暗箱操作,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3、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强化培训提高。一是注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案例

湖州市发展村级物业经济的五种模式及初步成效 来源:湖州市农业局发布时间:2010-05-05 近年来,湖州市积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的新形势,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持续增加村级集体稳定性收入为工作重点,以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为基本动力,以大力发展物业经济为主要形式,着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效。2009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到 84037万元、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79.66万元,分别比2007年、2008年增长23.1%、15.3%,年均增长19.2 %;其中村级物业经济的收入已占收入总数的20以上。 一、发展模式 1、留地利用型。积极鼓励引导城镇规划区内土地被征用村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建标准厂房、写字楼、专业市场、宾馆、民工宿舍、商铺店面等物业项目,获取稳定的租赁收入。如湖州开发区陈板桥村利用33亩村级留用地建成2.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5000平方米与之配套的职工宿舍楼,每年租金收入达200多万元。吴兴区环渚乡邵家墩村利用村级留用地投资建设2980平方米综合大楼、4539平方米标准厂房等物业用房,面向社会招租,年租金达50万元。 2、盘活存量型。鼓励村级组织以村庄整治为抓手,通过收购、置换等途径,对集体旧的老办公用房、会堂、学校、厂房、仓库等房产、存量建设用地以及农户废弃

宅基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改建、新建物业房产的形式,对存量、闲置资产、土地进行盘活,增加物业租赁收入。如吴兴区东林镇青联村针对该村老粮食加工厂房破败不堪,停办已久,但占地面积较大,区位也较佳的实际,于2008年以此地块为基础,启动实施了占地面积4亩的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建造1600平方米标准厂房及办公用房等设施,以厂房出租的形式引进个私企业,每年增加村级收入6万元。 3、异地发展型。对一些受规划限制、发展条件较差的村,积极帮助创造条件,引导这些村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或城镇规划区,兴建或购置物业房产,增加村级集体资产和物业租赁收入。如开发区杨家埠镇黄芝山村等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在市、区、镇三级的支持下,每村各投资90万元左右集中购置亿丰建材市场的商铺,通过返租,每村每年可获租金收入约5-8万元。南浔区双林镇显洪村、黄泥兜村、勤裕村在镇政府的协调下,各投资40多万元,在集镇工业功能区集中购置了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每村每年可获出租收入5万元。 4、整理置换型。积极引导村级组织对宅基地、废弃矿山进行复垦,争取复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地指标在本村域内难以使用的,通过乡镇政府协调,置换到城镇、工业功能区等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供村里发展物业经济。如长兴县夹浦镇月明村通过宅基地复垦,新增耕地1800多亩,通过配套规划建设工业小区和商贸用地,村集体每年固定收入从30多万元增加到80多万元。南浔区和孚镇复乐村利用复耕项目指标置换,在长超集镇规划区内征用1000平方米土地,建造物业用房3层共计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情况汇报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情况汇报 **市地处**省最北端,有十六个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辖195个行政村,其中60个行政村位于石灰岩地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市的绝大部分村(当时称管理区)集体经济收入达不到三万元。当时**市委、市政府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全部挂钩联系贫困村,与镇委、镇政府一道,帮助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批村办企业如小型碾米厂、榨油厂、小石场、小煤窑、小矿场、小运输队、小养殖场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有效的作用,一批村级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很快达到了每年三万元以上。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人员变动频繁和政策变动等原因,这些村办企业难以为继,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原来一批已经脱贫的村级组织又回到贫困村的行列,有些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鉴于这种状况,中共**市委经过调查研究和征求基层的意见,决定采取集中资金办实业,加强管理出效益的扶持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因此,**市扶穷协会于1996年下半年应运而生。协会会员均为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的村级组织,以出资参股市扶穷电站的形式取得团体会员资格。协会的宗旨是使各会员尽快脱贫和实现基层组织“五个好”的目标,走上富裕之路。 协会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协**事会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协会的宗旨,开展扶穷工作。扶穷协会的运

作经历了两个阶段。协会成立之初,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理事会决定,将筹集到的843万元资金投入市属国有企业张滩水电站,以购买一台XX千瓦机组股份的形式,取得10%的收益;另外,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增设收费项目用以扶贫,使会员的参股资金按照每年30%的利润进行分红。按照这样的分红比例,有一大批村级基层组织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脱贫,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三万元以上。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来行政干预的手段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一部分由政府出台政策增设的收费项目被取消。因而从1999年起,分红从原来的30%逐年降低,直到XX年调整为15%。这样,一批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又返回到三万元以下。面对形势的变化,这种利用挂靠和行政手段取得收益进行分红的方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给市属国有企业张滩水电站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并且张滩水电站从XX年起也着手进行企业转制工作,转制后协会投入的挂靠资金分红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政府兜底也给市级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经理事会研究并经请示市委同意,改变原来的运作模式,从挂靠改为自行创办扶穷经济实体的模式来运行。从XX年起,我们将扶穷协会筹集的资金843万元从张滩水电站脱离出来,加上XX年后上级支持的资金和挂钩帮扶单位的扶持资金共296万元和承接电站原来的银行贷款300万元,购买了市值1440万元的2座水电站(王龙二级水电站装机1200千瓦,张溪三级水电站装机1000千瓦),总装机容量为2200千瓦。会员按注资金额的10%实行效益保底

集体经济调研报告4篇

集体经济调研报告4篇 *目录 .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河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前不久,笔者慕名到兴山县高阳镇昭君村进行了调查:一个460多户、1600多人的村子,到年底可以拿出10多万元给老百姓发6种奖金。这个村子的群众享受到哪些改革开放的成果,资金又从哪里来? 走进村委会,值班干部说村党支部书记张久武在道路硬化施工现场。我们随即来到张家坪,施工班子正干得热火朝天。张久武告诉我们,硬化这条3.5公里的通组公路,村里自筹资金30万元,明天就可以竣工。 话匣子一打开,张久武自豪地指着水、电、路,给我们介绍起这几年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情况:XX年投入15万元改造了白沙河、五童两个自然村的电网,老百姓用电从每度一块二迅速下降到5角钱;投入50万元修通5条共计12公里的村级公路,实现

了90%以上的农户户户通公路;XX年开始投入70万元硬化9.3公里村级公路;投入20多万元架设5000多米管道,解决了120多户、400多人的饮水问题;投入20多万元安装有线电视,让村民看到了和县城居民一样多频道的节目。 听到我们谈论村子的变化,村民孙鼎先热情地邀我们到家喝茶,自豪之情随之溢于言表:“我家3个老人,没有合村前不属于昭君村,合村后每人每年领到了300元的养老金。”他边说边找出了村委会下发的《昭君村XX年管理办法》:“四无两不欠,五做到六补助”的主要精神赫然在目。 孙鼎先介绍说:“四无两不欠五做到是对我们村民的基本要求,遵守得好,年底就可以享受到六补助。” 哪“六补助”呢?仔细一看,具体内容是:6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养老金300元;60岁以上老人正常死亡的享受安葬费300元;收看有线电视和利用天线锅收看电视的农户补助50元;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户每人补助10元;喂养能繁母猪3头以上和当年出栏肉猪50头以上的补助300至1000元。当年考核,然后村委会召开群众大会当场发放。看似是“补助”,其实是奖金,以奖代补,既强化了村级管理,又让老百姓得了实惠。 修路、改电、改水、提高老百姓福利,昭君村哪来这么多钱?仅群众福利一项每年就要10多万元。张久武介绍说:“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得好!”原来,昭君村辖区内有国有企业兴发集团

XX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定稿)

桂园林村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一、xx的基本情况 1、xx村距赤水市区约45公里,村分布在元厚集镇往习水方向的赤水河西岸,全村面积约15.76公里,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海拔落差大,呈坡面分布。全村有515户,人口1785人,其中党员38名。有六个村民组,一组桂园、二组桂林、三组松林坪、四组凤凰台、五组大兴、六组红军渡。其中有贫困户254户682人,2014年低保农户165户,262人,2015低保提档减标评议后约59户96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 2、农业产业:该村主要以发展龙眼、荔枝为主,全村龙眼种植面积约3500余亩,年产约20万斤,主要分布在二、 四、六组。上环线的一、三、五组以常规农业为主。 3、基础设施:二四六组位于河沿岸,地势相对平坦,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通村公路、生产便道、小水池等建设完成;一三五组位于高速公路西南面坡上,海拔相对较高,通村公路正在硬化,有5.6公里为泥结石路,交通十分不便,且生产便道较少,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一、三组水源少,靠天吃饭的农业现状让人堪忧。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xx村无集体资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仅有一个的龙眼专业合作社,且未正常运转;整村除了龙眼支撑,其它常规农业发展不突出,2、4、6组与1、3、5组产业发展不同速,1、3、5组相对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产业支撑。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村办公楼年久失修,办公环境恶劣,办公设施简陋。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一是围绕桂园林村精品水果,以“支部+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打好协会牌。 首先是建立健全协会章程,发挥专业合用社在村集体经济中的领衔导航作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资金监管,开展党组织活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并明确驻村工作组人员工作分工。通过龙眼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营销及水果加工,村委会提取利润的20%作为集体经济。 其次是村委会通过招商引资或政府投资的方式,在桂园林村开办以龙眼为主的水果加工厂,开展水果精包装、水果罐头、果脯干果等业务。可以包揽元厚镇所有龙眼、荔枝等农产品的加工。由于元厚离习水较近,可以拓宽业务范围,涵盖赤水、习水等周边城乡,逐步扩大规模。 再次依托元厚的工业园区,以项目资金入股的方式,定期收取果品加工厂的管理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抓住今年元厚镇在桂园林村举办第二届龙眼节的大好机遇,理顺龙眼专业合作社的组织领头作用,村委会协

卧牛河乡新发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卧牛河乡新发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 新发满族村位于卧牛河乡政府南部距乡政府19华里,南与西兴乡为邻,区划面积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农户93户,人口271人,青壮年劳动力145人,年经济总收入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5元。集体耕地面积9555亩,草原面积亩,森林覆盖面8.44公顷。现有少数民族人口28户83人。其中:满族15户43人,朝鲜族5户16人,蒙古族8户24人。 二、新发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法及经验 (一)加强组织建设,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重要保证 2008年以前新发村连续四年遭受自然灾害,使村集体经济蒙受了损失,新发村在实践中得出,要上下齐心,力往一处使才能干成事。村两委班子在紧紧扭住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不放手的同时,一手着力抓组织建设,把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树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思想,带动全村干部思想转变,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手抓民主管理,完善财务制度,村规民约,增强了村民当家作主的主

人翁意识,增强了村民依靠村集体经济致富发家意识,团结了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村帐乡管、村委会、村民理财小组分别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村务、财务公开给村民一个明白。通过两手抓使新发村有了能团结办事,群众信任的两委班子,形成了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干群同心干事业的好局面。 (二)理清思路,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新途径 新发村紧紧发挥支部、党员的核心力量,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围绕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村等扶持政策,新发村在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项目资金的同时将农业产业化、合作化做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的突破口,将机动地的开发和畜牧养殖作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途径,具体做法是与县的龙华种子经销公司合作将村的500亩机动地作为高油大豆种子繁育基地,年产种子100吨,年产值40万元。依靠地缘优势以村集体加农户入股合作模式建立畜牧养殖小区,组建了“牧歌”规模化养羊育肥基地,规模1000只。这些做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动,为新发村“第二次创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坚持自力更生;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依靠政策扶持;村集体产业组织化、合作化等在发展中得到的经验也成为了新发村集体经济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2004年争取资金6万元,自筹2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对于提高村级运转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后劲以及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内外结合,共谋发展 找准发展的好路子。各村在发展当地的集体经济时,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培育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点,强化自我造血功能。一是兴办村级集体企业。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兴办规模适度、项目适宜的企业。二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恩施市的茶叶、药业、高山反季节蔬菜等,都是很好的资源优势,但还没有转化为可观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待进一步探索新思路。三是兴办服务业。离城区较近的村可以大力发展餐饮、娱乐、休闲生态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点。四是创新资本运营手段。以现有土地、资金、资产入股或合资、合作兴办企业或参与企业发展。五是经营集体土地和物业。城中村和城郊村可依托区位优势,开发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仓储设施和商住楼等二、三产业载体,对外出售、租赁,走物业经营的路子。六是发展现代农业。村委会可以在技术、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培植集体农业生产基地,走特色农业、服务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路子。七是开展全民创业。以全民创业为契机,鼓励和支持农村干部带头创业,引领发展,鼓励农村能人兴办产业、创办企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加大支持和帮扶力度。一是要巧借国家政策。灵活运用国家村庄规划的契机,创造条件,盘活土地,进行整体开发。利用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集体林改等机遇,乘势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兴办村集体农业项目。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安排相应的资金,采取适当的形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我们乡饮乡党委认真按照上级部署,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当作事关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多策并举,抓好落实,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近几年来,从乡党委、政府到各村两委都认识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全乡15个行政村,5万元以下的全部转化,10万元以上的2个,占1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机动地承包及闲置院落租赁。全乡15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有的村高达150多万元,全乡债务总额为1158.9万元,平均每村77.3万元。债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来集体办企业亏损,公益项目建设投资,应收未收而借款等产生的,各村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化解村级债务。主要是拍卖闲置资产还债,债权户或单位协商降息或停息等办法。 二、经验做法: (一)政策扶持,创优环境 乡党委制定了资金、土地、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一是制定了发展计划。乡党委组织力量对这些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摸底,特别是摸清了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主客观原因,实行逐村“会诊”,做到心中有数,帮助他们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并把任务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各涉农部门的扶贫项目、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科技部门的信息、技术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向薄弱村集中。今年,我乡争取到了高标准良田项目。项目总投资1280万,在基地安排上,我们重点选择了崇化村、沙河村等集体经济较弱的村,带动其发展。对发展较快、后劲比较足的村,一方面,制定好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发展。另一方面,用政策推动。对成绩比较突出、年年都有新发展的村支部书记,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二)开阔思路,选准路子 一是利用各种合作组织增收。合作组织是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既不同于“公司十农户”这种买卖对立的契约关系,也不同于村和农户的千刀割

xx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xxx镇xx村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序言:通过调研,切实摸清易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为县委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一、基本情况 xx村(社区)位于xxxx,属于山区村委会,下辖xx个自然村,xx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总户数xx户,总人口xx人,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3元。全村国土面积xx 平方公里,海拔xx米,年平均气温xx℃,年降水量xx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xx亩,林地xx亩。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二、集体经济概况 xx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总体来说该村的集体收入来源空白,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主要是靠财政的村级转移支付。 三、发展集体经济的特色与做法(原因) xx村地处山区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知识文化水平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本身的资源相对缺乏,村里没有集体所有的资产用于发展。山上有林分到户,地下无矿也无地,更没有什么乡镇企业,所以集体经济就成了无水之源。 四、存在问题与思路规划 (一)存在的问题

1、发展的基础条件薄弱。xx村属山区村,各组环境条件差,不少大部分村组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 2、发展的意识不强。随着个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地被大部分村民淡忘,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和村民对于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弱化,集体意识、大局意识淡化,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示范性不强,带动能力有限,个人意识、自我意识增强,观念陈旧,认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有没有集体经济无关紧要。 3、村集体负债大。xx村既无村办企业,又无土地资源,无自主创收能力,收不抵支。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期徘徊不前,修建村委会、村社道路、架电、建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只能靠贷款、借债进行,致使大部分村大量负债。 4、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扶持资金和政策较少。各级各部门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上给予了一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但由于点多面广,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仍然有限和不足。 5、xx村大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孤寡老人儿童,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想保守、守旧。 (二)发展思路规划 1、鼓劲加压,营造浓烈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宣传媒介,加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认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使广大村民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树立村兴我荣,村衰我耻的思想,特别是广大党员要作出表率,敢为人先,树好榜样。其次,

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精心整理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就全国而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 而 有人认为现在国有企业都改制了,各级都在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再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走回头路,不合时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

新科技的能力。对村的集体经济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尽管我村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上有制度,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 严防挪用集体资金,建立议事机制,提出并公开讨论村事务,提交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同时,监督村集体资产运营情况。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共同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针对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强化培训提高。一是注重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真正选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

的村干部;二是注重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龄、知识、优化村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实现村领导班子的最优搭配,达到知识互补、性格相容,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开展系统性培训,培训对象要覆盖村干部、村党员和全体村民,并根据不同对象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内容要涵盖思想政治、政策法律、手艺技能等,并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确定内容,增

关于报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的通知

关于报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的 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 为挖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典型培养和宣传推广,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的整体发展,请结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路子”(见附件),对本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总结,每一种类型可推荐上报1-2个典型案例,每个乡镇(街道)上报典型案例总数不能少于8个,类型不能少于6个。典型案例也可以是“十条路子”之外的其他类型。案例内容主要包括村基本情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等,数据要准确,措施要具体,成效要实事求是,字数在1500字左右,其中村基本情况介绍不超过100字。 请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抓好落实,并于4月17日前将典型案例材料发送至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外网邮箱。 附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路子” 组织科 2012年4月11日

附件: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路子” 1、领办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村集体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或专业生产协会等合作组织,健全村级“支部+合作组织”、“企业+合作组织+农户”运行机制,在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2、兴办工业项目。鼓励经济基础较好的村,投资兴建工业园区或到其他工业园区开展招商引资。对村办企业,采取租赁、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搞好企业资产经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鼓励和支持个体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创税多的民营企业项目,通过税收返还增加集体收入。 3、兴建专业市场。通过兴建木材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果蔬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实现集体增收。 4、发展第三产业。围绕企业生产和生活需求,建立运输队等配套服务业,开发沿街店面提供各种服务,在实现地企一体、共同发展中增加集体收入。 5、推动土地流转。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引进合作经济组织或承包大户,实现土地资源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对村集体建设用地,采取自主经营或租赁、抵押、承包、入股等方式增加集体收益。 6、开发集体资源。坚持集体经营为主,科学规划村级集体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山区、湖区综合治理和兴办集体林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