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和2013届高三教学建议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和2013届高三教学建议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和2013届高三教学建议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和2013届高三教学建议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和2013届高三教学建议

南通市教科研中心马斌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秉承了江苏卷“稳重、平实”的风格特色,立足主干,试题难易适中,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在命题方式上体现稳步创新的原则,学科能力考查与史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注重唯物史观的指导,巧妙渗透“以史为鉴”,历史感醇厚,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有着引导作用。仔细研读,无疑对2013年江苏高三历史复习备考意义重大。

一、试卷特点评析

1.知识与能力比翼齐飞

2012年江苏历史试题覆盖中外史的三大时间阶段,除了世界古代史比重略多外,考点分布还算合理。试题覆盖面广,尤其是必修模块考点的覆盖面更为均衡而合理(见下表)。“考试说明”中一级子目的覆盖率大于55%,总比例达到80%,与2011年相比,二级子目的覆盖率有所上升,试题进一步呈现突出主干知识,落实基础考查的趋势。

各必修模块知识点考查统计表

20道选择题都是材料或情景题,但知识与情境依存度非常高,80%的选择题离不开教材的基础和主干知识。2012年江苏历史试题坚持高考“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能力相统一的考核目标”,通过考查主干知识,强化了考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学科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看,江苏卷选择题所设置的选项迷惑性不大,难度比2011年有所下降,主观题的难度则保持相对稳定。主观题主要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目标层面着力较多。在一些省份历史试题日益专业化、学术化的今天,江苏试题难易适中,知识与能力比翼齐飞,比较符合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这一朴实的风格,体现的是以命题者为

中心转向以考生为中心命题理念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也有利于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2.情境设置与开放探究各具特色

与2011年相比,试题材料来源仍然相当丰富,有历史文物照片、历史著作、报纸报道、新闻漫画、人物言论等。大量图文和数据材料的运用,避免了不同版本教材的差异,丰富了试题的表现形式,使卷面更加生动活泼。除了继续选材于马、恩的经典著作,史学大家的著作或言论入题更为突出。大量经典材料和史学大家史料的引用,使历史试题内容变得厚重,蕴含的思想更加凝练。在材料的引入和使用上,试卷的导向,启示在今后教学中,教师要扩大学习的视野,要多读经典著作和史学材料,具备史学研究的知识背景。2012年试题对“新材料、新情境”的考查也较为全面有效,强调一分信息说一分话,体现的是学生史证意识的考查。

2012年江苏卷继续设置开放性主观题,彰显试卷活力,分值提高了3分,字数要求相应增加了50字,体现谨慎开放。第22题通过提供三组不同的材料,要求考生“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试题需要学生明确概括观点,即揭示史家修正历史认识的原因,并注意时代和史家两方面的原因,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提供的材料,包括史实材料和理论材料,进行论证。论证要史论结合,逻辑关系清晰,层次分明。该题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设置强化了论从史出的问题意识,引导师生兼容多种观念、材料,在广泛占有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学习和研究,将考查论证能力与史学研究能力相融合,体现了对研究性学习和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视。这表明江苏卷的开放性试题围绕历史观点的论证进行开放,考查要求逐年推进,稳步创新,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明显,彰显历史高考的改革趋势。

3.价值观与史学观相得益彰

2012年的江苏历史试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更多关注的是历史长效热点。在命制视角上,试题站在历史学科的角度,关注历史的现实借鉴性,巧妙渗透历史价值观,与2011年相比,试题的命制更为凸显“以史为鉴”的意义。通过提供的材料,考查密切结合历史考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材料阅读的基础上渗透,既升华了试题立意,又增强了历史价值观考查的有效性。

新课标、新教材体现了文明史观等新史学观的理念,历史高考试题也注重新史观的渗透。2012年江苏卷以文明史范式命制历史试题为主体,试题情境材料体现了社会史范式。与其它省份的高考试题相比,2012年江苏卷更为凸显的是,重视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今后在教学和命题中,要注重运用新史学观解释、认识历史时,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释历史现象。

二、高三教学建议

历史学科作为江苏高考选修测试科目中的必考科目,其学科等第是学生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我市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就2013届高三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树立全局意识,合理制定复习计划

作为选修科目的教师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摆正历史学科的地位,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将过去抓班级总均分的指导思想转变成抓选修科目等级与总分的匹配率。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加强自身业务素质,苦练内功,提高备课的质量,讲求复习课的课堂效果,不能因为教的是选修科目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②不向学生过多宣传选修的重要,贬低三门学科,在时间上不抢不放,用好用足学校分配的学时。对历史成绩优秀的学生要采取宽松的政策,不要对他们投入过多的精力;对低总分学生不作过高要求,并鼓励他们侧重抓语数外三门。③准确把握好目标的定位,在目标定位时要细化到每一位学生应达到的等级,以便于在教学工作中将个性化教学落到实处。

合理的复习计划是高三历史教学成功的保证。根据全市高三调研考试的整体安排,计划:第一阶段为高三第一学期,进行三本必修模块的复习。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知识,讲解重点难点,理清知识线索,培养基本技能;第二阶段在2013年2—4月底,主要任务是在巩固必修模块复习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通史复习,以专题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加强高考真题演练和小题训练,进行学科能力专项突破;第三阶段:在5—6月初,主要任务是回归教材,强化“双基”的落实,进行重点热点的扫描,讲求模拟训练的实战性、实效性,做到以命题规律为指导,以教材为根本,以高考题为切入点。高三复习计划安排要尽量细化。至少要把工作安排到每一周,甚至在关键节点上细化到每一课。只有按照计划复习,

才能克服教学工作的随意性。

2.研究《高考说明》,准确把握命题方向

《高考说明》是命题、试题评价的主要依据以及高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要对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典型题示例加强研究,以准确把握命题方向。

《说明》中的考点是考试范围,对于其中的增减考点不仅要熟悉,而且要探析考点增减所反映的命题意图。仅仅看《说明》中考点增减多少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研究《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说明》提出的命题“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史学观念的引领作用,既要把握文明史范式等新的史学范式,更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分析历史现象,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说明》还提出“在命题方式上体现出稳中有变、稳中出新的原则”,这启示教师要加强对近三年江苏高考试题的研究,把握其命题的风格特色和创新的趋势。

《说明》中的“典型题示例”在材料选取、设问角度和答案组成等方面有很强的示范性、导向性,绝不可一翻了之。仔细研究例题,可以准确地把握高考命题的总趋势,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尤其要注意研究《说明》中多年保留的例题和新增的例题。不仅看例题,例题的解析也要研读,弄清例题考查的能力种类,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练习。

《说明》固然重要,但复习教学不能只唯《说明》。高考复习时应该将《说明》、课标、省历史教学要求和课本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3.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复习效率

课堂教学是高三历史复习的主阵地。在高三选修科目复习课时相对较紧的情况下,优化课堂教学,将课堂复习效率最大化显得尤为必要。

一在教学目标上要以学科能力培养为中心。从今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围绕主干知识命题,体现了较强的思想素养,但注重考查的则是学科能力,体现能力立意。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四大项十二条考核目标,在教学中贯彻以上目标要求,常抓不懈。在选修学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课堂这块阵地

来突出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学科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复习模式,提升课堂复习效率的必由之路。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狠抓基础,落实主干、重点、热点知识。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突出主干,落实基础考查,这预示着教学方向的引导,具备扎实、广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才有提升的空间。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整合,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解,只有搞好主干重点知识的复习,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才不是空中楼阁。2012年的历史试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着重考查长效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对高三历史教学指引了方向,要将当年的社会热点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分析,要把握长效历史热点,要善于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和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

三在教学设计上要通过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教学。较去年相比,今年高考新材料和新情景形式的试题更为丰富出彩。这种命题特点要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一定要转变观念,不能死扣教材的知识点,课堂上不能简单地梳理课文知识要点或单纯让学生背书默写。教学中不仅要对照两种版本教科书进行备课,课堂教学更要关注史料,关注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难点问题,多利用历史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以分解、拓展、深化课本,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阐释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复习课既针对了高考的要求,又能避免复习课的简单枯燥。

四在教学形式上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讨论、探究的形式展开历史教学。《高考说明》中突出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大量新情境、新材料被运用到高考试题中,要求学生具备全新的分析视角,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特别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学科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科素养。课堂教学不能直接呈现教材结论,而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新材料,对新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在进行问题探究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多元史观去分析历史问题,用全面辩证的方法去阐释历史事物,用自己的主动实践去体验和感悟历史,从而体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4.加强考题研究,提高高考复习效果

高三历史教学需要教学研究与考试研究的结合,考试研究中考题的研究则更

显得现实而迫切。我们不仅要学会选题、命题,而且要抓好训练与讲评。

许多教师在复习阶段往往实行题海战术,大量低质量的题目加重了学生负担,也影响了复习的质量。要提高训练的效果,教师首先要跳进题海,在选题上多花精力,选择能反映高考要求,具有一定思维训练价值的题目。但不要选择过难的试题,最好是选择高考题、《测试说明》中的例题、各市模拟考试题。给学生做的题要自己先做一遍。不仅要会选题,而且要学会命题。通过选题命题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也会大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复习效果。

习题的训练在量的考虑上要多选选择题,要增加训练的量,训练正确率;主观题要精选典型例题,并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课堂训练基本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要减少问数,以一两问为宜。主观题训练可以常态化,每两周集中时间训练3道主观题,先全部批改然后集中讲评。小题训练需要坚持,学科能力专项突破也要尝试,对于错题,则要注意积累,反复操练,有的学生还要对其个别讲解,直到搞懂为止。

要上好讲评课。为了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普遍错误的题目要全班讲,个别错误的题目课后单独进行辅导。要让学生参与课堂讲评,把一些典型错题指定一些学生讲评,特别是答错的学生,由学生自己讲解答题思路和方法,教师注意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做到讲评准备充分、师生互动、评后反思。对于一些高考重点题型,如开放性试题,可通过开设研讨课、专题研讨会等方式进行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探寻教学最佳途径与方法。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盛行于商周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鼎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果说鼎覆了,就意味着政权的灭亡和国家的崩溃。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 项正确。此时,汉武帝早已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钱币铸造与赋税征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最终确定了五铢钱的地位。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从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 21.(13分)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 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 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冶式的“机会均等冶……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 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22. (13 分) 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对分封制的认识,考查角度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26.表2

2012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2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现将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6.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A.该计划的实验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列 D.该计划的实验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但不能疏花疏果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8.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完整word版,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科.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三卷)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2.(4分)《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3.(4分)表: 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 20以下2417.3% 20~13010374.1% 131~300107.2% 300以上2 1.4% 小计139100% 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4.(4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5.(4分)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6.(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7.(4分)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8.(4分)如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2013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 1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 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65 件,其中农具占58 件,包括 、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 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右 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3.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爷,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 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冶这里所谓“违制冶的论 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4.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 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5.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 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了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6. 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 ‘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7.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 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 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2年高考物理(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C 5. A 二、多项选择题 6. AD 7. ABD 8. AB 9. BC 三、简答题 10. (1)A (2)短暂 (3)5. 11. (1)减0小;(B见的右质图量);增加细线的长度 (或增大A 的质量;降低B 的起始高度) (2)(见右图) (3)0. 4 (4)偏大 12A. (1)AB (2)平均动能;小于 (3)等压变化对外做的功W =p(V B -V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解得△U =5.0*102J

13. (1)bc 、ad 边的运动速度 2 l v ω = 感应电动势 v m NBl E 4= 解得 ω2 2NBl E m = (2)电流 R r E I m m += 安培力 l NBI F m 2= 解得 R r l B N F += ω3224 (3)一个周期内,通电时间 T t 9 4 = R 上消耗的电能 Rt I W m 2=且RT I W 2 = 解得 ()R r NBl I += 342ω 14. (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弹力 F =kx ① 且 F =f 于 ② 解得 x = f/k ③ (2)设轻杆移动前小车对弹簧所做的功为W,则小车从撞击到停止的过程 中动能定理 ④ 同理,小车以v m 撞击弹簧时 ⑤ 解得 ⑥ (3)设轻杆恰好移动时,小车撞击速度为1v ⑦ 由④⑦解得

15. (1)设粒子射出加速器的速度为v0 动能定理 由题意得 (2)在第一个偏转电场中,设粒子的运动时间为t 加速度的大小 在离开时,竖直分速度 v y =at 竖直位移 水平位移 粒子在两偏转电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历时间也为t 竖直位移 y2 =v y t 由题意知,粒子竖直总位移 y =2y1 +y2 解得 则当加速电压为4U0 时,U =4U1 (3)(a)由沿x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B 平行于x 轴. 且 E =F/q (b)由沿依y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E 与Oxy 平面平行. F2 +f 2 =( 5F)2,则f =2F 且 f =qv1B (c)设电场方向与x 轴方向夹角为α. 若B 沿x 轴方向,由沿z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得 解得α=30°,或α=150° 即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30°或150°. 同理,若B 沿-x 轴方向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平定一中苏双银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试题依托经典史料,呈现出分封制的时空特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认识,从选项内容设置看,试题采取了比较思维选项设置,学生所需要基本知识是分封制政治实质(D分封制把王畿之外土地分封给贵族,实现王权通过各层贵族对地方统治,其中君主贵族实行分权体制,确定了分封下贵族政治)和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影响(A是间接影响),以及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BC属于中央集权下政治特点),以点带线考察内容主题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特征的比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采用了大事年表形式,呈现出历史事实演变中的基本过程,表格主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与图表信息结合时空域特征明确。学生思考重心放在与四个选项的逻辑推论上,A是本主题的背景,B不符合主题领域特征(中央对地方管理),D信息提炼与图表信息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C。本题学生应具有的基本史实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是史料辨析题,主题明确“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设问明确要求是“不同历史叙述——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在不同历史叙述中找出共性的历史结论。强调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具有客观性,史料真伪辨析是历史实证的前提,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能力。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现象的时间是“明前中期——明后期”,核心主题是“朝廷对饮食器皿等级管制从严格到松弛”问项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在“这一变化”本质是饮食器皿上变化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思维转化为学生熟悉思维即“决定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习俗变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的思路上来,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这一理论认识,C项说法绝对化没有适当反映出伦理瓦解的程度性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一种表象之一,失之于信息片面。正确选项是B项。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本试题提供信息丰富,主题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艰难。本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近代化,受到列强排挤和压制,立意在于反思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经济发展一定是以民族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C不符合材料主题排除,D项放在洋务运动特定时空中思考,没有政治独立,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是历史事实。因此排除。正确选项是A。此试题平实的如同一个模拟题,不符合高考选拔功能。A项答案仅仅是就试题论试题而已。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2012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解析版(1)

2012年高考真题—地理学科(江苏卷)解析版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 1 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 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 ~2 题。 1.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 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答案:C 解析:依据图形中雪线高度等值线分布情 况可以看出: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雪线高度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东北最低。 2. 梅里雪山位②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 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答案:A 解析:根据高中地理所学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低的原因是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再依据梅里雪山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出雪线低是因为地形原因导致降水丰富。 北京时间2011 年11 月3 日1 时36 分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2 是“神舟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 ~4 题。 3.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答案:A 解析: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 为6点,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1时 36分6秒则6时,当天6时所在经线位于 180度附近,所以A选项最合理。 4.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 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C.南北朝D.唐朝 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 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 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 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 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B.李鸿章 C.康有为D.孙中山 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孑L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11.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分)已知集合A={1,2,4},B={2,4,6},则A∪B=_________. 2.(5分)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_名学生. 3.(5分)设a,b∈R,a+bi=(i为虚数单位),则a+b的值为_________. 4.(5分)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的值是_________. 5.(5分)函数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6.(5分)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_. 7.(5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cm,AA1=2cm,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_ cm3.

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m的值为_________. 9.(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2,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则 的值是_________. 10.(5分)设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f(x)=其中a,b∈R.若=,则a+3b的值为_________. 11.(5分)设a为锐角,若cos(a+)=,则sin(2a+)的值为_________. 12.(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2+y2﹣8x+15=0,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则k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3.(5分)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c的解集为(m,m+6),则实数c的值为_________. 14.(5分)已知正数a,b,c满足:5c﹣3a≤b≤4c﹣a,clnb≥a+clnc,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4分)在△ABC中,已知. (1)求证:tanB=3tanA; (2)若cosC=,求A的值.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科.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主观试题解析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张晓明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 ) 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A.4个 B.3个 C.2个 D.1 2.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入侵并占领科威特,接着又宣布吞并这个邻国,一时间世界舆论大哗。与该事件相关的表述错误的是()A.该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B.在战争中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空袭伊拉克 C.伊拉克欲谋取地区霸权发动了这场战争 D.战争期间联合国作出了积极努力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融合主要是通过( ) ①各国的变法②经济文化交流 ③频繁的战争④诸子百家的争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4.五四运动中谁点燃了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的愤怒之火?五四运动的亲历者熊梦飞在《忆亡友匡互生》中写到:“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人影,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火焰冲天而起。”有研究者据此认为是匡互生点燃了赵家楼之火,五四运动的首功非英雄匡互生莫属。上述历史研究()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评价正确 B.材料充分,结论待定,评价不正确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评价正确 D.材料不充分,结论待定,评价不正确 5.隋炀帝的暴政统治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最根本的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痛苦 D、生产严重破坏 6.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A.克己复礼 B.性善主张 C.仁者爱人 D.兼爱主张 7.右边这幅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分)(2012?江苏)已知集合A={1,2,4},B={2,4,6},则 A ∪B= {1,2,4,6} . 考点: 并集及其运算. 专题: 集合. 分 析: 由题意,A ,B 两个集合的元素已经给出,故由并集的运算规则直接得到两个集合的并集即可 解 答: 解:∵A={1,2,4},B={2,4,6}, ∴A ∪B={1,2,4,6} 故答案为{1,2,4,6} 点评: 本题考查并集运算,属于集合中的简单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的运算定义

2.(5分)(2012?江苏)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 15 名学生. 考点: 分层抽样方法.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 析: 根据三个年级的人数比,做出高二所占的比例,用要抽取得样本容量乘以高二所占的比 例,得到要抽取的高二的人数. 解 答: 解:∵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 比为3:3:4, ∴高二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是=,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 ∴要从高二抽取, 故答案为:15 点 评: 本题考查分层抽样方法,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三个年级中各个年级所占的比例,这就

是在抽样过程中被抽到的概率,本题是一个基础题. 3.(5分)(2012?江苏)设a ,b ∈R ,a+bi=(i 为虚数单位),则a+b 的值为 8 . 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相等的充要 条件. 专题: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 析: 由题意,可对复数代数式分子与分母都乘以1+2i ,再由进行计算即可得到a+bi=5+3i , 再由复数相等的充分条件即可得到a ,b 的值,从而得到所求的答案 解 答: 解:由题,a ,b ∈R , a+bi= 所以a=5,b=3,故a+b=8 故答案为8 点 评: 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的 四则运算是复数考查的重要内容,要熟练掌

(完整word)2017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历史试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 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 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3.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4.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 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5.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 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6.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 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7.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 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8.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 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9.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10.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175517971835 指数42.7442.4878.69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11.如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附加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满分总200分)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舟楫./ 编辑.道观./ 冠.名权濒.临/ 彬彬 ..有礼 B. 蹒跚./ 珊.瑚嫁.接/ 度假.村布帛./ 并行不悖. C. 慑.服/ 拍摄.昭.示/ 软着.陆荒诞./ 肆无忌惮. D. 忏.悔/ 阡.陌储.蓄/ 处.方药复辟./ 刚愎.自用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 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 B. 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C. 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 D. 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4分)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 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4. 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5分)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 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 臣。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4分)读表: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 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3.(4分)读表: 记述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 《旧唐书?太宗本纪》 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 《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 《新唐书?太宗本纪》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6.(4分)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7.(4分)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