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山东省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山东省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山东省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山东省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的管理,加强标准应用和实施,推动标准创新和实践,树立各领域标准化典型和标杆,更好发挥标准化活动在创新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中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山东省标准化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标准化试点项目是为了在相关行业领域全面深度普及标准化理念、应用标准化方法、建立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化工作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支撑的创新引领作用,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部门或特定区域等为标准化对象,先行探索开展系列标准化活动的项目。示范项目是通过开展试点建设,持续提升标准化成效、推广标准化经验、辐射标准化范围、创新标准化路径,形成标准化精品展示、实践验证、创新研究和宣传培训集成标准化活动模式的项目。

第三条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按照政府推动、组织自愿、公开公正、非歧视排他原则组织开展。

第四条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应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引领产业升级、推进生产方

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支撑构建现代化治理制度体系,统筹布局建设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管理省级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包括项目立项、指导推动、评估和经验推广;推荐或申请国家级试点和示范项目;按照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和我省工作实际,制定并发布不同领域省级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的建设指南或评估细则。评估细则一般应包括评估内容、评判依据等。

第六条市、县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推动省级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的开展;指导项目建设和经验推广;推荐和申请国家或省级试点和示范项目。

第七条省、市、县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推动标准化试点和示范项目建设,取得相应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支持。

第三章试点项目管理

第七条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立项环节包括:下达年度申报指南、组织申报、材料审核、任务答辩、下达计划等。

第八条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年初印发年度申报指南,市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本辖区管理的单位,按照年度申报通知及指南要求,组织并汇总上报申报材料。

第九条申报省级试点项目应符合本年度申报指南及指南中相关类别试点示范项目的有关要求,并应填写《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申请书》(见附件1)。

申请单位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项目单位现有工作基础、创新经验及行业影响力;

(二)所在行业领域标准化现状及项目单位标准化建设需求;

(三)项目单位产品和服务标准进行自我声明公开;

(四)项目单位标准体系布局基本设计;

(五)拟通过试点建设形成的标准化经验模式;

(六)试点经验模式对完善相关行业领域国家、地方标准体系,创新标准化工作制度体系,提升产业和治理体系能力水平的贡献和作用等。

第十条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社会团体、教育和科研机构等方面专家,组成专家组通过资料审核或任务答辩等方式,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确定年度试点项目并下达计划文件。

国家级试点项目申报应按照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申报通知要求组织开展。

第十一条申报单位应按照《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申请书》确定的试点任务和国家、省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指南和评估细则的要求,组织开展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

第十二条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建设期满前3个月,申报单位应按照试点任务和国家、省标准化试点项目评估细则进行自查,自查合格的,应提报《山东省标准化试点评估申请书》(见附件2)和试点建设证明材料,经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评估申请。

第十三条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工作安排,组织成立评估组开展现场评估工作。评估组人员由标准化、有关行业专家和管理人员3-5人组成。

第十四条评估组依据评估细则进行现场考核评估。现场评估由评估组组长主持,工作基本程序为:宣布评估依据、介绍评估组成员、评估程序及有关要求;听取试点工作汇报;查阅必备的文件、记录、标准文本等资料;查看工作现场;随机调查消费者满意程度;形成评估结论;向试点单位通报评估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等。

第十五条评估组按照评估细则规定,做出评估意见、得出评估结论。评估结论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第十六条评估组在现场评估结束后两周之内,应向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评估资料,包括《山东省标准化试点评估

申请书》、评估意见、按照评估细则形成的试点项目建设证明材料等。

第十七条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评估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进行现场复核。确定试点建设未出现重大问题、评估资料反映试点项目实际情况的,由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联合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印发批准文件并予以公布。

第四章示范项目管理

第十八条通过试点评估的项目,可在2年内向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示范项目。申请项目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试点项目评估评定为优秀;通过试点建立的标准化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在某领域内产生较大影响,并接待参观学习人员20批次以上;成熟试点经验可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积极推广或宣传试点经验或做法并取得一定社会效益。

第十九条申报单位应提报《山东省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申请书》(见附件3)和有关证明材料,并经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条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申报材料审核,符合条件的,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联合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印发文件确定为示范项目单位。

必要时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对评估材料进行现场复核。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试点或示范项目建设期满且无正当理由、未提出评估申请的,建设项目计划自动失效。如自愿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可按照本办法规定再次提出试点项目建设申请。

第二十二条评估组未按照规定向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返回和提交评估材料、或材料反映情况与试点或项目实际严重不符的,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约谈评估组长或将工作情况通报其工作单位。出现此类情况的评估人员不得再次参加评估工作。

第二十三条标准化试点或示范项目所涉及领域发生较大变化、或项目内容已不能适应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或项目已得不到广泛认可并起到典型引导作用的,试点或示范资格自动失效。

第二十四条标准化试点或示范项目申请单位被注销、撤销或机构发生重大调整的,试点或示范项目资格自动失效。

第二十五条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评估人员队伍。评估人员一般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标准化工作5年以上、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等。

第二十六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或示范项目由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组织推荐或申报。推荐或申报为国家级项目的,一般应是省级标准化试点或示范项目。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省标准化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2020年月日起实施。

附件1:

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申请书

申报单位:(公章)申报类别:□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申报日期:年月日

试点项目名称

类别□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申请单位负责人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手机电子邮箱

申报单位基本

情况介绍

申报单位标准

化工作基本条

件情况

试点工作主要

任务

试点工作预期实现的目标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包括计划进度)

试点工作

保障措施

试点工作预期

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年月日

市级标准化行

政主管部门

意见

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年月日其他说明

附件2:

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评估申请书

申报单位:(公章)申报类别:□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申报日期:年月日

试点项目名称

类别□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申报单位负责人

单位地址邮编

联系人手机电子邮箱

希望评估时间年月日----月日

试点任务

完成情况

试点工作目标实

现情况

试点工作取得的

成果

试点工作取得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年月日

市级标准化行政

主管部门意见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年月日其他说明

附件3:

山东省标准化示范项目申请书

申报单位:(公章)申报类别:□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申报日期:年月日

示范项目名称

类别□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试点项目名称是否通过评估□是□否申报单位负责人

单位地址邮编

联系人手机电子邮箱

试点标准化体系

持续运行及改进

情况

参与制(修)订标准情况标准类别主导或参与

标准编号或计

划依据

标准名称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经验推广情况(主要包括行业认同、接待参观学习、宣传推广情况等)

示范工作

主要任务

示范工作

主要目标

示范工作预期

取得成果

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包括计划

进度)

示范工作

保障措施

示范工作预期

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年月日

市级标准化行政

主管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年月日其他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