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塑胶结构工程师培训教程

专业塑胶结构工程师培训教程

专业塑胶结构工程师培训教程
专业塑胶结构工程师培训教程

专业结构工程师

培训教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谨以此话,送给所有立志成为结构工程师的朋友!

第1章结构设计工程师的必备素质

在讲述Pro/E的具体应用之前,有必要先抛开Pro/E软件本身,认真想想作为设计的主体结构工程师,应该掌握些什么知识?

年轻的工程师在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老工程师最多不过熟悉AutoCAD,但在单位中却受到重用,甚至可能是一个部门主管。这让许多甚至是利用业务时间在热心学习Pro/E的人感到困惑:似乎不需要这么先进的东西也可以搞设计,这样好像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在三维设计软件问世以前,人们也做出了很多产品。但是三维设计软件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不可缺少的重型武器,搞工程的人不掌握它迟早要被淘汰,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毕竟代表着过去,很多人的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只能算抄袭。所以努力掌握软件的应用是必需的。那是不是掌握了软件就万事大吉了呢?回答当然不是。

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机械知识、模具知识、材料学知识、行业安全规范知识,最好还能懂点电子知识,具备点美工功底。这些都是Pro/E应用之外的东西,我们看到多学习Pro/E的朋友只是为学习而学习,在屏幕上画了个零件转来转去只是好看,却不知道它是为了什么?长此下去,势必影响自己的学习兴趣,甚至半途而废。鉴于此,我们根据自身在工厂多年的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经验,总结出设计软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课程,让学生们毕业出去就能胜任工厂里的工作做一个合格的设计工程师,而不是一个单单会Pro/E这门软件的绘图员!

要记住,我们要努力成为的是一个塑胶五金产品设计行业的高手,而不是一个老手!

1.1 需要掌握的机械知识

1.1.1 常用机构类介绍

1.平面连杆机构

2.凸轮机构

3.轮系机构

4.棘轮机构

5.轮槽机构

6.螺旋机构

1.1.2 常用机械传动分类

1.带传动

2.链传动

3.齿轮传动

4.蜗杆传动

1.2 塑胶结构一般优化设计原则

加强筋的拔模角一般取0.25°~2°,塑件表面有蚀纹或是结构复杂的应加大拔模角,可达到2°。这是因为形状复杂的制品脱模阻力大,例如,拔模角不够大时会出现拉花现象,如图1-1所示。

在塑件结构设计中,应避免在流料方向的尖角,因为这样会产生局部应力且有注塑缺陷。图1-2(a)是流料方向有夹角的不良设计,图1-2(b)是消除了尖角的改良设计。

倒圆角的一般原则,圆角半径的大小外R取2倍壁厚,内R取0.5~1倍壁厚。

塑件加强筋的设计,基本厚度等于0.5倍壁厚,高度小于等于3倍壁厚,圆角大于等于0.25~0.4倍壁厚,拔模角大于等于0.5°,间距大于2倍的壁厚,加强筋应布置在塑件受力较大之处,以改善塑件的强度。加强筋应作对称分布,避免塑件局部集中,同时加强筋应尽可能设计得矮一些。

塑件壁厚尽量均匀,小型玩具塑胶壁厚一般在1mm~2mm之间,最薄不能超过0.8mm,否则会造成出模困难。合金(一般指锌合金)壁厚要控制在0.8mm以上,对由于出模而必须加厚的部位也要尽量减少厚度,以节约原料。

圆丝筒,六角丝筒配胶柱,一般胶柱直径应大于丝筒孔径0.1mm。

铁轴配胶孔的设计:铁轴应大于相配的孔0.15mm~0.2mm。

小型玩具一般采用自攻螺丝孔定位。孔径按照受力大小的原则比选用螺丝直径小0.3mm~0.7mm,其中ABS材料孔径选用0.3mm~0.5mm,PP材料或PE材料孔径选用0.4mm~0.7mm。孔上端要有一沉孔,高度要确保使螺丝头不外露。一般超声线为60°,高约为

0.3mm。零件设计要尽量方便模具的制造。

1.3 常用塑胶材料的物理特性及识别方法

常用塑胶材料的物理特性及识别方法,如表P所示。

1.4 注塑工艺常识

1.4.1 注塑常用的名词问答

1.注射成型包括哪些阶段?

注射成型过程包括塑化与流动,注射和模塑冷却3个阶段。

2.什么叫塑化与流动?

塑料在机筒内径加热达到流动状态。

3.什么叫注射?

这一进程是指用栓塞或螺杆推挤,将具用流动性,温度均匀,组合均匀的熔体注入模具的过程。

4.什么叫模塑?

模塑阶段是指塑料熔体进入型腔开始,经过型腔注满,熔体在控制条件下冷却定型,直到从模腔脱出为止。

5.什么叫充模阶段?

充模阶段包括引料入模期、充模期、挤压增密期,因为引料入模期和挤压增密期时间很短,所以通常把充模时间称为注射时间。

1.4.2 注塑成型机的主要参数

?注射量:注射量是指机器在对空注射条件下,注射螺杆(或栓塞)做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注射装置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

?注射压力:为熔料流经喷嘴,浇道和型腔时的流动阻力,螺杆(或栓塞)对熔料必须施加足够的压力,称这种压力为注射压力。

?注射速度:注射时单位时间内所能达到的体积流率。

?注射时间:注射时螺杆射出一次注射容量所需的时间。

1.4.3 注塑的缺陷及其可能产生原因分析

1.制品不足的缺陷

?料筒、喷嘴及模具温度偏低。

?加料量不够。

?注射压力过低。

?注射速度过慢。

?浇道或浇口过小,浇口数目不够,位置不当。

?模腔排气不良。

?注射时间太短

?浇注系统性差。

?材料流动性太差。

2.制品溢边的缺陷

?料筒、喷嘴及模具温度太高。

?注射压力太大,锁模力不足。

?模具密度封不严,有杂物或模板弯曲变形。

?模腔排气不良。

?材料流动性太大。

?加料量太多。

3.制品有气泡的缺陷

?塑料干燥不良,含有水份或挥发性氯体。

?塑料有分解。

?注射速度太快。

?注射压力太小。

?模温太低,充模不完全。

?模具排气不良。

?从加料端进入有空气。

4.制品凹陷(缩水)的缺陷

?加料量不足。

?料温太高。

?制品壁厚薄相差大。

?注射保压时间太短。

?注射压力不够。

?注射速度太快。

?浇口位置不当。

5.熔接痕的缺陷

?料温太低,塑料流动性差。

?注塑压力太小。

?注射速度太慢。

?模温太低。

?模腔排气不良。

?材料受到污染。

6.制品表面有银丝及波纹(料花)的缺陷?原料含有水份及挥发物。

?料温太高或太低。

?注射压力太低。

?浇道或浇口尺寸太大。

?嵌件未预热或温度太低。

?制品内应力太大。

7.制品表面有黑点及条纹的缺陷

?塑料有分解。

?螺杆转动速度太快,背压太高。

?塑料碎屑卡入栓塞和料筒间。

?喷嘴与主浇道吻合不好,产生积料。?模具排气不良。

?原料污染或混进杂质。

?塑料颗粒大小不均匀。

8.制品翘曲变形的缺陷

?模具温度太高,冷却时间不够。

?制品厚薄悬殊。

?浇口位置不当,数量太多。

?顶出位置不当,受力不均。

?塑料大分子定向作用太大。

9.制品尺寸不稳定的缺陷。

?加料量不稳。

?材料颗粒不均,新旧料混合比例不当。?料筒和喷嘴温度太高。

?注射压力太低。

?充模保压时间太低。

?浇口,浇道尺寸不均。

?模温不均。

?模具设计尺寸不准确。

?脱模杆变形磨损。

?注射机的电气,液压系统不稳定。10.制品粘模的缺陷

?注塑料压力太高,注塑时间太长。

?模具温度太高。

?浇口尺寸太大和位置不当。

?模腔光洁度不够。

?顶出位置,结构不合理。

11.主浇道粘模的缺陷

?料温太高。

?冷却时间太短,主浇道料尚未凝固。?喷嘴温度太低。

?主浇道无冷料穴。

?主浇道光洁度差。

?喷嘴道孔径大于主浇道直径。

?喷嘴道衬套弧度与喷嘴弧度不吻合。

?主浇道斜度不够。

12.制品内部冷却或局部凝结的缺陷

?塑化不均。

?模温太低。

?料内混入杂质或不同牌号的原料(材料)。

?喷嘴温度太低。

?无主要或分流道冷料穴。

?制品重量和注射量接近,而成型时间太短。

13.制品分层,脱皮的缺陷。

?不同塑料混杂。

?同一塑料不同级别相混。

?塑化不均匀。

?原料污染或混入异物。

14.制品褪色的缺陷

?塑化污染或干燥不够。

?螺杆转动速度太大,背压太高。

?注射压力太大,背压太高。

?注射保压时间太长。

?料筒温度过高,致使着色剂或添加剂分解。

?浇道,浇道口尺寸不合适。

?模具排气不良。

15.制品强度不降的缺陷

?塑料分解。

?成型温度太低。

?熔接不良。

?塑料潮湿。

?塑料混入杂质。

?制品设计不当,有锐角缺口。

?围绕金属,嵌件周围的塑料厚度不够。

?模具温度低。

?塑料回料次数太多。

1.5 工程名称解释:

EP——试办(首次试模胶件的办)

FEP——最后试办(最后进行功能安全测试的办)

PP——生产试办(小批量生产办)

PS——正式生产试办

PA——定期生产试办

REV——改良试办

AOD——暂收办

PMC——生产、物料控制

QA——产品品质保证

QC——产品品质检查

办——香港企业对开发产品的统称

啤——广东话对注塑的叫法

玩具企业生产检验程序

玩具产品的生产检验程序,对于未进入此行业的人士似乎比较神秘,对于想进入此行业的人士又是一个迫切想知道的过程。

检验目的,确保所有产品的品质符合客户方/本厂要求及验证产品品质状况,确保公司产品品质及声誉。

?审核复件零件的设计尺寸是否成立。

?审核装嵌设计是否符合大量生产要求。

?审核大量生产时,质量是否可控制。

?测试产品是否符合客户方及玩具安全标准要求。

?确定生产工具及生产指标。

职责:QA部负责各阶段产品的试验及PP后各阶段提取有关样办,组织试验后发现重大问题会议;工程部负责PP阶段前样办提供试验,并且组织及参加试产各阶段有关品质问题讨论会;生产部积极配合及依照程序进行新产品的试产,各部门必须充分重视试产的重要性。

下面列出检验程序的流程:

1.EP/PP阶段出办数量

?QC:1SET

?生产:1SET

?工程:1SET

?PMC:1SET

说明:SET是表示一套的意思。

2.EP前准备:

?初步BOM

?备料

?确定EP日期

3.EP

?由办房做最少24SET。

?工程师记录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考虑夹具制作方案。

4.QA检验及实验

?由工程师提交最少6SET已完成的成品给QA做试验,填写《生产试验报告》。

?试验成品的整套及配件。

?QA依照玩具标准及客户方要求进行检验及试验。

?QA将试验结果填写在《产品实验报告》上,交工程部及生产部。

5.检讨/审核会

?QA完成试验后,由生产经理/工程经理/QA经理召集各有关部门举行检讨会议。

?若EP检讨会确认产品合格,即批准PP阶段试产。

?若QA检讨会确认产品不合格,工程部另定日期做FEP(由办房做)。

6.相关文件资料

?物料规格:由工程部发给QC/PMC/PUR。

?生产规格:由工程部在PP前发给QC/生产部。

?参考办:在EP前,工程部必须提供一只参考办给QA部做检讨及测试参考用。

?BOM发放。

7.PP通知:

?目的:审核EP时所提出的应改善的地方是否已真正解决,并给予有关部门最后一次机会,解决EP时不能觉察的问题。

?数量及时间:EP实施后10天内试啤50SET用于PP办。

?物料规格:由工程部在PP前发各相关部门。

?生产规格:由工程部在PP前发各相关部门。

?产品规格:由工程/QA部向客方索取再发各部门。

?备料:由PMC统筹及跟催。

?零件办:PP前工程部必须提供所有零件办及规格资料给IQC做检验,只有经检验合格才能做PP办。

?生产工具:由PE筹备,所有重要工具必须在PP前准备并装上机,工具交生产部。

8.PP试产阶段——正式大量生产前最后一次试产

?先由工程师召集生产负责人及PE/QC介绍及解释将要试产的产品,同时提出注意EP时出现的问题、工具的改善等。然后由生产部在工程师指导下做办两只。

?QE根据工程师的生产规格参考办,进行检验及试验两只办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工程师必须在旁监督每道工序的操作情况。

?QE应在流水线上验查每一工序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及制订生产工序和工艺的收货标准。

?QC记录有关试产过程中的品质问题。

9.QA检验及试验

?由工程师提供PP样办给QA进行检验及试验,填写《产品试验报告》

?QA根据客方/本厂/国际标准进行检验及试验。

?把检验结果填写好,经审核后给工程部/生产部。

10.PP试产后检讨/审核会

?由生产部/工程部/QA经理组织及召开PP试产会议。

?审核PP试产结果,合格即准备投产计划。

?如果不合格,工程部进行有关技术及设计改良,同进做有关夹具改善或增删。

?若合格,工程部发放“放产通知单”。

?产品品质计划:根据工程/客方/本厂规格资料由QE负责进行编写及整理产品品质计划给有关部门。

11.PS开始投产阶段

?在开始投产时,QE必须在生产线上抽取最少15SET样办做物理测试。

?在试验结果不合格,QA部门会发出“不合格报告/品质纠正及预防措施”给工程部做有关预防措施。

?由QA部经理决定,在某些产品的投产期间,QA部会每日至少一次在生产线上抽取组合件进行有关物理试验。

1.6 玩具安全规范

一个合格的玩具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还必须熟悉玩具产品的安全规范,这样在设计产品时,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失误,这也是检验一名工程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玩具安全规范除了客户方和本厂的安全规范外,共有四大安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标准——玩具安全(GB 6675—86),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1986年8月13日发布,1987年2月1日实施。

?ASTM F963—96A(美国玩具安全标准)-

?EN71—1(电动玩具安全标准,欧洲标准)。

?EN50088(欧洲玩具安全标准)。

第2章设置config文件

除了对操作界面进行设置外,内在的设置更为重要。比如制作工程图标准,系统默认是第3角投影,这是欧美企业和我国香港企业所使用的标准,但如果使用的机械制图投影标准是第1角投影,而不懂得正确进行配置,直接就制作工程图,结果可能连自己也会看不懂。

在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每一次运行刚安装好且没有经过任何设置的Pro/ENGINEER系统时,单击菜单进行操作时,计算机内的小喇叭就会发出嘀嘀的声音,如果在安静的办公室内,这样的声音很让人心烦,可以通过config 文件的设置来消除此“噪音”,下面是具体操作的过程。

选择“功能”→“选项”命令,打开图2-1所示的“选项”对话框。

在对话框的“选项”栏内键入bell,再单击“数值”下拉列表框的图标,栏内列出了bell选项的可选择的值,系统默认是yes,选择no,以达到关闭铃声的目的,最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保存所做的设置到config.pro文件中。在系统中再次进行操作,“噪音”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由于系统配置问题分散于系统方方面面,而其参数又非常庞大,这里以回答的形式列出最常用的一些选项,供大家参考。

1.零件和工程图另存为副本时如何一起保存?

Rename_drawings_with_object part

2.怎样在预览时让零件和组件能以着色状态显现?

save_model_display shading_high,shading_med,shading_low,shading_lod,wireframe

?wireframe 在零件和组件中保存线框数据,显示元件的线框(不着色)。

?shading_high 保存大多数细节(更好的镶嵌图案),显示元件的着色版本。

?shading_med 保存中等级别的细节,显示元件的着色版本。

?shading_low 保存少数细节(粗糙的镶嵌图案),显示元件的着色版本。

?shading_lod 保存镶嵌图案的所有级别,根据“视图性能”对话框中的设置,显示一种细节级别。

图2-1

3.怎样才能预览绘图文件?

save_drawing_picture_file both

4.怎样用双键鼠标模拟三键鼠标使用?

2button_mouse_mmb_support yes

5.怎么关闭小喇叭的声音?

bell no

6.怎么将文件保存成最小的格式?

compress_output_files yes

7.怎么将绘图文件正确输入到AutoCAD中?

dxf_out_drawing_scale yes

8.怎么控制精度菜单的显示?

enable_absolute_accuracy yes

9.怎么在中文版中同时显示英文菜单?

menu_translation both

10.怎么指定色彩映射文件(.map文件)的路径?

pro_colormap_path 启动目录(最好是绝对路径,比如d:\wj)

11.怎样指定可以在color.map保存的颜色数量?

number_user_colors 120

12.怎样建立自己的color.map文件?

选择“视图”→“模型”→“颜色和外观”命令,在外观控制面板中编辑颜色的属性(如图2-2所示),编辑好后可以在外观控制面板选择“file”→“保存为”命令,保存成一个color.map文件,以后新增加一个颜色也可以保存到这个文件中,但要确定已经去掉它

的只读属性,调色板里的颜色可以在Pro/ENGINEER启动时使用。

注意:必须将color.map文件放在Pro/ENGINEER的启动目录下,这样每次打开Pro/ENGINEER时就会自动加载颜色到系统中。

13.怎样加载自定义的界面背景颜色文件?

system_colors_file 本地目录:(d:\wj\syscol.scl)

背景颜色如何调配?选择“视图”→“显示设置”→“系统颜色”命令,在出现的“系统颜色”编辑框中单击最下面“编辑”按钮,在“遮蔽的背景”编辑框中分别调整“顶”和“底”的颜色,如图2-3所示。编辑好后,在“系统颜色”编辑框选择“文件”→“保存”命令,保存的文件名为:syscol.scl,把此文件保存在启动目录内。

14.怎样控制参照尺寸的显示方式?

parenthesize_ref_dim yes(将参照尺寸括在圆括号中),no(参照尺寸后面带有文件REF)

15.怎样调用用户定义好的符合单位使用的格式文件?(format文件)?

pro_format_dir 本地地址事前要把已经定制好的format文件放在此文件夹内。

图2-2 图2-3

16.怎样调用用户定义的库文件?

pro_group_dir 本地地址(建议绝对路径)

17.怎样调用Pro/ENGINEER的库文件?

Pro_library_dir 本地地址(建议绝对路径)

18.怎样调用零件材质库?

pro_material_dir 本地地址(建议绝对路径)

19.怎样设置自动保存和检索用户定义符号的默认目录?

pro_symbol_dir d:\ptc\proe2001\symbols\library_syms或本地地址。

20.怎样为渲染文件指定图形库?

pro_texture_library 本地地址(建议绝对路径)

21.怎样新文件的默认单位?

pro_unit_length unit_mm(指定为毫米)

22.当调用公用文件时,怎样设置搜索文件路径?

search_path 本地地址(建议绝对路径)

23.当调用的文件太多时,怎样高效的设置搜索文件?

search_path_file d:\wj\search.pro其中d:\wj是本地启动目录,search.pro是搜索文件,可以先建立一个后缀名为pro的文件,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进行编辑,把需要调用的文件路径全部用绝对地址写进去,保存后即可,其中“!”为解释使用,它后面的文字不记入文件路径内。如图2-4所示,当需要搜索的文件较多,这种方式比第20种有效且简洁。

24.怎样让轨迹文件(trail文件)进行单步播放?

set_trail_single_step yes

25.怎样在着色显示零件时不显示曲线(没有进行层的编辑)?

shade_with no

26.怎样控制草绘器中尺寸显示的小数位数?

sketcher_dec_places 3(尺寸显示3位小数)。

27.初学者进入草绘器怎样看到介绍信息框?

sketcher_voerview_alert yes(建议熟练以后赋予no值,不显示此信息框)。

28.怎样指定草绘中保存的已执行步骤的多少?

sketcher_undo_stack_limit 指定数目(此数目建议不要太大)。

29.怎样指定起始零件和组件的目录?

start_model_dir 本地目录(建议绝对路径)

30.怎样控制模型尺寸公差的显示?

tol_mode nominal(显示尺寸没有公差)limits(显示上下偏差,此为默认值)

plusminus(显示尺寸为名义尺寸加减公差)

plusminussym(显示尺寸为名义尺寸并带有单一正公差或单一负公差)

31.怎样指定模型的公差标准为ISO标准?

tolerance_standard iso

32.怎样指定轨迹文件的路径?

trail_dir 本地目录(这样可以在此目录中专门放置trail文件)

33.怎样Pro/ENGINEER中信息区域可视信息的行数?

visible_message_lines 数目(建议不要太多)。

34.怎样Pro/ENGINEER窗口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windows_scale 1

35.在绘图文件中怎样指定绘图公制单位?

drawing_units mm

36.怎样在菜单管理器出现“耳”等旧物征选项?

allow anatomic_features yes

37.怎样设置起默认的文件模板为公制?

template_solidpart d:\ptc\proe2001\templates\mmns_part_solid.prt

template_designasm d:\ptc\proe2001\templates\mmns_asm_design.prt

tempate_sheetmetalpart d:\ptc\proe2001\templates\mmns_part_sheetmetal.prt

以上3项设置可以使零件、组件、钣金件的建立直接使用默认公制模板。另外可以根据习惯和需要建立文件取代系统原来的公制模板文件,但注意必须使用与原来模板相同的文件名。

38.怎样控制绘图文件的投影视图方法?

projection_type first_angle(第1角投影)

third_angel(第3角投影)

39.怎样在绘图文件中保持层的设置和零件、组件互相关联?

draw_layer_overrides_model yes

Ignore_model_layer_status no

40.怎样指定配置好的绘图配置文件?

drawing_setup_file d:\wj\my_standard.dtl(my_standard.dtl是系统工程图配置文件)。

41..怎样设置绘图文件的默认字体为宋体?

default_font simfang(simfang为仿宋体的英文显示,这项设置需要先在windows和fonts文件夹内复制“仿宋体”字体,复制到proe安装目录下的text文件夹根目录。另外要说的一点是中文“张”用仿宋体在Pro/ENGINEER中是无法显示的,这是软件的一个小缺陷)。

42.怎样在工程图里设定起始比例?

default_draw_scale 1

在“选项”对话框中的config.pro文件配置选项中,有3种图标,代表的意思如下:

?闪电形图标,表示设置立即可以应用。

?短杖形图标,表示所做的更改将应用于创建的下一个对象。

?屏幕形图标,表示设置需要重新启动后才能应用。

可以根据这些图标来判断config.pro文件中的配置在什么时候发生作用。

第3章塑胶的特性

3.1 塑料材料类别

3.1.1 通用塑料

作为一般性材料使用,产量大,价格低,性能一般,生产商多。可加入稳定剂,玻纤等材料将通用塑料改性,加强应用性能,但远不及工程塑料的性能优良。

如:AS,ABS,PSGP,PSHI,PP,PE,PMMA,PVC等。

3.1.2 工程塑料

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耐热性能、而化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能等,加工性能高,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较长时间良好地保持这些性能,并在承受机械应力和较为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产量少,价格较贵,生产厂家少。

如:PC,POM,PSU,PBT,PET,NYLON(PA),NORYL等。

3.2 塑料材料应用性能参数

3.2.1 塑料材料的物理性能

?比重:塑料的比重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试样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

?吸水性:规定尺寸的样品浸入一定温度的水中,经24小时所吸收的水分,吸水后尺寸及形状会受到影响。

?透气性:一定厚度的塑料薄膜在一个大气压下,1m2的面积24小时的透气量。

?透湿性:水蒸气对塑料薄膜的透过情况。

?透明度:透过物体的光通量和射到物体上的光通量之比。

?雾度或浑浊度:在入射光反向上的散光对所有透射光之比。雾度通常是半透明的,但对射入光有漫射的性质。

3.2.2 塑料材料的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湿度和拉伸速度下对样品施加拉伸力,测定其破坏时的最大载荷。

?压缩强度:在样品上施加压缩力,至破裂(脆性)或屈服。

?弯曲强度:样品放在两支点上,放加集中载荷,使样品变形或破裂时的强度。

?冲击强度:样品受冲击破断时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焦耳数。

?摩擦系数:摩擦力与正压力之比值。

?磨耗:塑料在摩擦过程中尺寸改变的机械性破坏过程(磨损、磨蚀)。

?硬度:塑料抵抗其他硬物压入的性能(洛氏、肖氏)。

?疲劳:在一静态破坏而有小量交变循环下使塑料破坏。

?蠕变:在固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塑料在固定的外力持续作用下,承受时间变化会表现出蠕变特征,其随加载荷而增加,随减载荷而减少,而变形亦逐渐恢复(拉伸蠕变、压缩蠕变、弯曲蠕变等)。

?持久强度:塑料长时间经受静载荷的能力由高而低的时间函数。

3.2.3 塑料材料的使用性能:

?线长系数:温度升高1℃,每1mm的塑料伸长mm数。一般为钢材的10倍。

?比热:1g塑料升高1℃所需的热量单位。

?导热系数:1单位面积和厚度的塑料所能通过的热量单位,一般为钢材的1%。

?耐热性:温度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玻璃化温度:塑料由熔融可流动温度降至固态时的温度。

?脆化温度:当对一定低温下的塑料施压时,在很小的变形下就会破裂。

?熔融指数:热塑性塑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熔体在10分钟通过测试孔所流出的塑料问题。

?耐燃烧性:由燃烧速率(燃烧时间内样品的燃烧长度)和燃烧失重率(燃烧前后的重量之差)来表示。

?耐电压:迅速将电压升至规定值,一定时间内样品不被击穿。

?耐老化性:塑料在使用、储存、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光、热、氧气、生物、应力等外来因素的作用,引起化学结构破坏而使原有的优良性能下降的现象。

?耐化学性:塑料在化学介质中是否受到腐蚀(重量,体积,强度,色泽等)。

?成型收缩率:塑料在模具中成型、冷却后脱模的成型品的收缩现象。

3.2.4 塑胶的通性

塑胶是用各种化学原料经过各式化学反应而制成,故其中类繁多,性质不一但其大部分具有下列共同的性质:?重量轻:铁的比重是7.8,铝为2.6,而塑胶的比重只有0.9~2之间。

?坚固耐用:一般塑胶皆有长久的耐用性,尤其是玻璃纤维强化塑胶(ERP)更是强韧无比。

?电绝缘性优越:塑胶为电之不良导体。如PBT。

?耐蚀性强:耐水、耐油、耐酸、耐化学药品、而且不生锈。

?成型容易,生产率高:具有加热软化的性质,极易成形,且成形方法简单并可做大量生产。

?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原料取得容易,可增加广泛用途。

?色彩鲜明,着色容易:光泽、透明、半透性良好、适当加入着色剂,可改变其色泽。

?塑胶的主要原料为煤炭,石油等石油化学工业之产品。

3.2.5 注塑制品设计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模具设计、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以及成品品质。

?首先依要求设计形状,选定塑料材质。

?其次是要成品符合模塑工程上的原则。因为形状、尺寸、美观固然重要,但在模塑中若不能制造一切都等于零。

?分模线:首先是能保证顺利出模,在此基础上尽量满足下列要求:1、不重要外观外;2、后加工容易处;3、模具加工容易处。

?脱模斜度: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尺寸、外观要求、结构要求前提下尽可能地取大,以方便顺利出模。(一般情况下取1°~2°)

?壁厚:1、均匀;2、需要有大小不同的壁厚时,以缓慢变化为原则;3、同一制品壁厚大小之比最好不超过3:1。

?考虑塑料缩水的特征。

3.2.6 塑料制品的辨别方法:

1、知道塑料制品的外观、形状,有助于判定;

2、机型性性质:例如拉拉看,以手指敲打,投入水中看其浮沉;

3、加热是否熔融,加热试弯;

4、燃烧观察,监视燃态,嗅气味;

5、试验是否溶于溶剂。

3.3 通用塑料

3.3.1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比重:1.05克/立方厘米

化学和物理特性:

ABS 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材料。三种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很高的搞冲击强度、较好的耐水性和化学稳定性、耐寒性良好、电镀性能良好,优良的耐热、耐油性能,易机械加工,表面可电镀,电性能良好。

从外观上看,ABS呈浅象牙色或白色的不透明无毒塑料,燃烧缓慢,离火后仍能继续燃烧,火焰明亮,呈黄色,有黑烟。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下最少干燥2小时。材料湿度应保证小于0.1%;熔化温度:210~280℃;建议温度:245℃,模具温度:25~70℃(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注射压力:500~1000bar。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典型用途:

汽车(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挡泥板、扶手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制造冷冻机、电冰箱外壳、机电工业中齿轮、轴承把手;制鞋行业中:鞋后根;ABS经表面金属处理后,可制铭牌、装饰件、自动伞顶盖、文具、玩具等。

其它:本色(白色),收缩率0.4%~0.7%,合适的壁厚1.8~3mm,溢边值0.04mm。

3.3.2 AS(SAN)丙烯腈-苯乙烯(俗称透明大力胶)

AS是丙烯腈(A),苯乙烯(S)的共聚物,耐气候性中等,不受高湿度环境影响,耐疲劳性较差,不易因应力而开裂,料质透明度颇高,流动性好于ABS。

合适的塑料产品:托盘类、杯、餐具、牙刷、冰箱内格、旋钮、灯饰配件、饰物、仪表镜、包装盒、文具。

其它:收缩率0.2%~0.7%,合适的壁厚1.5~3mm。

3.3.3 PVC(聚氯乙烯)比重:1.38克/立方厘米

化学和物理特性

PVC材料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为白色粉末,难燃,离火即灭,火焰上端呈黄色,下端呈绿色,黑烟,燃烧时塑料变软,发出刺激性酸味,滴下胶质,胶质能拉丝。

刚性PVC是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其力学强度高,电器性能优良,耐酸性极强,机械强度较高。但使用温度低(-15~+55℃)。

软性PVC的伸长率大,力学强度高,耐腐蚀、电绝缘均低于硬PVC,易老化,质柔软耐摩擦,挠油,弹性良好,吸水性低,易加工成型,有良好的耐寒性和电气性能,化学稳定性强,离焰自熄,消声减震,能制各种鲜艳而透明的制品。

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

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候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

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PVC在加工时熔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此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的问题。

PVC的流动特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于加工(这种材料通常要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特性),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通常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185~205℃

模具温度:20~50℃

注射压力:可大到1500bar

保压压力:可大到1000bar

注射速度:为避免材料降解,一般要用相当的注射速度。

流道和浇口:所有常规的浇口都可以使用。如果加工较小的部件,最好使用针尖型浇口或潜入式浇口。

对于较厚的部件,最好使用扇形浇口。针尖型浇口或潜入式浇口的最小直径应为1mm;扇形浇口的厚度不能小于1mm。

典型用途:

刚性PVC: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墙板,商用机器壳体,硬板,棒。

软件PVC:电子产品包装,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等,防雨材料(雨衣、雨伞、雨布),桌布、窗帘、人造革、通用制成管、棒、薄板、绝缘包皮、表面软性包皮、家庭用品、文具、包装材料、运动器材、水管等。

其它:收缩率硬质:1%~1.5% 软质:2%~2.3% 合适的薄厚2~3.5mm。本色:灰色。3.3.4 PE:聚乙烯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

最轻的塑料之一,半透明白色状,结晶性材料,屈服能力高但不易回复,优良的介电性能,透水率低耐水性好,化学稳定性高,使用温度可达80~100℃,摩擦性能和耐寒性好,但机械强度不高,质软,成型收缩大,表面不易粘贴,印刷。

合适的塑料产品:一般电缆的包皮、耐腐蚀件、表面涂层。

1.PE-HD高密度聚乙烯

化学和物理特性

PE-HD的高结晶度导致了它的高密度,好的抗张力强度、高温扭曲温度,好的粘性以及化学稳定性。

PE-HD比PE-LD有更强的抗渗透性。PE-HD的搞冲击强度较低,PH-HD的特性主要由密度和分子量分布所控制。适用于注塑模的PE-HD分子量分布很窄。对于密度为0.91~0.925g/cm3,我们称之为第一类型PE-HD;对于密度为0.926~0.94g/cm3,称之为第二类型PE-HD;对于密度为0.94~0.965g/cm3,称之为第三类型PE-HD。

该材料的流动特性很好,MFR为0.1到28之间。分子量越高,PE-HD的流动特性越差,但是有更好的抗冲击强度。

PE-HD是半结晶材料,成型后收缩率较高,在1.5%到4%之间。

PE-HD很容易发生环境应力开裂现象。可以通过使用很低流动特性的材料以减小内部应力,从而减轻开裂现象。PE-HD当温度高于60℃时很容易在烃类溶剂中溶解,但其抗溶解性比PE-LD还要好一些。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如果存储恰当则无须干燥。

熔化温度:220~260℃。对于分子较大的材料,建议熔化温度范围在200~250℃之间。

模具温度:50~95℃,6mm以下壁厚的塑件应使用较高的模具温度,6mm以上壁厚的使用较低的模具温度。塑件冷却温度应当均匀以减小收缩率的差异。对于最优的加工周期时间,冷却腔道直径应不小于8mm,并且距模具表面的距离应在1.3d之内(这里“d”是冷却腔道的直径)。

注射压力:700~1050bar。

注射速度:建议使用高速注射。

流道和浇口:流道直径在4到7.5mm之间,流道长度应尽可能短。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浇口,浇口长度不要超过0.75mm。

特别适用于使用热流道模具。

典型用途:

电冰箱容器、存储容器、家用厨具、密封盖、胶袋、日用品水桶、电线、玩具、建材等。

2.PE-LD低密度聚乙烯

化学和物理特性:

PE-LD:质轻,无毒,优良的绝缘性能,耐化学腐蚀,耐低温性。

商业用的PE-LD材料密度为0.91~0.94g/cm3。PE-LD对气体和水蒸汽具有渗透性。PE-LD的热膨胀系数很高,不适合于加工长期使用的制品。

如果PE-LD的密度在0.91~0.925g/cm3之间,那么其收缩率在2%~5%之间;如果密度在0.926~0.94g/cm3之间,那么其收缩率在1.5%~4%之间。当前实际的收缩率还要取决于注塑工艺参数。

PE-LD在室温下可以抵抗多种溶剂,但是芳香烃和氯化烃溶剂可使其膨胀。同PE-HD类似,PE-LD容易发生环境应力开裂现象。

PE-LD为角质状的固体,类似高级石蜡,无味,为柔而韧的半透明材料。着火时,燃烧缓慢,滴下胶质,不发烟,火焰上端呈黄色,下端呈蓝色,发出石腊燃烧气味。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一般不需要

熔化温度:180~280℃

模具温度:20~40℃

为了实现冷却均匀以及较为经济的去热,建议冷却腔道直径至少为8mm,并且从冷却腔道到模具表面的距离不要超过冷却腔道直径的1.5倍。

注射压力:最大可到1500bar。

保压压力:最大可到750bar。

注射速度:建议使用快速注射速度。

流道和浇口: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流道和浇口。PE-LD特别适合于使用热流道模具。

典型用途:

碗、箱柜、管道联接器、日用品、胶袋、胶花、玩具、高频电线。

其它:收缩率1.5%~4.0%。合适的薄厚为1.0~2.5mm。溢边值:0.02mm。

3.3.5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亚加力/亚克力,有机玻璃)

化学和物理特性:

PMMA俗称“有机玻璃”,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及而气候变化特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光,室外10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易熔于有机溶剂,表面硬度不够,易擦毛。PMMA制品具有很低的双折射,特别适合制作影碟等。

PMMA具有室温蠕变特性,随着负荷加大、时间增长、可导致应力开裂现象。PMMA具有较好的抗冲击特性。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PMMA具有吸湿性,因此加工前的干燥处理是必须的。建议干燥条件为90℃、2~4小时。

熔化温度:240~270℃。

模具温度:35~70℃。

注射速度:中等。

典型用途:

有一定强定要求的透明结构件,汽车工业(信号灯设备,仪表盘等),医药行业(储血容器等),工业应用(影碟、灯光散射器),日用消费品(饮料杯、文具等),仪表镜片、光学制品、电气、透明模型、装饰品、太阳镜片、广告牌。

其它:收缩率0.4%~0.7%,合适的薄厚为:1.5~4mm,溢边值:0.03mm。

3.3.6 PP聚丙烯比重:0.9~0.91克/立方厘米

化学和物理特性

PP为白色蜡状固体,外观似聚乙烯,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轻,为塑料制品中最轻品种之一,放于水中漂浮在水面上。着火时,容易燃烧,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端黄色,下端蓝色,少量黑烟,燃烧后熔融滴落,发出石油气味。注塑时流动性好,吸水性低于0.02%,耐化学有机溶剂,除浓硝酸、浓硫酸外在很多介质中很稳定,抗冲击强度高,来回屈服力非常高,高频电性能不好,易成型,收缩率大,而温度性强,低温呈脆性,而磨性不高。

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它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

由于均聚物型的PP温度高于0℃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强

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

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PP的流动率MFR范围在1~4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

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

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搞酸碱腐蚀性、搞溶解性。然而,它在芳香烃(如笨)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PP也不象PE那样在高温下仍具有抗氧化性。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220~275℃,注意不要超过275℃。

模具温度:40~80℃,建议使用50℃。结晶程度主要由模具温度决定。

注射压力:可大到1800bar。

注射速度:通常,使用调整注塑可以使内部压力减小到最小,如果制品表面出现了缺陷,那么应使用较高温度下的低速注塑。

流道和浇口:对于冷流道,典型的流道直径范围是4~7mm。建议使用通体为圆形的注入口和流道,所有类型的浇口都可以使用。典型的浇口直径范围是1~1.5mm ,但也可以使用小到0.7mm的浇口。

对于边缘浇口,最小的浇口深度应为壁厚的一半;最小的浇口宽度应至少为壁厚的两倍。

PP材料完全可以使用热流道系统。

典型用途:

汽车工业(主要使用含金属添加剂的PP:挡泥板、通风管、风扇等),器械(洗碗机门衬垫、干燥机通风管、洗衣机框架及机盖、冰箱门衬垫等),日用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剪草机和喷水器等,脸盆、桶),家用电器(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医疗器材(急救箱、注射器),一般结构件、耐腐蚀件、受热的电气绝缘零件,文具、玩具、化学容器。

其它:收缩率1.0%~3.5%,加入30%玻纤可改善至0.7%左右。合适的薄厚为1.5~2.5mm。溢边值:0.03mm。

3.3.7 PS 聚苯乙烯,比重:1.05克/立方厘米

化学和物理特性

PS为刚性的透明或不透明塑料,透光率仅次于有机玻璃,着色、耐水良好。无臭,无味,易燃烧,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橙黄色,燃烧时发浓烟,化成液体,有香味(略带松节油气味),吹熄能拉长丝。其制品轻抛有钢声,性脆,能断不能弯曲,断口处现银光,能制成鲜艳的制品。受阳光作用后,会出现浑浊和发黄。

大多数商业用的PS都是透明的、非晶体材料。PS具有非常好的几何稳定性、热稳定性、光学透过特性、电绝缘特性以及很微小的吸湿倾向。它能够抵抗水,稀释的无机酸,但能够被强氧化酸如浓硫酸所腐蚀,并且能够在一些有机溶剂中膨胀变形。

典型的收缩率在0.4~0.7%之间。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除非储存不当,通常不需要干燥处理,如果需要干燥,建议干燥条件为80℃,2~3小时。

熔化温度:180~280℃。对于阻燃型材料其上限为250℃。

模具温度:40~50℃。

注射压力:200~600bar。

注射速度:建议使用快速的注射速度。

流道和浇口:可以使用所有常规类型的浇口。

典型用途:

产品包装,家庭用品(餐具、托盘、梳子、牙刷等),电气(透明容器、光源散射器、绝缘薄膜等)各种仪器表零件,光学零件,装饰件及化学仪器。

3.3.8 PPE聚丙乙烯比重:1.07克/立方厘米

化学和物理特性

通常,商业上提供的PPE或PPO材料一般都混入了其它热塑型材料例如PS、PA等,这些混合材料一般仍称之为PPE或PPO。

混合型的PPE或PPO比纯净的材料有好得多的加工特性。特性的变化依赖于混合物如PPO和PS的比率。混入了PA66的混合材料在高温下具有更强的化学稳定性。这种材料的吸湿性很小,其制品具有优良的几何稳定性。混入了PS的材料是非结晶性的,而混入了PA的材料是结晶性的,加入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减小到0.2%。这种材料更具有优良的电绝缘特性和很低的热膨胀系数。其黏性取决于材料中混合物的比率,PPO的比率增大将导致黏性增加。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建议在加工前进行2~4小时、100℃的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240~320℃

模具温度:60~105℃

注射压力:600~1500bar。

流道和浇口:可以使用所有类型的浇口。特别适合于使用柄形浇口和扇形浇口。

典型用途:

家庭用品(洗碗机、洗衣机等),电气设备如控制器壳体、光纤联接器等。

3.3.9 PSHI:高冲击聚笨乙烯

成分中含橡胶后抗冲击强度大大提高,制品上可设计扣位和柱位,而柱位亦可用自攻螺丝,如在85℃下长时间使用,老化加速寿命减少。

合适的塑料产品:各类家电外壳、文具、玩具、电子零件、电子仪表壳、冷藏库和冰箱内壳以及电话机。

其它:收缩率0.4%~0.7%,合适的薄厚2~3mm,溢边值0.03mm。

3.3.10 SGP:改性聚笨乙烯204

透明度达88%~92%,折光率1.59~1.60,适合作透光制品,染色性强,元毒无味,不致菌类生长,较高的冲击强度,耐酸碱性能好,不耐有机溶剂,电气性能优良,易成型,吸湿少于0.02%,可以高湿度保持强度和尺寸,但脆性大。

合适的塑料产品:装饰品、照明指示牌、灯罩、文具、透明玩具、日用品、仪表镜片、冷藏库和冰箱内绝热层(发泡后)。

其它:收缩率0.4%~0.6%。合适的薄厚1.5~3mm。

3.4 工程塑料

3.4.1 PA聚酰胺或尼龙(耐隆)比重:PA6——1.14克/立方厘米PA66——1.15克/立方厘米PA1010——1.05克/立方厘米

外观:本身无臭、无味、无毒、不会霉烂的淡黄色至琥珀色,透明或半透明的固体物,多数的聚酰胺有自熄性,也有可燃的,燃烧缓慢,而且其火焰传播速度很慢,离火后慢慢熄灭,燃烧时火焰上端黄色,下端蓝色,燃烧后塑料熔融滴落,起泡,发出特殊羊毛,指甲烧焦味。

性能:在模具取出的尼龙制品,韧性和扩张强度差,但在吸收少量水分后有所提高;PA的机械性能中如抗拉压强度随温度和吸湿量而改变,所以水相对是PA的增塑剂,加入玻纤后,其抗拉抗压强度可提高2倍左右,耐温能力也相应提高。

PA本身的耐磨能力非常高,所以可在无润滑下不停操作,如想得到特别的润滑效果,可在PA中加入硫化物。PA的尺寸稳定性差,坚韧,而疲劳,耐油,耐水。

合适的塑料产品:各种齿轮、涡轮、齿条、凸轮、轴承、螺旋桨、传动皮带。

吸水率100%,相对吸湿饱和时能吸8%,合适壁厚:2~3.5mm。

3.4.2 PA12聚酰胺12或尼龙12

化学和物理特性

PA12是从丁二烯线性,半结晶——结晶热塑性材料。它的特性和PA11相似,但晶体结构不同。

PA12是很好的电气绝缘体并且和其它聚酰胺一样不会因潮湿影响绝缘性能。它有很好的抗冲击性和化学稳定性。PA12有许多在塑化特性和增加特性方面的改良品种,和PA6及PA66相比,这些材料有较低的熔点和密度,具有非常高的回潮率。

PA12对强氧化性酸无抵抗能力。

PA12的粘性主要取决于湿度、温度和储藏时间。它的流动性很好。收缩率在0.5%到2%之间,这主要取决于材料品种、壁厚及其它工艺条件。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加工之前应保证湿度在0.1%以下。如果材料是暴露在空气中储存,建议要在85℃热空气中干燥4~5小时。如果材料是在密闭容器中储存,那么经过3小时温度平衡即可直接使用。

熔化温度:240~300℃;对于普通特性材料不要310℃,对于有阻燃特性材料不要超过270℃。

模具温度:对于未增强材料为30~40℃,对于薄壁或大面积元件为80~90℃,对于增加型材料为90~100℃。增加温度将增加材料的结晶度。精确地控制模具温度对PA12来说是很重要的。

注射压力:最大可到1000bar(建议使用低保压压力和高熔化温度)

注射速度:调整(对于有玻璃添加剂的材料更好些)。

流道和浇口:对于未加添加剂的材料,由于材料粘性较低,流道直径应在30mm左右,对于增加型材料要求5~8mm的大流道直径。流道形状应当全部为圆形,注入口应尽可能的短,可以使用多种形式的浇口,大型塑件不要使用小浇口,这是为了避免对塑件过高的压力或过大的收缩率。浇口厚度最好和塑件厚度相等。如果使用潜入式浇口,建议最小的直径为0.8mm。热流道模具很有效,但是要求温度控制很精确以防止材料在喷嘴处渗漏或凝固。如果用热流道,浇口尺寸应当比冷流道要小一些。

典型用途

水量表和其它商业设备,电缆套,机械凸轮,滑动机构以及轴承等。

3.4.3 PA6聚酰胺6或尼龙6

化学和物理特性

PA6的化学物理特性和PA66很相似,然而,它的熔点较低,而且工艺温度范围很宽。它的抗冲击性和抗溶解性比PA66要好,但吸湿性也更强。因为塑件的许多品质特性都要受到吸湿性的影响,因此PA6设计产品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为了提高PA6的机械特性,经常加入各种各样的改性剂。玻璃就是最常见的添加剂,有时为了提高抗冲击性还加入合成橡胶,如EPDM和SBR等。

对于没有添加剂的产品,PA6的收缩率在1%到1.5%之间,加入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低到0.3%(但和流程相垂直的方向还要稍高一些。)成型组装的收缩率主要受材料结晶度和吸湿性影响。实际的收缩率还和塑件设计、壁厚及其它工艺参数成函数关系。疲劳强度、钢性、耐热性低于尼龙66,但弹性好,有较好的消振、降噪能力,白色。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由于PA6很容易吸收水分,因此加工前的干燥特别要注意,如果材料是用防水材料包装供应的,则容器应保持密闭,如果湿度大于0.2%,建议在80℃以上的热空气中干燥16小时。如果材料已经在空气中暴露超过8小时,建议进行105℃,8小时以上的真空烘干。

熔化温度:230~280℃,对于增强品种为250~280℃。

模具温度:80~90℃。模具温度很显著地影响结晶度,而结晶度又影响着塑件的机械特性。对于结构部件来说结晶度很重要,因此建议模具温度为80~90℃,对于薄壁的,流程较长的塑件也建议施用较高的模具温度。增大模具温度可以提高塑件的强度和刚度,但却降低了韧性。如果壁厚大于3mm,建议20~40℃的低温模具。对于玻璃增强材料模具温度应大于80℃。

注射压力:一般在750~1250bar之间(取决于材料和产品设计)。

注射速度:高速(对增强型材料要稍微降低)。

流道和浇口:由于PA6的凝固时间很短,因此浇口的位置非常重要。浇口孔径不要小于0.5*t(这里t为塑件厚度)。如果使用热流道,浇口尺寸应比使用常规流道小一些,因为热流道能够帮助阻止材料过早凝固。如果用潜入式浇口,浇口的最小直径应当是0.75mm。

典型用途

由于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被广泛用于结构部件。由于有很好的耐磨损特性,还用于制造轴承。轻载荷,中等温度(80~100℃)无润滑或少润滑情况。

3.4.4 PA66聚酰胺66或尼龙66

化学和物理特性

PA66在聚酰胺材料中有较高的熔点,它是一种半晶体——晶体材料。PA66在较高温度也能保持较强的强度和刚度。PA66在成型后仍然具有吸湿性。其程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组成、壁厚以及环境条件。在产品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吸湿性对几何稳定性的影响。

为了提高PA66的机械特性,经常加入各种各样的改性剂,玻璃就是最常见的添加剂,有时为了提高抗冲击性还加入合成橡胶,如EPDM和SBR等。

PA66的粘性较低,因此流动性很好(但不如PA6)。这个性质可以用来加工很薄的元件。

它的粘度对温度变化很敏感。PA66的收缩率在1%~2%之间,加入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以将收缩率降低到0.2%~1%。收缩率在流程方向和与流程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相异是较大的。

PA66对许多溶剂具有抗溶性,但对酸和其它一些氯化剂的抵抗力较弱。

疲劳强度和钢性较高,耐热性较好,摩擦系数低,而磨性好,但吸湿性大,尺寸稳定性不够。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如果加工前材料是密封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干燥。然而,如果储存容器被打开,那么建议在85℃的热空气中干燥处理。如果湿度大于0.2%,还需要进行105℃,12小时的真空干燥。

熔化温度:260~290℃。对玻璃添加剂的产品为275~280℃。熔化温度应避免高于300℃。

模具温度:建议80℃,模具温度将影响结晶度,而结晶度将影响产品的物理特性。对于薄壁塑件,如果使用低于40℃的模具温度,则塑件的结晶度将随着时间而变化,为了保持塑件的几何稳定性,需要进行退火处理。

注射压力:通常在750~1250bar,取决于材料和产品设计。

注射速度:高速(对于增加型材料应稍低一些)。

流道和浇口:由于PA66的凝固时间很短,因此浇口的位置非常重要。浇口孔径不要小于0.5*t(这里t为塑件厚度)。如果使用热流道,浇口尺寸应比使用常规流道小些,因为热流道能够帮助阻止材料过早凝固。如果用潜入式浇口,浇口的最小直径应当是0.75mm。

典型用途:

PA66最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食品壳体以及其它需要有抗冲击性和高强度要求的产品。中等载荷,使用温度<100~120℃无润滑或少润滑条件下工作的耐磨受力传动零件。

3.4.5 PA610

强度、刚性、耐热性低于尼龙66,但吸湿性小,耐磨性好。土黄色。

应用:尼龙6,宜作要求比较精密的齿轮,工作条件湿度变化大的零件。

3.4.6 PA1001

强度、刚性耐热性低于尼龙66,吸湿性低于尼龙610,成型工艺好,耐磨性好。

应用:轻载荷,温度不高,湿度变化较大的条件下无润滑或少润滑的情况下工作的零件。

3.4.7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化学和物理特性

PBT是最坚韧的工程热塑材料之一,它是半结晶材料,有非常好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电绝缘特性和热稳定性。这些材料在很广的环境条件下都有很好的稳定性。PBT吸湿特性很弱。具优良的抗冲击性能,摩擦系数低而耐磨,磨损仅为POM的1/4的尺寸。稳定性好,吸湿性小,冷却时间短,耐一般溶剂,会水解。

非增强型PBT的张力强度为50Mpa,玻璃添加剂的PBT张力强度为170Mpa,玻璃添加剂过多将导致材料变脆。PBT的结晶很迅速,这将导致因冷却不均匀而造成弯曲变形。对于有玻璃添加剂类型的材料,流程方向的收缩率可以减小,但与流程垂直方向的收缩率基本上和普通材料没有区别,一般材料收缩率在1.5%~2.8%之间。含30%玻璃添加剂的材料收缩0.3%~1.6%之间。熔点(225℃),和高温变形温度都比PET材料要低。维卡软化温度大约为170℃,玻璃化转换温度(glass trasitio temperature)在22℃到43℃之间。

由于PBT的结晶速度很高,因此它的粘性很低,塑件加工的周期时间一般也较低。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很容易水解,因此加工前的干燥处理是很重要的。建议在空气中的干燥条件为120℃,6~8小时,或者150℃,2~4小时。湿度必须小于0.03%。如果用吸湿干燥器干燥,建议条件为150℃,2.5小时。

熔化温度:225~275℃,建议温度:250℃。

模具温度:对于未增强型的材料为40~60℃,要很好地设计模具的冷却腔道以减小塑件的弯曲。热量的散失一定要快而均匀,建议模具冷却腔道的直径为12mm。

注射压力:中等(最最大到1500bar)。

注射速度:应使用尽可能快的注射速度(因为PBT的凝固很快)。

流道和浇口:建议使用圆形流道以增加压力的传递(经验公式:流道直径=塑件厚度+1.5mm)。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浇口。也可以使用热流道。但要注意防止材料的渗漏和降解。浇口直径应该在0.8~1.0*t之间,这里t是塑件厚度。如果是潜入式浇口,建议最小直径为0.75mm。

典型用途:

家具器具(食品加工刀片、真空器吸尘器元件、电风扇、头发干燥机壳体、咖啡器皿等),电器元件(开关、电机壳、保险丝盒、计算机键盘按键等),汽车工业(散热器格窗、车身嵌板、车轮盖、门窗部件等);要求润滑性及耐腐蚀的一些部件,如齿轮、轴承、螺旋桨、泵壳等。

其它:收缩率1.7%~2.3%,48小时后仍有0.05%的收缩。合适壁厚:1.5~4mm。

3.4.8 PC聚碳酸酯(俗称:防弹玻璃、不碎玻璃)比重:1.18~1.20克/立方厘米

化学和物理特性

PC是一种非晶体工程材料,具有特别好的光泽度、抵制细菌特性、阻燃特性以及抗污染性,具有突出的冲击韧性和抗蠕变性能。

有很高的耐热性,耐寒性也很好,脆化温度达-100℃,抗弯强度与尼龙相当,并有较高的延伸率和弹性模数,但疲劳强度小于尼龙66。吸水性较低,收缩率小,尺寸稳定性好,成型的零件可达很精密的公差,并在很宽的变化范围内保持尺寸的稳定性。耐磨性和尼龙相当,并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但成型条件要高。可在较高温度、高载荷条件下长期应用,但不可在湿温下使用。PC是透明的,微黄色或白色的硬而韧性的聚合物,燃烧时,慢燃,离火后慢熄,火焰呈黄色,黑烟碳末,燃烧后熔融,起泡,发出花果臭的气味。PC的缺口伊估徳冲击强度(otched lzod impact stregth)非常高。

PC有很好的机械特性,但流动特性较差,因此这种材料的注塑过程较困难。在选用何种品质的PC材料时,要以产品的最终期望为基准。如果塑件要求有较高的抗冲击性。那么就使用低流动率的PC材料:反之,可以使用高流动率的PC材料,这样可以优化注塑过程。PC的抗化学腐蚀性不太好,容易产生应力开裂和溶剂开裂;耐磨性欠佳,但耐热性,耐蚀性良好:抗冲击强度好。

PC的后处理:采用退火处理,消除内部应力,110℃左右为宜,低于100℃效果不佳。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PC材料具有吸湿性,加工前的干燥很重要。建议干燥条件为100℃到200℃,3~4小时。加工前的湿度必须小于0.02%。

熔化温度:260~340℃.

模具温度:70~120℃。

注射压力:尽可能地使用高注射压力。

注射速度:对于较小的浇口使用低速注射,对其它类型的浇口使用高速注射。

典型用途:

电气和商业设备(计算机元件、连接器等),器具(食品加工机、电冰箱抽屉等,)交通运输行业(车辆的前后灯、仪表板等);电子电器,充电器、电扇、拔号盘,微调器盘,航空工业:美国超音速客机和波音747有2500个部件是用PC制造的,每架飞机用了将近两吨;光学照明方面:防护玻璃,飞机外窗等;医疗:杯筒、容器、各种齿轮、涡轮、齿条、凸轮,轴承,心轴,滑轮,传送链,螺母,垫圈,泵叶轮、灯罩、容器、外壳、盖板、高温电气制品、风筒壳、火牛壳、工具箱、奶瓶、照相机零件、安全帽、食品盘、CD 等。

其它:收缩率0.5%~0.7%,合适的薄厚2~3.5mm,溢边值:0.06mm。

PC加入玻缄可改善其收缩率,机械强度,耐温性,在100℃左右长期使用钢性会增加,制品可用退火改善内应力。

3.4.9 MCPA

强度、耐疲劳性、耐热性、刚性均优于PA6及PA66,吸湿性低于PA6及PA66,耐磨性好,能直接在模型中聚合成型,宜浇铸大型零件。

应用:高载荷,高使用温度(低于120)无润滑或少润滑的情况下。乳白色。

3.4.10 POM聚甲醛(俗称:塑钢)比重:1.41~1.43克/立方厘米

化学和物理特性

POM是一种坚韧有弹性的材料,即使在低温下仍有很好的抗蠕变特性和抗冲击特性。POM既有均聚物材料也有共聚物材料。均聚物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强度、抗疲劳强度,但不易于加工。共聚物材料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并且易于加工。无论均聚物材料还是共聚物材料,都是结晶性材料并且不易吸收水分。POM的冲击韧性、刚性、疲劳强度,尺寸稳定性好,吸水性小,摩擦系数小,具优良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在高温和水中仍有很大的刚性,耐化学腐蚀,性能同于PA,但价格较低,耐反复扭曲,有突出的回弹能力。成型比尼龙困难,加热易分解。

POM从外观上看是表面有光泽的略带淡黄或白色的材料,制品一般不透明,薄壁部分呈半透明,容易燃烧,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端呈黄色,下端篮色,发生熔融滴落,有强烈的刺激性甲醛味,鱼腥臭。

POM的高结晶程度导致它有相当高的收缩率,可高达到2%~3.5%。对于各种不同的增加型材料有不同的收缩率。

PM有优良的机型性能和优越的耐冲击性,它的综合性能良好,强度,硬度高,蠕变性能较好,吸水小,尺寸稳定性好。但热稳定性差,易燃烧,长期在大气中爆晒易老化。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如果材料储存在干燥环境中,通常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均聚物材料为190~230℃,共聚物材料为190~210℃。

模具温度:80~150℃。为了减小成型后收缩率可选用高一些的模具温度。

注射压力:700~1200bar

注射速度:中等或偏高的注射速度。

流道和浇口: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浇口。如果使用隧道形浇口,则最好使用较短的类型。对于均聚物材料建议使用热注嘴流道。对于共聚物材料既可使用内部的热流道也可使用外部热流道。

典型用途:

POM具有很低的摩擦系统和很好的几何稳定性。特别合适于制作齿轮和轴承,由于它还具有耐高温特性,因此还用于管道器件(管道阀门、泵壳体),草坪设备:仪表板,内门把手,农药喷雾器等,胶管螺帽套管。可替代大部分的有色金属。用于各种齿轮、涡轮、齿条、凸轮、轴承、泵叶轮、汽车、仪表、机床等。

其它:收缩率2%~3.5%,48小时内还会收缩1%:合适壁厚:1.5~2.5mm,乳白色,溢边值:0.04mm。

3.4.11 PSU:聚枫比重:1.25~1.35克/立方厘米

其机械性能、耐热、耐氧化、耐介电性能、热稳定性优于PC,但其加工性,对断口很敏感,而气候性,耐光及紫外线及有机溶剂的性能欠佳,与PC同样不能在沸水中长期使用。用F-4填充后可作摩擦零件。表面可电镀。

应用:高温下工作的耐磨受力传动零件、齿轮、微波炉的内配件、相机壳、医疗器械、汽车零件、投影机。

其它:收缩率0.5%~0.7%,各向相同,合适壁厚:2.5~4.0mm,透明琥珀色。

3.4.12 NOPYL

硬和韧,强度较PA、POM、PC为高,蠕变比三种小,机械强度随温度上升仅轻微下降,可在-95~+100度的环境下工作,吸水性小,在沸水中仍保持尺寸稳定,绝缘性好,耐化学腐蚀,但对紫外线敏感。

应用:高频电子零件、绝缘材料、医疗用具、高温餐具、齿轮、塑料螺钉、复印机壳及零件。

其它:收缩率0.5%~0.7%,合适壁厚:2~3.5mm。

3.5 氟塑料(PVF,含氟塑料的总称)比重:2.1~2.2克/立方厘米

3.5.1 PTFE,F-4(俗称:塑料王),聚四氟乙稀

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能在-195~+200℃范围内连续工作200小时以上。耐化学腐蚀,为所有塑料中最好,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均不发生反应,摩擦系数很低,仅0.04,是极好的自润滑材料。缺点是机械性能较差,刚性差,有冷流动性,热导率低,热膨胀大,耐磨性不高(可加入填充剂适当改善)。需采取预压烧结的方法,成型加工费用高。

应用:要求耐化学腐蚀的容器或密封件。

3.5.2 PTFE:填充聚四氟乙

用玻璃纤维粉末、二硫化钼、石墨、氧化镐、硫化钨、青铜粉、铅粉等填充的聚四氟乙稀,在承载能力,刚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应用:高温或腐蚀性介质中工作的摩擦零件。如活塞环等。

3.5.3 PCTFE,F-3聚三氟碌乙烯

耐热性、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仅次于F-4,机械强度,抗蠕变性,硬高都强于F-4。

应用:耐腐蚀的设备与零件,可作金属的防腐涂层。

3.5.4 PEPF-46:聚全氟乙丙烯

力学,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基本同于F-4,冲击韧性极高,能在-85~+205℃范围长期工作。就用于F-4,可注射成型。

3.6 选择工程塑料时应考虑的应用条件

1.机械

受应力的形式和大小,负荷的形式和时间,抗疲劳要求,允许的变形,超负荷和意外受力情况,抗冲击要求等影响。

2.热

正常的工作温度,最高和最低的工作温度。

3.环境

接触溶剂和各种蒸气的情况,与酸碱等化学反应,吸水情况,受紫外线和环境氧化影响,受砂、雨水侵蚀,受霉菌,微生物影响等的情况。

4.毒性。

阻燃性,色粉,添加剂或分解过程中的毒性。

5.外观

透明度,表面光度,色泽的一致和持久性。

6.尺寸

允许误差和尺寸稳定,重量因素。

7.生产

加工工艺的选择,装配方法,修剪和二次加工,质量控制和监督。

8.经济

材料成本,模具成本,加工机械成本,辅助设备成本,操作成本,机械维修成本等。

9.法规

安全规定(阻燃,食品,医药)。

工业规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

3.7 塑料的选用

3.7.1 一般结构零件

要求:强度和耐热性无特殊要求,一般用来代替钢材或其它材料,批量大,需较高的生产率,成本低,有时对外观有一定的要求。

应用:电子零件、电器(机)外壳、文具、日用品、玩具、仪表、紧固件、手轮、手柄、油管、管接头、紧固件、各种仪器罩壳等。

材料:低压聚乙烯(HDPE)、聚碌乙烯(PYC)、改性聚苯乙烯(20A,204)、ABS、聚丙烯(PP),这些材料只承受较低的载荷。当受力小时,大约在60℃~80℃范围内使用。

3.7.2 一般结构零件(除上述要求外,要求具有一定强度的)

应用举例:罩壳、支架、盖板、紧固件。

材料:聚甲醛、尼龙1010。

3.7.3 透明结构件

要求:除上述要求外,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明度。

应用:仪表镜片、玩具、光学镜片、透明罩壳、汽车灯罩、油标、油杯、视镜、光学镜片、信号灯。

材料:改性有机玻璃(372)、亚加力(有机玻璃PMMA)、改性聚苯乙烯(204、203A)、聚碳酸酯(PC)、GP、SAN、ABS、聚枫(PTFE,F-4)

3.7.4 耐磨受力传动零件

要求:较高的强度,钢性,韧性,耐磨性,耐疲劳性,热稳定性,尺寸稳定。

应用:轴承、齿轮、齿条、涡轮、凸轮、辊子、联轴器。

材料:尼龙,MC尼龙(单全浇铸尼龙),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碌化聚醚(PPO)、线性聚酯、聚酚氧。

3.7.5 耐磨自润滑零件

要求:受力较小,运动速度较快,对机械强度要求往往不高,故要求具有低的摩擦系数,优异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

应用:活塞环、机械动密封圈、滑动导轨、轴承。

材料:聚枫(PSU)、F-4填充的POM、聚全氟乙丙烯(F-46)、聚四氟乙烯,在小载荷、低速时可采用低压聚乙烯(HDPE)。3.7.6 耐高温结构零件

要求在高温下工作,具有高热变形温度和高温抗蠕变性,并要求有高温耐磨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

应用举例:活塞环、密封圈、填料、轴承等。

应用:高温工作的结构传动零件,齿轮,轴承,活塞环,泵,阀门以及B、F、H、C级电气绝缘零件、汽车分速气盖、密封圈、阀赶等。

材料:聚枫(PTFE,F-4)、聚苯醚、聚全氟乙丙烯(F-46)、聚苯硫醚、以及各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

3.7.7 耐腐蚀零件

要求:对酸碱和有机溶剂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应用:工容器、管道、阀门、叶轮、搅拌机等。

材料:聚枫(PSU)、F-4、聚碌乙烯(PYC)、聚丙烯(PP)、聚四氟乙烯、酚醛塑料、低压聚乙烯等。

第4章塑胶模具的流道系统

流道系统是将熔融的塑料从注塑机熔胶引到工模的每一个内模。因此流道系统的结构,长短大小及接驳方式都会影响注塑填充的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制品的品质。此外,设计流道系统更要从经济效益着眼,达到快速冷却及缩短注塑短周期。

4.1 浇道

浇道是指连接注射机喷嘴与分流道的塑料通道,它是流道系统的第一个组成部分。

4.2 流道

流道是连接主流道和内模的浇口的塑料通道,使熔融能注入内模。在两板模的情况下,流道的设置是在分模完成的。

4.3 有效的流道设计

设计流道时要注意其断面形状及大小。流道的切面形状一般有四种:全圆形、梯形、改良梯形及六角形。

从注射压力传递方面考虑,流道的截面面积愈大愈好;而从热传导的观点考虑,切面表面积愈小愈好。因此切面面积与表面积比数愈大,流道愈有效。圆形及方形切面流道设计的R值为最大。因圆形切面较方形冷却较快。所以圆形切面设计最好。流道表面必须平滑,防止塑料流动时产生的任何阻碍。同时,因流道会和制品同时脱模,因此流道表面不应有任何机械加工的痕迹,使流道有黏模的现象。

4.4 流道直径和长度关系

流道的直径与长度要根据产品的塑料种类、开关、产品的壁厚,以及选择的模具结构来确定的。流程越长,直径越大。同时考虑流道要尽量细,尽量短。每种塑料都有一个最小直径要求,直径过小时塑料不能及时流到模腔。流道直径一般比成品平均壁厚要厚。避免流道塑料比成品先凝固而不能保压。

通常流道直径的选择是依据制模标准刀具而定的。以公制刀具而言,一般最小直径2mm,直径每增加1mm,则长度相应增加12mm 左右。

多模腔模具设计必须是平衡入水。当同一套模出两件或以上成品,而其中有部分成品胶位较薄时,相对水口直径要加大。一般厚胶位的成品,流动较好,压力正常。薄胶位的成品,流动较差,压力会变大。如想同时注满成品可能较厚胶位的成品会走飞边。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发生,薄胶位的成品流道要加粗,补偿压力损失。

4.5 浇口

4.5.1 浇口设计的基本原则:

?避免将浇口设在高应力的区域:

?避免或尽可能减少熔接线;

?对纤维增强材料,浇口位置对平面度有很大影响;

?开足够的排气来避免气泡的产生。

4.5.2 决定浇口位置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注入模穴各部分的胶料应尽量平均;

?注入工模的胶料,在注料过程的各阶段,都应保持统一而稳定的流动前线;

?应考虑可能出现焊痕,气泡,凹穴,虚位,射胶不足及喷胶等情况;

?应尽量使清除水口操作容易进行,最好是自动操作;

?浇口的位置应满足各方面要求。

4.5.3 不同的浇注系统,浇口类型和浇口位置会对成型工艺和外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

?填充过程;

?成品尺寸(公差);

?缩水率,翘曲;

?机械性能等级;

?表面质量。

想要通过调整成型参数来改善由于浇口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不良结果,则非常困难,成型可调整的范围非常小。

在注射成型中,聚合物长分子和增强纤维的方向主要由充填方向决定,这样就产生了各向异性。比如,在流动方向的材料强度就高于垂直流动方向的强度,这在纤维增强材料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同时,纤维的方向性也引起了流动方向和垂直流动方向的缩水率不同,从而会导致翘曲。

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溶融流体就会形成汇交线,通常在模具中有型芯阻挡时或有多个浇口时,就会产生汇交线。另外,同一产品中由

于肉厚不同造成溶流波前差异也会产生类似的汇交线。

当模腔中的气体来不及排出而被熔流包住,就会在产品中产生气泡。

汇交线和气泡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大大降低产品的机械强度,特别是抗冲击强度。

浇口往往会因为有痕迹而对外观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浇口区域,由于存在较高的剪切应力而大大降低了此区域的强度。在熔接线处强度方面,非增强材料比增强型材料要好一些,增强型材料在熔接线处的强度还与其增强纤维的类型和含量有关。同时,一些添加剂如阻燃剂也会对强度造成不良影响。

熔接线区域能承受较高的拉伸应力,而抗冲击性能和耐疲劳性能都比较差。

在熔接线区域,纤维的方向垂直于流动方向,大大降低材料在此处的强度。

有些比较复杂的模具没办法避免熔接线问题,这时就应该将熔接线放在对产品外观和强度要求较低的地方,这可以通过移动浇口的位置和改变产品局部的肉厚来实现。

第5章塑料模具钢材

5.1 塑料模具钢材料的热处理

对模具钢材使用适当的热处理不但能提高钢材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还可通过表面电镀提高型腔表面精度、光洁度。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的方法。

1.退火

将钢材加热至适当温度后慢慢冷却,以消除钢材内应力,将钢质软化,更容易切削加工,还能增加钢材的韧性,防止开裂。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很普遍,但大多都在粗加工前进行,退火一般有消除应力退火和球状化退火两种方式。

2.淬火

对模具加热至适当温度,在冷却剂中快速冷却使钢材硬度增加,但要防止加热温度过高引起氧化和脱碳,通常在钢材厚度不一致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均匀的加热方法,以防止钢材由于热量不一致而变形。防止脱碳的方法是在加热炉中将工件覆盖在淬火用的盐粉中加热。

3.麻淬火

将钢材加热至适当温度后,投入至热盐中使钢材温度均匀后取出气冷,形成硬化,气冷后回火处理,这种方法能避免淬火开裂,消除应力。

4.回火

回火有高温回火及低温回火两种,在硬度要求很高的情况下,将高碳钢的温度加至200℃左右低温回火,其目的是将由于淬火产生的应力消除,使之韧性得到提高,然后在500~600℃高温下高温回火。为提高高合金钢及高速钢的机械性能。一般需要反复回火。

5.渗碳淬火

在适当浓度的渗碳剂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低碳钢,低碳合金钢的表面含碳量增加,增强表面硬度。渗碳剂一般有固体渗碳剂(木炭、焦碳),气体渗碳剂(一氧化碳及含碳的石油气),液体渗碳剂(氯化钾、氯化钠等)。

6.高周波淬火

是表面淬火的一种,目的是提高表面耐磨度。将钢材表面用高周波快速加热达到淬火温度的一瞬间停止加热,使用冷却剂进行淬火。一般较适合0.4%~0.5%碳钢,一般模具结构中较常见的表面硬化的如:导柱、回针、斜导柱等。

7.火焰粹火

与高周波相同,用于满足表面硬化,一般多用于燃气和乙炔气焰,这种方法并不全体加热淬火,仅对有加硬要求部位进行加硬,能防止变形和开裂。

8.氮化

也是表面硬化的一种,将工作在含有氨气和氮气中加热,使局部气氮量增加,氮化层非常硬,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都非常好。氮化分气体氮化法和低温盐槽氮化法两种。

9.电镀

将金属表面镀硬铬不仅能增加金属表面光泽度,还能提高表面硬度,增强耐腐蚀性,普通镀层厚度均为0.005~0.05mm,在型腔中镀层厚度均为0.01~0.02mm左右,表面镀硬铬的型腔表面特征可以得到以下各项提高:

?脱模良好。

?表面硬度提高,耐磨性提高。

?耐化学性提高。

?光泽好,能提高成品的商业价值。

5.2 模具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模具材料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45#:结构件用钢:主要用作模具上的模板,压板,拉板及不带胶位的滑块等。

P20:塑胶模用钢:主要用作模具上的镶件,产品要求不高时也可用作模仁。

M238:塑胶模用钢:主要用作模仁。

S136:塑料模用钢:主要用作一些重要产品或产品用料具有腐蚀性及产品外观需抛光成镜面的模具的模仁。

H13:压铸模用钢:主要用作压铸模的模仁及镶件。

5.3 模具构造零件选用材料及成分

常用钢材 主要用途 瑞典-胜百 ASSAB 德国德威 GSW

DIN standard 美国百禄 BOHLER AISI sandard 日本大同 DAIDO JES sandard

通用型预硬塑胶模具钢

618 618HH

638

HRC (25-29)

PXZ (27-34HS ) PX4:HRC (30-33) PX5:HRC (30-33) 高精密预硬镜面塑胶模具钢

718S:HB (290-330) 718HH:HB (330-370)

2311:HRC (31-34)

P20:HRC (31-34) P20+N1:HRC (31-34)

NAK55:HRC (37-43) NAK80:HRC (37-43) 预硬型镜面防酸塑胶模具钢

S-136H:HB (290-330) 2316:HRC (30-32) 420:HRC (31-34) S-STAR:HRC (30-34) G-STAR:HRC (33-37) 退火型镜面防酸塑胶模具钢 S-136,退火状态

淬火温度1000~1050℃

2083:退火状态

淬火温度:1000~1050℃420ESR

淬火温度:1000~1050℃

压铸模具钢

8407,退火状态

淬火温度:1020℃

2344:

淬火温度:1020℃ 2714 淬火温度:830~870℃

H13

淬火温度:1020℃ L6

淬火温度:850~900℃ SKD61

淬火温度:1020℃ SKT4

淬火温度:850~900℃ 不变形油钢 DF2 淬火温度:820℃ 2510 淬火温度:780~820℃ O1

淬火温度:780~820℃ SKS 3:

淬火温度:780~820℃ 韧性高铬钢 XW-41 淬火温度:1000~1050℃ 2379

淬火温度:1000~1050℃D2

淬火温度:1000~1050℃ SKD11

淬火温度:1000~1050℃耐磨高铬钢 XW-5 淬火温度:950~980℃ 2080 淬火温度:940~960℃

D3

淬火温度:940~960℃

SKD1

淬火温度:940~960℃

模架加工精度 模架部分 规定项目 条件 标准值 模架

厚度

平行度 每300长度中在0.02以内 装配后总厚度 平行度 每300长度中在0.01以内 孔径准确 JIS H7 固定侧,可动侧位置对正 ±0.02以内

导向柱 准确直角 100长度在±0.02以内 孔径准确度 JIS H7 模架

顶出销孔 定位销孔

准确直角 配合长度中在±0.02以内 压入部分直径 磨削加工 JIS K6,K7,m6 滑动部分直径 磨削加工 f7,e7

正值度 不得弯曲 100长度在±0.02以内 导柱

硬度 淬火及回火 HRC55以上

外径 磨削加工 JIS K6,K7,m6

内径 磨削加工 H7

同心度 同心

导柱套

硬度 淬火及回火

±0.01 HRC55以上 滑动部直径

磨削加工 2.5~5

-0.01

-0.03 正直度 不得弯曲 6~12

-0.01

-0.05

定出销定位销

硬度

淬火、回火、氮化 ±0.03 顶出梢安装孔 顶出板 定位梢安装孔 孔位置模板及相同尺寸

±0.01

滑动部分配合 光洁度 JIS H7,e6 侧向抽芯结构

硬度

两件中一件淬火 HRC50~55

第6章 工模部模具制造的相关经验规定

塑料模具制作是一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它除要求制作者具有识读工程制图的能力以外,还必须具备机加工能力、钳工能力、以及塑料模具的专业技术能力。我国塑料模具起步较晚,在深圳、东莞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所制造的模具受香港影响较大。香港模具制造业起步较早,和国外模具制造接触较多,形成一套独特的制作方法,许多零件已标准化,如模架、唧咀等。

以下是对于塑料模具生产的一些要求,分列如下,供大家参考:

1. 接图纸后,首先留意产品的用料,用量,以便计算缩水率和模出穴数。各种材料的缩水率为:ABS 5/1000,SAN 4/1000,POM 8/1000,PP 12/1000,PC 5/1000。

2. 认真阅读图纸的“说明”,注意相关零件的配合尺寸。

塑胶模具知识培训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准则 內容: 目錄 1.常用塑料材料特征 2.模具鋼材選用 2.1 模具鋼材选用 3.模具与注射机的關系 3.1 海天注射机技術規范 3.3 注射机的校核 4.注射模具結构 4.1 胶件排位 4.2 P.L.确定 成形零件设计 4.3 5.澆注系統 5.1 澆注系統組成和設計思路 主流道設計5.2 分流道設計 5.3 的勾針設計冷料井和流道 5.4 (水口) 5.5 澆口設計 冷卻系統6. 模具溫度与制品、生產效率的關系 6.1 冷却设计6.2 7.行位机构 行位的作用及分類 7.1 行位設計原則 7.2

行位机构的基本結构 7.3 哈夫模 7.3.1 側抽芯 7.3.2 7.4 前模抽芯 脫模机构8. 常用脫模方式 8.1 8.3 頂針脫模 絲筒脫模 8.4 推板頂出机构 8.5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本: 0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准则 1.常用塑料材料特征 1.1 塑料的分类 我们常说的塑料,是对所有塑料品种的统称,它的应用很广泛,因此,分类方法也各有不同。按用途大体可以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两大类。通用塑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改性聚苯乙烯(例如:SAN、HIPS)、聚氯乙烯(PVC)等,这些是日常使用最广泛的材料,性能要求不高,成本低。工程塑料指一些具有机械零件或工程结构材料等工业品质的塑料。其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对化学环境的耐受性、对高温、低温的耐受性等方面都具有较优越的特点,在工程技术上甚至能取代某些金属或其它材料。常见的有ABS、聚酰胺(简称PA,俗称尼龙)、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有机玻璃(PMMA)、聚酯树脂(如PET、PBT)等等,前四种发展最快,为国际上公认的四大工程塑料。 按加热时的工艺性能,塑料又可以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大类。热固性

注塑模具原理及结构知识讲解

注塑模具原理及结构知识讲解 2017-01-02 注塑模基本组成?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成型零件是指构成制品形状的各种零件,包括动模、定模和型腔、型芯、成型杆以及排气口等。 一.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又称流道系统,它是将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一组进料通道,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它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1.主流道? ????它是模具中连接注射机射嘴至分流道或型腔的一段通道。主流道顶部呈凹形以便与喷嘴衔接。主流道进口直径应略大于喷嘴直径(O.8mm)以避免溢料,并防止两者因衔接不准而发生的堵截。进口直径根据制品大小而定,一般为4-8mm。主流道直径应向内扩大呈3°到5°的角度,以便流道赘物的脱模。? 2.冷料穴??? ? ? 它是设在主流道末端的一个空穴,用以捕集射嘴端部两次注射之间所产生的冷料,从而防止分流道或浇口的堵塞。如果冷料一旦混入型腔,则所制制品中就容易产生内应力。冷料穴的直径约8一lOmm,深度为6mm。为了便于脱模,其底部常由脱模杆承担。脱模杆的顶部宜设计成曲折钩形或设下陷沟槽,以便脱模时能顺利拉出主流道赘 物。? ? ? ? ? ? ? ? ? ? ? ? ? ? ? 3.分流道? ????它是多槽模中连接主流道和各个型腔的通道。为使熔料以等速度充满各型腔,分流道在塑模上的排列应成对称和等距离分布。分流道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对塑料熔体的流动、制品脱模和模具制造的难易都有影响。如果按相等料量的流动来说,则以圆形截面的流道阻力最小。 但因圆柱形流道的比表面小,对分流道赘物的冷却不利,而且这种分流道必须开设在两半模上,既费工又易对准。因此,经常采用的是梯形或半圆形截面的分流道,且开设在带有脱模杆的一半模具上。流道表面必须抛光以减少流动阻力提供较快的充模速度。流

常用塑料模具零部件材料解析(doc 7页)

常用塑料模具零部件材料解析(doc 7页)

6.4 常用塑料模具零部件材料 塑料注射模具结构比较复杂,一套完整的模具有各种各样的零件,各个零件在模具中所处的位置、作用不同,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就有所不同。合理选择模具零件的材料,是生产高质量模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基础。 6.4.1 塑料注射模具对材料的基本要求 对于塑料注射模具,模具零件材料的基本要求如下。 1. 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塑料注射模具零件的生产,大部分由机械加工完成。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是实现高速加工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能够延长加工刀具的寿命,提高切削性能,减小表面粗糙度值,以获得高精度的模具零件。

度,这就要求材料具有较好的淬硬性和淬透性。塑料注射模具的零件往往形状较复杂,淬火后进行加工较为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加工,因此模具零件应尽量选择热处理变形小的材料,以减少热处理后的加工量。 6. 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一些塑料及其添加剂在成型时会产生腐蚀性气体,因此选择的模具材料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另外还可以采用镀镍、铬等方法提高模具型腔表面的抗蚀能力。 7. 表面加工性能好 塑料制品要求外表美观,花纹装饰时,则要求对模具型腔表面进行化学腐蚀花纹,因此要求模具材料蚀刻花纹容易,花纹清晰、耐磨损。 6.4.2 塑料注射模具零件常用材料 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塑料模具材料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常用的金属材料有碳素模具钢、渗碳型塑料模具钢、合金模具钢以及塑料模具特殊用钢等,它们的类别和特点如下。 1. 碳素模具钢

⑴SM45钢SM45钢属优质碳素塑料模具钢,与普通优质45碳素结构钢相比,其钢中的S、P含量低,钢材纯度好。由于SM45钢的淬透性差,制造较大尺寸的塑料模具,一般用热轧、热锻或正火状态,模具硬度低,耐磨性较差;制造小型塑料模具,用调质处理可获得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强韧性。钢中碳含量中等,形状简单的模具一般采用水冷淬火,形状复杂的小型模具水淬容易出现裂纹,一般采用水淬油冷。SM45钢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切削加工性能好,淬火后具有较高的硬度,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一定的耐磨性,被广泛用于制造中、低档的塑料模具。 ⑵SM50钢SM50钢属碳素塑料模具钢,其化学成分与高强中碳优质结构钢——50钢相近,但钢的洁净度更高,碳含量的波动范围更窄,力学性能更稳定。SM50钢经正火或调质处理后,具有一定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而且价格便宜,切削加工性能好,适宜制造形状简单的小型塑料模具或精度要求不高、使用寿命不需很长的模具等。但SM50钢的焊接性能不好,冷变形性能差。 ⑶SM55钢SM55钢属碳素塑料模具钢,

塑胶模具的基本知识答案

塑胶模具的基本知识试卷 (时间:60分钟) 姓名:部门:职务: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模具的一般分类可分为(塑胶模具)及(非塑胶模具) 2、根据浇注系统型制的不同可将模具分为(大水口模具)、(细水口模具)、(热流道模具)三类 3、塑胶模具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产品的不同又分为(注射成型模)、(吹气模)、(压缩成型模)、(转移成型模)、(挤压成型模)、(热成型模)、(旋转成型模) 二、简单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请简述热流道系统的优势 (1)无水口料,不需要后加工,使整个成型过程完全自动化,节省工作时间,提高 工作效率。 (2)压力损耗小。热浇道温度与注塑机射嘴温度相等,避免了原料在浇道内的表 面冷凝现象,注射压力损耗小。 (3)水口料重复使用会使塑料性能降解,而使用热流道系统没有水口料,可减少原 材料的损耗,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在型腔中温度及压力均匀,塑件应力小,密度均匀,在较小的注射压力下,较短的成型时间内,注塑出比一般的注塑系统更好的产品。对 于透明件、薄件、大型塑件或高要求塑件更能显示其优势,而且能用较小机型生产出 较大产品。 (4)热喷嘴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配有各种可供选择的喷嘴头,互换性好。独 特设计加工的电加热圈,可达到加热温度均匀,使用寿命长。热流道系统配备热流道 2、热流道系统应用的不足之处 (1)整体模具闭合高度加大,因加装热浇道板等,模具整体高度有所增加。 (2)热辐射难以控制,热浇道最大的毛病就是浇道的热量损耗,是一个需要解决的 重大课题。 (3)存在热膨胀,热胀冷缩是我们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 (4)模具制造成本增加,热浇道系统标准配件价格较高,影响热浇道模具的普及。

塑料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资料

安全生产培训资料 一、安全术语: (1)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受到处罚不放过、他人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2)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劳动纪律 (3)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4)三懂四会: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会操纵、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消除器材和防护器材 二、安全生产的“四个必须”: 1.必须人人留意安全:不但要留意自己的安全,还要留意别人的安全和其他各种安全隐患。 2.必须事事留意安全: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意安全,不要由于熟练而忽视安全。3.必须时时留意安全:如不要由于即将放工而加快速度,违章操纵,忽视安全。4.必须处处留意安全:在任何地方都要留意安全。 三、违章操作 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不按规定正确穿着和使用各类劳动保护用品,和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裙子、喇叭裤、围巾、腰巾以及发辫、袒胸露背等。 2、工作不负责任,擅自离岗、串岗、饮酒、干私活及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 3、发现设备或安全防护装置缺损,不向领导反映,继续操纵,自作主张擅自将安全防护装置拆除并弃之不用者。

4、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冒险进进危险区域、场所和攀、坐不安全位置。 5、不按操作规程,工艺要求操纵设备,对不熟悉的设备盲目开机、调整。 6、擅自动用未经检查、验收、移交或查封的设备和车辆,以及未经领导批准任意动用非本人操纵的设备和车辆。 7、不按操纵规定,擅安闲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落料、焊接、清扫和排除故障等工作。 8、不按规定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除的废物、垃圾不向规定地点倾倒,工件和附件任意摆放,堵塞通道。 9、使用已失效的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各种起吊设备、吊具。 10、对领导的违章指挥盲目服从不加抵制。 11、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按规定进行储运、收发和处理。 12、特种作业工种无证单独操纵,机动车辆无证驾驶。 13、经济承包中不讲安全,以拼设备、拼体力来抢时间、赶速度、冒险蛮干,或不按工艺要求操作设备,使设备超负荷运行。 四、电气检验安全规范。(四必须,二严禁) 电气事故的种类: 电气事故主要包括:电流伤害,电磁场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某些短路事故障。 什么是电流伤害事故? 电流伤害事故是电流通过人体发生的事故,分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触电的体与带电导体直接接触,电流通过人身,当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会使肌肉发生痉挛现象,如不能立即脱离电流,最后便会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以至死亡。

模具的基础知识

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 答: ABS PC PMMA PS 1..005 POM PVC PE 1.020 PP 1.015-1.020 2.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 答: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 . 3.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 答: 718 738 S136 NAK80 SKH51 SKD61 2344 8407 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 ? 答: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 SKD61 、 8407 、 S136 等! 5 . 什么是 2D ?什么是 3D ? 答:, 2D 是指二维平面, 3D 是指三维空间。在模具部分, 2D 通常是指平面图,即 CAD 图; 3 D 通常是指立体图,即 PRO/E 、 UG 或其他 3 D 软件的图档。 6 . UG 的默认精度是多少? 答: UG 的默认精度是 0.0254MM 7 . 什么是碰穿 ? 什么是插穿 ? 答:与 PL 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 PL 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 8 . 条和丝的关系? 答: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条为台湾用语, 1 条 =0.01MM ;丝为香港用语, 1 丝 =0.01MM ,所以, 1 条 =1 丝 9 . 枕位是什么? 答: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 10 . 火山口是什么? 答: BOOS 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似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深的骨位上也常做,目的是为了防止缩水。 11 . 呵是指什么? 答:呵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的意思就是镶模仁。 12 . 什么是虎口? 答: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常用在模仁的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的作用,常用 CNC 或模床加工。 13 . 什么叫排位? 答: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的。 13 . 什么叫胶位? 答:模具上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也就是你需要的塑胶件 14 . 什么叫骨位? 答: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多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的 15 . 什么叫柱位? 答:产品上的 BOSS 柱称为柱位。常是打镙丝或定位用的。 16 . 什么叫虚位? 答:模具上的间隙称为虚位。也就是常说的避空位,常用在非封胶位。 17 . 什么叫扣位? 答:产品联接用的钩称为扣位。一般需要做斜顶或行位结构。 18 . 什么叫火花纹? 答:电火花加工后留下的纹称为火花纹。由放电量来决定粗细。 19 . 什么是 PL 面?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塑膠模具的基本結構 塑膠模具的基本結構 塑膠模具依總體功能結構可分爲:成型系統,澆注系統,排氣系統,冷卻系統,頂出系統 等 —■.澆注系統: 定義:模具中從注射機噴嘴開始到型腔爲止的塑料流動通道。其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及 泠料穴組成。 相關的一些中英文對照 CAV.NO 第几號模窩RUNNER 澆道 GATE 澆口CAVITY 型腔 (一).主流道: 1. 定義:主流道是指從注射機噴嘴與模具接觸的部位起,到分流道爲止的這一段。 2. 設計上的注意事項: (1).主流道的端面形狀通常爲圓形。 (2 ).爲便于脫模,主流道一般制作都帶有斜度,但如果主流道同時穿過多塊板子時,一定要注意每一塊塊子上孔的斜度及孔的大小。 (3).主流道大小的設計要根據塑膠材料的流動特性來定 (4 ).主流道在設計上大多采用圓錐形.(如圖示)制作時要注意: A .小端直徑D2=D1+ (0.5~1mm ) B.小端球半徑R2=R1+ (1~2mm ) (其中D1 、R1 分別爲注射機射出口的直徑及注射頭的球半徑) 3. 澆口套由于主流道要與高溫塑料及噴嘴接觸和碰撞,所以模具的主流道部分通常設計成可拆卸更換的襯套,簡稱澆注套或澆口套

(1).其作用主要爲: A. 使模具安裝時進入定位孔方便而在注塑機上很好地定位與注塑機噴嘴孔吻合,并能經受 塑料的反壓力,不致被推出模具 B?作爲澆注系統的主流道,將料筒內的塑料過渡到模具內,保証料流有力暢通地到達型腔 ,在注射過程中不應有塑料溢出,同時保証主流道凝料脫出方便。 (2 )結構形式有整體式和分體式 整體式:即台肩與構成主流道部份做成一體 分體式:即台肩與構成主流道部份分開制作 日本的工業標准:JIS 中國的工業標准:SJB (二)。分流道: 定義:主流道與澆口之間的一段,它是熔融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的過渡段也是澆注系統中通過斷面面積變化及塑料轉向的過渡段,能使塑料得到平穩的轉換。 1. 截面設計 A?—般設計截面爲圓形 B. 從加工方便性來看一般設計爲U形,V形,梯形,正六邊形 C?分流道的斷面形狀及尺寸大小,應根據塑件的成型體積,塑件壁厚,塑件形狀,所用塑料工藝特性,注射速率,分流道長度等因素來確定。 2. 分流道的布置形式有平衡式進料和非平衡式進料兩種形式。平衡式進料就是保証各個進料 口同時均衡地進料,非平衡式進料就是各個進料口不能同時均衡地進料,一般要做模流分析來進行評估。(三).澆口 1.定義:澆口又稱進料口或內流道。它是分流道與塑件之間狹窄的部份,也稱澆注系統最短小的部份;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简介

塑胶模具基本结构简介 一.概述 塑胶模就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胶制品的工具. 2.模具分类: 模具分类 冲压模 普通冲裁模 级进模 复合模 精冲模 拉深模 弯曲模 成形模 切断模 其他冲压模 **塑胶模** 热塑性塑胶注射模 热固性塑胶注射模 热固性塑胶压塑模 挤塑模

吹塑模 真空吸塑模其他塑胶模 锻造模 热锻模 冷锻模 金属挤压模切边模 其他锻造模铸造模 压力铸造模低压铸造模失蜡铸造模翻砂金属模 粉末冶金模

金属粉末冶金模 非金属粉末冶金模橡胶膜 橡胶注射成型模 橡胶压胶成型模 橡胶挤胶成型模 橡胶浇注成型模 橡胶封装成型模 其他橡胶模 拉丝模 热拉丝模 冷拉丝模 无机材料成型模 玻璃成型模 陶瓷成型模 水泥成型模 其他无机材料成型模模具标准件

冷冲模架 塑模模架 顶杆 螺丝 其他模具 食品成型模具 包装材料模具 复合材料模具 合成纤维模具 其他类未包括的模具模具加工的一般流程

以上所有模具,在其相应的生产领域中,都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个人的精力所限和社会分工的结 果,使我们无法逐一去了解和精通每一种类型的模具奥秘,结合塑胶中心实际,我们所看到和接触最多的模 具便是塑胶模,而几乎100%的塑胶模具是热塑性塑胶注射模.所以下面的内容我们将重点禅述此类模具细 节.细分下去,热塑性塑胶模具又可分为以下机几种:标准模具(两板模.三板模.拼合型腔模具,推板脱模模 具).叠层模具.热流道模具.冷流道模具和特殊设计模具. 二.塑胶及塑胶制品 塑胶模具是用来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所以我们在设计制造模具之前.必须对各种常用塑胶的特性有充分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塑料模具的基本结构 塑料模具依总体功能结构可分为﹕成型系统﹐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一.浇注系统﹕ 定义﹕模具中从注射机喷嘴开始到型腔为止的塑料流动通道。其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泠料穴组成。 相关的一些中英文对照 CA V.NO 第几号模窝RUNNER 浇道 GATE 浇口CA VITY 型腔 (一).主流道﹕ 1.定义﹕主流道是指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的部位起﹐到分流道为止的这一段。 2.设计上的注意事项﹕ (1).主流道的端面形状通常为圆形。 (2).为便于脱模﹐主流道一般制作都带有斜度﹐但如果主流道同时穿过多块板子时﹐一定要注意每一块块子上孔的斜度及孔的大小。 (3).主流道大小的设计要根据塑料材料的流动特性来定 (4).主流道在设计上大多采用圆锥形.(如图示)制作时要注意﹕ A.小端直径D2=D1+(0.5~1mm)

B.小端球半径R2=R1+(1~2mm ) (其中D1﹑R1分别为注射机射出口的直径及注射头的球半径) 3.浇口套 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塑料及喷嘴接触和碰撞﹐所以模具的主流道部分通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衬套﹐简称浇注套或浇口套 (1).其作用主要为﹕ A.使模具安装时进入定位孔方便而在注塑机上很好地定位与注塑机喷嘴孔吻合﹐并能经受塑料的反压力﹐不致被推出模具 B.作为浇注系统的主流道﹐将料筒内的塑料过渡到模具内﹐保证料流有力畅通地到达型腔﹐在注射过程中不应有塑料溢出﹐同时保证主流道凝料脱出方便。 (2)结构形式有整体式和分体式 整体式﹕即台肩与构成主流道部份做成一体 分体式﹕即台肩与构成主流道部份分开制作 日本的工业标准﹕ JIS 澆口套 機床噴嘴

最新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塑膠模具的基本結構 塑膠模具依總體功能結構可分為﹕成型系統﹐澆注系統﹐排氣系統﹐冷卻系統﹐頂出系統等 一.澆注系統﹕ 定義﹕模具中從注射機噴嘴開始到型腔為止的塑料流動通道。其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及泠料穴組成。 相關的一些中英文對照 CAV.NO 第几號模窩 RUNNER 澆道 GATE 澆口 CAVITY 型腔 (一).主流道﹕ 1.定義﹕主流道是指從注射機噴嘴與模具接觸的部位起﹐到分流道為 止的這一段。 2.設計上的注意事項﹕ (1).主流道的端面形狀通常為圓形。 (2).為便于脫模﹐主流道一般制作都帶有斜度﹐但如果主流道同時穿過多塊板子時﹐一定要注意每一塊塊子上孔的斜度及孔 的大小。 (3).主流道大小的設計要根據塑膠材料的流動特性來定 (4).主流道在設計上大多采用圓錐形.(如圖示)制作時要注意﹕ A.小端直徑D2=D1+(0.5~1mm) B.小端球半徑R2=R1+(1~2mm) (其中D1﹑R1分別為注射機射出口的直徑及注射頭的球半徑)

3.澆口套 由于主流道要與高溫塑料及噴嘴接觸和碰撞﹐所以模具的主流道部 分通常設計成可拆卸更換的襯套﹐簡稱澆注套或澆口套 (1).其作用主要為﹕ A.使模具安裝時進入定位孔方便而在注塑機上很好地定位與 注塑機噴嘴孔吻合﹐并能經受塑料的反壓力﹐不致被推出 模具 B.作為澆注系統的主流道﹐將料筒內的塑料過渡到模具內﹐ 保証料流有力暢通地到達型腔﹐在注射過程中不應有塑料 溢出﹐同時保証主流道凝料脫出方便。 (2)結構形式有整體式和分體式 整體式﹕即台肩與構成主流道部份做成一體 分體式﹕即台肩與構成主流道部份分開制作 日本的工業標准﹕JIS 中國的工業標准﹕SJB (二)。分流道﹕ 澆口套 機床噴嘴

塑料材质知识大全培训资料

全大识知质材料塑.精品文档 塑AB苯乙丁二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英文名 小80-9 成型温度200-24 干燥条件比1.0立方厘成型收缩0.4-0.7% 化学稳定电性能良,综合性能较冲击强度较制成双色塑且可表面镀、37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减磨耐 磨零物料性漆处动零件和电讯零、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等好,柔韧性好P差一点,、流 动性HIPPMM,小必须充分干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80-91无定形流动性中吸湿50-6)对精度较 高的塑模温宜2宜取高料高模但料温过高易分分解温度>2760-8耐热塑模温宜高光成型性、如需解决 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水位等方法天后模具表面会残存塑料分 解物,导致模具表面发亮,需对3-、如成形耐热级或阻燃级材料,生具及时进行清理,同时模具表面需增 加排气位置。 塑料PS)聚苯乙烯(Polystyrene: 英文名称---干燥条件:170-250℃/立方厘米成型收 缩率:0.6-0.8% 成型温度:克比重:1.05 着透光率仅次于有机玻璃,,无色透明,(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装饰件及化学仪器适于制作绝缘透明件物料 性能不耐易产生应力脆裂,,但质脆,色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良好,.强度一般.光学仪器等零件.汽油等有机溶剂苯.可 用螺杆或柱,易产生内应力.流动性较好不须充分干燥,不易分解,但热膨胀系数大,1.无定形料,吸湿小,. 塞式注射机成型成型性能..变形延长注射时间有利于降低内应力,低注射压力,,防止缩孔2.宜用高 料温,高模温塑件壁厚均.,顶出均匀浇口与塑件圆弧连接,以免去处浇口时损坏塑件.脱模斜度大3.可用各 种形式浇口,.,如有镶件应预热匀,最好不带镶件 (PMMA塑料)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 英文名称小时4干燥条件: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塑胶模具依总体功能结构可分为: 成型系统 浇注系统 排气系统 冷却系统 顶出系统等 一. 浇注系统: 定义:模具中从注射机喷嘴开始到型腔为止的塑料流动通道。其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泠料穴组成。 (一). 主流道: 1.定义:主流道是指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的部位起,到分流道为 止的这一段。 2.设计上的注意事项: (1). 主流道的端面形状通常为圆形。 (2). 为便于脱模,主流道一般制作都带有斜度,但如果主流道同时穿过多块板子时,一定要注意每一块块子上孔的斜度及孔的大 小。 (3). 主流道大小的设计要根据塑胶材料的流动特性来定(4). 主流道在设计上大多采用圆锥形. (如图示)制作时要注意: A.小端直径D2二D1 + ( 0.5~1mn) B.小端球半径R2=R1+(1~2mm)

(其中D1、R1分别为注射机射出口的直径及注射头的球半径) 機床噴嘴 澆口套 3.浇口套 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塑料及喷嘴接触和碰撞,所以模具的主流道部分通常 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衬套,简称浇注套或浇口套 (1).其作用主要为: A.使模具安装时进入定位孔方便而在注塑机上很好地定位与注塑机 喷嘴孔吻合,并能经受塑料的反压力,不致被推出模具 B.作为浇注系统的主流道,将料筒内的塑料过渡到模具内,保証料 流有力畅通地到达型腔,在注射过程中不应有塑料溢出,同时保 証主流道凝料脱出方便。 (2)结构形式有整体式和分体式 整体式:即台肩与构成主流道部份做成一体 分体式:即台肩与构成主流道部份分开制作 日本的工业标准:JIS 中国的工业标准:SJB (二) 。分流道: 定义: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一段,它是熔融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的过渡段也是浇注系统中通过断面面积变化及塑料转向的过渡段,能使塑料得到平稳的转换。

图解说明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完整版

图解说明塑胶模具的结 构组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模具采购必备基础知识之二: 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图解说明: 模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原理指:将受热融化的塑胶原材料由注塑机螺杆推进高压射入塑胶模具的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塑胶成形产品。 塑胶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塑胶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胶品种和性能、塑胶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一、塑胶模具结构按功能分,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系统、排气系统、导向系统、顶出系统等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1.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 2.成型零件系统:是指构成制品形状的各种零件组合,包括动模、定模和型腔(凹模)、型芯(凸模)、成型杆等组成。型芯形成制品的内表面,型腔(凹模)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形状。合模后型芯和型腔便构成了模具的型腔。按工艺和制造要求,有时型芯和凹模由若干拼块组合而成,有时做成整体,仅在易损坏、难加工的部位采用镶件。 3.调温系统: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需要有调温系统对模具的温度进行调节。对于热塑性塑料用注塑模,主要是设计冷却系统使模具冷却(也可对模具进行加热)。模具冷却的常用办法是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通道,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带走模具的热量;模具的加热除可利用冷却水通热水或热油外,还可在模具内部和周围安装电加热元件。 4.排气系统:是为了将注射成型过程中型腔内的空气及塑胶融化所产生的气体排除到模具外而设立,排气不畅时制品表面会形成气痕(气纹)、烧焦等不良;塑胶模具的排气系统通常是在模具中开设的一种槽形出气口,用以排出原有型腔空气的及熔料带入的气体。熔料注入型腔时,原存于型腔内的空气以及由熔体带入的气体必须在料流的尽头通过排气口向模外排出,否则将会使制品带有气孔、接不良、充模不满,甚至积存空气因受压缩产生高温而将制品烧伤。一般情况下,排气孔既可设在型腔内熔料流动的尽头,也可设在塑模的分型面上。后者是在凹模一侧开设深0.03-0.2mm ,宽1.5-6mm 的浅槽。注射中,排气孔不会有很多熔料渗出,因为熔料会在该处冷却固化将通道堵死。排气口的开设位置切勿对着操作人员,以防熔料意外喷出伤人。此外,也可利用顶出杆与顶出孔的配合间隙,顶块和脱模板与型芯的配合间隙等来排气。 5.导向系统:是为了确保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能准确对中而设立,在模具中必须设置导向部件。在注塑模中通常采用四组导柱与导套来组成导向部件,有时还需在动模和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来辅助定位。 6.顶出系统:一般包括:顶针、前后顶针板、顶针导杆、顶针复位弹簧、顶针板锁紧螺丝等几部分组成。当产品在模具内成型冷却后,模具前后模分离打开,由推出机构--顶针在注塑机的顶杆推动下将塑料制品及其在流道内的凝料推出或拉 出模具开腔和流道位置,以便进行下一个注塑成型工作循环。 前模架 前模定位导柱 后模后模顶顶针导杆 后模架底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Y

塑膠模具的基本結構 塑膠模具依總體功能結構可分為﹕成型系統﹐澆注系統﹐排氣系統﹐冷卻系統﹐頂出系統等 一.澆注系統﹕ 定義﹕模具中從注射機噴嘴開始到型腔為止的塑料流動通道。其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及泠料穴組成。 相關的一些中英文對照 CAV.NO 第几號模窩 RUNNER 澆道 GATE 澆口 CAVITY 型腔 (一).主流道﹕ 1.定義﹕主流道是指從注射機噴嘴與模具接觸的部位起﹐到分流道為止的這一段。 2.設計上的注意事項﹕ (1).主流道的端面形狀通常為圓形。 (2).為便于脫模﹐主流道一般制作都帶有斜度﹐但如果主流道同時穿過多塊板子時﹐一定要注意每一塊塊子上孔的斜度及孔 的大小。 (3).主流道大小的設計要根據塑膠材料的流動特性來定 (4).主流道在設計上大多采用圓錐形.(如圖示)制作時要注意﹕ A.小端直徑D2=D1+(0.5~1mm) B.小端球半徑R2=R1+(1~2mm) (其中D1﹑R1分別為注射機射出口的直徑及注射頭的球半徑)

3.澆口套 由于主流道要與高溫塑料及噴嘴接觸和碰撞﹐所以模具的主流道部分通常設計成可拆卸更換的襯套﹐簡稱澆注套或澆口套 (1).其作用主要為﹕ A.使模具安裝時進入定位孔方便而在注塑機上很好地定位與 注塑機噴嘴孔吻合﹐并能經受塑料的反壓力﹐不致被推出 模具 B.作為澆注系統的主流道﹐將料筒內的塑料過渡到模具內﹐ 保証料流有力暢通地到達型腔﹐在注射過程中不應有塑料 溢出﹐同時保証主流道凝料脫出方便。 (2)結構形式有整體式和分體式 整體式﹕即台肩與構成主流道部份做成一體 分體式﹕即台肩與構成主流道部份分開制作 日本的工業標准﹕JIS 中國的工業標准﹕SJB (二)。分流道﹕ 定義﹕主流道與澆口之間的一段﹐它是熔融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的 過渡段也是澆注系統過斷面面積變化及塑料轉向的過渡段﹐能使塑料得到澆口套 機床噴嘴

塑胶模具的基本知识

塑胶模具的基本知识 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 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与工程塑料在强度和精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建筑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塑料制品所占的比例正迅猛增加。一个设计合理的塑料件往往能代替多个传统金属件。工业产品和日用产品塑料化的趋势不断上升。 2、模具的一般定义: 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模具。 3、注塑过程说明: 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它由几组零件部分构成,这个组合内有成型模腔。注塑时,模具装夹在注塑机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成型模腔内,并在腔内冷却定型,然后上下模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制品从模腔顶出离开模具,最后模具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进行的。 4、模具的一般分类:可分为塑胶模具及非塑胶模具: (1)非塑胶模具有:铸造模、锻造模、冲压模、压铸模等。 A.铸造模——水龙头、生铁平台 B.锻造模——汽车身 C.冲压模——计算机面板 D.压铸模——超合金,汽缸体 (2)塑胶模具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产品的不同又分为: A.注射成型模——电视机外壳、键盘按钮(应用最普遍) B.吹气模——饮料瓶 C.压缩成型模——电木开关、科学瓷碗碟

塑胶模具浇注系统基本结构介绍

文章来源于:注塑https://www.doczj.com/doc/2e7515703.html, 塑胶模具浇注系统基本结构介绍 塑胶模具依总体功能结构可分为﹕成型系统﹐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浇注系统: 定义:模具中从注射机喷嘴开始到型腔为止的塑料流动通道。其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泠料穴组成。 (一)主流道: 1.定义:主流道是指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的部位起﹐到分流道为止的这一段。 2.设计上的注意事项: (1).主流道的端面形状通常为圆形。 (2).为便于脱模﹐主流道一般制作都带有斜度﹐但如果主流道同时穿过多块板子时﹐一定要注意每一块块子上孔的斜度及孔的大小。 (3).主流道大小的设计要根据塑胶材料的流动特性来定 (4).主流道在设计上大多采用圆锥形.(如图示)制作时要注意﹕ A.小端直径D2=D1+(0.5~1mm) B.小端球半径R2=R1+(1~2mm) (其中D1﹑R1分别为注射机射出口的直径及注射头的球半径) 3.浇口套 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塑料及喷嘴接触和碰撞﹐所以模具的主流道部分通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衬套﹐简称浇注套或浇口套 (1).其作用主要为: A.使模具安装时进入定位孔方便而在注塑机上很好地定位与注塑机喷嘴孔吻合﹐并能经受塑料的反压力﹐不致被推出模具 B.作为浇注系统的主流道﹐将料筒内的塑料过渡到模具内﹐保証料流有力畅通地到达

型腔﹐在注射过程中不应有塑料溢出﹐同时保証主流道凝料脱出方便。 (2)结构形式有整体式和分体式 整体式﹕即台肩与构成主流道部份做成一体 分体式﹕即台肩与构成主流道部份分开制作 日本的工业标准﹕JIS 中国的工业标准﹕SJB (二)分流道: 定义﹕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一段﹐它是熔融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的过渡段也是浇注系统中通过断面面积变化及塑料转向的过渡段﹐能使塑料得到平稳的转换。 1.截面设计 A.一般设计截面为圆形 B.从加工方便性来看一般设计为U形﹐V形﹐梯形﹐正六边形 C.分流道的断面形状及尺寸大小﹐应根据塑件的成型体积﹐塑件壁厚﹐塑件形状﹐所用塑料工艺特性﹐注射速率﹐分流道长度等因素来确定。 2.分流道的布置形式有平衡式进料和非平衡式进料两种形式。平衡式进料就是保証各个进料口同时均衡地进料﹐非平衡式进料就是各个进料口不能同时均衡地进料﹐一般要做模流分析来进行评估。 (三)浇口 1.定义:浇口又称进料口或内流道。它是分流道与塑件之间狭窄的部份﹐也称浇注系统最短小的部份﹔ 2.作用:能使分流道输送过来的熔融塑料的流速产生加速度﹐形成理想的流态﹐顺序﹐并速速地充满型腔﹐同时还起着封闭型腔防止熔料倒流的作用﹐并在成型后便于使浇口与塑件分离。 3.浇口的形式: 内侧浇口 普通侧浇口(边缘浇口)﹕

NIKE产品知识(内部培训资料)

NIKE产品知识(内部培训资料) 一级产品知识(基础型) 1. 鞋的结构:鞋面,鞋垫,中底,外底,气垫。 2. 鞋面: 提供对脚面的支持与保护, 鞋的外观表现,同时从外层锁定中底和外底。 q LEATHER (真皮) 有价值感,透气,耐磨,抗撕裂能力较好,易变形,较量,不易保养。 q SYNTHETIC LEATHER(人造鞣皮) 轻质,耐磨,透气,不易变形,较易保养,抗撕裂能力较好。 q MESH(网眼布) 轻质,良好的透气性。 3. 中底midsole: 为运动鞋提良好的缓震及稳定性, 镶嵌气垫的地方。 ? EV A(泡沫材料) EVA是一种较低价位的中底材料. 具有一定的缓震作用,但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生严重的变形, 完全失去缓震的效果。 ? PHYLON(轻质材料) PHYLON是对泡沫材料进行发泡后再压缩的一种材料, 轻质的同时可以给脚提供持续的缓震.是NIKE现在最常用的一种中底材料。 ? PU(聚氨酯) PU是一种较为坚硬的材料,一般使用在一些网球鞋和一些要求稳定的篮球鞋上使用。 ? PHYLITE(60%PHYLO N+40%橡胶) PHYLITE是一种合成材料, 60%PHYLON+40%橡胶, 用在跑鞋前掌,提高灵活性的同时, 足够耐磨不用再额外贴橡胶, 减轻鞋的重量。 4. 外底outsole: 提供运动中良好的耐磨及抓地性,支提供运动鞋在运动中的最外层的支持。 z 华夫底跑步鞋碳素橡胶BRS1000 充气橡胶 跑步鞋的外底一般由两种橡胶构成: 后跟一般选用耐磨的碳素橡胶(BRS1000), 这种橡胶由于本身碳的成分,在运动时这种橡胶会在浅色地板上留痕.所以不建议在做室内运动时穿着跑步鞋. 而前掌一般选用较柔软, 弹性好的充气橡胶(DURALON). 花纹一般是NIKE在跑步鞋里最常用的,最经典的华夫底。 z 水波纹篮球鞋硬质橡胶 z 水波纹网球鞋耐磨橡胶DRC 篮球鞋和网球鞋都会采用水波纹这种外底花纹.主要是符合这两项运动的移动方向.但网球鞋所选用的耐磨橡胶(DRC)是所有外底橡胶中最硬,最耐磨的(这也是有些顾客认为我们的运动鞋不舒服的原因),其实是网球这项运动的场地(塑胶硬地,草地,红土地)粗糙会对运动鞋造成很大的磨损所决定的。 z 前掌凹槽女子健身粘性橡胶 z 脚跟劈口跑步/ 全能 z 各种花纹全能鞋 全能鞋和女子健身鞋最大的的特点就是采用无痕橡胶.运动者可以放心的在室内穿着做运动. 女子健身鞋在鞋的前掌有时会有凹槽, 帮助健身者更好的完成大量的踮脚动作, 一般会采用粘性橡胶, 即使光滑的木地板上沾到了汗水,也会有较好的防滑作用 全能鞋的花纹,满足运动者多种运动的需要, 以及满足在室内健身的需要 z 钉鞋足球鞋(6, 13, 24, 密集钉)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塑膠模具 一. 模具簡易結構及各部名稱 二. 注射模的基本結構 三. 注射模的概述 四. 注射模的分類 五. 塑膠產品的分類 模具筒易結構圖(大水口) 1.上固定板 2.母模板( 3.活动板) 4.公模板( 5.泵板(1 6.拉料銷,機臺(輔助設備) 模具( ) 原料( ) 1 7 9

拉杆 大水口(兩塊) 小水口(三塊) 樹脂: 的基本性能.. 在工業中,:高聚 物(聚合物), 起增產作用;2.; . 高分子類:1. 枝型高分子,不易結晶. 理想的模具結構應能充分發揮成型設備的能力.如合理的型腔數目和自動化水平等,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滿足塑件的工藝技術要求.塑件的幾何形狀尺寸,表面光潔度和生產經濟要求.(成本低,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力) 排氣槽開在合模分型面上,處於熔體流動末端為好3-5mm,寬0.05 澆口功能: 塑件熔體澆位的通道. 澆口適時凝固可控制保壓時間,點澆口適用於低粘度和粘度對剪切速率敏感的塑 膠如 潜優式澆口:即吸收了點澆口優點也克服了點澆口帶給模具的複雜性,這种澆口不適用於脆性塑料.如PS和GF大比例 側澆口:一般開在分型面上,從塑件的外側面進料,方便調整充模時的剪切速率和澆口封閉時間,截面形狀簡單,加工方便,去除澆痕方便.缺點:易形成熔接痕﹑縮孔﹑凹陷﹑注射壓力失效大﹑對殼體塑件會排氣不良. 重疊式澆口:不是在塑件的側邊而是在塑件的一個側面,亦是衝擊澆口.如成形條件不當,會在澆口處產生表面凹痕,導致切除澆口比較困難. 扇形澆口:常用於成形寬度較大的板狀塑件.澆口進料方向﹑變寬﹑厚度卻減至最薄,可降低內應力,減小其翹曲﹑變形,排氣較好. 薄片式:適用於較大的平板形制品,以較低的速度均勻平穩進入型腔可減少產品內應力.由於 去除澆品困難,必須使用工具. 盤形:適用於內孔較大的圓筒形塑件,澆整個內孔圓邊上. 環形:適用於較長的管形制品. 輪輻:類似盤形澆口,帶有矩形內孔的塑件. 爪形:適用於長形塑件和軸度要求高的塑件. 護自式:可減少澆口附近的內應力.對於流動性差的塑料.如 直澆口:可適各种塑膠傳递力好,保壓補縮作用強.適用於大型厚壁和熔體粘度特別高的膠

塑料模具基础知识_

塑料模具种类 塑料模具一般来说分为(注射模): 二板模(即大水口模) 三板模(即小水口模) 热流道模 在模具设计中根据客户的要求和产品的进胶方式来确定用二板模还上用三板模。 下面分别介绍二板模和三板模。 一.二板模。 一般来说一套模具分为:模具结构、成形零件、.浇铸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排气系统。 模具结构—即为模架,是用来固定成形零件的。 成形零件—即为模仁,入子,滑块等等用来成形制品的零件。 浇铸系统—为塑料进入模具的流道和机嘴等零件。 冷却系统—是用来控制模具温度的。也就是在模仁上的水路或其他用来冷却的设施。一般来说模仁上或 者是模板上都应有水路。“ 顶出系统—是指顶针等用来顶出制品的机构和零件。 排气系统—在成形时用来排出模具型腔中的空气的,避免在成形时使制品产生气泡和填充不满。

二板模故名思意即为二块模板 如下图所示:二板模的典型结构 图示1:为上固定板2:为母模板。3:为公模板 4:为导柱5:上顶针板6:为下顶针板 7:下固定板8:模脚 一套模又分为公模侧和母模侧 如下所示: 上半部分为母模侧、下半部分为公模侧 在成形时母模侧是固定在成形机台上不动的所以也叫固定侧。而公模侧在成形完成时会通过成形机的开模系统运动而运动从而打开模具所以公模侧也叫可动侧。 当模具打开后成形机台的顶出系统通过KO推动顶针板从而顶出制品。 下面为模具在成形时的运动过程。 如图所示: 合模状态 开模状态 顶出产品状态 模具通过定位环定位在成形机台上,用螺丝锁紧。在合模时,顶出板是通过回位针和弹簧来进行复位的。 在进行设计时弹簧一般下陷入公模板20-40mm。具体情况视模具大小而定。弹簧一般预压10-15mm。即弹簧长度等

第一章常用注塑材料基本知识

第一章常用注塑材料基本知识 第1节塑料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1.高分子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 塑料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证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一般合成高分子是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连接而成的链状分子,称为高分子链。高分子链中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数目称为聚合度。高分子链的化学组成不同,聚合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也不同。例如: 分子主链全部由碳原子以共价健相联结的的碳链高分子,他们大多由 聚反应制得,如常见的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这类高聚物不易水解。 分子主链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如氧、氮、硫、碳等一共价健相联结的杂链高分子,如聚酯、聚酰胺、聚甲醛(POM)、聚砜等,这类聚合物是由缩聚反应或开环聚合而制得,因主链带有极性,较易水解、醇解或酸解。 主链中含有硅、磷、铝、钛、砷等元素的高分子称为元素高分子,这类聚合物一般具有无机物的热稳定性及有机物的弹性和塑性。 PE的分子链组成-CH2-CH2-CH2-CH2- PP的分子链组成-CH2-CH- PS的分子链组成-CH2-CH- ABS的分子链组成-CH2-CH-CH-CH-CH2-CH- 高分子链结构单元的组成和端基对聚合物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合成高分子的端基取决于聚合过程中链的引发和终止机理,端基可能来自单体、引发剂、溶剂或分子量调节剂,其化学性质与主链很不相同。端基对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影响很大,链的断裂可以从端基开始,所以有些高分子需要封头,以提高耐热性。例如聚甲醛的羟端基被脂化后,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分子链中结构单元的连结方式往往对聚合物性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用来作为纤维的高聚物,一般都要求分子链中单体单元排列规整,使聚合物结晶性能较好,强度高,便于抽丝和拉伸。例如用聚乙烯醇作维尼纶,只有头尾缩合才能使之与甲醛缩合生成聚乙烯醇缩醛。如果是头头相接的,羟基就不易缩醛化,使产物中仍保留一部分羟基,这是维尼纶纤维缩水性较大的根本原因。而且羟基的数量过多,会使纤维的强度下降。为了控制高分子链的结构,往往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