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沙群岛简介 精品

西沙群岛简介 精品

西沙群岛简介

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

领土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管辖:中国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现有赵述岛村委会、永兴岛村委会等村级组织。

地理位置: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东南方,北纬15°40′-17°10′,东经111°-113°,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和文昌市清澜港都是330公里

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主要岛屿有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等。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18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西沙群驻守西沙群岛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女兵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文本分析: 本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优美,富有儿童情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练笔示范素材。因此,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地域知识,感受大好风光,激发爱国情怀;二是学习优美的语言表达,积累好词佳句。教学时,要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读为本,从读中理解感悟、想象画面、积累语言,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另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抓住中心句和重点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训练,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任务。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会写“群岛、位于”等2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来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句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读、说、写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1.会认“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找到中心句,理解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部分重点词句。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展现海岛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过渡:同学们,看到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阳光、海浪、岛屿、沙滩、海鸟,多么迷人的海岛风光啊!要是能亲自去这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那该多好!这里就是我国的西沙群岛。 2.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简介相关资料。 西沙群岛 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的东南方,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其中,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是海南省三沙市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3.引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群岛”。(一群岛屿的合称。) 4.揭示课题,理解课题,齐读课题。 预设:运用形近字比较法识记“富——福”,读准“富饶”的发音,引导学生说说近义词“富裕、富足”和反义词“贫穷、贫瘠”,从而理解“富饶”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有关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讨论不懂的字词。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点拨提示。 富饶r áo 优y ōu 美 淡d àn 青 浅qi ǎn 绿 交错cu ò 岩y án 石 龙虾xi ā 挺t ǐn ɡ威武w ǔ 鼓ɡǔ气 数sh ǔ不清 厚h òu 厚h òu 的 宝b ǎo 贵ɡu ì 瑰ɡu ī 丽 海参sh ēn 鸟粪f èn 祖祖辈b èi 辈b èi 建设sh è 绽zh àn 开 蠕r ú动 茂m ào 密 栖q ī 息 堆积 懒洋洋 圆溜溜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高低不平 各种各样 成群结队 一簇红缨 飘飘摇摇 预设:本课生字较多,教师要注意提前布置预习,在学生自读课文与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部分简单的生字词。点拨提示重点字词即可。 (2)以字带词,理解字义、词义。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 背景 中年级的片断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基础。片断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外,还是学生学习片段训练的典范。针对我班学生作文不具体、事情叙述不清楚等情况,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重视语言的积累”,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积累语段和仿课文写片段,目的是通过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真正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自觉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另外是通过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迁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动中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习仿课文写片段(重点是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案例 教学片断三年级语文上册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复习。 1.听写练习 深蓝威武形状肥料懒洋洋成群结队 2.齐读课文 二、新授课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海水、海底、鱼、海滩、海岛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把它背下来。 3.学生说出喜欢的那个自然段把它背诵下来。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学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老师:作者围绕这句话来写来具体写了海水的颜色多而且很美,这句话就叫做中心句。 2.出示第六自然段,生读,找出中心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3.老师示范: 根据中心句来写一段话,师出示: 西沙群岛的海底物产真丰富啊!岩石上长着…… 4.出示句子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 春天真美呀!

西沙群岛的鱼

西沙群岛的鱼 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我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特别是马鲅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西沙群岛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品质十分优良,而且盛产我国其他海区罕见的大洋性鱼类。如:金枪鱼、鲨鱼等。鱼类是人类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在世界人口消费的动物蛋白质,1 5%来自海洋。鱼类还是医药、化工及特殊工艺品的重要原料。 ?马鲅鱼(图片1) ?马鲅鱼(图片2) 红鱼 红鱼个体大,肉质厚,味道好,是西沙群岛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每逢渔汛特别是春汛和秋汛,渔民都能捕到较多红鱼供应市场。

红鱼,学名叫红鳍笛鲷,又名红鱼曹鱼,在分类学上属笛鲷科笛鲷属。这种鱼体呈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40厘米以上,体重2—3公斤左右。头较大,体披中大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眼间隔宽而突起,全身鲜红色,故得红鱼之俗名。 红鱼喜欢生活在水深50—90米处,底质为泥或沙泥的海区,若无气候突变,一般每年10—11月间开始怀卵,次年四五月底产卵。它为肉食性鱼类,个体细小的红三鱼、银米鱼等便是它们经常的食物。渔民根据红鱼的游动习性和食性捕捉红鱼。捕捉主要采取两种捕捞方法,一是用机动渔轮和较大型的渔船设置大型底拖网捕捞;二是制造红鱼钓船,采用延绳钓的“钓鱼”办法来捕获。 红鱼由于掠食小型鱼类长肥了自己,因而生得体健身壮,所以它一般可活四五年,长寿者可达7年以上。而其个体长得也较大,肉厚刺少,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因而被列为优质海产鱼类,是著名的海鲜美食。 ?红鱼(图片1) ?红鱼(图片2)

西沙群岛的资料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西沙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我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因而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远离大陆人迹罕至,所以西沙群岛四周的海水十分洁净,最高能见度达到40米,西沙有着连绵数公里的珊瑚礁,是绝佳的潜水海域,附近的海域有各种各样... 在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平方公里,岛上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风光极为旖旎。 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历史的沧桑演变,从日本人的旧炮楼,到国民党的收复纪念碑,直到今天我国设立的南海诸岛纪念碑,无一不带有历史的印记,追昔抚今,让人不禁产生一缕缕幽古思今之情…… 令人赞叹不已的是这里独具热带风情特色的岛屿风光:海水是如此的清澈幽蓝,以致整个海面看起来就象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绸缎在舒展运动。置身在这蓝蓝的浓色中间,陶醉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那造型奇特、陡峭壮观的珊瑚礁林,更是诉说着千万年的风光。无数次

风雨的洗礼,使它们看起来有的如惊鹿回眸,有的象仙人指路,有的似一唱雄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在这里,你还可以观看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也可以伴夕阳走进那充满着情和爱的"将军林",感受共和国领导人对西沙的关怀…… 在西沙永兴岛的西南方,有7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连在一起,它们名字叫七连屿。这七个小岛犹如七颗珍珠撒落在浩瀚无垠的海面上,璀璨亮丽。小岛上热带植被茂盛,自然风光独具一格。在蔚蓝的天空下,端坐在洁白绵绵的沙滩上,凭海临风,会让你忘却都市的烦恼,溶进这静谧安详的大自然氛围中,恍惚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里的海水晶莹剔透,潜入水中,能带你进入一个平生难得见到的神秘空间。一丛丛、一簇簇的珊瑚像盛开的鲜花覆盖着整个海底:有的金黄、有的雪白、有的鲜红,很是惹人喜爱。与五光十色的鱼儿共舞,此惬意平生能有几回?在小岛上观看日落,更能撩起游人的情趣:红彤彤的晚霞铺满半边天,海水鲜红闪亮,归巢鸟儿的鸣叫声和着轻轻拍岸的涛声传入耳中,汇成美丽的风景画,令人不禁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呵!梦幻西沙!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在整个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观,素称"鸟的天堂"。更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及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及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及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丰富的特产,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全文围绕“富饶”展开,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而具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及教案,欢迎阅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是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儿女守卫祖国的南大门——西沙群岛。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富饶的西沙群岛(详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主要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理解词语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

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 二、初读课文 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理解富饶:物产多)(学生质疑) 2、学生自由读课文。 (1)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 生字:拼读,识字方法,扩词。 加一加:屿、渔、栖、粪、辈、崖 换一换:饶(浇)、威(成)、 比较帮助识记:武(式)、卵(印) 词语:读一读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读一读) 三、重点探究 1、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2、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四、写字指导。 指导书写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笔记评课稿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听课笔记 评课稿 公开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 我们学校开展了教科节活动,我听了沈美凤老师的语文课,深有感触。沈老师上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课文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同时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这里,谈点看法。沈老师注重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 语文教学的特色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即语言训练。语文是规范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范文,学生学语言的直接感知以积累为主,让他们品尝课文的原汁原味,不需要插入第三者太多的解说,要想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所以,本课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诵读“你最喜欢的地方,读出西沙群岛物产的美丽、可爱”。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改变了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西沙群岛海底这一段课文,尤其在看完海底的录象后,会由衷的发出感叹,海底的鱼真多、真漂亮!对海底世界产

生喜爱、赞叹之情。这时,学生再去读书,必然能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读出文章的神韵感受,语感也便随之产生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而适当的情境教学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印象深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情境,从多种感官给学生以刺激。沈老师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营造这种情境教学的氛围。如在讲海水、海底这两个地方,沈老师把从网上查找到的有关图片向学生播放。当学生从屏幕上欣赏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便由衷的发出了感慨“大海真美,真漂亮!”当学生看到了海底的美丽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时,再一次使这些孩子从视觉、从直观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感受到了大海的神奇。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5课《可爱的西沙群岛》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5课《可爱的西沙群岛》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74分) 1. (6分)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滋味欣赏品尝椿树醉人剩下 2. (4分)看拼音写词语。 àn shìcāi cèpàn wàng xiǎn r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分)写出带下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几个日本人闻听此言,恼羞成怒。________ ②今天的晚报登了一条重要新闻。________ ③走进公园,人们就闻到阵阵花香。________ ④父亲的两巴掌不由分说地抽在我的脸上。________ ⑤春天来了,柳树抽出嫩绿的枝条。________ ⑥纯棉衣服下水后就容易抽。________ 4. (3分)选词填空。 维护爱护保护 ①为了________国家的尊严,晏子与楚国君臣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②我们从小就要________好我们的眼睛。 ③我们每个人都要________公物。 5. (6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毁灭—________ 茂密—________ 治理—________ 显著—________ 暴烈—________ 选择—________ 6. (5分)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我被一颗虔诚的童心感染了,心里充满温暖。 7.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吝啬 ②徘徊 8. (2分)根据课文《秋天》读一读,填一填 果园里,________的脸涨得通红。________笑得裂开了嘴。 9. (3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绽开________ 海参________ 红缨________ 10. (2分)根据课文《可爱的西沙群岛》内容填空。 美丽________的西沙群岛,是我们________生长的地方。 11. (2分)读一读课文《可爱的西沙群岛》,填一填。 那里风景________,物产________,是个可爱的地方。 12. (2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岛上有一片片茂________密的树林,树林里栖________息着各种海鸟。 13. (5分)用钢笔描红。

[全]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解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解读 学习目标 1.会认“瑰、辈”等10个生字,会写“错、贵”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能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4.选择喜欢的部分向人们介绍西沙群岛。 要求会写的字 优(优点、优秀)淡(清淡、平淡)浅(浅水、深浅)错(错误、错题)岩(岩石、龙岩) 虾(龙虾、大虾)挺(挺起、挺住)刺(刺刀、小刺)鼓(打鼓、鼓起)数(数学、数字) 厚(宽厚、厚重)宝(宝贝、宝物)贵(贵重、珍贵)。 要求会认的字

饶(富饶)优(优势)瑰(玫瑰)岩(岩石)参(海参)虾(龙虾)武(武术)粪(鸟粪)辈(辈分)设(设计)。 重点词语 优美、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淡水、浅绿、交错、岩石、各种各样、龙虾、挺住、成群结队、小刺、鼓起、圆溜溜、数不胜数、丰厚、宝贵、祖祖辈辈。 多音字 参:①cān 参加;②shēn 人参。 词语解释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 瑰丽:非常美丽。 懒洋洋:本文形容海参在海底蠕动的样子。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移动。 成群结队:许多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 栖息:多指鸟类停留、休息。 宝贵:很有价值。

近义词 富饶——富裕、瑰丽——美丽、栖息——休息、宝贵——珍贵。 反义词 部分——整体、茂密——稀疏、堆积——分发。 词语积累 描写动作的AABB式词语: 蹦蹦跳跳、指指点点、打打闹闹、躲躲闪闪。 主题归纳 本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西沙群岛的位置、风景和物产。 第二段(2—5自然段):分写西沙群岛景美物丰。

统编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从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表达了对西沙群岛的赞美。课文第1自然段的句子“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既统领了全文内容,又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可看作是全文的关键语句(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最后一句话)。接着的四个自然段,用了大量的有新鲜感的语句,紧紧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描述。其中的第2、4、5自然段分别围绕一个关键语句写。最后一个自然段,点明了西沙群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展望了西沙群岛美好的前景,与开头呼应,形成严谨的结构。 2.课后练习“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体现了“学阅读”和“学表达”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要做好任务分析,组织学生一步一步达成教学目标。课文中有的语句既表现了“风景优美”,也说明了“物产丰富”,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取。 3.课后练习题“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结合上一个练习,应该把题目中的“部分”理解为“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两个部分,这样,“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才能运用上关键语句进行创造性复述,使“学阅读”与“学表达”紧密结合。 4.课后的小练笔,要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语句构段写几句话。 学情分析:

课后的三个练习都体现了从阅读到表达的学习训练,体现了统编教科书力图使阅读学习与表达学习的平衡。“学阅读”和“学表达”的学习重点了转移,会给三上的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不适和困难,为此,这三个练习都要做好任务分析,设计好达标的步骤,减少学生学习的不适和困难,顺利达标,以更好过渡到第二学段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富”等11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富”等12个字和“群岛”等27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参”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概括各自然段意思,知道一个自然段讲一个中心意思,讲这个中心意思的句子叫关键语句。(另,能概括课文全文内容的句子也可称之为是课文的关键语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别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4.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语句,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5.在教科书中选一幅图,写几句话。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3、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5。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 点评富饶的西沙群岛_人教版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完后说一说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西沙群岛给我的印象是,那儿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师:“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概括了西沙群岛的特点,课文哪一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一特点呢? 生: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2至6段又写什么? 生:详细介绍了西沙群岛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师:请你再次快速默读课文2至6段,看看都写了哪些地方,把表示这些地方的词语注上“0”。 生默读句画后汇报。 生:课文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地方的景色和物产。 师:这几个地方,哪儿侧重介绍西沙群岛风景优美?哪几主要介绍了物产丰富? 生:海面的这一部分只写风景,其余几段这中写物产。 师:好,现在我们就先来感受海面的美,请一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我们都认真听听,海面上最美的是什么? 一学生朗读。 师:听了以后,你觉得海面的什么最美? 生:我觉得海面的水最美? 师: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海水有淡青的,深蓝的,杏黄的。 生:可能还有绿色的…… 师:这么多的色彩,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吗? 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生: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什么是“瑰丽无比”? 生:就是非常好看,没有什么能跟它相比。 师:是呀,西沙群岛的海水的确太美啦!咱们就一块儿去欣赏欣赏吧! 播放CAI,欣赏海面景色。 师:现在我们听这一段的配乐朗诵,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听配乐朗诵谈感受。 生:我仿佛看到了五光十色的海水。 生:我仿佛走进了美丽的西沙群岛,在海水里畅游。 师:多么美的海水!现在也请你朗读来展现海水的美和你自己的感受。 学生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老师都被你们朗读中描绘的景色陶醉了。可是,老师有一点不明白,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呢? 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海水又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看,水的色彩就不同了。 师:西沙群岛不仅有如此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物产,请大家默读文的3至6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有哪些物产,把这些物产的名称用“△”标出来。 学生默读标准注后汇报。 生:海底有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

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5课《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语文S版

可爱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本课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作者从海面、海底、海滩、岛上等方面生动地描绘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着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背诵,在读中成诵,在读中感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文段。 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西沙群岛的可爱,激发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朗诵课文,在诵读中感受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或播放录像,指导学生欣赏,然后提问:你看后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 2引入课题。 这么美丽的地方究竟是哪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可爱的西沙群岛》。 3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老师简介西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标出难读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或向同桌请教。 2同桌互相认读预习时画出来的生字词,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指名读生字词,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做到不加字,不丢字。 5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读,正音。 6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自主识记生字,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2指导书写。请仔细观察每个要求会写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请同学或老师示范。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 3检查订正,同桌互相互流,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初读了课文,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 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富饶的西沙群岛》知识点 1.课文从哪些方面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海水五光十色,海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和海龟,海岛上有各种鸟。) 2.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这段话主要写出了鱼的(品种)和(数量)多。 (2)可以从(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等词句中看出鱼的数量多。 (3)表示鱼种类多的句子是“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详实的课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课文的主旨是要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为了生动描述神秘的西沙,作者大量运用了书面语言,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交错、五光十色、绽开、蠕动、威武、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庞大、成群结队、寸步难移、栖息等。这些文字不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文中的语句形象,大量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是刚学写作不久的小学生习作的典范。 二、教学设想 学生对西沙群岛完全是一无所知的,基于这点,易于教师启发他们形象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上网浏览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介绍,视频文件,帮助学生建构起对西沙群岛感知认识。教学此课时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让学生上网查询、浏览、筛选资料,激发学生 学习此课的兴趣。 网上的资料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网上精彩的画面,动感的影象,配以简明生动的文字说明,更是刺 激了 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促成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强感性认识。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更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设法去解决 问题。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辅助软件,体会和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确是个富饶美丽的地方。 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提示,来读课文,并及时积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多媒体的视听作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保持更长的记忆率和最佳的学习效果。利用电脑的随机性,希望能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而努力。

《富饶的西沙群岛》获奖说课稿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_1

《富饶的西沙群岛》获奖说课稿 (部编本三年级上 册) 一、说教材。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岛 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六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了理。 四、说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或搜集一些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资料。 2.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西沙群岛。 3.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稿

《富有的西沙群岛》评课 《富有的西沙群岛》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老课文。课文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从整篇课文来看,《富有的西沙群岛》篇幅较长,许多语句描写柔美。 陈老师的这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由于篇幅较长,陈老师有选择、有重点地节选了海水和海底作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陈老师的这堂课,有这么几大亮点: 1、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有亲和力 陈老师虽然很年青,执教时间也并不是很长,不过给我感觉上课不拘束,很自然。特别是导入时的语言柔美,再配合以阳光的微笑,极具亲和力。初读课文后,询问学生:“你还对西沙群岛有哪些了解?”学生并没有按预设回答老师,陈老师并不是马上否定学生,而是进行耐烦引导,使学生找到了那句“西沙群岛风景柔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巧用多媒体,让文本离学生不再渺远 西沙群岛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秘密、极含混、极渺远的地方。学生连它所在何处都不得而知。针对此点,陈老师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声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出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柔美、物产丰富的地方。陈老师又出示祖国地图,让学生去寻找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这样通过看一看,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的这一知识盲点,还有用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接着此举为后面的研读课文打下了优良的情感基础。再如对珊瑚、海参、大龙虾,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对此,陈老师她都用多媒体给予直观展示,让学生恍若置身海底,有用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3、尊崇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主动学习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严重任务之一。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并掌握学习过程,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检验、自我评价,实现学生自我探究学习语

西沙群岛面积排名

西沙群岛面积排名 自然地理 在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 海南岛东南面210km处, 主体部分处于北纬15度40分--17度10分,东经111度--113度。海底地形为南海北部大陆坡的西沙台阶,是一个水深1500-2000m的高出南海中央深海平原逾的海底高原。西沙群岛珊瑚礁林立, 有8座环礁, 1座台礁, 1座暗滩,,干出礁礁体面积共有1836.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21.6平方公里,礁湖面积1614.8平方公里。环礁和台礁上发育的灰沙岛共有28座,,此外东岛环礁还有1座名叫高尖石的早更新世火山角砾岩岛屿。 西沙群岛在中国南海诸岛中拥有岛屿最多,岛屿面积最大(永兴岛),海拔最高(石岛),为唯一胶结成岩的岩石岛(石岛为晚更新世沙丘岩)和唯一非生物成因岛屿(高尖石),且陆地总面积最大(8平方公里多)。 大致以东经112度为界,西沙群岛分为东、西两群,西群为永乐群岛,东群为宣德群岛。西群的永乐群岛包括北礁、永乐环礁、玉琢礁、华光礁、盘石屿等5座环礁和中建岛台礁,其中永环礁上发育有金银岛、筐仔沙洲、甘泉岛、珊瑚岛、全富岛、鸭公岛、银屿、银屿仔、咸舍屿、石屿、晋卿岛、琛航岛和广金岛等13个小岛, 盘石屿环礁和中建岛台礁的礁坪上各有1座小岛。东群的宣德群岛包括宣德环礁、东岛环礁、浪花礁等3座环礁和1座暗礁(篙煮滩),其中宣德环礁有西沙洲、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东新沙洲、西新沙洲、永兴岛和石岛等12个小岛,

东岛环礁有东岛和高尖石2个小岛。 宣德群岛中的宣德环礁和东岛环礁环礁发育不完整,只有少部分礁坪。在西沙礁坪发育较完整的环礁中,永乐环礁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且岛屿众多,礁湖内有大片浅水区域,渔业资源丰富,是西沙重要的渔业基地和渔民居住地。(参考“西沙群岛考察史”,赵焕庭)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多公里,距文昌县清澜港也是约330多公里。西沙群岛分布在31700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在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露出海面的陆地多,计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整理如下: 序号岛屿名称渔民俗称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1 金银岛尾岛尾峙0.36 2 珊瑚岛老粗岛0.30 3 甘泉岛圆岛圆峙0.31 4 全富岛曲手全富0.02 5 鸭公岛鸭公峙0.01 6 银屿龙坑0.01 7 银屿仔银屿峙2000(平方米) 8 咸舍峙咸且岛3000(平方米) 9 石屿石屿2000(平方米) 10 晋卿岛四江门0.21 11 琛航岛三脚大三角岛0.28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原文及教案 【教案一】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能用“富饶”和“宝贵”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2、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的训练。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重点: 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

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配录像,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黄色字体的文字资料,实际就是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脱口说出“这里是西沙群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读一读。”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导入中就自然地展开了。)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参”。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 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了解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接成自然段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挂图、课文挂图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师挂出中国地图)你能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吗?(学生指出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教师简介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海参、海龟等。每到渔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读读课文,你一定会爱上西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书的时候要读准字音,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2.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词。

(2)重点指导难读的生字词。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西沙群岛在哪里,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第2自然段:讲西沙群岛的海面景色。 第3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珊瑚、海参、龙虾。 第4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 第5自然段:讲西沙群岛上的鸟类。 第6自然段:讲祖国的英雄儿女守卫着西沙群岛,要把它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教师板书要点。) 2.课文的六个自然段,是分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学生结合板书回答。) 课文的六个自然段,从三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第一方面(第1自然段):讲西沙群岛的位置。 第二方面(第2~5自然段):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第三方面(第7自然段):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南大门。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课文共几个自然段,分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 (课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三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 二、指名学生按三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能根据两句话的内容各提一个问题吗? 提示: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讲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第二句讲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