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预案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预案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预案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预案

档案馆

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

2013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档案局建设需求分析 (4)

1.1 档案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4)

1.2 建设目标 (4)

1.3 业务及需求分析 (5)

1.4 系统设计原则 (7)

第二章网络平台建设 (11)

2.1 网络建设原则 (11)

第三章总体网络建设方案 (13)

3.1 方案设计思路 (13)

3.2 网络结构拓扑设计 (24)

3.3 网络治理设计 (28)

3.4 网络安全设计 (40)

第四章云计算中心建设 (49)

4.1 建设云计算平台的重要意义 (49)

第五章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58)

5.1 机房装饰工程 (58)

5.2 机房供、配电系统 (63)

5.3 防雷接地系统 (67)

5.4 机房消防系统 (70)

5.5 机房门禁系统 (72)

5.6 机房通风系统 (74)

5.7 机柜系统 (78)

5.8 UPS及环境监控设计 (79)

5.9 用户需求及应用状况 (82)

5.10 实际方案介绍 (82)

5.11 单机配电原理图 (82)

5.12 输入/输出配电要求 (83)

5.13 设备尺寸、重量及放置要求 (84)

5.14 系统优化建议方案 (85)

5.15 产品介绍 (86)

5.16 科士达蓄电池 (90)

5.17 服务器机柜产品资料 (93)

5.18 环境监控系统 (100)

第一章档案局建设需求分析

1.1档案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进展的大趋势,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都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依照国家、省上、市上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XX市档案局政府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XX市档案局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动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促进XX市档案局“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建设的进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

1.2建设目标

XX市档案局网络要紧承载政务园区的政务应用,专用于政务园区政府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政务园区各入驻部门的网络互联,满足各种业务系统的需要。

规划建设的要紧目标是:依照全省、全市档案馆网络统一规划,多业务承载网络,具备多业务融合承载能力,即在统一的网络系统平台上,利用IP网络承载电子政务业务数据、流媒体

等信息;高可靠、高带宽,保证现有电子政务各项业务应用需求,兼顾今后进展,提供一个高带宽、可依照需求灵活进行服务级不治理的网络系统平台;故障冗余能力,由于电子政务应用的专门性,网络系统平台应具备良好的可用性,要求网络规划具有完善的故障自愈能力和故障冗余能力。业务智能化能力,电子政务平台必须至少要在3到5年满足党政机关办公需求,因此XX市档案局基础架构需要能够智能适应党政办公的需求。基础网络架构能够智能适应党政机关业务能力的进展。

1.3业务及需求分析

对整个新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及档案专用设施设计要求如下:

(1)按新档案馆建设标准和规范设计;

(2)所有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必需满足现代档案馆可持续进展的需要;

(3)档案馆的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按三网一库的要求设计:

①档案馆的三网要物理隔离开来;

②三网一库是内部局域网(专网)、电子政务网(党

政网)、Internet网(外网),一库是数字档案

基础数据库;

③服务器机房的设备的安全爱护,如:UPS电源系

统、防雷系统、门禁系统;服务器机房的数据

安全爱护,如:防火墙、病毒入侵检测等;

(4)综合智能操纵系统采纳自动检测和智能操纵,实现无人治理:

①库房温湿度系统完全自动检测温度和湿度操

纵有效范围之内,出现超出值自动报警,操纵

值在有效范围内除湿机、空调都停止工作,达

到节能;

②视频监控系统在整个档案馆重点部位全方位

监控,使整个档案馆都监控范围,图像的保存

许多于半个月,并实现移动检测报警同时有语

音提示和图像联动报警;

③综合智能操纵系统有电子地图、温湿度曲线

图、视频联动报警、设备故障检测、语音提示、

手机短信、屏幕报警、相互联动等功能;(5)档案查询要采纳多种查询手段来满足公众信息的查询;

局馆介绍、查询指南、局务公开、目录查询、相关

视频资料(依照实际情况定点开发);

(6)报告厅要采纳数字多媒体会议系统;

(7)档案专用设施设备的配置,如:低温冷冻消毒杀虫柜、智能光盘柜、扫描仪等;

(8)档案系统专业软件必需满足档案馆的数字加工、电子档案治理,档案利用、查询等要求;

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多业务虚拟化逻辑隔离

----- 为多部门提供灵活的虚拟专用网,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灵活的业务访问操纵和隔离

●多业务统一承载

----- 利用同一张物理承载网,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监控等不同业务数据的高效传输,实时保障不同业务的业务质量

●安全性

----- 保证政府政务信息系统免受外来和内部不安全系统

所带来的安全威胁,实现政务信息的高可靠性

●数据治理

----- 档案馆是政府电子化办公的核心资产,要能有效治理和爱护这些业务数据

●维护治理

----- 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防备系统等各种网络安全设备众多,用户终端资产,网络业务多样化等等,要能实现设备、用户终端、网络业务等多方面的高效治理

●网络可持续进展、扩展

-----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高速进展步伐,当前建设的网络平台要能有效满足今后5年的网络使用需求,现有的网络平台是能够进行低成本的平滑升级。

1.4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依照政府系统计算机工作的各种规范及各种业务的需求,结合政府部门的应用经验和进展要求,在系统设计时,要紧应遵循以下原则:

●系统可靠性原则

使用技术成熟的网络设备和通信技术,选择支持网络治理功能的网络产品及其相关的网络治理软件,为网络治理和维护人员提供方便条件,系统建设应保证一定的冗余性。

●系统有用性与可治理性的原则

网络建设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网络建成的五年之内,业务量的增加不应导致对网络结构及主干设备的重大调整。同时考虑实际的应用水平,幸免技术环境过于超前造成投资白费。

严格按国家安全保密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采纳多级安全保密措施。设备应有效防止信息的泄密、病毒的入侵、以及抵制外界对其的非法侵入。但网络安全措施不应严峻阻碍网络的易用性。网络应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治理界面和开发界面。

●系统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网络应采纳开放式体系结构,易于扩充,使相对独立的分系统易于进行组合和调整。选用的通信协议要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网络的硬件环境,通信环境,软件环境相互独立,自成平台,使相互间依靠减至最小,同时,要保证网络的互联。

随着应用水平的提高,对网络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网络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与可延展性。预先作好硬件、软件和治理接口,使网络能扩充新的节点和新的分支,其次网络必须具有扩充升级能力,能够适应网络科技进展的要求。系统具有最高性能、最好的升级途径、充分的带宽、苛刻环境中不存在单点故障,再出现问题后提供快速恢复能力。

●爱护用户投资及效益性

在XX市档案局网络架构设计中,首先必须确保与全省、全市电子政务网络技术架构的一致性,全省、全市电子政务网络是架构在MPLS-VPN基础上的能够承载多业务的先进网络,因此,XX市档案局的网络也必须充分支持MPLS-VPN技术。

●设计依据

要紧依据的有关国标及文件如下:

?《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关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保密治

理的通知》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中办发(2002)17号

?《2006-2010年国家信息化进展战略》中办发[2006]11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

[2007]492号

?GB 50173-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

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

?GB 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

?GB 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

工及验收规范

档案信息化建设 论文 版权所有 请勿抄袭

档案信息化的任务与问题研究 摘要:档案信息化是当前档案专业的热门话题,随着档案规模的扩大,档案信息量剧增,传统的手工管理和单纯的实体管理模式己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建立档案信息网,将档案的实体管理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真正的做到方便、准确、快捷。全面提供各种档案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满足需求。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原则任务问题 2010年的今天,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也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转移,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已经将信息化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内容。档案工作必须尽快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研究档案信息化,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档案信息化,才能了解其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换句话说,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档案部门,从而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它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原则:规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有两个不同层次:一是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二是档案全文信息的数字化。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技术还不成熟且不经济;数字化的对象问题;合作问题。 第二、档案网站建设,它是指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在公共信息服务网站上建立的站点,它一般是以主页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和开展档案宣传。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十五”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十五”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在部分中心城市建设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到“十五”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部门要努力建设并投入使用一批内部局域网,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依托当地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建立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的档案目录信息中心,为逐步构建中国档案文献数据库创造条件;依托公众信息网,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全国档案工作信息网。

一、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继续推进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提高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到“十五”末,全国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力争东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9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70%;中西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8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50%。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馆都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并且与当地政务网联通。到“十五”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主要中心城市档案局馆力争全部建立局域网;省以下档案局馆的局域网建设以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为试点,80%的区县市档案局馆建立局域网并与当地政务网联通。 3、西部地区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畴,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逐步推进西部地区档案部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当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 1.总体要求 1.1概述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

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合理适用、稳步实施。要重视前期调研,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提出创新性高、应用性强的功能需求,以确保系统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适用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部门的业务人员应全程参与,及时研究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重大项目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要求,引入监理机制,对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理。 1.3 建设目标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国家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 其中,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分阶段推进,有步骤实现。 1.4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 l )按照数字档案馆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集成建设适应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数

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档案馆

广东省高校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填写日期:________________ 问卷填写人: 档案馆(室)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档案信息化建设 1 ?档案信息化是否得到校领导重视 □非常重视并解决了实际问题。 □重视,了解了实际问题。 □完全不重视。 2.是否制定了信息化工作计划 □制定了信息化工作计划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本单位年度计划。 □仅仅初步制定了信息化发展规划。 □没有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3.是否获得了档案信息化专项资金,数量: □是,20万及以上。□是,10万到20万之间(含10万)。 □是,5万到10万之间(含5万)。□是,5万以下。 □否,没有获得任何资金。 4?档案信息化规章制度、标准体系及安全规范 □制定了全面完整的适合本档案馆(室)的信息化规章制度、标准体系及安全规范。 □初步制定了信息化相关的规章和标准,但并不全面。 □没有任何与信息化相关的规章和标准。 第二部分基础设施与信息网络建设 5.档案馆(室)是否配备了充足计算机 □配备了与人员数量相当或超出人员数量的计算机,且性能佳,满足档案信息化工作。 □配备了计算机但数量少于人员数或者性能较差,不足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工作。 □没有配备计算机或计算机性能非常差。 6?请您列出您单位的管理设备(可多选,并请填写具体数量。) □打印机,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复印机,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扫描仪,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数码照相机,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硬盘,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刻录机,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投影仪,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修订)

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EL:0411-******** Dalian Hengzhi Sci &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目 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 (2) 第三章:数字档案馆馆内建设目标、内容 (3) (一)“数字档案馆”馆内总体建设目标 (3) (二)“数字档案馆”馆内总体建设内容 (3) 第四章:数字档案室建设 (11)

第一章:前言 根据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办〔2010〕116号《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中指出: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国家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

关于档案馆的信息化调研报告

关于档案馆的信息化调研报告 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档案事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档案工作,是因为档案工作对各项事业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党和国家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对档案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整个档案工作八个环节中,利用环节便是这一根本目的体现。档案利用工作对整个档案工作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档案利用工作最好的一种宣传形式。为了解与掌握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利用工作,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15号)、《**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档案局关于取消利用档案收费的规定》、《**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和全国档案系统开展的简化优化档案公共服务流程、清理各种证明专项工作,我们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总结交流等形式,对**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六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利用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1.目前,整个**市共有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1家--**市国家综合档案馆; 各县(市、区)级国家综合档案馆6家--**、**、国家综合档案馆,**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国家综合档案馆。**年全年接收以民生为主的各类档案163636卷(件),群众查阅急

需的档案数字化扫描500余万页。 2.为社会各界和群众提供服务情况:**年主动为群众服务,采取各项便民措施与手段满足社会利用档案需求,全市共7565人次、15829卷(件)次,(其中**市档案馆523人次、4237卷(件)次; **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918人次)。今年上半年全市档案馆接待利用达11912人次、档案资料17783卷(件),(其中**市档案馆213人次、2451卷(件))。利用热点主要集中在一些涉及民生的档案中,主要有婚姻档案、职称档案、知青档案、招工档案等。 3.采取的服务措施与手段 **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主动为群众服务,采取各项便民措施与手段满足社会利用档案需求:一是开展档案数字化加工,建立了微机和人工两套检索工具,编制了档案馆全宗指南、文件分类目录等,提高了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以更加快捷、准确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二是实行利用档案零收费(包括复印费),认真贯彻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档案局关于取消利用档案收费的规定,取消了所有查档收费利用项目,更好地体现出了档案部门“馆为民所开,档为民所用”的服务理念; 三是开展来信函查、电话查阅档案服务,解决群众查档路途来回奔波的问题;

数字档案馆数字化加工中心建设方案(共享版)

档案 数字化加工中心建设方案

目录 一、前言 (2) 二、单位数字化建设现状 (2) 三、系统建设目标 (3) 四、系统总体构架 0 五、系统建设方案 0 六、数字档案系统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5) 七、项目实施步骤 (7) 八、档案数字化加工系统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项目合作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采用柜架式的资料存放目录本式的查询检索方法管理我们的文档资料。这无疑会占用大量的库房空间,而在查阅档案时又费时费力。即使现在有不少单位使用了计算机管理也多数目录级电脑管理调档,仍然要去库房所以依然存在库房压力大、调卷不便、响应速度慢、原件易损等问题。 很显然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无纸化办公、电子商务等应用技术的不断普及,社会发展和各级政府对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上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内各层次人员对文档资料的查询调阅再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二、单位数字化建设现状 为推动我省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福建省特制定“十一五”(2006-2010年)全省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各级档案馆、事业单位要根据各自档案应用情况,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完善档案基础网络建设、完成档案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加快存量档案数字化、努力实现增量档案电子化、建立和健全档案信息保障体系。 目前,各省市档案馆已根据规化完成对应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区市(县)数字档案馆建设,目前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等档案馆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其他各市区档案馆正在积极筹措,有的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探索 摘要: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相对于传统档案管理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和方式。传统 档案管理主要靠人工劳动,工作重心是档案实体的整理和保管,在提供利用上以档案信息供给为导向,实质上是人对物的管理。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则体现出人对档案管理认识的深化,将注意力从档案实体管理转向了档案内容的开发利用。对档案信息资源加以管理是传统档案管理的必然进步,是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需要从技术、管理、服务等多种角度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整合、控制,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信息网格技术 1.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还远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和网络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下列举了部分省市档案馆信息化数据作为参考 1.1浙江省档案馆信息化概况 (1)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长期工作,从2006年到2008年,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全省档案信息资源种类和数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已初具规模,一个依托信息化载体,存在于实体档案馆内部的数字化档案馆已初步成型,为下一步提供高效便捷的利用服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存储量的大幅增长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2007年没有开展信息化评估工作,两年完成的数据量积累起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各级档案馆越来越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加快了信息资源开发步伐,切实将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2006年与2008年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数据均值对比表 年度馆藏档案目录数量档案全文数字化量照片档案数字化量声像档案数字化量2006年87万条14万页2242幅84小时 2008年93万条48万页5042幅140小时 增加6万条34万页2800幅56小时 增长 6.9% 243% 125% 67% (2)电子目录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电子目录中心和电子文件中心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通过电子目录和电子文件两大中心的建设,可以全面整合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拓展档案工作领域,从而有效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转变档案部门职能,加强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发生以上变化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各级档案部门基本上已完成目录数据库建设,馆(室)内档案目录数据量庞大,存在大量可接收的目录数据;二是前期开展的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馆建设侧重于馆内,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级档案馆逐渐将眼光转向未接

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管理信息化 第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它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原则:规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有两个不同层次: 一是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 二是档案全文信息的数字化。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技术还不成熟且不经济;数字化的对象问题;合作问题。 第二、档案网站建设,它是指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在公共信息服务网站上建立的站点,它一般是以主页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和开展档案宣传。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重要步骤,是档案部门联系社会的重要窗口。档案网站的功能有:服务功能、宣传功能、交流功能。档案网站的主要内容:档案工作信息、档案机构信息、档案资源信息、档案利用服务信息。 第三、 数字档案馆建设,它是指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档案文件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强调的是在数字化档案馆环境下用户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便利。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A存在方式上的特点,是一种无形的信息组织与利用环境;B运行方式上的特点,存取档案信息的网络化;C功能定位上的特点,以存取为中心。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的关系:A现行实体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是数字档案馆形成的基础;

B数字档案馆的出现对现行实体档案馆的馆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C数字档案馆为现行实体档案馆提供了新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目前档案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规划和设计滞后 主要原因是,档案信息的生成和管理是按时间和空间分割的,受权限、资金、规范的制约,全国统一制定规划很难,以地方为主做起,较为可行。另外的原因还有,与档案信息化连接的前期对象处于变化之中,使档案信息化本身也不得不跟着变化。如产生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本身处在变化中,造成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不确定性。或者由于档案部门的参与指导不到位,使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采集与归档方法带有缺陷,难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和完整。中国的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变化与体制改革相关联。目前多数行政职能部门正处于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之中。由此造成信息系统运转中较强调权利的分割、流程控制和手续的严密,办理一件事的过程中,多数部门处于等待状态,效率较低。各个职能部门只掌握自己的数据,部门之间存在较严重的数据共享壁垒。由于体制限制,不少单位为解决此问题多次下文,企图实现信息共享,但很难奏效。如北京某科技园区管理中遇到工商、税务、公安部、财政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壁垒问题,使对用户办事期限的时间承诺难以兑现。 2、档案信息化的服务观念和方式滞后档案信息化的服务对象扩展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 1.总体要求 1.1概述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

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合理适用、稳步实施。要重视前期调研,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提出创新性高、应用性强的功能需求,以确保系统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适用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部门的业务人员应全程参与,及时研究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重大项目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建设规要求,引入监理机制,对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理。 1.3 建设目标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 其中,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分阶段推进,有步骤实现。 1.4建设容 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容主要包括: ( l )按照数字档案馆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集成建设适应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和今后一定时期数字

档案馆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中晶档案馆电子化管理解决方案 档案馆是收集、保管档案的机构,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等。档案馆的资料可分为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录音档案、录像档案、实物等。由于档案馆是存放重要信息和有历史或存储价值信息的机构,且其保管的资料量十分庞大,故将其保管的档案资料安全电子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档案电子化的基本原则是使档案信息资源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以满足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传统人工管理流程存在的弊端: 档案馆档案扫描除了对高品质、高效率的需求外,信息管理也非常重要。由于资料扫描量巨大,传统方案在扫描后需要人工进行管理,所以经常会出现信息错乱的现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整个档案库中寻找遗漏的信息,费时费力。 档案馆日常业务需求: ●纸质档案录入: √高速扫描,将各种纸质档案等转换成电子档案 √高精度的彩色图片档案扫描 √可承受批量性连续扫描 √操作便捷,稳定耐用 √重张检测,不能漏扫 ●电子档案预处理: √影像清晰,便于识别 √识别条码对文件进行自动分类 √纸质档案和电子录像档案关联,比对审阅 √不同资料按需分类,归整管理 ●档案管理: √资料在线审核 √分权限进行档案管理 √多平台档案查阅 √档案安全管理

√档案备份 中晶档案馆电子化管理解决方案 ●档案馆电子化管理系统,对于已有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进行加工处理,以实现不同载体形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共享。 ●由于实施了电子化管理,电子档案存放占用的空间比纸质档案存放占用的空间大幅地减少,并能有效避免资料重复提交。同时,在网络环境下,档案馆电子化管理系统将纸质档案和电子录像档案紧密关联起来。通过扫描方式生成电子档案,经过分级授权,不同部门的档案馆人员可在线查阅相关等级的档案信息,缩短档案信息传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档案编号对每份档案进行唯一标识,让每个档案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档,实现快速编辑、管理、索引的功能。通过扫描端进行自动识别分类,自动完成同个档案编号下全部档案资料分类的绑定,减少了人工干预。并强化其他上传通道,保证档案资源的电子数据与录音档案、录像档案等的结合,有效地确保档案原件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一致性。 ●采用软件自动校对的方式,对目录数据库的建库质量进行检查。核对著录项目是否完整、著录内容是否规范、准确,发现不合格的数据应要求进行修改或重录。 ●同时,档案馆电子化管理系统也同步加强了纸质档案数字化各环节的安全保密管理机制,有效地确保档案原件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本系统针对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均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在数字化工作完成的同时建立起完整、规范的记录索引。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市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十二五”规划)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上了日程,给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为了全面加强我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力度,丰富馆藏档案保管利用的方式,提高珍贵档案的公众利用率,按照全省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要求,结合我馆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开发利用为目标,提高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加强档案数据库管理及计算机网络建设,努力适应全省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 坚持统一标准、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我市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

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建设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在“十二五”规划内完成以下目标:一是,继续加强馆藏档案条目数据库建设,全面实现查档计算机检索;二是,加大馆藏档案数字化力度,力争2015年前建立全文数据库系统,逐步实现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三是,启动“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四是,全面扩展档案信息网的各项功能,与电子文件数据中心有机融合,构建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档案信息网站。 二、稳步推进,着实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 电子文件是未来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工作,必须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提上日程,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解决对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扩大数据容量,建立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开展开放馆藏档案的网上服务工作,引入存用分离技术,提供图片文件OCR识别,增强全文检索功能,增加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利用的权限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和数据保障机制,增加客户端数据移交单位数量,方便系统扩展,实现大数据量的高效检索和安全存储等需求。 为了全面提升我馆馆藏档案数字化水平,结合国家档案局在新时期提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性要求,现计划通过“电

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适应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提高我县档案事业现代化水平,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及省档案局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我县电子政务的实际,对我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XX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创新档案开发利用方式为重点,积极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规范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带动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档案资政育人和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能力,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全县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坚持“纳入规划,有序推进;统一标准,统筹建设;突出重点,分级实施;安全保密,注重实效;引导示范,逐步展开”的基本原则。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各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纳入同级电子政务体系和本单位办公自动化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同步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公文处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一

体化;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力度,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全面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利用馆内局域网、电子政务网、公众信息网,推进服务机制创新,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公开、共享和再利用;本着“利用优先,由近及远,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有序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进程。制定统一标准,推进档案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按照共通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建立与完善全市档案信息目录数据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和共享。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进行政府公开信息的网上数据传输,信息集聚和档案发布,条件具备的区县档案馆要逐步建设电子文件中心和数字档案馆。 (二)主要任务 1、加快档案馆局域网建设,各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档案数字化处理、电子政务网和社会公众网,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各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建成同级政府电子政务平台下的电子文件接收管理和电子政务备份中心,负责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文件的收集和管理、利用。 3、在县级机关进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实现纸质档案、机读目录和电子档案同时移交进馆。建立电子公文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在我县电子政务平台上构建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建立各种载体档案和相关电子档案同步的

机关数字档案室及档案数字化建设方案

《数字档案室》建设方案适用于机关单位、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

目录 一、背景 (1) 二、建设原则 (1) 三、建设目标及内容 (2) (一)建设目标 (2) (二)建设内容 (2) 四、建设方案 (3) (一)数字档案室系统建设方案 (3) (二)档案数据资源建设方案 (13) (三)应用及存储体系建设方案 (15)

一、背景 机关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传统机关档案工作面临着机关办公自动化应用、数字档案馆建设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的严峻挑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亟需强化的重要节点。 2015年国家档案局针对机关档案室发布了《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要求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部署工作中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依据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标准继续推进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室)示范点建设。数字档案室是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室的“升级版”,是管理机关档案信息、联结机关办公自动化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关键一环。2017年,我公司多次协同各机关档案室建立数字档案室示范单位且赢得了上级主管单位的一致好评。 建设符合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数字档案室,有利于提高机关档案工作水平,维护机关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提升机关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核心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为数字档案馆的最终实现奠定基础,以推动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全面、健康、均衡发展。 二、建设原则 数字档案室建设应当遵循“资源为先,标准规范,整体推进,确保安全”的原则,统筹规划,积极实施,务求实效。 1.1资源为先。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根本。数字档案室应坚持“资源为王”,着眼于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着重于非数字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档案的及时、完整、有效归档,规划设计以最大限度保证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质量为根本出发点。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该有助于保障数字档案资源的齐全、完整,有利于数字档案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方便利用。

浅谈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浅谈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档案馆发展的需要,电子档案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改进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新时代档案馆的发展,是档案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标签:信息化;档案管理;改进;发展 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信息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档案馆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需要,电子档案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发展趋势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在新时代档案馆必须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把文件、图纸、照片、录音和录像等原始的记录转化为可用的信息上,并准确、高效地提供给有关信息需求者。 1.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把实体管理变为信息管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就是以纸质、照片、录音、录像等载体作为档案管理的实体,以手工操作为主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鉴定、保管、编研、统计和提供利用等方面的档案管理过程,其工作量巨大,步骤也繁琐。因为存储量大,档案馆不能对已经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信息的提炼和加工处理,档案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被闲置甚至浪费。随着现代化管理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特别是计算机、光盘、缩微、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的客观环境,现代技术促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也应适应数字化管理的需要,从实体档案管理转变为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以信息为管理对象,对形成的各种门类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经过信息化的档案资源是可重复、多平台利用的信息资源,档案资源只有通过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它能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等诸多领域提供更全面、更高效、更快捷的服务;它能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之真正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 2.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充分、合理、安全地使用电子档案 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就必须建立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此,档案馆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改进和规范在应用计算机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使之适应档案信息管理的需要;其次,依据档案处理流程来进行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设计;再次,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 在电子档案使用过程中,首先是应注意电子档案安全性问题。因为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电子档案涉及范围迅速扩展,数量也急剧增加,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网络下防范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

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

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一: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既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又是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为了全面加强我馆档案信息化建设,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要求和全省、全市档案方志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年初工作计划,特制定我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X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自治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档案馆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按照效益驱动、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将档案信息化分阶段完成,对馆藏重要档案全部进行扫描或复制刻录,基本实行计算机文件级检索,实现信息共享和电子档案网上归档,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建成档案数据库,更好地为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服务。二、总体目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依托公众信息网,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印江自治县档案信息网。三、主要任务1、加快推进档案馆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档案数据库,从现在起,争取利用3~5年时间,完成馆藏档案文件级检索工具的数字化。2、积极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建设。对各种类型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转换,逐步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3、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加强对本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乡镇的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选择有条件的单位进行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引导、规范机关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逐步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和有效管理。4、建立档案区域管理网络。与县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县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公开档案信息网络查询利用,从而实现文件的网上传输和资源共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一 (√)1、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可以采取用扫描仪扫描输入和用高档数码相机对其进行翻拍录入两种模式。 (√)2、上网档案信息鉴定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鉴定法;二是间接鉴定法 (×)3、在公众网上发布的数字档案资源,不需要办理审批手续。 (√)4、档案数字资源的鉴定主要包括价值鉴定、开放鉴定和发布鉴定。 (√)5、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等。 (√)6、数字档案馆拥有局域网、政务网、公众网甚至保密网等众多网络利用平台。不同的网络平台存储和管理着不同的资源,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即便同一网络也要面向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群体。 (√)7、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途径主要是数字档案的提供利用、电子政务网中的数字档案共享和互联网上数字档案的发布等。 (√)8、如果把数字档案(电子文件)作为数据,档案元数据就是描述或反映档案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 (√)9、内容数据库是指数字档案的原文数据集,其信息类型多种多样,如文本、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它们是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主体。 (×)10、广义的档案信息系统是指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11、上网档案信息鉴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上网档案信息鉴定的组织、原则、方式、程序等。 (√)12、误操作是安全威胁因素中的头号触发因素。 (√)13、从内容上划分,网上档案展览(陈列)主要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14、上网档案信息鉴定工作程序主要由工作启动程序和具体鉴定程序两个具体操作程序组成。 (√)15、根据形式的不同,上网档案信息可分为档案内容上网、档案目录上网以及档案参考信息上网等。 多选题 16、参考ISO 23081《信息和文献.记录管理过程.记录用元数据.第1部分:原则》,将通用电子文件元数据从概念层次上区分为:(12345) 选项1: 文件实体元数据 选项2: 机构人员实体元数据 选项3: 业务实体元数据 选项4: 授权实体元数据

档案数字化方案

档案室、档案馆 馆藏档案扫描、数字化加工 整体解决方案 武汉宝和人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节质数字化加工作业前期准备 (1) 一、数字化工作人员准备 (1) 二、数字化工作软件、硬件准备 (4) 三、确定数字化内容、数量及用户需求 (5) 第二节数字化加工流程及主要技术方案 (6) 一、入库提卷、拆卷 (6) 二、标引著录 (7) 三、档案扫描 (8) 四、图像处理 (11) 五、全文OCR、生成双层pdf、板式还原及格式 (12) 六、总质检 (14) 七、批量挂接 (15) 八、还卷及数据备份提交 (15) 第三节质量控制方案和保证措施 (17) 一、加工质量保障措施 (17) 二、多环节,多层次的质量检查体系 (17) 三、阶段性验收与终验相结合的严格验收程序是质量控制的终级保障 (19) 第四节安全保密控制 (21) 保密协议 (22) 第五节售后服务 (24)

项目背景 ——————————————————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起动,信息化已成为国际潮流,信息资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是电子文献、各类数据库、网络资源、电子档案、电子图书等新型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在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中,很大的一个需求是将现有的纸介质印刷品数字化,使之成为能够用计算机阅读、理解、查询、检索的电子文件,最终将其应用于数据库存储,或通过CD-ROM、Internet网进行出版,或上传数字档案馆供用户使用。 以传统纸张为载体的保存方式,占据了大量的空间,需要特殊的环境,而且不方便查询,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面临着腐蚀、老化等问题。而将纸介质文件信息进行电子化处理,保存到光盘上,具有存储、管理、共享等功能,还可以减少文件库房占地,节省保管设备和人员方面开支,又方便统计和进行远程查询。 因此,将档案、期刊、文件等资料通过扫描仪,扫描成图像文件,再通过处理转换成电子文档,建立目录和索引,制作成电子文件,已是当务之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